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樹林里怎麼拍照好看
如何在樹林中拍出好看照片?
現在人都偏愛大自然的景色,因此,在拍照的時候,也多會選擇綠色或者樹林的地方取經,人與自然的結合,自然也是最美的畫面,但是如何才能夠在樹林里拍出好看的照片呢?下面一起來和小編了解一下吧!
...展開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6
保持清晰拍攝畫面
在森林或者樹林中拍照,畫面一定要保持清晰,這樣才能夠被大眾看到景色的美麗,千萬不要手抖。
2
/6
學會層次構圖法
在樹林中拍攝,拍攝的主題和構圖都要明確,不是隨便一拍就能夠出畫面的,構圖也是非常關鍵的。
3
/6
多角度拍攝
不同的角度拍攝,呈現的畫面自然也是不同的,一定要多角度的拍攝,這樣才能夠通過對比,找到好的照片。
4
/6
保持簡潔照片內容
簡潔的照片內容,才能夠讓人看到重點,太多的雜亂元素,會讓整個照片的逼格降低,也沒有什麼特色可看。
5
/6
圖片後期處理
想要擁有一張非常美的照片,後期的照片處理,也是非常關鍵的,通過專業的色彩調配,會讓整個照片更加具有質感。
6
/6
對於很多人來說,風景拍照其實沒有過多的創意,但是在構圖和色調調整上也是有很大的講究,不同的視覺下,拍攝出來的畫面也是非常不同的。希望本篇經驗能夠幫助到大家
『貳』 如何拍攝樹林局域光讓畫面更生動
技法1:放射狀構圖的光線
清晨陽光透過樹林,由於樹的遮擋使光線呈現出光芒四射的效果,較小光圈的使用將光芒效果更加突出地表現出來,形成了放射狀構圖,從而使畫面具有很強的視覺張力。
焦距:28mm 光圈:F4.5 快門速度:1/20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20mm 光圈:F5.6 快門速度:1/5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2:局部放射線
拍攝放射光線的局部,使用小光圈將光芒效果發揮到極致,一絲一縷的光線透過樹木照射下來,彷彿仙境一般,給人以美的視覺享受。
焦距:17mm 光圈:F7.1 快門速度:1s 感光度:ISO100
焦距:75mm 光圈:F6.3 快門速度:1/45s 感光度:ISO200
技法3:明暗對比-1
拍攝此類光芒效果最好選擇在日出或日落時分,低色溫使光線呈現出金黃色,運用小光圈並並配合點測光,使樹木呈現出剪影狀態,剪影與光線強烈的明暗對比使金色的放射狀光芒更加突出,讓觀者感受到濃濃的日落氣氛。
焦距:28mm 光圈:F6.3 快門速度:1/80s 感光度:ISO800
焦距:70mm 光圈:F7.1 快門速度:1/6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4:明暗對比-2
太陽透過樹林將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向地面,樹木與光線形成了強烈對比,使光芒更加絢爛。
焦距:75mm 光圈:F4.5 快門速度:1/125s 感光度:ISO125
利用逆光拍攝半透明的樹葉
逆光拍攝樹葉等輪廓清晰、質感透明的景物時,應選擇暗色背景來襯托,利用強烈的明暗對比突出樹葉半透明的感覺。
拍攝時要注意選擇正確的測光位置,通常以高光部位作為測光依據,以造成較強的光比反差,強化逆光效果,達到輪廓清晰、主體突出的藝術效果。
技法5:暗背景突出主體
逆光下拍攝樹葉,樹葉呈現出半透明狀,選擇較暗的位置作為背景,並且使用大光圈將其虛化,使樹葉更好地突顯出來。
焦距:50mm 光圈:F3.5 快門速度:1/200s 感光度:ISO200
焦距:50mm 光圈:F3.5 快門速度:1/200s 感光度:ISO200
焦距:100mm 光圈:F2.8 快門速度:1/400s 感光度:ISO200
技法6:顏色對比突出葉子
逆光下橙紅色的樹葉在藍色背景襯托下更加晶瑩剔透,強烈的色彩對比,使畫面色彩更加鮮明、艷麗。
焦距:60mm 光圈:F5 快門速度:1/32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35mm 光圈:F10 快門速度:1/20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7:同一色系營造和諧感
