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效果 » 手機拍舞台照怎樣拍好看
擴展閱讀
牡丹苗夏季怎樣管理 2025-05-20 19:05:57

手機拍舞台照怎樣拍好看

發布時間: 2022-03-31 13:17:20

⑴ 怎樣才能拍好舞台表演照

相對於前面介紹的不同光線下的人像拍攝技巧而言,展會及舞台環境下的人像拍攝最為復雜,拍攝對象基本都在移動中,照明時特殊的人造光線,拍攝距離和角度受限,對器材及拍攝要求都非常高,那麼如何拍好流光溢彩的舞台表演呢?

選擇合適的位置與攝影器材。觀看演出的時候,一般我們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隨意移動,但展會里的演出,我們卻可以移動位置,第一排的正中肯定是最佳拍攝位置。鏡頭方面,廣角和長焦鏡頭都會用到,使用廣角鏡頭可以拍攝舞台的全景,使用70-200mm這樣的變焦鏡頭可以拍到滿意的半身和特寫畫面。要想拍好舞台照片,相機的穩定性非常重要,藉助三腳架或獨腳架來增加相機的穩定性就顯得相當關鍵。

(抓拍到的瞬間表情)

在測光方面,你可能會認為舞台燈光復雜,使用點測光比較准確,其實,施工何種測光方法,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在光比均勻的情況下使用平均測光,光比不平衡的情況下使用點測光。為了防止相機的測光系統出現誤差,先進行試拍,再調整光圈與快門設置是最好的辦法。

最後,抓拍與連拍也是非常重要。舞台攝影對瞬間抓拍能力的考驗不遜於體育攝影,當我們試圖拍攝一個彈跳時,拍下的可能是一個落地的瞬間,還可能拍到的演員閉眼或皺眉,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眼明手快,提前了解演出內容,並對演員的動作有一定的預測能力,適當提前按下快門或者採用連拍的方式,才能抓拍最美的瞬間。

拍攝注意

舞台攝影的快門速度取決於表達的需要,如果你需要突出舞蹈動作的動感,就要使用1/30秒這樣的低速快門來突出動感。

⑵ 怎樣才能拍好舞台演出的照片

感光度調高些 快門別開太慢 拍出來就不會模糊了

⑶ 如何拍好舞台照片

盡可能的走近舞台。取得最接近的位置。因為舞台不同於日常攝影,場地都在十米半徑以上。所以,大可以盡可能的靠近。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因為受制於舞台場地的不同設計。很多劇場的最前排的位置,一般都低於舞台平面。視線看舞台需要仰視。這種也不好。所以,盡可能靠近舞台有一個前提是,至少使你的攝影視線與舞台在同一水平線左右。

理論上,中間位置為佳。

一般情況下,盡可能少使用閃光燈。很多場合下,也是禁止很用閃光燈的。使用現場光線,才是還原現場氣氛的真實性。原法原味。

一般情況下。根據不同的燈光環境及需要,比平明提高幾檔ISO。首先,舞台不比室外攝影,光線充足。其次,由於快門的原因(下面會講到),提高ISO是為了保留最大程度的背景(環境)光線。就算是在光線較為充足的電視台舞台,也不要以為主體光線充足了,就盲目降低ISO.由於各種相機的高感性能不同,這里不能詳細給出參數。只能說,一般情況下,高感差的相機,ISO值至少放到400以上。好點的相機,ISO最低值放到600-800。高感強勁的相機就不用說了。上限定在6400都沒有問題。比如D3S。

一般情況下。由於使用了長焦鏡頭,而且大部分舞台都是運動場景,或者乾脆就是要抓動作的鏡頭畫面。所以,快門一般都需要使用200以上。不太激烈的,一般200就夠了。動作很多,很快的場面,一般都需要在250以上。

一般情況下,使用你能用到的盡可能大的光圈。除了由於一般舞台光線不強的原因外。由於快門速度較高,所以光圈大很重要。由於離攝影主體較遠,所以不用太擔心景深不夠的情況。基本上,景深是能夠吃完一個人的。當然,很多人考慮到景深更大一點,適合快速對焦,或背景更清晰,更考慮到鏡頭的最佳光圈畫面素質的問題,如使用70-200的鏡頭,很多人都把光圈調到4來使用。

一般情況下。連拍的使用,一般是在一個精彩的高速動作的時候使用。更多的時候,使用抓拍,而不是連拍。抓拍只有一個關鍵點,熟悉一個動作,在一個動作停頓的瞬間按下快門。就得到一張靜止的運動相片。

END
注意事項
關於色溫。不需要太糾結。因為舞台光線一般情況下,千變萬化。不可能每張都調准色溫再進行拍攝。唯一的辦法就是,前期調好大概的色溫。並用RAW格式拍攝。後期再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⑷ 怎樣拍好舞台劇照

我來說兩句:
1、只要不站在舞台上拍,長焦就一定要。只要不是特許你閃光,大光圈一定要,不然,拍是拍到了,全是糊的,因為小光圈的情況下,快門速度一定很慢很慢;要不然,你就是高ISO,也就是高感光度,那噪點就上來了,DC沒有任何一款的高ISO能過關的,即使你只放小6寸。所以,要麼是麻點,要麼就是一坨模糊,要麼就是小人兒在大舞台上,分不清誰是誰。

