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產後第二次拉尿不出,生產後漏尿怎樣調理
很多人在孕期的時候都覺得:哎……等自己生完寶寶,一切都會好了。而實際上,很多女性產後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比如有的人便秘、有的人長痔瘡、有的人漏尿,也有的人尿不出來。那麼,生產後第二次尿不出來這是怎麼回事呢?
生產後第二次拉尿不出
一般來說,媽媽在順產後4~6h內就可以自己小便了,但如果在分娩6~8h後甚至在月子中,仍然不能正常地將尿液排出,並且膀胱還有飽漲的感覺,就可能已經患上尿瀦留了。產後尿瀦留的發生,是因為分娩過程中子宮壓迫膀胱及盆腔神經叢,使膀胱肌麻痹,運動遲緩無力;產後盆腔內壓力突然下降,引起盆腔內淤血;加上產程過長引起體力的大量消耗。而導致排尿困難。如果在出現這種症狀之後,應該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檢查,並且要根據具體的症狀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治療。如果症狀並不是很嚴重,那麼我們可以通過熱敷針灸按摩等方式進行治療,這樣可以有效的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從而使排尿恢復到正常的狀態。但是如果患者的症狀比較嚴重,那麼我們最好通過注射葯物進行治療,比如新斯得明等,這樣可以有效的幫助肌肉收縮,從而促進尿液的排出。如果通過葯物治療也沒有效果,那麼我們應該及時的進行導尿,以避免導致膀胱破裂。
生產後漏尿怎麼調理
1、做提肛運動。「提肛」這個運動針對產後漏尿是非常有用的,小夥伴們可以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時間段來進行此項運動。提肛的那種感覺可以控制尿道的肌肉及韌帶,當然還可以有其他非常好的效果哦。2、做「憋尿」運動。說明一下,這里說的憋尿運動,不是真的讓小夥伴們去憋著不去排便,而是說日常的時候多做一些憋尿的運動,去收縮肛門、尿道來產生一種憋尿的動作,而不是憋尿的實際。這個可以配合提肛運動哦。3、產後新媽媽排尿困難,產後尿失禁,這些讓人難以啟齒的尷尬,但是這都只是暫時性的,新媽媽們不要著急哦。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加強相關訓練,讓身體機能盡快恢復,同時,新媽媽要保持好心情,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這樣這些困難就會迎刃而解啦。很多產婦會在產後出現漏尿的現象,給廣大的女性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遇到這種難言之隱應該怎麼辦?大家可以採用提肛運動和收縮運動來改善這種情況,嚴重的話還需要中葯調理和手術治療。
『貳』 如何針灸治療產後產後尿失禁
產後小便淋漓不能自主,或睡中自遺,不能約束,稱為產後尿失禁。是由於分娩時,盆底軟組織受損,以致影響尿道外括約肌的功能。多表現為張力性尿失禁,此類患者病情加重後,常有前陰道壁、膀胱尿道膨出及子宮脫垂。 中醫學載有產後小便數侯;產後淋侯等,其病機主要是膀胱氣化失職所致。有因素體虛弱,肺氣不足,產時耗氣傷血,而由氣虛致膀胱膀胱失約,若元氣素虛,產後則因腎虛致病,若因手術損傷膀胱,也可使小便失禁。 辨證平時往往在噴嚏、咳嗽及站立過久等情況下,小便不能自控而流溢出來,甚則一旦失禁即無法抑制而排完全部小便。時常日久,有逐漸加重的趨勢。氣虛者,可見小便頻數或失禁,乏力短氣,面色無華等症。腎虛者,可見小便短頻,甚則遺尿,腰膝酸軟等症。 治則產後尿失禁因虛所致,總以補虛為要,可加灸。 針灸主穴:足三里、中極、關元、氣海、中髎、陰靈泉、三陰交。 配穴:氣虛加百會、肺俞、太溪;腎虛加腎俞、命門、至陰。 注意事項針刺任脈之氣海、關元、中極諸穴時,使針刺感應下傳至尿道口、會陰部,效果更佳。針刺前須排空小便。
『叄』 平時做哪些運動可以緩解漏尿帶來的尷尬
漏尿是很多中年女性常見的現象,女性生完孩子之後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漏尿是一件令女性們非常尷尬的事情。尤其是在公共場所突然出現漏尿的情況,會讓人很難堪,因此,女性能出現漏尿的情況,必須要引起重視積極的改善,那麼,平時做哪些運動可以緩解漏尿帶來的尷尬呢?
