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怎樣快速分辨條件復句
擴展閱讀
ps畫筆怎樣去除照片雜物 2025-05-16 04:08:59
怎樣用手機拍近景 2025-05-16 04:08:18
怎樣確定視頻時長 2025-05-16 04:08:16

怎樣快速分辨條件復句

發布時間: 2022-04-29 01:56:55

① 怎樣區分現代漢語中的假設關系和條件關系復句

[條件復句與假設復句的區別]
相同點:前後分句的關系都是條件與結果的關系,都是沒有實現的事情。
不同點:條件復句著重於條件,假設復句著重於假設。
只要記住條件復句的幾種類型和關聯詞語就很容易區別了。如:
如果美國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對抗,中國政府願意奉陪到底。(假設復句)
只要美國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對抗,中國政府就要奉陪到底。(條件復句)

② 怎樣區分單句和復句

車君成 高中語文習題中出現了不少區分單句復句的題目,學生做起來有點困難。我查閱了有關資料,結合自己的看法,歸納總結如下: 一、主謂片語作句子成分的句子(即所謂「包孕句」)是單句,不是復句。例: 1、朝霞在東,表示最近幾天里天氣晴朗。(主謂片語作主語) 2、石油工人已經並將進一步給我們證明,新華夏改造體系的石油儲量確實很大。(主謂片語作賓語) 二、句子中的謂語若由幾個部分(詞或片語)組成,用逗號隔開的,全句是復句,不用逗號隔開的,全句是單句。例: 3、老梁拿起公文包走下台去。(單句) 4、老梁拿起公文包,走下台去。(復句) 但下面這個句子是賓語(不是謂語)由幾個部分組成,所以雖然用逗號隔開,全句仍屬單句: 延安的歌聲,是革命的歌聲,戰斗的歌聲,極為廣泛的群眾歌聲。 三、「因為」、「由於」、「為了」等兼屬介詞和連詞。如果後置成分是名詞性詞語,它們算介詞,「介詞+後置成分」構成一個介詞結構,不是分句;如果後置成分是非名詞性詞語,它們算連詞,「連詞+後置成分」就是一個分句了。例: 5、為社會,我們知道你決不會推辭的。(單句) 6、為了紀念一位古代的英雄,大家請雕刻家給這位英雄雕一個石像。(復句。) 7、他兩個因為一步棋爭起來。(單句) 8、由於驕傲,他在前進的道路上落後了。(復句) 四、復句形式(也稱復句結構)不是復句。所謂「復句形式」,是指形式像一個復句,功能相當於一個片語的語言單位,他在句子中只充當一個成分。試比較: 9、A.白蛇自迷許仙,許仙自娶妖怪。(復句) B.白蛇自迷許仙,許仙自娶妖怪,和別人有什麼相干呢?(復句形式作主語,全句是單句) 10、A.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復句) B.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復句形式作謂語,全句是單句) 五、緊縮復句和單句的區分 緊縮復句是復句的緊縮形式,它仍然保留了假設、條件之類的關系,因而仍屬於復句。例: 11、困難再多也決不後退。(假設) 12、他看一遍就能記住。(條件) 13、人小志氣高。(轉折) 14、路太滑走不快。(因果) 15、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做到「恰到好處」。(條件) 但以下幾句應屬單句: 16、她飛快地回到屋裡叫醒正在睡覺的小李。(連動謂語句) 17、他們圍在一起又議論開了。(連動謂語句) 練習: 他不怕批評就怕表揚。(是單句復句?並列關系的緊縮復句) 對於單句復句的區分問題,目前學術界還有很多爭論,中學生掌握了以上這些知識就能辨別一般的句子了。

