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怎樣快速學粉筆字
擴展閱讀

怎樣快速學粉筆字

發布時間: 2022-07-25 07:03:10

㈠ [轉載]怎麼寫好粉筆字

可以說,工整、漂亮的板書是課堂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寫好粉筆字,是每一個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不可缺陷的一種專業基本功。如何寫好粉筆字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1、以楷書入手。循序漸進,由慢到快,逐漸過渡到行書。 2、選擇字帖。最好選用適合自己書寫特點的鋼筆字帖作為練粉筆字的參考範本。毛筆書法是很講究筆畫形態的。故不宜作粉筆字的字帖。 3、臨帖方法。全面反復臨寫,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做到練習為了運用。 4、粉筆字要求橫寫成直列。切忌忽上忽下蚯蚓混沙。因而初學時最好在黑板上劃上通行格子,一絲不苟地認真練習。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技能,便隨手劃上亦成規矩了。 5、初學時,寫會兒後,退立遠處,觀察對比,分析研究,揚長避短,不斷提高。 6、經常看粉筆字寫得好的板書,相互研討練習時切勿急躁,持之以恆,自然會有長足進步。 7、粉筆字書寫要優美靈動,有起有落,切忌"龍飛鳳舞",雜亂無章,其連筆要求:筆連自然,無畫蛇添足之意,意連雖筆斷,卻不失其"本來面目"。總之,粉筆字是幫助教師向學生清楚地展示教學內容的,所以行書應寫得活潑而守規矩,不要讓人眼花繚亂。 筆畫是構成漢字的基本部件,它與結體共同有機地組合成美觀的書法。因此,了解並熟練書寫各種形態的筆畫是寫好粉筆書法的重要一環。上一節介紹的運筆方法以及書寫某一筆畫的「起、行、收」三步驟,是從筆畫運行來分析的,是「動」的方面;而筆畫形態是從筆畫的形象來分析的,屬「靜」的方面。當然,每種不同筆畫的「靜」的形態是通過粉筆運行的「動」的過程來完成的。雖然「靜」的筆畫形態是豐富多樣的,但「動」的運筆卻「萬變不離其宗」。按照《現代漢語字典》,楷書的基本筆畫有八種:即點、橫、豎、撇、捺、挑、折、鉤。但每種筆畫又有多種形態差異,如「鉤」,就可以分為「橫鉤、豎鉤、卧鉤、斜鉤、彎鉤、豎彎鉤、橫折彎鉤」等。而且每一位書寫者,因其師承不同,手性不同等因素的影響,對同一形態的筆畫又會寫出不同的面貌來,再加上結構、用筆手法的變化,從而出現多種不同風貌的板書。 下面介紹各種楷書筆畫的基本寫法。 一、點點是筆畫中最小的形態,但它在整個漢字中頻繁出現、舉足輕重。點可分為基本點和組合點兩大類。 1.基本點 (1)側點:寫法是左向斜側落筆(與水平方向約成45『角)先輕後重向下滑行,迅速停頓回鋒收筆。如: (2)垂點:如露珠垂而欲滴,故稱。有因為這種點一般出現在字的最左邊,所以又稱「左點」。寫法是右向斜側落筆(與水平方向約成75度角)先輕後重向下滑行,迅速停頓往上收起。如: (3)挑點:形如短小的挑畫,故稱。寫法是縱向落筆而頓,再提筆向上出鋒挑起,動作要快而有力,如: (4)撇點:形如短小的撇畫,故稱。寫法是左向斜側落筆而頓,再提筆向左下出鋒挑起,如: (5)長點:拉長側點便是長點。寫法與側點寫法相同,只是行筆的過程稍長,如: 2、組合點 組合點是由基本點組合而成,書寫時均要注意互相呼應。(1)左右點:由垂點(左點)與側點組合而成,往往分布於某一筆畫的左右兩邊,書寫時要筆斷意連,如: (2)相向點:亦稱「羊頭點」,這是側點與撇點的組合。書寫時撇點長,而且點不要相交,如: (3)相背點:這是撇點與側點的組合。書寫時兩點的距離不宜太近或太遠,如: (4)上下點:是上、下兩個側點組合而成。書寫時兩點要略有變化才顯得生動。如: (5)並二點:由側點和挑點或由撇點和挑點組合而成。書寫時要根據不同要求進行變化,如: (6)合三點:由左、中兩個側點與右邊一撇點組合而成。書寫時注意中側點位置略高,使三點上方呈弧線形,撇點要襯在側點下面。如: (7)水旁點:這是由兩個側點和一個挑點組合而成。書寫時,中間的側點向外略突出,形成「(」形狀,如: (8)火底點:由一個垂點和三個側點組成,也可由三個垂點和一個側點組成。書寫時中間兩點要直一些且略小,左點要斜一些且略大,四點要撒開以托住整個字的上部為好,如: (9)兩對點:由左上側點、左下挑點、右上撇點和右下側點合而成,也可以說是兩個不同的並二點分布在某筆畫的兩旁,如: 二、橫橫畫書寫最能體現「起、行、收」運筆的三步曲,起筆左向斜側(與水平夾角約45*)頓下,行筆略快,收筆往右下頓,形成中間細、兩頭略粗的細腰橫。橫畫的形態有三種:即長橫(在字中往往起到平衡作用)、短橫(運筆可以先輕後重)、斜橫(寫法同長橫,只是斜度大些)。無論長橫還是短橫,都不要寫得太平,一般向右上斜約10*角,這樣符合觀者視線的錯覺。如:長橫:短橫:斜橫:三、豎豎畫有懸針豎和垂露豎兩種形態。懸針豎的寫法是左向斜側下頓筆,行筆逐漸上提脫離板面以慣性出鋒,形成針尖狀,通常於某字或某部分居中插下。垂露豎的寫法,起筆同懸針豎,行筆均勻用力,收筆時右下略頓。豎畫要寫得不偏不倚。如:懸針豎:垂露豎:豎畫還有兩種附屬形態,即:豎彎,豎提。如: 豎彎:豎提:四、撇撇畫的寫法是斜向側下頓筆,行筆逐漸上提,快速而帶弧勢,收筆/頃勢出鋒。撇的形態主要有四種:斜撇、豎撇、平撇、短撇。撇的寫法都一樣,只是長短、斜度各有不同,如:斜撇:豎撇:平撇:短撇:五、捺捺畫在一個字中往往充當主筆,是比較難寫的筆畫之一。其形態主要有:斜捺、平捺、反捺。斜捺的寫法是起筆輕,行筆時逐漸下按,快要出鋒時略頓,再揚起筆依運筆慣性飄出,寫捺時要留意線條的波折。平捺寫法同斜捺,只是與水平方向夾角較小,故稱。反捺寫法如長點,經常被用在捺畫並列或重復的地方(有時是手寫體的習慣,因為以長點代捺寫起來方便),如:斜捺:平捺:反捺:六、挑挑畫寫法是縱向落筆頓而挫,行筆快提,依運筆慣性斜向右上挑出。挑畫有平挑和斜挑兩種,斜度略有不同,如: 平挑:斜挑:七、折折畫在漢字中出現較多,而且形態各異。書寫時關鍵在折處頓筆,並注意構成折畫線條的夾角和相互關系。橫著:構成折畫線條的夾角一般小於90。或等於90。,如: 豎折:構成折畫線條的夾角一般略大於90。或等於90。,如: 撇折:先寫一短撇,再頓筆右向上挑,夾角約45。,如: 橫撇(折):先寫一橫,於折處頓筆,再寫一撇,夾角約45*至60*,如: 撇點(折):先寫一撇,於折處輕頓筆,再寫一長點(或視為反捺),夾角約60*至90*,另注意兩筆畫向內略彎曲,如: 橫折彎:先寫一短橫,於折處頓筆,再寫一豎彎(注意豎彎處一定不能寫成折),如: 八、鉤鉤畫常常依附在其他筆畫上,與其共同構成筆畫形態,運筆出鉤前一定要頓挫蓄勢,這樣鉤鋒才顯得穩健有力。鉤的主要形態有:彎鉤:寫彎鉤時要留意向右「彎」的弧度,並注意收筆處與起筆處幾乎在同一條垂線上。鉤法同其他,如: 卧鉤:可以理解為將斜鉤「卧倒」,但起筆輕,弧度更大,出鉤要向左上,以求與其他筆畫呼應,如: 橫折鉤:根據橫折畫的夾角,橫折鉤又有兩種形態,寫法參照橫折畫與鉤的寫法,如: 豎彎鉤:先寫豎畫,再右.轉彎(如畫圓),收筆時正向上輕快鉤出(可略向內鉤,但決不能向外鉤出),如: 橫折彎鉤:先寫橫畫,於橫畫的結尾處折向內彎,曲如畫圓,收筆時向上輕快挑出。注意斜彎有幾種形態,如: 橫撇彎鉤:橫要短,撇和彎鉤連接的地方不要頓筆,注意彎鉤的長短和弧度,有折有彎,形成對比,如: 橫折折鉤:橫不要長,轉折的地方要輕頓,折鉤要向左收,成傾斜狀,如: 豎折折鉤:轉折處要輕頓,最後的折鉤要傾斜,如: 以上是筆畫的基本形態和寫法。漢字的筆畫組合較多,未必能盡舉其美,但掌握了以上筆畫的寫法,其他便能迎刃而解。另外,因這些筆畫是手寫,不是印刷,形態可能會因人而異,甚至同一人寫同一筆畫也會有差異的。