女性漏尿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大部分是因為括約肌和盆底肌肉鬆弛所引起的。女性漏尿的情況會讓人特別的尷尬,平時只要積極的鍛煉和治療,也是完全可以改善的。女性有漏尿的情況,除了通過運動鍛煉以外,飲食調節也特別的重要,平時盡量的保持飲食清淡,才能夠緩解漏尿的症狀。
『肆』 產後漏尿是什麼原因
內在因素: 先天性遺傳、種族、發育、體型。
外在因素:
1、妊娠和分娩是造成盆底肌肉損傷的首要原因妊娠時,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向前鼓起,向下突出,把子宮向下向陰道的方向推,再加上子宮的重量的不斷增加,便使得骨盆底的肌肉長期處於持續性受壓中,最終使子宮變得鬆弛。
2、長期增加腹壓的因素如長期刺激性咳嗽,具有便秘的習慣,肥胖患者;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憋尿、憋大便、久蹲;長久站立、從事舉重或者重體力勞動者;有過外傷或盆腔手術者。
自然因素
衰老和絕經。隨著年齡的增長,絕經後體內激素水平的下降,妊娠和分娩造成的盆底肌肉損傷若不能及時治療,相應的並發症也會越來越多。
漏尿排除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根據病史、臨床症狀及其它輔助檢查歸為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是婦科常見病之一,妊娠和分娩被認為是其獨立危險因素,多種產科因素與產科盆底肌功能相關,包括產次、分娩方式、年齡、產婦體重、新生兒體重和產程延長等,都是導致產婦漏尿的主要原因
產後漏尿應該是多數產婦的苦惱,每次咳嗽、大笑都會有些尷尬,總會感覺每天排不幹凈, 懷個孕咋就跟尿過不去呢?剛懷孕尿頻,懷孕中仍然尿頻,生完孩子了咋還漏尿了?!
其實,產後漏尿是因為懷孕十月,不停長大的胎兒一直會壓迫膀胱組織,再加上生產過程中胎頭下降,不停的擠壓膀胱組織、尿 道,導致周圍韌帶的肌肉很容易因為擠壓而受損,甚至是撕裂,尤其是產程過長,膀胱周圍的支撐組織受損還要厲害,導致尿液固攝功能下降,簡單理解就是,關水池的閥門用太久了,關不緊,水就一直滴答滴答滴。
為了避免尷尬,產婦可以注意調理:
1.憋尿練習,比如縮肛運動、凱格爾運動等,學習控制盆底肌肉的收縮,有助於恢復鬆弛的盆底肌,減緩漏尿的症狀。
2.產後不要久蹲、久站,避免增加盆底肌的壓力,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預防便秘。
產後打噴嚏漏尿,通常都是見於順產分娩後的女性,主要是由於在順產分娩的過程中,出現恥骨宮頸韌帶,以及膀胱宮頸筋膜,或者是陰道前壁肌肉撕裂,而導致產後出現陰道前壁膨出,從而導致膀胱和尿道的膨出。所以在打噴嚏腹壓增加的時候,就會引起尿液的流出,又稱之為壓力性的尿失禁症狀。
這種漏尿在產後六周以內,有些是會自行恢復的。如六周後仍未恢復,建議進行要盆底肌的康復治療,同時在產後還需要做縮肛運動鍛煉。
因為短期內也就是說產後六周到八周,甚至到產後三個月還出現漏尿,或是產後一年內出現的漏尿,往往會跟遠期的漏尿,甚至是更年期的漏尿密切相關。
這部分女性,雖然在短期內是輕症的,但是說明盆底已經有一定損傷,
如果沒有好好康復盆底問題,會進一步進展到再遠期的時候,
比如說產後五年或者是到更年期,就會出現一個相對更嚴重的漏尿。
在康復科經常會收到產科的會診,主要的一類患者就是產後新媽媽尿失禁,每次咳嗽或者大笑時,都會有尿液漏出來,或者每天頻繁的上廁所,感覺尿排不幹凈。
這是由於生產過程中胎兒的頭下降,對膀胱,尿道形成擠壓移位,而這些部位周圍韌帶的肌肉很容易因擠壓受傷撕裂,尤其是遇到產程過長或停滯的時候,容易損傷膀胱周圍的支撐組織,使器官相對鬆弛,導致尿液固攝功能下降而引起失禁。
這種情況針灸治療效果配合理療較好,能夠很快的改善漏尿情況。如果你已經出院回家坐月子了,那麼你也可以通過自己鍛煉來治療。
縮肛運動可以改善尿失禁,就是咱們有規律的往上提肛門然後放鬆。通過松提運動鍛煉骨盆底肌肉改善尿失禁。還有就是凱格爾運動也可以在家鍛煉。
