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效果 » 怎樣走路姿勢好看視頻講解

怎樣走路姿勢好看視頻講解

發布時間: 2022-12-13 05:01:27

㈠ 女人怎樣走路姿勢好看

女人怎樣走路好看?

優雅女人的美,有靜態的嫻靜美,也有動態的靈動美,而優美的走姿最好地詮釋了女人的動態美。如果走路時搖搖晃晃或者步履遲緩,縱使華服在身也毫無美感。一個真正優雅的女人,即使與人擦身而過,其優雅的風姿也會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而這種優雅的風姿,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其優美的走姿。

相對於站姿而言,走姿能著力展示女人的動態美,它是最引人注目的身體語言,能突出反映一個女人的風度與活力。盡管走路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但如果不加註意,一些走路的壞毛病,如踢腿走、踮腳走、內外八字等,都可能瞬間瓦解你在他人心目中建立的優雅形象。想想看,如果走路時搖搖晃晃或者步履遲緩,縱使華服在身也毫無美感。優美的走姿確實是女人優雅氣質的一部分。

身體部位合理分工優雅的走姿,是身體多個部位一起合作的結果。一起來看看對走路時身體各部位的一一分解。

①頭部頭部應垂直,不要低頭看腳,而是將視線保持在正前方3~6米的位置。走路時,可以把自己想像成玩偶,有一根繩子將自己向上提拉,這樣可以讓頸椎維持直立狀態,對塑造優美的頸部曲線也有好處。

②胸部將胸部挺起來,並收緊小腹和臀部,這樣可以收緊全身線條,展現出女性性感的S曲線。

③肩膀肩膀與耳朵、髖關節、膝蓋應該保持在同一條直線上,既不要向前傾,也不要往後仰,這樣身姿才能直立挺拔。

④手臂不要因為取暖就讓手一直待在衣兜里,應該拿出雙手,手指並攏,手臂輕微彎曲,隨著步伐一起自然擺動,前後擺動的幅度約為45度,並注意將手臂與身體的夾角控制在10~15度。

⑤髖部走路時,重心應該放在髖部而不是腰部,這樣更有利於保持身形直立,同時能減輕柔軟腰部的負擔。

⑥呼吸呼吸的方式會影響到體態的美感。當呼吸較為急促或者太淺時,會引起上半身的緊張,從而導致含胸和聳肩等不美觀的姿勢。因此,在走路時要善於調節呼吸頻率,最好能走三步吸氣一次,走三步後再呼氣一次。

掌握步態美走路的姿態是否優雅,跟步態美不美有重要關系,而步態是否優美則取決於步度和步位。只有當步度和步位合乎標准時,全身擺動的姿態才能維持和諧統一的節奏,展現優雅的步韻。

①步度步度指的是行走時兩腳之間的距離。步度的一般標準是不能讓穿在身上的裙子或褲子感覺到緊綳或難受。當然,穿寬松褲子的人或許會覺得邁一大步也不難受,但其實真正優雅的步度是以自己感到舒適為準的,無論快慢,只要不會感覺走兩步路就覺得累,那種步度就是良好的,可以保持這種步度均勻地前行。

②步位步位指的是腳落地時應該放置的位置,標準的步位應該是腳跟先落地,緊接著腳掌再落地。但調整部位時要保持自己優美的風格,切忌盲目跟風,如學習模特的貓步,因為盲目模仿會讓自己離優雅越來越遠。東施當年如果不效顰,或許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也不會被人笑作不倫不類。

③步韻走路時,膝蓋和腳踝不應是僵硬的,而是要富有彈性,並搭配以手臂自然、輕松的擺動。步姿輕盈優雅,彷彿行走在一定的韻律中。

時刻保持優雅走姿根據不同的穿著和場合,走姿可以有些許的變化,這些變化有助於維護優雅走姿。

①上下樓梯抬頭,脊背伸直,臀部收緊,步伐可以慢一些,但每一步都要走扎實。

②道路泥濘如果擔心濺起的泥巴弄臟腳,步度可以比平時稍小一些,並注意腳尖用力,就不容易濺起泥巴。

③穿高跟鞋穿高跟鞋時走路的步子會自然變小,這時如果用腳尖走路就會很美觀。高跟鞋的鞋跟以不超過5厘米為好,這個高度是腳掌能承受身體重量的最佳高度,也是讓女性保持優雅走姿不變形的高度。

㈡ 怎樣能讓走路姿勢好看

怎樣能讓走路姿勢好看?
第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身體一定要挺直,挺胸抬頭,背部一定不能有彎曲,否則看起來人會矮一些,而且從側面看人的整體形象不是很美觀。
第二,正常情況下走路不要左搖右晃,盡量保持上半身不隨意亂動,肩膀也不能有傾斜,可以的話走路時盡量沿直線方向前進。
第三,走路的時候看看自己的腳步是不是有內八字或者外八字的跡象,又或者是不是有同手同腳的情況,如果有的話盡量改掉。
第四,腳步不要邁得太大,大概前後腳相差一腳左右的距離為佳,手臂的揮動幅度也不要太大,大概和身體呈十度的角度,除非是在鍛煉,否則走路的速度也不要忽快忽慢,盡量保持勻速,保持節奏。
第五,走路時腳步盡量要踏得輕微,盡量不要發出聲音,一般正常的走路姿勢都是腳尖起步,腳後跟落地。
第六,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雙腳的鞋子,而且要看根據地形不同換穿不同的鞋,比如去荒郊野外爬山之類的,最好穿旅遊鞋或者軍靴,如果穿高跟鞋或者涼鞋走路姿勢一定不如旅遊鞋和軍靴好看。

