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幼兒怎樣養成時間觀念
擴展閱讀
cad怎樣選取單個線條 2025-07-22 03:27:36
微距怎樣拍照片好看 2025-07-22 03:16:24
蘋果手機殼怎樣鉤 2025-07-22 03:11:54

幼兒怎樣養成時間觀念

發布時間: 2022-07-11 06:00:41

⑴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你有哪些好的做法呢

1、針對一件事情,讓孩子自己規定完成時限:家長讓孩子自己規定時限,而不是強迫孩子執行彼此制訂的計劃。如果強行讓孩子按照制訂的計劃行事,看似管住了孩子的行為,卻管不住孩子的心,導致孩子消極抵抗。和孩子一起規定學習時間期限,並根據孩子的意願制訂計劃,那結果就不同了,孩子有參與感、有自主權,他更願意執行自己的計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指導孩子在自己最佳的學習時間內學習,這樣,孩子能更專注,效率也更高。

2、 讓孩子自己做主:在休假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主,規劃自己的一天。讓孩子成為時間的主人。體驗一天的計劃安排制定。從而明白時間的重要性。

3、告訴孩子拖拉的後果需要自己承擔:孩子因為年齡小,缺乏自製力,專注力也不穩定,做事易沖動,做事往往有頭無尾,家長可以從生活點滴入手,培養孩子的自製力。讓孩子完整地做好他自己的事情,盡量避免由家長代勞,當然,要先讓孩子從容易的事情做起。比如可以讓孩子整理自己的書包,准備上課需要的課本、文具。當孩子習慣了自己整理好書包後,就可以增加事情的難度,可以讓孩子整理他的書桌、衣櫃、把房間打掃干凈…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4、給孩子讀一些和時間相關的書籍:時間的概念很抽象,可以先從黑夜、白天,春、夏、秋、冬入手。通過給孩子讀一些書,從圖片和故事來建立對時間的概念。

比如說《時間的故事》這本書中關於鍾表的有趣講解,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又動腦。一些有趣的設置,通過對數字的尋找,建立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同的時間應該做什麼事情,養成良好的習慣,做到當日事當日畢。

5、藉助鬧鍾:買一個卡通漂亮的鬧鍾,可以讓孩子來進行設置。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叮鈴鈴,鬧鍾一響,不用家長催促,孩子也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

6、給孩子看一些時間相關的動畫片: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別強,比書來的更直接的就是動畫片。比如《瑞奇寶寶》,幼兒園的小朋友不想睡覺只想著玩,其實玩到最後已經困得都睡著了。最後通過拼圖完成一天的計劃內容,按照順序進行、按照步驟進行,游戲時間也很快樂,午睡過後,精力充沛又開始了下午的活動。通過計劃和不按照計劃做事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教育小朋友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按照計劃完成一天的生活內容。

⑵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1. 生活習慣
比如和爸爸媽媽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家長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取勝的可能。甚至有時候不經意輸給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得快。讓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學習中才會快起來。讓孩子可以自己支配時間給他這個機會
孩子沒有成人那種「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概念,這就需要父母能夠觀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幫助孩子樹立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時間觀念,以便積極應對學習和生活上的挑戰。把每天孩子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每次給1-2小時就可以了,也不需太多。
參照時間表規律生活
有了「時間」這根無形的指揮棒,可以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孩子也比以前更「聽話」了,做事也不會那麼磨蹭了。以前孩子做事也許總是愛拖拉磨蹭,引入「時間」後,只要孩子想故意磨蹭,家長就可以指指牆上的時鍾,或者問他現在幾點幾分了,孩子就會明確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至於起床、刷牙、洗臉、吃飯這類每天必做的事情家長也不用再反復催促了,孩子會乖乖聽「時間」的指揮了。用規律生活來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需要家長的身體力行,如果家長本身的生活就沒有規律,孩子在認識時間、遵守時間方面就會無所適從。只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才能使幼兒對「時間」這個抽象概念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2.制定時間表

