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效果 » 沈麗霞三個字怎樣寫好看
擴展閱讀
怎樣用醫保網上購葯 2025-07-21 13:13:34

沈麗霞三個字怎樣寫好看

發布時間: 2022-12-25 01:37:56

『壹』 沈麗霞連筆簽名怎樣寫

  • [沈麗霞]幾個字

  • 硬筆連筆和藝術簽名原創寫法。

  • 如圖所書:

『貳』 分數產生的前提是平均分,不是平均分怎麼辦

當前位置 >> 首頁 >> 教研指導 >> 小學教研 >> 數學教研 >> 課例點評

數學需要動起來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案例及反思
浙江桐鄉啟新學校人民路校區/沈麗霞

一、教材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的知識,是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的知識,在學生沒有知識基礎的情況下,想要學生能夠比較扎實的掌握知識,首先要讓學生能夠動起來,動手,動腦,動口。只要做到三個動,學生的知識定能掌握。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讓學生了解分數「幾分之一」的產生,了解它的含義;會讀、會寫「幾分之一」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對分數的探究興趣,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探究、交流的成功體驗。

三、重點、難點: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

四、教學准備:正方形紙片、長方形紙片、多媒體平台、課件。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教師首先給大家欣賞一組圖片。好不好?

生:好。

教師出示課件,播放一些折紙的圖片。

師:覺得這些動物漂亮嗎?

生:漂亮。

師:你知道這些動物是怎麼得到的嗎?

生:用紙折出來的。

師:真聰明。確實這些是紙折出來的。你們喜歡折紙嗎?

生:喜歡。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做一些簡單的折紙。

師:在折紙之前老師要發一些特殊形狀的紙給同學。請你們看一看,如果我想把這兩張圓形的紙發給兩個同學,我該怎麼分呢?

教師課件出示兩個圓和兩個小朋友。

生:一人一個。

師:這樣分的話兩個人有沒有意見?

生:沒有。

師:為什麼呢?

生:因為是兩個人一樣多的。

師:也就是說要公平合理的分,必須每個人同樣多。

現在老師只有一個圓想要分給兩個人,該怎麼辦呢?

課件出示:

生:一人一半。

師:那麼怎麼來表示這個一人一半呢?你有什麼辦法嗎?

生:折一下。

師:現在請你們用老師給你們的圓來折一下。

學生動手摺圓

師:誰來給大家看一下你是怎麼折的?

學生上講台給同學看:

師: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生:一人一半就是讓圓分成的兩份同樣多。那麼就是把圓對折。

師:你想的非常好,誰再來說一說他是怎麼想的?

生2:一人一半就是把圓平均分成2份。

師:把圓平均分就可以公平合理。因此,必須平均分。

教師板書:平均分

師:這一半我們怎麼用我們學過的數來表示呢?

生:分數

師:分數是怎麼樣的?你在哪裡聽說過分數啊?

【分析】讓學生從欣賞折紙的圖片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明白今天的學習和折有關。於是在後來一個一半怎麼表示出來時,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想到要把圓進行對折。讓學生了解平均分的目的就是要公平合理的分,讓每一份都一樣多。這樣的設想本來是想讓學生的思路能夠一路走到用分數來表示物體的一半。但是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的思維只是跟著教師走,而沒有自己的思想,缺少一點學生的自主發現。

2.教學分數½

師:看來我們班的小朋友都聽說過分數,但是卻不知道分數是怎麼寫的,我們現在一起來看看電腦是怎麼告訴我們的,好不好?

生:好

教師課件出示:

師:你覺得這個分數怎麼讀的?

生1:一分二

生2:二分一

生3:二分之一

師:到底是怎麼讀的呢?我們一起來看電腦。

課件出示:

½讀作:二分之一

師:你知道我們讀「二分之一」,二是指哪個?一是指哪個?

生:二分之一的二是指下面的2,一是指上面的1.

師:你的發現非常正確。其實我們這個分數中的每一部分都是有自己的名稱的。

----表示分數線;2叫分母;1叫分子。

課件出示:

師:一起來說一下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隨便指,學生來說名稱,學生齊讀。

師:那麼這個二分之一是表示什麼意思?

生:把圓平均分成二份,其中每一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師整理並板書:

把圓平均分成2份,

每一份是它的½。

師:二分之一寫的時候還得要有一定的順序呢?你知道是怎麼寫的嗎?

生:先寫1,再寫一橫,再寫2.

生2:先寫分數線,再寫2,再寫1.

師:你為什麼是這樣想的?

生2:我剛剛看見老師在黑板上是這樣寫的。

師:看來你真是一個會觀察的學生,確實應該像你說的一樣。先寫分數線,再寫分母2,最後寫分子1。現在拿出你們的手和老師一起來寫一寫二分之一。

學生伸出手,和老師一起空書二分之一。

【分析】½的教學是整堂課的重點。要求學生在明白它的來歷的同時,更要讓學生明白這個分數所代表的意義。而平均分是分數產生的前提基礎,在講分數之前必須是平均分。我在教學時,發現我的學生對於分數的概念一無所知,更別說要他們嘗試寫分數。原本在預設時設計了讓學生先嘗試寫分數,讓他們在自己的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再進行的深入了解。當我發現學生心中沒有一點基礎時,果斷地讓學生去看電腦中是怎麼表示的,讓學生自己去理解這個分數的來歷以及分析這個分數所代表的意義。雖然沒有按自己的預設走,但在後面的教學中驚奇的發現他們的理解能力還是很不錯的。從這里我發現有時預設只能是老師在課前的一種美好願望。要想讓學生能夠有自己的理解或是能夠比較扎實的掌握知識,變通是教師的能力。而動手摺圓能讓學生把抽象的想像轉變成具體形象的思維,變復雜為簡易是數學中最常用的轉化思想。二分之一的書寫,雖然教本中沒有要求,但我覺得一個新數的學習,不僅要讓學生明白它是怎麼產生的,代表什麼意義,更要掌握是怎麼書寫的。就像語文中的生字的書寫順序一樣,雖然在最後的結果中是看不出的,但對於學生而言掌握了規范的書寫也是有重要意義的。因此,在本次教學中我讓學生說寫法,再空書二分之一,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規范的掌握分數的寫法,養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習慣。

