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才能把毛筆書法練好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一門傳統的藝術,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學習毛筆書法應該是每個人的義務,怎樣練好毛筆書法呢?下面我帶給大家的是練習毛筆書法 方法 ,希望你們喜歡。
毛筆書法欣賞 毛筆書法圖片1
毛筆書法圖片2
毛筆書法圖片3
毛筆書法圖片4
毛筆書法圖片5
怎樣才能把毛筆書法練好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一門傳統的藝術,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幾千年來,猶如奔騰的長江、黃河源遠流長,現在我們偉大的繁榮昌盛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書法藝術傳統也需要更好的繼承和發揚,所以,學習寫好毛筆字是非常有必要的,那麼怎樣才能寫好毛筆字呢。
“書法”與平時所說的“寫字”是有所不同的,把字寫好是學好 文化 知識的內容之一,要求能做到正確,整潔和迅速,書法就不一樣,除實用外更重視“法”,著眼於美的創造。也就是說,書法比寫字有更高的藝術要求。
初學者一定要明確目標,選定道路,我們學習書法要求達到的目標不一定在學習的最初階段就能夠決定下來,固然,一開始就有很大的決心是很好,但是由於剛剛開始學書,還沒有體驗到學習的困難,更沒有領略到學習的樂趣,所以決心和目標容易落空,當然對責任心較強的學習者另當別論。
一、書寫姿勢很重要
初 學書法 ,必須養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它一僅直接關系著字的好壞,對不在長身體的青少年來說,若養成了不良姿勢的壞習慣,還會影響身體正常發育,開始學寫毛筆字時,應該坐著寫,而且全身各部位都要自然、輕松。因此,應該記住八個字:“頭正、身直、臂開、足安。”坐書桌椅的高矮要合適,椅子要坐穩,頭可稍向前傾,但不能左右歪斜。胸要挺起,右肩自然下垂,腰脊要直,前胸一可靠住桌邊。兩臂展開,右手按在桌上,但不可承受身體的重量;兩腿自然分開,腳要放平。正確的書寫姿勢,不是短期能掌握的,必須隨時注意,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已經形成的不正確姿勢,按照正確的要求下功夫糾正。
二、正確的執筆方法
要學寫毛筆字,還必須要有正確的執筆姿勢,前人流傳下來的執筆方法很多,這里主要介紹大多數人主張採用的五指執筆法。“拇指食指捏住筆,中指內鉤四指頂;五指托助幫四指,動作協調來動筆”。這 順口溜 說的就是“五指執筆法”。五指執筆法顧名是五個手指都要發揮作用的方法。五個手指的作用可用(掖)、押、鉤、格、抵五個字來說明,掖:講大拇指的作用,拇指前端要稍斜而仰,緊貼筆的內側,作用的方向是由內向外;押:講食指的作用,用食指第一節指彎處從外向內和大指相對提住筆管,作用方向是由外向內;鉤:講中指的作用。中指第一關節彎曲如鉤,鉤在筆管的外側,加強食指的力量。作用方向由外向內;格:講無名指的作用。無名指背,用內格連處頂住筆管,作用方向主要是由右向左外;抵:講小指的作用。即托在無名指的下面,起輔助作用。小指不要挨著筆管。用這種方法執筆書寫,每個手指各有其位,各盡其能,即有配合,又有輕、重、主、次的分工,揮筆自如,然而,同樣是五字執筆法,由於手指彎曲的角度以及執筆的深淺與松緊程度不同而各呈其勢。只要在書寫時手指,手腕能靈活方便,符合手的生理結構,要求,所執之筆能基本垂直於紙面,便是正確的執筆方法。
掌握正確的執筆之後,還必須掌握要領即指實、掌虛、掌豎、腕平,懸腕法,從而確保執筆的靈便。
除上述外,執筆還有松緊,高低問題。執筆的松緊及用力與否,對於初學者,只須了解寫大字執筆要鬆些,放得開;寫小字要稍緊,落筆比較准確,若均走極端,必然導致失誤。應該時緊時松,似緊似松,經過較長時間的訓練,最終達到“手隨意行,筆與手會”,心手兩意,翰逸神正的境界。另外,執筆的高低一般是根據書寫字的大小而決定,寫小楷字執筆要低,高、中、大楷字則執筆高一些。一般執筆離筆頭的根部約二寸左右為好。
三、用筆法
