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怎樣給大班的寶寶製作時間表

怎樣給大班的寶寶製作時間表

發布時間: 2022-08-01 19:14:07

❶ 如何培養大班幼兒時間管理

#1 「一目瞭然」型早晨計劃
這種計劃,作為一個 「提醒清單」 放在孩子一早就能看到的地方,快速建立任務感、順序感。
比如,下面是一種最常見的「早晨計劃」,勝在簡單,有圖片,字體顏色好看清晰,可以貼在孩子床邊,是不是一目瞭然?
女孩的早晨計劃
上廁所,洗手,穿衣服,梳頭發,吃早點,刷牙
還有一個男孩版本,只是圖片有點不同哈。
有時候,你會覺得,為什麼這么簡單的幾件事,還是要做成 「提醒板」 ?
仔細觀察咱們的孩子,就會發現,小孩是一種注意力會被無窮新鮮事拉走的「動物」,所以用這樣的方式建立順序感、節奏感,的確會很有效。
下面這種,把時間和事項都寫在卡片上,自己排列,很靈活。
醒來、鋪床、洗臉、穿衣、吃早飯、刷牙、梳頭、准備好書包、穿外套、等班車。
#2 「Check List」型早晨計劃
這種計劃比就更進一步了,有完成打勾的功能。一開始的時候,完成任務,就打一個勾,打勾會給孩子成就感。不過這樣的設計,需要每天列印一張新的計劃,有點浪費紙張。
我們的 「早晨重要事項清單」:整理床鋪,吃早餐、穿衣服、刷牙、檢查書包和便當盒、上學去咯。
當然,還可以想點新方法,可以反復用同一張計劃紙。右邊的綠色笑臉圓圈,是一種可多次使用的小粘紙。
再或者在夾子上寫上任務,完成了,就移到另一面。這個也不局限於早晨計劃,可以用在每天的 daily to do list 上。

這個也很好玩,做完了,翻上去,黑色部分可以互相黏著,也可以輕易拉開復原。

❷ 六歲孩子一個人在家,如何更好的安排孩子一天的時間

6歲學齡前兒童一天生活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習、適當勞動、運動、三餐、睡眠與休息。怎樣合理安排時間是關繫到孩子學習效率與身體健康的關鍵。所以在兒童進入小學之前,作息時間應該開始要與小學上學時間相吻合,以盡早適應小學生活。

中午一點:親子閱讀或自由時間

下午一點半:午間休息

下午三點:下午點心

下午四點半:玩耍時間。和寶寶一起到公園玩或者是在家裡拼圖,搭積木,橡皮泥等各種玩具,或者是看會卡通片。然後可以幫媽媽一起准備晚餐。

下午六點:固定晚餐時間。晚餐後孩子可以幫忙洗碗,做力所能及的家務,與爸爸一起看電視,玩游戲。

晚上八點半:睡前活動。睡前的准備活動可以幫助孩子安靜下來,也有利於固定晚上睡眠時間。讓孩子把作息時間和睡前活動聯系起來,從而讓孩子有了睡覺時間到了的意識。在確定睡前活動之前,家長要先想想平時有什麼活動可以讓孩子平靜下來: 是洗澡?還是聽故事?還是聽輕音樂?一旦找到切入點之後,父母就可以以此制定每日重復發生的睡前准備活動。父母還可以以問答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記住睡前准備活動。比如:我們換上睡衣之後,做什麼?刷完牙了,干什麼?

如果孩子喜歡,家長還可以在睡前告訴孩子自己的一天是如何渡過的。孩子也可以告訴父母他一天的收獲有哪些。這么做,既可以增加親子交流時間和機會,也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記憶力,時間感和語言能力。特別對於大年齡的孩子,也讓他們明白父母對於他們的關心。