做作業時,家長不妨與孩子商量好做作業的時間和休息的時間,這樣做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緊迫感,加強了注意力,最終使其學習效果得以提高。孩子自己制訂計劃表,能夠讓他明白時間的重要性,計劃好的事情要按時完成,否則後面的計劃就無法完成。制定計劃表,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珍惜時間。
保持良好環境 孩子的書桌上盡量不放平日他最感興趣的非學慣用品以免分心。既然有了規定,家長就不必陪讀或監督,只需做自己的事情即可,但家中不要有過多的雜訊,如搓麻將、看肥皂劇等。一定要在家裡給孩子提供相對安靜的學習環境。
3.獎懲分明
如果剛開始孩子還沒有時間觀念,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長要和孩子約定好時間,先約法三章,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沖突和親子關系危機。由於都是事先約定好的,到了約定的時間,就一定要遵守約定。可能剛開始孩子會耍賴,家長可以事先承諾:如果遵守約定,將會得到一定的獎勵。有了獎勵的刺激,孩子會更認真地遵守約定。例如看電視或DVD,約定好這個節目結束或看20分鍾,等到時間到了或演完,讓孩子自己關閉電視機。對於「屢教不改」的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比賽「遵守約定」,互相監督。不管是誰,沒有遵守時間的,就要受到一點小懲罰,而遵守約定的人可以得到獎勵。有了比賽這一動力,孩子會積極爭取勝利,遵守約定就在游戲中做到了。
當孩子按規定去做取得初步成效時,家長必須及時給予肯定和獎勵,這種獎勵應以精神獎勵為主也可輔之以必要的物質獎勵。反之則必須給予應有的懲罰。

⑶ 如何訓練孩子有時間觀念

沒有什麼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

⑷ 怎樣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

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有很多方法。我們不妨通過親子活動來強化孩子的時間意識,通過親子對話與孩子一起管理時間,幫助孩子培養管理時間的能力。
陪孩子一起去買時鍾
活動目標:讓孩子認識到時鍾是用來計時的,並對各種各樣的時鍾有直觀的認識;讓孩子學會認識鍾表;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這個活動適用於低年級的孩子。
活動准備:尋找一個或幾個規模較大的超市或商場。
活動過程:活動之前,父母最好跟孩子一起通過網路搜索並了解一些關於鍾表的基本知識,尤其是兒童喜歡的時鍾,比如時鍾的種類、時鍾的功能、時鍾的製作過程等。到達目的地,跟孩子一起尋找時鍾的櫃台或售賣區域,陪孩子一起認真觀察這些不同類型的時鍾,比如形狀、顏色、材質,鼓勵孩子選擇自己想買的款式和品牌,等等。當孩子選定自己的時鍾後,父母還可以鼓勵大一點的孩子去收銀台用信用卡付款,讓孩子初步了解信用卡的基本知識,學習基本的理財常識。把時鍾拿回家後,父母還可以跟孩子一起把時鍾掛起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父母就可以對照時鍾逐漸教會孩子認識鍾表和時間,並把生活中的某件事情跟時鍾上的時針和分針的位置相聯系。
活動頻次:一次或多次。
記錄「我的一天」
活動目標:增強孩子對時間的感知;讓孩子

