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怎樣快速提高跳遠摸高高度
擴展閱讀
衣服沾到膠水怎樣除掉 2025-07-14 23:34:56
眼睛總流淚是什麼原因 2025-07-14 23:33:50

怎樣快速提高跳遠摸高高度

發布時間: 2022-07-24 09:03:13

怎樣快速提高立定跳遠的成績啊

快速提高立定跳遠成績技巧:

1、影響立定跳遠的成績的有許多因素,其中之一的就是下肢爆發力的大小。如果腿部力氣大的話,動作就算稍微有些不到位,也是可以跳出不錯的成績的。下肢力量可以通過深蹲跳來訓練。

2、但是如果下肢爆發力並不大的話,就得考驗個人的技巧了。立定跳遠有三個階段:擺臂,起跳,落下。

3、擺臂的時候,幅度要大,要自然,雙腳應該稍微分開,身體重心應該略微向前傾。進行擺臂時,身體應該跟著節奏起伏。

4、起跳的時候,要迅速並且有力。起跳的角度要掌握好,不要一味地向上,也不要一味地向前。起跳時應該盡力把下肢向腹部縮。

5、落下的時候,應該盡力把雙腳向前送,手臂應該向後擺動。注意重心的轉換。

6、跳遠這種體育運動時需要多訓練才能好好地掌握的,多進行聯系,肌肉就會記住這些動作,不需要想也可以跳出好成績了。

(1)怎樣快速提高跳遠摸高高度擴展閱讀:

一、立定跳遠:

立定跳遠是指不用助跑從立定姿勢開始的跳遠。 2014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中規定立定跳遠是初中、高中、大學每年體質測試的必測項目。紅外線非接觸自動測量立定跳遠的距離,反映人體下肢爆發力水平。按照教育部的規劃,立定跳遠等所有測試項目應全面普及智能化儀器,並配備數據管理軟體,提供運動處方。

比賽時運動員雙腳站立的位置不限定。跳時,只准離地一次,如雙腳離地後不起跳,落下後再起跳,即為連續離地兩次,作一次試跳失敗論,在田徑訓練中經常採用。

二、訓練手段:

1、蹲跳起

這是主要發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關節力量的練習。

跳的方法:雙腳左右開立,腳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兩臂自然後擺。然後兩腿迅速蹬伸,使髖、膝、踝三個關節充分伸直,同時兩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擺,最後用腳尖蹬離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時用前腳掌著地屈膝緩沖,接著再跳起。每次練習15~20次,重復3~4組。

2、單腳交換跳

這是發展小腿、腳掌和踝關節力量的練習。

跳的方法:上體正直,膝部伸直,兩腳交替向上跳起。跳時主要是用踝關節的力量,用前腳掌快速蹬地跳起,離地時腳面綳直,腳尖向下。原地跳時,可規定跳的時間(30秒~1分鍾)或跳的次數(30~60次)。進行間跳時,可規定跳的距離(2~3米)。以上練習重復2~3組。

3、蹍跳步

蹍跳步主要用來發展腿部後群肌肉和踝關節的力量,訓練身體的協調性。

動作方法:用右(左)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時左(右)腿屈膝向上舉,右腿落地,然後換腿,用同樣方法跳,兩臂配合腿前後大幅度擺動。跳時踝關節和前腳掌要用力,整個動作輕快。它與舞蹈的「蹍跳步」動作類似。

4、縱跳摸高

這是發展腿部肌肉和踝關節力量而經常採用的一種練習方法。

動作方法:兩腳自然開立成半蹲預備姿勢,一臂或兩臂向上伸直,接著兩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單手或雙手摸高。每次練習10次左右,重復3~4組。

5、蛙跳

是發展大腿肌肉和髖關節力量的練習。

動作方法:兩腳分開成半蹲,上體稍前傾,兩臂在體後成預備姿勢。兩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髖、膝、踝三個關節,同時兩臂迅速前擺,身體向前上方跳起,然後用全腳掌落地屈膝緩沖,兩臂擺成預備姿勢。連續進行5~7次,重復3~4組。

網路立定跳遠

⑵ 怎麼快速提高縱跳摸高啊!跪求!!!

