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一年級暑假做業《螞蟻探險家》連環畫:木耳唱歌,螞蟻進洞,大樹哆嗦,「地震啦!」怎麼畫
畫一根樹干,在上面畫幾只木耳,唱歌用音符在木耳旁標出,例如「~~~~」之類的。
螞蟻進洞就畫一個洞和許多螞蟻就行了,比較靠近洞穴的螞蟻畫清晰一點,遠處的用黑點表示。
樹你會畫吧,然後在畫許多飄零的葉子,加上藍天白雲,振翅高飛的鳥兒。
地震來臨的時候由於發出的是次聲波,動物會比人跟早聽到,所以你只要注意畫得雜亂一點就行了,畢竟是地震來臨,人都怕,又何況動物呢
❷ 木耳怎麼炒才好吃
木耳炒肉絲
食材:干木耳適量、豬瘦肉300克、食鹽適量、料酒少許、澱粉少許、植物油少許、小米椒幾個、大蒜幾粒、小蔥幾根、胡椒粉少許、雞精少許。
做法:
1、首先我們准備適量的干木耳,用清水浸泡一個小時,泡軟以後清洗干凈,把根擇掉,切成細絲。
2、准備豬瘦肉300克,也切成絲,放入盆中,加入少許的食鹽和清水,抓揉一會兒,肉絲吸收水分以後,吃起來更加滑嫩,倒入一點料酒去腥,順著一個方向攪拌至肉絲發黏。抓入一小撮澱粉,鎖住肉絲中的水分,再淋入一點植物油,抓勻後腌制10分鍾。
3、接著,我們准備小料,小米椒幾個,對半切開,大蒜幾粒切成片,小蔥幾根洗凈後切成段備用。
4、食材全部准備好以後,我們開始烹飪,把鍋燒熱,加入植物油滑鍋,滑好鍋以後,倒出熱油,加入涼油,放入蒜片和小米椒,一起爆香。倒入木耳轉中火煸炒1分鍾,炒的時候多淋幾次水,以免水分蒸發,木耳吃起來不夠脆嫩。
5、木耳炒軟炒亮以後,沿鍋邊淋入適量的清水,加入食鹽2克、胡椒粉2克,大火燒開以後,蓋上鍋蓋燜煮2分鍾,讓木耳充分軟化入味。
6、2分鍾以後,放入腌好的肉絲,一起翻炒。肉絲炒熟以後,加入雞精2克,翻炒均勻,放入蔥段繼續翻炒片刻。聞到蔥香味以後,即可裝盤上桌食用。
❸ 耳的筆畫怎麼寫
橫、豎、豎、橫、橫、橫
二、耳的常見組詞
1、耳朵[ěr o] :
人與動物的耳,俗稱為「耳朵」。
2、木耳[mù ěr]:
植物名。真正擔子菌類木耳族。生於朽腐的樹幹上。擔子果成片狀,一邊黏在腐木上,表面向上突出。菌絲體生長後,生子實體,形如人耳,徑約一公寸,內面平滑,呈暗褐色,外面密生柔軟的短毛,呈淡褐色。可供食用。
3、耳目[ěr mù]:
(名)①聽到的和見到的:~一新。②指替人打聽消息的人:為人~。
4、面紅耳赤[miàn hóng ěr chì]:
臉和耳朵都紅了。形容因羞愧、激動、焦急、生氣、發熱、過分用力而臉色發紅的樣子。
❹ 木須肉怎麼畫
木須肉需要的食材材料:
豬瘦肉150克,雞蛋2個,黃瓜50克,木耳5克,蔥花、薑末、鹽、料酒、香油、味精、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雞蛋打入碗中,先取少量蛋清放入一個干凈的碗中,再用筷子將剩下的雞蛋攪打均勻。
2.豬肉洗凈切成薄片,用剛才預留的少許蛋清,配上濕粉,給肉片掛漿,拌勻。
3.黃瓜切斜片;木耳事先泡水發好,撕碎成小塊。
4.鍋中放油,燒至5成熱,放入肉片滑散,撈出瀝干油分。
5.將事先打好的雞蛋倒入鍋中,翻炒至雞蛋成型後,將雞蛋盛出備用。
6.鍋中留少量底油,開大火燒熱,下入蔥花、薑末,爆香。
7.烹入料酒、下入肉片翻炒均勻,用鹽、味精調味,再下入黃瓜片和木耳,翻炒均勻。
8.再將剛才炒好的雞蛋倒入鍋中,一起翻炒均勻。
9.出鍋前,淋上點香油即可。
❺ 木木耳是什麼字
是郴的異體字,如下圖:
相關組詞:只有一個
郴縣[chēn xiàn]
「林中之城」。
同音字:嗔
嗔拼音:chēn
釋義:
1、怒,生氣:嗔怒。嗔喝(hè ㄏㄜˋ)。嗔詬。嗔斥。嗔睨。
2、對人不滿,怪罪:嗔著。嗔怪。嗔責。
❻ 食用菌怎麼畫
食用菌畫法如下:
在白紙上畫出蘑菇的傘把兒部分。
再用曲線和線條畫出蘑菇傘的部分,然後用線條畫出蘑菇傘里邊的結構。
在旁邊再畫出兩朵蘑菇,並用曲線畫出地面。
用不規則的橢圓形畫出蘑菇上面的花紋。
再用小圓圈畫出大蘑菇上面的花紋,用粗線條畫出根部。
用線條畫出背景和地面,修飾一下細節,簡筆畫食用菌就畫好了。
食用菌是指子實體碩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稱為蘑菇。中國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種,其中多屬擔子菌亞門。
常見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銀耳、猴頭、竹蓀、鬆口蘑(松茸)、口蘑、紅菇、靈芝、蟲草、松露、白靈菇和牛肝菌等;少數屬於子囊菌亞門,其中有:羊肚菌、馬鞍菌、塊菌等。上述真菌分別生長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生態環境中。
食用菌可供人類食用的大型真菌。具體地說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質(或膠質)子實體或菌核類組織並能供人們食用或葯用的一類大型真菌。
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達12萬余種,能形成大型子實體或菌核組織的達6000餘種,可供食用的有2000餘種,能大面積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種。
食用菌在分類上屬於菌物介真菌門,絕大多數屬於擔子菌亞門(如平菇、香菇),少數屬於子囊菌亞門(如羊肚菌)。
中國食用菌資源十分豐富,據卯曉嵐(1988)統計,中國已知的食用菌約657種,它們分屬於41個科、132個屬,其中擔子菌620種(佔94.4%),子囊菌39種(佔5.6%)。2000年統計中國的食用菌達938種,人工栽培的50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