㈡ 教師如何寫好粉筆字

教師想要寫好粉筆字,平時一定要多練習,可以看一些相關的寫字規范視頻或者專業的學習,學習好寫字的技巧和方法之後,通過多實踐,多練習,這樣才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寫出一首漂亮的粉筆字。

㈢ 如何快速練好粉筆字

多練習。初期可以先模仿自己喜歡的字體。

㈣ 對師范生來說,如何練好粉筆字

寫好粉筆字和粉筆的質量、拿筆的姿勢、書寫的方法這些方面都有很大關系。

粉筆是老師教學的武器,粉筆字是老師傳授知識的媒介。寫的一手好粉筆字不僅老師自己會感到驕傲,也能最直觀的讓孩子看到工整優美的文字,無形中影響推動孩子們對書寫的興趣。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寫好粉筆字首先就要選擇一支好的粉筆,就像我們練習鉛筆字、鋼筆字、毛筆字一樣,選擇一支稱手的筆是首要條件。其次質量好的粉筆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粉筆太軟書寫容易折斷,這樣寫幾筆就斷一下很影響寫的心情而且也浪費粉筆;太硬寫的字就會線條太細看不清楚。所以軟硬適中的粉筆是寫的基礎。

寫好黑板字真的很不容易,離黑板很近不容易看出一行字是否寫的優美整齊,但是下面的學生就一目瞭然。練習黑板字就跟其他練字一樣也需要堅持不懈的練習,還要磨合跟黑板的感覺。不過寫的一手好的黑板字這可是當教師的基本功呀。祝願每個老師都能寫出自己特色的黑板字。

㈤ 怎樣才能練好粉筆字啊我覺得我的字跡太low了

呀,圖片上字相當不錯啦!
字的大小比較合適。(否則後頭的同學就看不清楚了。)
可以看出,你寫字的時候,頭往左偏,右手比較用力。
大拇指食指中指捏筆用力過大了。
必須不太用力,不能粉筆過於垂直黑板,要有個傾斜度。
寫一兩筆道,有意無意旋轉一下粉筆,字的筆道就不太粗了。
粉筆露出來的長度不可太長(容易折斷,你的不屬於此類),露出來的長度大約2----3厘米就行了。
再就是行距可以稍微大一點。
——自己可以坐到最後排,看看是否清晰美觀。
如果需要同學們記錄抄錄,字可以寫的稍微慢點。——不要以為這樣快速寫,學生就會感到老師多麼多麼熟練有本事。
(自己體會體會?)