晚上九點:睡覺。

❸ 一般幼兒園作息時間表是怎麼安排的

一般作息如下.希望您的孩子能盡快適應:) 春季 8:00-8:40 入園時間 8:40-9:20 升國旗、做早操、自由活動 9:30-10:00 教學活動 10:00-10:20 室外活動 10:20-10:50 教學活動 10:50-11:20 室外活動、洗手 11:20-12:00 中餐 12:10-2:40 午休 2:40-3:20 教學活動 3:30-4:00 教學活動 4:00-4:15 室外活動 4:15-4:50 興趣教學(舞蹈、繪畫) 4:50-5:00 結束活動,幼兒准備離園 ------------------------------------------------------------- ·冬季 8:00-9:00 入園時間 9:00-9:20 升國旗、做早操、自由活動 9:30-10:00 教學活動 10:00-10:20 室外活動 10:20-10:50 教學活動 10:50-11:20 室外活動、洗手 11:20-12:00 中餐 12:10-2:00 游戲、活動 2:00-2:30 教學活動 2:30-3:00 教學活動 3:00-3:20 室外活動 3:20-4:20 興趣教學(舞蹈、繪畫) 4:20-4:30 結束活動,幼兒准備離園

❹ 如何給大班孩子製作植物觀察記錄表

觀察記錄區

1
植物名稱

2
生長地點

3
當地氣候特點
氣溫: 度

濕度:
土壤的水分:
陽光:陰、雨、晴天

施肥: 個月 次

4
植物的哪些特點適合在上述的環境生存
根:泥土裡

莖:根上

葉:莖上

5
我的結論或感想
我們知道了
我們感受到了
資料展示區

(在觀察中,你也許拍攝了植物的圖片或者查找過相關的資料,你可以在此粘貼圖片或者收集來的文字資料等,它們將成為你交流展示的重要依據)
可以種蔥,蒜苗或者豆芽

❺ 兒子上幼兒園大班!周末怎樣給孩子指定一個計劃表

首先,周末生活的安排應該有計劃性。可以提前一周安排,也可以在周五或平時有空的時間提出來徵求家庭成員的意見。父母可以詢問孩子的想法,不要以為孩子比較小而忽略孩子的想法。同時提出自己的安排計劃,大家可以相互討論,兼顧各自的想法並最終達成一致。這樣一個氛圍,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既可以培養孩子做事的計劃性,也可以引導孩子在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的同時尊重別人的意見,也得到別人的尊重。當然,還應該考慮一些意外的因素,如安排了外出活動天卻下雨了,安排好一家人逛街但臨時有事等等,計劃有變時應該考慮相應的處理措施,並且在安排計劃時就應該向孩子加以說明,以免當計劃有變時影響孩子當天的心情,也避免孩子產生你說話不算數的感覺。這樣,也可以讓孩子逐步擁有靈活處理事情的能力。其次,安排的內容應豐富,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實際的能力,可以涉及到學習、家務勞動、外出活動、體能鍛煉、自選活動等等,全面的豐富孩子的周末生活。同時,活動時間段的安排也應考慮,星期天下午最好不安排外出活動,即使外出也要早點回來,以免影響星期一上學。一天的活動要注意動靜交替,合理安排,包括對老師布置的任務也應該合理完成。這樣,也有助於孩子任務意識的培養。再次,孩子周末在家的作息時間和要求應和學校大致相同。早上不睡懶覺,晚上不玩太晚;合理安排孩子的餐點,不吃太多零食;自己能做的事盡量自己做,也可以幫著家人做些家務等等。這樣,孩子在周一回到學校時候,就能夠很好的延續上周的發展軌跡,不斷的向好的方面發展。星期天的晚上,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整理自己的書籍,檢查任務的完成情況,幫助孩子回憶周末怎麼過的,看看有沒有圖片資料可以交流,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的周末生活是學校生活的延伸,同時也是父母了解孩子狀況,和孩子培養親子感情的機會,建議父母盡量抽時間陪陪孩子,體驗孩子成長的快樂。在孩子成長的日子裡不能沒有父母的身影。

❻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明白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

時間觀念並不是一時半會形成的,要從小就開始培養。聽很多爸爸媽媽說,他們家孩子穿衣吃飯都很拖拉,天天要磨蹭很久才去學校,遲到是家常便飯,假期作業總是拖到最後幾天才寫,不知道怎樣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對於小孩子而言,他們基本上還是一張白紙,可塑性是非常高的,培養他們的時間觀念要簡單多了,只要方法得當,再懶散的孩子也能被你培養成勤勞的小能手。下面3種方法,各位爸爸媽媽可以試試哦。

