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胸部有硬塊怎麼辦
ma200603,你好!
乳房結節是檢查發現乳腺內有硬塊,也就是現象。腫瘤或者增生是疾病名稱。二者都可以表現為結節。但是其他的醫療手段可以明確的將其區分開,例如紅外線,超聲,穿刺等。不用害怕,增生是常見病。如果是腫瘤,就要及時治療,甚至手術。乳腺腫瘤只要及時治療,治癒率和生存率在腫瘤當中都是高的。
乳房腫脹,疼痛,有一個或幾個硬塊,多半是小毛病,不難處理。不過為了安全起見,任何乳房不正常的變化都要去看醫生,做檢查,排除乳腺癌的可能性。
1、症狀:在月經之前乳房腫脹、疼痛。
可能:經前乳房腫脹。
處理:去看醫生。醫生視情況決定要不要用性激素治療。帶一個稍硬一點的胸罩,可能會舒服一些。
2、症狀:乳房及乳頭腫脹。
可能:是懷孕了。
處理:去看醫生,檢查是不是懷孕了。
3、症狀:突然發現乳房有一個或幾個硬塊。
可能:多半是良性的乳房內纖維增殖。也有可能是乳腺癌。
處理:趕快去看醫生,做檢查,排除乳腺癌的可能性。
4、原因:服用葯物後乳房腫脹。
處理:某些葯物如利尿劑、治療胃潰瘍葯物有乳房腫脹的不良反應。
⑵ 乳腺炎硬塊除了穿刺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排除腫瘤
可以通過乳腺彩超分類、鉬靶照相、干板照相、同位素掃描、腫瘤標志物檢查、結節手術後病理活檢等方法,去確認是否惡性腫瘤,不過最簡單和直接的方法,還是穿刺活檢。
⑶ 如何才能最快最準的確診乳房包塊是否乳腺癌
到醫院,找個有經驗的醫生,進行觸診,可以做超聲檢查、乳腺鉬靶檢查,檢查腫瘤標記物,盡快去吧,不要耽誤了。
⑷ 怎麼樣才能去除乳腺腫瘤
1、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生活節奏,克服不良的飲食習慣和嗜好,有規律的工作,生活是預防乳腺疾病發生的有效方法。
2、少穿束胸或緊身衣,合理使用文胸。
3、慎用含 雌激素 類葯物和保健品,慎用 豐胸 產品。
4、洗澡時避免長時間用熱水刺激乳房。
⑸ 怎樣才能讓乳房腫塊消除
腫塊是屬於乳腺增生,一般是不需要切除的。 只要平時注意一些,飲食方面控制一下,不要吃過多 刺激性的(辣),油膩性的食物。 還有和諧的性生活,及經常的撫摸,都能有助於防止這個情況的惡劣 詳細 女性乳腺增生不必過分憂慮 最近,許多單位都安排職工進行一年一次的身體檢查,許多女性都被醫生提醒:「你的乳腺有些增生啊。」這讓很多女士非常緊張,生怕和乳腺癌掛上鉤。專家認為,大家大可不必這么緊張,由乳腺增生演變成癌症的概率很小,只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舒緩壓力,再配合一些治療,乳腺增生是不會威脅健康的。 ■70%到90%的女性有乳腺增生問題 據介紹,從目前的情況看,乳腺增生的發病率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以前,有這種問題的多半是20歲以上到50歲左右的女性,但現在乳腺增生的病人出現了明顯的年輕化,在十幾歲的少女中也不少見。乳腺增生病人主要以中青年女性為主。雖然在這方面沒有普遍、具體的調查,但從醫院的體檢門診情況來看,有乳腺增生問題的女性可以佔到全部來檢查女性的70%到90%,如此看來,發病率是相當高的。 ■精神因素的影響很大 造成乳腺增生的原因非常復雜,專家們的看法到目前為止也不完全一致,但有兩個因素是大家都比較認同的。一個是內分泌紊亂,如果女性體內卵巢分泌的激素量不太正常,就容易出現這種毛病。內分泌紊亂的表現還有月經量過多或過少、經期不是很准確等等。 