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多效唑怎麼使用能夠達到增產的效果
多效唑是一種廣譜、低毒的三唑類植物生長調節劑,是內源赤黴素合成的抑制劑,可通過作物的根、莖、葉被植物吸收利用。被植物的根吸收後,會通過木質部運輸到作物的上部,而被葉片吸收後,會緩慢移動。
多效唑在小麥上防倒伏的應用通常應控制在拔節期前一周,以控制基部節間的伸長,在小麥播種時,我國大多數農民的播種密度和種子消耗量都大於推薦值。在春季新芽初長、新葉開花、桃花凋謝時,用500 ~ 700倍溶液噴施,或採摘果實後噴施至秋季,以抑制桃樹新芽生長,使新芽變粗,促進花芽分化。早期噴灑效果好,多效唑可施於土壤或葉面噴施,施土一般從發芽到5月初進行,新芽長10-20 ㎝。使用時,在樹冠滴水線5㎝范圍內挖一條15-20 ㎝深、30-40 ㎝寬的汁溝,這樣都可以達到增產的效果。
❷ 多效唑施用水稻怎麼用
用10%可濕性粉劑300g/667m2,對水50L噴霧。
在長秧齡的秧田,於秧苗1葉1心期,用10%可濕性粉劑300g/667m2,對水50L噴霧,可控制秧苗高度,培育分櫱多、發根力強的壯秧。在插秧後,於穗分化期,用10%可濕性粉劑180g/667m2,對水50~60L噴霧,可改進株型,使之矮化,減輕倒伏。
多效唑的農業應用價值在於它對作物生長的控制效應。具有延緩植物生長,抑制莖桿伸長,縮短節間、促進植物分櫱、促進花芽分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產量等效果。
(2)多效唑拌稻種效果怎樣擴展閱讀
植物生長調節劑可適用於幾乎包含了種植業中的所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如大田作物、蔬菜、果樹、花卉、林木、海帶、紫菜、食用菌等,並通過調控植物的光合、呼吸、物質吸收與運轉;
信號傳導、氣孔開閉、滲透調節、蒸騰等生理過程的調節而控制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改善植物與環境的互作關系,增強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作物的產量,改進農產品品質,使作物農藝性狀表達按人們所需求的方向發展。
用量小、速度快、效益高、殘毒少,大部分作物一季只需按規定時間噴用一次。
可對植物的外部性狀與內部生理過程進行雙調控。針對性強,專業性強。可解決一些其它手段難以解決的問題,如形成無籽果實、防治大風、控制株型、促進插條生根、果實成熟和著色、抑制腋芽生長、促進棉葉脫落。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效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難以達到最佳。氣候條件、施葯時間、用葯量、施葯方法、施葯部位以及作物本身的吸收、運轉、整合和代謝等都將影響到其作用效果。
❸ 多效唑可以拌沙撒在水稻田裡嗎
水稻秧田噴施多效唑技術
多效唑是一種起著延緩細胞生長、抑制頂芽、促進側芽的化學調控物質。在秧田中噴施多效唑,具有明顯增加秧苗分櫱的作用,促使秧苗根系發達,移栽後返青分櫱快,生長迅速,有一定的增產效果。能有效地提高秧齡彈性,在一定程度上或避免秧苗超齡,還能有效抑制秧田雜草的發生。
多效唑噴施要點是:在秧苗1葉1心期噴葯,每公頃均勻使用濃度為300毫克/公斤的多效唑葯液1500公斤,用葯的前一天要放掉秧田水層,次日可恢復用水。目前生產上應用的大多是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每公頃用量為3公斤,加水1500公斤,如果配後未及時使用,在噴施時要先搖勻。減少總水量用拌土撒施等方法效果均不好。但可用浸種的方法,即用300毫克/公斤濃度的多效唑浸種12小時,一般按10克15%的多效唑加水5公斤,浸種7.5公斤的原則進行浸種。在生產上發現有些品種對多效唑敏感,應降低噴葯濃度和用葯量。
秧田用好多效唑的關鍵是秧板一定要平,畦面無低塘,噴葯時田面水要干。因為秧苗對多效唑控長效應很敏感,秧板面不平,多效唑葯液流向低處,秧苗矮化過度,而高處則控長有效期很短,矮化有限,移栽時造成秧苗高矮不一。噴葯時一定要勻,要噴葯到邊,使每株秧苗均得到有效的控長效果,秧苗生長整齊。另外,要注意多效唑的有效期為35天左右,必須在有效期內移栽完畢。多效唑噴霧處理的秧田,無論早稻或晚稻,作本田移栽時,要求翻耕後再栽秧,避免多效唑殘留繼續矮化秧苗,早稻採用多效唑噴霧的秧田,如繼續作晚稻秧田,應適當減少用葯量。
❹ 多效唑在田地里使用效果好嗎
多效唑通常用於控制晚稻的生長,可以促進分櫱和防止倒伏。對於蘋果、梨、桃、柑橘等果樹都能抑制新梢的生長,矮化喬木並促進開花結果提供產量。微溶於水,易溶於丙酮、甲醇等有機溶劑。可在室溫下保存兩年以上,並可與普通農葯混合使用。對人和動物的毒性低。它與植物內源激素ga3合成抑制劑相比,核果效果較好,對仁果效果為中等水平。多效唑在田地里使用效果好嗎?
。多效唑可在蔬菜、水果上迅速發揮作用,特別對於防治菜青蟲、蚜蟲、葉蟬、薊馬、飛虱、紅蜘蛛、蟎類等病蟲害具有特效。但多效唑對於防治蔬菜、果樹上的病蟲害,其使用的效果卻並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多效唑的化學結構與一般的殺菌劑類似,對多數病菌、病毒、寄生蟲等具有一定的殺滅和抑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