③ 誰能告訴我怎麼快速判斷 語文中的 單句和復句 要舉些例子。。道理說的清楚點。。謝謝

你在句子中找,只要有一個主語和一個謂語的就是單具,不要管他句子有多長,其他的都是修飾語

④ 如何區分單句和復句

單句和復句是現代漢語中的兩種句子,二者既有密切的關系,又有明顯的區別。單句就是結構簡單的句子,分為主謂句和非主謂句兩種。而復句則是結構復雜的句子,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句構成的。如「我愛家鄉」這個句子,主語是「我」,謂語是「愛」,賓語是「家鄉」,整個句子只有一套結構,所以是單句。再比如「我愛家鄉,你也愛」這個句子,由於多了一套結構「你也愛」,全句變成了兩套結構,因此是復句。單句和復句是兩種重要句子,使用頻率極高,如何區別單句和復句?人們長期爭論未休,致使許多人不會分辨單句和復句。筆者從教三十年,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和體會,今奉獻給有緣,誠望斧正。
在區分單句和復句方面,存在著許多錯誤認識,總結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 認為長句就是復句,短句是單句。
句子的長短並不是辨別單復句的方法,區別單復句的有效方法在於句子的結構,可是許多人不懂這個道理,他們誤認為句子長的就是復句,短的就是單句。例如下面兩個句子:
1, 這對於一班見異思遷的人,對於一班鄙薄技術工作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的人,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訓。

⑤ 請問如何區分漢語復句中的假設關系和條件關系

1、假設關系復句:前一分句提出一個假設條件,後一分句表示這個條件實現後將產生的結果.常用的關聯詞語有"如果(假如,倘若,要是)……就(那麼),即使(就算,哪怕)……也(還)"等.
例如:(1)如果有一種葯,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不就沒有痛苦了嗎?
(2)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
前一分句提出假設條件,後一分句說出結果.後面的結果能否成為現實,那就要看前面的假設條件能不能實現.這種復句的結果與條件是一致的.關聯詞語一般要成對地用.

又如:即使發生了什麼事,於我也毫無關系了.
前一分句先承認假設的事實,後一分句轉入正意.這種復句的結果與條件是不一致的.

2、條件關系復句:前一分句提出一個或多個條件,後一分句表示在這個條件下產生的結果.常用的關聯詞語有"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不管(無論,任憑)……也(都,還)"等.
例如:(1)只有你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們的戰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
"只有……才"關聯,是必要條件句,就是一定要具備這個條件,才會產生後面的結果,缺少了這個條件就不成.

(2)這種水雷,只要受到馬達的震動,就會爆炸.
此復句為充足條件句,表示有了這條件就會有後面的結果,但也不排斥別的條件也能有這樣的結果.

(3)缺乏藝術性的藝術品,無論政治上怎樣進步,也是沒有力量的.
這一復句為無條件句,即不以分句提出的條件為轉移,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同樣的結果.

