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唱歌時讓氣息流暢
(A) 呼吸和氣息
大家學過物理,都知道聲音產生物理原因是外界因素沖擊物體,物體產生振動從而產生長短不同的聲波,聲波引起周圍空氣振動從而產生聲音,因此,歌唱的動力來源就是呼吸,好的氣息運用可以使聲帶物理特性得到比較好的發揮,從而演唱出好聽而完整的歌曲。因此氣息的運用是歌唱的非常重要的技術之一。呼吸的幾種方法用通俗的詞語命名)
1. 嘆氣式吸氣:
大家知道,嘆氣在*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現象,它是放鬆的也是向下的。它有利於吸氣肌肉群的放鬆,以便更好的吸入氣息。具體做法是先嘆後吸,你心裡主要想著嘆氣,而不是吸氣。當 氣息隨著「嘆」被排出後,也就是呼氣肌肉群的工作做完了,接著吸氣肌肉群就會立即開始工作 --吸氣,這個循環是自動完成的。如果你腦子里想的是吸氣,就會使你的吸氣肌肉群總處於一 種工作狀態,無法放鬆,氣息也就難以正常的被吸入。注意:嘆到那裡就吸到那裡,不要人為地 做強制性的動作。唱的過程中要保持嘆氣的感覺,每個樂句都是如此,形成良好的呼吸循環。下 面,結合歌曲的演唱來練習一下嘆氣式吸氣。准備唱之前盡量把氣嘆(吐)完,當氣被自然吸入後就開始唱。
2.聞花式吸氣:
聞花式吸氣方法容易使氣吸得深,而且沒有吸氣時的抽氣聲和多餘的動,也較容易體會和掌握。聞花時,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別愉悅,辨別花香時又要求特別認真和用心,是一種既放鬆又興奮的感覺。具體吸氣時是:上身完全放鬆,腰圍很舒服地嚮往松開,隨即胸部也有舒張感,體內空間增大使氣息很自然地流進去。這樣的吸氣既松暢又適度,吸後人很興奮,胸有寬敞感。用這種吸氣的感覺來歌唱,氣息通暢,聲音圓潤。
聞花式可開口,也可閉口,閉口時嘴不能閉的太緊,太緊會影響進氣的速度和靈活性。單純練習吸氣時,可採用閉口吸氣。歌唱時最好自然張開嘴與鼻子同時吸氣為佳。不論是閉口還是開口與鼻子同時吸氣,最關鍵的是要體會氣息流入體內時的感覺。
3.驚訝式吸氣
驚訝式吸氣,就是利用人在驚訝時,生理作出的快速反映,達到快速吸氣的目的。這種吸氣既吸的快又吸得深,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間完成收縮與放鬆的循環,能鍛煉呼吸器官的快速靈活性。這種吸氣也稱為「喘氣」。表現悲憤和激昂情緒效果較好。
(呼吸幾種方法部分參考了中央音樂學院論文)
為什麼要以這樣的名稱來命名這樣呼吸方法呢,主要是讓大家能以生活中比較熟悉的狀態來把握歌唱呼吸的要求,但是有一點要說明,歌唱的呼吸絕對是特殊的呼吸,不能完全等同於生活中的呼吸。氣息的運用如何才是最高境界,個人認為能夠服務於歌曲情緒,達到收發自如乃是最高境界。因此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氣息要求,大體主要有一下幾種:
(1)快吸慢吐:有些歌曲樂句之間切換快,氣口小,但樂句發展又很長這就要求快吸慢吐,例如紅* ,這要求呼吸時要有充分的興奮度,橫膈膜要積極有勁,吐氣時要有均衡勻整。這是最有難度的一種情況。
具體作法是:急速吸氣,略停頓後,緩緩呼出。可以這樣體會:想像一位久別的很要好的朋友,突然出現在你面前,你驚奇地倒抽一口氣,幾乎喊叫出來,就停止在這種狀態上。幾秒後,彷彿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將小腹向後推壓,感到小腹在與這股外來力量的對抗中,氣息緩緩呼出。這時橫膈膜有力地起著支持作用。(2)慢吸快吐:有些歌曲樂句之間寫得很短小,氣口大,但樂句發展又很小,演唱時呼吸有時間做好准備,但吐氣時要迅速不拖沓。明確而直接。
(3)慢吸慢吐:這個情況主要出現在一些慢版情歌中,由於歌曲進行的速度不快,整個旋律寫得比較長,所以可以充滿吸氣,慢慢吟唱。這中間的難點是不能隨便動氣,雖然這種情況對氣息要求不算太難但是一動氣,就會產生音準不對節奏不對或者聲音感覺不到位的情況。筆者偶爾也有這個毛病。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對氣息的堅持度和穩定度要求較高。
(4)快吸快吐:這個情況主要在一些快節奏歌曲。甚至力度上有要求。
