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動檔位開車步驟
摘要 1、駕駛員坐到駕駛座後,不需要踩剎車,直接按一下啟動鍵,此時ACC燈亮,然後再多按一下,此時車輛進行自檢;2、踩下剎車,再按一下啟動鍵進行點火啟動;3、松開腳剎,可以選擇原地熱車,時間為1到3分鍾;4、打下轉向燈,再次踩下腳剎,掛D擋,松開手剎;5、緩慢放開腳剎,加點油門,起步完成
② 自動檔小車起步時怎樣拉動檔桿
一、哪個檔位打火起步?
1、按照手冊要求,點火順序是:P擋狀態-鑰匙插入-通電-踩剎車-打火-換行進擋-釋放手腳剎車起步。
這個做法是基於行車安全為前提的步驟。適合所有自動擋車型及新老車手。
2、以保護設備裝置為前提並兼顧安全,起步順序應如下:
鑰匙插入後-通電-等待車輛自檢5-10秒-踩剎車-掛入N檔-打火-掛入行進檔-釋放手腳剎車-起步。
這種步驟的優點在於:等待車輛電氣部分自檢結束後,再啟動車輛,此時車輛中的電感和電容等已准備完畢,進入工作狀態。因此可以避免車輛啟動瞬間產生的電流對於行車電腦及車輛內置微電路的沖擊。
車輛在進行打火前,除起動機外,應關閉所有額外電力負荷,如車內外燈光,音響等。車輛自檢的同時,車輛油路中的部分泵體有一個通電預熱的過程(機油泵、剎車各分泵等),此時不應干預車輛自身工作,應等待其結束後進行打火操作。
確保手腳剎車到位的前提下,N檔打火的優點還在於避免兩次變速箱沖擊。原理為:P檔打火後,需要經過R檔、N檔進入到D檔起步。P檔的齒輪鎖止結構解鎖對於變速箱是一次沖擊,進入到R檔,是第二次沖擊,然後過N檔進入D檔。即使是起步後為倒車狀態,N檔打火仍可以避免P檔解鎖產生的沖擊。
某些老手或者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N檔打火可以不踩剎車(必須拉緊手剎),這種打火操作,可以做到車輛外圍電力消耗減至最少,並在某些程度上延長尾剎車燈和開關的使用壽命。
二、車輛行駛
1、如果不是很落後的話,自動擋車應該都是電噴車,是有點技術含量的,按照電子噴油和三元催化器以及變速箱工作原理(本人做的工作和這三個裡面的某些電路有關),原地熱車時間不應超出30秒,最長1分鍾,否則會對於上述三項總成中的至少一項產生不利影響(嘿嘿,這個本人有數據)。具體怎樣影響,不能說,太長了。
2、水溫在不超過發動機正常工作溫度的范圍內,一般在90度左右吧,不宜高轉速行駛,但是也有例外,我參加過車輛部件的氣候和路況測試,籠統的講,似乎和排量有點關系,低於2.0排量的車,發動機和主軸磨損值要大於2.0以上的,可能和缸徑或者缸體製作有關系,這個不是我的科目,見諒。
3、D檔走天下適用於絕大部分車手和路況,這個毋庸置疑。值得注意的是,自動擋車中的四速型號,以及部分六速八速一體,其第3檔是機械傳動檔,通常這個檔的齒輪比能較好的匹配發動機動力輸出和調配,因此建議在短途或市區,時速不超過50公里的前提下,可以使用該檔行車,以體現所謂的加速凌厲,靈活機動,減低油耗,減少變速箱頻繁動作等等等(本人不以為然,雖然有數據。。。)。。
三、臨時停車。堵車和超過10分鍾的停車就不說了,只說說等紅燈。等紅燈的時候有以下駐車方式,