毛筆的運用,簡稱“用筆法”。用筆法是寫字點畫用筆的一般原則。用筆,廣義的是指使用毛筆的方法。狹義的是指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用好毛筆的重要目的首先在於寫好基本筆畫,而要寫好基本筆畫又必須用好毛筆。讓以用筆的廣義所指和狹義所指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對它們的理解完全可以統一起來。
要學好書法,用筆是關鍵。一般說來,筆鋒著紙後,准備動筆之時為起筆,筆鋒著紙後在紙上行走叫行筆;筆鋒在筆畫中運行到未端取回鋒作收是收筆。筆法有方筆,圓筆兩種,也可方、圓兼用。書寫起來一般運用藏鋒、露鋒、逆鋒、中鋒、轉鋒、回鋒、提、按、頓、駐、挫、轉等不同的處理技巧,方可寫出不同形態的筆畫,只有掌握了筆法才能隨心所欲進行書寫,在進行書寫時還應牢牢掌握中鋒用筆的原則,極力追求筆書的效果。在熟練地掌握了中鋒行筆以後。才可以練習和運用側鋒行筆。書寫時還要努力避免病筆。
“永”字八法。自古以來,初學寫字的人如何用筆往往以“永”字八法學起。什麼是“永”字八法呢?就是“永”字中的八筆。分別代表八種筆法。(即:側、勒、努、、策、掠、啄、磔)永字八法意在說明楷書的八種基本筆畫的形態特徵和方法。說它是基本筆畫,因為在一個“永”字中很難概括漢字的全部筆畫的寫法。“永”字八法之所以成為歷代寫書的楷模。據說“永”字的結體概括了一般字的所具有的筆畫,只要掌握了這幾種筆畫的用筆,就可以貫通一切筆法。
四、楷書入手是基礎
首先,楷書是通行和一種規範字。它結構規范,筆畫標准,筆順先後有定規,書寫工整,它所包含的筆畫是最豐富的。所以作為書法的基礎,學習好楷書的基本筆劃是非常重要的。
初學筆畫要力戒急燥,務使心平氣和。要多想少寫,寧慢勿快。少寫,不是說一天只寫幾筆或三五天寫一次,而是強調每寫一筆之前要認真讀帖,要認真琢磨,每寫一筆後,要認真對照字帖,發現差距,想出新的嘗試方案後,再去寫第二遍。“慢”也不是說動作慢,是說要“且慢下手”看清了字帖,記在腦子里,想好了如何用筆再下手去寫。如能做到每寫一筆,每寫幾筆就有收獲,進步一定非常顯著。
初學基本筆畫,難免有寫不好的情況,寫壞了的筆畫叫做“病筆”或“敗筆”要盡力避免出現病筆。首先,要堅持正確的執筆方法和書寫姿勢,監習要認真審視帖本筆畫的形狀,神態,體會筆的起止,使轉、運行、提按以及用筆的力度和速度。書寫時要意在筆先,下筆果斷,筆筆力到。
楷書是一種基礎字體,初學書法,先楷後行、草,是循序漸進的學書門徑,從楷入手,打好基礎,只有這樣,書法藝術的高樓大廈才能穩固地聳立起來。
五、臨摹
初學書法方法很重要,學習毛筆楷書,在初學的時候,要講究 學習方法 ,這是很重要的事,如果選擇方法對路,則能收到明顯的效果,如果方法不得當,往往就會事倍功半,白白浪費了學習時間,還容易走彎路,那麼,學習書法採取什麼樣的方法效果比較好呢?臨摹,是學習書法的重要途徑,臨摹,指的是“監書”和“摹書”兩種不同的學書方法,摹書有描紅、廓勾填墨、映寫等幾種形式,臨書也叫做“臨幟”就是照著字帖的樣子,學著去寫。
臨摹這兩種學習方法各有特點,“臨書”易失古人的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較易,“臨書”較難,或者說,摹書“思想勞動”的強度小,臨書“思想勞動”的強度較大。
有人誤以為摹書只是適合 兒童 學習的方法,其實這樣方法並沒有年齡的限制,對於具備書法基礎或書法基礎差的人都是十分必要的。例如高中學生,初學時也應該有這樣的過程,但是可以很快地通過這個過程。例如摹寫幾十個或一、二百個字,在對毛筆稍稍熟悉以後,便可以與臨帖穿插進行,每當遇到臨寫困難的時候,就用摹的方法去“理解和體驗”一下。
與摹書相比,臨書是學習書法過程中更為長期和經常的方式,認真得法的臨帖也是初帝者速見成效的唯一 經驗 ,臨帖不僅是初學時的方法,也是今後廣泛,深入學習的最重要的過程,我國歷代愛書法者,即便到晚年也樂此不疲地臨寫碑帖,許多功成名就的書法大家,在創作的同時,仍孜孜不倦的通過臨帖汲取著歷代名家所長,臨帖既是長期,艱苦的學習過程也是初學者稍有體會之後的至為樂趣的事情。臨帖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著學書的最終結果。
有初學者可能認為臨帖的方法太死板,不打算走這條路,這是一定不可以的,多少年來,尚沒有一例不通過臨帖吸取前人經驗,完全靠個人摸索和創新而獲成功的。
臨帖的要求可大體分為四步,一求位置,二求筆意,三求形神兼似,四求遺貌取神。這四步循序漸進,既體現在學習書法的全過程中又體現在每一類新的學習內容周期之中。