1、在家給孩子定規矩,制定作息時間

無規矩不成方圓,父母因為對孩子大多是嬌慣的,認為小孩子小的時候懶一點沒關系,等長大就好了。然而很多孩子的時間觀念是小時候在家被爸媽慣壞的,沒有養成很好地生活作息時間。

孩子在家的時候是比較多的,父母可以給孩子定規矩,比如吃飯時間控制在多少時間之內,在這個時間段里沒吃完就不能再吃了,形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會促使孩子形成時間觀念。

2、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連父母都沒有很好地時間觀念,那麼孩子就很難培養時間觀念。比如家長答應孩子什麼時候去游樂園,但並沒有履行這個諾言,第一會讓孩子覺得你騙人,對你的信任度會降低,再者就是孩子會認為你沒有時間觀念,這種影響是負面的,父母一定要做好表率。


3、陪孩子玩時間游戲

時間游戲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和孩子比賽,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某一項工作,讓他明確時間的意義。因為在小孩子的認知力,對時間是沒有定義的,時間游戲可以讓孩子懂得時間的重要性。

時間游戲很有意思,也是一項很好地親子互動,可以把它延伸到任何事情上,可以和孩子比賽十分鍾誰看的書多,誰能先把牛奶喝完等等,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既拉近了親子關系,還培養了孩子的時間觀念,兩全其美。

孩子從小養成時間觀念意義重大,父母們一定要重視,當發現孩子有懶散的行為時,要及時改正孩子的行為,培養孩子成為珍惜時間,熱愛生活的小太陽。

學霸鴨

❼ 如何給孩子制訂時間銀行

現在家長們都意識到培養孩子時間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具體做起來,似乎方法有限。我目前所看到的主要是這兩種:一是讓孩子做計劃制定時間表。這個辦法我們自己小時候都實踐過,都知道那是什麼感覺——有用,但似乎永遠不奏效。另一個方法是新觀念:讓孩子承擔後果。這個也有用,但是我覺得在這兩者之間,我們還需要給孩子更多的方法和工具,去幫他們。
這里先說說我想到的一些方面,拋磚引玉,希望大家也多講講自己的經驗體會。

感受時間
時間管理的教育應該從讓孩子感受時間開始。只有對時間有了感覺,知道它是個什麼東西,才能去管理它。另外,讓孩子感受時間,我們可以從幼兒期就開始做,免得等孩子大了再培養時間觀念有難度。
感受時間的方法很多。比如,對於三四歲的孩子,在他還沒有能力看懂表時,我們可以做這些事情幫助他體會時間:
l 讓孩子熟悉基本時間概念:上午、下午、晚上、半夜、清晨、黃昏、前天、明年……可以給孩子講解,也可以讓孩子猜現在是什麼時候。我女兒有一陣沒事就問我「媽媽前半夜是什麼意思?」給她講過了,她還是想起來就問,大概對這個概念很著迷。
l 看著表,跟孩子一起看一分鍾究竟有多長。試試看,你都會發現一分鍾其實很長呢!
l 給做不同事情的時間段起名。我那天要給她弄點乾果吃,就用廣播的語調說:「現在是松鼠時間,請松鼠寶寶松鼠媽媽和松鼠姥姥都做好,耐心等待!」讓孩子有一段時間完成一個任務的概念。
l 領孩子觀察表。我隔一會讓女兒看錶的指針都偷偷走多少了。小孩大概5歲才能真的讀懂表,但是現在可以讓他去觀察。
l 給孩子報時更具體一些。比如,說我們幾點幾分做的什麼事情,我們用了多少分鍾做完什麼事情。
l 跟孩子玩計時做事的游戲。比如,看看我數10個數能不能做完什麼事;看看今天穿鞋用了多少分鍾,有沒有比上一次少;我躲起來兩分鍾,看你能不能把這些收拾起來……
l 給孩子講時間帶來的變化,比如,講他更小的時候說什麼話、怎樣做事、多高( 我女兒每次聽她小時候的事情都樂得哈哈大笑);講他長到多大會有哪些變化。用回憶和展望未來去體驗時間帶來的變化。
l 讓孩子對四季、月、年等宏觀的時間概念有感受。還可以給他講媽媽小時候怎樣,將來你長大了媽媽老了什麼樣,讓他去想像。
l 給他時間期限的概念,比如食品的食用期限、工作的期限、交電費的期限等。也可以適當給他的事情制定小小的期限。
l 讓他知道准時、提前和遲到的概念。「哎呀,今天送報紙比平時都早啊!」
l 讓孩子做事情有開始和完成的概念,要知道每一件事情什麼時候是開始和結束,而不是這個事做一下,又去做另一個事。