A 回P當,拉手剎,踩住剎車。(最安全,起步慢。倒車燈一閃,後面的車立即知道你是自動擋車)
B D檔,踩住剎車。 (起步快,不安全。尾燈長亮,燒開關,晚上被後面車上的人厭惡)
C N檔,踩住剎車。 (起步一般,安全。尾燈長亮,燒開關,晚上被後面車上的人厭惡)
D N檔,拉手剎,觀察周圍是否有美女。(起步一般,較安全)
E N檔。 (起步一般,不安全)
F 熄火,P檔,手剎。 (僅推薦給熱愛環保的人士)
哪種都行,自己看著辦。另外關於是D檔踩住剎車還是N檔踩住剎車,從機械負荷與磨損角度,N檔踩剎車方式略優於D檔,有實測,如有感興趣的朋友可在回帖中扔磚,這里不解釋了。
四、停車
自動擋車停車,手冊上說,車停穩後,進P檔,拉手剎,關電門,拔鑰匙。
但是這個步驟裡面很有學問,本人的工作和汽車有關,不過不是小車,是城際旅遊車,赫赫,很大的車,對於駐車有很多講究。不過道理都是相通的,分析自動擋車的停車步驟,可以找出一般車手容易忽略的部分。
1 車停穩後。開車的都知道,車停住並不意味著車停穩,這是個很簡單的概念,因為停車位平面角度的緣故,所以以前的大車總是帶著三角塊和磚頭(外部輔助駐車裝置)。所以在停車後,按大車停車規范,要力求車體主受力點和地面的力矩垂直,就是盡量停在平面上啦。這樣有幾個好處,一呢,大家都知道了,不溜車。二呢,車體均勻受力,剛性部件不易疲勞變性,三呢,輔助剎車裝置能發揮最大效率。
小車的手剎車是很不安全的,只是很細的一根鋼絲繩罷了,而剎車鼓、盤如果在車輛沒挺穩的的情況下,被生硬的卡住,受力停車時間長了,會造成細小位移,如果此時再進入P檔,手剎疲勞後,P檔錯齒卡鎖,當然就要減少一些車輛使用的壽命了。
因此自動檔車在停車時,盡量保證停車位的平整,不要慌著進P檔拉手剎關電門,應先進入N檔,不使用剎車的前提下,觀察車輛是否還有前後的輕微移動,待車輛完全停止移動後,再從N檔上關電門,一定記著從N檔上關閉電門,然後拉起手剎,此時電門關閉,檔把可以直接推進到P檔,然後拔鑰匙走人,為什麼這樣做,請參照本文第一條關於變速箱沖擊部分。
③ 自動檔車,檔位如何布置的
市面常見車型的自動擋大體分為三類:1、普通型自動擋;2、手自一體自動擋;3、懷擋型,就是檔位在方向盤下方,離胸部、懷部較近。
三者的共同性:都有P、R、N、D這四個檔位。(P:駐車檔/R:倒車檔/N:空擋/D:前進擋),具體如下:
1、普通型自動擋:普通型自動擋車型,往往會增加S檔或者D3、D2、D1,輔助你強制降檔提速,通常在超車、涉水或者較大的斜坡使用,比如D1的意思,就是強制在1檔下工作,不會主動升至2檔。D2則強制在1、2檔工作,以此類推。D檔則相對屬於「智慧型」檔位,也是最常用的的檔位,它會從低往高,達到一定轉速自動升檔,你猛踩油門希望提速時,它主動降檔輔助輸出最大扭力,完成提速的過程;
2、手自一體自動擋:比普通型自動擋增加"模擬手動模式",增加駕駛樂趣,不過嘗試幾次就會玩膩不用了。其仍然具有S檔,作用與普通自動擋功能一致;
3、懷擋型:只是檔位的布局比較另類,讓人有點不習慣罷了。它設置在方向盤下方,使用時和普通型自動擋一樣,操作簡單。這類檔桿模式,通常在美國車最常見,比如老款的別克、克萊斯勒等等車型。希望我的回答能幫上你!
