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克服拖延
拖延,就是把辦事的時間延長,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把事辦完。在如今快節奏的工作生活方式下,效率越來越被重視。為了防止拖延時間,可以在手機上制定一個日程表,把每天固定要做的事和臨時接到的新任務統籌安排好。記得我在上小學六年級時學習過一種「統籌方法」。就是如果有兩個或多個事可以同時進行的,應該把這些事安排在同一時間內完成。比如:
想泡壺茶喝。當時的情況是:開水沒有;水壺要洗,茶壺,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葉也有了。怎麼辦?
辦法甲:先做好一些准備工作,洗水壺,洗茶壺茶杯,拿茶葉;一切就緒,灌水燒水;坐待水開了泡茶喝。
辦法乙:洗凈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坐待水開;水開了之後,急急忙忙找茶葉,洗茶壺茶杯,泡茶喝。
辦法丙:洗好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開的時間里,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等水開了,泡茶喝。
哪一種辦法省時間?我們能一眼看出第三種辦法好,前兩種辦法都比較拖延時間。
#杯水微觀#如題,學會統籌安排事務,合理利用時間,可以有效降低#拖延#的時間。
拖延,其實是一個習慣的養成!
那麼要克服它,我們就要知曉它拖延其中的危害。
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影響你的一生。
主動學習的人往往比被動學習的人更優秀。他們會主動尋求學習的機會,並且努力去做好它,即使不是老師所安排的作業,他們也會自己去找題來練。那麼作為被動學習者,也就是拖延學習者,他們不願意學,那麼就會拖延,把老師布置的作業拖到最後一天去完成。這樣肯定是學不好的,所以,不要在學習中養成拖延的習慣,避免此習慣成為一個惡性循環。
在職場上,你們可以這樣對比一下。
在工作中積極主動的人,領導一下達任務下來,就一猛頭的扎進工作中去完成它,在領導規定的時間內提早的完成了任務,並且主動做領導沒安排的工作。
在工作中拖延的人,領導下達任務之後,非要等到規定時間內的最後一天才加班加點的趕工完成。
那麼,對於以上兩類人,我相信,大家都很明了,哪一類人能夠得到領導的重視吧。
請不要讓拖延成為你的習慣!
周末放假,當你和朋友約好明天上午10點在什麼地方見面時,如果你是拖延症患者,那麼你的朋友可能就慘了,因為你可能會將時間拖延到10點以後。例如,起床拖延、出門拖延。這樣會給你朋友很不好的體驗!
那麼,明白以上拖延的危害之後,你還敢拖延嗎?如果還是不能解決問題,那麼請看以下方法。
解決辦法:制定時間規劃表
既然自身不能控制,那麼就把它寫下來,時刻提醒自己,把時間都定好,哪個時間段該做什麼事,一切都明了了,將這個習慣連續堅持下去,直到你不用看時間表都能夠清晰的記得在某一個時間段應該做什麼事情,並且能夠去執行,那麼,恭喜你,拖延症治好了。
怎麼克服拖延?
(一)
拖延這個表現為行為性的狀態,在很多情境中到底是不是拖延,是很難界定的。一般來說,如果當這個人無論什麼事情都有拖延的情況,我們才能認定為有拖延的行為習慣。
比如說吃飯,明明肚子很餓,早上拖到晚上,餓的實在是受不了了才吃。上廁所,憋到憋不住了才去廁所。上班就經常遲到,下班就經常不走。如果經常有這樣的情況,我們說有拖延的習慣。
絕大多數的人是不會有拖延的問題的。
(二)
所謂拖延通常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才存在的,我們用三個情境來解釋。
比如:
孩子寫作業,家長會感覺到孩子在拖延。
工人在工作,領導會感覺到工人在磨洋工。
自己明明必須要做的事情,卻又有一種以拖待變的期待。
1.孩子寫作業拖延,通常是行為上沒有目標的引領,情緒上缺少正向支撐,形成拖延的現象。
孩子在寫作業,本來內容就很枯燥,行為是重復性的,容易疲勞。沒有目標的引領,就會因為心理疲勞而慢慢磨。如果有小朋友等著他寫完字去玩,那麼他寫作業的效率就會提高。
有的家長習慣給孩子額外布置作業,咱們說本來做作業就枯燥,易疲勞,老師布置的寫完了,家長還要加量,又沒有任何益處,孩子就容易拖延。
也有的家長習慣在孩子做作業時嘮嘮叨叨,給孩子建立了一個負向的情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里,孩子容易拖延。
2.工人在工作時是受價值引領的,孩子的價值很簡單,感覺開心就行。成年人的價值需求較為多樣化,大部分的工人的價值是有價回報。也有一些人的價值是個人的成長。工人為什麼會磨洋工?利益的分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用任正非的話來說,本來沒有人才,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是人才了。
3.自己明明必須要做的事情,又忍不住要拖延,期待發生更符合自己預期的變化。這個是受個人目標與個人能力的影響的。當我們有了一個目標,如果僅憑自己的能力組織整合資源來達成的話,而這個目標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那麼拖延的可能性會比較小。
如果這個目標與他人相關,而自己又沒有能力整合他人的資源,那麼就可能產生拖延,企圖以拖待變。
(三)
准確的說,從人的成長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是積極正向的。
當我們在某些情境中產生了拖延的現象,需要怎麼樣去應對呢?
