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怎樣叫寶寶快速說話
擴展閱讀
肝病吃葯時間長了會怎樣 2025-07-23 14:41:40
不拆電腦怎樣修 2025-07-23 14:07:14

怎樣叫寶寶快速說話

發布時間: 2022-07-08 09:55:00

『壹』 怎樣快速讓寶寶學講話

1/5分步閱讀
第三階段(9~12月) 學話階段
這時寶寶開始模仿大人發音,開始把詞和對應的事物聯系起來,開始對詞義產生理解。
大約從2~3個月開始,當寶寶吃飽了而且身上舒服的時候,就發出一種咿咿呀呀的聲音,象ai~ai,ei~ei,a~a~a,e~e~e,ou~ou~ou,hei~hei等等,約到半歲左右,寶寶能發出更多的語音,比如,ma~ma,ba~ba,da~da,na~na等等。
2/5
寶寶的這種咿呀語,很多的時候並不是在模仿大人,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聽到他們自己的聲音,他們還用不同的聲音表示不同的情緒。咿呀語和真正的語言不同,它不需要去教,但父母可以通過微笑和鼓勵增加寶寶咿咿呀呀的次數。
3/5
大約在寶寶7~8個月的時候,開始對特定的詞發生反應。比如,大人常常一面拍手,一面說「拍手、拍手」,經過不斷重復後,只要大人一說「拍手」,寶寶就會做拍手的動作。如果當著寶寶的面指著貓說「貓、貓」,經過多次重復後,只要大人說「貓呢?」寶寶就會轉頭去看貓。實際上,這時的寶寶並不能了解這些詞的意義,只是經過大人反復刺激後建立了詞和物的一種聯系。
4/5
當寶寶不僅能聽懂詞,而且還能在聽懂詞的基礎上會說出詞,這時語言才開始成為他與外部交往的工具,一般要到1歲左右出現。而這時寶寶說話的積極性不高,也只能理解20個左右的詞。
在嬰兒期,父母應該如何去做,來幫助寶寶語言的發展呢?父母要把寶寶當成羽毛豐滿的談伴,耐心並經常同他們交談。例如一個母親同她3個月的孩子交談:
「兒子今天好嗎?(停)你好嗎?(停)好,你說?/你覺得好嗎?/我很高興那樣/是的,我是。你現在想要什麼?/你的奶瓶?這是你想要的?好。它在這兒。」
5/5
在這個交談中,母親假定她的寶寶是有能力回答的。母親問完後停頓一下,給她的小寶寶回答的機會,然後又接著說。母親的這種交談方式,向小寶寶表達了她的願望,希望他們間彼此能夠交談。當小寶寶終於開始說話時,父母仍可繼續這種方式。

『貳』 如何引導孩子學說話

1、要先學聽後學講,跟寶寶說話時要先吸引寶寶的注意,可以叫他的名字輕拍他,讓他望著你時你才跟他說話,待寶寶在從事正常活動時,應讓他停止活動,幫助寶寶集中他的注意力,聆聽你的說話;
2、語言一定要生動,吐字要清楚,與寶寶說話時聲音要輕柔,音調要抑揚頓挫,讓他覺得說話是件輕松有趣的事,同時說話要緩慢清楚。如果發現寶寶有些發音不準確,不要刻意的去矯正或者指出,爸爸媽媽可以將正確的發音清晰緩慢的說給寶寶聽一遍,不一定要讓寶寶重復;
3、用詞要簡單,長話短說,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對他說話要簡單明了,比如對他說給我桃子,而不是把桃子拿來給媽媽吃。還可以輔助常用的手勢來幫他明白,使說話更有趣,如給我的時候要伸出手掌;
4、把握說話的機會,多談眼前的事情,盡量多與寶寶談眼前的事物和日常的活動,鼓勵寶寶們說出來,不要勉強他;
5、及時回應寶寶的說話和發聲,及時回應和贊賞寶寶的發聲與說話可以促使寶寶說的更多。這個階段沒必要要求寶寶發音準確,假如發現有些詞發音不準,不必刻意去指出或者矯正。

『叄』 該如何讓寶寶能夠快速的學會說話

父母都是特別喜歡寶寶的,他們也想要寶寶變得更加聰明,比如在寶寶長大之後就想讓寶寶學會說話,讓寶寶喊爸爸媽媽。如果寶寶喊出了爸爸媽媽,父母就會特別開心,因為這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的血脈連結,是他們的愛的結晶。那父母該如何讓寶寶快速的學會說話呢?

『肆』 怎樣讓孩子能夠快速的學會說話

孩子說話早晚和環境因素有很大的關系,孩子和父母交流的較少,沒有經常性的互動,孩子說話就會稍晚些。如果孩子處在一個家裡氛圍比較濃厚的環境里,和父母或周圍人的交流較好,每天和孩子朝夕相處的人都時不時的和孩子說話小寶寶嬰兒期媽媽不要以為寶寶聽不懂就啞巴式帶娃。媽媽應該和寶寶多交流,比如寶寶哭了,媽媽要及時安慰寶寶並且要和寶寶說話:乖寶寶怎麼了是不是餓了?媽媽看看是不是尿了?哦,原來是寶寶尿了不舒服呀!