㈢ 正確的走路姿勢詳細講解

走路健身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健身方式,這看似簡單的運動方式,裡面卻蘊含著眾多的學問。很多想走路減肥,卻不知錯誤的走路方式不但不能減肥還能傷害身體,那到底該怎麼走路呢?走路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正確的走路姿勢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正確的走路姿勢
1.上體伸展

上體筆直,下巴前伸,高抬頭,兩肩向後舒展。這樣,脊柱伸直,輕微呼吸時,腹部稍有起伏。

首先,下巴突出、抬高頭,氣力充實。其次,兩肩向後拉,肺部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氣。

需要指出,即使兩肩向後拉,也不要有意用力向後拉,而是自然向後。脊柱伸直後,就可調整全身的姿勢,並使身體維持平穩。無論用多大勁走,都要採用這種姿勢。輕微呼吸時,腹部略有起伏。

最後一點,在走時胸和腰感到位置稍微提向前方。這樣有利於邁大步,而且腿部有從後面反彈過來的感覺。這種姿勢走起來很帥,易於堅持。

2.伸直膝蓋

展開膝蓋,並非僵硬、不靈活,而是使伸直的膝蓋在不受力的情況下行走。膝關節伸直了,步伐變大。大步走必須伸直膝蓋。至於步幅到底多大,應使你覺得舒服為好。

伸直膝蓋有個竅門。伸直膝蓋走時,上體稍向前傾,好像要倒下來似的。後腿蹬,這樣前腿膝蓋自然伸直,步子也邁得大了。此外前腳向前邁出時,同一側腰也好像向前運動,腰與腿要有效配合。

3.腳向正前方邁

上體伸展,膝蓋伸直,走起來腳自然向前邁。在這個過程中,關鍵是後腿要伸直。腿伸直,膝蓋伸直,前腳自然向正前方邁。

前腳向正前方邁出,腳的內側足跡形成一條直線。一般人們總覺得腳尖多少有點向外撇。有時為追求速度,向外撇點很有必要。有的人慢步時也腳尖外撇,俗稱八字腳,這樣走較穩定。

前腳向正前方踏出的動作和後腳重心轉移是有一定關系的,當腳跟著地,身體重心在整個腳掌上滾動,由腳跟移向腳尖,後腳以第一、第二和第三腳趾為中心踢出,形成前腳向正前方踏出的動作。腳掌的其餘部分發揮彈力的作用,使步行圓滑、流暢。步子邁大了,你就能掌握昂首挺胸,有韻律走的要領了。

4.擺胳膊

擺胳膊對走也很重要,時常會看到一些人,走路時,兩手插在衣袋裡。這種走法不對。這樣走兩肩收攏,走起來鬆鬆垮垮。

胳膊擺得好壞,還要看手與腳的動作是否同步。因為在走這個動作中,手與腳,或者說胳膊與腿有密切關系。

胳膊與腿的動作也是相互關聯的,右腳向前邁出,左手向前擺。其中,特別是當膝蓋伸直,腳向正前方邁時,與腳的動作相對應,胳膊自然擺出。

如果擺的比肩還寬,膝蓋易彎曲。擺動時,大拇手指似觸非觸衣服為佳,在不受力的狀態下,胳膊擺動時,肘部分自然伸與折。

正確的走路姿勢讓人看起來更有精神,身體也能夠充分的得到鍛煉,本來一天就很辛苦,千萬別讓自己的路白走,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方式才行。
這些人群走路得多加註意
一、體弱者每小時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得太慢則達不到強身健體之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全身活動,才能調節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而且時間最好在清晨或飯後進行,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二、失眠者可在晚上睡前15分鍾散步。每分鍾走80米為宜,每次半小時,會收到較好的鎮靜效果。

三、冠心病患者步速不要過快,以免誘發心絞痛。應在餐後1小時後再緩慢行走,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時。長期堅持可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形成,有效改善心肌代謝,並減輕血管硬化。

四、糖尿病患者行走時步伐盡量加大,挺胸擺臂,用力甩腿,時間最好在餐後進行,以減輕餐後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為宜。但對正在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避開胰島素作用的高峰時間,以免發生低血糖反應。行走一般選擇在餐後半小時,而且活動時間也不要超過1小時。

五、高血壓病患者步速以中速為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沖作用,要前腳掌著地,不要後腳跟先落地,因為這樣會使大腦處於不停地振動,容易引起一過性頭暈。
步行鍛煉的好處
1.防心臟病

步行鍛煉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美國心臟學會奠基人、著名心臟病學家懷特博士就首創了以走路作為心臟病和心梗病人康復治療的方法。

2.防大腦萎縮

研究表明,保證每周步行不少於9.6公里,不僅可以增加大腦體積,還能有效預防大腦萎縮、老年痴呆,也會讓記憶力出現問題的幾率降低50%。

3.防糖尿病

其實控製糖尿病並不難,若能一星期堅持3天,每天在30分鍾內步行3公里,糖尿病的發病率就可降低25%;每周堅持4天,可降低 33%;每周5天,則能降低42%。



猜你喜歡:

1. 正確的跳遠方法技巧有哪些

2. 思維導圖步行是最完美的運動方式

3. 跑步機的正確跑步姿勢是怎麼樣的

4. 慢跑的正確姿勢是怎樣

5. 登山運動有什麼基本步法

㈣ 正確姿勢走路

正確姿勢走路

正確姿勢走路,很多人小時候沒怎麼注意走路姿勢,導致現在外八內八字,特別不好看,而且還影響腿型,不知道這走路不好看能不能糾正過來呢?下面介紹正確姿勢走路,一起了解一下吧。

正確姿勢走路1

靠牆站

走路不好看,尤其是彎腰駝背的走路姿勢,可以每天保持立正的姿勢,背靠牆壁站立30分鍾,讓整個身體的背部、小腿都貼近牆壁,這種方法對矯正腿型以及背部直挺很有幫助,長期堅持大約1個月左右可看到走路姿勢的改正效果,而且每天飯後進行站立有利於腸胃消化,幫助減肥瘦身。

頭頂放書走路

這是很多禮儀課上常用的糾正方法,在頭上放一本書,不能用手扶,保持正確的走路姿勢,讓其不掉下來,堅持練習,可改善上半身搖晃、含腰駝背等不好看的走路姿勢,通常堅持練習1—3個月左右可見到明顯效果。

利用鏡子矯正步態

如果你的走路姿勢問題較多,如:踮腳尖、手臂不搖、上半身左右搖晃、外八或內八、含胸駝背等,那麼你需要藉助一面有牆壁長寬的鏡子來反復練習正確的走路姿勢,類似於練習舞蹈的鏡子大小,這樣對著鏡子走路,觀看自己的步態,發現存在的問題,然後一一記錄下來,如頭的位置、軀乾的生理彎曲、下肢各關節的對稱情況等,方便之後對照正確走路姿勢來糾正不良姿勢。

練習瑜伽

瑜伽裡面有很多拉伸動作,可以很好的矯正腿型和體態,堅持每天進行30分鍾的瑜伽運動,也是糾正不良走姿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一些拉伸腿部的動作,可讓腿型得到改善,擁有更好的腿部線條。

就醫診治

如果通過長期的練習,你的走路姿勢仍然沒有好的改善,那麼需盡快就醫診治,可能跟自身體態發育有關,如長短腳的問題,需要在醫生的幫助下予以治療,才能逐漸走出好看的走路姿勢。

女生正確的走路姿勢

女生正確的走路姿勢要做到以下7點:

1、眼睛直視前方;

2、縮下巴;

3、肩膀和脖子不要用力;

4、胸部擴張;

5、腰部不要左右扭動;

6、手腕自然地成大幅度擺動;

7、膝蓋要打直。

正確的走路姿勢步驟

1、先站好兩腿放鬆,小腹收緊,臀部不要刻意上翹,把骨盆收回到中間的`位置,既不後翹也不前傾。

2、兩肩自然向後,整個人向是被繩子向上掉起,整體精神面貌向上走。

3、找到發力點,找到旋轉向前的感覺,保持上身不動,用腹部的肌肉帶動右邊的胯骨向前擺動,左手自動向前擺動,左邊同樣走路顯得腿長。

4、邁出去的腳,落下時最好和後腳在一條線上。

5、注意呼吸,保持身體直線,不要過於吸腹走路,導致呼吸急促,頭也要自然地和身體保持直線,不要向前探。

正確姿勢走路2

優雅美麗的走路姿勢會給人留下完美的印象,而不正確走路的姿勢,則會給人老態的印象。正確的、符合人體力學的姿勢和走路方法,才能展現出現健康有朝氣的一面。

頭部:

最理想的走路姿勢,頭部應該是垂直的,不要盯著腳下看,而是將視線保持在前方3~6米的位置。可以想像自己像玩偶一樣,有一條繩子連接你的頭發,把你往上提拉。這樣可以讓頸椎合理支撐頭部的重量,舒緩頸部肌肉的壓力,而且頸部線條也能更流暢和優美。

胸部:

一定不要含胸,而是將胸部挺起來,同時收緊小腹和臀部,這樣能讓全身線條收緊,女性的S曲線自然顯現出來。

手臂:

不管是為了取暖,還是為了裝酷,走路時都不要讓手臂一直閑置在衣服插兜中,最好讓手臂輕微彎曲,隨著步伐自然擺動,體現出韻律感。

肩膀:

讓肩膀放鬆,既不要向前聳,也不要向後塌。如果想要檢測一下效果,可以讓朋友從側面看看,這時你的耳朵、肩膀、髖關節、膝蓋應該在一條直線上,讓身姿更加挺拔和自信。

呼吸:

走路時注意呼吸的調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呼吸會影響人的體態。當你的呼吸急促或者比較淺時,上半身就會比較緊張,容易導致駝背和聳肩,所以走路時可以有意地調整呼吸,建議走三步吸氣一次,然後走三步呼氣一次。

髖部:

走路時,不要指望讓腰部承擔所有的重量,而是應該把重心放在髖部,這樣不僅有利於保持挺拔的身姿,也可以減輕腰部的負擔,畢竟天生柔軟的它還是不太適宜乾重活的。

正確的走路姿勢:雙目平視前方,頭微昂,頸正直,胸部自然前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後突,步行後蹬著力點側重在跖趾關節內側。

㈤ 如何正確走路

如何維持正確的走路姿勢,首先要知道正確和錯誤的姿勢。

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看你是不是能走的快,或者走快一段時間大腿、小腿會不會酸。

比如以下這幾種最常見的走不快法:

1.插兜耍帥式

這種姿勢只適合拍照,是絕對走不快的。

插兜習慣了的人,手放在外面的時候感覺跟裸奔一樣不自在!完全不知道往哪放啊。

類似的還有背著手的、抓著包帶的,喂那個拎著褲腰帶的請走開!?