相對於以上三個,這個相對容易些。
這是歌唱呼吸幾種情況,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根據自己熟悉的歌曲並符合上述情況的片段或者創作一些符合四種情況的練聲曲進行練習,慢慢體會不同情況下,呼吸的心得和感覺。還有一些簡單的方法也可以達到訓練氣息的作用,如一些加大肺活量的運動,但是肺活量大並不一定氣息就用的好。肺活量大要配合氣息的科學使用那就是如虎添翼了。
(B) 吐字和母音
大家都知道歌聲最終唱出來的是歌詞,那麼吐字也是歌唱技術的一個方面。 歌唱語言總的要求是:聲母准確又靈巧,韻母形態保持好,自然適時來歸韻,陰陽上去要記牢。輕重緩急須分清,語氣語勢處理好。 字頭必須咬准,但又不能咬死。當字頭咬住後,應當自然及時地過渡到字腹。字腹吐清後,應當適時地收聲歸韻,一定要注意三者銜接,過渡自然、順暢,成為一個整體。另外,拼音要唱准,如「l」和「n」,「平舌」和「翹舌」,「f」和「h」,「前鼻韻」和「後鼻韻」要區別開,聲調准確。
每個字都是有韻母發出的,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要好好的練習一些基礎的韻母,而在唱歌是將尾音字歸結到這個字的韻母上去,如筆者最擅長的「I 」(念一)母音在筆者的《認錯》這首歌曲裡面就有比較好的運用,將字詞歸結到韻母上是一個將復雜事情簡單化的方法,這也是我們平常說的「歸韻」。
(C ) 共鳴和顫音(又叫泛音)
我們人體發聲的主要器官是我們的聲帶,但是如果只靠聲帶來發聲,我們的聲帶就顯得十分之脆弱了。人的身體是個大的結構,是個大腔體,如果聲帶產生聲音,通過一定震波和身體其他部分產生相近頻率的共振將大大加強聲音的質量和亮度,這就是共鳴。
人體的腔體有很多,如鼻腔,頭腔,腹腔等等。一般我們共鳴比較好的是使用頭腔共鳴,因為頭腔共鳴可以產生相對理想的效果,我們在演唱時可以想出自己的聲帶和嘴巴等發聲器官和頭部是相通的,聲音是往上拋出的!
訓練共鳴可以結合韻母方法來訓練,如啊母音適合練頭腔共鳴,M音適合練鼻腔共鳴,當你感受自己身體部分和聲帶產生微小的麻麻狀態就說明共鳴在產生。
至於我們通常使用到很多的顫音唱法,也是共鳴的作用,由於共鳴產生,其他腔體引起共振,但又不完全和聲帶的頻率不一致,所以會產生略不同於聲帶的音高,兩種音響效果打在一起就會產生細小的聲音波動,這就是顫音。
訓練顫音(泛音)的方法也是訓練共鳴,有了共鳴再加上一些氣息的配合就會自然產生顫音(泛音)。
(D) 心理調控和鬆弛狀態
演唱是一項非常高級的生理和心理活動,有了正確的生理狀態是前提,但是正確的心理狀態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時候心理狀態的不佳會直接導致演唱生理狀態的變化。所以演唱時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也是非常關鍵的。
不管是錄音時還是演唱時,經常會有朋友感覺到自己很緊張,狀態不好,包括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經歷。這時候心理狀態的調整就顯得十分重要!首先可以採取聯想的方法,多聯想自己生活中與歌曲內容表達基本吻合的生活場景,盡量讓自己有一個生活中的心理狀態。其次可以演唱一些簡單短小的練聲曲或者哼鳴曲,充分放鬆聲帶。還可以打打哈欠,將喉頭放下,回歸到很鬆弛的狀態。同時暗示自己緊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有放鬆下來狀態才能好。
歌唱呼吸的訓練方法 ...
訓練腹部的對抗力量,即氣息的保持力量<向外>和氣息的支持力量<向里>也稱氣息的控制。 換句話說,就是根據表現和聲音大小、強弱等,有計劃的運用氣息。這是重點介紹幾個不發聲的歌唱呼吸訓練方法:
倒灰式呼吸法
我們大家都有這個常識,如果你端著一撮子灰,直著腰一下把灰倒在地上,結果會是什麼樣呢?鋪撒到地面的灰,會馬上形成一股氣柱向上升。我們藉助這種倒灰的感覺,吸氣要像灰一下子倒在地,吸得又深又廣。哦民,則像從地上彈回來的那股氣柱,保持住吸氣的感覺,成倒T字擰成一股氣柱向上鑽出。每個樂句都要如此,形成良性的呼吸循環,這樣在歌唱中就可以克服氣淺、氣僵的問題了。吸的氣淺而僵,就不會得到好的聲音效果。