拍攝逆光下的樹葉時為了更好地突出樹葉的鮮艷、通透,使用同一色系純度較低的物體作為背景,從而得到統一色調,並且將主體突顯出來。
焦距:100mm 光圈:F2.8 快門速度:1/10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72mm 光圈:F3.5 快門速度:1/400s 感光度:ISO200
技法8:減少曝光補償突顯輪廓
通過減少曝光補償將逆光下的樹葉輪廓與脈絡更加清晰地表現出來。
焦距:70mm 光圈:F3.5 快門速度:1/400s 感光度:ISO200
焦距:200mm 光圈:F2.8 快門速度:1/320s 感光度:ISO400
技法9:特寫鏡頭表現紋理
採用逆光拍攝樹葉,葉子呈現出半透明狀,使用特寫鏡頭可以很好地表現出樹葉的紋理或蟲洞造型。
焦距:72mm 光圈:F3.5 快門速度:1/320s 感光度:ISO200
焦距:72mm 光圈:F5 快門速度:1/400s 感光度:ISO200
焦距:72mm 光圈:F3.5 快門速度:1/400s 感光度:ISO200
技法10:局域光照射
拍攝局部被逆光照射的樹葉,產生局域光效果,斑駁的光影更好地烘托出畫面氣氛。
焦距:16mm 光圈:F2.8 快門速度:1/100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100mm 光圈:F5 快門速度:1/800s 感光度:ISO250
焦距:80mm 光圈:F22 快門速度:1/1s 感光度:ISO100
技法11:仰視以天空為背景
逆光下拍攝樹葉,選擇天空作為背景,使樹葉的顏色與天空的色彩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使半透明的樹葉更加突出。
焦距:40mm 光圈:F6.3 快門速度:1/20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18mm 光圈:F7.1 快門速度:1/250s 感光度:ISO200
技法12:表現秋季氣氛
逆光下拍攝秋天的樹,晶瑩剔透的橙紅色樹葉,在無雲的碧空映襯下將金秋氣氛烘托出來,給人以秋高氣爽的感受。
焦距:50mm 光圈:F8 快門速度:1/50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100mm 光圈:F4.5 快門速度:1/32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18mm 光圈:F5.6 快門速度:1/40s 感光度:ISO100
『叄』 銀杏樹林怎麼拍照好看
在拍攝銀杏樹林的時候,最好是早晨,或者是傍晚,因為這個時段排出的效果是最佳的
『肆』 怪樹林怎麼拍照好看
樹林裡面樹影婆娑,非常美麗,我認為非常好取景
『伍』 怎樣拍攝樹木
1、讓照片模糊起來
纖毫畢現的細節和極大的景深是風光攝影師追求的效果,但是給照片加入一些好玩的虛化效果,不失為大餐中的一道甜點。
有兩種方法可以讓你在相機內直接製造出模糊的效果,其一是在拍攝過程中晃動相機,第二就是使用柔焦濾鏡。在拍攝豎直的物體時,比如上圖的樹木,可以採用俯仰搖動,來突出樹乾的形狀。我們使用了0.5秒的快門時間,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微調雲台的阻尼,在拍攝過程中讓相機流暢、勻速地運動。
你可以購買柔焦濾鏡,也可以自己製作,只要在鏡片上抹上凡士林油就可以了。別用那些昂貴的濾鏡嘗試!你可以用一片便宜的UV鏡,或者是方形的中灰漸變鏡。在拍攝後,要將它擦乾凈,不要讓油粘在其他器材上,或者使用一片專門用來「糟蹋」的濾鏡,每次都用它製造柔光效果,把它放在塑料袋裡和其他濾鏡隔離開來。
如果你想將以前的照片製作成模糊的效果,那就要藉助Photoshop了。此時要建立兩個圖層,讓背景圖層保持原作的銳利,然後採用模糊工具處理新建的圖層,最後調節上方圖層的透明度,來製造亦實亦虛的效果。
2、拍攝剪影
