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怎樣把握哺乳時間
擴展閱讀
怎樣手動關掉汽車電源 2025-05-14 16:09:01
服裝店的衣服怎樣分類的 2025-05-14 16:00:45

怎樣把握哺乳時間

發布時間: 2022-04-24 11:28:55

Ⅰ 母乳喂養的正確時間表

母乳喂養既能補充新生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又能增進母子的感情,是一種不錯的方式,有條件的母親可以嘗試使用。那麼,母乳喂養時間表應該怎麼安排呢?

理論上講,母乳喂養是按需哺乳,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但是,如果超過3小時,嬰兒還在睡覺,應該喚醒嬰兒。可以採取以下方法:給嬰兒換尿布、觸摸新生兒的四肢,手心和腳心、輕揉其耳垂,將嬰兒喚醒。如果上述方法無效,可採用另一種方法,母親用一隻手拖住嬰兒的 頭和頸部,另一隻手拖住嬰兒的腰部和臀部,將嬰兒水平抱起,放在胸前,輕輕的晃動數次,嬰兒便會睜開雙眼,嬰兒清醒後,母親即可給嬰兒哺乳。

混合喂養或人工喂養的嬰兒,也應每隔3-4小時餵奶一次。隨著新生兒日齡的增長,每個新生兒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會逐漸形成自己的飲食規律,有些新生兒 很自然地會延長夜間吃奶間隔。家長應認真觀察新生兒,如果新生兒對刺激反應差,不哭不鬧,精神萎靡,面色發暗或倉白、四肢發涼,呼吸急促或忽快忽慢不規 律,這說明新生兒很可能患有某些疾病,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

父母不要總是嘮叨幼兒期寶寶所犯的每一個小的錯誤,這樣會給幼兒期寶寶年幼的自尊心帶來傷害。

Ⅱ 怎樣掌握給嬰兒開始餵奶的時間

母親第一次給小兒餵奶叫「開奶」。

在過去很長時間里,人們大多強調母親產後非常疲勞,需要一段時間休息,所以一般應在嬰兒出生後6~12小時才開始餵奶,好像這樣才有利於母親。

其實,早開奶有利於母子的健康,產後盡早讓孩子吮吸母親乳頭,新生兒強有力吸吮是對乳房最好的刺激,餵奶越早越勤,乳汁分泌得越多。新生兒出生後第一個小時是敏感期,而且生後20~30分鍾內,嬰兒的吸吮反射最強。因此,母乳喂養的新觀點提倡產後1小時內即開奶,最晚也不要超過6小時。早開奶存在許多好處:母親產後泌乳必須依靠嬰兒對乳頭的吸吮刺激。小兒盡早吮吸乳頭,能促使早下奶,下奶快;

加快母親子宮復位,早止出血。嬰兒吸吮引起催產素的分泌,可使產後子宮收縮,加快復位,有助於產後出血盡早停止;

早獲免疫能力。早餵奶,嬰兒可以獲得初乳中大量的免疫物質,加強嬰兒抵抗疾病的能力;

早日密切母子感情。新生兒敏感期正是建立母子間感情聯系的最佳時期,新生兒出生後母子接觸的時間越早、母子間感情越深,孩子的身心發育就越好;

能夠及時補充嬰兒從母腹到人間的生理斷層,能夠盡快獲得生理需要,特別是水分、營養的及時補充,有利於嬰兒成長的連續性。

Ⅲ 母乳喂養時間規律

母乳喂養最合理的時長大概是在15~20分鍾之間。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在出生後的3~6個小時就可以開始哺乳,在進行母乳喂養時要密切注意觀察嬰兒的小便和睡眠情況。另外需要注意並非吃奶的時間越長就越好,如果哺乳的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新生兒吸入太多空氣,導致新生兒發生腹瀉、嘔吐等不適的狀況,母親的乳頭皮膚還容易出現糜爛等炎症,所以應當正確的把握好母乳喂養的時間。

母乳喂養也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在一歲之內可以考慮純母乳喂養,過了一歲之後最好是斷掉母乳,因為這個時候母乳的營養價值並不是很高了。新生兒最好是純母乳喂養,這樣吸收的會比較好,而且抵抗力也會比較好。但是在純母乳喂養期間,寶媽一定要特別注意好自己的飲食。

母乳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許多免疫因子,能夠有效的提高寶寶的抵抗力,還能為寶寶生長提供營養,還可以增進母子治療的情感,並且母乳經濟方便,母乳喂養的寶寶應該按需哺乳,一般在寶寶一周歲半左右在為寶寶斷奶,一般在母乳6個月左右可以為寶寶添加一些輔食,一般先從米粉開始。