下支點吸氣法
下支點是在橫膈膜處<中山裝第四個扣子處>,也是我們指的腹式呼吸的位置。在吸氣時,感覺直接在"下支點"處吸,好像氣沒有通過鼻、口、氣管似的,每次吸氣都要這樣做,就可以做到腹式呼吸的吸氣狀態了。當然,我講只是感覺,而並不是真的是那樣,吸氣怎麼可能不通過鼻、口、氣管的呢?這里只是用感覺、假設和比喻,來啟發學唱者掌握科學方法。
溶化式吸氣法
這種吸氣的方法是在歌唱者處於比較緊的張狀態下應用的。因為溶化式的吸氣方法容易吸得深,沒有聲音和明顯的動作,也容易體會和掌握,只是在感覺四肢都早溶化的時候,腰椎和頸椎不要放鬆。吸氣的進修,不要嘴閉得太緊,這樣會影響進氣的速度和靈活性。在吸氣的同時,嘴要自然地張開,與鼻子同時吸氣為最佳。
高位置吸氣法
怎麼吸就怎麼唱,吸的狀態,在吸氣的過程當中,氣息似乎是通過鼻子和口腔中的上牙、上齶到橫膈膜這個地方,這是一個拋物線角度,是高位置。所以在演唱時可以按吸氣狀態去唱,就能達到高位置和深的氣息為一個整體的聲音。如果在吸氣的時候放得很低,氣似乎是通過下牙、舌面,只用口腔來吸氣,那麼,氣必然就吸得淺,還會有動作,有聲音,用這樣吸氣的方法唱出來的聲音,肯定是橫、白、淺、緊,音域狹窄,很難解決唱歌中的高音問題。
射擊瞄準時保持氣息法
在歌唱時,里聲音向外唱的同時還要保持吸氣的狀態,形成內外對抗,它不僅可以保持吸氣的深度,又能使歌唱時氣息均勻、流暢、持久。用射擊瞄準時吸氣狀態練唱,這也只是一種感覺,這種狀態當過兵的人都很熟悉,易於體驗。藉此達到在歌唱中保持氣息平穩的目的。在練唱的過程中,氣息越是不夠用,就越是保持向里吸氣的狀態,問題就可以緩解下來,使別人聽起來氣息有用之不竭的感覺。
以上幾種無聲歌1唱呼吸訓練法,便於在各種情形下自我訓練。呼氣時,如能再加上S的音,由10秒一直到20秒,再堅持到30秒鍾的時候,便是很好的成績了。
既然要求呼吸長而有力,就必須要求學唱者有強健的身體。據說,大歌唱家卡盧索每天早起都要作軍隊式的體操,或用啞鈴作簡單的運動。
最好找一個專業的老師,指導一下,才不會誤入歧途,不會把聲帶損害,要注意唱歌時不要多用自己的聲帶,要讓自己的聲音傳的遠而穩,注意運用氣息,否則會使聲帶生繭
❷ 怎麼搖頭搖身好看 熱心+專業的進
頭不要擺的太正,向右或者向左15度傾斜。 以頭頂中部偏左或者偏右為中心,左右搖動。下巴甩到肩上為准。 隨著鼓點,四個八拍中,一左,二右,三四左。。五右,六左,七八右。。這樣REPLAY。。你可以隨便改變 此時,手部自然放鬆,讓身體保持平衡的同時,自然甩起來了。 兩腿稍彎。兩腳呈丁字形。 這是小搖。 大搖原理基本相同,有一點,,此是腿部要站的直,不要彎曲,。下巴盡量的甩到肩後。,需要扶著桌子或者欄桿等。 配上頭發,就酷了。(頭搖8字形)如果是光頭,動作幅度要再大,就象樓上說的,狂搖,不然動作會很搞笑。 要跟著節拍,一般是8個八拍,反復LOOP
❸ 唱歌時怎麼做動作好看
那你就要看看你這個歌曲的形式了。
因為如果你的這個歌曲是悲傷的話,你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動作。
可是如果是高興的話,那你可以就跟著這個歌曲的節奏,然後做動作,但是你要融入這首歌曲哦!
可是,要做些什麼應該有的基礎動作呢?
現在我就來講解一下吧!
1.
做一個很漂亮的動作。
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歡讓自己跳的舞得到大家的贊賞,對不對?
那你就仔細看看下面的這些動作咯!記住,一定要做漂亮的動作!
(1)
兩手舉在頭頂上,彎曲,腳抬起來,貼著屁股。
這個動作大家有些時候肯定做過,對不對?是的,我相信很多同學都會這樣子回答,對不對?對了,這個舞蹈中的這個動作有什麼用呢?我這就來告訴你們吧!
起到讓別人感覺舒適的作用。
你這樣子一跳,別人就感覺面前是一隻天鵝,如果你再加上轉圈的話,別人就覺得是一隻會跳舞的天鵝啦!
是的哦!
2.
一個賣萌的漂亮的動作。
但是第二個漂亮的動作好看是什麼呢?就在下面喲:
兩只手張開放在下巴上邊,就像自己是一朵花兒一樣。
最好是結尾的時候做喲,因為呀,這個時候做能給別人一個舒適感呢!
這兩個動作,我是極力推薦的,如果不信的話,可以再給別人表演的時候自己做一下。
如果有掌聲的話,那就是說明我的對了。
如果只是一片鴉雀無聲的話,那就說明我說的有錯了。
但是我拜託大家一件事,告訴其他人哦!