④ 自動擋開車使用擋位簡單,你是怎麼操作自動擋的呢
許多車主幾乎只需要倒車、前進和停車R倒檔、D前進檔、P在正常情況下,停車檔沒有問題,但自動換檔不止這些。駕駛過手動變速器的駕駛員可以根據發動機轉速、換檔和踩離合器來調整汽車檔位。事實上,就像手動換檔一樣,自動換檔也可以在適當的條件下換檔。例如,當道路非常平坦,路上車輛不多時,我們可以一直使用它D齒輪行駛,不需要改變,然而,道路並不總是平坦的,如果有上下坡,下坡可以從D擋換到L換擋、換擋過程中不需要停車、剎車等操作,只需正常駕駛即可L齒輪具有輔助制動功能,不影響正常駕駛,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操作。
自動變速器汽車檔位越來越復雜,花哨,如換檔撥片、旋鈕換檔,檔位越來越多,完全失去了自動變速器的目的,所以新鮮,我仍然喜歡經典的換檔桿,非常紋理。還有很多司機掛著停車N擋熄火後拔鑰匙,或掛P擋後熄火拔鑰匙不清楚,現在的自動變速器車,檔位沒有掛P擋不能拔鑰匙,但還是有一部分車可以N擋熄火拔鑰匙,我建議長時間停車掛P擋、拉手剎,依靠停車棘爪和停車棘爪齒輪咬合來增加停車強度,避免汽車後滑。
⑤ 各位有誰知道自動檔車的檔位是如何設置的
P (Parking) 停車檔,或稱泊車檔
R (Reverse)倒檔
N (Neutral)空檔
D (Drive)前進檔,也稱驅動檔
S或2 (Second Gear) 2檔 為低速前進檔,也表示限制檔
L (Low) 或1 (First Gear)低速檔,也稱1檔
⑥ 自動擋的汽車檔位如何使用
P檔是停車檔、駐車檔,是汽車車輛長時間停放時所掛的檔位。自動擋車型需要先拉起手剎,然後掛入P檔。
R檔又叫倒車檔,是車輛在需要倒退時掛入的檔位。操作時需要踩住剎車,按下換擋桿上的換擋鎖,才可將換擋桿移至R擋。
N檔就是空檔,汽車短時間停放且在不熄火的狀態下掛入的檔位,等紅燈、堵車、拖車時掛入N檔。
D檔也稱前進檔、驅動檔,適用於汽車在一般道路上行駛。
數字(3 2 1)檔:3檔在超車時使用;2檔用於濕滑路況的起步或慢速前進時限制檔位;1檔用於爬坡等需要大扭矩輸出時使用。
自動擋換擋的錯誤操作
1、停入車位時,車子未完全停止便換入R擋。
車子未完全停止時由D檔換入R檔,產生瞬間「逆回轉壓力」推向倒檔離合器片,經年累月後就會造成離合器片過度磨損。
2、冬天冷車啟動後,不暖車立即上路且猛加速。
冷車發動機啟動後若不暖車,各部分機構會加速其磨損而形成內傷。自動變速器內的變速器油也需要暖車後油溫上升至正常溫度,才能使各組件正常運轉而不磨損機件。
3、上下長陡坡時,一直掛D擋。
在上長陡坡道時,如果掛在D檔,會覺得變速器忙著換檔,一會升,一會降,這時很傷變速器。應該剎車靠邊停下,掛1,2或3檔然後啟動。
4、減速中或下坡時,換入N檔,以滑行來省油。
下坡時換入N擋以省油,自動變速器真會因潤滑壓力不足而燒壞,或因失去動力控制而造成慘禍。
⑦ 自動擋汽車擋位怎樣超做
一、自動汽車的檔位
一般來說,自動檔汽車的自動變速器的檔位分為P、R、N、D、2 (或S)、L(或1)等。下面分別詳細介紹如下:
P (Parking) 停車檔,或稱泊車檔:
P用作停車之用,它是利用機械裝置去鎖緊汽車的轉動部分,使汽車不能移動。發動機運轉時只要選檔桿在行駛位置上,自動變速器汽車就很容易地行走。而停放時,選檔桿必須扳入P 位,從而通過變速器內部的停車制動裝置將輸出軸鎖住,並拉緊手制動,防止汽車移動。當汽車需要在一固定位置上停留一段較長時間,或在停靠之後離開車輛前,應該拉好手制動及將撥桿推進「P」的位置上。要注意的是:車輛一定要在完全停止時才可使用P檔,要不然自動變速器的機械部分會受到損壞。當你停車不用時,檔位在此,此時車輪處於機械抱死狀態,可以防止溜動。另外,自動變速轎車上裝置空檔啟動開關,使得汽車只能在「P」或「N」檔才能啟動發動機,以避免在其他檔位上誤啟動時使汽車突然前竄。
