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共產黨黨旗圖案是鐮刀和斧頭還是鐮刀和錘頭
中國共產黨黨旗圖案是鐮刀和錘頭。
根據《中國共產黨黨旗黨徽製作和使用的若干規定》第三條,中國共產黨黨旗為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的紅旗。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
第四條 黨旗的通用規格有下列五種:
(一)長288厘米,寬192厘米;
(二)長240厘米,寬160厘米;
(三)長192厘米,寬128厘米;
(四)長144厘米,寬96厘米;
(五)長96厘米,寬64厘米。
(1)七十年代黨徽圖片是怎樣的呢擴展閱讀:
把黨徽圖案誤為鐮刀斧頭:
把黨徽圖案誤為鐮刀斧頭,實際上源於一種歷史習慣。據有的專家考證,在中共歷史的早期,黨徽不規范,圖案常常畫作鐮刀斧頭。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共建黨早期,從半封建半殖民地國情出發,特意將黨徽畫成鐮刀斧頭,以斧頭代表手工業者,隨著時間推移,又把斧頭改成了錘頭。這些考證和說法,都有參考價值。
從現有資料看,直到1942年,當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做出的關於中共黨旗樣式的決議中,還規定黨徽是鐮刀斧頭:「中共黨旗樣式為三與二之比,左角上有斧頭鐮刀,無五角星」。
❷ 中國共產黨的黨徽圖案是什麼黨旗旗面的圖案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黨旗旗面為紅色,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的紅旗。中國共產黨黨徽底色為紅色,上有由黃色的錘子、鐮刀交叉組成的圖案。紅色象徵革命,黃色的錘子、鐮刀代表工人和農民的勞動工具,象徵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❸ 國民黨旗,黨徽圖片
國民黨旗:辛亥革命時期制定的第一面旗幟。由興中會會員陸皓東設計。後來由繼承興中會的中國國民黨沿用為黨旗至今。旗面作藍色,以示青天;旗中置一射出叉光的白日圖案。「青天白日」是中國國民黨黨徽。1925年後國民政府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作為中華民國國旗。
1895年興中會為發動廣州起義,曾議決以此旗取代清政府的黃龍旗。因廣州起義在爆發前遭清政府破壞,旗未使用。1900年惠州起義首用此旗為標幟。其後尢列在南洋創立中和堂,各會所均懸此旗。當時旗上所列叉光多少不一。後經孫中山解釋,稱叉光代表地支之數,應排作十二,以代十二時辰。自此成為定製。
1914年孫中山組織中華革命黨後將此旗作為黨旗。國民黨沿用至今。
中國國民黨黨徽圖片為革命黨人陸皓東於1893年所設計(原創稿),象徵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民族+民權+民生之三民主義。青天象徵中華民族 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白日象徵光明坦白、大公無私的純正心地與思想。 十二個時辰,比喻「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即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四維八德」。
❹ 共產黨黨徽圖片、含義
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圖案為金黃色。錘子、鐮刀代表工人和農民的勞動工具,象徵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黃色象徵光明。
懸掛黨旗黨徽,應當置於顯著位置。使用黨旗黨徽及其圖案,應當嚴肅、莊重。不得使用破損、污損、褪色或不符合製作規定的黨旗黨徽。黨旗黨徽及其圖案不得用作商標和廣告。
(4)七十年代黨徽圖片是怎樣的呢擴展閱讀
用於懸掛的黨徽的具體尺寸,由使用黨徽的黨組織提出並報縣級以上黨的委員會批准。黨徽的使用范圍是:
(1)黨的委員會及其工作部門、黨的中央和地方委員會派出的代表機關及其工作部門、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和黨組的印章(印模)中間應當刻有黨徽圖案;
(2)召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會議和地方各級代表大會、代表會議,應當懸掛黨徽,並在黨徽兩側各布五面紅旗;
(3)黨的各級組織頒發的獎狀、證書和其他榮譽性文書、證件上,可以印黨徽圖案;
(4)黨內出版物上可以印黨徽圖案。除上述情況外,使用黨徽及其圖案需經縣級和縣級以上黨的委員會組織部批准。黨的各級組織和每一個黨員都要維護黨徽的尊嚴。要按照規定製作和使用黨徽。
❺ 黨徽圖代表的是鐮刀和什麼
中國共產黨的黨徽是中國共產黨的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圖案為金黃色。錘子、鐮刀代表工人和農民的勞動工具,象徵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黃色象徵光明。 象徵和標志。
❻ 黨徽的標志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
黨徽是代表一個政黨的徽號。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志。
圖案意義
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圖案為金黃色。錘子、鐮刀代表工人和農民的勞動工具,象徵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黃色象徵光明。
使用范圍
用於懸掛的黨徽的具體尺寸,由使用黨徽的黨組織提出並報縣級以上黨的委員會批准。黨徽的使用范圍是:
1、黨的委員會及其工作部門、黨的中央和地方委員會派出的代表機關及其工作部門、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和黨組的印章(印模)中間應當刻有黨徽圖案;
2、召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會議和地方各級代表大會、代表會議,應當懸掛黨徽,並在黨徽兩側各布五面紅旗;
3、黨的各級組織頒發的獎狀、證書和其他榮譽性文書、證件上,可以印黨徽圖案;
4、黨內出版物上可以印黨徽圖案。除上述情況外,使用黨徽及其圖案需經縣級和縣級以上黨的委員會組織部批准。黨的各級組織和每一個黨員都要維護黨徽的尊嚴。要按照規定製作和使用黨徽。
(6)七十年代黨徽圖片是怎樣的呢擴展閱讀:
歷史
在黨的歷史上,黨徽圖案經歷了從「鐮刀斧頭」—「鐮刀錘頭」—「鐮刀斧頭」—「鐮刀錘頭」的數次演變。
土地革命時期,「鐮刀斧頭」是黨徽的代名詞。
20世紀30年代初期,部分同志提出「斧頭」不能夠代表工人階級,應當與蘇共黨徽圖案一致。
1933年4月,中共中央研究決定把黨旗黨徽中的「鐮刀斧頭」圖案調整成為「鐮刀錘頭」圖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軍被迫戰略轉移,變「鐮刀斧頭」為「鐮刀錘頭」的決定沒有在全黨貫徹下去。
延安時期,194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決定:「中共黨旗式樣,寬闊為三與二之比,左角上有斧頭鐮刀,無五角星,委託中央辦公廳制一批標准黨旗,分發各主要機關。」
雖然作出了這樣明確的規定,但是未被寫進黨章,再加上工人手中的錘頭更能代表當時先進生產力的觀念受到廣大黨員的認同,因此黨的七大及其前後中央和地方所出現的黨旗黨徽,基本上為「鐮刀錘頭」圖案。
1951年6月17日,中共中央在給華東局關於黨旗式樣的請示批復中指出:「在黨中央未正式規定出黨旗的統一式樣以前,在黨的30周年紀念時,各地可按舊例,一律採用紅旗加鐮刀錘頭。」但是,統一黨旗黨徽式樣的工作,直到1995年才被提上日程。
1996年9月2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中國共產黨黨旗黨徽製作和使用的若干規定》,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鐮刀錘頭」的黨徽圖案被正式確定下來。黨的十六大及之後通過的黨章都專門列出一章對黨旗和黨徽作出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