㈥ 小白學生想學硬筆書法,怎麼學起好

一、硬筆楷書的概念
硬筆是相對軟筆而言的.是指用硬質材料製成的筆。軟、硬筆的最大區別主要根據筆尖軟硬而定。根據這個定義,硬筆則應包括鋼筆、粉筆、圓珠筆、刻筆、鉛筆、蘸水筆、鐵筆、木筆、竹筆、羽管筆、呢絨筆、塑料筆、美工筆等。硬筆楷書是指用硬質材料製成的筆,運用楷書的書寫技法書寫而成的法書。狹義硬筆書法特指用鋼筆為主要工具的書寫漢字的法書。它是現代最普及、最廣泛、最便捷、最有生命力、最具時代感的書法表現形式。這里還有一個問題要解釋.就是古代的刻字是不是屬於硬筆書法,根據定義是不屬於,因為那時還沒有硬筆.即使有.那也是刀等較堅硬的東西進行雕刻而成.我們把這種雌刻歸在書法的一個重要門類「刻字」裡面.這是比較恰當的:同時也有用毛筆寫在實物上再用刀等較堅硬的東西進行雕刻而成的.這種書法採用毛筆的筆法和原理刻出來的文字應該歸屬於毛筆書法的范疇。這就給我留下一個懸念,硬筆書法什麼時候產生.它經歷了一個什麼樣的發展過程?
二、硬筆書法的產生和發展
盡管有人力圖將硬筆書法的歷史追溯到甲骨文、金文時代,但由於那時的方式主要是「刻」(鑿、鑄等)而很少是「寫」,況且現在所謂的硬筆在那時還未產生。將其劃歸「刻字」較為妥帖。而敦煌文獻中保存的硬筆寫本.卻以實物推翻了以往「中國古代沒有硬筆書法」的說法,將中國硬筆二持法的歷史卜溯到了兩千多年以前,這確實是恰如其分的。
據多年的敦煌研究,鑒別出的敦煌硬筆寫本達2萬多頁.發現多為紙本,也有絹本;有漢文.也有十多種古民旗文字;書寫內容涉及文學作品、契卷書信、經帖雜文和佛經;使用書體包括硬筆楷書、行書、行草和草書。從筆畫造型看,敦煌硬筆寫本字體平整,粗細均勻,富有現代硬筆書法的「線」感,沒有毛筆書寫頓筆、叫峰、肥瘦結合、點面相問等「面」的特徵,顯然足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筆蘸墨寫成。
與寫本相印證的足書寫工具的發現.在20世紀進行的探險和考古發掘中.西方探險家和中國考古工作者曾在中國西部發現過十多枚由竹管、蘆葦管、竹批、紅柳等材料削制而成的硬筆。1906年英國人斯坦因從新疆若羌縣米蘭遺址發現蘆葦管筆,1972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甘肅武威市張義堡西夏遺址發現竹管筆。從形制上看.這兩種筆極為相似。都用木質材料精工削磨.有鋒利的筆尖和馬耳形筆舌。讓人吃驚的是,這兩種筆的筆舌正中都有一條縫隙.呈雙瓣合尖狀,與今日鋼筆筆舌有異曲同工之妙。1991年.在敦煌市西北哈剌淖爾湖東南岸漢代高望燧遺址中,一名礦工發現了一枚漢代觚、二枚銅箭鏃及一件竹子削制的器物,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最早的竹錐筆,時間已有近兩千年。據此,有人斷言,在西漢毛筆書法到來之前.中國書法史上還有一個先秦硬筆時代。
中國專家的新近研究成果表明,中國古代硬筆與近現代鋼筆存有淵源關系,從筆舌形制和原理的共同性呵以看出.中國古代硬筆與近現代西方鋼筆關系密切,至少是它的「遠祖」。隨著毛筆的廣泛運用和紙的發明.在中國的書法領域毛筆書法終於一統天下,一度出現過的「先秦硬筆時代」也就銷聲匿跡了。隨著西方鋼筆在19世紀的傳人和使用,沿用了兩千多年的中國毛筆在實用中逐漸退居「二線」.才使硬筆書法得以萌芽。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80年代,經過一些有識之士的探索.終於開啟了鋼筆書法的發端期。一些講解鋼筆字寫法的專著和字帖相繼問世.為硬筆書法的普及、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從20世紀80年代初至今,先是由硬筆書法比賽發動.繼而展覽、講座、學訪、研討,辦報刊、出專著、印字帖,一次次如火如荼的硬筆書法活動在神州大地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硬筆書法以其多樣的風格、大眾化的審美情趣、鮮活的生命力、新穎的時代感.拓展丁中國傳統書法的領域。終於在中國書法藝術這座宏大的藝術殿堂里.佔有了一個重要的席位。
三、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的區別與聯系
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是交叉發展的。雖然毛筆書法的藝術性和表現力遠遠大於硬筆書法 【鋼筆楷書字帖www.shufaai.com】 >,蔡邕在《九勢》中寫道:「故日:勢來不可擋.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但從實用的角度來看,硬筆書法已成為書法藝術中一支強大的生力軍。並且,隨著硬筆書法(特別是鋼筆書法)的迅速發展.這一藝術自身的特點越來越突出。那麼,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有哪些區別與聯系呢?
(一)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區別的根源在於書寫工具的不同
1.因為書寫工具不同而形成的線條質感不同。毛筆多用羊、兔、雞、黃鼠狼等動物的毫毛製成,加之筆內含墨多少而形成的線條墨色不同,其線條質感柔軟、豐潤,筆畫或飄若行雲,或雄渾勁健。剛柔相濟、有血有肉。硬筆則以金、銅、鐵、銥等硬質材料製成,所以,它的筆跡質感堅實、挺秀瘦硬、骨感強烈。
2.由於毛筆伸縮性大,毛毫可鋪可斂,所以,其筆畫寬窄、大小懸殊,線面並用,表現豐富;硬筆則因筆尖開合能力較小,筆畫粗細均勻,線條明快、簡約。
3.毛筆書法一般字形較大、篇幅較大,易於欣賞。但如今多作藝術創作,應用則較少,加上用宣紙、毛邊紙等專用紙書寫.其開支較大;硬筆書法小巧玲瓏,書寫方便.還便於修改,基本不受紙張限制.破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
(二)聯系
硬筆書法之所以被稱為書法,是因為它和毛筆書法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1.它們都是以漢字為載體,即以漢字為表現對象。
2.兩者雖然筆法不同,但結構規律和章法基本一致。
3.硬筆的線條表現可以借鑒毛筆的筆法。比如說,硬筆書法中就借鑒了毛筆起落完整和輕重緩急的方法.使筆觸更加豐富多彩。
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門藝術。區別使它們成為相對獨立的藝術形式,聯系又使它們之間關系密切。學習硬筆書法,可以多借鑒毛筆書法的經驗,但不是必須首先學習毛筆書法,才能寫好硬筆字。毛筆字由於兩千年來一直作為中華民族的實用文字而發展成為一門精彩的藝術。如今,硬筆字接過了原來毛筆字「實用」的重擔,成為民族文化交流、傳播的媒介,實用的優勢也將使硬筆字發展成為一門與毛筆書法同樣的精湛藝術。
四、硬筆書法的書寫工具
孔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硬筆書法,首先必須認識書寫工其,熟悉書寫材料.只有這樣才能盡快地學會駕馭工具的本領,盡快地掌握硬筆書法的基本創作方法。傳統書法的工具有筆、壤、紙、硯,稱為「文房四寶」。由於硯台在硬筆書寫過程中很少用到.這里就略去不講。可以說這些東西都容易得到.只是要在購買的時候注意挑選.選中自己滿意的工具就可以了。