R (Reverse)倒檔:
R是倒車時使用。自動變速器汽車不像手動變速器汽車那樣能夠使用半聯動,故在倒車時要特別注意加速踏板的控制。通常要按下撥桿上的保險按鈕,才可將撥桿移至「R」檔。要注意的是:當車輛尚未完全停定時,絕對不可以強行轉至「R」檔,否則變速器會受到嚴重損壞。
N (Neutral)空檔:
N 位是指空檔,可在起動時或拖車和暫時停車時(如紅燈),用此檔位。為防止車輛在斜坡上溜動,當掛空檔時一定要踩著剎車。將撥桿置於「N」檔上,發動機與變速器之間的動力已經切斷分離。如短暫停留可將撥桿置於此檔並拉出手制動桿,右腳可移離剎車踏板稍作休息。在等待信號或堵車時常常將選檔桿保持在D 位,同時踩下制動。若時間很短,這樣做是允許的,但若停止時間長時最好換入N 位,並拉緊手制動。因為選檔桿在行駛位置上,自動變速器汽車一般都有微弱的行駛趨勢,長時間踩住制動等於強行制止這種趨勢,使得變速器油溫升高,油液容易變質。尤其在空調器工作、發動機怠速較高的情況下更為不利。有些駕駛員為了節油,在高速行駛或下坡時將選檔桿扳到N 位滑行,這很容易燒壞變速器,因為這時變速器輸出軸轉速很高,而發動機卻在怠速運轉,油泵供油不足,潤滑狀況惡化,易燒壞變速器。(女裝摩托車案例)
D (Drive)前進檔,也稱驅動檔:
D這個檔位下變速箱會在1~超速檔(相當於1~4檔)根據速度和油門情況自動切換,該檔位用在一般道路行駛。由於各國車型有不同的設計,所以「D」檔一般包括從1檔至高檔或者2檔至高檔,並會因車速及負荷的變化而自動換檔。將撥桿放置在「D」檔上,駕車者控制車速快慢只要控制好油門踏板就可以了。正常行駛時將選檔桿放在D 位,汽車可在1~4 檔(或3 檔)之間自動換檔。D 位是最常用的行駛位置。需要掌握的是:由於自動變速器是根據油門大小與車速高低來確定檔位的,所以加速踏板操作方法不同,換檔時的車速也不相同。如果起步時迅速將加速踏板踩下,升檔晚,加速能力強,到一定車速後,再將加速踏板很快松開,汽車就能立即升檔,這樣發動機雜訊小,舒適性好。D 位的另一個特點是強制低檔,便於高速時超車,在D 位行駛中迅速將加速踏板踩到底,接通強制低檔開關就能自動減檔,汽車很快加速,超車之後松開加速踏板又可自動升檔。
S或2 (Second Gear) 2檔:
2檔為低速前進檔,也表示限制檔,此檔時,啟動用1檔,啟動後,變速箱就在2檔上,用於濕滑路面起步,或者慢速前進時作為限制檔使用。在上很大的斜坡時,或者在比較傾斜的坡度上啟動時,可以用此檔起步前進。把檔位掛在這里,可以限制汽車的檔位自動的只在低檔位(相當於手動檔汽車的一檔和二檔)上切換,以保證汽車獲得最大前進動力。將撥桿放置在2檔位,汽車會由1檔起步,當速度增加時會自動轉2檔。2檔可以用作上、下斜坡之用,此檔段的好處是當上斜或落斜時,車輛會穩定地保持在1檔或2檔位置,不會因上斜的負荷或車速的不平衡、令變速器不停地轉檔。在落斜坡時,利用發動機低轉速的阻力作制動,也不會令車子越行越快(另個一種S檔表示的意思是Sport模式,介紹如下)。
S表示運動模式(sport)
S表示運動模式(sport)在這個檔位下變速箱可以自由換檔,但是換檔時機會延遲,使發動機在高轉速上保持較長時間,使車輛動力加大。當然顯然這個會造成油耗增加。
L (Low) 或1 (First Gear)低速檔,也稱1檔:
L檔也是低前進檔,在下山或者下長距離的斜坡時,把檔位掛在這里,可以限制汽車的檔位自動的只在最低檔(相當於手動檔汽車的一檔)上,可以使得汽車在下坡時使用發動機動力進行制動,駕駛員不必要長時間踩剎車導致剎車片過熱而發生危險。這時變速器只能在1檔內工作,不能變換到其他檔位。它用在嚴重交通堵塞的情況和斜度較大的斜坡上最能發揮功用。上斜坡或下斜坡時,可充分利用汽車發動機的扭力。