❹ 唱歌時應怎樣做動作才顯得自然
不用刻意擺什麼動作,只要你自己覺得自然,沒有拘束就好。
❺ 在舞台上唱歌,肢體動作該怎樣。(要具體,最好視頻)
唱歌時應該做些以下最自然最好看的動作:
一、唱柔和的歌曲,應該以平常的肢體動作,或者用手在身前緩緩擺動,隨著聲音的高低而控制擺動的幅度大小
二、唱搖滾的歌曲,應該以充滿鬥志一類的動作,這種充滿鬥志的動作,應該形神合復一,就比如唱B安樂隊的《長城》,唱到「那裡那天不再聽到在呼吼的人」這些高潮段時,就仰頭或者朝天制一個沖天拳的姿勢,這也屬於最自然最好看的動作。
三、唱勁歌歌曲,同樣形神合一,如唱甄子丹的《精武英雄》,一出場,做出一個橫踢的動作,那也是最自然最好看的動作。
總之,唱歌的時候,要隨著歌曲的節奏,擺動著身子,一般上了舞台,唱著唱著歌曲,就會自然而然做出一些搖擺動作,如扭腰、閉眼、或者身子後仰高呼,這些動作也算得上最好看的,聲形並茂,形神合一,乃是唱歌時的一種精神境界。
(5)唱歌時搖頭怎樣搖才好看視劇頻擴展閱讀:
唱歌的基本技巧:
1、唱歌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東西就是氣,唱歌時,呼吸很關鍵。
唱歌時的呼吸與平時生活說話的呼吸不太相同,在唱歌中,要求聲音有一定的音量和力度變化,長時間唱歌更是容易使嗓音出現疲憊嘶啞的狀態,所以需要或強或弱或低或高的有控制有節奏的呼吸方式。
2、唱歌換氣也是關鍵。在唱歌時把氣全都裝進肚子里,用肚子里的氣將聲音沖出來。具體就是在吸氣時將肚子鼓起來,呼氣時肚子收進去,也就叫腹式發音。
3、唱歌時還吐字清楚(說唱歌曲例外),最好用普通話唱歌。
4、唱歌時最好不要彎腰駝背,要保持挺胸抬頭的狀態,這樣有利於聲音的打開。
❻ 怎樣搖頭的方法是最舒服有搖滾氣質的
你去看看現場演出就知道了
一般前排的歌迷會扶著舞台上的擴音喇叭,隨著節奏上下甩動頭部,也可以上半身跟著一起摔,後面的人則會扶著前面人的肩膀摔,這是前面幾排的,舞池中間的人一般就是各種pogo
具體的你可以看看國內各種地下樂隊的現場,或者一些歐美的,比如arch enemy日本演唱會,網上都有視頻。
❼ ktv怎麼搖頭才好看
KTV也可以蹦迪搖頭的。
憑自己感覺搖
喝點酒更有感覺噢
❽ 唱歌怎樣練好節奏感
我的建議首先是多聽,多的准才能唱的准
練習「咽音」吧。
音域的寬窄和聲音的質色很多人都認都是天生的,很難改變,其實不然,
正確地掌握咽音技法,並將之用於歌唱,可以使毫無質色和音域不寬的的嗓音,發生奇跡般的變化。所以用不著去羨慕別人的嗓音,我們也可以做到,只要我們努力練這個絕世武「功「。
「咽音」在我國戲曲聲樂中稱為「膛音」,具有金屬色彩,由真聲機能、咽音機智能、真假聲機能結合為一個整體的歌唱嗓音機能。——聽過京劇或其它的民族戲曲嗎?他們唱腔中很多都不自覺地運用到了「咽音」機能,所以可以唱出令人羨慕的超高音。
無獨有偶,「咽音」在國外也有很長的歷史了,並且早以發展出一套專業的科學理論成為了一門專門的學科,並發展成為義大利美聲學派的一支。並在上世紀的三十年代傳入我國。現在「咽音訓練」在我國已形成一整套有理論、有方法、有規格、有步驟、看得見、摸得著的練聲方法。
它有兩大主要功能:
1、可以迅速擴展音域,提高聲音規格,加強歌唱用聲能力。
2、可以治癒各種嗓音疾病。
咽音的發音方法:
穩定喉器並抬高喉器上方的舌骨後部,抬高會厭及使會厭後傾與喉口咽壁形成倒漏斗開的發音管。——沒有圖示可能很難理解,現在我就舉個簡單的例子吧:當我們念「麗、綠、鳥、亮」這幾個字的時候,我們就不自覺地形成了「會厭後傾與喉口咽壁形成倒漏斗開的發音管」的發聲動作,仔細體會一下,找找感覺。。
當然練「咽音」不可能是一拓而就的,我們必需從基本練習開始,——大家得有心理准備,這里的基本練習也跟練吉它的基本功一樣的枯燥無味,而且得長時間練才有效果。
第一節 「張大口」練習
練習要求,把嘴張大,伸出舌頭,要求下巴放鬆。檢查下巴是否放鬆可以看看下巴有無下壓、前突、僵硬緊張,再檢查下巴下面的肌肉(二腹肌前腹肌前腹和頦舌骨肌的緊張,同時感覺不到外頂力量)
「張大口練習」可以分成幾個階段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
1、先練好在不張嘴的情況下,有意識地,主動地,進行放鬆二腹肌前腹和頦舌骨肌,,這一動作每天堅持練習500次以上,2到3天就可達到下巴完全放鬆。
