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給老人祝壽畫一幅什麼樣的畫合適
福壽康寧圖吧,我見過一幅劉海青的壽桃圖,就是這個題詞,寓意好,非常適合送給老人祝壽,給你奶奶送去肯定很喜歡的。
⑵ 如何給老人祝壽
外祖父70歲即將到了,你們想為他祝壽,表示一下你們小輩的敬意和一片孝心,我認為值得稱贊。現在生活好了,給老人做壽,使老人家在經過幾十年奔波勞碌後享受人生樂趣,也實在應該。何況我國人民歷來注重這種家庭倫理道德。至於如何做壽,並沒有什麼明文規定,不過我想,首先要破俗,舊社會那種繁文縟節,如幾跪幾拜等,當然不能仿效,但完全應該做幾件新穎而朴實的事來表示。比如,吃的方面可以送生日蛋糕、長壽面,做些佳餚來慶賀;用的方面,視經濟情況買些老人用品,象輕便按摩器、葯枕、拐杖等,特別是他曾念叨過要買因故尚未買的東西,這次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他,相信他一定會格外高興。我同時以為,現在老人退休後,在物質上,由於他們本身需求不高,相對並不貧乏,倒是精神上由於兒孫們學習工作繁忙,較少有空閑陪他談談心,他一定會不時感到寂寞。針對這點,我建議,在你們為老人祝壽時,要盡量熱情地陪他談談心,除祝他健康長壽外,還可以突出頌揚他為社會作出的奉獻,為養大兒女所付出的辛勞。還可以為老人表演點節目助興。另外,有些晚輩身在外地回不來,可以寫封祝福祝賀信,最好是寄一盒錄音帶,把對老人的思念和祝願錄下來,或唱一首歌曲,在祝壽會上播放。我想,老人聽了一定會很開心。
此外,更重要的是,為人兒女,對外祖父及其它老人,不能一年只孝敬一天,應該經常有照顧老人之心和愛護老人的責任心、感情。我希望你和你的同輩人能做出個榜樣來,使尊老這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⑶ 七十大壽有什麼講究
祝壽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也多臨識賀。整壽禮有壽幛、壽衣、壽人(糕點)、壽桃(面蒸)等;一般過壽只有壽人、壽桃。
生辰 商洛人對生辰甚為重視。嬰兒有看三天、過十天、過滿月、過百天、過周歲。中年人講究過三十六、四十九,俗稱「門檻子」。到這一天,家人用紅布做成紅褲帶系在腰間,或用紅布做成內衣穿上,意在消災滅難;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壽、七十大壽,表示祝賀。還有過七十三、八十四大壽的。主要因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避難。過生辰日,窮苦人,無甚講究,有錢人,大操大辦,設大宴,前去祝賀的叫「吃生日」,送厚禮。給娃「過歲」,外婆家給送疆繩、銀鐲、銀鎖、銀項圈。
⑷ 祝壽習俗有哪些
壽文化
祝壽源自一種質朴的感恩思想。嬰兒出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一到自己生日時,就用一定的形式表示對母親的感恩和紀念,後來發展成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賀,並演繹出祝壽文化來。
祝壽這一習慣在我國很早就存在了。傳說在堯的時代華山封人就曾向堯祝壽,這是指對老人祝壽,祝他健康長壽,青春永駐。而普通人過生日,大約是南北朝時興起的,到唐朝,祝賀成人生日的習俗已很流行。史料記載,唐太宗生日時,宴會百官,臣下上表把皇帝生日這一天定為千秋節。民間不管給老人祝壽,或年輕人過生日,或給孩子過生日,都是在家庭或親屬、朋友間進行,屬民間風俗習慣,無可非議。
中國人的壽文化豐富多樣。遇到以下年齡更要隆重慶祝:
