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生怎樣寫好看圖寫話
1、開頭空兩格。有幾幅圖就寫幾個自然段。
2、第一句要明確寫清:什麼時間、誰、在哪兒、干什麼。
3、通過仔細觀察,展開想像,能夠寫出每幅圖「最重要的情節」,必須詳細寫。所謂「詳細寫」,就是能寫出人物間的對話,圖中的人物具體是怎麼做的,並能夠用上恰當的動詞。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句話寫得就是這幅圖的內容,而不是其他圖的內容。
4、能正確使用「,」「。」「?」「!」。能寫通順的句子,不丟字,不多字。學過的字必須寫字,沒有學過的字可以寫拼音。
以上就是我們在寫話中要掌握的幾個技巧,每一環節都把握好了,才能寫出優秀的看圖作文。
第一步、看看
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教師要在指導學生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讓學生通過仔細看圖,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
一般地說,單幅圖屬情景圖,應教給學生一定的觀察方法。在教學《秋天到了》這幅圖時,我做了如下觀察指導:
1、整體觀察。讓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在總體上先有個了解,看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的景物,畫了哪些地方的景物、人物,給你留下總的印象是什麼?(總體上看,這幅圖畫的是郊外,景色很美,有山有水,有麥田,有花草樹木,四個小朋友在郊外遊玩。)
2、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引導學生先看遠處的藍天、白雲、高山,再看房屋、麥田,最後看近處的樹木、水池、小朋友。觀察這些景物、人物有什麼特點。如:麥田的顏色,小朋友在干什麼等。
這樣訓練學生按從上到下、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事物,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第二步、想想
看圖寫話雖然是從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還在於幫助學生發展思維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重視了想想這一環節。
「想想」,一是指老師提出的問題怎樣回答;二是指想像,想像是重點。老師提出的問題,給學生提供了思維的支點,學生藉助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觀察想像,理解圖畫內容,啟迪開拓學生的思維。如《老師說他做得對》這幅圖,在引導學生觀察時,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想像。
1、根據圖上內容你覺得事情發生什麼地方?(第一幅圖是在教師里,第二幅圖是在辦公室)
2、想像:在教師里,小明看著自己卷子上的一百分會怎麼想?周圍的同學會有什麼反應?當小明發覺自己錯了一道題時,他的想法會有怎樣的變化?
3、小明怎樣來到辦公室里?老師和小明的動作、神態會怎樣?
問題提出後,學生看圖仔細,發言踴躍,想像豐富,思維活躍。最後,我又讓學生把看到的、想像的用完整連貫的話說出來。這時老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說,暢所欲言,只要符合圖意,說的越新穎越好,越有創造性越好。學生說的即使有一句話、有一個詞是對的、好的、美的,老師都要給以肯定,切忌嘲笑學生。
第三步、寫寫
1、寫完整。低年級寫話是為高年級寫作打基礎的。因此,在一年級的寫話訓練中就要教學生把握住時間、地點、事件、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把話寫完整。如《掃除》這幅圖,我要求學生在看看、想想的基礎上寫完整。有的學生寫道:一天下午放學後,二組的同學在教室做值日。小明灑水,小紅掃地,小山擦黑板,小剛擦玻璃,小偉擦桌子,小文倒垃圾。他們幹得可積極了,一會兒就把教室打掃得乾乾凈凈,把桌椅擺得整整齊齊。最後,小紅把門鎖好,同學們高高興興地一起回家了。
2、寫具體。學生到了二年級,已經具備了寫完整話的能力,其觀察、想像能力都有了發展提高。這時,就要在寫具體上下功夫,指導學生重點寫事物的主要情節,寫與主要情節有關的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要抓住細節判斷人物可能說什麼,有什麼心理活動,人與人之間有怎樣的聯系,使畫面上的人物活起來。如《老師說他做得對》中第二幅圖,我在教學中指導學生表演了這一情節,讓畫面活起來,這時再提出問題讓學生想,學生就知道了應該怎樣寫具體。有的學生這樣寫:小明來到辦公室門口,輕輕地敲了敲門。老師說:「請進。」小明打開門走到老師身邊,小聲對老師:「老師,這道題我做錯了,應該得九十九分。」老師伸出大拇指,笑眯眯地對小明說:「你做得對,真是個誠實的孩子。」小明不好意思地笑了。「輕輕」、「請」、「小聲」、「仔細」、「笑眯眯」等詞語就把小明進辦公室找老師改分這一過程具體、細致、形象地描寫出來了,同時也使學生受到了講文明、講禮貌的教育。
事實證明,採用「三步法」進行看圖寫話訓練,能夠降低訓練難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表達能力,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只要同學們觀察細致,想像合理豐富、富有創新精神,就一定能寫出條理清晰、內容具體、完整感人的文章來。
『貳』 看圖寫話怎麼寫
方法:
1、拿到看圖寫話的題目,學生首先要認真看圖,看下圖片的內容,了解圖片的關鍵內容,抓住要表達的核心。
2、看完圖,先構思一下,不要馬上動筆,擬出幾個中心句,也就是對一段內容的整體概括。這一步很重要,關繫到能不能寫好。
3、將想好的中心句進行擴展,中心句是概述,但是要將內容擴展開來寫,並且進行適當的修飾,這樣所寫的東西看起來才會豐富,不單調。
4、如果要分段,分的段落要明晰,邏輯要清楚,每一段要講述的內容一定要完整清楚,一般是時、地、人、事件原因、結果,感想。
