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提高母牛同期發情的措施,初配母牛配不上是什麼原因
孕激素埋植法:將一定量的孕激素制劑裝入塑料細管中,然後利用套管針將葯管埋入牛耳背皮下,數天後,在埋植處做切口將葯管擠出,同時注射500-800國際單位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孕激素陰道栓塞法:將含有一定量孕激素的專用栓塞放入母牛的陰道內,10天過後取出栓塞,並注射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
一、提高母牛同期發情的措施
1、孕激素埋植法
將一定量的孕激素制劑裝入管壁有小孔的塑料細管中,然後利用套管針或專用的埋植器將葯管埋入牛耳背皮下,數天過後,在埋植處做切口將葯管擠出,同時注射500-800國際單位的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
2、孕激素陰道栓塞法
將含有一定量孕激素的專用栓塞放入母牛的陰道內,10天過後取出栓塞,並注射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第2,3,4天內大多數母牛有卵泡發育並開始排卵。
3、前列腺素肌肉注射法
(1)分為子宮注入和肌肉注射兩種,其中子宮注入方法用葯量少,效果明顯,但是操作麻煩,而肌肉注射操作簡單,但是用葯量需要適當增加。
(2)一般只有當母牛在發情周期第5-18天的時候才能產生發情反應,如果處理後少數牛沒有反應,需要進行二次處理。
4、孕激素和前列腺素肌肉注射法
先使用孕激素處理5-7天或者是9-10天,然後再注射前列腺素。
二、初配母牛配不上是什麼原因
1、保證母牛有8成以上的膘以及正常的生殖能力,避免母牛營養不良,身體瘦弱,或者是過度肥胖。
2、配種的時候,母牛的體重以達到成年母牛的70%為宜,同時不能比交配公牛的體重少於50%。
3、注意觀察母牛發情時間,及時進行配種,一般在母牛發情後12-18小時後配種比較適宜。
4、檢查母牛的身體狀況,觀察母牛是否有排卵障礙、卵巢炎、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等疾病。
5、檢查公牛的精液質量。
❷ 什麼是同期發情奶牛同期發情的方法有哪些
同期發情又稱同步發情,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劑人為地調整母牛發情周期的進程,使之在預定的時間內集中發情,以便於有計劃地組織配種,既減少了發情鑒定工作,又可使輸精操作集中進行。
奶牛同期發情的方法有:
1.前列腺素法
此種方法適用於有功能性黃體的奶牛,被處理的奶牛需有正常的發情周期,而且處在發情周期的6~16天左右,即為功能性黃體期。此種方法也應用於有持久黃體的奶牛。但效果不如發情周期正常的奶牛好,常用的葯物是前列腺素或其類似物,一般在注射後72小時,即可發情配種。實踐中,一般採用兩次注射方法,即第一次注射後,隔11~12天左右再注射一次,一般在第二次注射2~3天左右,即可發情。
2.孕激素法
此種方法對有無發情周期的奶牛都有效果,一般採用孕激素皮下埋植或陰道栓9~12天,取葯後2~4天即表現發情。有時連續肌肉注射黃體酮後突然停葯,也能引起奶牛的發情。
❸ 怎麼實現母牛同期發情