什麼是「完美」的曝光,天空和前景都曝光正確?你只答對了一半,當你無法平衡光比的時候,就利用這種大光比,拍攝剪影照片吧。如下圖所示,天空非常明亮,前景只有一棵樹,這種形狀簡單的景物非常適合拍攝剪影。
拍攝剪影要讓前景欠曝,可以根據背景進行測光,或者在平均測光模式下,使用曝光補償減少0.5或1擋曝光。此時要需注意,將雲朵作為主體,前景和背景的配合必須要協調,才能讓照片的氣氛一致。
3、仰拍的別樣風光
別總是看著水平儀拍照,別讓地平線約束你的創意。使用廣角鏡頭仰拍樹木能得到很有沖擊力的畫面,因為樹木的頂端會向一個點匯聚,形成放射狀效果,別有一番情趣。
仰拍的時候,可以使用翻轉屏和實時取景模式選擇構圖,如果你的相機沒有翻轉屏,那可以躺在地上拍攝,記得帶一塊塑料布或者毯子。
三腳架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你可以將腳架放低,然後坐在地上調整雲台,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微調相機的角度,精細控制照片的構圖。
『陸』 逐格拍攝樹林光影技巧
不同的時間段里拍攝幾幀或者數秒,然後在後期播放時再以正常的時間播放為短暫幾秒的濃縮時間,於是光線和景色就會快速地變換。
需要提前了解日出和日落的方向和時間,天空有沒有遮擋的地方。選擇的地點最好是不會有人從鏡頭前遮擋的地方。並且還要注意相機的電池容量是否能堅持拍攝所需要的時間,如果不夠則需要中途換電池。當然存儲卡的容量也是極為關鍵的。一般拍攝逐格的時候最好使用原始圖像格式(Raw)拍攝,其他若希望素材的加速或者減速可以留到後期製作完成。
『柒』 怎樣拍攝樹木,怎樣設置曝光參數
要拍攝大型植物的整體,例如樹木、樹林等,使用廣角鏡頭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拍攝到更多的景物,屬於是比較常見的一類鏡頭。對樹木這種高大的植物來說,使用廣角鏡頭並使用小光圈,畫面有很強的透視感,空間感更加強烈。在需要拍攝以色彩為體的樹木時,建議使用偏振鏡,可額一使顏色更加飽和、濃郁。
焦距18mm / 光圈F11 / 快門速度1/500s / 感光度100
(增加曝光補償可以使雪樹看起來更真實)
『捌』 在森林裡怎麼拍出好看的照片
森林裡美景太多了,隨意取境都是好看的照片,拍花花草草就拍光影正好,拍參天大樹就拍陽光密集。
『玖』 如何拍攝樹林
在大自然中樹木不少見,樹木構成的美景更是多,那麼我們該如何拍攝樹木呢?
森林的景象是隨著不同的季節而變化的。森林裡的樹木在四季中有不同的色調和疏密程度。拍攝森林時,攝影者首先要弄清楚是在什麼環境下拍攝,想得到什麼樣的感覺。是看起來陰暗還是明亮;是顏色艷麗還是色彩淡雅;是表現整體還是突出局部特徵等。
拍攝雪後的森林雪後的森林總是充滿著夢幻美和寂寞感,攝影者在拍攝雪後的森林時首先要注意曝光。如果雪後天氣為陰天,以右圖和下圖為例,畫面中除幻美之外,還給人一種被大雪覆蓋後的寂寥感。此時沒有過多的顏色修飾,利用中間調拍攝出的畫面,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風景畫。
如果雪後的天氣陽光明媚,會給人很明朗的感覺。樹枝上堆積的白雪彌補了樹葉掉落的空缺,使得整幅畫面更加地豐富多彩。此時在順光條件下,利用相機的評價測光模式來進行拍攝。如果在正常的曝光下不能更好的還原樹枝上白雪的顏色,攝影者還可以適當的增加一級曝光補償來展現眼前明亮的風景。
經過溫暖陽光的照射,當樹枝上的雪大部分被融化掉,此時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又是另一番景色。尤其是在秋末冬初,大部分樹葉還保留在樹上的時候,為了加強不同色彩的森林和被殘雪覆蓋的地面的對比效果,攝影者可以站在高角度通過廣角鏡頭來記錄此時的畫面。
在日出前拍攝森林,受到日出較高色溫的影響,畫面容易被染上神秘的青紫色調。如果攝影者想要更好的表現樹木的線條,可以採取一定的曝光正補償方式來塑造黎明時分森林的感覺。如果是在陰天的白天中進行拍攝,就無法拍出這種效果來。
和拍攝其他照片一樣,拍攝森林時需要找出興趣點,它可能是形狀怪異的樹干、一條蜿蜒的小徑等。不管是什麼構圖方法都要能引導觀賞者入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