5、平時多給孩子看一些類似的看圖寫話的內容,如果可以也可以讓孩子看些作文時,增加閱讀,閱讀得多了,寫作起來就會熟能生巧。
6、要寫好看圖寫話,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大孩子的詞彙量,如果孩子詞彙量有限,那麼再想表述也很難將自己心中想要表達的東西寫出來。所以一定要重視基礎詞彙的學習。
『叄』 怎樣寫好一篇看圖寫話
小學作文能力的培養,應該從看圖寫話訓練起步,看圖寫話是作文最初步的訓練,在此參考了網上的一些資源並綜合編輯了以下幾點:
一、認真看圖,培養觀察力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礎。只有經過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會在大腦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可首先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再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麼,想什麼;還要觀察周圍環境,弄清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等等。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
二、合理想像,培養想像力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我們要引導孩子通過仔細觀察畫面,通過適當的提問為支點,進行合理想像,使靜止的畫面盡量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引導孩子把不會思維的想像成為會思維的,把不會說話的想像成為會說話的,由一幅圖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幅圖由一個動作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個動作,有時,還可以只提供一種情境,讓孩子的想像自由馳騁。
三、看圖說話,培養口頭表達能力低年級孩子由於沒有經過說話訓練,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說起話來常是前言不達後語,跳躍性很強,有時重復,有時帶有語病。家長在訓練時不能操之過急,開始的要點不應過高。所以要注意以下三點:(1)要讓孩子先看明白,在想像的基礎上,然後組織語言說出來,要求說得有頭有尾,要遵循一定順序,條理清楚,表達完整,聲音響亮,並使用普通話。(2)鼓勵孩子用詞的准確與生動,啟發孩子大膽思維、合理想像。例可問問孩子:「還可以用哪個詞語來形容?」、「你猜猜他們會說些什麼?」(3)訓練要有層次的進行。對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要引導他們:「想好了再說,說完整、連貫的話,用自己的話來說。」對那些口頭表達較差的孩子,家長們要循循善誘,促其發言,哪怕是三言兩語,也應予以肯定。
四、看圖寫話,培養書面表達能力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剛開始要求他們只要用一兩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干什麼」就行了。慢慢地隨著孩子閱讀量的增加,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的提升。要求孩子不僅要寫完整,更是要寫得具體、生動。寫出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等。看圖寫話的畫面是靜止的,但是孩子寫出來的一段話或一篇文章是生動的、有趣的。
五、培養寫作積極性要想讓在寫作上剛剛起步的孩子們越寫越有勁,越來越自信,就得讓他們的進步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承認和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悅。所以建議家長們多把文章發表在博客,或可列印好交給老師用於牆報展覽,甚至用一個專用的本子把他們的哪怕是幾句或一段話或幾篇文章收集起來。
六、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為寫話打基礎。
兒童從小聽故事、愛閱讀,會接受較多的刺激,對他的語言的積累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研究也認為,那些愛聽故事和閱讀的兒童,其想像力、創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頭。為此,在平時,家長要經常講故事給孩子聽,並鼓勵他們自己講故事。為了擴大閱讀面,家長還要推薦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圖書,如:童話、寓言、兒歌、謎語、兒童漫畫、中外名人故事、成語故事、古詩等。孩子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有選擇地多讀、廣讀。在閱讀時,認認生字,劃劃優美詞句,並鼓勵記下來,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樣能促使學生掌握和積累一定的語言材料,為寫話打下堅實的基礎。
『肆』 看圖寫話應該怎麼教一年級的孩子寫
小學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也是長期以來讓學生最感頭疼的事。小學低年級作文能力的培養,應該從看圖寫話訓練起步,看圖寫話是作文最初步的訓練,是培養剛剛進入小學的孩子的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
最近,面對低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教學很是困惑,雖然看圖寫話的訓練目的是要求小朋友們能有順序地觀察圖畫、理解圖畫的意思並能表達圖意,寫成一段通順的話,但是低年級學生剛剛跨入寫作的門檻,看圖寫話是低年級寫作的重點也是難點,抽空查閱了一下有關資料,原來有很多技巧呢!