1.明確自己在每一件事情中的目標與價值取向。只有自己的目標是清晰的,我們才能知道自己要不要去到那個目標。只有自己的價值取向是清楚的,我們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去到那個目標。也只有我們的目標與價值是清楚的,我們才知道用怎麼樣的行為方式去。
2.完成一件事情後,及時的進行總結以完結這件事情,避免沉浸在對過去事件的主觀影響上。
3.對事件一定要有時間節點的安排,使自己按照既定的時間節點來進行。
以上希望可以幫到您!
如果能解決拖延症問題?首先拖延者先得承認並沒有什麼先天缺陷或者惡靈附體,才導致自己「不能」做事,相反,只不過是難以忍受做這件事的痛苦而已,那麼剩下的事情就是選擇忍受還是不忍受了。
如果打定主意,選擇去忍受這種痛苦呢?
那後面的工作並不難,隨便選擇一種戰拖技巧,下決心執行它。戰拖會、番茄法、GTD,還有各種豐富的時間管理技巧,任何一種方法都不乏成功的先例。只看你有多大的決心去承擔它們背後的痛苦而已。
如果面臨的痛苦超出了個人的承受極限,也不妨嘗試心理咨詢。咨詢師會輔導你做很多 情感 層面的工作,幫你更好地容納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如果是認知行為治療師(比如我),還會陪你制訂具體的工作計劃,在完成實際任務的過程中進行暴露體驗和觀察,這些方法我用過多次,確實是有效的。
心理治療中還有一些技術可以加強這一效果,比如設置合理的強化和懲罰,自我監管,認知重構,等等。因為並不是要做心理治療的技術討論,這里也不展開了。
但我最後還是要說:一切方法都取決於你是否真正下定了決心。對於心意堅決之人,再普通的方法也可以是有效的;而對於那些貌似很想改變,實際對於忍受痛苦還心存猶豫的人(很大一部分拖延者屬於這種),再好的方法最後也逃不過淺嘗輒止,輕易否定的結局。對於這類人群,我覺得通過心理咨詢去澄清自己的內在動機,還是非常必要的。
要做一件事,如果拖延的話,要麼是這件事情的價值還不夠大,要麼這件事的壓力、難度太大,從而造成拖延。
人性里,總是追求快樂,逃離痛苦。
如果你的年度計劃遲遲做不出來,不如感覺一下,內心感受是什麼?壓力,無奈?
如果領導說,一小時內做出來的話,明年獎金加多50%,請問你做得出來嗎?
如果一個孩子做作業很拖延,如果讓他知道,再拖下去,作業加倍!如果准時造成,馬上增加一個小時 游戲 時間。請問孩子會如何?
所以,解決拖延的問題,無非就是增加拖延下去的痛苦,創造不再拖延的快樂。
拖延並不是心理學相關的病症 但是卻是心理學家一直在研究的現象
② 怎麼改掉拖延症
如何改掉拖延症呢?
