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精神病的各種症狀
[編輯本段]【定義】由於丘腦、大腦功能紊亂及病變而發生的感覺、記憶、思維、感情、行為等方面表現異常的病。
精神病(psychosis)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顯得古怪、與眾不同;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有程度不等的自製力缺陷,患者往往對自己的精神症狀喪失判斷力,認為自己的心理與行為是正常的,拒絕治療。
【症狀】精神病是由於人體丘腦、大腦功能的紊亂,而導致患者在感知、思維、情感和行為等方面出現異常。常見的精神病有多種類型,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等。不同類型的精神並具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
精神病多在青壯年時期發病,有的間歇發作,有的持續進展,並且逐漸趨於慢性化,復發率高、致殘率高,如不積極治療,可出現精神衰退和人格改變,不能適應社會生活,難以完成對家庭和社會應擔負的責任。但是,如果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患者也可以完全痊癒疾病,正常地生活、學習與工作。
《精神衛生法》立法工作的學者卓小勤先生說:所謂「精神病人殺人不犯法」
,其實是人們認識上的一個誤區,法律並沒有這樣規定。根據刑法第18條規定,精神病人只有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時實施的行為,才不負刑事責任。也就是說,精神病人在非發病的狀態下,打人殺人同樣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編輯本段]【致病因素】致病因素有多方面:
先天遺傳
、個性特徵及體質因素、器質因素、社會環境因素等。許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覺、錯覺、情感障礙,缺乏自知力,不主動尋求醫生的幫助。
常見的精神病有:
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鬱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執性精神病及各種器質性病變伴發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屬應和精神科醫生配合治療。
還有不少人愛把神經病與心理疾病特別是精神病等同起來,總愛用嘲笑的口吻說:你有神經病。其實
[編輯本段]神經病是指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的器質性病變,並可以通過醫療儀器找到病變的位置。常見的神經病有:腦炎、腦膜炎、腦囊蟲病、腦出血、腦梗塞、癲癇、腦腫瘤、重症肌無力等。患者應去神經科尋求診治。
精神病的飲食療法,精神病食療
⑵ 精神病症狀有哪些表現
精神病指的是大腦機能活動發生率亂,導致認識、情感、行為和意志等精神活動不同程度障礙的疾病的總稱。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遺傳、個性特徵及體質因素、器質因素、社會性環境因素等。許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覺、錯覺、情感障礙、哭笑無常、自言自語、行為怪異、意志減退,絕大多數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認自己有病,不主動尋求醫生的幫助。常見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執性精神病及各種器質性病變伴發的精神病等。精神病症狀如下:
(1)思維破裂。患者思考問題時沒有中心,第1個念頭和第2個念頭之間缺乏任何聯系,講話時前言不搭後語,顛三倒四,有頭無尾,缺乏條理。醫生完全無法與思維破裂的患者進行語言交流和進行醫療檢查。
(2)情感障礙。對親人疏遠、冷淡,甚至敵對。對一切事物表現冷淡,漠不關心,整天悶坐,胡思亂想。情感障礙明顯的患者完全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嚴重影響進食、睡眠和休息,對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
(3)幻覺妄想。幻覺中以幻聽為多,患者聽到空中或房上有人對她講話,或聽到一些人議論她。患者的行為常常受到幻覺的影響,甚至服從幻覺的「指令」做出一些危險動作。
⑶ 有精神病的人十大特徵,精神病患者的十種表現
十大常見的心理疾病以及表現
一、軀體化障礙 表現:經常有軀體不適的感覺,常有頭暈、頭脹、緊綳等症狀,胃部不適較多,食慾不振、噯氣、胃脹,經常有心慌、心跳快,有時感到胸悶、呼吸急促,常有疲乏、虛弱感覺。
二、焦慮症 表現:經常有不明所以的擔心、緊張,無法掩飾的焦慮狀態,如心跳、心慌,常有出汗,手指輕微的,有時會感到坐立不安。
三、抑鬱症 表現:自我評價過低,情緒低落明顯,無愉,常常愁眉苦臉,興趣減退。有時會哭泣或有活得太累、生不如死的想法,失眠早醒,食慾不振。
四、疑病症 表現:擔心或相信自己已經或必將會患某種嚴重軀體疾病,反復就醫,盡管各種醫學檢查,加上醫生的反復解釋,均不能打消其疑慮,常伴有焦慮或抑鬱。
五、症 表現:重復做某一動作或某一件事,或反復思考一些想法,無法克制內心的沖動,伴有較明顯焦慮,一天中有數小時會做反復動作或竭力思考等行為。
六、社交障礙 表現:很少在生人面前多說話,表現為、多疑且易害羞。對別人的講話比較留心,常擔心別人會議論自己,有時對別人有警惕心理狀態,做事小心謹慎。
七、人格障礙 表現:平時充滿敵意,經常疑心別人有意與他作對,內心對環境忿忿不平,常常有想叫罵,摔東西,常為小事與人爭斗,終使之難以與周圍人相處。
八、恐懼症 表現:經常會採取某些逃避行為,主要是但心、缺少安全感,所以表現為不敢獨自一人留在家中,不敢去空曠的地方,強制去時有緊張、焦慮、手足出汗的症狀出現,也會有心跳加快、心慌的表現。
九、偏執症 表現:不信任別人,經常懷疑別人捉弄他,他,為此去收集別人加害了他的依據,走在路上感到被,看到報導認為在含沙射影針對他等,內心緊張,害怕,忿忿不平,經常影響工作與生活。
十、精神病性 表現:經常有幻聽,內容多為批評、責罵,有時與幻聽互相對誇、對罵,認為別人要害他,他,伴有緊張情緒,有時認為自己的思維被別人知道了,還會播散出去。
劉敏老師導語:
化解困惑 把握心海羅盤
真愛自我 擁抱幸福生活
遇到心理層面的困擾,請私信,幫您遇見更加優秀的自己。
⑷ 精神病有哪些症狀
精神疾病又稱精神病,是指在各種生物學、心理學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下,大腦功能失調,導致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障礙為臨床表現的疾病。
臨床表現
1.初期表現
(1)性格突變原本活潑開朗、熱情好客的人,突然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孤僻不合群,生活懶散,不守紀律。對任何事情都沒有了往日的激情。
(2)情感紊亂情感變得冷漠起來,對親人漠不關心,對周圍事情不感興趣,脾氣開始變得暴躁起來,經常會為一些小事而亂發脾氣,會莫名其妙的大笑或嚎哭。
(3)行為詭異行為舉止開始變得詭異起來。喜歡發呆、獨來獨往,常人很難與其交流。
(4)敏感多疑對任何事都敏感起來,把周圍的一切都附加在自己身上。以為別人都在議論他,不吃、不喝,認為有人想要加害於他,有時甚至會出現幻視、幻覺的症狀。
(5)睡眠障礙逐漸或突然變得入睡困難,即使入睡也易驚醒或睡眠不深,徹夜失眠多夢或睡眠過多。
(6)精神活性物質、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礙、有機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礙與非依賴性精神障礙、腎上腺皮質激素所致精神障礙、鎮靜催眠劑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礙等。
