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教版三下計算經過時間教學重難點怎樣教
一、 學前准備
1、口答。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時?
(2)17時是下午幾時?22時40分是晚上幾時幾分?
2、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面的時刻。
晚上11時是()時 中午12時是()時
上午8時是()時 下午3時是()時
二、探究新知
1、創設談話情景。
(1)了解學生外出旅遊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張火車票和汽車票。
(3)觀察車票上的時間,你發現了什麼?
2、學習教材第84頁例3.
(1)觀察情景,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還想了解哪些信息?
(2)說明:火車9:00出發,下午6點到達奶奶家。
(3)提問:你能回答中途經過多長時間嗎?
教師:怎樣來計算經過的時間呢?
探究方法。
(1)直接在鍾表上數一數。
用鍾表來表示兩個時間。
通過說一說,可以知道坐火車到奶奶家要用9小時。
(2)用計算的方法。
教師:這兩個時間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計算嗎?
引導學生回答。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計算,要把時間都轉化成24時計時法。
將下午6點轉化成24時計時法,即18時,用到達時刻減去開車時刻就是所經過的時間。
18-9=9(小時)
② 從8.55到11.45經過了多少時間怎麼計算的
在時間類的計算題中,可以用分段法或者借位法計算。
(1)分段法
將8:55到11:45分成兩段時間,第一段是8:55到9:00,有5分鍾;第二段從9:00到11:45,有2小時45分鍾,合起來就是2小時50分鍾。
(2)借位法
11:45的分鍾部分小於8:55的分鍾部分,不夠減,那麼從小時部分借一位,因為1小時等於60分鍾,所以借一位後,分鍾部分變為45+60=105,再用10-8=2小時,105-55=50分鍾,合起來就是2小時50分鍾。
③ 從9點50到1點經過多長時間怎樣講解
有關時間的計算,都是採用24小時計時法。
1點應計算為 24+1=25(點)
計算過程 24點60分 - 9點50分 = 15點10分
所以 從9點50到1點經過 的時間是 15點10分
④ 計算「經過時間」有多種方法
時間為國際基本計量單位,沒有計算單位,同長度中的米一樣。
所謂"國際單位制(si)",是指以7個基本單位和2個輔助單位以及導出單位所構成的一種統一計量單位。由於國際單位制計量單位具有統一性、實用性、合理性、科學性、穩定性等特性,世界各國都積極採用國際單位制。在計量活動中,國際單位制已經成為了一種國際"通用語言"。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單位為:長度單位-米,m;質量單位-千克(公斤),kg;時間單位-秒,s;電流單位-安培,a;熱力學溫度單位-開爾文,k;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cd;物質的量單位-摩爾mol。國際單位制中2個輔助單位為:平面角單位-弧度,立體角度單位-球面度。國際單位制中導出單位,是由7個基本單位和2個輔助單位導出。目前,國際單位制中2個輔助單位已被取銷,納入導出單位。
從客觀物質世界量的角度出發,質量、長度、時間,是三個基本量,除此之外的其他量均可由這三個量導出。
時間單位的定義與測量是歷史最悠久、情況最復雜、目前測量精度最高的一個基本單位。1963年13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銫原子cs133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間躍遷輻射震盪9192631770周所持續的時間為1秒。時間是可以度量的,其度量的基本尺度最高級別為時間基準。時間基準指的是實驗室型大銫鍾。就已發表的資料來看,德聯邦的「聯邦技術物理研究院」的ptb-csi、美國國家標准局的nbs-6及加拿大國家研究院的nrc-csv的准確度均已達到10^-14量級。我國計量科學院的csii、csiii也達到10^-13量級。
對於大銫鍾這樣的一級時間標准,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時頻實驗室擁有,而且,有的還不能長期可靠地工作。但是,對於世界上大多數沒有大銫鍾的實驗室也可以有自己的時間尺度。其方法是:用多台商品型銫鍾(目前5071a型小銫鍾的准確度為1×10-12)構成平均時間尺度。你的實驗室的小銫鍾越多,你的時間尺度的穩定性就越好。有了這樣高穩定度的時間尺度,也可以滿足國防、科研、航天等方面的急需。例如:我們國家授時中心有六台小銫鍾,組成我們的地方原子時尺度,其穩定度為10^-14量級。國外有的實驗室有幾十、乃至幾百台小銫鍾,那麽,穩定度就更高了。目前噴泉鍾的准確度進入10^-15,
最好的達到1×10^-15(美國標准與技術研究院)。光抽運銫束基準頻標的准確度也進入10^-15(法國巴黎時間頻率實驗室)。因此,不久的將來,噴泉鍾或光頻標完全有可能取代目前的微波頻標,成為新一代的時間頻率基準。
順便提一句,二樓那位朋友說的,用秒錶計算,其實應該說成用秒錶計量,秒錶只是一個用來計量時間器具,不是用來計算時間的。
⑤ 如何計算有關經過時間
計算經過的時間,應該用終結的時刻減去開始的時刻。注意一點,時間的秒到分,分到時都是60進制,而時到日是24進制。
⑥ 小學三年級數學第五單元的計算經過時間需要注意什麼
首先要會認識鍾表。
知道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
用結束時間減去開始時間就是經過時間。
如果出現減不夠時,注意24時計時法和12時計時法的合理運用。
數學[英語:mathematics,源自古希臘語μθημα(máthēma);經常被縮寫為math或maths],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
數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的一種通用手段,可以應用於現實世界的任何問題,所有的數學對象本質上都是人為定義的。
從這個意義上,數學屬於形式科學,而不是自然科學。不同的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范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
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⑦ 計算經過的時間可以用什麼時刻減指什麼
計算"經過的時間",可以用「結束時刻」減「開始時刻」。
如:早上8點從家裡出發,8點15到學校。
「開始時刻」就是8點,
「結束時刻」就是8點15;
「結束時刻」減「開始時刻」=8:15-8:00=15分鍾,15分鍾就是"經過的時間"。
中文數字指針方式計時法有兩種:
1、普通計時法
2、24時計時法
計算時間的關系式是:
1、開始時間+經過時間=結束時間
2、結束時間-經過時間=開始時間
3、結束時間-開始時間=經過時間
(7)計算經過時間怎樣講解擴展閱讀
時刻是時間的遲早。在天文上用天體當時的時角來度量,通常用當時對於時間原點的時段表示。由於量時天體的不同,時刻分為恆星時、視太陽時和平太陽時。時刻因適用經度的不同,分地方時和標准時。
時刻是指某一瞬間,在時間軸上用點表示。對應的是位置、速度、動量等狀態量。
注意:時刻既沒有大小,又沒有方向,所以時刻不是標量也不是矢量,因為時刻不是量,是一個時間點,他 只是時間中的一個點。
⑧ 如何計算經過時間
要記住1至12月中,每月的天數,(大月,小月,平月,閏月)
計算日子時,先要計算經過了幾個月多幾天,這幾個月是哪些月,每個月具體有幾天,逐一相加,才能得出正確天數.
同時來要注意,根據不同的問題,要想到是否計算首尾的天數,或者只計首不計尾,或者不計首隻計尾,或者兩頭都算,或者兩頭都不算.
比如,從7月15日放假到9月1日開學,暑假有幾天?----兩頭都不能算
再比如,從2月10日開學,到7月15日放假,在校有幾天?---兩頭都得算.
等等.
如果牽涉到跨年度的,時間不長的同學 是逐月合計的好.時間長的,按年365天或366天計算.必須得知道什麼年是閏年.這好象已超出三年級范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