1、明確目標
想要改掉拖延症的壞習慣,首先,我們要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應對,自己想做的時候,然後,明確目標,只有我們有了目標,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才具有更加強大的力量,避免拖延。那麼,目標不要定得太高,做不到或者做起來有困難,習慣拖延的人更容易拖延,甚至放棄。所以,有拖延症的人要正確客觀的認識目標是需要長期堅持去完成的,不是短期的行為,可以先從小目標定起,努力完成每個小目標,給自己滿足感,才能夠促使自己堅持下來。
4、適當獎勵自己
對於改掉拖延症,當我們成功完成一件事情,給自己設定獎勵,可以激勵自己更好更快地去做這件事。例如獎勵自己一個禮物,一頓豐盛的大餐等。適當的獎勵能給予我們動力去改掉自己拖延的習慣。
③ 如何改掉拖延症
從前期准備、行動戰術兩方面入手。
一、前期准備
1、盤點內心掙扎:寫下以往2-3次拖延症的經歷,記錄期間的具體事件、為何誘發了拖延症、感受如何、結果如何;
2、辨別拖延領域:如家務、工作、學業、個人管理、社交、財務等方面;
3、拖延狀態:拖延的時間用在何處,用什麼行為逃避任務;
4、確定拖延借口:完成以上3點,可通過20分鍾的自由書寫,在不做判斷的情況下了解自己的思維和情緒,挖掘內心恐懼和抵抗,尋找拖延任務的原因。
二、行動戰術
1、建立可操作目標:可嘗試分解任務,立刻去做。將大的目標分解為小的任務後,會感覺任務更易完成,並會更迫切地去完成,完成後的成就感又幫助人們逐步完成最終的大目標。分解後任務第一步要能在5分鍾內完成,以此來建立長遠任務的自信心;
2、改變計時方式:優化時間觀念,可用「天」作時間單位,比用「月」作時間單位,更易開始執行任務,可用倒計日、倒計時等方式減少拖延,時刻提醒任務完成的時間;
3、思考完成後的獎賞:如果按時很好地完成任務,可獲得什麼樣的獎勵,給予自己鼓勵,同時當取得微小成就時,應及時慶祝每一個成功完成的任務;
4、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適當增加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健康飲食,規律生活,能形成自然習慣,對拖延症有一定的幫助。
因此,如發現有拖延症的傾向,應正視原因,及時調整狀態,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不要總批評自己,當任務無法完成時應學會拒絕。
④ 怎樣改掉拖延症,有什麼方法呢
拖延症是指將要做的事情推遲的一種行為,而且在心理上無法控制,可以通過心理治療來改善,包括改變認知、改善習慣等:
1、改變認知:嘗試接納拖延症,多運用積極暗示、增加成功體驗、放大優點等方法獲取自信,要求自己改變完美主義,有助於改善拖延症;同時需要認識到任務的繁瑣與難度,長期的勞累就會導致厭惡感,從而出現拖延,可以適當附加獎勵,減少任務量或者轉換任務;
2、改善習慣:首先,制定一份日常生活的時間表,比如每晚7-9點在書桌前閱讀,養成良好的習慣,長期堅持,會感覺更自信,心理負擔也更小。其次,可以適當地放鬆、娛樂來調整自己的心情,獲得暫時的積極情緒,堅決不能逃避現實。然後,盡量發揮群體的作用,群體氛圍可以提供特殊的情境,與朋友一起克服壞習慣,效果會更好。最後,消除影響工作效率的一切干擾,全心全力地去做事情;
3、學會分清主次:把大任務分成小任務,小任務完成起來比較容易,這樣也會有效改善拖延。
如果拖延症比較嚴重,極大地影響了生活以及前程,建議咨詢心理醫生,尋求專業的幫助。
⑤ 怎樣克服拖延症
我一直在克服拖延症的道路上,有幾個方法可以分享一下。
第一,好好調理身體,有的時候不是懶得動,而是有氣無力,這樣的身體處於不 健康 的狀態,最好去看看中醫。
第二,准備一個本子寫上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以一天為周期列時間表,很多拖延症患者在初期克服拖延症總是喜歡把每一天安排的滿滿的,但是卻無法執行
最有效的辦法是將自己近階段想做的事都寫在本子上,從中挑出兩個最著急做的,這樣一項一項地做完。雖然完成這些任務會用很長的時間,但是完成了,就是克服拖延症的第一步。習慣了以後可以在任務上加起始日期和完成日期,還可以將任務分類,比如說工作,生活,學習,健身等等,很有效果。
第三,讓自己生活在憂患之中,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有的時候生活的壓力會促使你向前跑。
現代的生活當中,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拖延的習慣。「等一會兒再做吧」,這樣的想法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拖延,是「拖延症」嗎?難道說人人都有拖延症嗎?