1、仔細推敲寫話
要求找出要素的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麼?想一想他們會說什麼?請用幾句話把圖上的意思連起來寫一寫。」這段文字很重要,小朋友千萬不可一看而過,要細細推敲,這段文字就是對寫話的要求,也提示我們如何寫話。
寫話要求通常提示我們觀察圖畫要關注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還要發揮想像他們會說什麼。因此在寫話的時候你就要寫上這幅圖所告訴你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還要發揮想像他們會說什麼。只有這些要素都具備了,才是合格的寫話。切勿忽略圖旁的提示,提示語其實是在告訴我們小朋友,這篇寫話中,我一定要寫出什麼來。這些提示語句往往內容都差不多,提醒同學們觀察圖,看看是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誰在做些什麼。 小朋友可要記住,雖然提示語差不多,但是每一幅圖的內容都是不一樣的。仔細看圖,找到提示語的答案,是寫話內容准確的重要開端。如果圖中的小朋友明明是在「種樹」,你卻寫成了「種花」,明明是「樹葉飄落」的圖意,你卻說是「春天」。顯然,你在觀察時就不夠認真。寫話,當然也就不準確了。同學們出現的最大問題是用對話占據大量的篇幅,對人物的動作卻一帶而過。記住哦,寫話想要寫得好,對人物的動作描寫得越細致越好。比如,動作能觀察出是「給小樹澆水」,就不要粗略地寫是在「種樹」。能寫成「雙手小心翼翼地拿著壺,一點一點地給小樹澆上水」,就不要簡單地寫「給小樹澆水」。扣准動作關鍵詞,展開描寫,是寫話得到好評的保證。
2、對比前後圖畫的不同之處
理清圖意需要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例如給你兩幅圖,第一幅圖呈現了一條小魚在魚缸里、一個貓站在魚缸邊上正朝著魚缸看,第二幅圖呈現了一個魚缸和一隻舔著嘴巴笑眯眯的貓。你在觀察時,就要對比兩幅圖的不一樣,細心的你會發現第二幅圖中魚缸里的魚不見了,而貓正在舔著嘴巴。經過你的認真思考,你會想到魚被貓吃了。圖中省去了貓吃魚的過程,就需要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理清圖的意思。
請看這篇佳作:「有一隻小花貓看到一個魚缸裡面有一條金魚,她想來想去:怎麼能吃到這條金魚呢?