⑥ 如何區分單,復句

談怎樣區分單句和復句
單句和復句是現代漢語中的兩種句子,二者既有密切的關系,又有明顯的區別。單句就是結構簡單的句子,分為主謂句和非主謂句兩種。而復句則是結構復雜的句子,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句構成的。如「我愛家鄉」這個句子,主語是「我」,謂語是「愛」,賓語是「家鄉」,整個句子只有一套結構,所以是單句。再比如「我愛家鄉,你也愛」這個句子,由於多了一套結構「你也愛」,全句變成了兩套結構,因此是復句。單句和復句是兩種重要句子,使用頻率極高,如何區別單句和復句?人們長期爭論未休,致使許多人不會分辨單句和復句。筆者從教三十年,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和體會,今奉獻給有緣,誠望斧正。
在區分單句和復句方面,存在著許多錯誤認識,總結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 認為長句就是復句,短句是單句。
句子的長短並不是辨別單復句的方法,區別單復句的有效方法在於句子的結構,可是許多人不懂這個道理,他們誤認為句子長的就是復句,短的就是單句。例如下面兩個句子:
1, 這對於一班見異思遷的人,對於一班鄙薄技術工作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的人,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訓。
2, 藍天,白雲,黑土地。
例句1選自〈〈紀念白求恩〉〉。句子比較長,很多人都認為是復句,其實卻是個單句。因為這個句子是介賓短語充當狀語, 主謂賓語分別是「這是教訓」。全句只有一套結構,所以是單句。例句2雖短,但不是單句,而是復句。因為這個句子是由三個非主謂句構成的,不是一套結構。
二, 認為有關聯詞的句子是復句,沒有的是單句。
關聯詞是復句的一個標志,因此好多人就把它作為辨別單復句的唯一標准,錯誤地將有關聯詞的句子一概認為是復句,沒有的便是單句。誠然,關聯詞是復句的一個標志,但不是絕對標志。我們知道,復句的組成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靠語序,一種是靠關聯詞。有關聯詞的不一定是復句,無關聯詞的不一定是單句。比如下面兩個句子:
1,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2, 你去?我去?
例句1有關聯詞,表面上看似乎是復句,但仔細分析一下,就不難得出相反的結論。這個句子只有一個主謂結構,彼此間互相作了句子成分,雖有關聯詞,卻只起突出強調作用,故是單句。例句2雖然沒有關聯詞,但有兩套結構,因而是復句。
三, 認為句子結構完整的是復句,「殘缺的」是單句。
有些人會分析句子成分,也明白句子結構是區分單復句的方法這個道理,但是他們卻有意無意地錯誤認為只有兩個結構完整的句子,即主謂句才能構成復句,一旦遇到「殘缺」的句子,他們就手足無措,無所適從,分辨不出哪是復句哪是單句了。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忽略了省略句。省略句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省略了某種句子成分的句子,分承前省和蒙後省兩種。承前省就是後一分句
承前一分句省略了自己的某種成分,蒙後省亦然。省略句表面上看好像是「殘缺不全」,其實仍是結構完整的句子。如:
1, 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趕上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2, 加入了共青團,我今天非常高興。
這兩個句子到底是單句還是復句呢?回答是肯定的,都是復句。句1是由三個分句構成的復句。其中第一分句是結構完整的主謂句,第二第三分句是結構「殘缺」的省略句,這三個分句的主語都是「中國人民」,二三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了自己的主語,所以,省略句不是結構殘缺的句子,而是在一定語境中故意省去某種句子成分的句子,從其本質上講仍是結構完整的句子。句2有許多人誤認為是單句,究其原因,就是忽略了省略句,沒有認識到前一分句蒙後一分句省去了主語「我」的緣故。如果大家能重視省略句,就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了。
以上分析了人們的幾種錯誤認識,那麼如何正確地區分單句和復句呢?
其實,區分單句和復句並不難,只要能正確劃分句子成分並能弄清句子結構,區分單復句,可以說是易如反掌。大家知道,構成復句的單句叫分句,分句具有獨立性,彼此之間不作句子成分,換句話說,就是作為分句的單句只有一套結構,或者說只有一個主謂結構,而復句則必須有兩套或兩套以上的結構。據此,我們可以推導出區分單復句的第一種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一, 凡是只有一套結構的句子是單句,否則是復句。
例如: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我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例1有兩個主謂部分,有兩套結構,是復句。例2的「前途是
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雖是個復句,但這個復句只作「知道」的賓語,全句只有一個主謂部分,只有一套結構,所以是單句。
二, 有關聯詞的多是復句,但不一定都是復句。
許多復句帶有關聯詞,用關聯詞來辨別單復句雖不是科學的方法,但不失為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運用此法必須同第一種分辨方法結合,這樣才能保證不出錯誤。譬如以下兩個句子:
1,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
2, 不論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努力學習。
句1有關聯詞「只有」,「才」,和「所以」,初步可以判斷是復句,再看他的結構也不是一套,所以,可以肯定是復句。句2雖有關聯詞「不論」,「都」,然全句只有一套結構,應是單句。
3, 利用標點符號來區分:句中有分號的是復句,有冒號或全句只有一個標點符號的句子是單句。
分號是表示分句間的停頓的,故句中有分號的句子一定是復句。冒號是表示總結,解釋或提起下文的,故句中有冒號的句子是單句。例如:
1,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2, 我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例句1中有分號,是復句,是一個多重復句。例句2中有冒號,只有一種結構關系,是單句。
以上談了幾種區分單復句的方法,僅是一孔之見,如有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⑦ 條件復句和讓步復句怎樣區分