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將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症並不是一個嚴格的心理學或醫學術語,但嚴重或經常的拖延行為,通常是一些深層心理問題表現。
很多人認為時間管理就是擺脫拖延症,擺脫拖延症能幫助我們獲得更多的行動力,但是在獲得行動力之前,比行動力更重要的是行動的方向。所以說時間管理並不是擺脫拖延症而是一個好習慣,因此在學習時間管理的過程中,我們更像是去堅持實踐一個習慣所學到的知識。
什麼是拖延症?就是當你已經計劃好要做一件事情,但是你就是拖著不去做,並且還表現出強烈的自責情緒和負罪感。人為什麼會有拖延症,拖延者往往難以抵制外界的誘惑尤其是 娛樂 方面的誘惑。有時是因為給自己定的目標太高,做不到或者做起來有困難,所以容易放棄容易拖延。也有一部分人是對工作能力不自信而導致的拖延行為。還有一種情況容易導致失去自控力,那就是想做/要做的事情太多的時候,由於你缺乏明確的目標,我們很難判斷哪件事情更重要,於是在猶豫中寸步難行,最後走上拖延的道路。
本來拖延的過程是為了躲避壓力,但拖延的惡果又讓我們產生了一系列負面感受,比如愧疚、懊悔、焦躁。最後的結果是我們不但沒有因為拖延而緩解了壓力,反而積累了更多負面感受,讓我們壓力更大。這些感受帶來的壓力,又更容易讓我們進入下一輪拖延,最後越來越不自信。所以改變拖延怪圈,獲得持續行動力的關鍵。
看過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武林江湖的一句話"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和「早」就是你獲得長期行動力的利器。 快指的是提高做事的效率,早指的是能提前就提前。效率和提前是一個整體,效率會帶來提前,提前也會帶來效率,從而形成正循環。而且「快+早」還能讓我們面對意外的時候也更有抵抗力。因為時間充裕,我們可以沒有壓力地完成額外的任務或解決突發事件。
拖延與一些認知心理相關,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改變這些不正確的認知,增加成功體驗和放大優點等方法獲取自信。也可以通過適當休息,轉移注意力獲得積極情緒,增強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預防拖延的發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對自己進行自我管理。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找到適合你做的事情來進行能力提升,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們才能更好對抗拖延症!千萬不要指望自己能在短時間就內達到某某大神一樣的程度,急於求成反而事倍功半。所以要從給自己定小目標開始,你就會容易堅持下來,就會享受堅持的快樂,從而實現更大的目標。
我們通常總有一個完美主義情結,當准備開始一件事的時候,要先進行一系列的准備工作,這其實是一種病態,世間本就沒有完美,你與其等待完美不如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糾錯而達到完美。所以想做什麼事情就立即去做,不用在意是怎麼開始的,只要開始,就比不開始好很多。在行為過程中不斷提高,最終都會達到我們期望的那個完美。也就是說只要是有價值的事情,不要糾結這件事情的價值多少,就直接去做。所謂成功的人生,就是這樣無數個或大或小的價值累積而成的結果。只要我們去積累價值,無論這件事情的收益多少,我們都能聚沙成塔。
沒有拖延症,整個人類都沒有拖延症,因為拖延的基因已經被滅了。250萬年前,在非洲大草原上,我們的祖先,和各種猛獸搶食,誰拖延,誰被滅。
那些自以為有拖延症的人,是在拖延中得到了實際的好處,只是他自己沒感覺到而已。找到你在拖延中得到了什麼好處。拖延症不攻自破。
⑥ 改掉拖延症的10個方法
改掉拖延症的10個方法
我導語:以下10個方法幫你改掉拖延症,優化自己的職場時間,成為一個自律高效、雷厲風行的職場人。