2、在此基礎上首先固定住下嘴(不是絕對的固定,「固定」是我們去感覺的)然後用抬頭看天的動作去張開嘴。張嘴時不能牽動下壓或前伸下巴,不能使下嘴提高向前哏著上嘴的動作一同上揚。——檢驗動作是否合格:雙手拇指放在下巴下面,檢查有無外頂力量,食指可放在下巴前面,以幫助下巴固定。
第二節 「吐舌頭」練習
練習要求:在完全做好「張大口」練習時伸出舌頭,不要求一下子伸出來,因為這樣會造成下巴的移動和肌肉的緊張;可以一點一點往外伸。練習直到下巴肌肉完全放鬆的情況下,能將舌頭伸縮自如。——跟練吉它的基本功差不多,按弦的手指發力,其它的手指和肌肉要放鬆。
練習的基本動作:放鬆並「固定」下巴,抬頭(用後腦殼身脊樑骨相靠的力量)使嘴完全張開,然後伸、縮舌頭。還是要注意下巴的肌肉不能外頂,下巴不前伸,不移動。要持續練5到10天。
第三節 「舌頭成直溝」練習 分為兩個部份:張大口甩下巴練習和直溝練習
1、張大口甩下巴 動作要領:張大口,抬高舌骨後部,盡量伸長舌頭,以脖梗、脊椎骨有軸心,以下巴為前導,左、右搖甩。舌頭處在非常鬆弛的情況下,要被動的左、右搖用擺動。————呵呵!!!這可不像吃搖頭那樣的猛搖哦!軸心要掌握也,不然可能會也現頭昏腦脹的現象。也不是一直不停地搖,是做一次張大口練習,快速搖甩三四下。
2、舌後部凹下使舌形成直溝的練習 ——這些練習都是在口舌上下苦功夫,比較泛味吧。希望你們不要放棄這個練習,因為這個練習是掃清舌頭對歌聲的障礙,獲得高泛音共振聲道的重要練習手段。
練習的目的:無論唱任何子、母音,無論唱任何聲區,舌頭要永遠形成和保持最侍狀態的歌唱共振聲道和保證獲得500赫茲、1500赫茲、2500赫茲、3500赫茲高泛音共振峰的能力,如果舌根後退就會造成舌頭與喉口、咽壁的擠卡。而無法獲得高泛音共振峰的能力。
練習要領:1、使舌頭成尖狀(舌尖做成尖狀,大家可以對著鏡子練)然後舌面放鬆,平伸出口外。
2、伸出的舌尖收回,抵住下牙根。
3、然後使舌前的四分之一處形成橫溝,
4、最後在表成橫溝情況下舌頭的後三分之二處向後退。此時舌中間凹 下,兩側窩起 ,形成直溝、下巴不緊張發硬
以上4個動作要練到可以在十秒鍾內連做十五個回合,這才算合格,
注意:掌握「舌頭功」這幾個動作要領有一點的難度,最好准備好一根筷子用以觸動,幫助舌頭;有些人可能練個3、4天也沒有明顯收獲,有些開始練習時有嘔吐感,有些時候甚至把舌頭扎痛了也得不到感覺,希望大家要有耐心,也要有信心。
第四節 「狗喘氣」練習,也叫「蛤蟆氣」—有點像是「蛤蟆功」也是上層的武功來著,呵!!
練習目的:鍛練呼吸肉群實現「腹式呼吸」和增強控制呼吸的能力,和靈活性。
在學習「狗喘氣」前大家必須先掌握科學的歌唱呼吸方式「腹式呼吸」。
一般被人們所知的呼吸方法有以下四種:
1鎖骨式呼吸,2胸式呼吸,3胸腹式呼吸,4腹式呼吸。
前兩者是被聲樂界公認為不科學的呼吸方法。多數教師主張採用後兩者,而最理想的呼吸方式乃是「腹式呼吸」它就是我國民族歌唱方法中所常提到的「丹田之氣」。其優越程度好比是武林人士公認的「吸腥大法」!!!!!!!做到腹式呼吸就是要求歌唱時胸部一定要自然、飽滿(切勿僵緊)的站定、挺起,絕不可塌陷下去。
練習要領:「狗喘氣」顧名思意,就是像狗一樣「急呼急吸」——呵!家裡有狗的就趕快「拜狗為師」吧,學學它是怎麼呼吸就行了,當然還得在腹式呼吸前提上做這個練習。感覺是「一吸一松,一吸一松(呼)」重點感覺「吸」的動作。
第五節 「氣泡音」練習
咽音均要出自氣泡音,是由最大的氣泡開始,轉小氣泡,最後通過密集的氣泡發聲。
練習要領:放鬆面部、頸部和胸部肌肉,使其出現懶散狀、睏倦狀,把注意力集中在 氣息的微量支持上,也就是用氣不能多,但氣息必須密集、集中,以微弱、但又極有支持力、有密度的氣息動聲帶,就會也現一個氣泡音(聲帶吹開又並攏一次的聲音)接連起來,就形成了非常多的氣泡音。有些人很快可以找到氣泡音,有的可能要有一段時間。一個好的放法就是在早晨起床前躺在床上最易找到氣泡音,因為那時候的聲帶較易鬆弛。
對了,這個練習是歌唱訓練的最重要的基礎練習,也是康復嗓音最重要的治療手段,因為這個練習可以按摩聲帶。曾經很多歌手由於用嗓過度,產生了疲勞和各種疾病,都是通過這個方法治癒的,包括當今歌後:那英、王菲等人。
做好了上面的無聲練習後,我們就要開始進入主題了——將其運用於歌唱