臨帖要多讀、多思、多臨、多對照、多讀,就是多看,看每個字的字形之美;多思,就是邊讀邊琢磨每個字的用筆結構特點;多臨,就是細心觀察和動腦思考之後,有了較深的印象要做到意在筆先,心中有數,然後才能落筆臨寫,要鍛煉書寫每一個字,一氣呵成的習慣,不要看一筆寫一筆,這樣容易把字寫得鬆散無神,字形不準確,多對照,說是每臨寫完一個字後,就把帖當作一面鏡子和寫出來的反復對照比較,查找用筆和結構方面較差的地方,然後再反復臨寫幾個同樣的字,一直到滿意為止,使每個字達到形象,神似。
總之,臨摹是學習書法的主要方法,初學者應該逐漸地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形象記憶能力,既不可能一概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僅不能鞏固已經取得的臨摹成果,甚至可能產生“回生”的現象。
『貳』 如何練字才能讓字寫的好看
1、讀帖
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我們讀黑體字的「中」,要讀出「中」的一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橫的長度是豎的長度的二倍,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這就是讀字形,讀結構。
2、描摹
「描」指的是描紅,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藍筆描寫。「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紙覆在範字上,沿紙上的字影一筆一畫的寫,又叫寫仿影。
3、臨帖
指把字帖置於一旁,看著字帖一字一字地寫在作業紙上,這種方法有利於掌握字的筆法筆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結構。
4、背帖
指在臨帖的基礎上把字帖去掉,根據自己的記憶,回憶字帖上的字形,將其寫在作業紙上的方法。這是練好字的關鍵一步,只有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有神,准確無誤。
5、創作
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寫法的基礎上,觸類旁通,悟出字帖上沒有的字的寫法。用圓珠筆寫字要採用坐姿,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由於圓珠筆寫的字小,所以筆尖的活動要在視覺效果最好的區域。
一般右手執筆,筆的位置要略偏右側。眼睛距紙面約30厘米,胸部距桌邊約10厘米。兩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
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別按住筆桿的左右兩側,中指第一關節左側抵住筆桿的下方,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貼靠中指自然彎曲成半握拳狀,起直轄市控製作用。拇指與筆桿接觸點到筆尖的距離約4厘米。筆桿斜靠在虎口上,與紙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
(2)怎樣練好看書法擴展閱讀:
筆畫歸納:
1、點
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運筆,有一個運筆過程。注意「點」也是有長度的,不能厾成圓點。書寫點時,先朝左上方輕快地落筆,筆尖著紙後,行至點的下端,提筆調鋒,折回點的中心,收筆離紙。需要出鋒的點,也應將筆毫收回到點的中心,再行出鋒。
寫點時筆尖運行幅度較小,但仍應保持起筆、行筆、收筆的完整過程。切忌下筆死按,不作調節。還須注意收筆圓滿,避免尾端毛缺、粗糙。
2、橫
由左至右平等運筆。關鍵是「橫要平」,不能一頭高一頭低,或頓筆頓成波浪形。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楷書的橫畫,一般都是左低右高,且於平直之中呈現出起伏變動的氣勢。
書寫時,根據需要,有長橫和短橫之分。長橫一般是兩端重,中間輕;短橫可以寫成左尖橫或右尖橫,筆鋒輕輕著紙,直下落筆(或斜下落筆),漸行漸重,行至尾端回筆,即為左尖橫;右尖橫落筆較重,漸行漸把筆提起來