⑸ 如何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

一個好的習慣往往能令人終身受益。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良好的時間觀念與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密不可分的。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出孩子的時間意識呢?馬來西亞的專家認為:"時間"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很難通過解釋說明的方式,讓孩子了解到它的意義。因此,家長應該通過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將時間概念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讓吃飯、睡覺,都變成培養時間觀念的一個環節。
一、首選教會孩子學會認時間對於幼兒時間觀念的培養,不宜一開始就給孩子灌輸過多的道理,這時候的孩子有不少還分不清年、月、日和具體的時間,應該教孩子先學會最基本的認時間,如看日歷、看時鍾。對於家裡的掛歷、日歷,可以讓寶寶認識並教寶寶主動去撕下昨天的那一頁。對於年月日,多數孩子應該可以很快就知道的,看時鍾可能難度大一些。如果是較小的孩子,可以先認識長短指針的含義,大一些的孩子會認整點或半點的時間,接下來可以教會孩子認識准確的幾點幾分。
二、讓孩子自己制訂一天的計劃表可以教孩子學會把一天的時間安排分為上午、下午、晚上三個時段,再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由於是自己制訂、自己做主的,孩子往往能夠積極主動地執行。即使暫時忘記了,經過大人的提醒,"寶寶,現在幾點鍾了?""現在該做什麼事情了"?他會很不好意思,"對哦,差點忘記了",趕緊自覺執行計劃表的內容。孩子自己制訂計劃表,能夠讓他明白時間的重要性,計劃好的事情要按時完成,否則後面的計劃就無法完成。制定計劃表,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珍惜時間。
三、參照時間表規律生活有了"時間"這根無形的指揮棒,可以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孩子也比以前更"聽話"了,做事也不會那麼磨蹭了。以前孩子做事也許總是愛拖拉磨蹭,引入"時間"後,只要孩子想故意磨蹭,家長就可以指指牆上的時鍾,或者問他現在幾點幾分了,孩子就會明確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至於起床、刷牙、洗臉、吃飯這類每天必做的事情家長也不用再反復催促了,孩子會乖乖聽"時間"的指揮了。用規律生活來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需要家長的身體力行,如果家長本身的生活就沒有規律,孩子在認識時間、遵守時間方面就會無所適從。只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才能使幼兒對"時間"這個抽象概念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四、遵守約定適當獎勵如果剛開始孩子還沒有時間觀念,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長要和孩子約定好時間,先約法三章,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沖突和親子關系危機。由於都是事先約定好的,到了約定的時間,就一定要遵守約定。可能剛開始孩子會耍賴,家長可以事先承諾:如果遵守約定,將會得到一定的獎勵。有了獎勵的刺激,孩子會更認真地遵守約定。例如看電視或DVD,約定好這個節目結束或看20分鍾,等到時間到了或演完,讓孩子自己關閉電視機。對於"屢教不改"的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比賽"遵守約定",互相監督。不管是誰,沒有遵守時間的,就要受到一點小懲罰,而遵守約定的人可以得到獎勵。有了比賽這一動力,孩子會積極爭取勝利,遵守約定就在游戲中做到了。

⑹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你會怎麼做

1、給時間設置參照物

孩子對具體的時間,比如「早上8點」、「下午9點」是沒有什麼概念的,但可以理解某件事「之前」或者「之後」的時間點。

所以家長可以用「爸爸上班後」,「看完電視上某個節目後」這樣的說法,給時間設置一個參照物,幫孩子更好的理解時間。

2、將時間「擬人化」、「擬物化」

孩子對時間的流逝感受不深,但是家長可以利用一些故事或者卡通形象將時間「擬人化」、「擬物化」,幫孩子喜歡時間、理解時間的流逝。

就像這套《駕,時間!吁,時間!》就是將時間「擬人化」稱為一匹不停奔跑的「時間小馬」。

在故事中只要抓住時間小馬,就可以讓時間加速或減慢,小冬就是抓住了小馬,讓時間加快,這樣他就可以不用寫作業、不用做不喜歡的事情了,可是最後小冬卻後悔了……

非常喜歡過生日的小夏也抓住了時間小馬,讓時間重復過生日的那一天,可是最後小夏也後悔了……

這一個繪本中的兩個故事,就是圍繞著時間小馬,用小冬和小夏的故事來告訴孩子「珍惜當下的時間」的道理。

3、用工具展示時間

工具可以將抽象的時間變成可以直觀看的事物,不過對於3、4歲的孩子來說時鍾和電子鍾都比較復雜,家長可以嘗試用沙漏、小番茄(定時器)等比較直觀又比較好理解的工具。

如果家長要出門,想要告訴孩子「一小時後回來」,則可以換成「時鍾的指針指到6的時候」這種可以觀察到的方式。

4、製作時間計劃

認識了時間之後,孩子想要有好的時間觀念還需要遵守時間,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一個時間計劃表,堅持按照時間計劃做事形成習慣,再配合對時間的認識,孩子自然就能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了。

⑺ 幼兒園對孩子時間觀念的培養

1. 熟悉時鍾,形成最初的時間觀念

孩子之所以會磨蹭,多半是因為還不認識時間,對時間沒有概念。

其實處在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對於准確認識時間是有困難的,所以我們這里不是要強求孩子去認識時間,而是通過一些游戲帶領孩子去熟悉時鍾,從而讓他們的小腦袋明白,哦,原來時間是「長」這樣的。

游戲1: DIY時鍾

寶爸寶媽們可以網購那種做手工時鍾的素材包,帶娃做一個小時鍾。

或者,還可以像我這樣買個實物鍾,然後剪好12片花瓣,如果孩子會寫數字了,就讓他自己寫上分鍾數,然後一一對應的粘貼在鍾的表面,這樣一個美美的「向日葵」時鍾就做成啦,讓孩子爸掛在他房間里,美觀又實用。