第六節 閉口哼咽音練習
動作要領:抬高舌骨,會厭後傾,形成倒漏斗的發音管,然後閉口哼咽音,以獲得明亮、集中、高位置的頭聲效果,
注意要優質下確的歌唱姿勢,將嘴閉住,上、下牙微松,並把口內的空氣全部排凈,上下後大牙有張開感,以閉嘴微笑狀,從基音管發出金屬般結實、明亮、集中、高位置、穿透力很強的閉口哼咽音,可用五度,或八度音程,上行,下行練習,和各種音階練習。也要注意氣息心須是來自丹田之氣(腹式呼吸),胸、下巴要放鬆。發出的聲音從頭頂飛上天的感覺。
第七節 實現真假聲無痕跡過渡。
其要領是這樣的:保持正確的歌唱姿勢,用舌頭開成直溝的方法,張大口(不吐舌)在咽部發音的方法,發出「a——o——u」三個音。可以先在中、低聲區以朗讀的方式,將三音講准確,講清楚。而後將這三個音延長唱四分音符的時值,尤其要准確地發好u母音,這也是在進行真聲機能的修飾練習。當此練習准確、熟練後就可以加入大氣息的力量,練習八度大跳唱出u母音。這實際上是在修飾真聲機能的基礎上,愛步向正確的假聲機能的過渡。
開始練習時,可以提調朗讀的方式,以向遠處喊人的感覺半說、半喊、半唱的把聲音發出來。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要盡量讓咽壁站定,胸廓自然挺起,下巴放鬆,氣息了自丹田;甚至要有意識地將嘴張大,使牙齒大部份地暴露於外,以獲得完全依靠咽部的能力去形成「u」母音的效果。而且此時的u音聽起來不太准確,但沒關系,當咽部已開成「u」母音的能力後再加入前嘴的協力作用,使其轉為正的,用於藝術歌唱的u母音。一旦練習成功,八度大跳真、假聲過渡就會毫無痕跡。
練習時應注意防止喉部擠、卡。發聲練習上行到f2後,廷長u母音不能有下點僵直感。
總之聲音要流暢通順,放開聲音唱。
第八節 張開喉嚨振胸練習
練習目的:前面一節主要是擴寬高音音域的,而這一節是要擴寬低音音域,加強胸腔共鳴,使高、低音區均能獲得豐滿渾厚、圓泣的藝術效果。
要領:保持正確的歌唱次勢,以閉口哼咽音起音,用大氣泡轉低咽音沉底的辦法,自然、充分地鄕開喉嚨發出mi——a,mi——o,mi——u 同度音,發出響的、豐滿的胸腔共振聲波,使嗓音變大、變寬、變粗。感覺猶如從小腹長了一個嘴似的。
必須指出的是:並不是說我們學會了咽音就全部用咽音來歌唱了,其實純咽音是尖銳刺耳,難聽的,可是它對於歌唱的作用就好似食鹽用於烹調。食鹽吃起來太咸,而燒菜沒有食鹽就無味了,必須放入適量的食鹽才能入味。也就是說當歌聲帶有適當的咽音成份後,音色就會有金屬般的脆亮,聲音就變得美妙動聽了。
以上就是我查閱了大量「咽音」相關資料的總結,並將其「濃縮」,將其與大家共享,交流之用,便不作為其它用途。
必須聲名的是:咽音練聲法已成為一聲樂歌唱的一個專門學科,在無專人士指導的情況下練習難度較大,大家如果決心想練好唱功的話,不防去正規的學院參加「咽音培訓」效果更佳。
相信大家將這八大練習練到「如火純清」的之時,就是大家「唱功大增」之時。
咽音練習四法第一個練習是「用抬頭方法張口練習」。它不同於一般習慣性張口方法,自然的張口習慣往往一想到張口下巴就往下移動,下巴的肌肉就緊張。而符合歌唱狀態訓練的張口求是:把下巴放鬆,不讓它上下移動,而是用頭後上部的力量把頭抬起,促使口自然向上張大。具體練習方法:略為彎身,使頭部稍為前傾:然後雙手把握住下巴,即想要抬頭看天花板,思想集中在要利用頭後部肌肉的力量把頭抬高,使臉下部及下巴完全放鬆。頭抬動時下巴既不下壓也不脫離開把住它的雙手,自然的、如同抬頭與樓上的人打招呼。每次張口都靠往上抬動及上唇往上張來促成,下巴完全處於被動而毫無緊張狀態。
這樣每天堅持練習一、二百次,幾個星期到幾個月便能養成用抬頭來促使口往上張的習慣之後,進一步就須在這基礎上練習結合「提氣」和「把舌部推出口外」的動作。練習方法是:
身體站立,略為彎身,使頭部稍為前傾。在胸廓固定的情況下,把氣從腹上部提到背上部頸後(提氣的感覺與吸氣相似,只是不吸進空氣)。當感到氣已到頸後的一那間,用抬頭方法把口張大,使舌部推出(舌部推出是提氣把舌骨肌提高的結果,不是靠舌部主動用力的結果) 掌握好上面的動作後就可以學習「震搖下巴」的動作練習了。這是通俗歌手在演唱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練習。