常見症狀
(1)感覺障礙包括為感覺過敏、減退、倒錯、內感性不足等。
(2)知覺障礙包括錯覺、錯視、幻覺和感知綜合征。
(3)思維障礙包括思維奔逸、遲緩、貧乏、鬆弛、病理性贅述,思維不連貫,中斷,雲集,象徵性思維。邏輯倒錯性思維,詭辯性思維,持續重復模仿,刻板性等言語,以及思維妄想,釋意妄想,形象性妄想。思維插入等。
(4)注意障礙包括主動注意障礙和被動注意障礙。
(5)記憶障礙包括記憶增強、減退、遺忘、錯構、虛構,潛隱記憶和似曾相識症。
(6)智能障礙分為先天性智能能低下,後天獲得性痴呆。
(7)情感障礙包括喜、怒、哀、樂、愛、憎、悲、憂等的體驗和表情。常見的情感障礙:情感高漲,欣快、低落、焦慮、脆弱、激動,遲鈍、淡漠、倒錯、恐怖,矛盾等。
(8)意志行為障礙包括意志增強、減退、缺乏、倒錯、矛盾、木僵、違拗以及動作刻板、模仿、作態與行為怪異等。
⑸ 常見的精神病症狀有哪些要了解
精神病症狀都有哪些呢?哪些都是精神病患者的前兆呢?精神病患者都有哪些異常呢?如果你想預防精神病了解精神病的前期症狀是必須的,因為治療了解了精神疾病的一些早期症狀才能及時的對於病情做出有效合理的預防,保證自己不會被精神病所困擾,不過精神病前期徵兆有哪些呢?會不會有什麼特別的呢?對於精神病的前期症狀,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比較相同疾病診斷的患者發生某一症狀的當時和不發生症狀時的腦部功能情況,是揭示症狀特質更為直接的方法。他們比較了有幻聽症狀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無幻聽症狀的患者的腦部功能,發現有幻聽症狀的患者顳葉外側部的代謝水平相對較低,而右下側額葉區的代謝相對較高。另有研究比較同一組患者在存在豐富幻聽時和幻聽症狀緩解後的腦功能。對有幻聽症狀的患者,要求其在聽見幻聽時移動其手指,試驗人員則在看見其手指移動的當時進行腦功能成像。照顧精神病患者需要注意,有些精神病屬於比較輕的,比如神經症,他有自知力,知道自己的狀況,會主動到醫院來就醫。有些患者不具備自知力,因為他不了解自己的狀況,所以不會主動就醫。缺乏自知力的,一般都是家屬帶過來,家屬說服患者帶他來就醫,這樣的例子還是比較多的。精神病的前期症狀一般分為以下的幾種:性格突變。原本活潑開朗、熱情好客的人,突然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孤僻不合群,生活懶散,不守紀律。對任何事情都沒有了往日的激情。情感紊亂。情感變得冷漠起來,對親人漠不關心,對周圍事情不感興趣,脾氣開始變得暴躁起來,經常會為一些小事而亂發脾氣;會莫名其妙的大笑或嚎哭。行為詭異。行為舉止開始變得詭異起來。喜歡發呆、獨來獨往,常人很難與其交流。敏感多疑。對任何事都敏感起來,把周圍的一切都附加在自己身上。以為別人都在議論他;不吃、不喝,認為有人想要加害於他;有時甚至會出現幻視、幻覺的症狀。睡眠障礙。逐漸或突然變得入睡困難、即使入睡也易驚醒或睡眠不深,徹夜失眠多夢或睡眠過多。管患上何種疾病,對於護理和治療來說都同等重要,所以廣大的精神病患者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病情,根據自身的情況作出一些自我治療,這樣才能幫助自己早日恢復健康。
⑹ 精神障礙的症狀是什麼
精神障礙的症狀較多,具體症狀如下:包括思維聯想、思維邏輯和思維內容障礙、情緒穩定性障礙、情感質量障礙、記憶增強、記憶減退、還有瞌睡、昏睡、昏迷等縱向意識障礙、以及精神錯亂狀態、如果病情嚴重的話,請您到當地最好的醫院及時治療,以免耽誤病情。如果長期如此的話,最好還需要檢查一下是否嚴重。精神障礙的症狀復雜多樣,是指各種有害因素所致的大腦功能紊亂引起的,最明顯的幻覺異常,包括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及幻觸等。感知覺障礙表現為思維、注意、記憶、情感、行為和意志智能以及意識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礙。出現症狀要及早治療,目前可以通過葯物控制和中醫治療等來緩解病情,需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平時要保持穩定的情緒。