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精神因素。盧教授說,以前大家日子過得都差不多,干一樣的活,拿一樣的錢,沒有太多利益上的沖突。現在則不同,社會在不斷進步,每個人的待遇、機會各不相同,人們很難保持心態的平和。而且,現代人的精神壓力普遍很大,社會對每個人的要求都在提高,而女性面臨工作、人際關系、家庭等狀況也可能不再像以前那樣平穩,而是充滿了變動的因素,一些女性因而出現由精神因素引發的內分泌失調、植物神經紊亂,睡不好覺、脾氣暴躁,這些都會對乳腺產生不良影響。還有,現在人們的飲食好了,有高血壓、高血糖病的人也很多,這也容易使女性出現內分泌失調,雌激素、黃體酮水平和腺體結構都出現一定程度的紊亂。 ■乳腺增生並不等於乳癌,有乳腺增生的女性需要警惕四種情況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是否有直接的關系,現在仍然不能確定。有專家認為,囊性乳腺增生在發展中增生的組織不斷壞死,身體受到這種慢性刺激,會不會出現癌變是很難說的。不過,從目前的研究看,大約只有3%到5%的增生病人出現乳腺癌。從另一個方面看,因為乳腺癌是發展很緩慢的癌症,在什麼措施都不採取的情況下,它也需要33個月才能發生,所以,即使有乳腺癌,只要積極治療也是有解決辦法的,病人的思想負擔不用太大。 有乳腺增生的女性如果同時具備下面幾種情況就需要警惕了:一是出現乳腺增生的時間較長,二是增生的結節摸上去很多很明顯,三是自己的年齡是在40到60歲之間癌症高發期,四是有家族史,如果兼有這幾個因素,女性就應該特別注意身體的變化,免得危及健康。 ■每個月自我檢查乳腺非常重要 對於普通女性,乳腺的自我檢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月應該找一個時間平躺或坐下來,用4個手指並攏,平著捋自己的乳房,感覺一下有沒有哪個部位有異物感,如果摸起來不太平就可能是長結節的位置。 檢查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乳房的外上方,因為這個部位腺體最多,有45%的乳腺增生會發生在這里。除了外上方較常見外,內上方、內下方、外下方和乳暈處都可能出現增生。有的女性會隨著月經的變化,乳房出現脹、輕微的疼痛,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有結節但不是彌漫性的,結節不多不硬,可以採取吃中成葯的方法治療或是吃一些西葯調節內分泌。如果是彌漫性的嚴重增生,經常疼痛,吃葯也沒有好轉,而且持續的時間達到二三年,可以選擇手術解決這個問題。醫生一般建議,結節摸起來很多,范圍非常廣泛,同時合並淋巴問題,有血性分泌物出現或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做手術,同時,在手術的過程中進行病理檢查,排除癌症的風險。如果自己屬於這種比較嚴重的情況,但又不願意做手術,那麼需要每3到6個月就到醫院檢查一次,避免出現惡化。 女性要保持有規律的生活,不讓自己過於疲勞,同時,學著放鬆心態,自己給自己減輕負擔,才是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⑹ 得了乳腺腫瘤怎麼辦
