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瓜又名什麼瓜啊
西葫蘆。
小瓜是南方地區的一種叫法,小瓜又叫做西葫蘆,是一種食用價值比較豐富的蔬菜,一般用來炒菜食用,炒西葫蘆時可以多放一些醋,這樣炒出來的西葫蘆會更加香脆,吃起來非常美味,也可以加入一些肉一起炒,這樣炒出來的西葫蘆更香。
生長習性
生長期最適宜溫度為20-25℃,15℃以下生長緩慢,8℃以下停止生長。30℃以上生長緩慢並極易發生疾病。種子發芽適宜溫度為25-30℃,13℃可以發芽,但很緩慢;30-35℃發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長。開花結果期需要較高溫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根系生長的最低溫度為6℃,根毛發生的最低溫度為12℃。
夜溫8-10℃時受精果實可正常發育。光照強度要求適中,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時易引起徒長。光周期方面屬短日照植物,長日照條件上有利於莖葉生長,短日照條件下結瓜期較早。西葫蘆喜濕潤,不耐乾旱,高溫乾旱條件下易發生病毒病;但高溫高濕也易造成白粉病。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層深厚的壤土易獲高產。
2. 西葫蘆第一批小瓜要除掉嗎
西葫蘆第一批小瓜,不需要除掉。
西葫蘆,是葫蘆科南瓜屬植物。
又名:小瓜、菜瓜、蕁瓜、熏瓜、角瓜。
西葫蘆,是一年生蔓生草本;莖有棱溝,有短剛毛和半透明的糙毛。葉柄粗壯,被短剛毛,長6至9厘米;葉片質硬,挺立,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先端銳尖,邊緣有不規則的銳齒,基部心形,彎缺半圓形,深0.5至1厘米,寬3至4厘米,上面深綠色,下面顏色較淺,葉脈在背面稍凸起,兩面均有糙毛。
卷須稍粗壯,具柔毛,分多歧。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梗粗壯,有稜角,長3至6厘米,被黃褐色短剛毛;花萼筒有明顯5角,花萼裂片線狀披針形;花冠黃色,常向基部漸狹呈鍾狀,長5厘米,徑3厘米,分裂至近中部,裂片直立或稍擴展,頂端銳尖;雄蕊3,花絲長15毫米,花葯靠合,長10毫米。雌花單生,子房卵形,1室。
果梗粗壯,有明顯的棱溝,果蒂變粗或稍擴大,但不成喇叭狀。果實形狀因品種而異;種子多數,卵形,白色,長約20毫米,邊緣拱起而鈍。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生長期最適宜溫度為20至25℃,15℃以下生長緩慢,8℃以下停止生長。30℃以上生長緩慢並極易發生疾病。種子發芽適宜溫度為25至30℃,13℃可以發芽,但很緩慢;30至35℃發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長。開花結果期需要較高溫度,一般保持22至25℃最佳。根系生長的最低溫度為6℃,根毛發生的最低溫度為12℃。夜溫8至10℃時受精果實可正常發育。光照強度要求適中,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時易引起徒長。光周期方面屬短日照植物,長日照條件上有利於莖葉生長,短日照條件下結瓜期較早。西葫蘆喜濕潤,不耐乾旱,高溫乾旱條件下易發生病毒病;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層深厚的壤土易獲高產。
西葫蘆果實呈圓筒形,果形較小,果面平滑,以採摘嫩果供菜用。西葫蘆皮薄、肉厚、汁多、可葷可素、可菜可餡。
西葫蘆含有較多維生素C、葡萄糖等其他營養物質,尤其是鈣的含量極高。
中醫認為西葫蘆具有除煩止渴、潤肺、清熱利尿等功效。
3. 小瓜苗慢慢長大了瓜藤上長滿了什麼開出了什麼
父親和苦瓜
①父親最愛苦瓜,我卻對它沒有什麼好感。苦瓜通體清苦,父親也一生清苦。因此我想,父親的命運就是苦瓜的命運?苦瓜也叫君子菜,它無論和什麼菜在一起炒、煮、燉都只苦自己,其他的菜不會沾一絲苦味。父親也是這樣的人:寧願苦自己,也不願苦別人。
②父親退休後便回到了鄉下。在每年草長鶯飛之時,他就在房前屋後的空地上種上苦瓜。當嫩綠的新芽探出頭來時,父親怕雞鴨來啄食瓜苗,就用個破籮筐罩在上面。待那些小芽順著父親的美好心願一節節地往上長,長出許多瓜藤時,父親又去弄些木樁和樹枝來,搭好一個簡單的架子,讓那些藤兒彎彎曲曲地往上爬,邊爬邊開出一朵朵黃色小花。花兒調零了,藤上結出了細嫩的小苦瓜,沒幾夫,架上爬滿了清苦瓜白苦瓜紅苦瓜,一個個或露或藏地懸掛在棚架下,這時的父親是十分歡欣和激動的。
