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交費基數低,到交費基數高的地方退休會怎麼樣
從繳費基數的地方想到繳費基數高的地方,退休是不怎麼容易的,你必須到交費基數高的地方工作,交養老保險十年以上才有這種可能,而你原來交費基數低的地方,交費的是金額比較少,個人賬戶的金額也比較少,因此你換一個地方退休,你的退休工資不會提高。當然,能到交費基數高的地方退休,由於你後來繳費的基數比較高,應該說定理就退休工資的提高還是有利的。
② 關於養老、醫療保險繳費基數高低產生影響的問題
社保基數的高低最後決定享受待遇的高低。養老保險基數高,繳費時間長,最後退休金肯定就高,醫療保險基數高,個人帳戶在同劃帳比例條件下劃入個人帳戶的錢就多,失業保險也是一樣。所以繳納社會保險繳費基數越高越好。
養老保險遵循的是「多繳費多領取」的原則,《社會保險管理辦法》規定在退休前累計交滿15年就可以在退休後領取養老金,但個人繳納的社保多,領取的退休金就越多。
社保領取的計算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本息和÷120+調整系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准。調整參數:根據繳費年限長短、初始工作時間、當地政策特別規定。
③ 社保繳費時間長短、繳費基數高低對養老待遇是否有影響
繳費年限長短、繳費水平高低、退休時間早晚均會影響養老保險待遇。例如,男性a、b職工在同一時間到齡退休,a職工無失業經歷,至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為53666.70元,推算儲存額為91803.24元,繳費年限為41年2個月;而b職工首次參保繳費時間為2007年3月,至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為22949.31元,推算儲存額為30336.38元,繳費年限為18年9個月。計算可得a職工基本養老金為3112.20元,b職工為1146.60元。可以看出,個人享受基本養老金與個人繳費年限直接相關,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大,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
④ 個人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越高領的越多嗎
職工退休時基本養老金水平的高低取決於繳費時間的長短和繳費額度的多少。因此,職工繳費時間越長,繳費額度越高,其退休後基本養老金水平就越高,繳費基數越高享受的待遇相對越好。
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上海市 2004 年的情況為例, 2003 年社會月平均工資是 1847 元。
社保繳費比例由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組成,社保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
由於養老、工傷、醫療、生育、失業等社保5大險種的繳費基數與待遇補償基數均與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相掛鉤,因此,平均工資水平的提高,會帶來各社保險種的調整。
(4)交費時間短繳費基數高會怎樣擴展閱讀: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比例與繳費標准:
繳費比例: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按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40-100%為基數計算繳費,繳費比例為20%,其中8%部分入個人賬戶,12%部分入社會統籌基金。累計繳費15年,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繳費標准:根據相關文件規定,2017年度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在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5135.50元/月的40%-100%之間選擇,繳費比例為20%。在以下七個檔次中選擇繳費,每年可以自由選擇,本年度內一經選定無法變更。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計算方法: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到達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養老金的計算與職工一樣,要根據本人的養老保險繳費年、個人帳戶余額、辦理退休時上一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等因素進行計算。
以當地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三百(個人按經濟狀況選擇)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百分之二十。退休後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和企業退休人員一樣。
退休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139)。
在此公式中影響高低檔的因素有兩處:
(1)「基礎養老金」中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個人賬戶養老金」中的--「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領取標准: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同、繳費檔次不同,領取標准也不同。
1、繳費滿15年的: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20。
2、當地實行統賬結合養老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的原國有、集體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解除勞動關系後按城鎮靈活就業人員辦法參保的,退休後其月基本養老金按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
3、繳費不滿15年的:靈活就業人員若不願繼續繳費的,不能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其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和從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中劃入統籌基金的部分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⑤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高年限長對自己有什麼好,交的多錢也就交的多,那與那些基數低年限短的優點好處在哪個方
養老金是根據 你的繳費年限和繳費金額計算的。所以,年限越長,繳費越高,養老金也就越多。類似於銀行存款計算利息。
⑥ 社保繳納基數越高是不是退休拿的工資越高
繳費基數高的話,個人賬戶的資金就越多,退休工資自然也就更高一些。
實際上退休金的高低涉及到了3個方面的因素:
1、退休時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這是影響退休金高低的原因之一,在不同的統籌區內,由於社會平均工資不一樣,最後計算出來的退休金也是不一樣的,主要體現在地區之間和退休年費的不同當。
2、繳費基數的不同,繳費基數直接影響到繳費的高低,繳費基數高的單位和個人繳納的最高記錄,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也就越多,等到退休之後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3、繳費年限的長短,繳費時間越長,就可以彌補繳費基數和繳費指數帶來的個人賬戶資金低的問題,而且國家在調整退休人員待遇時,也把繳費時間作為一個增長退休金的標准,總的來說就是繳費時間越長,得到的退休養老金就越多。
(6)交費時間短繳費基數高會怎樣擴展閱讀:
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以社保中的養老金為例,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1、企業在職職工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2、「新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按本人退休時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按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計發。
註:由於客觀原因,全國某些城市的計算標准可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