小花貓伸出貓爪在魚缸里抓魚,小金魚游得非常快,就像一道紅色的閃電。小花貓怎麼也抓不到它,急得滿頭大汗。小花貓抓抓腦袋想出了一個辦法。她對小金魚說:「你游泳的技術真棒,可是你會跳嗎?」小魚得意地說:「我當然會跳啦!」「那你跳幾下給我看看,我就不吃你了。」小花貓剛說完,小金魚就跳了起來,水花濺了一地。小花貓看準時機在空中抓住了小魚塞進了嘴裡。
小花貓閉上眼睛,舔著嘴巴,得意洋洋地走開了。」
3、從圖中場面及人物加以推測
看圖寫話要求中常常會問圖上是什麼時間,小朋友在觀察圖畫時就要從圖中現有的一些場面來推測。例如呈現一幅圖,公園里人們在鍛煉身體,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極拳,還有的在打羽毛球。從哪裡能看出時間呢?小朋友就要仔細觀察人們身上穿了什麼,如果人們都穿了短袖、還有女士穿裙子,就可以推測是夏天。如果人們穿著厚厚的衣服,還有人戴手套、戴帽子,就可以推測是冬天。
再看場地是在公園,人們都在鍛煉身體,顯然人們是在公園里晨練,從而知道圖上畫的是早晨。因此理清圖意,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以及合理推測很重要。
一篇寫話,就是一個故事,它一定要有一個結尾,告訴我們圖上發生的故事最終怎麼樣了。我們看到的圖片只是故事中的一個截圖,是一個瞬間發生的事情。圖中的主人公完成了現在的動作之後,故事會有怎樣的結果呢?這就是我們要告訴大家的結尾。小朋友要簡單地告訴我們,圖上的動作完成後,小朋友們的心情、想法,就可以了。 比如「包餃子」,重點動作是小朋友怎樣「包」的,結尾我們就可以想像著寫「餃子全都包好了,媽媽把餃子下到鍋里。不一會兒,香噴噴的味道飄滿了屋裡,方方想,今天的餃子一定非常好吃吧」。
4.按順序觀察才能表達有序
看圖寫話訓練的一個重點就是按順序觀察,只有按順序觀察了才能使你的表達有序,而不是雜亂無章。
按順序觀察常常出現在場面描寫中,例如出示一幅圖是小朋友們三兩成群地在雪地里玩耍,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有的滾雪球。小朋友在觀察的時候可以按照從前到後、從後到前、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的順序觀察,並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描寫,這樣你的表達就顯得條理清晰。
按順序觀察是前提,能詳略得當地描寫可以使你的作文更顯張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觀察的時候還要有所側重。你可以重點觀察小朋友是如何堆雪人的,雪人的眼睛、鼻子、嘴巴、手都是什麼做成的。也可以重點觀察小朋友是如何打雪仗的,他們的動作和表情怎樣。重點觀察後再寫出來,那你的寫話就更出彩了。
5.發揮合理想像,豐富語言
很多同學在寫話的時候既表達了圖意,也能夠有條理地描寫,但是語言很簡單,僅僅是就圖說圖,缺乏合理的想像。其實想像可以使你的寫話充滿靈氣和活力。
例如一幅圖上呈現四個小朋友,他們有的扛著小樹苗、有的提著水壺、有的拿著鐵鍬,很顯然小朋友們是准備植樹了。在小朋友的頭頂上還有兩只小鳥在飛。如果在寫話的時候只是寫你觀察到的兩只小鳥在小朋友的頭頂上飛翔,就顯得簡單無趣。這時你就要展開合理的想像:小鳥可能在給小朋友們唱歌,小鳥可能在說:「太好了,我們又有新家啦!」這樣的想像就比寫小鳥在飛要生動有趣的多。
想像可以給你的作文添彩,但如果不根據圖畫進行合理想像,就會使你的作文變成「胡編亂造」。如果你想像圖中的小鳥要去南方過冬、圖中的小鳥正在覓食,就與四個小朋友去植樹沒有關聯,背離了圖意。
『伍』 如何寫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可以分三步驟進行:
第一步:看看(看圖寫話的基礎)
1. 整體觀察。仔細觀察畫面,在總體上有個了解,看圖上畫的是哪個地方的景物,畫了哪些景物、人物,給你留下總的印象是什麼?