乳腺良性腫瘤中較多見的有腺纖維瘤和管內或囊內乳頭狀瘤。 乳腺惡性腫瘤有癌、肉瘤及癌肉瘤等。而乳腺癌佔大多數。 多餘乳腺腫瘤:在多餘乳腺上生長的腫瘤,稱之為多餘乳腺腫瘤。可為良性,也可為惡性,以癌瘤為多見。 男乳腫瘤:良性腫瘤有囊腫、腺纖維瘤、脂肪瘤、及乳頭狀瘤等。惡性者有癌及肉瘤。 乳腺良性腫瘤 乳...腺腺纖維瘤:最常見於20~25歲青年婦女。一般多為單發性,也可有多個在一側或兩側乳腺內出現者。乳腺腺纖維瘤的發生與雌激素的刺激(卵巢功能旺盛)有密切關系。因此很少發生在月經來潮前或絕經後婦女。 臨床表現:乳腺纖維瘤多位於乳腺的外上象限。常呈卵圓形,小者為櫻桃大或者胡桃大,但也可有較大者。一般腫瘤表面平滑、堅硬。腫瘤境界清楚,與皮膚及周圍組織無粘連。可在乳腺內四周推動無阻。雖推之可移,但放手即回原位。多無自發痛及觸痛。 乳腺管內或囊內乳頭狀瘤:此病較少見,多為40~50歲婦女。可單發或多發。腫瘤常位於乳頭部擴張的乳管中,或在乳頭附近與乳管通連的囊腫中。乳頭狀瘤一般很小,有蒂及許多絨毛,因富有薄壁血管,故極易出血。 臨床表現:病人一般無疼痛,主要症狀是乳頭溢液和出血,有時可在乳頭部摸到小的長圓形腫物 ,質軟與皮膚不粘連,可推動。擠壓乳腺時可自乳頭中排出血性分泌物。乳腺管內或囊內乳頭狀瘤可有6-8%癌變率。 乳腺惡性腫瘤 乳腺惡性腫瘤有癌、肉瘤及癌肉瘤等。而乳腺癌佔大多數。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資料統計,發病率佔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在婦女僅次於子宮癌。它的發病常與遺傳有關,以及40—60歲之間,絕經期前後的婦女發病率較高。僅約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乳腺癌的分類: (1)惡性程度較高者:占乳腺癌的大多數。病理形態上都屬未分化腺癌。 分為:硬性癌:約佔70%; 髓樣癌:較少見; 急性乳腺癌:又稱炎性乳腺癌,好發於年輕女子的妊娠期或哺乳期; 膠樣癌:甚少見。 (2)惡性程度較低者:這類乳腺癌有乳頭狀癌、導管癌、腺癌、乳頭濕疹樣癌和小葉癌等數種。 ——乳腺癌的擴展:乳腺癌的擴展通常分為乳腺內與乳腺外兩種。 (1)乳腺內擴展:乳腺癌主要發源於乳管上皮細胞,僅約5%來自腺泡癌瘤初發為局限性單發或多發病灶,繼則沿下述方式在乳腺內擴展:繼續新生癌瘤病灶;連續或跳躍式的沿乳管蔓延;沿筋膜間隙外展;侵出乳管,先引起結締組織反應性增生,而後向結締組織侵犯;腫瘤沿腺泡及乳管周圍和神經周圍的淋巴管擴展。 (2)乳腺外擴展:皮膚受侵、淋巴結轉移、血行轉移:肺是最常見的轉移部位,肺轉移後可侵及胸膜,乳腺癌晚期還可轉移到肝、腦、卵巢、肋骨、盆骨或脊椎骨等處。 ——臨床表現: 1、腫塊:為首要症狀。 2、疼痛:約30%的病人有疼痛感,多為鈍痛。 3、皮膚的改變:當腫瘤侵犯皮膚時,多出現不同程度的凹陷點,稱為「酒窩」征。隨著腫瘤繼續發展,可出現皮膚變粗增厚等「桔皮樣變」與皮膚粘連現象,此症多見於腫瘤位置較淺者。肥胖或懸垂乳病人,乳房下方常出現水腫,繼之腫瘤周圍又可出現皮下小結節,即所謂「衛星結節」,癌瘤繼續發展侵蝕皮膚便可發生破潰。 4、乳房輪廓及弧度的改變 5、乳頭溢液:可為純血性、漿液血性、乳樣或水樣液。 6、乳頭形狀的改變 7、區域淋巴結腫大 8、當癌瘤發生肺、肝及骨等處轉移是,則出現相應的症狀。 乳腺肉瘤:雖不多見,但種類繁多,如纖維肉瘤、腺肉瘤、癌肉瘤、骨肉瘤、脂肪肉瘤、肌肉瘤、脈管肉瘤、淋巴肉瘤及黑色素瘤等。 乳腺肉瘤常有以下幾個特點: 1、發病年齡與乳腺癌大致相似。 2、生長規律多為一小腫快,長期緩慢增長,而突然又迅速增大。 3、患者一般狀況尚好。 4、局部腫瘤可表現很大,但多局限一處,境界明顯,活動,呈中等硬度或似橡膠樣硬,但也可有軟化而柔軟者。 5、乳頭不回縮不溢液。 6、表皮因腫瘤迅速增大,而呈現緊張,發亮、微紅色,且有靜脈怒張。