當限制了手臂的自然擺動時,也就強迫了整個上肢無法很好的參與走路的運動過程,這個姿勢下不管是走還是跑都快不起來來

2.摩擦摩擦式

摩擦式就是蹭著走路,主要有2種:踮著腳往前蹭著摩擦的,和拖著腳趿拉著鞋摩擦的。

通常摩擦走路是比較招人煩的,因為會產生噪音,顯得很沒教養。對於這種姿勢小白我想說,摩擦摩擦真的是魔鬼的步伐哦,大腿粗就是因為他!聽媽媽的話吧,抬起腳走路吧

3.我最搖擺企鵝式

可愛嗎?摔的也會很可愛

這種姿勢走路重心不是向前移動而是跟著走路的腳左右來回晃,通常是由於屁股力量弱、肌肉不平衡引起的。

類似的還有內八、外八走法,一深一淺走法,很多都是肌肉問題引起的代償。

還有些人並沒有以上問題,但就是喜歡晃著走,走路自帶BGM!通常由頭部晃動帶節奏,有時候會結合插兜和摩擦式。

以上這些走不快法,可不只是走不快而已。

還特別容易讓你吃土!因為費鞋?

不正確的發力是導致大腿粗、小腿粗的主要兇手,甚至還會容易崴腳、拌著自己、撲街?

而問題沒這么嚴重的朋友,走快的時候就會自覺調整姿勢,手不插兜了身體也不晃了。所以快速行走也是可以幫助找到正確走路感覺的好方法!

也許有一千種走不快的猥瑣姿勢,但帥氣的其實就一種套路

要保持好的走路姿勢,准備姿勢就很重要:挺胸,收腹,抬頭,收下巴!聽一百遍都沒嘗試過小白我真的也救不了你?

別小看這個古老的口令!

挺胸,身體挺起來,打開胸腔,呼吸都更順暢。

收腹,不是憋氣,是腰腹屁股都自然的收緊。光挺胸人可能還是散的,一收腹整個人才真的精神了!

抬頭,喂喂還在看手機那個說你呢,別低頭,智商會掉!抬頭的意思並不是仰著頭,而是把頭抬起來目視前方。

收下巴,就是頭向後收,擠出雙下巴的姿勢。此處劃重點了,一定要記住!要知道頭不但是我們最重要的部位,而且真的很重?是身體平衡的關鍵。伸著脖子會讓頭部重心前移,容易讓身體不穩定更容易搖頭晃腦,帶著身體不協調。

從美的角度上來說,一千種猥瑣姿勢裡面最難看的莫過於伸著脖子!收下巴能讓頸椎回到中立位,看上去優雅高貴的重點都在這個小動作。

這套准備姿勢也適用於走台步、開演唱會、分手、上市路演等多種場合,不用太感謝我

既然准備好了,那現在開始走向人生巔峰吧。

1.先抬起屁股

走路可不是腳先邁出去的,邁出去的是腿,而讓腿邁出去的,是屁股。

站起來,身體放鬆,用力拎著自己一條大腿上的褲子,就是這個感覺:

支撐腿感覺用力踩地,

被拎起來的那個屁股提高了,大腿抬起來了,帶動小腿和腳離開地面。

走路的時候也一樣,屁股是軸也是力量的源泉,是屁股用力抬起腿讓他們交替向前擺動。

除了屁股用力以外,能邁多大步、走多快,還得看檔有多大

上面這兩個動作可以讓你體會一下「襠」的感覺,感受從小腹到大腿的拉伸感。這個主要拉伸的位置叫髂腰肌,拉開讓它不緊張,髖關節(屁股和腿的連接處)的靈活才不會被他限制,走路就能更順暢更輕快。

2.腳跟著地,腳尖用力

邁出去的腳由腳跟先著地,然後通過足弓滾到到腳趾,最後由大拇指用力踮起腳尖送出我們的下一步。

從腳跟到腳掌這個三角形是足弓,是我們能夠直立行走的關鍵。下次小白講扁平足的時候再詳細講,現在你只需要知道走路時腳的受力過程是由足弓參與再交給大腳拇指發力讓我們完成行走的。

很多人踮腳是用前腳掌而不是用腳趾,這就會使大腿前側累、容易粗,而用大腳拇趾發力可以感受到屁股發力的感覺,還能讓很多人比較弱、平時運動不到的大腿內側在走路過程中參與發力。

可以光腳在地面上試試這個落地過程,抬起腳,從腳跟通過足弓到大腳拇指落下,有沒有感覺到腿在由外到內的旋轉?

3.身體的對側旋轉

感受到神奇的世界了嗎?走路才不只是向前那麼簡單!

