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1080i的清晰度比720P高,而720P的動態效果比1080i好
樓上的說法太麻煩了,簡單的說。
1080i橫向式1080條掃描線,720P是720條掃描線,因此1080i在清晰度上比720高。
另外i表示隔行掃描,也就是說雙向掃面,然後把兩組掃描圖像拼在一起。所以動態效果時會出現拼接錯位的現象,因而動態效果不好。
P表示逐行掃描,雖然掃描速度比i慢,但是圖像完整性更好。
現在開看市面上最高的解析度是1920*1080P
❷ 720p和1080p看起來區別大嗎哪個更清晰
首先,答案是區別大,1080p的視頻要明顯的比720p的 視頻清晰。
720P是1280*720=921600,即解析度為921600,即大約92萬像素,921600接近100萬像素(1280是按照16:9算出來的,4:3的另算,後續都按照16:9來算)其中P是逐行掃描的簡稱。
1080P是1920*1080 =2073600,即解析度為2073600,即大約200萬像素, 所以一般200萬像素又稱1080P。
P是指逐行掃描的意思,i是隔行掃描的意思。比如1080i這個i是指隔行掃描,同樣是一個掃描頻率,逐行要比隔行畫面更穩定、更不閃爍、效果更好!但1080i折算後效果只相當於540P,當然不如720P效果好。
對屏幕畫質清晰度的理解:
1080p就是不管你屏幕多大,它的寬度是1080個像素點組成。
720p就是不管屏幕多大,它的寬度就是720個像素點組成。
這可以理解為同一個視頻,放到不同大小屏幕畫質清晰度不一樣
像素是衡量數碼相機的最重要指標。
像素指的是數碼相機的解析度。
它是由相機里的光電感測器上的光敏元件數目所決定的,一個光敏元件就對應一個像素。因此像素越大,意味著光敏元件越多,相應的成本就越大。 數碼相機的圖像質量部分是由像素決定的,大過一定尺寸再單純拿像素來比較就沒有意義了,
主流單反數碼相機像素在1000萬左右,但是普通攝影及家用500萬像素已足夠用,因為我們使用的顯示器的解析度有限,一般為1024×768至1920×1200,這樣的解析度如果顯示像素過高的圖片時,圖片會被壓縮至當前屏幕的大小,此時有的圖片就會出現銳利度過高的情況而失真。成像質量主要取決於相機的鏡頭,感光元件大小及質量。
像素越大,照片的解析度也越大,可列印尺寸也更大。
❸ 索尼相機攝像720P和1080i效果差多少
差別不是很大,大多數時候都是自己的眼睛感覺出來的,關鍵是看你使用的終端顯示設備,就是看是標清設備(一般電視機),還是高清設備(擁有HDMI信道的電視機,具體HDMI的說明,你的卡片機的說明書里有介紹)。個人建議:還是選擇1080i的 ,錄個像就是想作為紀念,選擇1080i留住更多細節方便以後觀看,嘿嘿,再說你要想上傳到網上和朋友分享,還有視頻編輯工具可以再壓縮的。
❹ 1080P和1080i的電影視頻,哪個效果更好更清晰
首先解釋一個概念,i代表隔行,p代表逐行,這兩種是成像掃描方式。如果在電腦上放映,我推薦p,因為逐行成像適合電腦播放,而1080i的很多在電腦上放都有波紋現象,尤其是用蘋果機播放,如果用電視播放,其實都差不多。不知道這樣解釋可否明白
❺ 高清視頻中1080P;1080I它們的區別在於哪裡各有哪些特點
P是逐行掃描,I是隔行掃描,給您復制了一段文字 數字電視的發展從1080i到720p再到1080p
1080i和720p同是國際認可的數字高清晰度電視標准。原NTSC國家採用的是1080i/60Hz格式,與NTSC模擬電視場頻相同。而歐洲以及中國等一些原PAL制國家則採用了1080i/50Hz模式,場頻與PAL模擬電視相同。至於720p,則由於IT廠商更深的滲透到了電視行業而成為了一個可選的標准,目前開始在以光碟為載體的HDTV播放機領域拓展地盤。
以日本數字電視標准為例,按照顯示格式的不同,共分為以下5種規格:
D1:480i格式,和NTSC模擬電視清晰度相同,行頻為15.25kHz
D2:480P格式,和逐行掃描DVD規格相同,行頻為31.5kHz
D3:1080i格式,解析度為1920×1080i/60Hz,行頻為33.75kHz
D4:720p格式,解析度為1280×720p/60Hz,行頻為45kHz
D5:1080p格式,解析度為1920×1080逐行掃描,專業格式
其中以D3的1080i作為高清晰度電視的基本格式,但是也兼容720p格式的播放。而D5規格的1080p則作為高級的專業模式,普遍應用於電視台、電影製作。電視台發送的1080i和720p電視信號都是由1080p信號源轉換播出的。
可以看出,1080p是一個事實上存在的標准,但是1080p目前並不是民用領域使用的標准。1080p不是只有一種60Hz場頻,其實真正應用得最多的是24Hz、25Hz、30Hz三種場頻規格。我們知道電影是以每秒24幅的方式播放膠片的。以1080p/24Hz方式拍攝的數字圖像可以無損失的傳送到DLP/D-ILA等數字電影投影機上,以電影格式播放。1080p/24Hz是為電影准備的一種格式。