大家注意,產後有一些禁忌對預防尿失禁很有幫助。產後不宜久蹲,久站,坐矮板凳,減少辛辣刺激食物食用。
產後尿失禁並不是多困難的問題,只要及時治療很快就能改善。
產後漏尿屬於壓力性尿失禁。
壓力性尿失禁指為咳嗽、噴嚏、大笑等腹壓增加時不自主溢尿,嚴重者站立就流尿,平躺改變體位都流,平躺不動不流。此病困擾很多女性,特別是些老年女性,以為年齡大了,漏尿正常,不來就診。
女性人群中23%-45%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病因:年齡增加,生育次數越多,越容易出現,盆腔臟器脫垂,肥胖,種族和遺傳因素,手術等因素 。生孩子時候對盆地的破壞就容易造成盆地薄弱,導致壓力性尿失禁。
診斷,根據典型的壓力性尿失禁症狀,即大笑、咳嗽、噴嚏或行走等各種程度腹壓增加時尿液溢出,停止加壓動作時尿流是否隨即終止即可明確診斷。
治療,良好生活方式,減肥,戒煙,改變飲食習慣等。
盆底肌訓練:目前尚無統一的訓練方法,較共同的認識是必須要使盆底肌達到相當的訓練量才可能有效。可參照如下方法實施:持續收縮盆底肌(提肛運動)2 6秒,鬆弛休息2 6秒,如此反復10 15次,每天訓練3 8次,也可收縮20秒,再鬆弛,反復練習,持續8周以上或更長。此法方便易行,適用於各種類型的壓力性尿失禁。停止訓練後療效的持續時間尚不明確。
葯物治療,聯合使用盆底肌訓練等方法時療效較好。
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主要適應征包括:(1)非手術治療效果不佳或不能堅持,不能耐受,預期效果不佳的患者。(2)中重度壓力性尿失禁,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患者。(3)生活質量要求較高的患者。(4)伴有盆腔臟器脫垂等盆底功能病變需行盆底重建者,應同時行抗壓力性尿失禁手術。
目前經陰道尿道中段吊帶術已逐漸取代了傳統的開放手術,具有損傷小、療效好等優點,主要的方式有TVT,TVT-O,TOT等。合並症主要有尿瀦留,膀胱損傷,吊帶侵蝕等,但發生率很低。
希望您在產後成功鍛煉康復,不手術更好。
在門診上常常看看有新手媽媽問,生完孩子怎麼回事啊,會有漏尿的情況...其實上不是真的漏尿,在笑、跳、劇烈運動的時候會有尿流出來,就會很尷尬,這個情況慢慢醉著年齡的增長,盆腔通過自我修復,漏尿的情況會有好轉。
如果提前訓練的話,恢復的就更好了,女性在生孩子後就要開始鍛煉,會有很好的幫助。
建議:
產後漏尿是生孩子之後最常見的並發症之一。很多女性在產後大笑、打噴嚏、運動時會出現漏尿;嚴重一點的,有些人站起來,走走路就漏了;甚至有些在孕晚期就出現了漏尿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有可能是先天性的原因,先天盆底的肌肉比較薄弱,另一個就是十月懷胎,隨著胎兒的不斷成長,壓迫到了我們的盆底肌,再加上分娩的時候陰道過度撕裂,產後休息不好,精神壓力過大而導致出現了漏尿的現象,
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建議是產後42天及時對子宮、盆底情況進行復查,做到早發現早做盆底肌的康復鍛煉和治療。可以通過盆底肌筋膜手法、電刺激、生物反饋配合運動來進行康復治療。
產後漏尿尿臨床上稱為記得尿失禁,尿失禁分為壓力性尿失禁,還有急迫性尿失禁,還有混合型尿失禁。臨床上以壓力性尿失禁很常見,就像在42天有一些產婦來復診的時候,不敢笑,也不敢咳嗽,咳嗽的時候還要捂著肚子,不敢大笑。問她怎麼了?醫生,我不能笑。一笑下面就漏尿,根本不敢出去會朋友,參加party,就怕漏尿身上有異味,別人嫌棄,不敢出門。我們把這個又叫做社交癌,一種社交障礙,不敢出去社交了。怎麼辦?通過治療是可以基本上完全把它修復好。修復的最佳時期,一個是順產後的一周,剖腹產後的兩周,我們自己在家躺著的時候放鬆腹部,放鬆大腿,進行凱格爾運動。凱格爾運動收縮我們的PC肌。PC肌在什麼地方,哪個部位的肌肉?我們嘗試著在排尿的過程中怎麼能迫使你的尿流中斷,使那股勁讓尿流中斷,能使上那個勁的肌肉就是我們的PC肌。在休息的過程當中進行PC肌的鍛煉,一天至多三次,每次做五組收縮的訓練。然後逐漸逐漸增多,從五組增加到六組,六組增加到七組,每天做到十組以上,一天三次。產後42天以後,就可以來到醫院做一個生物反饋的測試,看一下你的PC肌有沒有達到修復正常的狀態。如果沒有達到的話,可以在醫院進行進一步的修復,修復的黃金時期就是產後42天到產後半年。一般經過專業性的訓練,壓力性尿失禁幾乎都是可以恢復的。