3.深入理解幾分之一

師:那如果老師想要把這個圓平均分給四個小朋友,該怎麼辦?請你動手摺一折。

學生動手摺

師:誰來展示一下你是怎麼分的?

學生展示:

師: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要這么分啊?

生:把圓對折再對折,平均分成4份。每個人一塊就是四分之一。

師:誰再來說一說,1/4是怎麼來的?

生:把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四分之一。

學生一起說意義

師:那如果老師想要平均分給8個人,怎麼辦呢?請你再折一折,劃一劃,想一想,說一說意義。

學生動手摺

師:你是怎麼想的啊?

生:把一個圓平均分成8份,每一份是八分之一。

師:說得真好,誰再來說一次?

生2:把一個圓平均分成8份,每一份是八分之一。

師:不管是分給二個人,還是四個人,還是八個人,都要怎麼分啊?

生齊說:平均分。

師:是啊,只有平均分時才能用分數來表示,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些題目。

課件出示題目1:

1.下面的顏色部分表示的分數對嗎?對的打「√」,錯的打「X」。

師:請誰來說一說?對嗎?為什麼?

學生依次判斷:

生1:不對,因為沒有平均分。

生2:對,因為平均分成6份,有顏色部分是一份,所以是六分之一。

生3:不對,因為沒有平均分。

生4:對,因為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有顏色部分是一份,所以是四分之一。

生5:對,因為把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有顏色部分是一份,所以是四分之一。

師:會做出正確的判斷後我們還要會自己寫分數。

課件出示題目2:

2.用分數表示塗色的部分。

師:請把每一個分數寫下來。

學生獨立寫數

和學生矯對答案:

【分析】在學了1/2後就讓學生折出圓的1/4,再讓學生折出圓的1/8,讓學生在自己動手摺的過程中體會幾分之一是怎麼得來的,更加鞏固學生對幾分之一的了解。然後進行練習,在練習中鞏固知識。新課標推出後,比較注重讓學生進行討論,操作,感覺好像忽視了新課中的練習。我覺得在新課之後立即進行練習可以讓學生在獲得新知的同時進行練習的鞏固,可以讓學生馬上把知識深深植入腦海中,這對後續的學習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我在深入了解幾分之一後就安排了學生進行練習,意在鞏固學生的新知,打實學生的基礎。

4.拓展新知

師:現在我們再來看一看這幾個圖的顏色部分是整個圖的幾分之一?

教師出示課件:

師:真不錯。那你觀察一下這些圖和這些分數,你發現了什麼?先同桌討論一下。

學生同桌相互討論

師:討論好了嗎?誰來說一說啊?

生:我發現,這些分數的分子都是1。

生2:這些圓中有顏色的越來越小了。

生3:分母在越來越大。

……

師:你們說的可真好。那有誰發現了這些分數的大小有什麼關系呢?

生:在變大

生2:是變小了,看看每個圓的顏色部分就會發現變小的。

師:哦,那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圓的顏色部分,看看是不是像他說的一樣啊?

學生和老師一起看課件:

師:對哦。我發現我們的小朋友的眼睛還真的是很厲害哦。確實,這些有顏色部分真的是越來越小,也就是這些分數也越來越小哦。那你們誰能根據這些分數的分子、分母還有分數的大小來進行小結嗎?先同桌之間討論一下

同桌相互討論

生:分母大的分數小。

師:什麼一樣啊?

生:上面一樣大。

師:上面是叫什麼啊?

生:分子。

師:也就是分子一樣大時,下面的分母大的分數反而要小,你看看是不是這樣的啊?

生:是的。

師:那誰來再說一遍啊?

學生再重復說:

分子一樣時,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

師:現在我們來試一試,看看誰能一下子能看出分數的大小,看誰厲害,好不好?

教師課件出示:

六、教學反思

1.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

「平均分」是整堂課必須讓學生深深植入腦海的話,只有讓學生的腦海中有扎實的印象,才能比較充分的進行深入學習。而「平均分」學生在學習除法中早已掌握並深有體會,如果在分數中能夠比較明白「平均分」,那麼就可以說課堂已經融入了新的知識。在教學「平均分」中,通過分圓形,讓學生動手分一分,深刻了解為什麼要「平均分」,怎麼「平均分」?在進行二分之一的教學中通過讓學生畫、寫、說各個環節進行一步步學習,讓學生學習一個方法,能在後續學習中可以進行自主學習。

2.關注學生的瞬間思維。

學生的思維是在短短的幾分鍾中,甚至是在幾秒中迸發出來的,有時短暫的思維是可以讓學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強自信的,也是學生能否在本節課中能夠持續精力,精神十足的繼續聽課,能否獲得新知的重要前提。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於幾分之一,或是知道意義,或是能意會卻不能說出來。碰到這樣的情況時,教師應該立馬讓學生自己寫,自己說給同桌聽,再讓學生說給全班同學聽。瞬間思維是學生能夠增強學習信心的前提,因此,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