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效果 » 成年人風熱感冒怎樣推拿效果最好
擴展閱讀

成年人風熱感冒怎樣推拿效果最好

發布時間: 2022-07-07 11:53:40

❶ 風熱感冒按摩方法,風熱感冒怎麼按摩,風熱感冒的按摩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1:風池穴

位置: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熱病,感冒。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2:大椎穴

位置: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主治: 熱病,咳嗽,喘逆,項強,肩背痛,腰脊強,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
注意:按摩大椎穴前,最好是將手掌相互搓熱,再按摩大椎穴,效果更好。

❷ 風熱感冒久咳如何推拿

1、風熱咳嗽怎麼推拿之頭面頸項推拿
開天門、分陰陽各100~200次;
按揉風池、風府、百會各30~50次;
從眉頭向太陽穴方向揉按眉毛5~10次;
2、風熱咳嗽怎麼推拿之上肢推拿
清天河水300次;瀉心經、肝經、肺經、補脾經、腎經各100~200次;
點按曲池、內關、列缺、尺澤、咳喘穴各50~100次;
3、風熱咳嗽怎麼推拿之胸部和下肢推拿
胸部:點按天突、膻中、乳旁、乳根各50~100次;
下肢:點按豐隆、太沖、足三里、三陰交各50~100次;

❸ 風熱感冒按摩方法風熱感冒的7個按摩穴位

按摩和艾灸、推拿一樣,時常做一做是有調養身體的功效的,當然也有治病的功效,那風熱感冒的按摩方法有什麼呢?風熱感冒可以按摩什麼穴位呢?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1:風池穴
位置: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熱病,感冒。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2:大椎穴
位置: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主治: 熱病,咳嗽,喘逆,項強,肩背痛,腰脊強,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
注意:按摩大椎穴前,最好是將手掌相互搓熱,再按摩大椎穴,效果更好。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3: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1掌骨與第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中點處。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咽喉腫痛等。還可以治療齒痛,腹痛,便秘等症。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4:曲池穴
位置:肘橫紋外側端,屈肘,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主治:發熱,高血壓,熱病,咽喉腫痛,腹脹,吐瀉,齒痛。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5:尺澤穴
位置: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還可治療氣喘 ,咳血,肘臂攣痛等症。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6: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
主治:治療外感頭痛,項強,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症。還可以治療齒痛等症。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7:外關穴
位置:前臂背側,當腕橫紋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撓骨之間。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還可治療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等症。
風熱感冒的按摩方法
穴位按摩具體操作方法是:將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在穴位上,用手指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揉動按壓。每個穴位按揉100—200下,按揉時手指要有一定力度。
感冒初起,按摩一二次就能治好;稍重的感冒,每天按摩數次,配合葯物協同作用,效果更好。
按摩和艾灸、推拿一樣,時常做一做是有調養身體的功效的,當然也有治病的功效,那風熱感冒的按摩方法有什麼呢?風熱感冒可以按摩什麼穴位呢?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1:風池穴
位置: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熱病,感冒。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2:大椎穴
位置: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主治: 熱病,咳嗽,喘逆,項強,肩背痛,腰脊強,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
注意:按摩大椎穴前,最好是將手掌相互搓熱,再按摩大椎穴,效果更好。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3: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1掌骨與第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中點處。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咽喉腫痛等。還可以治療齒痛,腹痛,便秘等症。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4:曲池穴
位置:肘橫紋外側端,屈肘,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主治:發熱,高血壓,熱病,咽喉腫痛,腹脹,吐瀉,齒痛。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5:尺澤穴
位置: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還可治療氣喘 ,咳血,肘臂攣痛等症。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6: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
主治:治療外感頭痛,項強,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症。還可以治療齒痛等症。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7:外關穴
位置:前臂背側,當腕橫紋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撓骨之間。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還可治療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等症。
風熱感冒的按摩方法
穴位按摩具體操作方法是:將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在穴位上,用手指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揉動按壓。每個穴位按揉100—200下,按揉時手指要有一定力度。
感冒初起,按摩一二次就能治好;稍重的感冒,每天按摩數次,配合葯物協同作用,效果更好。

❹ 對於風寒感冒而言,用哪些推拿手法能緩解症狀

風熱感冒患者可以針灸風池、大椎、合谷等主要穴位。先針風池,針感應向後頭顳部散射,後針其他各穴,強刺激,留針20分鍾,每日1次。如果鼻塞重,可以針灸迎香、上星穴位;大椎穴取穴時患者可以正坐低頭,它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的地方。若突起骨不太明顯,可以活動一下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❺ 風熱感冒按摩哪幾個穴位比較好