(一)筆
硬筆的種類很多,在選擇時根據自己的需要挑選自己最中意的,要從軟硬、優劣、書寫條件、需要等方面去選擇筆。硬筆一般分為用墨水的和不用墨水的,用墨水的我們稱為墨水筆,不用墨水的我們稱為非墨水筆。對於美工筆.需要注意的是它由於筆尖跟一般的筆不一樣,起收筆的動作與其他普遍硬筆會產生一些差異,在書寫過程需要做一些辨別,不能一概而論。本教程著重講述普遍硬筆.因為普遍硬筆是大家經常接觸到、經常使用的,美工筆只是少數人使用或者是特殊場合使用,所以我們不把美工筆的筆法作基礎筆法來講。
1.墨水筆的選擇
對墨水筆的選擇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筆尖。筆尖的挑選是選筆中最重要的內容。好的筆尖一般具備這樣的條件:一是筆尖勻稱,分瓣大小一致,薄厚相等;二是筆頭圓點大小一致,造型統一,契合完善,圓滑而不拉紙;三是彈力適中(指用手指輕按筆尖,感到有一定的韌性即可)。②皮囊。對皮囊的檢查最主要的是吸水性能,即以手按感覺彈力,彈力好,吸水性能好;反之,吸水性能則差。③外部結構。外部結構完善.包括筆夾、各開合處的性能完好和套配完整。④外觀。外觀即筆的造型及花色是否可人。
2.非墨水筆的選擇
對非墨水筆的選擇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根據需要進行選擇。如鉛筆,要看好型號,你是要2B的還是HB,等等。②試寫時要筆桿較硬、不易折斷,質地細膩柔軟、手感較好,出來的線條較均勻,不出現太多的澀筆和雜質.如粉筆。③外觀,即筆的造型及花色是否可人。
3.筆的保養
一支稱心如意的筆買回來以後.便成了自己的心愛之物,為了延長它的使用壽命,也為了讓這支可愛的筆寫出更加可愛的文字,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I)墨水筆的保養
一是正面書寫,即書寫時,筆尖夾縫朝正前方。這樣既有利於筆尖的開合,有利於線條表達,又避免了筆尖兩瓣間的相互摩擦,減少了筆尖的損傷。二是書寫時用力不要太重,應輕重並用,以免筆尖因過重而變形。三是墨水使用要經常用同一牌號,以免墨水之間發生化學應,而影響筆尖出水流暢。四是養成筆用完後立即蓋帽的習慣.以免筆尖乾涸或筆滾落而摔壞。五是注意筆尖經常清洗.一般在打完墨水或者是發現出墨不暢時要及時清洗,保持書寫時的筆氣暢通。
(2)非墨水筆的保養
一是注意節約.不要隨意折斷。二是削筆不要削得太長.那筆尖容易折斷。三是削筆不要太尖,否則容易劃破紙張。四是注意書寫時的角度,盡量不要因不正確的使用造成更多的浪費。
(二)墨
墨水是隨著鋼筆的產生而產生的。開始我國生產的墨水只有紅、藍兩種色彩,都是化學原料構成。近年來,墨水的品種逐漸多了起來.各種色彩郡有.特別是碳素墨水,更受到普遍歡迎。碳素墨水有很大的植物成分,有塒比度強、字跡鮮明和能永久保存的優點,從而成為墨水筆書寫的必備之物。同時它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如容易凝固、經常堵筆.筆的質量稍有問題.出墨很難順暢。基於此,建議大家用一些質量較好的黑墨水.這樣就解決了出墨不暢的問題。目前.國內生產的碳素墨水品種很多.有代表性的有:上海產的「上海牌墨水」、「北京牌墨水」和天津產的「鴕鳥牌最水」。三種蹬水各有特點.筆者可根據各自喜好和創作要求擇用。對黑墨水,建議大家使川「老闆牌黑墨水」。
(三)紙
什麼樣的紙張最適合硬筆書寫呢?這也要因不同的筆而異。如果用較大筆頭的美工筆書寫,對於紙張的要求就不是特別精細.甚至粗一些的表面還能寫出更好的效果。如果是微型筆頭的鋼筆.就要對紙張有較高的要求了。至少要做劍這樣j點:一是能「駐黑」。因為鋼筆筆畫本身很窄、很小,所創造的線條造型不容紙張再有擴散等多餘的變化,不然就會面目皆非。二是紙地細膩。行筆中不應有纖維掛筆。三是光而不滑。紙面光沽,但不可過於油滑。對紙張的挑選和對其性質的掌握.需要我們在實踐巾不斷摸索。
五、粉筆字簡述
粉筆楷書是教師教育必備的一項技能,隨著電腦的普及.大大減少了粉筆的使用.但不可能讓粉筆消失.它是中圖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藝術門類的一種.它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還會長期存在下去,師范類的學牛有著傳承文化的重任。有著提升教學質量的要求,所以師范類教育必須要很好地掌握這一項技能。
粉筆是硬筆中的一種.它在教育教學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將其作單獨介紹。粉筆是用石膏等原料製成的圓錘形約ll厘米長的實心的一種硬筆,用此硬筆按照漢字的書寫規則在黑板上書寫漂亮的粉跡叫粉筆字。粉筆字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早在遠古,我們的祖先就用白粉石在崖壁上圖畫記事。在西周時期,先人們用白沙石在崖石等硬質物體上寫字。到了近代.在辛亥革命後,打破了封建王朝長期閉關鎖國的局面,在新式教育的倡導下.粉筆字出現在學校教學課堂上.以輔助教師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粉筆字具有實用性和藝術性的兩重屬性。目前和在將來一個比較長的時期內.其實用性都重於藝術性。但我們不能忽視其藝術性,尤其是不能小看它在學生中的藝術影響。由於粉筆廣泛用於各類學校的課堂教學.一個人從幼兒識字直到大學畢業,都要受到教師粉筆字的影響。首先,不管提不提倡書法,一個能把粉筆字寫好的老師可以帶出一批寫字好的學生,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其次.寫好粉筆字也是提高自己素養的一個方面,它是我們特別是教師素質高低的表現之一,所以要提高自己的內在素養,這也是重要的一個方面。最後,它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每次的宣傳教育和教師課堂收到較好的效果.現在各個學校特別是中小學都比較重視粉筆字的訓練.部分學校還下達教師的書寫任務,以使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練好粉筆字對每個人特別是教師來說都是很重要的。要練好粉筆字,就得加強研習它的書寫方法和基本要求。
1.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毛筆和其他硬筆的書寫水平。粉筆字與毛筆、其他硬筆書法藝術是相互促進、互為裨益的。如果有毛筆書法、其他硬筆書法的書寫基礎,寫粉筆字就可相得益彰。所以要加強毛筆字和其他硬筆字的訓練.以為粉筆書寫打下堅實基礎。
2.正確選帖。臨帖是每個書寫者的必經之路,在臨帖之前必須做好選帖工作,用帖不當會影響書寫者的書寫效果.所以選帖對書者來說尤為重要。
3.多臨帖.持之以恆。.
4.多讀、多想、多比較。
5.多用、多交流。
6.豐富字外工夫的學養。