幫你改掉拖延症的10個方法
1、列任務清單
你要把所有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清清楚楚地列在紙上。然後你就可以有條不紊地開始工作了,當你將完成的任務從清單上劃掉的時候,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一定會激勵你繼續下去的。
2、規劃日程表
當你正在准備某個考試,或者一些較為復雜的工作項目時,規劃好自己的日程表能夠給你帶來相當大的用處。在進行日程表規劃的時候,你所面對的工作或學習任務就 被分成了若干個比較容易管理的部分,每個部分都有各自需要的時間,這樣你就會清楚地知道到了什麼時間自己究竟該做什麼事情了。
3、動手去做
其實對付拖延症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動手去做,但同時這也是最為困難的辦法。別在為自己不想刷碗、整理房間、工作或者任何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找借口了,趕緊動手去做吧。
4、尋找合適的時間。
如果你是個常常由於注意力被別的事情分散了而拖拉工作的話,那麼如果你能將工作放在一天當中的某個比較合適的時段去做的話,可能會更有幫助。比如說在看完你最喜歡的'電視節目之後,或者一天里你最為精力充沛的時刻等等。
5、找個同伴幫助你
如果你無論做什麼都無法擺脫拖延症,那麼找個同伴來幫幫你或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當然,並不是說要你的朋友來監督你,因為沒有人有那個閑工夫。但是如果你告訴好朋友,自己現在有個任務要完成,那麼一旦你想到他過一陣子就回來檢查你的進度,也許你就會有進行下去的動力了。
6、你需要鼓勵
如果在做自己總想逃避的事情的時候,能獲得別人的鼓勵,那麼你的干勁就比較容易被激發出來。我們之所以拖拉常常是因為這些任務很討厭,或者是我們覺得自己並不能勝任,這個時候不妨讓別人來給你一些鼓勵,讓激勵的話推動你前進吧。
7、遵守紀律
避免拖延症的最好辦法之一就是遵守紀律。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不太容易,但是真的很好用,尤其是當某件事總是會被你一再拖延的時候。如果你正遭遇這種情況,那麼不妨試試看,讓這件事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吧。
8、給自己一些獎勵
如果有些事是你非常非常討厭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麼在你完成它之後就給自己一些小獎勵吧。這些小獎勵要盡可能簡單,比如喝杯咖啡放鬆一下,或者看一集你最喜歡的動畫片。
9、決心
有的時候,下定很大的決心也是堅持完成我們不喜歡的工作的非常好的方式。每個人都得做一些自己i不想做的事——比如生活本身。所以下決心開始吧,然後一直保持下去,直到結束為止。
10、專心致志
試著讓自己專心地去做你手頭上不得不幹的工作。你要把這份工作想像成一件必需的任務,然後耐心坐下來完成它。這是專心與集中精神的問題——不要去想亂七八糟的事情,將你所有的注意力放在系統地完成手頭的工作上。
⑦ 如何才能改變拖延的毛病
拖延症是現在年輕人的共有病症,我小時候在學校的時候有過這樣的經歷,需要交一項作業,但是我不想寫。我就去看電視劇,看著看著我就看一下時間,剛開始心裡還有點糾結,想著過一會去寫吧。後來,徹底放棄了,等到最後一天再著急忙慌地寫。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拖延症,因為你的潛意識里覺得這件事情你一定能在最後期限完成,所以你就會一拖再拖,把事情都拖在最後一天完成,然後焦頭爛額,就一直抱怨怎麼那麼多事。其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只是沒有合理安排而已。
想要馬上改掉確實並不容易。你之所以每次都會把工作拖到最後期限才下手去做,其實是因為在內心深處你隱約地知道自己是可以在最後一刻完成任務的。
我們要怎樣改變這種拖延的感覺呢?