只要能妥善保護草皮和灌木,沙丘就可以被固定下來。(條件復句) 我們即使再蓋一間庫房,也裝不下這些稻穀。(讓步復句)
條件復句——前一個分句提出一個條件,後一個分句說明這個條件一旦實現所要產生的結果,分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種類型。一般用("只要......就.只有......才等詞語連接) 讓步復句——介乎轉折和假設之間的一種復句,正句不順著偏句的意思說下去,而是轉到相反的方向,同時,前面分句所陳述的又是一個假設的尚未實現或證實的事實。它包含著退一步著想的意思。 一般用即使....也. 就算....也等詞語連接)

⑧ 怎樣判斷復句類型

復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相關,結構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組成。分句是結構上類似的單句而沒有完整句調的語法單位。復句中的各個分句之間一般有停頓,書面上用逗號,分號或冒號表示;復句前後有隔離性語音停頓,書面上用句號或問號,嘆號表示。語法上指能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相當於單句的分段的句子,如:海花才落,杏花又開了|河不深,可是水太冷|明天不下雨,我們上西山去。這三個復句各包含兩個分句。同一復句里的分句,說的是有關系的事。一個復句只有一個句終語調,不同於連續幾個單句。

[並列復句與承接復句的區別] 1.並列復句的分句是相互對稱的,成平行的雁行式排列。其基本格式是A,B,C……,分句的排列比較自由,有時可以前後對調。如: 他一邊看報,一邊聽音樂,一邊吃飯。 小李今年十八歲,小王二十四歲,至於老陳嘛已是年過古稀了。 2.承接復句的分句排列次序是由分句所表示的時間和事理上的先後決定的,因此,分句的派順序不能前後對調。其基本格式是A→B→C……成魚貫式的排列。如: 見過了小李和小王,老陳便帶著他們到田間去打穀子。 看過報紙,聽了兩段音樂,他心滿意足地去吃飯了。 [承接復句與連動句的區別] 1.承接復句的分句有語音停頓,書面上用逗號或分號標出這種停頓。連動句沒有。 2.承接復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語,連動句只能共帶一個主語。 3.承接復句在分句間可以用上關聯詞語,連動句則不能用。如: 過了那樹林,船便彎進了叉港,於是趙庄便真在眼前了。(承接復句) 他上街買菜去了。(連動句) [假設復句與轉折復句的區別] 用「即使(就算、縱然、哪怕、縱使、就是)……也……」這組關聯詞語組合成的假設復句。含有轉折意思(有的書稱為轉折式假設復句,有的稱之為讓步假設復句),它與用「盡管……還是……」這組關聯詞語組合成的轉折復句最容易混淆,其區別是: 1.讓步假設復句前後分句所說的事情都沒有成為現實,「即使」表示撇開的是虛擬的事實,是做最大的假設罷了。 2.轉折復句前後分句所說的事情都已成為現實,「盡管」所撇開的是既成事實。如: 即使明天刮風下雨,我們也要到達山頂。(「刮風下雨」說不準) 盡管今天刮風下雨,我們還是要到達山頂。(「刮風下雨」是確定的事實) [條件復句與假設復句的區別] 相同點:前後分句的關系都是條件與結果的關系,都是沒有實現的事情。 不同點:條件復句著重於條件,假設復句著重於假設。 只要記住條件復句的幾種類型和關聯詞語就很容易區別了。如: 如果美國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對抗,中國政府願意奉陪到底。(假設復句) 只要美國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對抗,中國政府就要奉陪到底。(條件復句)