二、S、L 位低檔的使用
自動變速器在S 位或L 位上處於低檔范圍,可以在坡道等情況下使用。下坡時換入S 位或L位能充分利用發動機制動,避免車輪制動器過熱,導致制動效能下降。但是從D 位換入S 位或L 位時,車速不能高於相應的升檔車速,否則發動機會強烈振動,使變速器油溫急劇上升,甚至會損壞變速器。另外在雨霧天氣時,若路面附著條件差,可以換入S 位或L 位,固定在某一低檔行駛,不要使用能自動換檔的位置,以免汽車打滑。同時必須牢記,打滑時可將選檔桿推入N 位,切斷發動機的動力,以保證行車安全。
三、自動檔汽車的使用
1、發動機在啟動時,自動變速箱對檔位也做了限制,這是廠家出於安全的考慮而對變速箱所做的調整。一般只有當變速桿處於檔位P或N的位置,才可以啟動發動機。如果變速桿在行駛檔位,諸如D、R等位置,發動機不能啟動。這一限制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汽車與前後的物體發生碰撞。如果新手啟動不了發動機,應該先檢查一下是不是掛錯了檔。如果不是P或者N檔,應該先調整過來,再啟動車子;
2、利用N檔啟動的方法:當你車輛發動後,不需要倒車而直接向前行駛時,你可以先接通電源,踩住剎車把檔位推到N,再點火,之後掛入D檔直接前行,這樣可以避免在P檔打火後,需要經過R檔,使變速箱經過一次反向沖擊!另外的作用就是在行駛中突然熄火時,可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迅速將檔位推至N檔打火再啟動發動機;
3、車子啟動要走時,只有踏下制動踏板,方可將變速桿從P檔或N檔移出,換入行駛檔位。松開制動踏板,車子就可以慢慢行駛了。之所以要提前踩剎車,目的也是為了司機和車子的安全。否則,發動機啟動後,掛上前進檔,車子就會發生移動,此時如果司機反應不夠,很容易發生碰撞事故;
4、在行駛中可以自由地切換前進檔。這些檔位雖然限制可以達到的最高檔位,但是只要檔位與速度匹配,就可以自由切換;
5、行駛中切不可掛入N檔滑行,因為自動變速箱內需要潤滑,當行駛中把檔位放在N上面時油泵是無法正常地供油進行潤滑的,會使變速箱內部件溫度升高,造成徹底損壞!另外高速空檔滑行也是非常危險的,而且並不省油。低速時滑至停止可以提前掛入N檔,倒沒有什麼影響;紅綠燈時
6、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千萬不可推入P檔,除非你不想要車了。需要改變行駛方向時,一定要等車輛停穩後再做切換檔位;
7、由於自動變速箱內有液壓傳動機構,且液體流動有一定的慣性,不能猝然就發生變化,所以最好是在車子停穩後,再掛入倒檔。車輛未完全停穩前,絕對禁止把變速桿掛入P檔。停車後,必須熄火掛入P檔才能抽出鑰匙。很多人習慣停下來直接推到P檔再熄火,拉手剎。細心的人會發現這樣操作,熄火後一般車輛因路面不平會前後小小挪動一下,而這時P檔變速箱有個咬合裝置是和變速齒輪咬住的,這時的挪動會對變速齒輪造成一點沖擊!(即P檔是完全鎖死)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車進入停車位置後,踩住剎車將排檔桿拉到N檔,拉起手剎,松開腳剎然後熄火,最後再將排檔桿推入P檔!當然這也是屬於對變速箱精益求精的保護;
8、長時間停車必須使用手剎,否則會破壞自動變速箱的鎖止機構。P檔和N檔的區別還在於,P檔時變速箱內有齒輪咬合,它不僅用於停車,而且會幫助車輛制動,在停車後一定要將檔位推到P檔,切不掛在N檔單單依靠手剎來制動!特別在有坡度的地方停車更是應該如此;
