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效果 » 怎樣製作教具圖片
擴展閱讀
怎樣將cad圖導入ppt 2025-07-02 19:12:25
qt中怎樣改變button的顏色 2025-07-02 18:54:57

怎樣製作教具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26 08:20:34

⑴ 幼兒園小班自製玩教具圖片及做法

幼兒園小班自製玩教具圖片及做法:比如自製時鍾、顏色配對、拼插玩具等。這些玩具製作簡單,便於孩子操作,能夠很好地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1、自製時鍾:

初步了解時鍾的表面結構(刻度、時針、分針、秒針、數字)。
發現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3、拼插玩具:

培養對色彩、形狀、空間位置等要素的准確感受和表達能力。

促進想像力與創造力的發展。

發展幼兒小肌肉的力量與靈活性。

⑵ 拼音大轉盤教具製作方法

拼音大轉盤教具製作方法如下:

包括大圓盤、小圓盤、卡片和底座(卡片盒),所述大圓盤對應所述小圓盤上的孔沿著大圓盤一圈等距離刻寫著0至9個數字,所述小圓盤上有一個顯示所述大圓盤數字的小圓孔,所述小圓盤底部通過磁力吸附在所述底座卡片盒上,所述卡片可放置在所述底座卡片盒裡。

啟發學生思維,圓滿地解決好這個難題,首先就要從了解一年級新生的認知特點入手。從兒童的心理上看,一年級新生正處於從幼兒向兒童的時期過渡。處於這一時期的兒童理解能力差,記憶全靠死記硬背,他們擅長於記憶形象、具體的材料。

另外,一年級新生的記憶效果與他們的情緒有著極大的關系,即在高興時記憶效果好,反之較差。依據一年級新生這樣的認知特點,我在拼音教學中重點開發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以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營造活躍歡樂的課堂氣氛的目的。

⑶ 如何製作數學手工作品

如何製作數學手工作品:

1、自製時鍾:初步了解時鍾的表面結構(刻度、時針、分針、秒針、數字)。發現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認識數字:家裡有樂高的可以試試,利用實物構建數字概念。讓數字和玩具對等。

3.數字拼圖:利用家裡簡單的一些材料,把數字剪斷,讓其重新拼接,或者寫好編碼,讓按順序排列。

4.風箏串珠:做成小風箏的形狀,根據數字讓孩子們串上對應的珠子數量。讓學習變得更有興趣,孩子更願意參與其中。

5.認識相鄰數:什麼是相鄰數,用實物教具教學更直觀

6.認識數字大小:我們知道大於和小於最容易混淆,以這樣的形式來講解,加強印象,小鱷魚的嘴巴張大嘴面向的那一邊就是大的。

7.認識加法:利用衣架和夾子做加法等式教具,做數學題很枯燥,孩子這樣玩一定會樂在其中。

8.也可以用樂高積木,這樣學加法更直觀

9.紙盤紐扣:家裡的紙盤,和鈕扣組合一下一樣可以拿來教學。

10.手指算數:學加減法的時候,孩子最喜歡用數手指,做一個這樣的教具,更有代入感。

⑷ 簡單的教具怎麼製作

簡單的教具如下:

1、准備好做正方體用的各種工具材料。之後將各色卡紙裁剪成同樣大的六個小正方形。

⑸ 自製玩教具圖片及做法

自製玩教具圖片及做法如下:

1、小貓釣魚

適宜班級:小班,玩具功能:能根據紙片的不同顏色或不同形狀進行一維排序。

製作材料:紙盒、彩紙(或紙板)、油性彩筆、塑料碗、壁紙刀、剪刀、雙面膠

主體盒:用油性彩筆繪畫出瓢蟲形狀,用壁紙刀刻畫出可支持幼兒一維排序的豁口,最後將製作完的彩紙用雙面膠粘到紙盒上。

彩色紙片:採用幼兒常見的紅、黃、藍、綠四色彩紙,用剪刀剪出幼兒常見的圖形(例如:圓形、心型、蘑菇型等),將剪出的紙片放到塑料盒中。

⑹ 小學語文圖片自製教具怎麼製作

小學語文圖片自製教具可以這樣製作:
1.可以使用電腦中的畫圖,在圖片上製作文字教材。或者軟體。
2.用幻燈片,下載相關圖片進行製作
3.找一塊硬紙板、一盒水彩筆就行了! 把拼音寫在紙板上,一個簡易的教具就成了。

⑺ 怎麼製作一件簡易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具

製作材料:打點滴所用250ml玻璃瓶一個,帶有絕緣皮的銅導線l段(10cm左右),鋁箔(香煙盒內取)1片,生石灰少許。

製作步驟 :

1、擰下瓶蓋,用釘子在橡膠蓋中心鑽一個小孔使銅導線穿過即可。用剝線鉗將銅導線兩端外皮分別剝去約3 cm,一端擰成環狀後穿入瓶蓋小孔,如圖1所示 。

2、剪兩片長約6cm,寬為0.5cm的鋁箔,每片對折,再對折後的箔片上端鑽一小孔。將打好孔的兩片箔片穿人瓶蓋下端的銅線內,再將下端銅線擰成環狀,如圖2所示。

3、在玻璃瓶中放入少量生石灰(作為乾燥劑),將第二步製作好的部分裝入玻璃瓶中如圖3,整個儀器製作完畢。

使用方法

分別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和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跟瓶塞上的圓形銅環接觸,可以看到瓶內鉤上的箔片張開或合上。

⑻ 小學生數學五年級教具怎麼做圖解大全

教師們在自製玩教具時,不要忘記遵循其的基本原則:在自製玩教具時,要考慮玩教具所承載的知識、概念和原理是否是幼兒在學前教育階段需要去學習的,幼兒是否能夠真正理解這些知識、概念和原理。

1、自製時鍾:初步了解時鍾的表面結構;(刻度、時針、分針、秒針、數字);發現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⑼ 小學科學自製教具圖片及做法

小學科學自製教具圖片及做法如下:

如圓的面積教具製作:

1、取木板(不要太厚)也可用紙板代替。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注重趣味實驗的教學模式能夠改善這一教學情況,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制定豐富有趣的實驗內容及實驗過程,激發學生對科學實驗的學習興趣,通過貼近生活的趣味實驗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運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進行科學實驗,能夠有效拉近學生與科學知識的距離,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知識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⑽ 幼兒玩教具製作100種教程

幼兒玩教具製作100種教程如下:

一、刷畫

材料:塑料薄膜卡紙、紗布、小牙刷、水彩、畫紙。

製作方法:

1、將層壓紙板製成不同形式的拓板。

2、用紗布和紙板將其紮成網。

四、小蝌蚪找媽媽

玩具功能:將數學游戲與熟悉的故事情境相結合,讓孩子們進行充滿樂趣的兒童數學活動,讓孩子們在游戲中獲得新知識。

製作材料:襯衫盒、青蛙圖片、數字卡和帶加減法題的小蝌蚪。

製作方法:將襯衫盒裝好後,將帶有數碼卡的青蛙放入,以塑料薄膜為基材。

五、小貓釣魚

玩具功能:

1、了解磁鐵的鐵穿透性和吸收性。

2、對10以內的數進行分解和組合,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材料及製作方法:拿一個襯衫盒,底部平放,掀開蓋子為背景,然後用紙板做一個比盒子短一點的盒子,頂部挖空形成一個水波紋並貼上雜草和水泡粘在盒子底部。在盒底的裡面放有回形針、身體上寫著一個數字的小魚。拿一根吸管一端系一塊磁鐵做成釣魚竿,在盒子底部貼一個小盒子,盒子里有可更換的數字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