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怎樣快速判斷病人有無脈搏

怎樣快速判斷病人有無脈搏

發布時間: 2022-07-10 18:23:34

❶ 正常情況下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心跳的方法是

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心跳方法:
1.直接用聽診器,對著心臟,進行聽診,
當從聽診器聽筒端,有心跳聲音傳出,就了以判斷,心臟在跳動。
2.用手感受,耳朵聽有沒有呼吸氣流,聲音發出。
用手指按住手動脈,檢測脈搏是否正常跳動。
就能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心跳。

❷ 如何判斷病人是否心跳,呼吸驟停

要判斷患者是否出現心跳呼吸驟停,首先要檢查患者是否存在意識。通過輕拍雙肩,在患者雙耳邊大聲呼喊來檢查其意識情況,如果沒有回應則認為沒有意識。
之後,對於非專業人員應檢查是否存在呼吸,通過聽口鼻處呼吸音,看胸腹部起伏,感覺口鼻處呼出氣流感知是否存在呼吸,且呼吸是否正常,在10秒內檢查完畢,並同時觀察是否存在肢體的自主運動等。若檢查10秒沒有發現自主呼吸或為嘆息樣呼吸情況可認為是發生心跳呼吸驟停。
專業人員要求同時檢查呼吸及大動脈搏動(頸動脈),同樣需要在10秒鍾內完成判斷,如果10秒內無法觸及搏動或無法明確的就認為是發生心跳驟停;而對於有脈搏而無呼吸的則為呼吸驟停。

❸ 病人心臟驟停後是否還有呼吸與脈搏呢怎樣判斷病人是心臟驟停還是昏迷

病人心臟驟停後是否還有呼吸與脈搏呢?怎樣判斷病人是心臟驟停還是昏迷?

1.心臟驟停後,部分患者可能還有呼吸,但不會持續太久。隨著心臟驟停的時間延長,呼吸一般會停止。心臟驟停通常由各種危險因素引起。一旦心臟停止跳動,心臟的射血就會停止,心腦血管等重要器官的血流就會中斷。所以大腦的生命中樞也會受到明顯的影響。很快就會出現呼吸停止,測不到血壓,脈搏消失。

4.判斷心臟驟停最重要的特徵是意識喪失。如果患者對呼叫沒有反應,如果對眶上和眶下區域的壓迫沒有反應,則可以確定患者處於昏迷狀態。心臟驟停,因為心臟的射血功能突然停止,主動脈的搏動摸不到,心因性因素消失;呼吸停止主要是指呼吸時斷時續,嘆氣,然後停止,陷入昏迷;兩側瞳孔放大,對光的反應消失。此時可以觀察到患者的胸腹部沒有起伏的呼吸運動。

❹ 如何測脈搏

脈搏測量法 人們在心慌或發燒時,總要數一數自己的脈搏,而在家庭急救中,正確測量脈搏更是至關重要。 操作要領 1.脈搏很容易在手腕掌面外側跳動的橈動脈上摸到,也可測量頸部的頸動脈或腹股溝的股動脈。乳兒可以直接把手放在心前區檢查。 2.在測量脈搏之前,要先讓病人安靜休息一會兒,避免過度興奮及活動,影響脈搏的准確性。 注意事項 1.成年人的脈搏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鍾是60-80次。如少於60次是心動過緩。訓練有素的運動員,脈搏有時也在60次以下,這正是心臟健康有力的表現。如超過100次是心動過速。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時,脈搏可暫時增快,發燒時脈搏也增快。一般是體溫每升高1℃,脈搏就增加10-20次。但傷寒病人例外,因為他雖然發燒很高,但脈搏並不快,這叫相對緩脈。而貧血、劇痛、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雖不發燒,脈搏卻也很快。 2.摸不到脈搏時,也可能是橈動脈相對的背例(反官脈),一般認為心臟停止了跳動。如果心臟確實停止,必須馬上進行心臟按摩。 3.正常人脈搏節奏快慢是有規律的,如果脈搏忽快忽慢,或者時有時無,這叫心律不齊。要是經常出現這種現象,應去醫院檢查診治。

❺ 快速測出脈搏的方法

心臟每波動一次即產生一次血液內血液的波動。可觸及的動脈血液的波動及脈搏。

測脈搏方法

用食指,中指,無名指觸碰位於手腕外側的動脈。輕輕放在動脈波動最強的位置,數脈搏一分鍾,判斷脈搏有無強弱不等,脈率是否其頻率快。

❻ 脈搏的檢查方法是怎樣的

脈搏檢查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如下:

脈搏檢查

1、觸診法檢查脈搏,選擇橈動脈進行,肱動脈、股動脈及頸動脈等也可;

2、具體檢查方法為:以示指、中指、環指的指腹,置於患者腕部橈動脈處,並以適當壓力觸診橈動脈搏動。

3、注意事項:

觸診時間至少30秒鍾,計算脈率,同時感受脈搏的強度、節律以及有無異常變化等。雙側對比檢查。
脈搏檢查是用於檢查脈搏是否正常的一項輔助檢查方法。脈搏(pulse)指動脈的搏動。心臟搏動所引起的壓力變化使主動脈管壁發生振動,沿著動脈管壁向外周傳遞,即成脈搏。通常所稱的脈搏系指在手腕橈側捫到的脈搏。脈搏亦可用脈搏儀描記。脈搏反映血液循環系統的功能狀態。脈搏檢查的內容 包括檢查脈搏的速率、節律、緊張度、強弱、波形和動脈壁的情況。通過此項檢查可以判斷病變部位及相對應的病徵。

❼ 應該怎樣檢查脈搏

脈搏是指動脈管壁隨著心臟節律的收縮和舒張而相應地出現擴張和回縮的搏動。檢查脈搏是了解病人心臟活動的最簡單的方法,在診治疾病中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安靜狀態下,正常人的脈搏,男性每分鍾60~100次、女性每分鍾70~100次。脈搏在日間較快,睡眠時較慢,此外還可隨運動、進食、情緒激動而加快。

測量脈搏有觸診法和儀器檢查法,一般常用觸診法。測量脈搏的部位有很多,如橈動脈、顳動脈、耳前動脈、肱動脈、股動脈、足背動脈等。一般多選用橈動脈,此處方便易測。測量時應將食指、中指、無名指並齊放於橈動脈上(前臂外側近手腕處);按壓的力量以能清楚地感覺到脈搏的搏動為宜。一般病人可觀察半分鍾時間或者15秒鍾,如為危重病人、心臟病病人及心律失常病人,應數足1分鍾。對脈搏細弱而不能數清者,可藉助聽診器聽心臟1分鍾,來代替觸診。

測量脈搏時,應注意脈搏的速度、節律、強弱等。每分鍾脈搏超過100次者稱為速脈,在勞動或情緒緊張時可出現,但在發熱、貧血、甲亢患者身上也可出現。脈搏每分鍾少於60次為緩脈,可見於運動員、重體力勞動者,也可見於顱內壓增高、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洋地黃中毒等病人。正常人的脈搏是規律的,但在心律失常時,可出現脈搏節律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