1、直接行動
當想到這件事的時候就馬上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完成這項工作。一旦開始,事情就會容易得多。
2、設置節點
除了外部設置的deadline,你可以給自己再設置一個deadline。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告訴自己必須在這個時間節點內完成,這就是真正的deadline。有5天的時間完成,你就給自己設置3天,逼自己一把。
3、進行計劃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輕重緩急,你可以把每天、每個星期、每個月需要做的事情排一個序,先完成重要的事情,再完後那些小事,不必要做的事就盡量少做了。
4、掌握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正確、高效的方法比勤懇重要得多,這樣會節省很多時間,你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平常在工作和學習中多總結方式方法,並在工作中實踐,逐步改善方法。
5、經常運動
經常做運動一是對身體好,二是可以使你興奮,三是可以培養意志力,鍛煉本身就是一個堅持的過程。意志力強的人可以更大限度地拒絕誘惑,去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拖延症,感覺就是一種心理暗示!一個錯誤的暗示就是導致拖延症的原因,比如我說:我找時間把房間清潔做一下。如果換句話說「我今天晚上回家一定把房間的清潔做一下」。這兩句話哪一個更有執行力一看就知道。所以第一點就是從心裡去解決問題,改變自己之前的習慣性思維。
那麼第二個方法呢也很常見,這是很多家長用的辦法,比如自己得孩子存在拖延症,那麼在他將事情完成的時候給他適當的獎勵。順道說下次如果做其他事情的時候積極主動,那麼會得到更好的獎勵!這樣去觸發一個人的積極主動性。慢慢的也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拖延症了!
以上只是個人看法,有可能有些欠妥。希望能學習到更多有效的辦法。
首先,不難了解到
⑧ 教你8個方法幫你改掉拖延症
教你8個方法幫你改掉拖延症
教你8個方法幫你改掉拖延症,我們都知道,在職場中最忌諱的事情就是拖延工作,不能夠按時完成,這會給我們造成非常多的壓力,讓我們十分焦慮,所以我們必須要解決拖延症這一個問題,下面就一起學習一下教你8個方法幫你改掉拖延症。
教你8個方法幫你改掉拖延症1
列任務清單
你要把所有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清清楚楚地列在紙上。然後你就可以有條不紊地開始工作了,當你將完成的任務從清單上劃掉的時候,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一定會激勵你繼續下去的。
規劃日程表
當你正在准備某個考試,或者一些較為復雜的工作項目時,規劃好自己的日程表能夠給你帶來相當大的用處。在進行日程表規劃的時候,你所面對的工作或學習任務就 被分成了若干個比較容易管理的部分,每個部分都有各自需要的時間,這樣你就會清楚地知道到了什麼時間自己究竟該做什麼事情了。
動手去做
其實對付拖延症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動手去做,但同時這也是最為困難的辦法。別在為自己不想刷碗、整理房間、工作或者任何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找借口了,趕緊動手去做吧。
尋找合適的時間
如果你是個常常由於注意力被別的'事情分散了而拖拉工作的話,那麼如果你能將工作放在一天當中的某個比較合適的時段去做的話,可能會更有幫助。比如說在看完你最喜歡的電視節目之後,或者一天里你最為精力充沛的時刻等等。
找個同伴幫助你
如果你無論做什麼都無法擺脫拖延症,那麼找個同伴來幫幫你或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當然,並不是說要你的朋友來監督你,因為沒有人有那個閑工夫。但是如果你告訴好朋友,自己現在有個任務要完成,那麼一旦你想到他過一陣子就回來檢查你的進度,也許你就會有進行下去的動力了。
你需要鼓勵
如果在做自己總想逃避的事情的時候,能獲得別人的鼓勵,那麼你的干勁就比較容易被激發出來。我們之所以拖拉常常是因為這些任務很討厭,或者是我們覺得自己並不能勝任,這個時候不妨讓別人來給你一些鼓勵,讓激勵的話推動你前進吧。
遵守紀律