很多生過寶寶的媽媽們可能會遇到一個 比較尷尬的現象:失禁。
這是因為懷孕和分娩可能導致盆底肌受損減弱, 不能自主的控制膀胱和腸道。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盆底肌的作用,以及該如何加強盆底肌。
01
了解盆底肌
可以把盆底肌想像成圓形迷你蹦床, 支撐著盆腔器官,如膀胱、腸道、子宮(女性)。
盆底肌可以上下收縮,來幫助我們控制泌尿,臭臭和氣體釋放哦。
除此之外,盆底肌和腹部、背部肌肉一起合作來穩定和支撐脊柱。
對於女性來說,盆底肌非常重要, 為懷孕期間的嬰兒提供支持,協助分娩過程,還能降低陰道脫垂的風險。
雖然我們看不到盆底肌,但它 可以被有意識的控制和訓練,就像我們手臂、腹部肌肉一樣。
02
哪些原因會造成盆底肌無力
懷孕和分娩 是導致盆底肌減弱的常見原因,其他因素如 年齡、肥胖、舉重和慢性咳嗽 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盆底肌一旦減弱無力,經常引起 失禁、脫垂 等尷尬現象,無法有意識的去控制。
03
盆底肌訓練
盆底肌的訓練是一種經過證實的保守恢復或預防盆腔器官脫垂的方法,尤其對於分娩後的恢復至關重要。
下面和大家分享5個動作,可以幫助有效加強盆底肌。
- Kegels訓練
這是一種收縮和放鬆盆底肌的做法,如果在打噴嚏、大笑或咳嗽時有失禁現象,這個方法很有作用。
動作要點:
1.就像屏住尿液的感覺一樣,屏住收縮並保持5秒,釋放5秒;
2.重復10次/組,每天3組。
- 深蹲訓練
深蹲深受很多人喜愛,可以適當加入阻力,效果更佳。
動作要點:
1.站立,雙腳略寬於肩,腳尖方向對齊膝蓋,如果使用杠鈴,可以放在斜方肌上;
2.彎曲膝蓋,臀部向後,好像要坐在椅子上一樣,保持上身挺直;
3.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大腿與地面平行時起身恢復;
4.重復10-15次/組,每天3組,組間休息30秒。
- 臀橋訓練
臀橋可以有效激活盆底肌,即使沒有抗阻,也能讓你很明顯的感受到盆底肌的存在。
動作要點:
1.仰卧位,彎曲膝蓋,雙腳平放,雙臂伸直,手掌朝下;
2.以上背部為移開,將臀部抬離地面,肩、腰、臀和膝要在一條直線上;
3.在頂部暫停1-2秒並返回起始位置;
4.重復10-15次/組,每天3組,組間休息30秒。
- 雙腿打開訓練
這個動作是普拉提中許多動作的基礎,可以激活臀部和盆底肌以及腹部肌肉。
動作要點:
1.仰卧位,抬起膝蓋使大腿垂直於地面,膝蓋彎曲90 ,小腿平行地面;
2.慢慢打開雙腿,膝蓋向外傾斜,達到最大位置;
3.慢慢回到起點,重復10-15次/組,每天3組。
- 鳥狗式訓練
鳥狗式是一個訓練平衡和穩定的全身運動,一次性可以激活許多肌肉,其中包括盆底肌。
動作要點:
1.跪姿,腳尖、膝蓋和雙手做支撐,背部挺直,頸部保持中立;
2.同時伸直抬起一隻手臂和對側腿,保持骨盆和肩膀中立,保持2秒;
3.恢復初始位置後再開始對側,做完為一次;
4.重復10次/組,每天3組,組間休息30秒。
如果小夥伴有懷孕計劃,建議可以開始練起來了哦,這些訓練可以很好地幫助大家預防產後的尷尬現象。
因為產後因為是順產導致那下面變大,最直接的原因是因為順產導致,也有很多女性是因為懷寶寶期間盆底肌擔受不住寶寶的胎重,導致產後漏尿,所以說,一定要去鍛煉G動回復盆底肌的正常運作,那樣產後就不會漏尿了。
『伍』 中醫針灸什麼穴位可以有利於尿液排出
中極,臍下四寸,膀胱的募穴,艾灸得氣後可迅速排尿,孕婦禁用。
灸吧,好過針的效果。
針灸三陰交可治療遺尿
『陸』 小便失禁針灸治療可以嗎
針灸對尿失禁肯定是有作用,這主要看要尿失禁的原因。
『柒』 老年尿失禁有哪些治療方法
本病的治療分西醫葯治療、中醫葯治療、飲食療法、針灸療法和康復鍛煉。
(1)西醫葯治療。