Ⅳ 哺乳期餵奶的最佳時間

一般情況下為一年,嬰兒滿一周歲時止。如果是嬰兒身體特別虛弱,經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證明,可適當延長哺乳期。如果哺乳期滿時正值夏季,可延長一至二個月。
【法律依據】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九條
對哺乳未滿1周歲嬰兒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用人單位應當在每天的勞動時間內為哺乳期女職工安排1小時哺乳時間;女職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個嬰兒每天增加1小時哺乳時間。

Ⅳ 母乳喂養很重要,母乳喂養時間該怎麼算

在我們的印象中,隨著科學知識的宣傳普及,母乳喂養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但實際上,真正做到母乳喂養的人卻比我們想像中的少。近日,有關機構公布的《中國母乳喂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顯示,我國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喂養率為29.2%,不足三成。

另一方面,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在6個月前純母乳喂養,6個月後添加健康、合適的輔食,同時繼續母乳喂養,一直到2歲以後,最好是喂到自然離乳。顯然,6個月內的母乳喂養已不足三成,能堅持喂養到一歲或兩歲的人則更少。為何母乳喂養無法得到普及?其背後是對母乳缺乏正確的認知,配方奶粉的沖擊影響,缺乏母乳喂養條件,沒有正確哺乳等多種因素影響。

為何母乳喂養無法得到普及?其背後是對母乳缺乏正確的認知,配方奶粉的沖擊影響,缺乏母乳喂養條件,沒有正確哺乳等多種因素影響。

寶寶不吃奶怎麼辦?教你打開正確喂養姿勢

許多媽媽反饋,在喂養孩子之後常常是腰酸背痛,常讓人想放棄喂母乳,直接喝奶粉好了。其實,這多數是因為媽媽在哺奶的時候沒有採用正確的姿勢。因為新生兒的胃容量僅有一顆乒乓球大小,再加上母乳又十分好消化,往往需要母親頻繁哺喂,這就要求哺乳者保持一個舒適的姿勢。徐敏護士長建議選擇合適高度的座椅,在背部墊上一個抱枕,在腳下放一張凳子,讓媽媽在餵奶的時候手臂有力量支撐,即使久抱也不會感到疲累。

寶寶餓了但不吃奶怎麼辦?是不是因為母乳不好?可能只是因為姿勢沒抱對。徐敏護士長為各位新手媽媽支招:「抱孩子時讓嬰兒的頭部與身體呈現一條直線,讓嬰兒的臉對著母親的乳房,鼻子對著乳頭,再將嬰兒往母親身體靠近。接著,母親用C字形將乳房托起,用乳頭刺激孩子的口周,建立覓食反射,當孩子口張到最大時,將乳頭送往孩子嘴中,正確的含接姿勢是讓乳頭和大部分的乳暈含在嬰兒嘴中,當能看到或聽到吞咽時,表示嬰兒在吮吸乳汁。」

如何判斷嬰兒的母乳攝入量是否足夠?徐敏護士長表示,可以通過觀察以下幾點:

1、從出生四天之後,寶寶每一周的體重都能增加120-220克;

2、當母乳產量穩定後,寶寶每一天更換的尿布數量大概在5-6塊;

3、新生寶寶在前幾個月里,每天需要2-5次排便,在第6周後,排便次數如果少了,排便量會有所增加;

4、平均每天哺喂6-10次,能聽到寶寶的吞咽聲;

5、如果寶寶吃奶很滿足,兩次哺乳時間可以間隔3小時左右。

Ⅵ 怎麼調整餵奶時間

調整嬰兒喝奶時間,最好是寶寶每到特定時間點就餓,此時可以適量讓嬰兒喝奶,到某時間段嬰兒餓了讓他喝飽,這樣能起到調理嬰兒喝奶的目的。但新生兒吃奶時間都是不規律,這是屬於正常的現象,因此還在哺乳期的家長,當寶寶想喝奶的時候就要給他喂,千萬不能拒絕,一般過了幾個月後,寶寶就會有喝奶的規律再調整。