其實這個游戲本來是我用來給孩子學習如何認識分鍾的,因為他很早就能認得整點半點,可是不會認分鍾數,這個辦法非常好,小朋友一看這個「向日葵」鍾,就能准確說出幾點幾分了。



游戲2: 製作每日時間圖

畫個圓,按照小朋友的實際生活把一天像切披薩一樣劃分成大小不同的「披薩」,比如7:30-8:30起床上學,然後讓他自主去畫畫和塗色,一定要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大人只是在一旁做點指導。這樣他會對「一天24小時」有直觀的認識。



游戲3: 帶孩子看時間管理繪本

有關於時間的繪本也有不少,我在這里推薦我家買過的幾本,大人帶著孩子可以多看幾遍,不指望孩子一次就認識時間,時常回顧,他自然就明白了。



2. 生活習慣養成: 制定早起清單&睡前清單

除了上學和睡覺之外,孩子一天里剩下的時間就是早上和睡前。其實這兩個時間段也是我們大人每天能跟孩子面對面相處的時間,所以,如果這兩個寶貴的時間段里都是雞飛狗跳的場面,那真是大人孩子都痛苦。

我們的清單,是用某寶上買的小白板和小鍾表做的。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讓孩子參與製作過程,那種全部由家長編寫的計劃和目標從來都是大人自己的獨角戲,孩子會覺得跟他無關,沒有興趣去執行。

所以,給孩子這個機會吧。



3. 學習習慣養成: 放學後清單

等孩子上了小學,我會帶他一起做放學後清單,彼時需要重點培養孩子學習習慣了,計劃著到時候還要用上番茄鍾和一些激勵小工具。

人的一生只有童年是最自由舒展任天真的,我一直希望孩子在上小學前能夠沒有束縛,自由自在的開心成長,但是快樂不等於放任自流,家長多費心,把我們的育兒理念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在開心玩的同時輕松理解。

最後,做清單容易,執行卻是個長期的過程,且行且學習。

⑻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1

首先教會孩子認識時間,對於幼兒時間觀念的培養,不宜一開始就給孩子講述過多。先引導孩子學會看最基本的時間,如看日歷,教寶寶撕下昨天的那一頁。對於年月日,寶寶很快就知道了。看時鍾可能難度大些,可以先教他認識長短針,知道它們的含義

多圖

2

給孩子買一塊屬於自己的電子手錶和鬧鍾。手錶買最簡單,單一的手錶即可,讓他戴在手腕上,當我們要吃飯·睡覺·看電視等都要讓他看一下手錶,把鬧鍾放在床頭櫃上,提醒他什麼時間睡覺·起床。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簡單規律的生活習慣

3

跟孩子一起製作一天簡單的計劃表。教孩子學會把一天分為上午·下午·晚上三個時間段。根據事情輕重緩急來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制定,自己做主,提高孩子積極主動的執行力。即使暫時忘記了,經大人稍微提醒,孩子會趕緊自覺執行計劃表的內容。制定計劃表,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4

參照時間表規律的生活,有了「時間」這跟無形的指揮棒,可以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孩子比以前更「聽話了,做事也不會那麼磨蹭了。孩子學會明確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當然用規律的生活來培養孩子時間觀念,需要家長身體力行,才可。只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才能使孩子對「時間」這個抽象概念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5

遵守約定適當獎勵。如果剛開始孩子還沒有時間觀念,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長要和孩子約定好時間。如看電視約定好看20分鍾,等時間到了,讓孩子自覺去關閉電視,就會得到一定的獎勵,反之,就會受到懲罰

多圖

6

多講一些關於時間的故事,讓孩子從故事哄明白時間的重要性。如講講名人守時的故事,或因不遵守時間而造成的嚴重後果的故事

7

多在孩子面前使用時間詞彙。如還有15天就聖誕節了·今年寶寶3歲了,明年該4歲了,明天是星期五了等等。或者唱一些有關時間的兒歌。如「太陽公公起得早,我們大家來做操」。。。。

⑼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有效方式有什麼呢

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家長首先必須要有明確的時間觀念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因為孩子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對周圍的一切都是懵懂無知,他們的成長之路一切都需要父母善加引導,給予所有必須的關愛。

對孩子的教育並不是只負責給他們吃飽穿暖就行,而是最重要的需要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對自己的父母深信不疑,在他們眼裡,只有父母的話才是最可信的,只有父母才是最重要的。