六十六,是壽俗中最為隆重的一次。因為這個年齡,佔了兩個六字,照中國的風俗習慣,預示著六六大順。老人和晚輩對六十六歲慶壽活動都非常重視。「六十六,娘吃閨女一塊肉」,此俗在河南漢族中很是流行。父母活到六十六歲過生日那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給父母拜壽,壽禮必須是一塊豬肉。這塊肉表示著女兒是父母身上的一塊肉。女兒長大了,趁父母六六大順之時,買肉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情。雖然是買的肉,也意味著是割自己身上的肉。為此,對賣肉者不能計較肉的多少,也不能討價還價,還必須是一刀割下來,有多少算多少,全都送給父母,以顯示閨女對老人的敬意。
七十三、八十四是老人的忌年,豫北稱它為循頭年。民間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說法,因此每當老人到了這個年齡,心情都特別緊張。當父母活到這個年齡的時候,做兒女的,要幫助老人渡過難關。趁父母生日時,買條活鯉魚,讓老人吃了。鯉魚善「竄」,這一「竄」,老人就算過了難關,以後就會平安無事了。豫南有些地區,要把壽魚放在鍋里整個燉,放鹽、蔥、姜等作料調味。燉魚時不要翻動,待魚湯煮成白色,魚肉化在湯里時,將魚湯盛出請老人喝了,然後小心翼翼地將魚骨架放在村中的河裡順水漂走,他們覺得這樣老人的災禍就可去除了。在豫北一女兒要在父母循頭年的時節,選擇農歷立春的清晨,天色還未發亮時,以滿懷祝福的心情,將親手煮的兩個熟雞蛋拿到麥場上,骨碌幾圈後,回家讓父親或母親躲在門後吃掉。這樣,父母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就會像雞蛋滾麥場一樣,平安度過循頭年。在北京人們認為,人活到這個歲數如果度得好便能長壽,否則,便可夭折。人們為了長壽,所以在這樣的年歲倍加小心,並想辦法「破解」以圖長壽。常用的辦法是系紅布腰帶,傳說紅色可以避邪消災。老北京還有在本命年和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壽齡雅稱
中國人對老人的年齡有很多雅稱,均含有不一樣的含義。六十歲稱為「花甲」,又稱耳順之年。源自孔子《論語》中「六十而耳順」。六十六是比較珍視的一個壽誕。許多地方都有為老人做六十六壽的習俗。一般用六十六樣食物來預示老人健康長壽。七十歲被稱為「古稀之年」。古時七十又稱「杖國」,意思是這個年齡可以拄著拐杖來回行走。八九十歲稱為「耄耋之年」。給八九十歲的老人賀壽,常送帶有蝴蝶及貓和折枝花組成的圖案。貓是「耄"的同音,蝶是「耋"的同音,是「耄耋富貴"之意,喻祝老人長壽之意。九十歲又稱為「九齡」、「眉壽"等。由於人老眉長,眉長則壽長。一百歲稱為期頤之年,百歲為人生之極,故日期;此時生活需要人照顧,故日頤。
吃長壽面
過生日時,還要吃長壽面,據說是從西漢盛行的。漢武帝迷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臣下閑聊,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漢武帝說:「《相書》上說,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一寸,就可以活到一百歲。」