9、等紅燈時,到底應該使用用N檔還是D檔,可以根據自己習慣,暫時停車踩住剎車掛在D對車子也沒有損害,因為變速箱內扭力轉換器設有一組附有單向離合器的反應輪,其作用是放大來自發動機曲軸的扭力,在發動機怠速下它是不會轉動的,只有待發動機轉速上升時它才會起作用。所以踩住剎車等紅燈也時沒有關系的,掛到N拉手剎也無妨。一般來說,如果停車在半分鍾以上你就掛入N拉手剎,如果停車時間很短那就踩著剎車等就好了。
四、自動檔汽車行駛技巧
一般正常行駛下自動檔的換檔區間在2000-2500轉之間。若你重踩油門,變速箱會自動延遲換檔時機,以獲得長時間的大功率輸出,一般會在3000轉以後才會升檔,全踩的情況下會到轉速達到紅線區才升入下一檔(這種設置基本就代替了S檔的作用)。相反若你緩踩油門變速箱會最早在轉速2000不到時就升入下一檔,以達到配合駕駛者意圖和節油的目的。
自動檔踩一下松一下可以實現提前升檔是正確的(但也要選擇好踩、松的時機),但這是在犧牲加速的情況下達到相對節油的目的,並不能使車輛加速更快。當轉速上升到換檔區間後,你只要輕收油門,自動變速箱會自動作出升檔的指令,而在你收油的瞬間發動機轉速會下降一些,正好於剛升檔的齒比銜接,這時再加油前行,你會覺得整個換檔過程更加平順,乘坐也更加舒適。
* 需要注意的是:實現提前升檔後,再踩油門時不可度數過大,否則變速箱會認為駕駛者需要急加速,而當前檔位動力輸出無法滿足要求而自動降檔,又回到較低檔位上造成跳檔!這點車友們可以在操作中實驗幾次掌握好自己車輛變速箱的控制尺度。
1/2檔(限制檔)兩個起作用的時候,那就是在上坡和下坡的時候。先來說上坡,如果坡度很大,甚至可以掛入2或者1來完成爬坡後再掛入行駛檔正常行駛。下坡的時候,限制檔就是作為輔助制動來使用,大家都知道手動檔車在山區行駛,下長坡、大坡時(當然下小坡就沒有必要這么操作了)可以掛在較低檔位作為輔助制動,而自動檔在D檔時是沒有輔助制動作用的,它只會越滑越快。在這個時候就可以掛入限制檔,利用限制檔位上升來實現用發動機作為剎車的輔助制動,以減輕剎車片的工作壓力。
限制檔有時也可以作為強制降檔使用,就是說你長時間需要強大扭力輸出的時候,你可以用它把檔位控制在較低檔位上來實現,或者是超車時,你可以直接把檔位拉下來。不過自動變速箱也是會根據你踩油門的度數來決定是否降檔的,例如你要超前面的慢車,你可以先松開油門再一腳踩下去,這時變速箱就會自動降1檔甚至2檔來滿足你的動力要求,完成超車後松開油門,檔位又會回到你當前速度合適的檔位,這種情況下你就沒必要使用限制檔,光用油門來控制就可以了。
五、自動檔的注意事項
1)只有在P、N兩檔時才可以發動車輛,從P檔摘出排擋桿必需踩住剎車。N檔啟動的使用是當你車輛發動後就直接向前行駛時,你可以先接通電源(不打著發動機),踩住剎車把檔位拉到N,再點火,之後掛入D檔直接前行,這樣可以避免在P檔打火後,需要經過R檔,使變速箱經過一次反向沖擊!另外的作用就是在行駛中突然熄火時,可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迅速將檔位推至N檔打火再啟動發動機。
2)一般檔位在N、D、3間切換時不用按換檔按鈕,從3往下的限制檔上掛必需按換檔鈕,從低檔往高檔掛不用按換檔鈕。
3)行駛中切不可掛入N檔滑行,因為自動變速箱內需要潤滑,當行駛中把檔位放在N上面時油泵是無法正常地供油進行潤滑的,會使變速箱內部件溫度升高,造成徹底損壞!另外高速是空檔滑行也是非常危險的,而且並不省油!低速時滑至停止可以提前掛入N檔,倒沒有什麼影響。
4)自動檔車在行駛中切不可推入P檔。在行駛方向變動時,D檔與R檔切換一定要等車輛停穩後再做操作。
5)行駛結束停車時:車進入停車位置後,踩住剎車――排擋桿拉到N檔――拉起手剎――松開腳剎然後熄火―――排擋桿推入P檔―――拔鑰匙!