避免拖延症的最好辦法之一就是遵守紀律。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不太容易,但是真的很好用,尤其是當某件事總是會被你一再拖延的時候。如果你正遭遇這種情況,那麼不妨試試看,讓這件事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吧。
給自己一些獎勵
如果有些事是你非常非常討厭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麼在你完成它之後就給自己一些小獎勵吧。這些小獎勵要盡可能簡單,比如喝杯茶放鬆一下,或者看一集你最喜歡的影片。
教你8個方法幫你改掉拖延症2
不給自己貼標簽
首先是不要給自己貼標簽,很多人都喜歡給自己貼標簽,因此,在不知不覺中真的成為了這樣的人。
貼標簽的危害就是我既然有拖延症,那平時拖延很正常,給自己貼一個戒不掉拖延症,那你可能就索性不戒了,這樣的心理。
所以不要給自己貼標簽,你越是給自己貼標簽,就越容易按照那個方向去做。
之前有個很熱門的話題,如何快速廢掉一個人,其中提到一個方法,就是不斷的給他貼標簽。
因為一旦給他添上這個標簽,他就會在潛意識里往那個方向發展。
細化目標
將目標細化到毫不費力就可以完成,等有了目標後,你才會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把目標細化成一個個能夠輕松完成的任務才有動力去行動。
著名馬拉松運動員山田本一在奪得冠軍後,記者問他,你是如何取得如此成績的?他的回答是:在比賽前我都會把比賽路線仔細勘察一遍。然後把那些醒目的建築物或者樹木畫下來,標記好對設成一個個目標。比賽開始後就以百米沖刺的速度沖向第1個目標,完成第1個目標後,又以同樣的速度沖向第2個目標,這樣40多公里被拆分成很多個小目標就能輕松完成。
很多時候行動起來並不難,只是差了一些方法。方法用對了,行動起來才會更有激情。
提醒一下:因為目標細分的比較小,所以最好用紙寫下來,因為當你開始回憶要怎麼做時,你很有可能就直接罷工。
所以把目標寫下來肯定是沒有錯的,因為有時候大腦的懶惰程度是我們不可想像的。尤其是剛起床還不是很清醒和剛忙完一堆事很累的時候。
自我察覺
要有意識的生活,有意識的做決定,杜絕所有時刻順其自然的思想,在發現自己,在拖延時,馬上做出行動。
也可以經常問自己,「此刻我在做什麼」?這樣能讓我們快速的意識到自己是否在做應該做的事。
當我意識到自己沒有按照自己的目標行動,而是做其他的事時,會馬上制止,發現自己在刷視頻馬上停止自己的手指,按下電源鍵放下手機馬上站起來,或者如果我是躺在床上,我會直接把手機甩到一邊,靜止3-5秒,這樣做可以馬上讓我逃離拖延行為。
所以自我意識很重要,而且在意識到自己在做不應該做的事時,應馬上行動。
⑨ 如何改掉拖延症
治療拖延症的方法
一、改變認識
拖延與一些認知心理呈負相關,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改變這些不正確的認知,如運用積極暗示、增加成功體驗和放大優點等方法獲取自信;改變完美主義,幫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務帶來的益處。
二、積極情緒和調節動機
可以通過適當休息,轉移注意力,適當地放鬆娛樂等來轉換心情,獲得暫時的積極情緒,不能逃避現實,忽視長遠利益和問題的根本解決。在動機方面,任務性質中的任務厭惡影響拖延,所以需要將厭惡的任務轉換為喜歡的任務或附加一些獎勵。
三、增強自我效能感
增強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預防拖延的發生。鼓勵個體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對自己進行自我管理,積極監控自己的行為並評估干預期。
四、發揮群體的作用
群體氛圍可以為成員提供一種特殊的情境,充滿理解、關愛、信任,這種環境的變化必將引起個體行為的改變。
(9)怎樣可以改掉拖延時間擴展閱讀:
拖延症的影響因素
一、環境因素
拖延者的拖延行為與完成任務所受的時間壓力和來自外界的娛樂方面的誘惑有關。拖延者往往難以抵制外界的誘惑尤其是娛樂方面的誘惑,從而導致了拖延行為。
二、任務特徵
1、任務難度:任務的難易程度會影響個體拖延行為的發生,任務越復雜,人們越容易拖延,當個體認為某項任務超出自己的能力時,由於缺乏對成功的控制感,通常會採用拖延的方式推遲或逃避執行該項任務
2、獎懲時限:任務的獎懲時限也影響任務的完成。如果任獎賞及時,會減少任務完成時間的拖延。
3、任務的厭惡程度:對於可能帶來令人乏味、產生挫敗感和怨恨的任務,人們會首先選擇迴避,如果不能迴避,就會盡可能地推遲面對。
⑩ 克服拖延的方法
克服拖延的方法有很多。重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找出拖延的原因