理解時間的意義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我們可以通過講道理、講故事,讓他慢慢領會到時間的意義。
比如,我們可以給孩子編時間銀行的故事,讓他把時間看作是一種資源,是一種可以像銀行存款一樣提出支配的東西。我們誰都不能生產時間,只能越提越少,所以要珍惜使用。
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去分析相同的時間,做不同的事情,所帶來的不同的價值,讓孩子明白每個人的時間是均等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利用它。
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設想一些關於時間的荒唐問題,比如,假如你每天比別人多出兩小時、假如你有星期八、假如你可以買到更多時間、假如你可以做時間旅行、假如你可以把時間作為禮物送給別人……,讓孩子從不同角度認識時間。

學會給要做的事情分類
對於上小學的孩子,就可以訓練他去做時間表。
我們經常讓孩子做時間表,但其實在列時間表之前,很重要的是讓孩子先看清自己都要做哪些事情。如果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沒有個清楚的認識,那麼列時間表就是在排流水賬。我們小時候做時間表就都是這么做出來的,最後證明很低效,通常只有兩天生命力,基本執行不了。
所以,時間表的前身應該是個「To do list」——要做的事。列完這個,我們要教給孩子去評估這些事情:哪些是必做的,哪些是可以放放的,哪些是自己想做的,哪些是可以不做的,哪些是自己喜歡的和要忍受的。然後我們可以給孩子不同顏色的筆,讓他給它們分類,同時該刪的刪、該推遲的推遲。重點的排在前面。喜歡和不喜歡的用顏色或笑臉等圖案分開,這樣他會有意識地搭配,做到勞逸結合、動靜穿插。如果滿眼看去,都是不喜歡的事或都是腦力活動,就需要調整。
這個事情可能很麻煩,開始會花費很多時間,但是我相信如果家長同孩子堅持一段以後,孩子會逐漸熟練起來。其實孩子不見得每天都要這樣去做,關鍵是培養一種合理分配時間的意識。
在設計這個時間表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教給孩子如何分析事情的輕重緩急、如何統籌安排、如何事後總結修改、以及要看到不喜歡但必做的事情的意義。
上學的孩子如果能夠寫日記,那也會幫他加強時間觀念,他會看到自己的一天實際上都是怎樣度過的。

給孩子時間管理的動力
最後非常想說的是,我們現在常常責怪孩子時間觀念不強、不會管理時間等等,但實際這只是問題的表象,我覺得更根本的問題是,孩子沒有去管理時間的動力。
管理時間的動力來自哪裡?我想有很多方面,比如自主的感覺。如果孩子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自由支配時間,那麼他就能體會到力量感、掌控感、獨立自主的感覺,還有成就感和責任感。所以在實踐時間管理時,要給孩子留點自由度。如果他感覺到的都是被動和無奈,那麼這個動力就小了。
不過最重要的動力,來自他對事情的興趣。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孩子一天要做的都是讓他沒精打採的事情,他還有什麼勁頭去管理時間呢?
所以我總結,時間管理的關鍵詞不是效率,而是憧憬、嚮往、期盼、目標。我們讓孩子可選擇的活動中,當然要有他不喜歡但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更要有讓他為之期盼的事情。當孩子足夠想做這個事情時,他會為了它而提高所有事情的效率。如果一天中多數事情都是能讓他開心的事情,他的效率怎麼會不高呢?
發現、培養、引導孩子對事情的興趣,才是時間管理訓練的核心。

❽ 給孩子制定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對孩子的好處都有哪些

身體才能更好的發育。同時每天還需要給孩子安排一個小時左右的體育鍛煉時間,有些大人想讓孩子玩得累一點,可能會睡得比較好,誰知孩子因為玩得太興奮、緊張而難以入睡。地方是不是所熟悉的、是否有熟悉的人或熟悉的感官記憶等。如果這些條件不能滿足,寶寶可能就很難入睡。所以最好的調整就是先調整好大人們自己時間,後面孩子自然就學著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