2、說完上面一堆,也就把范圍限定在單反上了。這中間,按你的說法,6K多的和1W6K多的之間的區別,就在APS片幅和全片幅的區別上。APS片幅,其CCD或者CMOS,也就是感光元件,面積比DC包括你說的長焦消費機型,都大了很多,不是一倍兩倍的距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它直接影響到高ISO可用不可用、虛化效果等等,也就是DC和單反之間的質變。而全幅的單反,CMOS面積更比APS大幾倍,直接就是一張135底片那麼大,。以上所說,並不是指像素的問題,因為1/1.8英寸和全幅的都有1000萬像素的機器,同樣是1000萬像素,成像質量是兩重天。這就是為什麼單反在DC沖擊下依然存活得很好的原因:因為它們根本不是同一回事。

3、即使上了單反,只用小光圈的套頭,也不行,和第1條說的一樣,抓不下來,人是動的,相片是糊的。你的另外兩個用途中的人物搶拍,也需要對焦速度和大光圈虛化背景。所以還得上大光圈的人像中長焦牛頭,那也不是個便宜貨。就Nikon人像王85/1.4D來說,7000多塊錢一支吧,但上了這個,其他的就可以不考慮了(僅僅是說人像而言),另外50/1.4D也可以考慮,因為在數碼機器上嘛,那也是2000塊上下。佳能同級的也差不多。至於風景,自然要廣角,Nikon金廣角、銀廣角,都得幾千上萬。上面百年色友朋友說的可以參考。

4、結論:要麼上單反,因為攝影技術用單反來練習比DC要好得多,很多效果在DC上是看不到也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的。要麼考慮到經濟原因,買個佳能G7、松下LX2一類的便攜手動機器湊合拍拍,不要太講求舞台攝影的效果,人像和風景也還看得過去。更經濟的是買一些二手老機,以前的數碼,400萬級別的,頗有一些大光圈,比如松下LC5的2.0,還有奧林巴斯的5050,1.8的大光圈,也就是1000多塊錢,練手正好,除了慢點,洗6寸沒任何問題,而且這兩個的鏡頭,即使現在的新機器,能比得上的也幾乎沒有。

以上所說,僅供參考。只有選擇,沒有完美,弄清自己需要的,大膽上。祝選機成功。

⑸ 如何拍攝舞台照

1、選相機

目的:高感好,畫質好

舞台上經常是光線不足的(除非是傳統京劇),所以需要提高感光度(增強進光量)來縮短快門時間去凝固舞蹈動作的瞬間性,此時需要更高的感光度。

2、選鏡頭

目的:掌握更多的主動權(景別)

攝影席的位置距舞台中區的距離決定著選擇什麼焦段的變焦鏡頭更為有利 ,舞者活動的范圍在中區居多(除非特殊情況),參照是舞者在舞台中區表演時我們用長焦端拍下的舞者依然能分清舞者的五官而選擇。

舞者站在後去溢出了取景器為參照,舞台底線7m左右選擇24mm——70mm鏡頭,舞台底線15m左右選擇70mm——200mm鏡頭,舞台底線25m左右選擇100mm——300mm鏡頭。

3、選位置

目的:獲取理想的視域

首先用取景器觀察,盡可能把舞台平面安放在舞者膝蓋以下到腳面以上的中間位置而坐,因為舞台平面在構圖時會平分舞者的身體以及和畫框的關系。

如果選的位置具地面過高1.舞台平面就會平分舞者的身體造成比例呆板再者如果舞台平面超過舞者腰部之上舞者的身體比例上,多少情況下這樣會顯得地面很臟(俯拍),但是可以做為第二視角進行復拍。

舞台攝影一般分三種情形:

1、在演出現場抓拍2、在綵排時拍照3、專門組織拍照。

無論何種情形,都要做到:在拍攝前熟悉劇情,了解演出高潮;了解表演者的風格和表現特徵;拍攝時要抓住重要情節或表演的瞬間或相對靜止的一剎那。這樣才能得到真實生動的藝術照片。

因此,舞台攝影中,首先要了解不同類型的藝術表演的規律和特點;其次要了解主要「劇中人」在某一位置所構成的代表性場面,制定相應的拍攝計劃;

第三是准備必要的攝影器材,如小型相機、交焦鏡頭及各種附加鏡、高速膠片等;第四是適應劇情選擇好拍攝方位和角度,掌握好拍攝「瞬間」。

⑹ 單反如何拍好舞台照

大舞台,一個閃光燈是不解決問題的,理想是多設置幾個同步閃光燈,如果做不到,只好在相機上解決,就是提高iso,
iso太高,照片的顆粒會變大,在保證快門速度的情況下,盡量使用低的iso,
現在的相機都可以自動iso,
你可以使用快門優先,以保證照片清晰。