首先,要解除尿失禁病人的自卑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由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尿失禁,可通過葯物和手術治療前列腺增生來使尿失禁症狀好轉;老年萎縮性陰道炎引起的尿失禁,可採取局部使用或口服雌激素來治療;尿路感染引起的尿失禁,則可選用有效的抗生素來治療。
(2)中葯治療。
①下元虛冷:尿清長不禁、隨時自溢、腰膝酸軟、兩足無力、畏寒背冷,可用金匱腎氣丸或縮泉丸。
②肺脾氣虛:尿頻、滴瀝不禁、面色蒼白、氣短乏力、肢體倦怠,甚則咳嗽、談笑均可致尿自出、小腹時有墜脹,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③肝腎陰虛:尿短赤不禁、尿道灼熱、頭暈耳鳴、脅肋隱痛、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可用大補陰丸加減,也可用中成葯六味地黃丸或右歸丸。
④心腎不足:尿不禁、精神不振、失眠多夢、形體消瘦、遇驚嚇而尿失禁、心煩、尿頻數、淋漓不盡,可用桑螵蛸散加減。
⑤膀胱濕熱:尿不禁、尿熱頻數、尿赤而臭、尿滴瀝淋痛、腰痛發熱,可用八正散加減。
⑥下焦蓄血:排尿滴瀝不暢、時有尿自溢、小腹脹滿疼痛,可觸及包塊,用少腹逐淤湯加減,也可用中成葯大黃蟲丸或抵當丸。
(3)針灸療法。
①下元虛冷可針灸關元、中極、三陰交、膀胱俞、腎俞等穴。
②肺脾氣虛可針灸百會、長強、脾俞、氣海等穴。
③肝腎陰虛可針刺腎俞、肝俞、太溪、太沖、湧泉等穴。
④心腎不足可針刺神門、三陰交、心俞、腎俞、關元、內關等穴。
⑤膀胱濕熱可針刺膀胱俞、中極、陰陵泉、行間、太溪等穴。
⑥下焦蓄血可針刺中極、合谷、血海、三陰交、行間等穴。
(4)飲食療法。
尿失禁病人飲食,一忌食油膩及刺激性食物,二忌飲烈性酒。要力求清淡,可多食用補腎固精、縮尿的食物,如糯米、薏米、黑芝麻、山葯、芡實、蓮子、桑螵蛸、豆腐、綠豆、赤豆、銀耳、桂圓肉等。
(5)康復鍛煉。
老年男性尿失禁病人要堅持鍛煉,增強體質,保持心境平和,忌惱怒。體育鍛煉項目中,跳繩有助於防治尿失禁,堅持跳繩可促進盆腔器官和肌肉的血液循環,有助於增強骨盆底肌,恢復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約肌的彈性,十分有益於尿失禁病人康復。跳繩的次數和頻率可因人而異,循序漸進。在剛開始進行跳繩訓練時,由於膀胱不可能絕對排空,加上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約肌鬆弛,可有少量尿液溢出,一般在堅持l~2周後,即使在膀胱充盈時跳繩,尿液也不會流出。
另外,尿失禁病人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過度,適當保暖,防止受涼。要勤洗內褲,勤換勤曬被褥。保持陰部清潔乾燥,防止皮膚感染。避免憋尿和忍尿時過性生活。平時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暢。
『捌』 治療尿失禁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常見的治療尿失禁方法有中醫針灸療法,針刺中極、關元、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也可提升盆底肌的張力,從而改善膀胱功能,進行微創手術,開闊尿路減少尿道的阻力或者需要安裝一些人工設備來達到控制排尿的。
『玖』 尿頻尿急能不能針灸治療
針灸對泌尿系疾病或前列腺疾病引起的尿頻尿急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體針常用穴位有中極、關元,或腎俞、膀胱俞、小腸俞,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等,耳針常取腎、尿道、神門、皮質下等耳穴壓磁法治療。往往配合腹部或腰骶部拔罐治療,還可以在某些穴位上注射丹參注射液以活血化淤,通經活絡。一般每周針灸治療2-3次,3個月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