此時坐在旁邊的詼諧笑星東方朔就哈哈地笑了出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一百歲,人中一寸長,彭祖活了八百歲,他的人中便長八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漢武帝和眾臣聽後都大笑起來,看來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不過《相書》上明明寫著,皇上也相信,於是眾臣下就想了個變通的方法,臉者,面也,「臉長即面長」。給漢武帝祝壽時臣下就獻了碗不切斷的長面條,聽完解釋,漢武帝很高興地吃了。眾臣也仿照皇上過壽時吃長壽面。後來這個風俗傳到民間,很快流行開來。因為我國食品中面條歷史最為悠長,吃長壽面既簡便易行,又含延年益壽之意,即使困苦的平民執行起來也不會有多少困難。現今的長壽面有了講究,壽面要求三尺,每束需百根以上,盤成塔狀,用紅綠鏤紙拉花罩上面作為賀禮,敬獻壽星,壽面必須雙份。祝壽時擺於壽案之上,壽星吃壽面時要舉辦儀式,發表祝壽辭,在一片歡樂氣氛中挑起第一箸面吃掉。
獻「壽」字
祝壽還時興一個風雅的壽禮,向壽星敬獻大「壽」字,書寫者常常是大家,真草隸篆。壽字的多種寫法,異彩紛呈,積時久遠競形成「壽字文化」。壽字的寫法有一百多種,有的索興獻上寫法各異的「百壽圖」。最有名的是清代馬德昭書寫的高157厘米的大「壽」字,不僅運筆剛勁挺拔,氣勢雄偉,並且獨具匠心,用「九十九」和「廿一」五個數字形成了草體壽字;九十九加上二十一等於一百二十,叫「花甲重周」,祝賀壽星活到一百多歲,兩度花甲之年。「百壽圖",表示了人們長壽百歲、吉祥如意的願望,也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藝術。千百年來,「百壽圖』』在民間一直廣為流傳,至今仍是人們慶賀壽誕的佳品。
獻壽圖
壽山福海圖:在祝壽圖中,多指繪以蝙蝠圍繞海中山崖飛翔,之所以繪以蝙蝠,是因「蝠"與「福」諧音,象徵有福;突出於海面的山崖是壽石,石頭上端長有靈芝,來比喻長壽如意。類似的吉祥圖還有「海屋添壽」圖、 「福如東海」圖、 「壽比南山」圖等。明朝時節,官員服飾及瓷器上多繪以「壽山福海」圖。從吉祥話到吉祥圖,充分表達了人們對於長壽的渴望和祈求。
松龜鶴圖:在祝壽圖中,普遍用松、鶴、龜等來表現吉祥。廣為流傳的主要有松與鶴、鶴與龜的組合形式。如「松鶴延年圖」、「松齡鶴壽圖」、「龜鶴齊齡圖」等,以表延年益壽、品德高尚之意。在中國文化中,松是長壽之木,它耐寒耐旱,四季常青,霜、雪不凋,生命力極強。古人將松壽命長的特徵加以神秘化,使其成了長壽不老的標志。鶴在人們心中是吉祥之鳥,其地位僅次於傳說中的鳳凰。古人覺得鶴是長壽仙禽,鶴齡、鶴壽都是民間祝壽時常用的吉祥用語。龜因為其壽命之長和其靈性,也被人們所崇拜,有萬年靈龜之說。人們把百歲稱為「龜齡」,來表示長壽。
八仙慶壽圖:祝壽圖中多有八仙慶壽、八仙過海圖。民間公認的八仙為鐵拐李、漢鍾離、曹國舅、何仙姑、張果老、呂洞賓、韓湘子、藍采和。民間有許多關於八仙的傳說。傳說八仙經常赴王母蟠桃宴會,一次八仙在壽宴上吃飽喝足後,歸途中遇海。呂洞賓提議八仙不得乘雲而過,須各以物投水,乘所投之物而過。於是八仙各用其獨門法器渡海而去,因此就有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之說。故民間將其作為祝壽題材,成為祝壽中必不可少的形象。
送燈花兒
燈花用彩色燈花紙捻成花形,蘸上香油,燈花的數目比作壽者的歲數要多兩個,一個為「本命年」,一個為「增壽年」。晚間由作壽者上香點燃,由其子女每人托一燈盤,列隊至大門外與神碼、敬神錢等共焚之。
祝壽詞
在祝壽時,一句常用的祝賀語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此典出自道書。相傳古時青州衡王五十大壽的壽宴上,來了一個乞丐,不等人請就大大方方地坐於上席。管家向他索要壽禮。他則脫下身上的衣服,蘸上酒,向南山上扔去,說禮在山上。眾人一看,果見南山上出現了一個金光閃閃的大壽字,全場一片歡騰。從此就有了「壽比南山"的佳話。