③苦瓜、花葉、藤蔓和架子和諧地交映在一起,遠看近看都是一幅迷入的圖畫,風過瓜架,吹動瓜葉,瓜果搖曳,父親總在瓜架前獃獃地站著,像想起什麼往事似的。
④父親生來命苦,八歲時就沒了爹,與奶奶相依為命,生活過得極其艱難,度日的蔬菜,總少不了苦瓜。那時候奶奶家裡的房前屋後,很多苦瓜藤自由爬到院牆上,柴垛上。一到夏天,奶奶隨手就能摘到一個苦瓜,飯上也算是有了一盤菜。奶奶想盡辦法,讓這盤菜好下咽些,可在那缺油少鹽的年月,那種苦澀的味道好像怎麼也去不掉。
⑤如今,每到夏天,餐來上總少不了父親親手炒的苦瓜,或獨炒或炒雞蛋或炒干魚,盛在盤子里,看起來鮮嫩無比,清脆爽口,但我仍嫌它清苦。望著盤子里的苦瓜,又瞅了瞅了父親,勉強用筷子夾起一片,卻不願送到口裡。父親好像看由我的心思,微微一笑,風趣地對我們幾個兄妹說:「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做得人上人啊。」
⑥父親沒有大紅大紫、大起大落,平凡了一輩子,淡泊了一輩子,清貧了一輩子,但他很滿足,認為自己為子女成長所受的苦是值得的。在那艱難的歲月中,把我們兄妹拉拉扯大不容易,看著我們一個個有出息,過著安穩幸福的生活,他也覺得自己是幸福的。他常對他的朋友們說,他擁有的幾個好兒女,就是他此生最大的財富。
⑦苦瓜由青變白再變紅,這是一個成熟的過程。父親有意多等待些時日,讓苦瓜變紅,為的是多貯存些瓜種。那熟透的苦瓜,咧開了嘴,露出一排緋紅的果肉,就如一朵美麗的紅花。等候在旁的我搶在父親之前,高興地摘下苦瓜,掰開皮,露出豐厚紅軟的果肉來,小小的饞嘴忍不住嘗了一口,呀,好甜,清香純正的甜,咽一下,直滲到骨子裡去了。我有點百思不解,便問父親,父親告訴我說,這是苦瓜的本質---一生漫長的等候,終於苦盡甘來。
⑧一年的苦瓜由鮮變枯老,瓜藤由翠綠變枯萎。父親也一年年變蒼老了。很多時候,我看見父親坐在屋前的空坪上,坐在苦瓜生長的土地上,像深深懷念什麼似的。我想,是不是這一生清苦而淡然的苦瓜讓父親變老的?
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明白了父親的苦瓜情結,自己也喜愛上它了。我特別欣賞苦瓜藤那奮勇向上、蘊藏無限生命力的精神,更欣賞苦瓜那經歷漫長等候、苦盡甘來的品性。父親就如同那苦瓜,雖年老但仍積極向上、以苦為樂,而今兒女成家立業、安穩幸福,父親不也是苦盡甘來嗎
4. 小瓜又名什麼瓜
角瓜,西葫蘆。
西葫蘆(學名:Cucurbita pepoL.)是葫蘆科、南瓜屬一年生蔓生草本;莖有棱溝。葉柄粗壯,被短剛毛;葉片質硬,挺立,三角形,彎缺半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顏色較淺,葉脈兩面均有糙毛。卷須稍粗壯。雌雄同株。
雄花單生;花梗粗壯,有稜角,被黃褐色短剛毛;花萼裂片線狀披針形;花冠黃色,頂端銳尖;雄蕊花絲長15毫米,花葯靠合。雌花單生,子房卵形。果梗粗壯,有明顯的棱溝,果蒂變粗或稍擴大。果實形狀因品種而異;種子卵形,白色,長約20毫米,邊緣拱起而鈍。
生長習性:
生長期最適宜溫度為20-25℃,15℃以下生長緩慢,8℃以下停止生長。30℃以上生長緩慢並極易發生疾病。種子發芽適宜溫度為25-30℃,13℃可以發芽,但很緩慢;30-35℃發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長。開花結果期需要較高溫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根系生長的最低溫度為6℃,根毛發生的最低溫度為12℃。
夜溫8-10℃時受精果實可正常發育。光照強度要求適中,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時易引起徒長。光周期方面屬短日照植物,長日照條件上有利於莖葉生長,短日照條件下結瓜期較早。
西葫蘆喜濕潤,不耐乾旱,高溫乾旱條件下易發生病毒病;但高溫高濕也易造成白粉病。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層深厚的壤土易獲高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葫蘆
5. 小瓜怎樣打頭
朝下。 為了保證更好的生長,在種植的時候,最好把尖端部分朝下,大頭部分朝上,因為尖端部分會長出根,以便扎緊土壤,之後的生長也會順利一些。不過對於哪頭朝上沒有太明確的要求
6. 西瓜成熟要多久
西瓜成熟期的長短要以品種而定
1.早熟品種,從播種到收瓜需90-90天,瓜成熟快,從雌花開放到成熟需要25-30d0株酬小,適合密植,優良的品種有京欣、鄭雜、早花等小瓜型品種。