2. 按照一定順序進行觀察。按從上到下、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事物,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第二步:想想
「想想」,一是指孩子對老師或家長提出的問題如何回答;二是指想像,想像是重點。老師或家長提出的問題,給孩子提供了思維的支點,孩子藉助問題進行觀察想像,理解圖畫內容,啟迪開拓思維。
第三步:寫寫
1. 寫完整。低年級寫話是為高年級寫作打基礎的。因此,在一年級的寫話訓練中,就要教孩子把握住時間、地點、事件、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把話寫完整。
2. 寫具體。孩子到了二年級,已經具備了把話寫完整的能力,其觀察想像能力有了發展提高。這時就要在寫具體上下功夫,指導孩子重點寫事物的主要情節,寫與主要情節有關的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要抓住細節判斷人物可能說什麼,有什麼心理活動,人與人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系,使畫面上的人物活起來。
事實證明,採用「三步法」進行看圖寫話訓練,能夠降低訓練難道,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表達能力,有利於發展孩子的思維。
『陸』 如何寫好看圖作文
一、認真看圖,訓練觀察力。
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因為低年級學生缺乏觀察能力,特別是剛入學的孩子,觀察事物無目的、無順序,這就要求教師或家長要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通過仔細看圖,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
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目的,這樣有利於他們集中注意力,克服由於年齡小所帶來的觀察隨意性。任務必須具體,以利於學生有重點地進行觀察。教師要善於運用看圖寫話教材中那些提示性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的目的性。
其次,引導學生觀察圖時指導他們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即這幅圖的內容是什麼,或誰在干什麼。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概括能力;指導學生細致觀察,合理想像,敘述圖意。要弄清「這是什麼地方?」「什麼時間?」「圖上有誰?」「在干什麼?」
再次,要讓學生有步驟地、有順序地觀察圖畫。就順序來說:在低年級指的是主次順序和方位順序。方位順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後、里外四組。一個人他怎麼看就怎麼說,怎麼說也就怎麼寫。他如果看得沒順序,說得也就沒順序,這篇文章寫下來就談不上條理性。所以在低年級,培養學生按照順序觀察圖畫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在看一幅圖的基礎上過渡到看幾幅圖。教師要讓低年級學生先連續觀察幾幅圖,因為這幾幅圖連在一起就交待出一個完整的情節。先把這幾幅圖連在一起看,把表達的大概情節抓住,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然後再一幅一幅具體細致地看。這樣練習才能掌握觀察幾幅圖的方法。
二、邊看邊想,培養想像能力。
看圖寫話雖然是從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還在於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有的學生在觀察後,還是把作文寫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沒有發揮想像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寫物,就事論事。可以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想像力的培養。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WnluLZ-3vSkl2fBHVxNMNg
『柒』 怎樣寫看圖寫話講解求解答
看圖寫幾句話一點也不難,主要是要認真地看,仔細地看,看明白圖中的人和事,看出事情的前因後果,看清楚圖中的景和物,看出景的多姿多彩,看出物的生動活潑……其次是要根據畫面內容展開合理的想像。
(一)仔細觀察這幅圖,然後回答問題。
(二)一定要先按要求仔細觀察圖畫,然後一個一個地回答問題。
圖上有一個小男孩。小男孩在跑步。
早晨,小男孩在跑步。
早晨,小男孩在山腳下跑步。
早晨,小男孩在山腳下跑步,他跑得很快。
時間往往就藏在圖中,你必須睜大眼睛找。
下午放學以後……春天……早上……中午……
不過,有時圖中的時間確實很不明確,使你無法判斷,遇到這種情況,你乾脆省略不說。
三、寫話的要點1、認真觀察圖,仔細回答問題2、問題要回答全面,但要回答的自然,不能太生硬3、有些圖里沒畫到的需要自己想像,但要合理。4、注意恰當的應用標點符號。5、注意漢字的書寫,不要寫錯別字。
『捌』 六個步驟寫好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的6個步驟可以分為四大步來寫。
一、時間,展開時間來寫,如:星期天,陽光明媚,白雲姐姐露出燦爛的微笑,小鳥在枝頭快樂地歌唱。
如:一個寧靜的夏夜,繁星點點,蟋蟀彈琴,青蛙打著小鼓。這一段的詞句是孩子17課的好詞好句,首先引導孩子學會用課文上的好詞好句,他們很熟悉,很容易掌握。
這樣展開時間來寫,就有了一個很好的開頭。
第二:地點、人物、起因。寫這一段的時候,一定要觀察圖片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的事情。
在寫經過的時候,要把主要人物的對話、表情、心裡活動、動作和主要事情用上合適的好詞好句,發揮想像寫得詳細、具體。這樣就會使故事生動,讀起來打動人,具有真實感。
最後結尾,有時候引導孩子來個與眾不同的結尾,也會令人回味。
最後再說說有時候遇到不好寫的圖和作文,不要讓孩子上網找,這樣久了孩子就有依賴,寫得文章不真實。我們家長背著孩子查,然後指導孩子,讓他們自己寫,不管寫得長短,那是他們自己的東西,我們在他們寫得基礎上再教他們整理和用上好詞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