很多歌手說自己演唱耐力不夠,唱一會兒嗓子就啞,想大點聲嗓子又愛劈,這個動作的練習恰恰就幫助你在逐漸熟練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克服種種毛病和歌唱中的困難。因為通俗歌手演唱者多數容易喉肌用力,而忽略了氣息,震搖下巴同時甩舌頭,正好轉移了你的用力點,干擾了不正確的發聲狀態,而培養了利於發聲的肌肉組織:後頸。背部以及胸、腹、膈肌。
具體方法是:
①頭頸前傾:
②用正確的張口方法把口張大:
③把舌頭自然伸出口外(舌頭伸出不可造成下巴緊張,如果下巴緊張,就說明下巴肌肉在幫忙拉動舌頭,這是不對的,舌頭伸出之後,舌骨後部的位置必然提得很高,這是正確的,非常重要。作練習時可隨時用手指摸舌骨的後部來檢查。如果抬頭的同時微笑,可讓咽部促使舌骨後部提高而解除下巴緊張。這是一個很好的糾正方法。) 做上述的姿勢後,就可以震搖下巴和舌頭來促使下巴和舌頭放鬆。練習時,要頭部與頸部左右甩動,這樣下巴和伸出的舌頭就能很鬆弛。大幅度的左右甩動,才可以說方法正確:
相反,如果看到甩動時頭部也跟著擺動,就說明頸部的肌肉用力不夠,頸部與頭部不夠堅定,是不正確的。而頭部這樣擺動往往會引起頭暈,所以在練習中如果做完這練習頭暈,我們就要注意有沒有頭部擺動的缺點。
這一練習有解除下巴與舌部緊張的功效。它對那些長期用擠緊喉嚨來歌唱以至歌唱能力逐漸消退的歌手,確實是一味很「對症」的良葯。
❾ 唱歌會變得好聽的小技巧
唱歌會變得好聽的小技巧
你知道怎麼唱歌會變得好聽的小技巧嗎?是不是覺得自己平時唱歌不夠好聽,有時候看到別唱歌只敢在心裡哼兩句,去到KTV的時候也不敢唱歌,那麼有什麼方法是唱歌會變得好聽的小技巧呢?下面我來告訴大家有什麼方法會讓你唱歌變好聽。
唱歌會變得好聽的小技巧1
第一點:放鬆喉嚨
有時候在看一些演唱會的時候,一些歌手唱歌的時候青筋都爆起來了,尤其是唱高音時脖子這個部位很明顯在用力,樣子實在讓人擔心。若是想要唱出更柔美的高音,並且練就唱幾小時也不會沙啞的好嗓子,這樣給嗓子施加壓力可是行不通的。很多歌手總是不能舉行巡迴演出,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採取正確方法保護好他們的嗓子。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那麼,究竟能否練就即使唱歌數小時也不會沙啞的嗓子呢?為了練就這樣的嗓子,我們必須(注意了)得領會唱歌時嗓子省力的秘訣,只有好好利用該秘訣,才能不知疲倦地長時間唱歌。
方法其實很簡單:
首先,臉部左右搖的同時眼睛向後看,就像嬰兒搖頭一樣,這時候還要一邊唱歌。然後,停止搖頭看正面,在正面停2秒鍾~3秒鍾後再次搖頭。當然同時還得一直唱著歌。(最好像練習發聲那樣發「啊——啊——」音。)必須得每天反復練習。記住,不管在正面停住時還是搖頭時,都要以同樣的感覺來唱歌!是不是so easy!!!以後再也不用擔心喉嚨受傷了!
第二點:唱歌的正確姿勢
不知從何時起,練歌房普及,比起站著唱歌,人們更習慣於舒服地斜靠在沙發上唱歌。這樣的唱姿比站著唱歌更能緩解緊張感,也會少注意些別人的視線,但是如果沒有把握好正確的姿勢,還是會影響到發聲,自己唱歌的水平也大打折扣。
坐著唱歌時,後背一定不要靠著椅子背,屁股要盡量坐在椅子靠後的部分,此時臀部要像鴨子的屁股一樣撅著。因為只有這樣,腰部才能伸展,呼吸才能和站著唱歌時一樣順暢。腰部伸展的同時,腰背才會向里收縮,胸部就會自然上抬,這樣就形成了唱歌的最佳姿勢。
第三點:放鬆肩膀
給你們講一個馬拉松的故事,在公元前490年的平原戰役中,希臘勇士菲力彼得斯,自希臘馬拉松附近的戰場,攜帶著戰勝波斯國的消息奔向雅典城傳達勝利戰報。這位戰士一口氣跑了回去,說了一句:「我們勝了!」之後就累死了。他整整跑了40千米,該是多麼的疲倦啊!為了紀念菲力彼得斯的傳奇精神,這才有了今天的馬拉松比賽。然而,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跑完這個全程都是很艱難的。
當然,這里給大家講述馬拉松的故事,主要是為了向大家說明最佳的肩膀姿勢。如果您觀察過馬拉松選手跑步的樣子,不難發現他們跑步時是絕對不會擺動他們的肩膀,這主要是基於減少不需要的動作,將體力的消耗降低到最低限度。唱歌也一樣,肩膀放鬆比什麼都重要。