初中階段要求我們掌握這幾種關系的復句。平時我們要記住這些關聯詞,它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復句的類型。並列復句:常用的關聯詞是:也、又、還、同時、另外、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遞進復句:常用的關聯詞是:甚至、並且、而且、更、況且、何況、反而、不僅……而且……等。選擇復句:常用的關聯詞是:或者……或者……、是……還是……、寧可、要麼……要麼……、不是……就是……等。轉折復句:常用的關聯詞是:但、但是、反倒、卻、可、可是、然而、只是、不過、雖然……但是……等。因果復句:常用的關聯詞是:由於、因此、因而、所以、以致、因為、可見、既然、因為……所以……、既然……就等。條件復句:常用的關聯詞是:就、便、只要、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無論……都……等。假設復句:常用的關聯詞是:那麼、便、要不然、否則、如果……那麼……、要是……就……、即使……也……等。區別單句與復句四法:正確區別單句與復句,有助於我們准確地表情達意,單句與復句一般比較容易區別,但有時也比較容易混淆,下面從四個方面談談如何區別單句與復句。語音停頓:復句的分句間一般有較長的停頓,書面上用逗號或分號。單句不論長短,都有表示這句話說完了的語調,在結尾有一個較大的停頓,書面上用句號、問號或感嘆號表示。如(1)他有個妹妹在上海讀大學。 (2)他有個妹妹,在上海讀大學。例(1)句子內部沒有語音停頓,一句話表達了一個意思,是單句。例(2)由於句子內部有較大的停頓,成為兩個分句,表達了兩層意思,所以是復句。關聯詞語:復句一般使用關聯詞語,或成對使用,或單獨使用,甚至不用,單句大都不用。如:(3)我回到北京去看你。(4) 我回到北京就去看你。(5)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和平。 例(3)很顯然是音句,例(4)用了關聯詞語「就」使整個句子成為一個表示假設關系的緊縮復句。例(5)雖然沒有使用關聯詞語,但也可以看出是一個並列關系的復句。結構關系:復句中的每一個分句都不作另一個分句的任何成分,它們之間沒有誰包含誰關系,單句相反。如:(6)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7)公差催人上路,像屠夫趕牛羊一樣,例(6)、(7)看起來都是由兩個句子組成的,但結構關系不一樣。例(6)是由兩個主謂結構的分句組成的一個復句,例(7)後面半句在結構上是全句的一個句子成分,所以是單句。意義關系:復句中各分句之間的意義關系常常用關聯詞語來表示,但有時並非所有復句都使用關聯詞語,甚至會出現可作單句或可作復句的句子,這就要結合句子的意義關系來考慮,如(8)凝視著窗外的同學,臉上露出了笑容。由於人們對例(8)意義理解的角度不同,結論就不同。如果「凝視窗外的」是這個「同學」則為單句:如果「凝視窗外的」前面另有主語,比如「他」則為復句。區別單句復句不外這四種方法,但多數情況下我們是綜合運用,以便盡快得出結論。賓語和補語的判斷動賓短語中的賓語和動補短語中的補語都是動詞謂語的連帶成份,在分析時,對賓語和補語若不仔細判斷,往往容易混淆而出現錯誤。那麼,賓語和補語究竟該怎麼判斷呢?方法有三種:從回答問題的方式上判斷,賓語是針對動詞謂語回答「誰」或「什麼」的,而補語是針對動詞謂語回答「怎麼樣」「多少次」「多麼久」的。例如:(1)踩著紅軍的腳印 (2)幫助他們(3)變白胖了 (4)斬斷了(5)英勇頑強得很 (6)消失在一瞬間對比看一下,(1)(2)中的「腳印」「他們」分別回答了「什麼」和「誰」的問題,因而都作賓語,是動賓短語;而(3)(4)(5)(6)中的「白胖」「斷了」「很」「在一瞬間」回答了「怎麼樣」的問題,作補語,是動補短語,(二)從兩種成份的詞性構成情況上判斷。賓語只能是動詞謂語的連帶成份,一般由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充當;補語既可以作動詞謂語的連帶成分,又可作形容詞謂語的連帶成分,多由動詞、形容詞、副詞或形容詞短語、動詞短語和介賓短語充當。例如:(1)(2)是同由名詞性短語「紅軍的腳印」和代詞「他們」充當賓語的,它們的謂語都是動詞。