如果採用1080p/25Hz格式拍攝高清晰度內容,則可以方便地將每一幀完整的1080p圖像拆成兩幀隔行掃描的1080i圖像。這樣1080p/25Hz格式就變成了1080i/50Hz的圖像,方便應用於歐洲和中國這些原PAL制國家的數字高清晰度電視。
同理,1080p/30Hz上也可以在拍攝完畢後方便地轉換為1080i/60Hz的圖像,方便應用於美國ATS和日本ISDB等原NTSC制模擬電視國家。
1080p轉換為720p的圖像則更加簡單,只需要在每三個像素行中去掉一行,每三個像素列中去掉一列,1080p的三分之二正好是720p。
目前市面上還沒有真正的1080p信號源,推出所謂1080p電視機的廠家也沒有可以演示的信號。這就如同畫了一個餅,這餅是給消費者看的,不是吃的。部分廠商目前之所以要大力宣傳1080p,宣傳賣點的因素遠大於實際效果。未來一兩年內可能有1080p的光碟軟體出現,微軟的WMV-HD光碟存儲格式就是1080p。但是WMV-HD目前只能用電腦播放,還沒有一台正式的播放樣機,當然也就談不上大量發行光碟了。
綜上所述,1080p在近期只可能是廠家宣傳的一種噱頭,只有在未來真正達到1920×1080解析度的顯示器大量出現,1080p對於我們才會有實際意義。消費者對於1080p要做清醒的認識,不要盲目聽信廠家的商業宣傳,為自己絕對不會用到的功能掏腰包。
❻ 請問 1080i 和 1080P 哪個錄像效果好
1080P 1080i是隔行掃描 1080p是逐行掃描
1080i每秒顯示30個完整畫面,而1080p顯示60個完整畫面,所以1080p比1080i的畫面更為穩定流暢,1080i是指「能夠」顯示1920×1080的節目,但是它本身不具有1920×1080的物理解析度,只是把1920×1080的圖像處理後才顯示出來的
❼ 720p與1080i視頻文件哪個清晰度高
P與I的區別在於一個是全屏掃描(逐行掃描),一個是隔行掃描,就是說,從理論上講,1080P與1080I的顯像效果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就是說1080I在理論上說與720P是差不多的!!
如果游戲調成1080P玩720P的游戲,在顯示效果上,畫面的提升就是清晰度和降噪!但是,要是電視不是很好的話,1080也只能壞效果。
而正真的1080P的游戲在360上是還沒有面市的,主要就是HD-DVD的容量問題,PS3上達到1080P的游戲倒是有很多,比如《合金裝備--愛國者之槍》。360的游戲有兩款達到了1080I,就是《使命召喚4》和《戰爭機器2》。其餘的我就不知道了,其實這兩款游戲要是開到1080I的話,還不如開成720P,這樣游戲的效果還好很多,因為現在電視的隔行掃描技術與逐行掃描技術相差太大。
至於兩種線的差別?當然是有差別的,但是那些只是數據,人眼是感覺不出來的,就像是電腦現實器的刷新率,60與180是差別很大的,在數據統計的時候,差別超大,可是,人眼是感覺不出來的,所以,一般都是吧刷新率調到60就夠了。60以上的就感覺不出有什麼差別,若你想找個差別,就可以用一台DV對著顯示器拍攝,就能發現60與180的差別在哪兒了。
沒有必要去追求那些官方的一些數據,以為數據越高越好,當然是那麼回事,可是線再好,你也感覺不到的啊。
至於組裝線和原裝線的差別,最大的就是質量問題了,要是線不好,會影響畫面效果的。
1080P是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SMPTE)制定的最高等級高清數字電視的格式標准,有效顯示格式為:1920×1080,像素數達到207.36萬。
1080P帶來的高畫質給消費者帶來的是真正的家庭影院的視聽享受,由於它向下全面兼容其它高清格式,通用性非常強,保證了在未來十幾年的時間里產品不會過時,具有很好的超前性。隨著1080P片源的不斷涌現,1080P產品的優勢已經顯現出來。
在數字化進程中,數字信號的標准化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從與消費者利益相關的角度來講,比較直觀的參數是清晰度,SMPTE(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協會)將數字高清信號數字電視掃描線的不同分為1080P、1080I、720P(i是interlace,隔行的意思,p是progresive,逐行的意思)。 1080P是一種在逐行掃描下達到1920×1080的解析度的顯示格式。是數字電影成像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完美融合。
要說清楚 1080p,我們首先要把1080i和720p講清楚。1080i和720p同是國際認可的數字高清晰度電視標准。原NTSC國家採用的是 1080i/60Hz格式,與NTSC模擬電視場頻相同。而歐洲以及中國等一些原PAL制國家則採用了1080i/50Hz模式,場頻與PAL模擬電視相同。至於720p,則由於IT廠商更深的滲透到了電視行業而成為了一個可選的標准,目前開始在以光碟為載體的HDTV播放機領域拓展地盤。