⑺ 精神病早期會出現哪些症狀
精神病早期會出現的症狀有:注意力上的不集中、性格突變、行為詭異、敏感多疑、睡眠障礙。
1、注意力上的不集中
患病者會感到注意力不集中,日常的工作或學習的效率會大大下降,即使經過休息之後,這種症狀也不能恢復。此外,患者的記憶力也會下降,經常忘記一些事情。
2、性格突變
原本性格比較開朗、熱情的人,會突然變得很冷淡,與他人疏遠,性格也變得很孤僻,不願跟他人交流。對任何事情都喪失了興趣,沒有了之前的激情。情感會變得冷漠,對家人或是朋友漠不關心。脾氣會極其暴躁,經常會為了一些小事亂發脾氣,莫名其妙地會哭泣或者大笑。
3、行為詭異
行為上,患者會變得很詭異,經常發呆,獨來獨往,自娛自樂,難以與他人正常地交流,有時還會做出一些損害自己或者他人的行為,很難控制住。
4、敏感多疑
患者會變得對任何事情都極其敏感,總把周圍所發生的一些不好的事情或者別人所談論的東西,都附加在自己身上,認為別人總會加害他。有時,甚至還會出現幻覺或者是幻聽的症狀。
5、睡眠障礙
患病者常常在夜裡驚醒,總是做噩夢。有時即使要入睡都很困難,不過吃過安眠葯後可能會好一些。
⑻ 精神病的症狀表現有什麼
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你有神經病啊」這種話。不知道你是否知道怎樣才算是神經病或者神經病有哪些症狀。其實,神經病是一種以精神無能,行為異常為主要特徵的疾病。但也不能片面的說你行為異常,你就有精神病。所以說以後再說別人有神經病的時候,先看一下他是否具有神經病的症狀表現吧。 第 一,被害妄想。這是所有精神病人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常見表現就是精神病人會經常的多疑焦慮,總是認為有人會害他。對於他的「假想敵」,多數病人採取忍耐、逃避的態度,少數病人也會「先下手為強」。對此,最重要的是弄清病人的妄想對象,即:病人認為是誰要害他。如果病人的妄想對象是某個家裡人,則應盡量讓這位家屬遠離病人,至少不要讓他與病人單獨在一起。 第 二,極度興奮。精神病人的症狀表現為嚴重的思維紊亂、言語雜亂無章、行為缺乏目的性。經常是突發奇想的就去做一件事,而且還會有胡言亂語的表現。嚴重者可能出現自傷或傷人毀物的現象。因此作為患者家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由於病人的興奮躁動是持續性的,一般還是比較容易防範。但也要注意保管好家裡的刀、剪、火、煤氣等危險物品,以免病人傷人傷己。如果情節嚴重,就要使用大劑量的、具有強烈鎮靜作用的葯物來控制病人的興奮。 第 三,葯源性焦慮。由於精神病患者經常要靠要未來維持精神正常。而這些抗精神病葯的副作用之一是可能引起病人莫名的焦躁不安、手足無措,並伴有心慌、出汗、恐懼等。這些表現多數發生在下午到傍晚時分。同時這些表現多屬於發作性的,跟一般的焦慮情緒要區分開來。 第 四,抑鬱情緒。這也是精神病常見的症狀表現。精神病病人在疾病的不同時期,可能出現情緒低落,甚至悲觀厭世。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自殺現象,但這多出現在精神病有所好轉、穩定階段。因為,那時他們思維相對正常,情緒相對穩定。但是由於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因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不能正確對待升學、就業、婚姻等現實問題,感到走投無路,因此選擇了輕生。 以上四條就是新浪中醫網的專家總結出來的一些常見的精神病的症狀表現。只有了解了精神病的症狀,才能更好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