1、每天跑步,要求慢跑,鍛煉腿部肌肉。
2、不要大強度的練跳高跳遠,可以綁沙袋跑樓梯。
3、每天堅持縱跳摸高,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⑶ 如何快速練好跳遠

跳遠的成績是由兩個因數決定的:(想要滿分,兩點缺一不可)
1、平時的訓練
2、臨場的發揮

平時的訓練:平時的訓練比臨場的發揮更為重要,所以要重視。
主要訓練點:彈跳能力、爆發力、對重心的把握
重心:主要就是多練立定跳遠,練出跳遠的優良感覺。
彈跳能力:原地摸高、打籃球、跳繩等,每天鍛煉,可以達到提高的效果
爆發力:鴨子步、蛙跳、短跑等,也是每天練習,可以大大增加肌肉強度,提升爆發力

臨場的發揮(技巧):
1、熱身:對於立定跳遠這種技巧性強,爆發力要求高的項目,一定要熱身,將關節活動開。不熱身的話,由於瞬間的爆發,容易導致肌肉損傷
2、服飾:鞋子,以本就為了彈跳性而設計的籃球鞋最好(運動鞋亦可),褲子要穿運動褲,減小身體的束縛。
3、擺臂:在蹲下時,向身體後方擺動,起跳時,向身體斜前方甩去,練習要認真,好的擺臂對成績的影響十分重要。

注意事項:小跳:就是所謂在起跳前習慣性的輕輕跳一下,盡可能剋制住自己,因為一旦出現了小跳,成績就會作廢。

⑷ 立定跳遠有哪些技巧可以快速提高

立定跳遠的技巧:
一、預備姿勢。預備姿勢是提高遠度的一個重要環節。雙腳開立,比肩略寬,站在起跳線後,兩眼目視前方,盯緊落地點的稍前方,兩臂自然下垂,深吸一口氣,身體重心略高些;樹立堅定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跳到預定目標,比如每次在落地點前2-3厘米處做個標記,要求自己盡量跳到此處,這一點非常關鍵。
二、起跳階段。起跳階段又可以分為預擺和蹬地兩部分。預擺階段要求,雙臂自然擺動,身體略前傾,前腳掌著地,身體重心略高,使身體調整到蹬地前的最佳狀態。蹬地階段要求,在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後,雙腳迅速蹬地,雙臂用力前上方擺動,把身體向前上方帶起來。
三、騰空階段。騰空階段關鍵是身體要打開,呈背弓,即雙臂上揚,挺腹,雙腿後蹬,使身體騰空飛行的最遠。
四、落地緩沖。身體在劃過最高點後,雙臂收起、前伸,收腹含胸,雙腿前伸,腳跟先著地,過渡至前腳掌,向前走離落地點,完成立定跳遠動作。
注意事項:

  1. 起跳前深呼吸,心情平靜,目光注視平時落地點稍遠處,相信自己肯定能跳到那裡。

  2. 起跳。迅速。雙臂用力擺動,雙腿用力後蹬,斜上方跳起,空中亮胸,把身體打開。

  3. 落地。收腿收腹,雙臂前伸。

  4. 加強腿部力量練習與爆發力的練習。

⑸ 如何快速增加跳遠能力

(1)蹲跳起 這是主要發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關節力量的練習。
跳的方法:雙腳左右開立,腳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兩臂自然後擺。然後兩腿迅速蹬伸,使髖、膝、踝三個關節充分伸直,同時兩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擺,最後用腳尖蹬離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時用前腳掌著地屈膝緩沖,接著再跳起。每次練習15~20次,重復3~4組。
(2)單腳交換跳 這是發展小腿、腳掌和踝關節力量的練習。
跳的方法:上體正直,膝部伸直,兩腳交替向上跳起。跳時主要是用踝關節的力量,用前腳掌快速蹬地跳起,離地時腳面綳直,腳尖向下。原地跳時,可規定跳的時間(30秒~1分鍾)或跳的次數(30~60次)。行進間跳時,可規定跳的距離(20~30米)。以上練習重復2~3組。
(3)蹍跳步 蹍跳步主要用來發展腿部後群肌肉和踝關節的力量,訓練身體的協調性。
動作方法:用右(左)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時左(右)腿屈膝向上舉,右腿落地,然後換腿,用同樣方法跳,兩臂配合腿前後大幅度擺動。跳時踝關節和前腳掌要用力,整個動作輕快。它與舞蹈的「蹍跳步」動作類似。
(4)縱跳摸高 這是發展腿部肌肉和踝關節力量而經常採用的一種練習方法。
動作方法:兩腳自然開立成半蹲預備姿勢,一臂或兩臂向上伸直,接著兩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單手或雙手摸高。每次練習10次左右,重復3~4組。
(5)蛙跳 是發展大腿肌肉和髖關節力量的練習。
動作方法:兩腳分開成半蹲,上體稍前傾,兩臂在體後成預備姿勢。兩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髖、膝、踝三個關節,同時兩臂迅速前擺,身體向前上方跳起,然後用全腳掌落地屈膝緩沖,兩臂擺成預備姿勢。連續進行5~7次,重復3~4組。
(6)障礙跳 主要發展腿部肌肉和踝關節爆發力。
立定跳遠訓練方法
立定跳遠是測試下肢爆發力和全身協調能力的最簡單有效的手段。在體育教學中,完整的立定跳遠技術動作由預擺、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部分組成。本人通過教學實踐,不斷改進訓練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談談立定跳遠的教學方法。
掌握動作技術要領
預擺: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前後擺動,前擺時,兩腿伸直,後擺時,屈膝降低重心,上體稍前傾,手盡量往後擺。要點:上下肢動作協調配合,擺動時一伸二屈降重心,上體稍前傾。
起跳騰空: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同時兩臂稍曲由後往前上方擺動,向前上方跳起騰空,並充分展體。要點: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擺要協調,空中展體要充分,強調離地前的前腳掌瞬間蹬地動作。
落地緩沖:收腹舉腿,小腿往前伸,同時雙臂用力往後擺動,並屈膝落地緩沖。要點:小腿前伸的時機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後擺,落地後往前不往後。
立定跳遠的輔助練習
挺身跳:原地屈膝開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動作,髖關節完全打開,做出背弓動作,落地時屈膝緩沖。
單足跳前進練習:一般採用左(右)去右(左)來的方法進行練習,距離控制在25-30米左右,完成3-4組。
收腹跳練習:從原地直立開始起跳,空中做屈腿抱膝動作或雙手在腿前擊掌,落地時一定要屈膝緩沖。
越過一定高度兼遠度或一定遠度兼高度。
個別輔導,糾正存在的錯誤動作
預擺不協調。解決辦法:反復做前擺直腿後擺屈膝的動作,由慢到快。
上體前傾過多,膝關節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鞠躬動作。解決辦法:做屈膝動作,眼睛往下看,垂直視線不超過腳尖,熟練後就可不用眼睛看了。