⑺ 舞台攝影,怎樣拍好舞台照片

舞台攝影是通過舞台上典型形象的形體動作變化和造型來塑造典型,表現的是舞台藝術的造型美、動作美、神態美和意境美,以此來表達思想情感。舞檯布光講究,變化萬千,是攝影愛好者十分喜愛的拍攝題材。但燈光變化較大、環境光線較弱,也為拍攝帶來一定的難度。拍好舞台照片,應抱我以下幾點。

5、舞台攝影的曝光

舞台攝影曝光是一幅作品成敗的關鍵。在舞台光線強弱變化較大時,採用何種曝光模式,通常是按舞台表演動作節奏的快慢和拍攝者的拍攝意圖來決定的。表演者移動的范圍不大,動作也不快,可採用光圈優先模式,先確定光圈,再由相機根據光線變化決定快門速度。如表演動作快速急劇,可採用快門優先模式,先確定快門速度,由相機自動決定光圈大小。

6、色溫平衡

舞台演出燈光使用色片較多,明暗和色溫變化很大,如果僅僅設定為一種白平衡模式,拍攝的圖片就會隨著舞台燈光色溫變化出現偏冷或偏暖的現象,甚至出現嚴重偏色。解決的辦法是,根據舞台燈光變化隨時調整白平衡模式,方可得到色溫准確的圖片。

⑻ 用手機拍照片要怎麼拍才能拍出好看的圖片

先用塊小鏡子當作手機擺位置,看看效果怎麼樣,記住:
1、女生右邊45度角傾斜最有魅力
2、盡量壓下吧,顯得臉瘦
3、頭發一定不可以遮著眼睛,眉毛淺的可以遮眉毛,眼睛是交流的窗戶,也是相片效果的重點,可愛的,嫵媚的,都靠他
加油哦美眉!

⑼ 如何用手機拍好集體照

老同事,老同學,老戰友,老朋友聚會的越來越多,拍一張集體照留影也非常普遍了。但是,要想拍到一張好的集體照片,尤其是數十人乃至上百人的合影照片確實不容易。常常好不容易把隊伍集合了起來,最後拍的照片還是不盡人意,有的人眼睛閉著,有的人歪著腦袋,也有隻拍到半個人頭等等。另外,拿著手機或者照相機拍照的人不在照片里也是個遺憾。當然,事後也可以做一些後期的ps處理,但總還是會有些瑕疵難以彌補。
這些年,我參加的老同事旅遊聚會活動很多,由我拍的集體照也不少。我不喜歡笨重的單反照相機,現在手機拍的照片也不差,完全可以勝任集體照的拍攝。
我在這里就不說拍攝的取景用光等技巧了,現在來說說手機拍攝集體照的一些體會,與朋友們學習交流。
首先,手機上的拍照功能可以設置到最高的拍攝像素,拍攝的照片解析度最好在1920X1080以上,每張照片有3M以上大小。
手機上都有自動拍攝功能,我一般不採用,因為集體照人多,很難都把握住快門拍攝的時間節點,有的人忍耐不住時間長睜眼,剛眨了一下眼睛就給拍下了。
其次,拍集體照站隊很重要,人多時站成兩列或者三列橫隊,後列的朋友要把頭插在前列兩位朋友中間,而且一定要緊靠前列,否則景深拉得太大,拍攝的照片里前後排人頭大小相差很大。
再說說拍攝,在手機屏幕上看清滿意的畫面以後,不妨先請大家整理一下頭發,衣服,完了以後,大家就一定不要再動了。集體照拍攝時,也要考慮到被拍攝者的耐心,不能把時間拖得太久。
最後一點很重要,現在大家流行拍攝時齊聲喊出「茄子」,這時把握按快門,能夠拍到大家都微微張嘴的笑臉。可是,有時候大家有些不太習慣,喊普通話「茄子」的聲音參差不齊,結果拍的照片還是不很滿意。
我在那次醫務室七十多位老同事大團圓拍攝集體照時,試了試告訴大家,我用上海話說「開心哇~」,大家就一起大聲說「開心~」,因為大家難得聚會確實開心,而且上海話「開心~」說起來順口,負責拍攝的朋友抓住這瞬間的機會,我們拍到了比較滿意的集體照。
朋友們,你們也可以試試看,祝你們拍到人人都喜氣洋洋的集體照。
附帶說一下,我的華為P9手機,有設置聲控拍攝的功能,當手機聽到「茄子」或者「拍照」的聲音時,能夠自動按下快門拍攝,我試過,不過還是沒有我的辦法好。
集體照可以找一個陌生朋友幫助拍攝,但有時候還是覺得自己拍得好,那樣自己就不在照片里了。
想要在事後把自己PS進去方便一點,建議你們拍攝第一張時,注意給自己留一個最邊上的位置,讓准備拍第二張照片的人站在另外一個邊上。自己拍完第一張以後,大家都別離開,自己也別移動拍攝位置,讓拍第二張照片的人過來接替你站在原來的位置上,然後你到預留的自己位置站好,等待拍攝第二張照片。這樣拍攝到的兩張集體照,PS時能夠很方便地合二而一,幾乎天衣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