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做艾灸效果最好
化膿灸
㈡ 如何正確艾灸
自己在家艾灸的話,一定要做到關閉空調,避開風扇,千萬不要坐在當風口。這個時候選擇一種比較舒適的方式,比如說做好或者躺好,然後聽點輕音樂,讓自己平靜下來,再專心致志的找到要艾灸的穴位,然後開始艾灸。
要明確艾灸並不是單純的只是正確選擇穴位進行艾灸,還可以結合推拿、泡腳以及熱敷等這樣的方法來一起施治,這樣獲得的針灸效果會更理想。
03
選擇正確的艾灸方式。目前艾灸的方法有多種,比如說直接灸、間接灸、艾條灸、溫針灸以及溫灸器灸等這五種常見的方式。大家要懂得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更合適的艾灸方法。
04
如果想要直接灸的話,要記得選購大小適宜的艾柱,這類艾柱可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就是有的如果將皮膚給燒傷的話,過後會留疤,就叫做瘢痕灸;如無燒傷化膿不留疤的話,叫做無瘢痕灸。
05
如果想要間接灸的話,需要藉助外物或者葯物等,將艾柱跟施灸穴位的皮膚進行隔開,然後才開始施灸。這類辦法可以是用生薑來隔開,或者用鹽,或者用蒜等來隔開,我們分別稱之為隔姜灸、隔鹽灸、隔蒜灸。
06
如果是要用到溫針灸的話,這個時候就需要採用到針刺跟艾灸一起結合的辦法來實施了。我們可以用長約2厘米的艾條插在針柄上,然後點燃施灸。等到艾條燒完了,灰燼去除了,就可以取出針了。
做完艾灸後要注意一些事情,比如說施灸後要盡量保持飲食清淡,還不能過度操勞,建議一定要避免性生活,同時還要讓心情持續在開朗的狀態。
08
另外,開始艾灸後一般是無不良反應的,若發現有不良反應的話,比如說發熱、疲倦、口乾或者全身不適等,這些情況問題不算嚴重,通常情況下繼續施灸的話會讓症狀消失的。
㈢ 自己在家怎麼做艾灸,正確的方法是怎樣的
自己在家是可以用燃燒的艾條做艾灸的,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准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2-3厘米左右,進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鍾,至皮膚紅暈為度。
不過這種方式不適合新手,不然很容易燒傷,所以大唐艾神艾灸床建議大家先用艾灸盒去艾灸,可以綁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比較安全,也比較有效果。
(3)怎樣艾灸效果好擴展閱讀:
隔鹽灸
隔鹽灸,也是臨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最早載於《肘後備急方》,主張用食鹽填平臍窩,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療霍亂等急症。後世的醫籍《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等都有介紹。如《本草綱目》卷十一「霍亂轉筋,欲死氣絕,腹有暖氣者,以鹽填
臍中,灸鹽上七壯,即蘇」「小兒不尿,安鹽於臍中,以艾灸之」。現代,在施灸的方法上有一定改進,如在鹽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療的范圍也有相應的擴大,已用於多種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證的治療。
【操作方法】 令患者仰卧,暴露臍部。取純凈乾燥之細白鹽適量,可炒至溫熱,納入臍中,使與臍平。如患者臍部凹陷不明顯者。可預先有臍周圍一濕面圈,再填入食鹽。如須再隔其他葯物施灸。一般宜先填入其他葯物(葯膏或葯末),再放鹽。然後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燙熱,即更換艾炷。為避免食鹽受火爆裂燙傷,可預先在鹽上放了一薄薑片再施灸。一般灸3~9壯,但對急性病證則可多灸,不拘壯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艾灸
㈣ 如何自己艾灸正確艾灸方法是怎樣的
這個我自己有五六年的艾灸經驗了。
都是自己在家艾灸呢。
選擇合適的時間,就那時候專心感受艾的能量的吸收。
艾灸之後避風,不吃涼的,喝涼的。
選擇合適的穴位艾灸的順序最重要的是選擇靠譜的艾條。
㈤ 如何學好艾灸
作者/西安艾灸先生
現在艾灸界存在兩種傾向,一種是神秘化艾灸,講很多高大上的道理,又空又虛,但容易嚇的住、騙得了初學者,這種傾向誤人子弟,害人匪淺。另一種傾向是簡單化艾灸,認為艾灸很容易,穴位也不需要找的很准,隨便灸灸就有效果,這種傾向實屬自欺欺人,不實事求是,讓有這種想法的朋友開個艾灸館去調理一下客戶就知道自己多麼膚淺和無知了。
要想學好艾灸,就要入門要正,多讀書,多實踐,多思考,假以時日,才能略有小成,從容裕如地用灸法解決各種問題。
