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學中的識圖能力
一、充分認識識圖教學在生物課中的重要地位
在生物課本中有大量的生物圖片,插圖在教材中佔有相當的篇幅和地位,內容也很多,有模式圖、示意圖等形態解剖圖以及曲線、表格式的生理圖。出現插圖的地方往往也是教材的重點、難點所在。作為一名生物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吃透教材插圖,提高學生識圖、讀圖能力。重視課本圖片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綜合、空間和邏輯思維能力。充分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識圖指導,幫助學生解決識圖中存在的問題,並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識圖能力得到顯著提高。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然而,有些教師為了追求知識的全面性,節約時間,往往採用「容器灌注」的方法,既剝奪了學生參與的時間,也把學生置於被動學習的境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受到極大的限制。識圖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1)從考試的角度看識圖題能有效地考查學生的識圖、讀圖能力、觀察、分析、思維能力;(2)從教學內容上看,教學用圖能很好地揭示生命現象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不同生命現象之間的聯系,生物學與環境關系的統一性等;(3)從教學效果上看,教學用圖還可化無形為有形,化隱蔽為直觀,具有簡單明了和形象的特點。因此,加強學生的識圖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
(一)看圖識圖法。所有的重點圖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記憶。
(二)實物識圖法。我拿出顯微鏡結構圖和雞卵結構圖引導學生記憶。在大屏幕上打出兩個結構圖,兩個學生一組用顯微鏡實物和雞卵實物記圖,並討論對這兩個圖出作答題。通過思考如何出題,學生必然會對該圖的知識點加以記憶,而且印象深刻。
(三)繪圖識圖法。我選取了兩個比較適宜用這種方法的圖,動植物細胞結構圖和關節結構圖。教師首先在黑板上板畫兩幅圖,引導學生邊畫邊記,按層次畫按層次記憶。鼓勵每個學生自己在紙上畫,不要求多麼美觀,只要求層次結構對,並在紙上標出相應的結構名稱。找幾位同學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並根據自己的圖出一道題,讓同學回答,這樣記住了結構名稱又記住了相應的知識點。
(四)模型識圖法。根據學校實驗室的情況,我選用了心臟和眼球模型幫助學生記憶這兩個圖。因為學校實驗室模型數量有限,不能每人手中都有一個。所以我把學生分成12組,每4位同學研究一個模型,讓4位同學去隨意拆卸模型,互考互問,最終達到耳熟能詳。
(五)手勢比喻識圖法。結合平時教學的經驗,我選取了三種血管關系示意圖和腎臟結構示意圖。三種血管關系示意圖採用雙手記憶法,兩手十指相對,血液由左手流向右手,左手臂為動脈,右手臂為靜脈,十指相對為毛細血管。腎臟結構圖除用手勢之外,還藉助毛線團幫助記憶。採用單手記憶法,手握毛線團,伸出毛線團的兩端,一段游離,一端纏繞在胳膊上。手代表腎小囊,毛線團代表腎小球,游離的毛線團的一端表示進球小動脈,纏繞在胳膊上的一端為出球小動脈發出的毛細血管,胳膊代表腎小管。這樣兩個同學一組互相考,互相問,學生興趣濃厚,達到了預想的效果。
三、生物識圖要遵循一定的順序,更能提高識圖能力
對於不同的圖採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可提高學習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學習「桃花的結構圖」時,可指導學生從外到內了解桃花的結構,主要包括花萼、花瓣、雌蕊、雄蕊等,在學習雌蕊時從上到下認識到雌蕊的組成包括柱頭、花柱、子房,雄蕊又包括花葯、花絲。還比如對「泌尿系統的組成」學習時,指導學生從上到下了解泌尿器官主要有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這樣按一定的順序學習,學生記得准確,學得輕松,學習效果又好。
四、在生活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
(一)利用教材中的插圖和掛圖,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使用掛圖和插圖進行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通過視聽感官與大腦思維的積極協調活動,將抽象思維轉化為形象思維,不僅使學生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也使學生的記憶能力、判斷能力和觀察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
(二)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演示實驗是一種加深學生感性認識的直觀教學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識圖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中,要注意激發他們的觀察興趣。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運用,更好地為生活實踐服務,並解決人們在正常的生活實踐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例如在學習「血液是一種流動的組織」之後,我通過圖片指導學生認識,人體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然後在顯微鏡下觀察三種血細胞的形態結構,並通過實驗進一步掌握顯微鏡的結構以及操作方法。這樣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又得到了利用,並激發了學生努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課堂充滿活力,充滿激情,豐富了智慧,提高了識圖能力。(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9/view-4531199.htm)
B. 生物怎樣看懂圖呢有什麼技巧嗎有什麼技巧學好生物呢
背關鍵段,高三會有輔導書,背重點,然後多刷題,錯題一定要總結,錯誤知識點,要把答案知識點記在本子上,以後遇到什麼問就用什麼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