㈦ 短時間內怎樣有效練好粉筆字

掌握好的練字方法,學起來很快的。
1.練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
學習書法的途徑,傳統觀念認為應從唐楷入手,逆時而上,在寫好楷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南行、北碑、漢隸、秦篆。另一種觀念認為從青少年手部肌肉發育尚不成熟的特點出發,可以從變化較少的秦篆入手,順時而下,由行草而後楷書。這兩種觀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認為我們學習的硬筆書法與上文所述的毛筆書法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因循其練習方法,更不能受惑於先學毛筆後學硬筆的傳統觀念。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是硬筆,寫不好毛筆字照樣可以寫好硬筆字,沒有必要走彎路。
練習硬筆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我認為:從青少年的手部肌肉發育特點及硬筆書法筆畫粗細均勻,變化較少的特點出發,應從不求運筆快慢和輕重變化的字體練起。最好是印刷體中的黑體字,這種字體的美感主要表現在其結構上,我們可以通過對黑體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愛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體刻苦練習。
2.練字都應該練什麼?
首先要練眼,即認真讀帖。宋代的書法家黃庭堅說:「古代人學習寫字不都是依靠臨摹,他們常常把古人的書法作品張掛在牆壁上,專心致志的觀看它,看準了才下筆。」唐朝的歐陽詢發現了晉代索靖寫的碑,愛不忍離,索性坐下讀碑三天。讀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好,好在哪裡。有一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丑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練腦或說練心。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還要把寫得好的範字牢牢地記在心裡,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腦里,無論何時,一旦提到這個字,馬上就能想出這個字在字帖上的形狀。做到胸有成帖,腦有成字。
第三要練手。練眼和練腦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一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揮得了筆。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一致,手筆一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練手主要是練指力、練腕力、練手感。寫字的時間長了會感到手指發痛,手腕發酸,手不聽使喚,多鍛煉這一現象就會消失。經常幫老師在黑板上抄題的學生和辦黑板報的學生寫字往往又快又好,他們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練出來的。還要注意練手感,讓大腦能指揮手,感覺到筆變成了手的一部分,變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輕松的指揮筆,想快則快,想慢則慢,想輕則輕,想重則重,想寫出什麼樣的效果就能寫出什麼樣的效果。
第四要練結構,因為練字的關鍵是掌握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是指字的筆畫的長短比例及筆畫間的穿插避讓關系。謝曉東在歌曲《中國人》中唱道:「最愛寫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漢字的結構特點。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寫出了方方正正,結構美觀的黑體字,將其筆畫稍加變化就能寫出宋體、魏體、楷體、仿宋體、龐體、司馬體、隸書等各種字體的漢字。如果掌握不住漢字的結構,無論如何對字的筆畫進行修飾,進行美化,都是難看的贅物,越變越難看。所以掌握字的結構,寫好黑體字是練好一切字體的關鍵和基礎。
第五要練筆畫。不少同學練過書法,他們從楷書練起,許多運筆的規則都忘了,只記住了頓筆。結果寫出來的字拖拉累贅,狀如鬼畫符。我提倡大家從黑體字練起,抓住字形,取消頓筆。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筆畫的寫法和大多數同學在書寫這些筆畫時容易出現的毛病:
①點,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運筆,有一個運筆過程。注意「點」也是有長度的,不能厾成圓點。
②橫,由左至右平等運筆。關鍵是「橫要平」,不能一頭高一頭低,或頓筆頓成波浪形。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③豎,從上往下垂直運筆。關鍵是「豎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寫成豎鉤。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④撇,從右上方往左下方運筆,不要寫成點撇或橫撇。
⑤折,寫折筆時,折角宜方不宜圓。不要在轉角處大肆頓筆,寫成脫肩的兩個鈍角,要寫成一個直角。
這樣寫出來的字,如用圓珠筆寫,就是類似火柴棍的幼圓體美術字;如用鋼筆書寫,就是標準的黑體字。雖然筆畫單調,但只要結構准確,照樣美觀好看。就像蹲馬步是練武術的基本功一樣,橫平豎直是寫漢字的基本功。許多人寫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橫不平豎不直、結構不準確。如果結構不對,筆畫的變化再豐富也寫不出好字來。
3.練字的一般步驟
在練習黑體字,掌握字的結構,練好基本功的基礎上,可以選定自己喜歡的字體進行練習。選定字體的過程叫選帖,在選帖的基礎上,還要經過讀帖、描摹、臨帖、背帖、創作五步。
第一步讀帖。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麼?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我們讀黑體字的「中」,要讀出「中」的一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橫的長度是豎的長度的二倍,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這就是讀字形,讀結構。不同字體,筆畫具有不同特點,硬筆書法筆畫的變化並不明顯,也不易為中學生所掌握,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紅,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藍筆描寫。「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紙覆在範字上,沿紙上的字影一筆一畫的寫,又叫寫仿影。
第三步臨帖。指把字帖置於一旁,看著字帖一字一字地寫在作業紙上,這種方法有利於掌握字的筆法筆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結構。
第四步背帖。指在臨帖的基礎上把字帖去掉,根據自己的記憶,回憶字帖上的字形,將其寫在作業紙上的方法。這是練好字的關鍵一步,只有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有神,准確無誤。寫字的時候,如能在所寫的白紙上看到要寫漢字的准確字形,做到「成字在紙,成字在胸」,下筆如描紅,寫一手好字就不成問題了。