6)臨時停車(如等紅燈)時, N或者D都沒有錯,根據自己習慣即可,如果停車在半分鍾以上你就掛入N拉手剎吧。
六、自動檔駕車並非D 檔一路到底
自動變速系統和手動變速系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設計,兩者除了最終的工作目的相同之外,其動作原理和表現方式都不相同。雖然自動檔駕駛很簡單,但如果要把自動檔車用得得心應手,也需要一定的技巧。理論上講,無論是手動變速,還是自動變速,若以正確的方式操作,應該會有近似的表現。感覺自動檔的車子不如手動檔的車有力,主要是因為操作不對。
習慣手動檔的駕駛者通常都清楚最佳的換檔時機,用起來比較得心應手。可自動檔的車子,人們往往不太會用,常常是簡單地選用D 檔,一路到底。這被認為是自動檔汽車最正確的駕駛方法,雖然沒有錯,但在找到輕松駕駛的感覺之後,又不免覺得它不夠味道,似乎在整體性能表現上總是稍遜於手動檔的車。事實並非如此,這裡面存在著很多使用問題。如果使用正確的操控方式,自動檔的汽車也會有凌駕於手動檔的優異表現。
自動變速系統的設計讓D 檔位可以根據車速自動在3-2 (4速或3速自動檔汽車)或4-3-2 (5 速自動檔汽車)檔間自動變換。這樣的設計,在市區走走停停的情況下,自動變速箱就會在3-2、2-3 或是檔間不斷地變換。車輛的加速性取決於發動機的扭矩表現,手動檔的汽車可由車主控制在最大扭矩輸出點換檔,而自動檔的車子頻頻上下換檔的動作當然會讓駕駛者感到車子表現「軟弱無力」。這樣的情形在持續上下坡的路段更為明顯。
解決的方法之一,在不考慮耗油的前提下,平時用車也用大油門起步。現在多數的自動檔車的變速程序有學習功能,如果你油門踏板踩得較深,變速程序會自動改變原先換檔點。比如說原來的設定是2500 轉升檔的,用大油門後會在4000轉或者以上才升檔,這樣車輛實際輸出的扭矩比之前就大得多,車輛的動力也更強。如果你經常用大油門,自動變速程序就會記住你的駕駛習慣,自動變速器的換檔點就會改變出廠時兼顧動力性和節能性的設定,自動調高升檔點發動機的轉速。另外如果你的車有運動模式設定的,選擇運動模式行車,也會有同樣的效果。費油
解決的方法之二,摒棄D 檔到底的習慣,正確地使用自動檔,改變一檔到底的習慣。許多自動檔車型除D 檔外,還有1、2、3 檔。市區車速不快時,可將檔位放在2 檔或3 檔,山路則放在2 檔或1 檔,你會發現愛車似乎脫胎換骨,跑起來不但有力,而且更加輕快。也許有人會懷疑,這樣的操作會不會對變速系統有不良影響?會不會比較耗油?答案是不但不會,而且還會更為有利。因為,既然變速系統設計有這些檔位,就表示它們各有所司,正確的操作絕對不會造成損傷。同時,可避免以較高檔位拖著車輛行駛,油耗必然也會較低,還能減少發動機積碳的現象。這種不拖檔的觀念手動檔 車主很強。
自動檔車子在市區行駛時,如果車速無法超過60 公里/小時,就要用低於D 檔的一個檔位,這樣可使加速凌厲,且避免積碳的產生;當車速超過60 以後,使用D 檔行駛,不但省油,也不會有損加速性。在山路行駛時,則要依據情況使用2檔或1 檔,除了可以維持強勁的扭矩輸出外,發動機剎車的效果更可以避免過度使用腳剎,能夠確保行車安全。自動檔車的D 檔不具備發動機剎車的功能,並會隨著下坡車速的增加不斷向高速檔位變換,使車速越來越快,必須不停地使用腳剎來控制車速,很容易讓剎車因使用過度而產生高熱失效,這是非常危險的。因此,駕駛自動檔的汽車走長下坡路時,一定不要用D 檔行駛,以防不測。即便你買自動檔汽車的目的就是為了免掉換檔的麻煩,也要稍微勤快一點。在低速時,換入D 檔以下的檔位,高速時再放心、省事地使用D 檔大膽地往前開。這樣會有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⑧ 自動檔汽車的檔位怎麼操作
自動變速器的擋位
一般來說,自動變速器的擋位分為P、R、N、D、2、1或L等。P(Parking):用作停車之用,它是利用機械裝置去鎖緊汽車的