騰空過高或過低。解決辦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遠度的標志線來糾正這類錯誤效果很好。
收腿過慢或不充分。解決辦法:反復做收腹跳的練習,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擊掌動作要及時。
落地不穩,雙腿落地區域有較大的差異。解決辦法:多做近距離的起跳落地動作,手臂的擺動要協調配合。地面設置標志物,雙腳主動有意識地踩踏標志物。
立定跳遠怎樣才能跳得遠些
立定跳遠動作做法不同,跳出的成績也不一樣。那麼怎樣在身體素質不變的情況下,跳得遠些?經過對立定跳遠反復的教學實踐和探索,改進了一些技術和方法,收到較好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一、 兩腳平等站位
對於兩腳站法,常被人忽視。體育教材對這個問題說法不一:有的「兩腿稍分」;有的要求「兩腳與肩同寬」。至於站成什麼姿勢,教材沒有具體明確規定,因而大多數的體育教師採用「八」字型站法。在教學實踐中,我感到前者尺度難以掌握,後者雖明確,卻大些。我做法是:兩腳先站成立正姿勢,而後以前腳尖為支撐點,兩腳跟隨向兩側分開到兩腿成平行位置。這樣,腳尖都向前,與運動方向一致,同時兩腿基本處於垂直姿勢,既不產生夾角,又利於膝關節和踝關節運動。而且學生敢容易掌握。
二、 兩臂的擺動與呼吸的配合
擺臂與呼吸合理配合很重要。在教學中,預擺時臂放鬆由下向上慢擺到頭上,跟著輕松地吸氣,而後兩臂由上向兩側後方而呼氣。當要起跳前兩臂則快速地由下向上擺到頭上,現時隨之快而深地吸一口氣隨下擺至兩側後方,動作一樣快,但此時不是呼氣,而是憋氣。這樣為肌肉起跳前提供最大的能量,增強肌肉起跳時的瞬間爆發力。
三、 身體重心前移
在教學中,我的做法是:當起跳前,隨著兩臂由上而下向兩側後方擺時,上體前傾,隨之兩臂彎屈成半蹲姿勢,腳跟提起,用前腳掌抓地,控制身體平衡,重心隨著前移。盡管重心前移不很大,但卻很重要。這樣,起跳時就不必為重心前移而消耗力量,為身體向前上方騰起創造條件。
四、 蹬擺是關鍵
起跳時的蹬擺效果如何,是決定身體騰起遠度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對兩臂起跳時的擺法,我不是象教材那樣簡單由後向前上方擺。因為那樣擺僅作用於兩臂,而不能帶動全身。為此我採用跳高起跳時兩臂的擺法,但方向不是只向上,而是向前上方擺。起跳時,兩腳用前腳掌迅猛蹬地,同時兩臂由兩側後方向前上方做強有力的擺動,使身體向前上方騰起。
練習方法:地上放小海綿墊6~10塊,每塊距離1米左右。練習者站在墊後,兩腳左右開立,腳尖平行,屈膝向下,兩臂自然後擺,用腳掌力量向前上方跳過障礙,兩臂配合向前上方擺動,落地時屈膝緩沖,落地後迅速做下次跳躍。重復5~6組。
(7)跳台階 主要發展腿部力量和踝關節力量。
動作方法:兩手背在身後,兩腳平行開立,屈膝半蹲,用前腳掌力量做連續跳台階動作。一次可跳20~30個台階,重復3~4組。
力量是提高立定跳遠成績的基礎,但沒有合理的技術,力量的作用也無法充分體現,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在進行腿部力量練習的同時,必須改進立定跳遠技術。
5.練習注意事項
(1)盡量選平坦又不過於堅硬的地面進行練習,如蹍道、土地、地板地、沙坑等。過滑的地面不宜練習。
(2)提高爆發力的練習,重復次數一般不超過10次。
提高力量耐力的練習,重復次數必須在10次以上,並盡可能增加重復次數。
(3)立定跳遠動作中,從起跳到落地瞬間的幾個身體相關關節的角度(8個角度),對跳遠成績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以下各部位的角度較適合初中學生:
踝角53~57°,膝角90~96°,髖角59~76°,臂角36~44°,起跳角42~45°,前屈角53~58°,前伸角136~140°,落地角64~71°。
踝角、膝角、髖角的角度決定初速度的大小,角度偏大影響肌肉用力強度,角度偏小影響肌肉用力速度。
臂角的大小取決於肩部的柔韌和擺臂的速度,臂的擺動對維持身體平衡有一定作用,同時對動作幅度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前屈角、前伸角是人體的空中動作。前屈角過小使得失重感增大,迫使人體過早落地。前伸角是落地前小腿與大腿的夾角,小腿前伸會增加遠度,小腿前伸越大越好。這兩個角不但影響空中動作質量,對落地角也有直接影響。
落地角對成績有影響,在維持身體平衡的前提下,以落地角小為好。
在練習中,只有抓住力量與技術兩個主要矛盾,充分重視力量練習,不斷改進技術,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不斷提高立定跳遠的成績。

