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裡有漁具的使用教程啊
http://bbs.sensafish.com/forum.php 森薩漁線論壇
㈡ 漁具的使用方法
使用釣竿時,應注意碳素魚竿能導電,會與電線接觸而產生感電,所以一定要注意高壓電線,線路,鐵橋等的電線所引起的感電,特別要注意的是打雷所引起的感電,使用中若發生打雷時,請立刻遠離釣桿,並躲避到安全場所。在釣魚移動場地的時候請務必把釣桿收疊起來,這樣也能保護魚竿不被損傷。拋投時請注意周圍是否有其他人,否則漁鉤或鉛錐等打到他人都是非常危險的。釣竿有時會固定過緊,不容易轉開,這是應握住連接部分兩側附近,慢慢施壓並往反方向轉開,若用力過猛,有可能夾住手而造成受傷。掛底時,勿勉強甩動釣桿,那可能會導致釣桿折斷或仕掛彈起,造成受傷。使用中萬一釣桿破損,一定要小心處理,以免破損的部位使手部受傷。
拋投時有必要將制動裝置轉為開的狀態,因為關的狀態會造成把手逆轉,碰撞手部而受傷。迅速出線時,不要觸碰線杯,否則會割傷手指。手把和轉盤在運作時也不可以觸摸,手有可能會因為碰到旋轉中的轉盤而受傷。另外,金屬釣線接觸到電線時會造成感電,所以要避免用金屬線接觸電線。切斷釣線是要用剪刀或線夾,用手或者牙齒都可能導致受傷。
防水衣物最好就是用手洗,救生衣則要選適合自身體型的,而且必要要裝備齊全,否則救生衣會脫落或擾亂身體平衡而造成危險。磯鞋在船的甲板或者鐵板上使用,會造成滑倒,因此要小心使用,不要用鞋釘缺損掉落及有明顯磨損的鞋子。偏光鏡如果不合尺寸的話會引起頭痛,務必使用符合自己臉部尺寸的鏡框,且鏡片和鏡框不可放於車內等高溫場所和潮濕的狀態下。
㈢ 漁具裡面的橡皮圈是幹嘛用的
漁具裡面的橡皮圈是台灣釣魚用的O形圈,稱為反捻環(耦合環),主要用於捆綁副線。
使用後扭環更換亞線方便,在喂魚時也能起到緩沖作用,防止魚鉤太猛時咬破嘴。
台灣捕魚的主要目標是鯽魚。一般情況下,它的深度約為1.5米。在水池附近,魚的重量一般在150~300克之間,最大重量只有500克。因此,橡膠被用來製作O形圈,而不必擔心被魚撕破。
相關材料
一般指可直接用來構成漁具的網線、網片、繩索、浮子、沉子(見圖)、釣鉤等其他屬具。廣義而言還包括製作以上各種材料的原材料,主要有纖維材料以及竹、木、石、玻璃、陶瓷、金屬(鉛、鋁、鐵、合金等)和橡膠、塑料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種浮子纖維材料,它是製造漁網的原材料。
要求具有較高的濕態斷裂強度和結強力、適當的伸長率、良好的彈性、柔挺性以及抗腐、耐磨、抗光、耐熱、耐化學腐蝕等性能,吸水性、縮水性較少,比重較小,以及抵抗黴菌、水生生物附著和蟲咬的抵抗能力等。
㈣ 漁具分鉤器怎麼使用
1、將線要纏鉤的一端卡在壓線板下,然後將線繞過導線槽;
2、將鉤柄卡在鉤座里;
3、將長線繞導線扣一圈,然後再繞過導線槽,保持鉤身和長線並排靠緊在一起;
4、撥動開關,轉動5-6圈;
5、順著導線扣滑槽推動導線扣,將長線推進導線槽;
6、拉長線,將線拉緊,然後推開卡鉤夾簧,將鉤拿出來。
㈤ 紡車輪使用方法,我是釣魚初學的,圖中的漁輪如何使用詳細一點嘿嘿
1、調整放電力,只有大魚才需要釋放力量,松開力,直到手拉出的管路剛好承受力。
㈥ 漁具配件連接器怎麼用
准備材料:連接器,魚線,牙簽
1、首先拿著魚線和連接器,將魚線穿過連接器的圓孔,然後再穿一圈
㈦ 海竿如何使用
海竿兒釣魚法
一、漁具
魚竿不必太長太粗,一般選擇價格40-50元左右的即可,配一個稍好一點的線輪,50元左右的就好,竿的長度在2米以內為好,注意:選擇竿稍碳素含量稍高一點的竿。魚線可以用碧濤6號(13.5kg強度)或碧濤8號(17.2kg強度),視垂釣水域魚種選擇魚鉤:如鯽魚較多,可用伊士尼7號鉤,如鯉魚較多,可用大一、兩號的鉤。此外,應選用較為靈敏的鈴鐺,全金屬的最好。鉛墜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視水域情況而定,如是淤泥底,可稍小,如是沙底,可稍大,如是流水,應稍大。
二、垂釣位置及下鉤位置選擇:
諺語:春釣淺(春季3-4月份應在淺水向陽處下鉤)
夏釣蔭(夏季5-8月份應在有樹蔭遮陽處下鉤)
秋釣陽(秋季9-10月份應在陽光充足的天氣,選淺水陽光照射的水域下鉤)
冬釣深(冬季11-2月份應在深水區下鉤)
諺語只是地方經驗的總結,釣友應根據自己所在地的季節、氣候情況稍微調整。
此外,春季是魚類產卵季節,在淺水處魚兒較多,如有活水流入,最好在流水與靜水交界處下鉤,必有豐富收獲。夏季應避開中午前後太陽暴曬時段,此時魚兒一般不會進食。如有暴雨,則雨停後最是釣魚良機。秋季水溫適中,魚兒准備過冬,食慾好,天氣好的日子裡,可見到水底淤泥泛起,此為鯽魚、鯉魚翻拱底泥找食物,看準位置下鉤,必有收獲。至於冬季,水溫較低,魚兒一般不太進食,應選擇香味較濃的餌料,在深水處下鉤,並可在下鉤處打窩子,方法是:用雙層紗布包裹雞蛋大小的誘魚香料餌,(扎緊,勿使漏出)用魚線系緊並附掛鉛墜,投於下鉤處,耐心等待,長時間沒魚上鉤也不可隨意起竿或移動魚鉤,冬季小魚一般不會亂竄,吃鉤的必是大魚。
三、魚餌製作的關鍵之處
海竿釣法的關鍵之處在於,有了好用的漁具並選對垂釣位置之後,餌料的配製是至關緊要的。有人釣了一天也沒有魚上鉤,多數原因是餌料製作不對頭。首先應說明的是,海竿釣法與手竿釣法的不同在於,手竿垂釣,魚兒是將被餌料包裹的魚鉤吞入口中,而海竿垂釣則是,餌料包裹爆炸鉤(組鉤),當餌料拋入水中後,很快融化成糊狀或霧狀,此時魚鉤上並不黏附固態餌料,而是在糊狀或霧狀的餌料溶液內,當魚兒吞食液化的餌料時,將魚鉤一起吸入。所以,海竿釣法的關鍵在於:餌料一定要能夠快速液化成糊狀。
我的做法:在漁具店購買鯉魚餌或鯽魚餌,到農貿市場買一些玉米粉(細粉),以魚餌和玉米粉1
:1比例將兩種粉混合均勻,到了釣魚點後,用湖水調和餌料,濕度為:手握成團,稍捏即碎,或者可以揉一花生米大小的小團,放入水盆浸泡,3-5分鍾內完全融化為佳。太濕則拋擲時易拋散,太干則不易裝鉤且不易融化。
四、需要注意的細節
1、用爆炸鉤時,應備一網眼較粗的抄網,網眼太小時魚鉤鉤入不易取出。
2、應備一條毛巾,取鉤時裹住魚身,按牢再取出魚鉤,否則魚身粘滑,極易被魚鉤鉤上手指,輕則皮破,重則要去醫院取出,醫生還應給你注射破傷風疫苗。最好備有取鉤器。
3、如果鈴鐺響了,但是魚兒並沒有上鉤,也應起竿,因為此時鉤已不再在餌中。
4、魚餌應用塑料袋子包好或放在帶蓋子的小桶內,以免失去水分變干。
5、起風而且風勢較大時,可將魚竿平放,竿稍指向上風,使魚線順風且貼近水面,也可在魚鉤連接器上加掛額外的鉛墜。
6、有時魚線忽然鬆弛垂向水面,而鈴鐺沒有響,應立即起竿,此時魚兒已經上鉤,正向魚竿處游來。
㈧ 這個漁具怎麼用
中間放餌料,同水雷性質
㈨ 魚具太空豆怎麼用教程圖片
子線:綁鉤用的,比主線要細2個號,取20cm,兩端綁鉤,綁好後將兩端重疊,讓一個鉤在下邊,一個鉤在上邊(一個線長一個線短),中間位置與八字環的一個環連接。
主線:先穿兩個太空豆,再穿漂座,再穿3個太空豆,穿一個鉛皮座再穿一個太空豆。漂座上下的4個太空豆用於控制浮漂的位置和做水位標記。鉛皮座上下的兩個太空豆用於固定鉛皮座的位置。穿好後將鉛皮座一端的主線與八字環的另一個環連接,主線就算做好了。量主線一個竿長,以你用的魚竿長度為准,最好主線比竿長出10cm左右。主線另一端折回一段打個結,使之成為一個環,在環的上方再打一個結,使環的上端有一個小環。魚竿前邊的軟繩上打一個結(盡量靠上)主線與魚竿連接時用兩個手指從兩結中間的雙股線中穿過,在從外側繞回,使雙股線呈一個活扣,扣在魚竿桿稍的尼龍繩上的死結後面就能使用了。用過後拉一下上面的結就能解開活扣了。
說實話說著確實有些復雜,不過看人家栓過一次就能看明白,其實很簡單。做好找個朋友幫你拴一下,多看幾次就熟了。
㈩ 怎樣正確使用魚竿啊
拴魚鉤你可以在網上找圖解,這里一句話兩句話是說不清楚的,或者怕麻煩可以直接請漁具店老闆教你,多練習就熟悉了。每次收竿後,一定要擦去魚竿上的水漬和灰塵。沙粒等 最後回家拆下每一節,用清水沖洗後陰干。在中魚時,特別是大魚一定要握住魚竿手把處,否則不當會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