常用的祝壽詞有:
通常是壽星的兒子們獻上:祝老壽星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祝老壽星日月昌明,松鶴長春。
祝老壽星笑口常開,天倫永享。
老壽星女兒、女婿們獻上:祝老壽星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祝老壽星萬事如意,晚年幸福。
祝老壽星生日快樂,後福無疆。
老壽星孫子、孫女們獻上:祝老壽星吉祥如意,富貴安康。
祝老壽星事事順心,幸福長伴。
祝老壽星笑口常開,身體安康。
⑸ 老人祝壽該怎麼辦有哪些傳統規矩
老人“過壽”的意思其實就是給老人過生日。但我認為給家裡德高望重的老人過壽不能像小輩過生日一樣簡單,50歲以上的老人,每隔十年過一次大壽。
老人過壽時,會由家裡的小輩邀請很多親朋好友,一來圖個熱鬧,更重要的是顯現小輩對老人的尊重,讓老人能夠獲得更多的祝福,“兒孫滿堂”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說法,顯示著家庭和睦幸福。
我認為之所以要隆重的安排老人的壽宴,有兩點原因。第一點原因便是:延續中華民族敬老的傳統美德,和親戚們同聚一堂,表達對老人的祝福。第二點原因便是:讓老人有個心靈慰藉。老人一生為子女忙碌,含辛茹苦的將子女養大成人,看著長大的孩子們為自己慶祝生日,老人的內心也會感到溫暖。
⑹ 1950年屬虎2021年過71周歲生日有什麼講究
過九不過十。
71周歲不宜大辦,79可以大辦。
⑺ 給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 給老人該不該做壽
做壽的講究:過壽時,親朋好友要為壽星准備壽幛、壽燭、壽桃、壽面,禮品列陳,紅燭高燒,敬過祖宗神祗,晚輩按輩份跪拜祝壽,送上壽面,壽翁壽婆分「壽錢」,而後親友前來祝壽。給老人祝壽是晚輩對長輩的敬重之舉,所以子女應該給老人做壽。
壽的定義:年齡久長之稱。
古時候,人有上中下壽之分,120歲稱上壽,100歲稱中壽,80歲稱下壽。所以年輕人慶祝生辰,只能稱「做生日」,不能稱「做壽」。
只有年達50或60以上者慶祝生辰,才可稱為「慶壽」,但為壽翁壽婆者,總會自謙稱:「小生日,何必太隆重。」所以「壽」與「生日」,又被當作「尊敬語」與「自謙語」應用。
(7)怎樣做祝壽圖片71歲2021年擴展閱讀:
祝壽儀式:
祝壽無一定的儀式,古時通常晚輩賓客,僅向壽堂行三鞠躬禮,壽星可定時出堂受賀;其餘時間則由子侄輩在禮堂答禮。新式壽誕,常在宴會之前,由壽星分切蛋糕餉客。壽慶的招待:慶祝壽誕,一般都是經濟較富餘者方能進行,所以在招待上比較講究。
古時在壽誕前夕,就開始宴請至親好友,稱為「暖壽」;中午為面席,取其「長壽」口彩;晚間為大宴。次日,尚有宴席,以謝執事。
壽慶宴席,有兩項內容似乎是必不可免的:一是要由壽翁(壽婆)吹生日蛋糕上的蠟燭,然後分吃蛋糕;二是要吃面條,以討長壽的口彩。
現今,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倫文化的濃重,人們過生日不象過去那樣,小孩過生日吃幾塊蛋糕,老人過生日打幾壺酒,弄點好吃的就算過生日了。而今形式多樣,文明崇尚,親情濃重,生日人開心。特別是古稀、八十、九十和百歲老人過生日,更是講究了。祝壽的風俗更濃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做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祝壽
⑻ 祝壽相冊怎麼做
很簡單的事情,到51或56那我隨時都可以幫你做,但是你要有圖片給我!,真的要幫忙的話,可以找我!