以日本數字電視標准為例,按照顯示格式的不同,共分為以下5種規格:
D1:480i格式,和NTSC模擬電視清晰度相同,行頻為15.25kHz
D2:480P格式,和逐行掃描DVD規格相同,行頻為31.5kHz
D3:1080i格式,解析度為1920×1080i/60Hz,行頻為33.75kHz
D4:720p格式,解析度為1280×720p/60Hz,行頻為45kHz
D5:1080p格式,解析度為1920×1080逐行掃描,專業格式
其中以D3的1080i作為高清晰度電視的基本格式,但是也兼容720p格式的播放。而D5規格的1080p則作為高級的專業模式,普遍應用於電視台、電影製作。電視台發送的1080i和720p電視信號都是由1080p信號源轉換播出的。
可以看出,1080p是一個事實上存在的標准,但是1080p目前並不是民用領域使用的標准。1080p不是只有一種60Hz場頻,其實真正應用得最多的是24Hz、25Hz、30Hz三種場頻規格。
❽ 清晰度: 1080i(全高清) 液晶電視解析度: 1366×768 看1080P的片子 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么
1366 X 768 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對片子本身也有要求,比如美國一些高清電影他們的技術目前一些不夠發達的國家都還達不到那個水準。單看你這個液晶電視的解析度很不錯!
❾ 所謂1080i和1080p清晰度有什麼區別那種清晰度最高
電視的畫面清晰度是以水平清晰度作為單位。通俗地說,我們可以把電視上的畫面以水平方向分割成很多很多掃描線,分得越細,這些畫面就越清楚,而水平線數的掃描線數量也就越多。清晰度的單位是「電視行(TVLine)」也稱線。意思是從水平方向上看,相當於將每行掃描線豎立起來,然後乘上4:3或者16:9的寬高比,構成水平方向的匯流排數。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電視掃描格式: D1為480i格式,和NTSC模擬電視清晰度相同,525條垂直掃描線,483條可見垂直掃描線,4:3 或16:9,隔行/60Hz,行頻為15.25KHz。 D2為480P格式,和逐行掃描DVD規格相同,525條垂直掃描線,480條可見垂直掃描線,4:3 或 16:9,解析度為640×480,逐行/60Hz,行頻為31.5KHz。 D3為1080i格式,是標准數字電視顯示模式,1125條垂直掃描線,1080條可見垂直掃描線,16:9,解析度為1920×1080,隔行/60Hz,行頻為33.75KHz。 D4為 720p格式,是標准數字電視顯示模式,750條垂直掃描線,720條可見垂直掃描線,16:9,解析度為1280×720,逐行/60Hz,行頻為45KHz。 D5為1080p格式,是標准數字電視顯示模式,1125條垂直掃描線,1080條可見垂直掃描線,16:9,解析度為1920×1080逐行掃描,專業格式。 此外還有576i,是標準的PAL電視顯示模式,625條垂直掃描線,576條可見垂直掃描線,4:3或16:9,隔行/50Hz,記為576i或625i。 以上標准中「i」表示隔行,「P」表示逐行。HDTV標準是高品質視頻信號標准,包括1080i、720p、1080p,也就是說D3、D4、D5屬於HDTV標准,但目前支持480p也大概稱為支持HDTV。要注意的是,對於電視機處理能力(例如帶寬)的要求則是480i<480p<1080i<720p。所以目前很少有支持色差輸入720p的電視機,但是支持1080i或者1080i Ready的就不少。 數字高清電視的720p、1080i和1080p是由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確定的高清標准格式,其中1080p被稱為目前數字電視的頂級顯示格式,這種格式的電視在逐行掃描下能夠達到1920×1080的解析度。目前世界上只有60英寸以上的顯示屏才能夠顯示出1920×1080的信號。目前市場上出現的所謂1080p高清數字電視並不能真正給消費者帶來1920×1080的圖像,這些彩電只是能夠接收和處理1920×1080格式的信號而已,由於目前電視信號根本無法達到如此高的標准,1080p對於普通用戶基本沒有什麼實際價值,只是廠家的一種市場宣傳噱頭。
❿ 播放器顯示1080i和1080p哪個好,有什麼區別
1080i是隔行掃描1080p是逐行掃描
1080i每秒顯示30個完整畫面,而1080p顯示60個完整畫面,所以1080p比1080i的畫面更為穩定流暢,1080i是指「能夠」顯示1920×1080的節目,但是它本身不具有1920×1080的物理解析度,只是把1920×1080的圖像處理後才顯示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