正確的落腳位置感受到的腿向內旋轉,實際上是由屁股(骨盆和髖關節)這個軸的向內旋轉帶動的。但並不只有屁股和腿是旋轉運動的,別忘了手也在擺動呢。

帶動腿旋轉的是屁股,帶動手的就是肩了。如果不看重心的向前移動,走路就是一個身體旋轉交替的過程。

我們的身體設計和日常生活中都是對側發力運動的(對側就是左手右腳,右手左腳)。走路的時候左腿左髖就會自然的和右手右肩一起向前向內擺動。

好像這部分開始有點難懂了?那我們就此打住吧。只要記住,走路擺臂很重要,不然這個運動就不完整了。

4.不晃,才不會被撞到地上

手臂晃起來,但是身體一定要保持穩定,走起路來才優雅帥氣,輕盈又有力量。

不晃的重點其實在前期准備姿勢中已經都提到了,一個是頭,收下巴,目視前方,帶好節奏

另一個就是腰腹。其實在走路過程中腰腹是不怎麼參與發力的,只需要矜持的保持自然收緊,穩定著骨盆和腰椎就可以了。

最後就是屁股了,記得走路主要是用屁股走的!

相比一般訓練禮儀小姐用的頭頂書走路法,小白更喜歡頭頂天走路法。意思就是感覺頭頂盡量向上去感覺頂著天,如果找不到感覺可以找個人抓著你的頭發往上提,一下整個人就都挺拔了加上微微的緊張感剛好幫你收緊核心,連屁股都會用力抬起腿了呢!

此方法注意適度,小心禿頂。

如果根據上面的練習還是無論如何都找不到感覺的話,那隻能來試試這個了。

想像,是人類的終極武器。

想像自己是超級英雄要去拯救世界,拽的不要不要的,雙手隨時准備好了要戰斗。關鍵來了,你的能量或者元氣或者小宇宙在肚子里!一定要保持收緊才能讓全身充滿能量。

保持這個感覺開始走吧,分分鍾都能上天了

如果不愛超級英雄可以換巨星換女王,誰讓你有感覺就想誰,讓自己氣場全開!而且一定要記得你有與眾不同的超級能量在肚子里哦。

這個基本上所有姿勢都適用,能保護好肚子里小宇宙的人是無敵的。

好了,最後一條,別憋氣。

記住不管在什麼狀態下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呼吸。

㈥ 怎樣走路才是正確的

我見到很多的女孩子(中學以上的學生)都喜歡內八字走路的,當然也不是太明顯的,而是比一般的男孩都要內的那種,可能是穿裙子的緣故吧,從而形成了這種有點內八的走路,其實只要自己注意一點,應該是可以改的,如果你不是天生的或有某種疾病的,你試著如果不是受限的就應該不是病態步嘍..

一、鴨行步態:行走時挺腰凸肚,臀部左右搖擺如鴨行狀,這是進行性營養不良的表現,也可見於佝僂病、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二、剪刀步態:雙腿僵硬,兩腳向內交叉,膝部靠近似剪刀樣。行走步態小而慢,常足尖踏地而行似跳芭蕾舞,見於雙側大腦或脊髓的病變,如腦性癱瘓或家族性痙攣性截癱。

三、公雞步態�站立時兩大腿靠近,小腿略分開,雙足似足尖站立。行走時象跳芭蕾舞樣呈足尖步行。見於脊髓病變,如炎症、截癱等。

四、跳躍步態:見於患有注射性臀肌攣縮症的小兒,是由於患兒在1—2歲期間肌肉注射過多造成。表現為下蹲時兩膝不能並攏,兩腿必須分開,兩側髖關節呈外展、外旋姿勢,猶如青蛙屈曲時的後肢;站立時,兩下肢輕度外旋,不能完全並攏,呈「外八字」;行走時呈「八字」蹣珊步態;快步行走時,由於屈髖受限,步態呈跳躍狀,故稱之為跳步。

2.怎麼去改正你的步態呢,平試著這樣做吧:

走,同坐、站一樣,是與儀態美密切相關的。人們的走路姿勢各有不同,有的步伐矯健、動作敏捷、給人以健壯、活潑、精神抖擻之感;有的步居輕盈、體態端莊,使人感到斯文、優美而莊重,有的則相反,走起路來上下擺動,左右搖晃。眼若鼠目,左顧右盼,給人以庸俗、輕薄、猥瑣的感覺;有的弓腰腆肚,兩手在身後象鴨子一樣劃來劃去;有的俯首駝背,八字腳、羅圈腿,使人看了不舒服。 良好的步態,應該是自如、輕盈、矯健、敏捷。那麼,良好的步態怎樣形成呢 ? ① 要掌握好適當的速度 走路,是節奏美的體現。我們知道,客觀事物的反復或相似的等時空出現,就可以獲得節奏。人的雙腳一前一後的反復出現,就可以給人以節奏的美感。走路時,速度不可太快或太慢 ( 散步除外 ) ,太快,就形成「碎步」.這種步子會使全身出現搖擺,尤其以女性更為顯著。身體的前後擺動太大,或周身肌肉的抖動太大,都會使人的空間視覺形象失去平衡;太慢也不好,那會使你全身肌肉出現松馳,從而失去生活的節奏與力度,給人一種疏懶與精神不振的感覺,更談不上和諧美感。 ② 要注意重心的穩定 走路時,應微微收腹。收腹與挺胸的動作是自然連在一起的,只有當人體的重心略微向前靠,使其正好落在脊柱的前方,才能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前進感。 走路時,應抬頭挺胸,千萬不要向前搭拉著腦袋,也不要向後仰。上半身應保持相對的穩定,不要左右搖擺。手的擺動幅度也應與速度相宜,如果頭前傾或後仰,身體左右擺動過大,手的擺動幅度過大等,就可能造成「重心位移」,走路的姿態變成搖搖擺擺,很不穩定。 ③ 步態要輕 走路的輕巧,一是結人以敏捷,二是給人以輕松的感覺。 輕巧當然要依靠全身動作的協調。獲得輕巧感,走路時需用腰力,同時,走路時腳與腿的使用十分重要,干萬不要用大腿邁步而要用小腿邁步。即走路時大腿指起的幅度不宜太大,如果幅度太大,就會造成上半身向後傾斜,加大了全身的擺動,讓人覺得「很吃力」,小腿邁步則顯得很輕盈。 走路時,切莫讓腳跟先觸地成全腳落地,而應該是放腳掌先落地,然後腳後跟觸地。從美學的角度講,前腳掌先觸地,能減少全身的擺動與顛簸,給人一種輕巧感。 最後,走路時不要扭動臀部 ( 不是指自然扭動,而是人為的扭動 ) ,尤其是女性。因為臀部向左右過大的扭,與走路的前進感恰恰構成了心理上的「異向差」,從而肢解了人體走路時的和諧美感。因此,多餘的、矯揉造作的動作,都會形響步態的優美。 一個人的良好站態、行態、坐態,是人的自然形體在空間的形象顯現。商務人員良好的舉止,會給公眾留下一種造型的美。如果我們把一個人出現頻率很高的形體動作「篩選」出來,那麼.這些具有連續性與穩定性的動作,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個人的風度。

還有

正確地走,上體伸直,身體的任何部位都不過於用力,心情舒暢,
步伐輕松,颯爽英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下面將正確走法歸納

