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平常的保健按摩應該按哪些穴位較好
第一個穴位是合谷穴。合谷穴的取穴是這樣的: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按摩合谷穴有什麼作用呢?根據經絡理論以及實踐證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屬的大腸經脈循行之處的組織和器官的疾病減輕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證。由於大腸經從手走頭,凡是頭面上的病,象頭痛、發熱、口乾、流鼻血、脖子腫、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緩解和治療。在按摩時,兩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緊一松的按壓,頻率為每2秒鍾一次,即每分鍾30次左右。重要的是按壓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強度,穴位下面要出現酸、麻、脹的感覺,即有「得氣」現象為好,這樣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第二個穴位是內關。內關穴的取穴是這樣的:位於腕橫紋上兩寸,在掌長肌腱和橈側屈腕肌腱之間,就是從手腕橫紋向後量三橫指,在兩筋之間取穴。內關穴屬心包經,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心系實則心痛」。所以古典的經絡學說早就把心臟病和心包經的內關穴聯系起來,千百年來無數的例證證明針刺和按摩心包經的內關可以治療和預防心臟病的發生。另外,由於心包經起於胸中,所以針刺和按摩內關穴對呼吸系統的疾病,如:哮喘、肺氣腫、肺心病等疑難病都有一定的療效。和按摩合谷穴一樣,我們建議,按壓內關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內關穴上,指甲的方向要豎向,和兩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節奏地按壓並配合一些揉的動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內關穴產生一定的得氣感覺,最好要使酸、麻、脹的感覺下傳到中指,上傳到肘部,這樣才有較好的效果。 這里要介紹的第三個穴位是足三里。足三里穴的取穴是這樣的:可以在膝蓋外側的凹陷處向下四指並在脛骨外側的交點處就是此穴。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胃經與脾經互為表裡,凡脾胃失調等消化系統的疾病,通過按摩足三里都會起到十分顯著的效果。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人出生之後,成長和健康的維持與脾胃的消化營養功能密切相關,而胃經又屬於多氣多血的經脈,這條經脈受到激發,氣血旺盛,必將影響五臟六腑與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從而達到保健長壽的效果,因此歷來足三里穴被認為是一個醫療和保健的重要穴位。那麼,怎樣按摩足三里才容易得起你?這里我向大家介紹一種推拿與按摩相結合的方法。如果按摩右側足三里,就可以用左手的拇指放在足三里穴上,其他四指握住脛骨,然後以拇指垂直下鞍,頻率和前面談的兩個穴位一樣,但力度要大,由於足三里下面的肌肉較為豐富,有時按摩可能達不到一定的效果,這時也可以運用一些輔助器械和別人的幫助,這樣就容易達到得氣的效果。 以上向大家介紹了按摩合谷、內關和足三里三個穴位的具體方法,老年朋友可以長期進行穴位按摩鍛煉,它對於調節全身的氣血通暢,防病治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從而給您的醫療保健設下了第一道防線。
B. 合谷穴位的作用,在哪個部位
合谷。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一個重要穴位,位於第一、二掌骨之間,在第二掌骨的中點,橈側邊緣邊。也可以用另一隻手的每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
經常注意按摩合谷穴,能保護牙齒健康,減少口腔科疾病的發生,同時由於大腸經從手走頭,凡是頭面上的病,按壓合谷穴都有效果,甚至還可以用來做頭面手術的麻醉,所以古人有"面口合谷收"的說法。
正確按摩合谷穴的方法,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緊一松地按壓,頻率約為每2秒1次,即每分鍾30次左右。重要的是按壓的力量需要較強,穴位下面要求出現酸、麻、脹,甚至有竄到食指端和肘部以上的感覺,即"得氣"現象。這樣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但是,要注意對體質較差的病人,不宜給以較強刺激,孕婦一般不要按摩合谷穴。
C. 合谷穴位的作用
合谷穴位的作用
1、合谷穴是個止痛特效穴
牙痛、頭痛、咽喉痛、三叉神經痛,只要是疼痛都可以針刺或按揉此穴。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周恩來總理陪同他參觀了中國的針灸麻醉:一根細長的銀針輕輕地捻入病人手部合谷穴,然後接通電流,這樣就對病人起到麻醉作用。
病人在整個前列腺切除手術過程中沒有一點痛苦的表現。該手術現場震驚了美國總統。醫生告訴尼克松,那根銀針扎在穴位上,循經感傳到頭頸內,便可以起麻醉作用。幾乎一切痛症都可用合谷穴解決。
2、合谷穴是個美容養顏穴
黃褐斑 、雀斑、痤瘡、酒糟鼻 、皮膚過敏、黑眼圈等臉部皮膚問題可每天按摩兩手合谷穴各30至50次,以產生的酸脹感傳達到上肢為度,日久就可以達到美容養顏的明顯功效。
3、合谷穴是個醒神急救穴
用腦一段時間後,大腦疲勞,頭昏腦脹,需要提神解乏時可按合谷穴。當出現神昏、暈厥、癲癇發作,需要醒腦開竅時也可按壓合谷穴。因中暑、中風、虛脫等導致暈厥時。同樣可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續兩三分鍾,患者便可蘇醒過來。
「口噤不開言,牙關緊閉」可以在此穴針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如果同時用指尖掐捏患者的人中穴,醒腦效果則更好。
(3)合谷穴怎樣按效果最好擴展閱讀
合谷穴簡介
合谷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穴道,是一個重要又好用的穴位。合,匯也,聚也;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也。
合谷意指大腸經氣血會聚於此並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場。本穴為三間穴天部層次橫向傳來的水濕雲氣,行至本穴後,由於本穴位處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肌肉間隙較大,因而三間穴傳來的氣血在本穴處匯聚,匯聚之氣形成強大的水濕雲氣場,故名合谷。
形象地說,因為該穴的位置在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間,拇指食指像兩座山,虎口似一山谷,合谷穴即在其中,故名。
簡便取穴法就是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當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處;或拇、食兩指張開,以另一手的拇指關節橫紋放在虎口上,當虎口與第一、二掌骨結合部連線的中點;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即是。
D. 指切合谷穴的方法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E. 合谷穴的按摩方向
按摩合谷穴,並非是垂直下用力按的。是找准位置後向小指一側方向頂著用力。然後再以順時針按揉。不過這個補泄用手法體現不明顯,還是用針明顯。
F. 合谷穴准確位置圖 牙疼
合谷穴的位置在手的背側,就是在第二掌骨的中點下緣的位置。用手按合谷穴,可以有明顯的酸脹感覺,簡便的取穴方法可以有:用手的大拇指,然後放在這兩個拇指和食指之間,拇指指尖到的這個位置,就是合谷穴的位置,這是合谷穴的簡便取穴法。合谷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第一骨間背側肌中,深層有拇收肌橫頭、有手背靜脈網,為頭靜脈的起部,腧穴近側正當橈動脈從手背穿向手掌之處;分布有橈神經淺支的掌背側神經,深部有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G. 合谷穴是按下放下還是怎麼按才有效
居有所包包代銷店:合谷穴是一個經常會用到的穴位,平時隨便按一按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要有一定的時間長度。可以按一下停一下,也可以較長時間一直按摩。總時長應該在三到五分鍾。按摩時,以點壓效果最好,如果覺得穴位拿不準,可以將范圍放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