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症狀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風熱感冒多見於夏秋季,外感風熱所致。中醫認為,風熱感冒是感受風熱之邪所致的表證。 風熱感冒按摩療法: ①推按正頂法 病人取坐位或俯卧位,醫者站其對面,雙手拇指置於病人兩眉中間之印堂穴處,用拇指腹面沿頭正中線向上直推至百會穴,復用按法點按,然後繼續向後頭推動直至枕骨上之風府穴,並用按法點按風府。如此反復操作3~5次。 ②推偏頂法 病人坐位或卧位,醫者先用一隻手固定病人頭部,另一隻手從眉外端之太陽穴,經耳輪上方、耳後推移至風池穴,改用揉法點按風池穴,待局部產生麻脹後,用手指輕輕揉動按壓點。如此反復操作2~3次。 ③推揉脊背法 病人俯卧,雙上肢彎曲抱於胸前,自然呼吸,醫者站於病人頭前側,雙拇指分別置於病人頸椎兩側,治脊椎兩旁的足太陽經脈,從頸椎至臀部,自上而下作直線推動,同時輔以順時針方向的揉動。如此反復操作2~3次。 ④點按肩胛法 病人側卧或站立,醫者坐或站其後面,雙手拇指置於病人肩胛骨縫隙外,其餘四指分別握定肩上部和肩胛骨下緣,兩拇指自大椎穴,沿肩胛縫向下點按,至肩胛骨下緣為止,點按時囑病人輕輕咳嗽。此法反復操作2~3次後,改用手掌於點按過的部位進行推動,自上而下反復3~5次。 自我按摩療法 ①揉印堂 以拇指腹面放於印堂,揉按20~30次。 ②揉太陽 以兩手拇指或中、食指各按同側太陽穴,各向內揉按10~20次。 ③揉按迎香 兩手中指或食指腹面各按同側迎香穴,同時向內揉按20~30次,然後向上推抹20~30次。 ④按揉風池 兩手拇指分別按於同側風池穴,由輕而重地向外揉按20~30次。 ⑤拿按合谷 一手拇指按於另一手的合谷穴,其食指按掌面相應部位,由輕漸重對拿20~ 30次(孕婦禁用)。 ⑥點按大椎 用中指點按大椎穴20~30次。 ⑦拿按曲池 一手拇指按在另一側的曲池穴上,其餘四指附於肘下,由輕漸重按拿30~40 次。 以上穴位,可根據病情輕重選擇應用,每日施行2~3次。

❻ 積食、睡不好、風熱感冒,這些小毛病如何通過推拿來解決

少兒推拿,對0~7歲孩子,尤其是小一點的、不宜吃飲食療法的孩子而言,是很好的特色療法。夏天很多普遍小問題都能夠根據推拿按摩來處理。 夏季孩子腸胃作用差,平常腸胃較為孱弱的孩子更是如此。假如發生了消化不良,主要表現出口臭重、肚脹、大便酸臭時,家人可給他們推推脾經。推脾經分補脾經、清脾經和推脾經三種。

一般在右手實際操作,當人體體溫較高時,可兩手與此同時或更替實際操作。小一點的孩子,很有可能清靜不上那麼久,提議實際操作3~五分鍾,歇息一會兒再實際操作,直至人體體溫降至安全性范疇,視發燙狀況一天可實際操作1~3回。在推拿按摩實際操作時,媽媽們可蘸取冷水作為物質,來提升 降燒實際效果;在推拿按摩操作之前要留意剪修手指甲,不必佩戴飾品;推拿按摩實際操作三十分鍾前不適合給寶寶進餐。