⑹ 怎樣能夠提高立定跳遠水平

在體育教學訓練中,立定跳遠是測試下肢爆發力和全身協調能力的最簡單有效的手段。在體育教學中,完整的立定跳遠技術動作由預擺、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部分組成。本人通過教學實踐,不斷改進訓練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談談立定跳遠的教學方法。 掌握動作技術要領 預擺: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前後擺動,前擺時,兩腿伸直,後擺時,屈膝降低重心,上體稍前傾,手盡量往後擺。要點:上下肢動作協調配合,擺動時一伸二屈降重心,上體稍前傾。 起跳騰空: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同時兩臂稍曲由後往前上方擺動,向前上方跳起騰空,並充分展體。要點: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擺要協調,空中展體要充分,強調離地前的前腳掌瞬間蹬地動作。 落地緩沖:收腹舉腿,小腿往前伸,同時雙臂用力往後擺動,並屈膝落地緩沖。要點:小腿前伸的時機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後擺,落地後往前不往後。 立定跳遠的輔助練習 挺身跳:原地屈膝開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動作,髖關節完全打開,做出背弓動作,落地時屈膝緩沖。 單足跳前進練習:一般採用左(右)去右(左)來的方法進行練習,距離控制在25-30米左右,完成3-4組。 收腹跳練習:從原地直立開始起跳,空中做屈腿抱膝動作或雙手在腿前擊掌,落地時一定要屈膝緩沖。 越過一定高度兼遠度或一定遠度兼高度。 個別輔導,糾正存在的錯誤動作 預擺不協調。解決辦法:反復做前擺直腿後擺屈膝的動作,由慢到快。 上體前傾過多,膝關節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鞠躬動作。解決辦法:做屈膝動作,眼睛往下看,垂直視線不超過腳尖,熟練後就可不用眼睛看了。 騰空過高或過低。解決辦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遠度的標志線來糾正這類錯誤效果很好。 收腿過慢或不充分。解決辦法:反復做收腹跳的練習,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擊掌動作要及時。 落地不穩,雙腿落地區域有較大的差異。解決辦法:多做近距離的起跳落地動作,手臂的擺動要協調配合。地面設置標志物,雙腳主動有意識地踩踏標志物。
記得採納啊

⑺ 一星期立定跳遠怎麼迅速提高

按我的方法試試吧:

立定跳遠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蹬擺結合立定跳遠起跳時,其實是兩個力量的全力:一個是腿蹬地的力量,一個是臂擺動的力量,這兩個力量的合力我們稱作蹬擺結合,腿蹬地的同時,兩臂應迅速由後向下向前向上擺動,並在前上方急停。

起跳時,要注意身體要有一定的起跳高度,為下一步騰空和落地做好准備。

騰空後,身體要充分伸展;

最後是落地,落地時要做到收腹舉腿動作。落地動作同樣十分重要,可採用下面的練習方法

1、收腹舉腿動作需要有腰腹肌力量基礎。平時要多練習增加腰腹肌(核心力量)的練習,如仰卧起坐、懸垂舉腿、兩頭起、俯卧背弓等;

2、練習立定跳遠時,增加起跳的高度,也就是增大起跳角,這樣才能有更充足的時間來做收腹舉腿動作;

3、練習立定跳遠時,在你平時跳的最遠處的前面10厘米處放上一根跳繩,落地時,用力舉腿,跳過跳繩,這時可能你的身體會向後退,這不要緊,多做練習會成功的;

4、立定跳遠落地時,要用腳後跟先落地——這樣同樣身體會向後退,多加練習,上體快跟,也會成功的。

附圖:

滿意請採納,謝謝。

⑻ 怎樣快速提高立定跳遠成績

練習方法:

1、負重伸蹲跳:發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關節的力量。肩負杠鈴兩手扶住杠鈴兩端,兩腳自然開立屈膝成半蹲,然後兩腿迅速用力蹬伸,使髖,膝,踝關節充分伸直,最後腳心離地向上跳起。

2、連續跳躍欄架:欄架高度調整為0.84米左右,成一列擺放5—12個欄,欄間距調整為1.5米左右,兩腳自然開立屈膝,同時兩腳前掌用力蹬地,兩腿用力前抬,提膝越過欄架,腳前掌落地屈膝緩沖落地。

3、跳台階:選擇坡度大的台階,兩腿自然開立屈膝,腳前掌用力跳起。

4、蛙跳:兩腿自然開立,屈膝半蹲,上體稍前傾,兩臂向體後擺成預備姿勢,兩腿用力蹬伸,同時兩臂迅速前擺,帶動身體向前上方跳起,落地小腿後腳跟後跟先著地,屈膝緩沖。

5、縱跳摸高:兩腿自然開立,微屈膝,雙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雙手向上摸。

拓展資料:

立定跳遠是指不用助跑從立定姿勢開始的跳遠。 2014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中規定立定跳遠是初中、高中、大學每年體質測試的必測項目。紅外線非接觸自動測量立定跳遠的距離,反映人體下肢爆發力水平。按照教育部的規劃,立定跳遠等所有測試項目應全面普及智能化儀器,並配備數據管理軟體,提供運動處方。

比賽時運動員雙腳站立的位置不限定。跳時,只准離地一次,如雙腳離地後不起跳,落下後再起跳,即為連續離地兩次,作一次試跳失敗論,在田徑訓練中經常採用。

(參考資料:網路-立定跳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