例(3)(4)分別由形容語短語「白胖」和動詞「斷」充當補語,它們的謂語也是動詞。而例(5)是由副詞「很」充當補語的,它的謂語是形容詞;例(6)是由介賓短語「在一瞬間」充當補語的。例(3)──(6)都是動補短語。不過當動詞後的賓語前有數量詞修飾、限制時,這個數量詞是表示動量的補語,還是賓語中心詞和修飾語,有時區別起來就比較困難,需要細心分辨。比較下面兩例:例(1) 讀了一天小說 看了一本小說例(2) 看了一會兒球賽 看了一場球賽例(1)中前一例的「一天」和「小說」之間沒有修飾關系,不能說「一天小說」但可以說「讀了一天」,可見「一天」是「讀」的補語,表示動作延續的時間。後一例的「一本」和「小說」之間有修飾關系,可以說「一本小說」,「一本」表示數量,可見它不是補語,而是賓語的一部分。例(2)中,前一例的「一會兒」和「球賽」之間沒有修飾關系,不能說「一會兒球賽」,但可以說「看了一會兒」,可見「一會兒」是看的補語。後一句的「一場」和「球賽」之間有修飾關系,可以說「一場球賽」,「一場」表示數量,可見它是賓語的一部分。(三)從結構助詞判斷。補語往往帶結構助詞「得」或能加「得」的是補語,否則是賓語。例如,「地面打掃干凈了」,能說成「地面打掃得很乾凈」,「打掃得干凈」就是動補短語。「小李愛干凈」,不能說成「小李愛得干凈」,所以「愛干凈」是動賓短語。 [能力訓練]1.為下面的句子點上標點,使其成為兩句意思不同的話。我批評他也批評你服氣嗎2.將這首詩點上標點,使其成為詩、詞、劇本。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3.區別下列句子,是單句的劃分句子成分,是復句的指明關系。①我現在可充分體會出遊子的心境了。②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③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④新年到,閏土也就到了。⑤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⑥由於一兩個零件沒完成,耽誤了一台復雜機器的出廠時間。⑦家裡就是我跟我爹兩個啦。⑧無非要游覽者即使在就極小范圍垢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參考答案:1.我批評他,也批評你,服氣嗎?我批評,他也批評,你服氣嗎?2.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劇本:[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註:①是一首意境深遠的詩。②是一首趣味盎然的小令。③是一場小小的獨幕劇。3.①單句:我‖[現在][可][充分]體會〈出〉(遊子)的心境了。②並列復句。③單句:[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④條件復句。⑤遞進復句。⑥因果復句。⑦單句:家裡‖[就]是我跟我爹兩個啦。⑧假設復句。

⑨ 假設復句和條件復句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1、條件復句:條件復句中分句之間的關系是條件和結果的關系。

2、假設復句:它由兩個假設性從句組成。前一條款假定存在或發生某種情況,後一條款解釋假設情形的結果。

二、特點不同

1、條件復句特點:

(1)偏句提出一種真實或假設的條件,在這個條件下,主句解釋結果。他們大多數在兩個句子中都有連詞。有些只在解釋條件的句子中使用連詞。

(2)常用的關聯詞語有「縱」、「乃」、「即」、「則」、「因為……所以」等。

2、假設復句特點:常用的關聯詞語有「如果」「假如」「假若」「倘若」「要是」等,它們常和副詞「那麼」「就」「便」等配合使用。



(9)怎樣快速分辨條件復句擴展閱讀:

還有一種假設復句,前一個分句假設存在或出現某種情況,並先退讓一步,承認它為事實,後一個分句說出一個跟假設的情況不相應的結果。常用「即使(縱然、哪怕、就算)……也……」的格式。例如:

①這樣的考證、新解,即使不是牽強附會,也是以犧牲詩的藝術為代價的。

②游覽者即使就極小范圍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