一、實現同期發情 方法有孕激素法和前列腺素法。 1.孕激素法。 ①埋植法。把一定量的孕激素制劑裝入塑料細管中,管壁有小孔,以利於葯物向外釋放進入體組織。用套管針或者埋植器將葯管埋入耳背皮下,經過一定天數,在埋植處做切口將葯管取出,同時注射PMSG500~800單位。也可將制劑裝入硅膠管中埋植。硅膠有微孔,葯物可滲出。用量依葯物種類不同,18甲基炔諾酮為15~20毫克,埋植時,只需將葯芯推出至皮下即可。 ②陰道栓塞法。栓塞物為泡沫塑料塊或硅膠環。後者為一螺旋狀鋼片,表面敷以硅膠,其中含一定量的孕酮或孕激素制劑。將栓塞物放在子宮頸外口處,激素向外釋放。處理結束時,將其取出或同時注射PMSG。 ③口服法。對於舍飼奶牛,口服孕激素也是可行的。孕激素處理結束後,在第二、第三、第四天大多數母牛有卵泡發育並排卵。 用孕激素進行周期發情處理有短期(9~12天)和長期(16~18天)兩種。長期處理後,發情同期率較高,但受胎率偏低。短期處理後,發情同期率較低(一部分母牛可能仍處於天然黃體期),但受胎率接近或相當正常水平。如在短期處理開始時,肌注3~5毫克雌二醇(可使黃體提前消退並抑制新黃體的形成)和50~250毫克孕酮或生理效能與此相應的其他孕激素制劑(阻止即將發生的排卵),這樣就可提高發情同期化的程度。使用硅膠環時,環內附有一膠囊,內裝上述量的雌二醇和孕激素,以代替注射。膠囊在體內很快融化,激素即進入體組織。 2.前列腺素法。前列腺素的投葯方法有子宮注入和肌內注射兩種,前者用葯量較少,效果明顯,但子宮注入較為困難,肌內注射雖操作容易,但用葯量需適當增加。國產15甲基PGF2a和PGF1a甲酯均具有溶黃體作用,效價高於PGF2a,用於同期發情處理,可取得預期的效果。注入子宮頸的用量為1~2毫克。高效PGF2a類似物制劑,如氯前列烯醇肌注0.5毫克即可。 當母牛在發情周期第5~18天(有功能黃體時期)肌內注射前列腺素可產生發情反應。然而,對於發情周期第五天以前的新生黃體,肌內注射前列腺素並無溶解作用。所以,肌內注射前列腺素後,總有少數牛無反應,對於這些牛需作第二次處理。有時為了使一群母牛有最大程度的同期發情率,第一次處理後表現發情的母牛不予配種,經10~12天後對全群進行第二次處理,這時第一次處理後無反應的母牛和有反應的母牛均處於發情周期的第5~18天。故在第二次處理後母牛同期發情率顯著提高。用前列腺素處理,至出現發情的時間,一般比孕激素處理晚1天,即多數在處理後第3~5天發情。因為從投葯至黃體溶解需要將近l天的時間。 3.孕激素和前列腺素結合法。如果將孕激素短期處理與前列腺素結合起來,效果優於二者單獨處理。即先用孕激素處理9~10天或5~7天,結束前1~2天注射前列腺素。若在結束孕激素處理當天注射前列腺素,出現發情的時間較晚,同期化程度較差。無論採用什麼處理方式,處理結束時,配合使用PMSG,可提高同期發情率和受胎率。採用前列腺素處理時,可在注射之前2天先注射PMSG,這樣可使發情時間提前且較集中。在前列腺素處理後、輸精前5~6小時(或更早)注射GnRH 100~200微克,或在注射前列腺素之後28~48小時再注射雌二醇200~500微克,可以提高受胎率。在同期發情處理結束後,注意觀察母牛的發情表現並進行輸精。如發情時間集中,可不做發情鑒定,進行定時輸精。採用定時輸精,一般是在孕激素處理結束後的第二、第三或第三、第四兩天各輸精1次;前列腺素處理後,在第三、第四或第四、第五兩天各輸精一次。也可在最適時間輸精一次。 二、誘發發情措施 誘發發情指在母牛乏情期(如非配種季節乏情、泌乳期乏情和病理性乏情)內,藉助外源激素、生理活性物質及其他方法(如環境條件的變化刺激)引起發情、排卵並進行配種,縮短母牛的繁殖周期,使之比在自然條件下提前配種,增加胎次,產生較多的後代,提高繁殖率。母牛產後長期不發情或欲產後提前配種的奶牛以及一般的乏情母牛,用孕激素處理1~2周,可引起發情,如在處理結束時注射PMSG1000單位,效果更好。對於哺乳乏情的母牛,除上述激素處理外,還可採用提前斷奶的辦法,或二者結合進行。因有持久黃體而長期不發情的母牛可注射PGF2a或其類似物,使黃體融解引起發情。 摘自:中國畜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