因而作為父母就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要把自己被孩子無條件信任的優勢充分利用起來,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孩子解決掉問題。

父母可以身體力行證明時間觀念的培養並不難

1、給家裡准備一個鬧鍾,設定好時間,鬧鍾一響,所有人都立刻起床,父母兩人要帶頭,絕不能有絲毫猶豫,這樣在孩子那裡就能有說服力了。

2、頭天晚上就必須要督促孩子收拾好書包,必須把所有上學需要的物品整理好,書包放在門口,水杯放在桌子上,鞋子放在門口,把這些工作提前做好,就能最大限度節約早晨的時間。家長一定要親自督促孩子完成這些事情,不能放任不管。

3、只要家長親自身體力行,告訴孩子這些時間段可以做什麼,如何處理好自己的分內事,相信經過一段時間,孩子就能培養出這種自主觀念了。

⑽ 如何才能培養更好的幼兒時間觀念

時間觀念的養成與小朋友的發展密不可分,家長該如何培養寶寶的時間觀念呢? 一個好的習慣往往能令人終身受益。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良好的時間觀念與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密不可分的。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出孩子的時間意識呢?馬來西亞的專家認為:&lo;時間&ro;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很難通過解釋說明的方式,讓孩子了解到它的意義。因此,家長應該通過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將時間概念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讓吃飯、睡覺,都變成培養時間觀念的一個環節。 一、首選教會孩子學會認時間 對於幼兒時間觀念的培養,不宜一開始就給孩子灌輸過多的道理,這時候的孩子有不少還分不清年、月、日和具體的時間,應該教孩子先學會最基本的認時間,如看日歷、看時鍾。對於家裡的掛歷、日歷,可以讓寶寶認識並教寶寶主動去撕下昨天的那一頁。對於年月日,多數孩子應該可以很快就知道的,看時鍾可能難度大一些。如果是較小的孩子,可以先認識長短指針的含義,大一些的孩子會認整點或半點的時間,接下來可以教會孩子認識准確的幾點幾分。 二、讓孩子自己制訂一天的計劃表 可以教孩子學會把一天的時間安排分為上午、下午、晚上三個時段,再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由於是自己制訂、自己做主的,孩子往往能夠積極主動地執行。即使暫時忘記了,經過大人的提醒,&lo;寶寶,現在幾點鍾了?&ro;&lo;現在該做什麼事情了&ro;?他會很不好意思,&lo;對哦,差點忘記了&ro;,趕緊自覺執行計劃表的內容。孩子自己制訂計劃表,能夠讓他明白時間的重要性,計劃好的事情要按時完成,否則後面的計劃就無法完成。制定計劃表,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珍惜時間。[!--empirenews.page--] 三、參照時間表規律生活 有了&lo;時間&ro;這根無形的指揮棒,可以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孩子也比以前更&lo;聽話&ro;了,做事也不會那麼磨蹭了。以前孩子做事也許總是愛拖拉磨蹭,引入&lo;時間&ro;後,只要孩子想故意磨蹭,家長就可以指指牆上的時鍾,或者問他現在幾點幾分了,孩子就會明確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 至於起床、刷牙、洗臉、吃飯這類每天必做的事情家長也不用再反復催促了,孩子會乖乖聽&lo;時間&ro;的指揮了。用規律生活來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需要家長的身體力行,如果家長本身的生活就沒有規律,孩子在認識時間、遵守時間方面就會無所適從。只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才能使幼兒對&lo;時間&ro;這個抽象概念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四、遵守約定適當獎勵 如果剛開始孩子還沒有時間觀念,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長要和孩子約定好時間,先約法三章,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沖突和親子關系危機。由於都是事先約定好的,到了約定的時間,就一定要遵守約定。可能剛開始孩子會耍賴,家長可以事先承諾:如果遵守約定,將會得到一定的獎勵。有了獎勵的,孩子會更認真地遵守約定。 例如看電視或DD,約定好這個節目結束或看20分鍾,等到時間到了或演完,讓孩子自己關閉電視機。對於&lo;屢教不改&ro;的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比賽&lo;遵守約定&ro;,互相監督。不管是誰,沒有遵守時間的,就要受到一點小懲罰,而遵守約定的人可以得到獎勵。有了比賽這一動力,孩子會積極爭取勝利,遵守約定就在游戲中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