寶寶的語言發展是後天習得的結果,而且錯過語言學習期,就不能學會語言。狼孩卡瑪拉就是一個例子,卡瑪拉被人在狼窩發現時,已經7-8歲了。在福利院經過7年的教育,才掌握了4、5個詞彙。孩子就非常容易學會「蘋果」這個詞彙。比起,父母單一地對寶寶說:」寶寶,看著媽媽的口型,跟媽媽念「蘋果。」孩子學習起來,前者難度降低很多,孩子記憶更加深刻。

『伍』 說話晚、吐字不清,怎麼才能讓孩子快點開口說話

說話晚就是到了該說話的年齡而不能開口說話,或者到一定的時間節點,不會發出指定的語音來。

孩子都是從單個音節開始說話的,是從a,e等簡單音節開始的,從疊字開始說,再後來就一點一點地變復雜了,雙音節、多音節、輔音,是逐漸學會的。說話的內容是從身邊的人和物開始的,如媽媽、爸爸,燈,等等。

原始找到了,解決起來就不難了。

(1)運動,尤其是精細動作的發展,與語言是直接相關的

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玩耍和運動的時間,這樣還可以增加孩子的感官刺激,而這兩項是幫助孩子完成原始反射的主要途徑。尤其是精細動作的發展,更能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這里的精細動作主要是指手指的動作,如果孩子的手指比較靈活,則說明精細動作好。所以,練習孩子手指的動作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練習抓握、捏、拿、摳、彈、拍等。

(2)幫助孩子整合原始反射

當然,玩耍的時間要長很多,並且隨意的玩耍對完成原始反射來講,也沒有啥針對性。如果想快點幫孩子整合原始反射的話,還是用身心腦重塑課程上學到的方法來操作,能更有針對性地整合某個指定的反射。每天所花時間不多,但從我對孩子調和的實踐來看,效果是很好的。

『陸』 如何讓小孩快速的學會說話

寶寶的言語敏感期呈現在一到兩歲左右,這個時候的寶寶對言語特別敏感,細心的爸爸媽媽會發現,寶寶開始喜歡模擬各種聲響,重復他人說的話,學著打電話。到了4歲左右,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已完成95%,3歲孩子詞彙量可以到達800~1000字,而4歲孩子詞彙量可到達1600~2000字,5歲孩子詞彙量可到達2200~3000字。這些數字說明,四至五歲是孩子積聚詞彙量的最佳時期。
1、及時回應孩子,多與孩子交流
孩子在咿咿呀呀還不會講話時,如果你耐心地聽他說,或者跟他對話,他會用很興奮地表情回應你。盡管事實上他並不清楚你在說什麼,而你也不知道寶寶咿咿呀呀的意思,但這並不妨礙你們之間的親子交流,對於寶寶來說,這是很好的語言學習機會。
等到孩子會說話了,這種對話交流更是重要,與孩子交流時要盡量把每個字說清楚,語言簡潔,用詞規范,語調有起伏,與孩子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是不錯的選擇。找一本故事書,比如月光城故事繪本里的《撲撲大戰革大王》,孩子扮演撲撲,媽媽扮演革大王,將整個故事演繹出來,能很大程度的幫助孩子發展語言能力。
2、為孩子提供相對穩定和自然的語言環境,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
父母要為孩子提供相對穩定和自然的語言環境,盡量統一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長輩們喜歡用方言與孩子交流,孩子可能剛適應一種環境一個語言,換個地方語言又變動了,這會給孩子的語言發展帶來混亂。
如果父母比較忙,沒法長時間陪著孩子,或者父母的普通話不是很標准,也可以給孩子聽普通話標准、吐詞清晰、語調有起伏、趣味盎然的語音故事,比如月光城語音故事裡的《咔拉咔拉泡泡水》;或者活潑有趣的兒歌,如《撲撲來洗頭》《頓頓和小玩具》《多多愛洗澡》等等。
3、延遲滿足孩子,多用提問的方式,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用提問的方式與孩子交流,比如孩子指著某樣東西想要,父母可以問「你想要什麼?」、「你是要這個還是那個?」,引導孩子用清晰的話語、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意願,得到孩子肯定的回答後,再滿足孩子的需求,能有效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
方法一:多說多唱,媽媽可以每天重復唱1-2首兒歌,刺激小朋友的開口慾望,全家盡量說普通話
方法二:親子共讀:媽媽每天讀故事給寶寶聽,可以每天講1-2個故事,每個故事可以重復2-3遍
方法三:請寶寶自己說,即使家長很快理解寶寶的意思,也不要替他說,請寶寶自己說,如果不願意,可以重復媽媽的發音,不要嘲笑寶寶的發音
方法四:增加吃不同的食物,加強口部肌肉咀嚼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