轉動部分,使汽車不能移動。當汽車需要在一固定位置上停留一段較長時間,或在停靠之後離開車輛前,應該拉好手制動及將撥桿推進「P」的位置上。要注意的是:車輛一定要在完全停止時才可使用P擋,要不然自動變速器的機械部分會受到損壞。另外,自動變速轎車上裝置空擋啟動開關,使得汽車只能在「P」或「N」擋才能啟動發動機,以避免在其他擋位上誤啟動時使汽車突然前竄。
R(Reverse):倒擋,車輛倒後之用。通常要按下撥桿上的保險按鈕,才可將撥桿移至「R」擋。要注意的是:當車輛尚未完全停定時,絕對不可以強行轉至「R」擋,否則變速器會受到嚴重損壞。
N(Neutral):空擋。將撥桿置於「N」擋上,發動機與變速器之間的動力已經切斷分離。如短暫停留可將撥桿置於此擋並拉出手制動桿,右腳可移離剎車踏板稍作休息。
D(Drive):前進擋,用在一般道路行駛。由於各國車型有不同的設計;所以「D」擋一般包括從1擋至高擋或者2擋至高擋,並會因車速及負荷的變化而自動換擋。將撥桿放置在「D」擋上,駕車者控制車速快慢只要控制好油門踏板就可以了。
2(SecondGear):2擋為前進擋,但變速器只能在1擋、2擋之間變換,不會跳到3擋和4擋。將撥桿放置在2擋位,汽車會由1擋起步,當速度增加時會自動轉2擋。2擋可以用作上、下斜坡之用,此擋段的好處是當上斜或落斜時,車輛會穩定地保持在1擋或2,擋位置,不會因上斜的負荷或車速的不平衡、令變速器不停地轉擋。在落斜坡時,利用發動機低轉速的阻力作制動,也不會令車子越行越快。
1(First
Cear):1擋也是前進擋,但變速器只能在1擋內工作,不能變換到其他擋位。它用在嚴重交通堵塞的情況和斜度較大的斜坡上最能發揮功用。上斜坡或下斜坡時,可充分利用汽車發動機的扭力。
一般的自動檔汽車上的檔位共有六個位置,從上到下分別為:P、R、N、D、2、L。
P——Parking,泊車檔。當你停車不用時,檔位在此,此時車輪處於機械抱死狀態,可以防止溜動。
R——Peverse
gear,倒車檔。倒車時用。
N——None,空檔。暫時停車時(如紅燈),用此檔位。注意,此檔位表示空檔,為防止車輛在斜坡上溜動,一定要踩著剎車。
D——前進檔,也稱驅動檔。不用多說,就是前進時,用此檔位。
2——低速檔,在上很大的斜坡時,或者在比較傾斜的坡度上啟動時,可以用此檔起步前進。原理,把檔位掛在這里,可以限制汽車的檔位自動的只在低檔位(相當於手動檔汽車的一檔和二檔)上切換,以保證汽車獲得最大前進動力。
L——Low,低速檔。在下山,或者下長距離的斜坡時,把檔位掛在這里,可以限制汽車的檔位自動的只在最低檔(相當於手動檔汽車的一檔)上,可以使得汽車在下坡時使用發動機動力進行制動,駕駛員不必要長時間踩剎車導致剎車片過熱而發生危險。
OD----OD檔為超速檔,高速行駛時使用,達到省油的目的。明白了汽車自動波的各檔位功能後,你就可以享受一下駕駛裝有自動波汽車的樂趣了。
⑨ 汽車自動擋是怎麼自動換擋的呢
汽車自動擋汽車的啟動換擋,是在行車時由自動變速器的控制系統根據發動機的轉速和負荷自動選擇合適的檔位,從而替代了人的主觀判斷時機和換檔操作。
自動檔汽車通常採用液力傳動裝置來取代手動檔汽車的機械式離合器,因此沒有離合器踏板。當發動機轉速低時,液體傳遞的扭矩有限,不足以推動汽車前進。當操縱手柄放入前進檔,松開制動踏板,隨著加油和發動機轉速的提高,傳遞的扭矩增大,推動汽車前進。
(9)怎樣製作自動檔位擴展閱讀:
裝備自動變速器的車輛在堵車時,一些車主常常只踩下制動踏板,換擋桿卻保持在D擋(行車擋),並不換擋。若時間很短,這樣做是允許的。
但若停車時間長最好換入N擋(空擋),並拉緊駐車制動。因為換擋桿在D擋時,自動變速器汽車一般有微弱的前移,若長時間踩住制動踏板,等於強行制止這種前移,使得變速器油溫升高,油液容易變質,尤其在空調系統工作時,發動機怠速較高的情況下更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