那麼,怎樣才能使肩膀放鬆呢?先用左手抓住右肩膀,再用右手抓住左肩膀。保持這個姿勢,用兩個胳膊肘壓住胸口,就用這種狀態進行唱歌練習,你就會發現你的唱歌實力又進了一步。
以上三點就是今天所要說的主要內容了,讓大腦休息一下,放鬆放鬆,看過我文章的朋友應該覺得每天要練習的真的不少了吧,但是其實找到適合自己這個的階段的技巧的話,也會發現,並不懂,一天練半個小時好像就夠了。
然而這就是一個效率的問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一天練五小時不如五天練一小時,不要覺得浪費時間什麼的,對於技巧的選擇也是特別重要的,當然今天其實不需要選擇了,就是對大眾的,也不需要思考什麼的。
不管做什麼一定要有度,不要沒有壓力,也不要壓力過大,其實我覺得用平常心來對待就可以了,加油吧,希望大家都可以早點成為歌神。
唱歌會變得好聽的小技巧2
1、唱歌時候要注意自己的姿勢。 最好的方法是身體自然站直,兩腿的支撐力量保持均衡。注意自己頭的位置,這個比身體的位置要重要很多。在現實唱歌中,有人會故意把頭抬起來唱高音,這個看起來像會節約一些勁,其實並不是如此的。如果頭抬起來的話高音部分就會收緊。喉嚨也會收縮,不放鬆。而正確的方法是:頭部要稍微放低一點(不要過於低)。因為要利用頭部的共鳴,唱歌時候,頭部會共鳴,聲音就會更洪亮。頭部動作要與旋律相反。越高音,頭就越低。聲音要放低到胸腔裡面去。
2、要避免唱歌時候使用那些與演唱無關的肌肉運動。 具體的,要去控制呼吸時候使用橫膈膜不要牽涉到其他肌肉組織。不能太用力。太用力會將所有的.腔體關閉起來,這樣發出來的聲音也是會緊。要自然去唱,不要緊張。不要有其他多餘小動作,放鬆肩部。
3、要使喉嚨充分打開。 怎麼打開喉嚨呢?舉例說明,當你想睡覺了。會一邊講話一邊打哈切。觀察這個時候的狀態。這個時候就是喉嚨被打開的時候。打開喉嚨唱起歌來會明顯感覺到聲音比直接用嘴要更加響亮。所以當嘴巴和喉嚨一起張開時候,最佳狀態是,嘴比喉嚨張開得更大。就好像一個倒立的漏斗一樣,聲音這個時候就能夠從最輕慢慢得變得更強勁。
4、聲音要集中出一個焦點
唱歌的時候要找到共鳴機制,集中焦點。太近,或者太遠其實都不行。最佳的發聲點因人而異。發聲點越集中,聲音就會越大,如果沒有焦點,聲音就會顯得散。最開始練習共鳴點要小,最好聲音就會擴展開,也會越來越洪亮。盡量利用好頭部和鼻孔等各處的共鳴腔,具體還是需要自己體會。
5、呼吸機制
最好的唱歌呼吸機制就像人躺著睡覺時候的呼吸方法。這種方法叫做腹式呼吸法。這樣的方法可以更深度吸氣,而且快速。合理轉換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就好像開車合理利用好剎車和油門一樣。唱歌技巧
6、對聲音進行訓練。
你要找到一首歌曲的音,順著往上或者往下唱。喉嚨與嘴巴的位置不要去移動他。要去模仿那個最好的音。我們把這個叫做「聲音記憶」這個每個人都有。反復練習,加深肌肉和發聲器官的記憶。這里不光指每個音調。其中還包含音色,力度以及音質。
7、基本發聲
這里我們要了解下喉部肌肉要使喉結稍微往下一點,這樣會使得聲音更具備圓潤感。在音質上也會比原來的好。
再次唱歌時候要保持身體裡面形成一個氣柱。和自然用嗓子去唱不同,有了這個氣柱,唱到高音部分的時候聲音就會越寬,就會更響亮。結合打開喉嚨,這樣會達到最佳演唱效果
8、注意你的發聲部位
聲音越拉長就會顯得越寬。但是也不能故意去拉長拉寬,如果故意去拉長低聲區域的聲音,那麼到了高聲部分的時候,很可能唱不上去。即使拚命死撐上去,也是很刺耳,會不好聽。
正確的做法是。按照最高位置的音的寬度,寬度去定中,低音的大小和聲音位置。控制喉結不動。
9、唱好弱音。
我們這里講一下面罩共鳴,要音色和音質與唱最高音保持一樣。唱高音的時候,聲音會在面罩裡面很亮也很響。唱低音時候也盡量保持這個效果。
10、高音
高音的時候不要習慣把嘴巴張很大。要用腹部呼吸的方法,上腹部要稍微往外面一點。
11、不要去擔心聲音太小
唱中音的時候很多人希望撐大喉嚨。這個方法是錯誤的。要聲音更好聽,位置高,音質更好。唱中音盡量保持聲音穩准。
12、收尾要做到完美
結束的時候注意換氣,一下子打上去,氣息延長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