第五步創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寫法的基礎上,觸類旁通,悟出字帖上沒有的字的寫法。根據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寫出一段有中心、有內容、自成體系的文字,這就是創作了。
如果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寫出一手與字帖接近的字,中學生練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4.練字的注意事項
下面我再談談練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書寫工具的選擇。「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無論是鋼筆還是圓珠筆都要選用書寫流暢,線條粗細均勻的好筆。墨色太淺,難以辯認;墨色太黑,又給人以壓抑感。在考試時往往會因此影響閱卷老師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筆跡的墨色以藍黑色為最好。
第二個問題:練字應注意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由於現在絕大多數的中學生使用的是圓珠筆,我就以圓珠筆為例談談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用圓珠筆寫字要採用坐姿,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由於圓珠筆寫的字小,所以筆尖的活動要在視覺效果最好的區域。一般右手執筆,筆的位置要略偏右側。眼睛距紙面約30厘米,胸部距桌邊約10厘米。兩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別按住筆桿的左右兩側,中指第一關節左側抵住筆桿的下方,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貼靠中指自然彎曲成半握拳狀,起直轄市控製作用。拇指與筆桿接觸點到筆尖的距離約4厘米。筆桿斜靠在虎口上,與紙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如用鋼筆寫字還應注意筆尖在外,筆舌在里,讓筆尖的中縫接觸紙面,以保證出水均勻,線條流暢。
第三個問題:練字要心平氣靜,善始善終,不能心浮氣躁,敷衍了事。寫字的時候要做到一筆不苟,每一筆都要寫得實實在在。有人練字的時候,喜歡在結束前亂畫一氣,這種亂畫是練字的大忌,不但有損筆尖的壽命,而且讓練了半天,剛剛取得的進步化為烏有。
第四個問題:不要輕易變換字體。練字要有恆心,有毅力,要練好扎實在基本功。練字要堅持經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須知:一日練功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在掌握了字體結構的基礎上,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字體堅持不懈的練下去,輕易不要變換字體。因為一旦變換字體,又得從頭練起。
第五個問題:要學用結合,練寫合一,有的同學練字的時候寫得很好,但寫作業的時候又瞎寫一氣,這們是永遠練不好字的。練過的字平時用到了,應該寫的象練時那樣好,練一個用一個,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學用結合才能練好字。
第六個問題:各科教師要齊抓共管密切配合。首先教師要寫規範字,其次還要鼓勵學生練字。對作業書寫潦草的學生要批評教育,讓其改正。督促學生練字不只是語文教師的責任,每個教師都有責任。
5.練字有三種境界。
大家都看過金庸的長篇小說《笑傲江湖》,其中有一段對練劍的精闢論述:初學乍練之時,以手使劍,有時劍不聽使喚,甚至會傷及自己。練過一段時間之後手劍合一,以心使劍,劍隨心走,劍術就達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劍術的最高層次是心劍合一,無劍無我。舉手投足即是劍著,飛花摘葉,皆是利劍,一枚細細的綉花針也能抵擋三個劍術高手,這樣的劍術可以說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練字也是這樣,我們練字的最初階段同樣是以手使筆。筆由不聽手的使喚到逐漸熟練有一個過程,進一步可以發展到筆手合一的境界。這時寫字的時候感覺筆是手的一部分,不是在用筆寫,而是在用手寫。只要我們認真練習,是可以達到這一境界的。
練字的第二個境界是以心使筆,心筆合一,心動則筆動。筆下所寫的就是心中所想,達到了這一境界,書法水平可以說是小有成就了。包括我在內的我們大家都要努力向這一目標邁進。
練字的第三個境界是師法造化,無我無筆。古代許多著名的大書法家都是這樣的。如王羲之見白鵝游水之姿,悟出「浮鵝鉤」的筆勢;張旭見擔夫爭路,公孫大娘舞劍,從中悟到結構點畫的爭讓穿插關系和用筆的疾徐、節奏,大大豐富了其狂草的寫法;懷素觀夏雲海濤,領悟到草書的大氣磅礴、翻江倒海之勢;顏真卿觀屋漏痕、錐畫沙,理解了用筆的遲澀和力度。這是我們練字的理想境界,達到了這一境界,無論有筆無筆,軟筆硬筆,即使是一段枯枝,一把破笤帚,都能寫出絕妙的書法作品。
讓我們用心寫字,而不僅僅是用手寫字,努力向這一理想的境界邁進吧!
下面談談第四個問題:我是怎樣練字的。
開始時我用毛筆臨《顏勤禮碑》,後來我找到一本《99天鋼筆字速成字帖》,該帖精選99個具有代表性的漢字,要求練習者每天練習一個,記住一個,學會一個。練完99天,99個漢字都會寫了,觸類旁通,其它的漢字也都會寫了。我從《顏勤禮碑》中找出這些漢字,每天一個,刻苦練習,不到一個月,就有了明顯的進步。
後來,有同學說,我寫的顏體很有「顏」味,只是軟而無力,原因是我在運筆的時候做不到「中鋒行筆」,很多情況下都是拖筆。這個同學是一個眼高手低的人,發現了我的毛病,卻不能幫我改正。我多方求教,認真觀察別人如何寫字,終於發現了這一訣竅:原來,別人寫字的時候常常捻動筆桿,讓筆尖隨著運筆轉動,始終處於筆畫的中間,這樣就做到了「中鋒行筆」。
後來,我的另一個同學對我說:「你的字筆畫很規范,但組合到一塊後並不美觀,主要原因是結構不對。要想掌握字的結構,你不如跟著我學寫黑體字,筆畫象火柴棍一樣的黑體字,只有結構對了才美觀。」於是我就用板刷沾水,照著報紙新聞的黑體字標題在地板上練習。很快我就掌握了黑體字的寫法,並為一些班級書寫了大字標語。我發現,在學會黑體字後,許多從未練習過的字體,只要對其基本筆畫稍加練習就能寫成。這也是我今天建議同學們從黑體字練起的原因。1993年,我參加石家莊市教委組織的書畫比賽獲三等獎,如今我經常幫助同事們出壁報,寫大字,既鞏固了練字的效果又提高了寫字的水平,既幫助了別人又陶冶了自己。
以上我們談了練字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如果大家按我說的去做,我想你一定會取得進步的,因為我指導學生練字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後我就談談這個問題。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但要自己寫好字,還要指導學生寫一手好字。為了讓學生寫好字,我曾經讓學生寫過「每日一字」,經過練習,98屆學生李超學習龐中華體鋼筆字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牛鯤鵬的鋼筆字方正謹嚴自成一體。我還為學生搞過多次書法講座,並多次組織學生參加書法比賽。2001屆學生胡占雄、李墨等人的硬筆書法作品曾在「世紀之星」書法比賽中獲獎。如今,我在學生中開展評比「星級書寫能手」的活動,學生練字的熱情很高。「三星級書寫能手」孫瑞靜同學不但書寫工整清楚,而且達到了每分鍾50多字的書寫速度。
最後我還想告訴大家:寫一手漂亮的漢字其實並不難,只要你用心練用心寫總會成功的。當你看到一個個端莊秀麗的漢字從你的筆下流淌而出的時候,當你看到一頁頁整潔清楚的作業在你的筆下誕生的時候,當你看到作業本上的紅對鉤和「優」的時候,你不覺得寫好漢字也是一種藝術享受嗎?讓我們走進漢字書法的藝術世界,盡情的揮毫潑墨吧!
參考資料:教育之聲