當你沒有心情工作時,拖延會告訴你一些重要的事情。它可能是簡單的東西,比如你需要休息或吃東西。這可能是一些復雜的事情,比如你背著你的團隊,或者你對你的工作不滿意。不管是什麼,不要因為拖延而懲罰自己,花點時間思考,找出拖延的原因。這可能是你征服任務時最有成效的一步。
2. 消除障礙
在開始一項任務之前,花點時間考慮一下可能會阻礙你前進的障礙。然後,制定一個計劃,以確保他們不會這樣做。例如,你可能在你的電子郵件收件箱中有一個任務的指令,如果你不做任何事情,你就會不斷地回到你的收件箱去查看它們,而只是被其他的電子郵件干擾。在這種情況下,你的管理計劃應該是在開始工作之前從你的收件箱中獲取指令。通過提前計劃,你可以保持你的注意力,避免拖延。畢竟,重新獲得焦點要比維護它困難得多。
3. 不管怎樣,馬上著手去做
有時候真的很難開始做一些事情,即使是你喜歡做的事情。我可能會盯著一個空白的Word文檔,或者在一個寒冷的冬日早晨站在海灘上。第一步是困難的,但是一旦你開始——輸入第一個段落或者結束第一波的行動——你的情緒就會有顯著的改善。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到開始的困難和糟糕時,你就不鼓勵自己這樣做。但是,無論什麼情況下,著手去做的時候,你的情緒會迅速好轉,這有助於你繼續工作。
4. 分解切割項目
我們經常拖延,因為我們對一個項目的規模感到害怕。為了減少恐嚇,試著切割項目。找出你可以快速輕松完成的任務。例如,寫提案可能需要10個小時的高度集中,但你可以在15分鍾內拿出一個介紹,並在10分鍾內開發出一份可交付成果的清單。在你意識到之前,這些小任務已經分解了項目,而且不再令人生畏。
5. 在適合的環境中工作
即使你做的每件事都是對的,在錯誤的環境中工作也會讓你屈服於拖延。這意味著遠離電視、電子產品、朋友和吵鬧的地方。這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效的,但是你需要在適合你的環境中工作。
6. 享受小的勝利
沒有什麼比檢查待辦事項清單更重要的了。為了避免拖延,你需要通過跟蹤你的進度來體驗這種成就感。小的勝利在大腦中負責獎勵和激勵的新的雄激素受體。雄激素受體的增加增加了睾丸激素的影響,這進一步增強了人們應對挑戰的信心和渴望。這會讓你興奮起來並向前邁進。有時候,把一些輕松的事情從清單上劃掉,只不過是建立起解決重大問題的精神力量所需要的。記住,這不是為了避免大任務而做小事情,而是在日常檢查清單中包括一些小任務來增強你的自信和動力。
7. 獲取現實
為你的一天設定不現實的目標是一種讓你變得氣餒的方法,並且屈服於消極的情緒,從而拖延時間。設定現實的目標能讓事情變得積極,這能讓你保持正確的心態去工作。
8. 控制你的自我談話
對自己說,「我不會拖延,我不會拖延」,這實際上會確保你會一定會拖延。有一項經典的研究,參與者被告知不要去想一隻白熊。事實證明,當你的思維被你想要避免的東西吸引時,你幾乎不可能避免去想那些你告訴自己不要去做的事情。訣竅就是把注意力轉移到完全不同的(和積極的)的事情上。與其告訴自己不要拖延,想想自己該做些什麼,以及完成它的感覺有多棒。這樣,你的大腦就會專注於你想要採取的行動,而不是想要試圖規避你的行為。
9. 不做完美主義者
大多數作家花費數不清的時間來討論人物和情節,並在一頁一頁地寫出他們知道永遠不會在書中包含的內容。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知道想法需要時間來發展。當我們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被凍結,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想法並不完美,而我們所生產的東西可能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如果你沒有開始並給你的想法時間發展,你怎麼能創造出偉大的東西呢?作者Jodi Picoult總結了避免完美主義的重要性:「你可以編輯一個糟糕的頁面,但你不能編輯一個空白的頁面」。
10. 專注於結果
很有可能,你不喜歡去看牙醫。並不是很多人也會這樣做。那你為什麼要去呢?想得到結果。你的牙醫很擅長讓你的牙齒和牙床變得更健康更有吸引力。你也可以去,因為有人在你的牙齒上咬了一個小時的疼痛遠沒有得到一個洞,一顆牙,或者根管的疼痛。你去看牙醫,因為你知道這個過程是值得的。同樣的心態也適用於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雖然它可能會讓你急於開始,但不要把重點放在那上面。想想看,把事情做完會有多好,如果你等到最後一分鍾,也不會盡你最大的努力,你會有多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