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製作冰花
花是將鮮花、翠竹、碩果、游魚凍在一定體積、不同形狀的冰塊中的冰雪藝術品。
製作要求是,選好模具,灌入清水,將灌水模具放入高濃度鹽水池裡,池內安管通氨氣,使模具中的水溫保持在攝氏零下七八度。為保證冰體透明度,模具內還要插根導管通風,讓水在流動狀態中凍結,當四周凍到一定厚度時,將需要凍的實物用線或鐵絲系好置於冰殼中,等全部凍實即成冰花。冰花能使嬌艷的花卉宛然若生,讓僵死的魚兒形同游若,將它們配上冰台座點綴在冰雕塑四周,或冰建築附近,會在隆冬的季節,給色彩單調的園林平添許多生氣。
B. 冰花是怎樣形成的
水蒸氣在平滑表面凝結成冰片,似無數花朵鑲嵌而成,故稱冰花。
1.產生原因
原來,這和霧氣有關系。在冬、春季節,有些地區溫度雖然很低甚至在零度以下,但霧中的水滴還仍然呈現為液態,並未凍成冰晶,這是因為當時霧中缺乏在該溫度下的活躍凍結核所致。
一旦這種零度以下的液態霧滴通過樹枝時,就與樹枝相碰,凍在樹枝上。如果霧滴很小,霧滴的溫度又特別低,那麼,凍結就進行得很快,這時在樹枝上的凍結物往往是由許多小顆粒冰珠所組成的。各顆粒間含有空氣間隙,所以,在光線的照射下呈銀白色。
如果霧滴較大且溫度較高,那麼,凍結時熱量不易發散,就有一部分呈液態在枝上漫流,然後再漸漸凍結。由於漫流時,氣隙被填沒,所以,凍結物就形成較透明的冰層,覆蓋在樹枝外。
有時,過冷卻的霧滴與透明冰層同時存在,霧滴的水分汽化,這些水汽又在玻璃狀冰層表面凝華下來,呈毛茸茸的白色結晶狀態,很象霜花。
2.形成位置
在寒冷的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在門窗玻璃內表面遇冷直接凝華成為固體,形成冰花,而室外的水蒸氣溫度較低,不易在玻璃外表面凝華。
當冰塊結晶體在滿天飛舞的雪花中於房檐上形成冰凌時,那種呈現六角形的罕見雪花,就稱為飛雪冰花。這種冰凌十分罕有,大約平均每10年才有一次!
冰花又名未央花,一種美麗的結晶體,它在飄落過程中成團攀聯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單個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間。雪花很輕,單個重量只有0.2——0.5克。無論雪花怎樣輕小,怎樣奇妙萬千,它的結晶體都是有規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齣,度雪花六齣」的說法。
雪花為什麼多呈六角形,花樣又如此繁多呢?
雪花是由小冰晶增大變來的,而冰的分子以六角形的為最多,因而形成雪花多是六角形的。雪花形狀的多種多樣,則與它形成時的水汽條件有密切的關系。
對於六角形片狀冰晶來說,由於它面上、邊上和角上的彎曲程度不同,相應地具有不同的飽和水汽壓,其中角上的飽和水汽壓最大,邊上次之,平面上最小。在實有水汽壓相同的情況下,由於冰晶的面、邊、角上的飽和水汽壓不同,其凝華增長的情況也不相同。如果雲中水汽不太豐富,實有水汽壓僅大於平面的飽和水汽壓,水汽只在面上凝華,這時形成的是柱狀雪花;如果水汽稍多,實有水汽壓大於邊上的飽和水汽壓,水汽在邊上和面上都會發生凝華,由於凝華的速度還與彎曲程度有關,彎曲程度大的地方凝華較快,所以在冰晶邊上凝華比面上快,這時多形成片狀雪花;如果雲中水汽非常豐富,實有水汽壓大於角上的飽和水汽壓,這樣在面上、邊上、角上都有水汽凝華,但尖角處位置突出,水汽供應最充分,凝華增長得最快,所以多形成枝狀或星狀雪花。再加上冰晶不停地運動,它所處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也不斷變化,這樣就得冰晶各種部分增長的速度不一致,形成多種多樣的雪花。
C. 冬天玻璃上的冰花是怎樣形成的
在寒冷的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在門窗玻璃內表面遇冷直接凝華成為固體,形成冰花,而室外的水蒸氣溫度較低,不易在玻璃外表面凝華。
冰花在飄落過程中成團攀聯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單個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間。雪花很輕,單個重量只有0.2~0.5克。無論雪花怎樣輕小,怎樣奇妙萬千,它的結晶體都是有規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齣,度雪花六齣」的說法。
(3)怎樣把圖片變成冰花圖擴展閱讀:
冰花形態不同的原因:
玻璃窗並不都是干凈光滑的,有的玻璃毛糙,有的玻璃上面落滿了灰塵,有的玻璃上面甚至有很多泥土和污垢。這樣,水蒸氣飄到玻璃窗前蒙上去的時候,就不均勻了。
有的地方比較容易凝結水燕氣,這個地方的冰結得厚些,有的地方比較難以凝結水蒸氣,這個地方的冰就結得薄些。冰結得厚的地方,就會呈現出不同的形狀和不同的景緻來,冰結得薄的地方,當遇到熱氣和壓力時,又會迅速融化。
於是,呈現出來的就是不同的冰花。就像人們平時作畫一樣,有的地方顏料用得多,顏色就深;有的地方顏料用得少,顏色就淺;不上顏料的地方,就是畫紙本來的顏色。
D. 雲、雨、霧、霜、露、雪、雹的形成過程示意圖怎麼畫(物理)
示意圖如下:
雲:白天氣溫較高,地表水大量蒸發,因此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氣。這時候水蒸氣上升到冷的高空以後,一部分液化成為小水滴,一部分凝華成小冰晶,天空中的雲就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組成的。(液化以及凝華)
雨:當雲越聚越多,越聚越厚的時候,就要開始下落,在下落過程當中隨著溫度升高,雲中的小冰晶熔化成小水滴,與雲中原有的小水滴一起降落到地面上,這就是雨。(熔化)
霧:空氣中如果有較多的浮塵,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浮塵上,和浮塵一起漂浮在空氣中,這就是霧。(液化)
露:天氣較熱時,空氣中的水蒸氣清晨前遇到溫度較低的樹葉、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在它們的表面,這就是露。(液化)
雪:當水蒸氣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時,水蒸氣凝華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聚集在一起,形成雪片或者雪團降落下來,這就是雪。(凝華)
霜:夜晚,氣溫降到0攝氏度以下時,地面附近的水蒸氣遇到地面上冷的物體,凝華為固態小顆粒附在物體上,這就是霜。(凝華)
冰雹:是在對流雲中形成,當水汽隨氣流上升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若隨著高度增加溫度繼續降低,達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凝固成冰粒,在它上升運動過程中,並會吸附其周圍小冰粒或水滴而長大,直到其重量無法為上升氣流所承載時即往下降;
當其降落至較高溫度區時,其表面會熔化成水,同時亦會吸附周圍之小水滴,此時若又遇強大之上升氣流再被抬升,其表面則又凝固成冰;
如此反覆進行如滾雪球般其體積越來越大,直到它的重力大於氣流升力與空氣之浮力之和,即往下降落,若達地面時未熔化成水仍呈固態冰粒者稱為冰雹。(凝固)
(4)怎樣把圖片變成冰花圖擴展閱讀
注意的是,對於任何物質來說,任何一種末態其實都可以由兩種初態變化而來的!比如某物質的末態如果是液態,那麼該物質的初態可以是固態也可以是氣態,如果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則為熔化,如果從氣態變為液態,則為液化!
水的固態形式有兩種:霜和雪。但它們形成的機理是不同的,霜在晴朗的夜晚才能形成,氣溫低到0度以下,當晚也沒有刮大風,空氣中的水蒸氣就凝結成小顆粒,呈白色,那就是霜。
以河邊和潮濕窪地較多,這是因為那些地方水蒸氣更多,氣溫更低的原故。霜期農作物一般停止生長,有的農作物會被凍死,應該採取措施,比如用煙熏,在農物上面蓋薄膜保暖。
E. 小冰花怎麼畫
准備工具:畫筆、畫紙
1、首先在畫紙畫出一個十字形,如下圖所示:
F. photoshop自己製作冰花怎麼畫
關鍵:
1,新建圖層,從畫布中心繪制1/12個雪花
2,復制一層,對復制層進行自由變換,將變換中心移動到畫布中心
3,變換60度
4,按住 ctrl+shift+alt 按 若干 次 T 鍵,將剩餘的幾瓣做出來
5,合並六個花瓣圖層
6,復制一個合並圖層,水平翻轉即可
操作過程見附件
G. 怎樣製作凍冰花
工具:彩紙、棉線、模具
操作步驟:
1、用彩紙剪出幾個喜歡的圖案。
H. 冰花是怎麼形成的
冰花,也叫做"霧凇"。
在自然界里,地面物體上形成的冰晶和水滴並不都是霜和露。有一些貌似霜、露的現象,卻是由其他氣象條件造成的。
例如,某地區原來溫度較低,各種地面物體的溫度也就較低。遇到天氣急遽變暖(例如溫度急升10°C),有些大而重的物體卻不能一下子變得和周圍的空氣一樣暖,這樣,在空氣和這些物體之間便形成一個比較大的溫差。如果這時溫度在0°C以下,便會在物體上形成冰晶,它叫做"硬凇"。如果溫度在0°C以上,便會在物體表面凝結成水滴,叫做"水凇"。冬天玻璃窗上的"窗霜"和"呵水"的形成就與此相似。
硬凇和水凇與霜、露都是由於空氣和地面物體之間存在著溫度差而形成的。但是,形成硬凇和水凇的溫度差是由天氣變暖而引起的,形成霜、露的溫度差卻是由於地面物體輻射冷卻所引起的。所以,它們所反映的天氣條件不同,附著的物體也不盡一樣,它們是不同的天氣現象。
初冬或冬末,有時會出現一種奇怪現象:從空中掉下來的液態雨滴落在樹枝、電線或其它物體上時,會突然凍成一層外表光滑晶瑩剔透的冰層,這就是"雨淞"。這種滴雨成冰的現象是怎麼回事呢?實際上這里的雨滴不是一般的雨滴,而是過冷雨滴。這種情形並不常見,多在冷暖空氣交鋒,而且暖空氣勢力較強的情況下才會發生。這是靠近地面一層的空氣溫度較低(稍低於攝氏零度),而其上又有溫度高於攝氏零度的空氣層或雲層,再往上則是溫度低於攝氏零度的雲層,從這里掉下來的雪花通過暖層時融化成雨滴,接著當它進入靠近地面的冷氣層時,雨滴便迅速冷卻,由於這些雨滴的直徑很小,溫度雖然降到攝氏冷度以下,但還來不及凍結便掉了下來,當其接觸到地面冷的物體時,就立即凍結,變成了我們所說的"雨淞"。
另外,在有過冷卻霧的時候,特別有利於冰晶在地面物體上增長。這時在電線上、樹枝上形成了白色的冰花,叫做"霧凇"。在有霧而溫度又高於0°C的時候,霧滴沾附、匯聚在樹葉或其他物體上,叫做"霧凝",這在森林中最常見。
它們也都不是霜和露,因為形成的原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