㈧ 師范生如何制定學習粉筆字的計劃

首先學習一下寫粉筆字的技巧,然後每周都去練習練習就可以了。時間久了慢慢琢磨自己的字和別人寫的好的有什麼差距,不斷的進步粉筆字就好了。

㈨ 如何快速寫好粉筆字

粉筆的特性及其執筆方法:粉筆短而粗,無彈性,易折斷,磨損快,屬於硬筆。用筆要點如下:利用指力、腕力書寫;書寫時保持寫速穩定、適當用力,寫速快慢、用力大小決定點、畫的大小和粗細;書寫過程中,適時轉動粉筆,使筆頭保持圓弧狀,以求得線條均勻;用筆講究提、按、行,但要求書寫內力始終保持一致,筆筆到位。黑板是豎立固定在牆上的,因此,粉筆字就只能站在黑板前,採用「站立懸臂」的姿勢書寫。書寫時要注意做到:頭平、身正、臂曲、足穩。體態自然大方,身體舒展靈活,寫粉筆字正確的執筆方法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筆,其位置貼近筆頭,且三指虛握,指節外凸,呈斜卧式(與板面成45°——50°夾角)。
粉筆字書寫存在的問題 1、筆畫不規范,線條無力,有薄弱之感; 2、平拉硬拖,筆畫僵硬呆板,無生動多變之美感; 3、結構比例失調,重心不穩,缺乏整體的穩定感; 4、字距過大或過小,行款不整齊,沒有章法。
應對問題的技巧(一)、臨習優秀的碑帖。進行粉筆字練習應從臨寫優秀的碑帖(碑:石刻、木刻等字的拓印件;帖:直接書寫的範本。)開始,且首先臨寫楷體。臨寫的範本很多,選擇自己愛好的優秀範本來練習最佳,比如:唐小楷碑帖《唐靈飛經》或當代司馬彥、司馬東的鋼筆字帖,在掌握了一種風格後,可廣泛涉獵,以便把握共性,同時也便於融合。臨寫時,首先進行對臨(仿寫)——仿照範本來寫,待熟練後,再背臨——默寫範字。臨寫是在了解所臨碑帖的技法基礎上進行的。所以,臨寫前要研究相關理論,用心讀帖,然後進行筆畫臨寫練習,熟練後再臨寫完整的字,待對所臨寫的字默寫的很象後,進行全帖臨寫。按照以上要求反復進行,最終達到字寫的好、整篇組合的美的目的。(二)把握粉筆字的書寫技巧。 1、筆畫練習:把握起筆、行筆、轉折和收筆的要領:「起筆收筆有力量,輕重自然見分曉」,做到「筆筆到位」寫好粉筆字,結字是關鍵,筆畫是基礎。粉筆字的行筆要求和一般硬筆一樣:起筆頓、行筆快、收筆頓、拐彎頓;行筆要穩健,用力要均勻,使線條有力、流暢。寫轉折筆畫時,在轉折處要有頓挫用筆,寫曲線筆畫時,手應隨筆畫的彎曲而捻轉粉筆,忌隨意用筆而使線條形成折帶狀,造成線條無力,有薄弱之感;比如「刀、奶、盪」,收筆一般要有「回筆」之勢,勾、撇、提、懸針等收筆要順勢提筆而出,但須保持內力不變、力送到頭。比如:「人、參、鍾、場」由於粉筆字書寫應有適當的速度,起、收筆的藏筆效果並不明顯,有「意」即可,但無論書寫主要位置筆畫還是次要位置筆畫,必須做到筆筆到位。筆畫的具體寫法如下:(范寫)點——虛起筆漸按下回筆作收勢。橫——按筆起筆,有藏筆之勢,後右行,按下回筆作收勢。豎——按筆起筆,有藏筆之勢,後下行,或按下回筆作收勢(垂露),或順勢提筆呈懸針狀。撇——按筆起筆,有藏筆之勢,左撇出,稍行便順勢提筆。捺——按筆起筆,稍有藏筆之勢,後右下行,呈一波三折狀,再順勢提筆出鋒。挑——按筆起筆,有藏筆之勢,後順勢向右上提筆。折——按筆起筆,有藏筆之勢,後行筆至折處停筆,再按筆寫折後行筆,按下回筆收筆。勾——橫勾似折,但折後順勢提筆斜出鋒;豎勾如豎,但在豎畫按下回筆時順勢向左上提筆出鋒;弧形勾的起筆,按筆有藏筆之勢,後行曲線,邊行邊轉筆至勾處回筆,順勢提筆出鋒。 2、把握結構:正確處理粉筆字的結構關系,使筆畫組合得當、字體嚴謹美觀進行粉筆字練習關鍵是筆畫組合,組合的關鍵在於正確處理筆畫間的位置關系、穿插呼應關系等。(1)、保持字的外形呈「方」形粉筆字是方塊字,但字的方正不是絕對的,而是整體感覺。大部分字只是某些筆畫的起筆或收筆端點處於方塊之邊緣(極少部分略超出),而其他地方都在方塊之內。在練習過程中應首先形成「字為方形」的認識,然後注意恰當的表現字的整體方的感覺:方塊邊緣的筆畫及相交於方塊邊緣的筆畫定好位,不靠邊的筆畫寫到位。如:血、巨(2)分析結構和比例粉筆字分為獨體字和組合字兩種。組合結構的字又分為上下組合、上中下組合、左右組合、左中右組合、上下左右組合、里外組合、參差組合。進行粉筆字練習,分析研究組合結構各部分所佔比例的大小對准確定位每個字的筆畫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初學時,可有意劃分組合結構字型各部分的比例,經過反復練習把握組合比例,最終能夠做到出手便符合比例。比如:左、右、假、意(3)體現上緊下松特徵粉筆字結構如同人體結構,大部分
上部構成緊湊,下部構成舒展。從美學觀點來講,只有疏密搭配得當,才能產生美感。在一個畫面中,物象組合「疏能跑馬,密不透風,」而且過渡層次適當,形式美感強。一個字就是一個畫面——上緊而不擠滿,下松而不空缺,松緊對比適度,構成協調美觀。進行粉筆字練習如若把握上緊下松規律,便可突破筆畫組合「排列易均勻」的難點。比如:架、霄(4)強調內緊外松進行粉筆字練習強調把每一個字寫成「個」,不能有鬆散之感。解決的辦法是將字寫的內部緊湊,外部舒展。結體嚴謹、形不散的字,猶如所有筆畫均向中心集中,具有凝聚力,形成一個整體;又如從中心向外發散,到外部很舒展,具有灑脫之感。可見,粉筆字的內外聚散對比既是又一解決筆畫排列均勻問題的手段,又是形成字形美觀的條件。強化內緊外松練習,利用米字格(□)和回宮格(□)來訓練十分奏效。比如:磨、圓(5)、注意左收右放粉筆字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左邊筆畫呈收勢,右邊筆畫較開放。這種收放對比很能凸現字的精神,給人以神氣十足之感。造成粉筆字左收右放的原因有二:其一,筆畫個性的影響所致——處於左邊的筆畫大多具有收勢特點,而右邊的大多則相反;其二,結構變化的需要所致——對比產生美,變化見精神。在練習中,一般強調字的結構上的收斂與放開,即字的左邊部分收斂些,右邊部分放開些。依據左收右放原則訓練,可防止出現寫字全面放開,四面「開花」,張揚無對比,平淡無味道問題,也可避免出現筆畫寫不到位,開放不足,收勢有餘,小氣拘謹問題。比如:故、認、林、樹(6)、適宜穿插務求呼應粉筆字的筆畫位置並無多大調整空間,書寫時相差一點也感覺不舒服,尤其關乎筆畫間相互聯系的一些微妙處理更讓練習者作難。因此,筆畫如何爭讓穿插、怎麼呼應、穿插呼應到什麼程度才能處理好筆畫的位置關系,成為擺在練習者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根據經驗,有效的解決方法是:(1)注意觀察範字,認識筆畫穿插呼應的作用。如:切、以(2)通過訓練把握規律,熟練寫法:筆畫的合理爭讓穿插使字的各部分間增強了聯系,筆畫間的相互照應使字形神不離。如:爽、樊(7)、力求重心穩定粉筆字雖然是方塊字,但大部分均衡而不對稱,在書寫時稍不注意會使重心偏移,而出現東倒西歪現象。重心是支持漢字的中心點,找准了重心,安排筆畫,不偏不斜,就能把字寫端正平穩。一般支撐字的重心的筆畫的筆畫主要有兩類:一類由橫豎直筆畫組成,如平、木、五、世,要把橫豎畫寫得平直有力,像棟梁一樣,支撐整個字的重心,另一類是斜向筆畫,主要是撇畫、捺、勾畫等,如少、之、成、乃等字要在斜中求平衡,注意掌握好筆畫的斜度和弧度,以保持整個字的重心平衡,有兩個以上筆畫支撐字的重心的,重心一般在這兩個筆畫之間,要注意保持平衡對稱,比如「井、面、天、令」;有兩個以上的相同結構單位結成的字,重心一般在這些結構的中間或下部,如「朋、多、晶、森」。(8)、牢記「空放與滿收」因粉筆字是方形字,所以在方框內練習十分方便。但在方框內練習時必須明確哪些筆劃頂格?哪些筆劃收縮?什麼樣的字筆劃破格?根據人的視覺感受分析:凡平行於方框線的筆劃給人以擴張感,故而書寫這類筆劃應適當收縮,稱為滿收,如寫「國」字;凡與方框相交的筆劃頂格書寫使人感到較為恰當,如寫「單」字。而與方框相交點少的字,置於框內來寫則顯小,如菱形字「令」,對此,只有適當破格才感覺大小適宜。事實上,寫粉筆字追求的是視覺上的大小一致,而實際上的不一致。那麼,在書寫時只有適時空放滿收,才能保持字的整體感覺大小適當。
反復練習,培養自己「定格」的能力教師進行粉筆字練習是為了提高板書質量的目的非常明確。在板書時,要求教師不但做到運用背臨默寫方法書寫,能夠體現出練習水平,還強調板書布局。所以,粉筆字的板書布局練習應成為教師練習的又一個重點。板書布局練習的一般要求如下: 1、進行版面設計板書前要進行版面設計,以確保板書時心中有數。版面設計主要包括板書內容的位置設計和版面的形式設計兩部分。版面應遵循邊距>篇距>行距>字距的原則進行設計。板書一般要求橫排,少用豎排。 2、強調整體美觀整篇字的組合是板書布局的重點和難點,其效果直接影響視覺感受。整篇板書組合的美包含字寫的漂亮和字排列的得體兩層意思。板書要達到整體美觀、一氣呵成的標准,需要進行堅持不懈的練習,直至具備「定格」的能力——出手便能寫好每個字,並能在第一個字寫好後順勢寫好第二個、第三個……且確保其大小、疏密(黑白)等恰當,神態、節奏等有較好的體現。具備了「定格」能力,板書就到了「生發」的境界,板書就可成為作品——創作,一篇整體美的板書就會躍然於「紙」上。
建立自信,保持「提筆即是練字時」的良好習慣,時時處處多觀察、多揣摩。寫粉筆字不僅要求規范,還講求寫的有精神——傳神。同樣一個人寫字,有時寫的神氣靈動,有時寫的無精打采,主要原因是狀態問題。當你精神飽滿,情緒高漲,具有強烈的書寫慾望的時候(有靈感),當你在書寫時協調狀態良好,就如寫信一樣,無拘無束的用「心」去表現,情感融入其中之時,你所寫的粉筆字就有一氣呵成之感,就有神氣之感。所以,寫粉筆字不可為寫字而寫,不可在心事重、心不靜的狀態下去寫,不可無所用心的去寫。寄情於書,借字抒懷,則形神兼備。