Ⅶ 母乳喂養如何按時哺乳

母乳喂養間隔時間是多少?母乳喂養時間要參照寶寶年齡情況而定。
1、按時哺乳不適合新生寶寶:對於新生寶寶來說,時間觀念是一種飄渺的東西,無論什麼時候寶寶都會睡覺、哭鬧、吃奶,很少玩耍,這讓新爸媽們特別疲憊。以往為了減輕新爸媽們的負擔,提倡對寶寶按時喂養,一般是每隔2—3小時餵奶一次,但通過新的科學研究發現,按時喂養的方式並不適合新生寶寶。現在提倡的喂養方式為按需哺乳,就是說不受餵奶時間和次數的限制,隨餓隨吃。
2、1—2個月後可改為按時哺乳:原則上母乳喂養是按需喂哺的,不過一般寶寶到了一定的月齡會自動形成大約三四小時吃一次奶的規律。
1—2個月後的寶寶,爸媽們可以把按需哺乳改為按時哺乳,這樣可以讓疲憊的爸媽得到一定的休息。例如上午6、9、12點,下午3、6、9點,夜間12點各喂一次奶,深夜就逐漸讓寶寶習慣不吃奶,這樣有利於媽媽和寶寶的夜間休息。3—5個月後,可改為3—4小時喂一次。半歲後可改為4—5小時喂一次,並養成夜間不餵奶的習慣。每次餵奶時間不宜太長,以15—20分鍾為宜。這樣有規律的餵奶有利於嬰兒消化系統有規律地工作。

Ⅷ 哺乳應該怎樣安排時間呢

這個問題真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愛人剛生完孩子九個月,在這期間學習了不少關於哺乳的知識。

對於哺乳時間的安排,書上一般分為兩派。

一派主張只要孩子餓了就給孩子哺乳,也就是隨時哺乳。

而另一派主張,最好給孩子隔兩三個小時吃一次奶,這樣不容易形成依賴。

其實這兩種說法各有各的道理,不過我們在咨詢過其他寶媽之後,都是按照第一種方法做的,也就是隨時哺乳。

當然隨時哺乳也不是沒有弊端的,比如孩子很容易因為吃的太多,頻率高,而產生吐奶的現象。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只需要每次吃完奶之後給孩子拍嗝就好了。

一旦孩子打上來飽嗝,基本都不會有吐奶現象。

當然,如果有的寶媽覺得比較麻煩,跟兩三個小時給孩子吃奶也是可以,這都是可以靈活掌握的,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Ⅸ 新生兒哺乳時間怎樣安排最科學

新生兒哺乳時間怎樣安排
從生理角度看,新生兒的胃每3小時左右會排空一次。從理論上講,母乳喂養是按需哺乳,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但是,如果超過3小時,嬰兒還在睡覺,應該喚醒嬰兒,可以採取以下方法:給嬰兒換尿布、觸摸新生兒的四肢,手心和腳心、輕揉其耳垂,將嬰兒喚醒。
怎麼安排寶寶睡眠與哺乳時間 如果上述方法無效,可採用另一種方法,母親用一隻手拖住嬰兒的頭和頸部,另一隻手拖住嬰兒的腰部和臀部,將嬰兒水平抱起,放在胸前,輕輕的晃動數次,嬰兒便會睜開雙眼,嬰兒清醒後,母親即可給嬰兒哺乳。混合喂養或人工喂養的嬰兒,也應每隔3-4小時餵奶一次。 隨著新生兒日齡的增長,每個新生兒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會逐漸形成自己的飲食規律,有些新生兒很自然的會延長夜間吃奶間隔。家長應認真觀察新生兒,如果新生兒對刺激反應差,不哭不鬧,精神萎靡,面色發暗或倉白、四肢發涼,呼吸急促或忽快忽慢不規律,這說明新生兒很可能患有某些疾病,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
如果嬰兒呼吸規律、平穩,精神好,面色紅潤,則母親可不必擔心。這種嬰兒屬於安靜型,其特點是睡眠多,不愛哭鬧,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小,有時沒有主動吃奶的要求,需每隔3-4小時喚醒。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餵奶間隔時間太長,會發生血糖下降,造成營養不良,所以母親首先要了解嬰兒到底需要吃多少奶.由母親自己掌握喂養的次數和量,是最科學的喂養方法.母親對自己的孩子最為了解,她們往往根據自己的觀察來給孩子餵奶。不過,在孩子剛出生不久,媽媽們應注意以下問題:

1、孩子哭啼不一定是飢餓:要看看是不是尿布濕了?有沒有身體的不舒服,比如說皮膚上面長了東西、肚子疼痛或鼻子不通氣等等? 2、嬰兒吃奶次數過多時應注意:是不是嬰兒吸吮的姿勢不對,吃不到足夠的乳汁?每次吃奶的時間過短,孩子沒有吃飽? 3、嬰兒老是睡覺時要注意:
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如果孩子不睜眼仍可吸奶,就要堅持給孩子餵奶,這種閉著眼睛仍吃奶的情況見於一些性格比較安靜的孩子,不是病狀。 總之,要給孩子多吸吮,並且多多觀察,媽媽很快就會學會按需喂養嬰兒了。一般說來,母親和孩子經過2-3周的學習,就會相當默契、並逐漸地形成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