❼ 風熱感冒怎樣好的竅門

竅門一:冰糖燉梨可治療風熱感冒,對於咳嗽很有效,若風感冒咳嗽冰糖梨再加生薑就可以,紅糖生薑水治風熱感冒特有效,風熱流清涕風熱流濁涕,這種方法是比較簡單的,可以在閑暇時間煮些來食用,不僅可以治療對預防也是有效果的。
竅門二:神仙粥治風熱感冒,糯米一些,蔥白、生薑各少許,食醋少許。先將糯米煮成粥,再把蔥姜搗爛下粥內沸後煮一段時間,然後倒入醋,立即起鍋。趁熱服下,上床多睡覺這樣可以使葯物起到效果。就會覺得胃裡面熱氣升騰,遺體微熱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堅持吃,連服幾次就會有效果的。
竅門三:多喝茶,杭菊糖茶:杭菊糖,白糖適量。將杭菊花放茶壺內開水浸泡,加白糖適量。通肺氣止咳逆,清三焦鬱火。適用於風熱感冒初起、頭痛發熱患者。生薑紅糖茶,生薑一些,紅糖適量。將生薑切片,用沸水浸泡,加入少量紅糖,代茶飲。能散寒解表,溫肺止咳,增進食慾,治療風寒感冒。

❽ 有什麼快速的方法治療風熱感冒的

感冒可以吃葯也可以通過中醫的方法進行治療:比如針灸、推拿、拔火罐、等。非葯物治療的方法還可以進行食療:1、喝雞湯:美國有兩家臨床醫療中心報道,喝雞湯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對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狀極為有效。因為雞肉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營養豐富,能顯著增強機體對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雞肉中還含有某種特殊的化學物質,具有增強咽部血液循環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這對保護呼吸道通暢,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癒有良好的作用。
2、多食蘿卜:實踐證明,蘿卜中的蘿卜素對預防、治療感冒有獨特作用。具體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蘿卜切碎,壓出半茶杯汁,再把生薑搗碎,榨出少量薑汁,加入蘿卜汁中,然後加白糖或蜂蜜,拌勻後沖入開水當飲料喝,每日三次,連服兩天,可以清熱、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3、糖薑茶合飲:因感冒多為外感風寒之邪,常有頭痛、鼻塞、流涕及一身關節酸痛,甚至怕冷、發熱等症狀。可用紅糖、生薑、紅茶各適量,煮湯飲,每日1-2次,不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4、少吃食鹽:實驗證明,少吃點含納的食鹽,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護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細胞,讓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擾素來對付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鹽量控制在5克以內,對防治感冒大有益處。
5、沖服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激發人體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兩次沖服,可有效地治療和預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6、服酵母: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達斯古普塔教授在試驗中發現,在製作麵包的酵母中,含有一種可防止感冒病毒在人體細胞內繁殖擴散的成分,能治療普通感冒,但對流行性感冒無效。
7、多吃佐料: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認為,生薑、干辣椒有助於人體驅逐感冒病毒,止咳化痰。美國癌症研究院在不久前透露,大蒜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在烹調菜餚時多加點佐料,可使感冒早愈。
8、食醋滴鼻、熏蒸:將食醋以冷開水稀釋,配製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側鼻孔滴入2-3滴,對治療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療效。尤其是感冒初期,療效更佳,食醋可殺滅潛伏在鼻咽部的感冒病毒。在感冒流行期間,用食醋滴鼻有可靠的預防作用。另外,食醋熏蒸也可治療感冒,即將100克食醋放在火爐上熏蒸,室內不僅頓時生香,而且醋分子飄散在空氣中殺滅室內的感冒病毒,能有效地防治感冒發生。感冒流行期間,每日最好熏蒸食醋1-2次。
如果想要快點好可以吃西葯阿莫西林、羅紅黴素等葯物。中成葯:VC銀橋片、板蘭根沖劑、苦幹沖劑、羚羊感冒片等。

❾ 按摩哪些穴位可以預防感冒

一、點揉風池穴 按摩手法:風池穴位於頸後枕骨的下緣,距離耳朵後部約兩個手指寬的一凹陷處。兩手拇指點住風池穴,用指頭用力揉動數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熱疏風解表的作用,特別適合風熱感冒。 二、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該穴在頸後正中,一個較大的骨頭突起的下緣,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用一手食、中兩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動100200次。 作用:可起到預防和治療感冒的作用,特別適合治療感冒後高熱不退。 三、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頸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較豐富的地方。兩手拇、食、中三指分別拿對側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後,提拿10次即可。 作用:能起到疏風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別適合風寒感冒。 四、點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側上端有一個突起的骨頭名叫腓骨小頭,在這個骨頭突起的前下方約三個手指寬處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兩指,用力點住同側足三里穴,慢慢揉動數十次。再用另一隻手點揉另一側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強壯穴,有疏風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調節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因此按摩上面四個穴位可以有效的預防感冒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