2.中熟品種,北方從播種到收瓜需90-100天,瓜成熟稍晚,從雌花開放到成熟需要30-40天,株型較大,長勢強。該類品種的瓜大、皮厚,較耐運輸和貯存,如西農R號等。
3.晚熟品種,北方從播種到收瓜需100-120天,軟培較少,瓜大,耐貯存,如紅優2號等。
(6)小瓜生長期的圖片怎樣拼擴展閱讀:
繁殖方法
1.浸種催芽:
播種前曬種2天,然後進行種子消毒。用55℃溫水浸種,邊浸邊攪動30分鍾左右,冷卻後繼續浸種2小時。葯劑處理通常採用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30分鍾,或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小時,用清水沖洗干凈後浸泡3-4小時。將經過處理的種子洗凈,放在恆溫箱內40℃高溫萌動6小時,33℃恆溫下催芽,當胚根長至0.5厘米時即可播種。
2.准備苗床:
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管理方便的地塊建苗床。早春西瓜育苗,應在大棚或溫室內進行,可鋪設電熱線提高土溫,並在苗床上加蓋小拱棚。秋延後西瓜育苗,應搭建遮陽棚,並防暴雨沖刷。營養土要求疏鬆、無病蟲害,按比例施氮磷鉀肥,略帶粘性。可用稻田表土6份、腐熟廄肥3份加草木灰1份均勻混合,每立方米土加腐熟雞鴨糞5千克。
土壤、肥料均應搗碎過篩,保持顆粒狀,然後加適量水充分拌和,播種前1-2個月堆制。採用營養缽育苗,缽口直徑為6-8厘米,用廢報紙做成,每張大報紙做10個紙缽,也可以用塑料缽、泥缽。將營養土裝入營養缽,距離缽口1-2厘米,整齊排列在苗床內。
3.播種:
早熟西瓜在上年12月中旬-3月下旬播種,中熟西瓜在4-6月播種,秋延後西瓜在7月中下旬播種。播種前1天下午,營養缽澆透水。播種時,將帶芽尖種子平放於營養缽內,每缽1粒,覆細土厚1厘米,加蓋薄膜。
4.苗期管理:
①溫度管理:播種後,床內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8-35℃、夜間20-25℃;待80%種子破土出苗後,白天保持20-25℃、夜間15-18℃;第1片真葉出現後,保持白天25-28℃。移栽前1周開始煉苗。
②水分管理:出土前一般不再澆水;子葉期應控制澆水,地面見干見濕,以保墒為主;真葉展出後可加大澆水量。應在晴天上午澆水,澆水後松動表土保墒,陰天不宜澆水。另外,注意揭膜通風,防止高溫高濕。秋延西瓜苗期高溫乾燥,應注意水分供應。
7. 怎樣發小瓜苗長大的朋友圈
您好,發這種朋友圈的話呢,首先你要把小瓜苗的相片或者視頻保存到你的手機內存,然後呢,在發朋友圈的時候添加照片,然後從內存空間當中找到照片上傳,然後添加說明就可以了。
8. 櫛瓜的生長過程是什麼我們該如何觀察它的生長過程
櫛瓜在我們這並不常見,因為我們這很少種植這個東西,但是從亞熱帶地區甚至說一些歐洲國家,美洲國家,他們是非常喜歡這個蔬菜的,因為他比較適合歐洲那個溫帶海洋性氣候。比較喜歡溫涼的環境,就是不是特別熱比較涼爽的這個氣候。
因為我們這里有很多自己的瓜種,無論是平常家裡用的這個長瓜還是葫蘆瓜都有很多,並且我們更覺得自己的這個瓜種適合自己的氣候,因為他那個是需要溫帶海洋性的氣候,他喜歡溫和乃至涼爽的環境,當然它生長需要很多的水分,而溫帶海洋性氣候能夠提供一年四季較為溫涼並且濕潤的環境,我們這屬於溫帶季風性氣候,有時候水分特別多,有時候水分就比較少,可能就不是那麼適合他。
9. 甜瓜結瓜期,該如何管理
在坐瓜階段,應根據植物生長和土壤的干濕情況及時澆水,並保證合理的土壤濕度,宜為75% ~ 80%。如果溫室內溫度高,植物不會過度生長,人工授粉可以保證瓜苗正常坐放。如果坐瓜期間溫室環境不好,只能用生長調節劑保護花果。泡瓜一般在下午14:00後進行,用稀葯液蘸瓜胚,用手指彈一下剛蘸過的瓜胚的手柄,彈一下掛在瓜胚下面的水珠,防止局部葯液過多導致瓜畸形。幼瓜長到150 ~ 200 g時,要及時掛好。
生物防治可以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數量,促進土壤中有益菌的形成,能分泌一種酶,抑制線蟲的存活;同時,在土壤中大量施用生物肥料可以疏鬆土壤,有利於蔬菜根系的生長,使根系健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根系的抗線蟲能力。
10. 小瓜成熟要多長時間
果實的生長發育很快,一般中熟品種在開花授粉後10天可長到1kg左右,20天 可長到4kg,30天可長到5~6kg以上。 西瓜果實的成熟,一般早熟種在授粉座果後30天左右,中熟種35天左右,晚熟種為4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