時常見到乳房與腫瘤一起下垂,若腫瘤過度下垂時,可使乳房皮膚水腫。但一般不發生粘連與「桔皮樣變」,腫瘤晚期可破潰呈翻花狀。 常見乳腺腫塊與乳腺癌的鑒別診斷 1、 腺囊性增生病:次病為乳腺異常增殖症的一個病變階段,多為年齡較大者,且易多發,有時呈索條狀結節,邊界不清,屬於癌前期病變。 2、 乳痛症:亦為乳腺異常增生症的一個病變階段,主要表現為在乳腺上可觸及多數不平滑之小結節,且多有輕微自發性痛。尤其月經來潮前乳腺脹痛明顯,甚至有是痛不可觸,患者很是痛苦。 3、 乳頭狀瘤:可單發,也可多發。單發者多為老年婦女,50%有血性溢液。多發者呈彌漫性結節,無明顯腫塊。此瘤可惡變。 4、 腺纖維瘤:好發於內分泌旺盛而調節紊亂的年輕婦女,大多在20-30歲期間。腫塊明顯、邊界清楚、光滑、活動、較軟,並呈結節狀。生長緩慢,而且很少有疼痛,但有惡變發生的可能。 5、 脂肪壞死:好發於肥胖婦女的乳房外側部分,大多有外傷史,需行切除活檢來鑒別。 6、 乳房結核:多為胸壁結核蔓延而來,可潰破,並流出乾酪樣膿液。注意檢查時常發現有其他部位的結核病灶同時存在。 7、 漿細胞性乳腺炎:也稱非哺乳期乳腺炎。較少見,多有急性發作史,可有疼痛、發燒等,但經消炎治療後很快消退。 8、 葉狀囊肉瘤:多見於35-40歲者,發展較慢,腫瘤呈分葉狀,部分堅硬如石,部分區域呈囊性感。瘤體常巨大,有時潰破,很少與胸膛固定。常誤認為晚期乳腺癌,但根治術後療效很好。轉移不多見,一般以血行為主,偶有淋巴道轉移。 中醫與乳腺腫瘤 關於乳房疾病,早在漢代就有記載,如《中藏經》中的「乳癖」,宋《婦人大全良方》中的「乳岩」,明《外科理例》中的「乳癆」《瘡瘍經驗全書》中的「乳癧」等。 腫瘤性乳房疾病,一般都是因憂思郁怒,肝脾受損,氣滯痰凝而成「乳中結核」。 乳癆:相當於西醫的乳房結核。是乳房部的結核性疾病。因其病變後期常有虛癆表現,故名乳癆。潰後膿液稀薄如痰,所以又名乳痰。 其特點是:病程進展緩慢,初起乳房內有一個或數個結塊如梅李,邊界不清,皮肉相連。本病臨床少見,約占所有乳房疾病的1%。多發於20-40歲的已婚、生育婦女。 本病名最早見於《外科理例》,《外科大成》論症更為詳細,《醫宗金鑒》還指出:「形勢雖小,不可輕忽,若耽延日久不消,輕成乳癆,重成乳岩。」 中醫認為多因體質素虛,肺腎陰虧,陰虛則火旺,火灼津為痰,痰火凝結成核;或肝鬱化火,耗損陰液,痰凝氣郁所致。 乳癖:乳房部位出現形狀大小不一的硬結腫快,稱為乳癖。相當與現代醫學的乳房纖維瘤。本病是乳房部常見的腫瘤性疾病。。 其特點是:乳中結核,形如雞卵,表面光滑,推之移動,一般多為單發。好發於20-25歲的青年婦女,其發病率約占乳房腫快的10%。 本病名稱最早見於漢《中藏經》。清《瘍科心得集》對該病的症狀描述較為具體。《外科真詮》指出有岩變可能,謂:「宜節飲食,息惱怒,庶免乳岩之變。」實為經驗之談。 中醫認為多因情志內傷,肝鬱痰凝,痰瘀互結乳房所致。如《瘍醫大全•乳痞門主論》說:「乳癖……多由思慮傷脾,怒惱傷肝,郁結而成也。」或因沖任失調,氣滯痰凝所致。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部一種非炎症性疾病。 其特點是:乳房腫塊,經前腫痛加重,經後減輕。好發於30-40歲婦女,是較為常見的疾病。 本病是現代醫學病名,屬於祖國醫學的「乳癖」范圍。為了不與現代醫學的乳腺纖維瘤相混,故把它分開論述。 中醫認為本病多由郁怒傷肝,肝鬱氣滯;思慮傷脾,脾失健運,痰濕內蘊,以致肝脾兩傷,痰氣互結,瘀滯而成塊。或因肝腎不足,沖任失調,陽虛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