為五個要點。重要的是五個方面的動作要協調成一個動作。五個動作

作為一個整體,形成走這個動作。最基本的是腰要伸展,腰若彎,就

不能恰當地支撐體重,上體也不能直立。其他五個要點是由此派生出

來的。

上體伸展

上體筆直,下巴前伸,高抬頭,兩肩向後舒展。這樣,脊柱伸直,

輕微呼吸時,腹部稍有起伏。

用這種姿勢走,你會覺得是用胸走、用腰走。因為走的時候,胸和

腰稍向前突出。這種姿勢與那種直通通像個棍似的直立姿勢不同,它要

求上體稍向前傾,走起來颯颯有聲。這樣走,不但看起來好看,還有一

定道理。

首先,下巴突出、抬高頭,氣力充實。這時就像頭頂有根繩吊著上

體似的,而且好像線頭有幾米長。這樣專心致志,思想集中在一點上,

精力自然旺盛。

其次,兩肩向後拉,肺部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氣。由此點出發,可以

看出走是一項可持續時間長的運動,這么說毫無勉強,由於兩肩向後拉

,兩手才可大幅度擺動。需要指出,即使說兩肩向後拉,也不要有意用

力向後拉,而是自然向後。脊柱伸直後,就可調整全身的姿勢,並使身

體維持平穩。無論用多大勁走,都要採用這種姿勢。

輕微呼吸時,腹部略有起伏。這說明腹部處於輕度緊張狀態。這樣

可減輕腹腔內的臟器對腰的負擔。

最後一點,在走時胸和腰感到位置稍微提向前方。這樣有利於邁大

步,而且腿部有從後面反彈過來的感覺。這種姿勢走起來很帥,易於堅

持。

伸直膝蓋

展開膝蓋,並非僵硬、不靈活,而是使伸直的膝蓋在不受力的情況

下行走。膝關節伸直了,步伐變大。大步走必須伸直膝蓋。至於步幅到

底多大,應使你覺得舒服為好。

伸直膝蓋有個竅門。伸直膝蓋走時,上體稍向前傾,好像要倒下來

似的。後腿蹬,這樣前腿膝蓋自然伸直,步子也邁得大了。此外前腳向

前邁出時,同一側腰也好像向前運動,腰與腿要有效配合。走的時候要

大腿帶動小腿,膝伸直,步幅也就大了。

膝蓋伸展開,上體自然保持端正,速度也出得來。這就是伸直膝蓋

的理由。如果走的時候膝蓋是彎曲的,腿只有一部分肌肉起作用,這樣

易覺疲勞,腿部很快會沒勁兒。

腳跟先著地,再將身體重心移到腳尖

前腳著地時,腳跟先著地,身體重心落在腳跟上。然後,身體重心

由腳跟通過腳掌向腳尖方向「滾轉」,最後到達腳尖。實際上,有人走

路時,身體重心是由腳跟馬上移到腳尖。也有人用腳尖著地,這么走,

屬芭蕾舞等特殊情況。

關於身體重心從腳跟到腳尖的滾轉有幾點值得注意。首先腳跟著地

,不等於腳跟承受全部體重,也不意味著腳跟使勁兒踏地,使勁踏會震

腦袋。

練習時,不抬胯,後腿膝關節彎曲,然後向前自然擺出。這樣,只

有前腳腳跟著地。抬高大腿的「高抬腿」走,消耗的能量太多,不屬於

現在提倡的自然走法之列。

需強調的是,腳跟不承受全部體重,身體重心移動是流暢地在整

個腳底下進行。前腳著地瞬間,後腳尖同時蹬出。身體重心移動是順

理成章的事。

因此,支撐體重的點不是腳跟,而是後腳大拇腳趾趾根附近區域。

腳向正前方邁

上體伸展,膝蓋伸直,走起來腳自然向前邁。在這個過程中,關鍵

是後腿要伸直。腿伸直,膝蓋伸直,前腳自然向正前方邁。

前腳向正前方邁出,腳的內側足跡形成一條直線。一般人們總覺得

腳尖多少有點向外撇。有時為追求速度,向外撇點很有必要。有的人慢

步時也腳尖外撇,俗稱八字腳,這樣走較穩定。

前腳向正前方踏出的動作和後腳重心轉移是有一定關系的,當腳跟

著地,身體重心在整個腳掌上滾動,由腳跟移向腳尖,後腳以第一、第

二和第三腳趾為中心踢出,形成前腳向正前方踏出的動作。

腳掌的其餘部分發揮彈力的作用,使步行圓滑、流暢。步子邁大了

,你就能掌握昂首挺胸,有韻律走的要領了。

順便說一下「螃蟹步」的走法。這是腳尖向外撇,腳跟外側著地,

大拇腳趾內側踢地。此外,它的特徵是彎腰、屈膝、駝背,並且腳不要

向正前方邁。

擺胳膊

擺胳膊對走也很重要,時常會看到一些人,走路時,兩手插在衣袋

里。這種走法不對。這樣走兩肩收攏,走起來鬆鬆垮垮。胳膊擺得好壞

,還要看手與腳的動作是否同步。因為在走這個動作中,手與腳,或者

說胳膊與腿有密切關系。胳膊與腿的動作也是相互關聯的,右腳向前邁

出,左手向前擺。其中,特別是當膝蓋伸直,腳向正前方邁時,與腳的

動作相對應,胳膊自然擺出。

如果擺的比肩還寬,膝蓋易彎曲。擺動時,大拇手指似觸非觸衣服

為佳,在不受力的狀態下,胳膊擺動時,肘部分自然伸與折。

最近美國流行一種訓練方式,叫做「運動式走」。這股風也傳到了

日本。其特點是胳膊要擺到90度,臀部也要左右擺動,精神要飽滿。我

倒認為自然擺動更好些。美國的「運動式走」可能適宜訓練,但人為因

素較多。估且不論它在平地有何利弊,起碼這種走法不是到處可行的。

因而,還是把胳膊自然地甩起來吧。

以上把正確走的動作分解成五個方面,並逐一加以說明。關鍵在於

把五個動作集中統一成一個走的動作。按此說明去走,就會走得正確,

走得美

㈦ 走路的姿勢是什麼

走路的姿勢是走姿。是人體所呈現出的一種動態,是站姿的延續。走姿文雅、端莊,不僅給人以沉著、穩重、冷靜的感覺,而且也是展示自己氣質與修養的重要形式。注意走姿也可以防止身體的變形走樣,甚至可以預防頸椎疾病。正確的走路姿勢首先是上體伸直,身體的任何部位都不過於用力,心情舒暢,步伐輕松,颯爽英姿。

走路的姿勢如何好看

第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身體一定要挺直,挺胸抬頭,背部一定不能有彎曲,否則看起來人會矮一些,而且從側面看人的整體形象不是很美觀。

第二,正常情況下走路不要左搖右晃,盡量保持上半身不隨意亂動,肩膀也不能有傾斜,可以的話走路時盡量沿直線方向前進。

第三,走路的時候看看自己的腳步是不是有內八字或者外八字的跡象,又或者是不是有同手同腳的情況,如果有的話盡量改掉。

第四,腳步不要邁得太大,大概前後腳相差一腳左右的距離為佳,手臂的揮動幅度也不要太大,大概和身體呈十度的角度,除非是在鍛煉,否則走路的速度也不要忽快忽慢,盡量保持勻速,保持節奏。這樣走路就會很好看。

㈧ 正確的走路姿勢

轉載
視頻 http://v.ku6.com/show/eZhWSCjyN_X6uxhB.html

詳細說明:
正確的走路姿勢

正確地走,上體伸直,身體的任何部位都不過於用力,心情舒暢,
步伐輕松,颯爽英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下面將正確走法歸納