第一、要想進步神速,首先好好看書。多看一些艾灸書籍,反復研讀,看的時候不需要記住,有印象就可以了。用到的時候記不清楚可以翻閱書籍,知識點也就慢慢加深了。艾灸市場的艾灸書籍越來越多,但好書並不多,大多數都是相互抄襲,粗製濫造。我推薦的有《謝錫亮灸法》 《灸繩》 《艾灸精華選讀》 《灸法秘傳》白話版等。這幾本書推薦大家都看,相互可以參照,《艾灸精華選讀》重點推薦給初學者,平實易懂,知識豐富,由淺入深。
第二、學習經絡穴位知識和灸法的知識。要掌握好經絡走向,常用穴位的准確位置和作用,常見問題的配穴等。艾灸的常用穴位並不多,《灸法秘傳》一共採用到42個穴位。經絡穴位參考書籍耿恩廣教授《針灸取穴綱要》,再配合一個人體經絡模型。
第三、多實踐,多總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看書是遠遠不夠的,現實遇到的問題要遠比書上復雜多了,遇到書上有的問題,在書籍所載方法知道下進行,觀察效果如何。效果好了,積累了實際的經驗,效果不理想,要分析問題,再探索其他方法。
第四、艾灸是中醫的艾灸,是和中葯、針刺等一樣屬於中醫的一種療法,需要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操作,脫離了中醫理論的指導,艾灸無異於烤火。所以要想學習艾灸,必須學習中醫的基本理論,可以參考書籍秦伯未先生的《中醫入門》,想深入全面學習的朋友可以學習大學教材《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兩本書,中醫診斷學網上有朱文峰教授的視頻,可以配合學習。
掌握了中醫的基本理論之後,就可以辨證施灸。比如有人頭疼,如果是頸椎問題導致的頭疼,就要調理風池、大椎、肩井等穴;某人是風寒感冒導致的頭疼,需要艾灸風池、大椎、肺腧等穴;是肝火旺導致的頭疼,需要艾灸太沖、期門、肝俞等穴;是血虛導致的頭疼,需要艾灸百會、膈腧、足三里等穴;是血瘀導致的頭疼,最好配合刺血了。
第五,艾灸是中醫療法的一種,有著巨大的優勢,也有著不少的局限,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灸法來解決,也不是所有問題的最有解決方案是灸法。所以必須要學一些其他療法,比如刮痧、拔罐、按摩、刺血等,用以配合艾灸,會很好的提高艾灸的效果。
㈥ 怎麼才能達到最好的艾灸這種效果
就青花瓷把,它能夠改善女性寒性體質,從而改善月經不調,月經紊亂。
㈦ 艾灸應該怎麼用才是最好的
艾條的選擇。
進行艾灸的前提是選擇比較好的艾條,先看看艾條裡面艾絨的好壞,一般質量好的艾絨顏色為土黃或金黃,沒有呈現綠色。好的艾條整體挺拔結實不松軟,而絨體摸起來柔軟,沒有枝梗雜質。
選購好艾灸盒子。
在艾灸時,如果用手拿著艾灸會很不方便,時間長了很難受的,特別是一旦精力不集中,打瞌睡等,就容易燙到自己。所以想長時間艾灸,要購買艾灸的盒子,一般雙孔的比較實用,有了艾灸盒子,再進行艾灸就輕松自如很多了。
艾灸時間方面。
中醫專家指出,最適合進行中醫艾灸療法的季節就是夏季。因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醫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如果冬天艾灸,容易脫衣服著涼,所以應該減少艾灸的次數和時間,並要提高屋裡溫度。此外,夏天天氣熱,人體對溫度就比較敏感,不容易被燙傷。每次艾灸時,時間不超過15分鍾,而且不要隨便拿起艾灸盒子。
注意艾灸的用量
艾灸使用量要根據季節、地域、年齡的不同而合理使用,這樣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減少副作用。比如冬天艾灸的數量要加大,才能起到祛寒作用;夏季要減少艾灸用量,才不會造成上火傷陰。北方風寒凜列,灸量宜大;南方氣候溫暖,灸量宜小。不同的年齡、體質和性別,其陰陽氣血的盛衰及對灸的耐受性也是不同的。老年或體弱的人使用保健灸,灸量宜小,但須堅持日久;年輕力壯的可以增大用量。
艾灸要找准穴位。
艾灸時,最好買一本艾灸必備手冊等,知道人體的幾個重要的穴位後,就能輕松的對症下葯了。一定要找准穴位,否則效果會差很多,對人體有一定的影響。
合理使用薑片。
艾灸時配合使用薑片,能更好的打到驅寒祛濕的作用,在使用薑片時,要注意薑片盡量厚一些,以免艾灸溫度過高引起不適。而且要有人全程看護,自己不能亂動,以免燙傷。
注意一些特別的症狀。
由於體質和症狀不同,剛接觸艾灸的人可能引起皮膚潮紅、灸泡、灸瘡、口渴、發熱、疲倦、口乾、全身不適等反應,一般不需顧忌,繼續施灸就能消失。如果不良反應很大,小編建議去遵醫囑艾灸。
㈧ 在家艾灸應該怎麼做效果好不好
艾條灸先要把艾灸外面的硬紙剝開,點著一端以後吹紅。然後懸在要艾灸的部位上面3-5公分,使局部有灼熱感,又不至於太燙即可。以艾灸部位作為圓心,可以進行回轉運動,這種灸法叫做迴旋灸,是艾條灸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