橫畫的起筆和收筆不能寫得太重而形成竹節狀;還要防止兩端下垂過度,狀似擔柴,軟弱無力;同時,也不允許草率收筆而造成尾端毛缺。
3、豎
從上往下垂直運筆。關鍵是「豎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寫成豎鉤。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豎畫直立挺拔(藏曲於直),常在字中起支柱作用。豎畫下端呈圓狀的,稱為「垂露豎」,下端呈尖狀的,叫做「懸針豎」。
書寫時,筆鋒輕輕逆向著紙,向右橫落筆,然後向左將筆略提起,調正筆鋒後向下鋪毫行筆至尾端提筆向上作收。寫「垂露豎」時,行筆至尾端,應將筆毫再鋪開一些,然後趁勢向上收筆。寫「懸針豎」時,行筆至豎畫下半部,就應逐漸提筆寫成尖狀尾端,然後取勢空收。
4、撇
從右上方往左下方運筆,不要寫成點撇或橫撇。撇畫的尾端多數採用出鋒的寫法,往往呈不同程度的左彎劍頭狀。
書寫時,筆鋒輕輕逆向左上方著紙,再向右下方落筆,隨即提筆向左下方調鋒鋪毫,中鋒行筆,達中段後逐漸提筆,至尾端作勁健含蓄的出鋒,筆毫離紙後,迅速向右上方回鋒撇的尾端寫法與「垂露豎」的寫法相仿。
5、折
寫折筆時,折角宜方不宜圓。不要在轉角處大肆頓筆,寫成脫肩的兩個鈍角,要寫成一個直角。這樣寫出來的字,如用圓珠筆寫,就是類似火柴棍的幼圓體美術字;如用鋼筆書寫,就是標準的黑體字。
轉折是與前後筆畫連貫書寫的,所以,它沒有獨立的起筆和收筆。以橫畫轉折成豎畫為例:橫畫的起筆、行筆如前所述,行筆至尾端,不是提筆向左作收,而是提筆向下運行為豎畫,豎畫的行筆和收筆方法也如前所述。
6、捺
捺畫具有較明顯的曲折,左上段較細並略上拱,中段較長,由細漸粗且微下凹,末段在較短幅度內,迅速由粗壯轉為尖細。捺也稱為「波」,捺的整個過程稱為「一波三折」。
書寫時,先逆鋒向左上方輕落筆,著紙後折向右下方鋪毫運行,筆毫鋪足後即提筆調鋒,迅速向右出鋒捺出。筆離紙後,在空中向左作勢空收。寫捺畫時,動作要求遒勁而靈巧,曲折處要及時調鋒,鋪毫最足時不能把筆按死,要為迅速提轉出鋒作好准備。
7、鉤
鉤是承接別的筆畫而書寫的,沒有單獨的起筆。橫畫或豎畫收筆時,不將筆鋒完全收攏離紙,而只是略駐筆停頓,俟調整筆鋒後即向旁側迅速出鋒,形成鉤狀。鉤的有筆過程十分短促,但要求蓄力充沛,發勁集中。
8、挑
書寫挑畫時,先逆鋒輕著紙,再向左下方落筆,然後向右上方行筆,邊行筆邊逐漸提筆,至末梢,疾速出鋒,輕揚而尖銳。挑書寫速度不宜太慢,它用力於根部而得力於末梢。
『叄』 怎樣才能練好書法
中國書法是一種黑白藝術,練好書法的確不易。萬事皆有法,找准學習方法可謂不難。書法,是在潔白的紙上,靠毛筆運動的靈活多變和水墨的豐富性,留下斑斑跡相,在紙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構成。
1、 碑帖的選擇。碑帖的選擇是練好書法的關鍵。練習書法,應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一般應從簡單的大楷練起,逐步進筆,不可好高騖遠,欲速則不達。從楷書基本筆畫學起,即點、橫、豎、撇、捺、提、鉤、折八種。
2、 練習書法的一般規律是: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四練字形結構;五練分行布局。
3、 對於學習書法的人來說,平時所臨摹的碑帖就是自己的老師。拜師學藝,老師當然是越優秀越好,古人雲:「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碑帖是選擇練好書法的關鍵。
4、 不懈的堅持努力。練習書法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沒有幾年功夫是看不到成績,學不到精髓的。每天的練習非常重要,一定要固定時間堅持下去。
5、 如果遇到重要事情被迫延遲練習時間,那也要想辦法補上被拉下的練習時間。字無百日功,書法的練習需要的是鐵硯磨穿刻苦勤練的精神。
6、 書法能夠通過作品把書家個人的生活感受、學識、修養、個性等折射出來,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書為心畫"的說法,因此說不斷提高個人文化修為是學好書法的終級秘訣。
以上的就是關於怎樣才能練好書法的內容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