為五個要點。重要的是五個方面的動作要協調成一個動作。五個動作

作為一個整體,形成走這個動作。最基本的是腰要伸展,腰若彎,就

不能恰當地支撐體重,上體也不能直立。其他五個要點是由此派生出

來的。

上體伸展

上體筆直,下巴前伸,高抬頭,兩肩向後舒展。這樣,脊柱伸直,

輕微呼吸時,腹部稍有起伏。

用這種姿勢走,你會覺得是用胸走、用腰走。因為走的時候,胸和

腰稍向前突出。這種姿勢與那種直通通像個棍似的直立姿勢不同,它要

求上體稍向前傾,走起來颯颯有聲。這樣走,不但看起來好看,還有一

定道理。

首先,下巴突出、抬高頭,氣力充實。這時就像頭頂有根繩吊著上

體似的,而且好像線頭有幾米長。這樣專心致志,思想集中在一點上,

精力自然旺盛。

其次,兩肩向後拉,肺部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氣。由此點出發,可以

看出走是一項可持續時間長的運動,這么說毫無勉強,由於兩肩向後拉

,兩手才可大幅度擺動。需要指出,即使說兩肩向後拉,也不要有意用

力向後拉,而是自然向後。脊柱伸直後,就可調整全身的姿勢,並使身

體維持平穩。無論用多大勁走,都要採用這種姿勢。

輕微呼吸時,腹部略有起伏。這說明腹部處於輕度緊張狀態。這樣

可減輕腹腔內的臟器對腰的負擔。

最後一點,在走時胸和腰感到位置稍微提向前方。這樣有利於邁大

步,而且腿部有從後面反彈過來的感覺。這種姿勢走起來很帥,易於堅

持。

伸直膝蓋

展開膝蓋,並非僵硬、不靈活,而是使伸直的膝蓋在不受力的情況

下行走。膝關節伸直了,步伐變大。大步走必須伸直膝蓋。至於步幅到

底多大,應使你覺得舒服為好。

伸直膝蓋有個竅門。伸直膝蓋走時,上體稍向前傾,好像要倒下來

似的。後腿蹬,這樣前腿膝蓋自然伸直,步子也邁得大了。此外前腳向

前邁出時,同一側腰也好像向前運動,腰與腿要有效配合。走的時候要

大腿帶動小腿,膝伸直,步幅也就大了。

膝蓋伸展開,上體自然保持端正,速度也出得來。這就是伸直膝蓋

的理由。如果走的時候膝蓋是彎曲的,腿只有一部分肌肉起作用,這樣

易覺疲勞,腿部很快會沒勁兒。

腳跟先著地,再將身體重心移到腳尖

前腳著地時,腳跟先著地,身體重心落在腳跟上。然後,身體重心

由腳跟通過腳掌向腳尖方向「滾轉」,最後到達腳尖。實際上,有人走

路時,身體重心是由腳跟馬上移到腳尖。也有人用腳尖著地,這么走,

屬芭蕾舞等特殊情況。

關於身體重心從腳跟到腳尖的滾轉有幾點值得注意。首先腳跟著地

,不等於腳跟承受全部體重,也不意味著腳跟使勁兒踏地,使勁踏會震

腦袋。

練習時,不抬胯,後腿膝關節彎曲,然後向前自然擺出。這樣,只

有前腳腳跟著地。抬高大腿的「高抬腿」走,消耗的能量太多,不屬於

現在提倡的自然走法之列。

需強調的是,腳跟不承受全部體重,身體重心移動是流暢地在整

個腳底下進行。前腳著地瞬間,後腳尖同時蹬出。身體重心移動是順

理成章的事。

因此,支撐體重的點不是腳跟,而是後腳大拇腳趾趾根附近區域。

腳向正前方邁

上體伸展,膝蓋伸直,走起來腳自然向前邁。在這個過程中,關鍵

是後腿要伸直。腿伸直,膝蓋伸直,前腳自然向正前方邁。

前腳向正前方邁出,腳的內側足跡形成一條直線。一般人們總覺得

腳尖多少有點向外撇。有時為追求速度,向外撇點很有必要。有的人慢

步時也腳尖外撇,俗稱八字腳,這樣走較穩定。

前腳向正前方踏出的動作和後腳重心轉移是有一定關系的,當腳跟

著地,身體重心在整個腳掌上滾動,由腳跟移向腳尖,後腳以第一、第

二和第三腳趾為中心踢出,形成前腳向正前方踏出的動作。

腳掌的其餘部分發揮彈力的作用,使步行圓滑、流暢。步子邁大了

,你就能掌握昂首挺胸,有韻律走的要領了。

順便說一下「螃蟹步」的走法。這是腳尖向外撇,腳跟外側著地,

大拇腳趾內側踢地。此外,它的特徵是彎腰、屈膝、駝背,並且腳不要

向正前方邁。

擺胳膊

擺胳膊對走也很重要,時常會看到一些人,走路時,兩手插在衣袋

里。這種走法不對。這樣走兩肩收攏,走起來鬆鬆垮垮。胳膊擺得好壞

,還要看手與腳的動作是否同步。因為在走這個動作中,手與腳,或者

說胳膊與腿有密切關系。胳膊與腿的動作也是相互關聯的,右腳向前邁

出,左手向前擺。其中,特別是當膝蓋伸直,腳向正前方邁時,與腳的

動作相對應,胳膊自然擺出。

如果擺的比肩還寬,膝蓋易彎曲。擺動時,大拇手指似觸非觸衣服

為佳,在不受力的狀態下,胳膊擺動時,肘部分自然伸與折。

最近美國流行一種訓練方式,叫做「運動式走」。這股風也傳到了

日本。其特點是胳膊要擺到90度,臀部也要左右擺動,精神要飽滿。我

倒認為自然擺動更好些。美國的「運動式走」可能適宜訓練,但人為因

素較多。估且不論它在平地有何利弊,起碼這種走法不是到處可行的。

因而,還是把胳膊自然地甩起來吧。

以上把正確走的動作分解成五個方面,並逐一加以說明。關鍵在於

把五個動作集中統一成一個走的動作。按此說明去走,就會走得正確,

走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