㈩ 如何練好粉筆字

方法:
第一,粉筆字的書寫姿勢
黑板是豎立固定在牆上的,因此,粉筆字就只能站在黑板前,採用「站立懸臂」的姿勢書寫。
書寫時要注意做到:頭平、身正、臂曲、足穩。
頭平是為了保證視線的平正,使寫出的字行列整齊。隨著書寫高度的變化,可略有仰俯,但要經常保持頭部平正不歪斜。
身正是指身體端正不偏斜。要隨著書寫位置的左右變動而平移。直也不是僵硬呆板,應該以自然大方,書寫方便為好。
臂曲是指執筆的右手臂曲成直角,舉到眼的高度最便於書寫。隨著書寫位置的上下、高低變動,手臂彎曲程度也要作相應的變化。左手或持書或按黑板或下垂,都要以輕松自然方便為准。
足穩是指兩腳分開站立,以保持身體的平衡、穩定。隨著書寫高度的變化,可以踮腳或屈膝,隨機應變(毛筆姿勢中的立勢題壁)。
第二,
粉筆字的執筆方法
粉筆形體短小,質地松,容易斷。由於這個特點,加上黑板擺放的特殊性,粉筆字執筆法與毛筆字、鋼筆字都不相同。正確的方法是:粉筆筆身既不垂直,也不斜靠在虎口裡,而是握在手心中,全靠手指捏筆。用拇指和中指的第一節指肚對捏粉筆,食指指尖在上方壓筆,力點在同一圓周上。無名指與小指自然捲曲與中指並列。手掌空虛,指節外凸,虎口呈橢圓形,屈伸靈活。捏近筆頭,避免折斷。筆身與板面成30
°
夾角為宜。
第三,
粉筆字的運筆方法
寫好粉筆字是教師職業的特殊要求。粉筆字寫好了,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相反,則會給學生不好的印象,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師的威望。因此,教師應努力練好粉筆字。
寫好粉筆字,結字是關鍵,筆畫是基礎。要寫好筆畫,首先要明確怎樣的筆畫是好的筆畫。一般地說,好的筆畫應遒勁有力,氣血連貫,顧盼呼應。要寫出如此豐富多彩、生動多變的筆畫,就要靠運用多種正確的運筆方法,但是平拖硬拉畫出僵直呆板的線條是不行的。
不論使用什麼筆書寫漢字,總是離不開經過長期總結具有優良傳統的毛筆運筆法的。粉筆字與鋼筆字同屬硬筆,運筆方法與技巧也基本相同。學好了毛筆字和鋼筆字的運筆方法,也就為學好粉筆字運筆方法打下了基礎。
1、要寫出有強有弱、有實有虛、有粗有細、遒勁凝重、飄逸輕松的不同的筆畫,就要調整好用力的大小,控制好上下的起落運動,微妙的提按粉筆,不能平均用力。
2、要寫出流暢、穩健、有剛有柔的筆畫,就要控制好運筆的緩急,行筆要有快慢之別,不能勻速運筆。
3、黑板是豎立著的,粉筆比鋼筆粗,只能寫大字,運筆就不能只靠手腕和手掌,而主要靠臂肘腕的連動。要寫出有俯有仰、有曲有直、有長有短的不同筆畫,就要靠臂肘腕的靈活轉動和緊密配合,巧妙地進行多方向的提按擺動。單靠上下或左右的死拉硬拖是遠遠不夠的。
4、粉筆酥軟,容易磨損,書寫觸板圓頭會立即磨平。如果不轉動粉筆體,寫出的字只能粗扁軟弱。要寫出剛健清新、有骨有肉、或方或圓、或粗或細的筆畫,就要學會捻轉粉筆體,調整筆頭,還要善於使用粉筆頭的斜面和稜角。
毛筆運筆貴用鋒,粉筆頭的稜角也是鋒。要追求變化多姿的筆畫,就要變換運筆用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