⑼ 七十的老人過生日做什麼樣的蛋糕圖片
一般就是仙桃的樣子。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也多臨識賀。整壽禮有壽幛、壽衣、壽人(糕點)、壽桃(面蒸)等;一般過壽只有壽人、壽桃。
一般民間做壽七十歲為「大壽」八十為「上壽」九十歲為「老壽」、百歲為「期頤」都盛大祝賀。親朋好友送來賀禮,並演戲一面喝酒一面看戲,戲的內容以富貴長壽為主。壽宴中,一定要有「豬腳面線」這一道菜。壽星還要盛裝,坐在正廳接受子孫拜壽。但有些人因相信相命師「鐵口直斷」,某些年歲不敢作壽,以免被黑白無常帶走。
七十古來稀,在不缺吃、不缺穿,經濟條件較好的情況下,送錢意義不大,應送一件既實用又對健康有好處的物品,比如,現在市場上銷售的一種控溫加按摩的洗腳盆,就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禮物,既能體現子女的孝心,又對老人的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保健作用。
⑽ 七十歲應該要怎麼做壽好
祝壽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也多臨識賀。整壽禮有壽幛、壽衣、壽人(糕點)、壽桃(面蒸)等;一般過壽只有壽人、壽桃。
生辰 商洛人對生辰甚為重視。嬰兒有看三天、過十天、過滿月、過百天、過周歲。中年人講究過三十六、四十九,俗稱「門檻子」。到這一天,家人用紅布做成紅褲帶系在腰間,或用紅布做成內衣穿上,意在消災滅難;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壽、七十大壽,表示祝賀。還有過七十三、八十四大壽的。主要因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避難。過生辰日,窮苦人,無甚講究,有錢人,大操大辦,設大宴,前去祝賀的叫「吃生日」,送厚禮。給娃「過歲」,外婆家給送疆繩、銀鐲、銀鎖、銀項圈。
一般民間做壽七十歲為「大壽」八十為「上壽」九十歲為「老壽」、百歲為「期頤」都盛大祝賀。親朋好友送來賀禮,並演戲一面喝酒一面看戲,戲的內容以富貴長壽為主。壽宴中,一定要有「豬腳面線」這一道菜。壽星還要盛裝,坐在正廳接受子孫拜壽。但有些人因相信相命師「鐵口直斷」,某些年歲不敢作壽,以免被黑白無常帶走。
做壽老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
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非真正逢
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歲數。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
人們為討個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作大壽前要
向至親好友發請柬,發放日期一般在作壽的前三日,否則為失禮。民
諺日:「三日為請,二日為叫,當天為提來。」親友接到請柬,便准
備壽禮屆時前往,俗稱「拜壽」。主人還要大擺壽宴,賓客痛飲,有
的還請來堂會,增加喜慶氣氛。
拜壽也稱「祝壽」。老人作壽時,親朋好友前來祝賀。禮物多為
壽桃、壽面、布匹及帶壽字的糕點。布匹俗稱「壽帳」,均掛在院中
天棚四周以向客人展示。壽帳上寫些吉祥語和被送者、送者姓名。送
給男子常用「仁者有壽」、「貴壽無極」,送女子則用「蓬島春藹」、
「壽域開祥」等。
壽堂一般設在堂屋,正面掛壽簾,兩旁配有對聯書些如「福如東
海」、「壽比南山」等古語。八仙桌上擺有香爐、蠟千、壽蠟、「本
命延年壽星君」神碼兒,以及黃錢、紙元寶、千張,使之下垂供案兩
旁。條案上擺壽桃、壽面等寓意長壽的食品。八仙桌正前方地上放置
一塊紅墊子,供拜壽者跪拜時用,平輩以上者拱手,以下者叩頭。
送燈花兒燈花用彩色燈花紙捻成花形,蘸上香油,燈花的數目比
作壽者的歲數要多兩個,一個為「本命年」,一個為「增壽年」。晚
間由作壽者上香點燃,由其子女每人托一燈盤,列隊至大門外與神碼、
敬神錢等共焚之。
坎兒年人到年老時壽命上的關口,北京有句老話:「三十三大拐
轉,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又「人
活五十五,閻王數一數。」33、55、66、73、84都為坎兒年。人們認
為,人活到這個歲數如果度得好便能長壽,否則,便可夭折。人們為
了長壽,所以在坎兒年倍加小心,並想辦法「破解」以圖長壽。常用
的辦法是系紅布腰帶,傳說紅色可以避邪消災。老北京還有在本命年
和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送篇祝壽主持詞
祝壽主持詞
各位來賓、各位親朋好友,大家中午好:
又是一個萬物爭榮的盛夏,也到了五月花季盛開的時候,在公元2005年5月14日這個美好的日子裡,我們歡聚一堂,在這里為陳喬壽老壽星舉行七十大壽儀式。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老壽星及其家屬,向在座的各位至以最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掌聲)
今天我受老人兒子的委託,做此次壽宴的主持人。說句實在話,我並沒有播音員那磁性的嗓音,但為了表達我對老人的一片祝福心情,我滿臉微笑地登上這主持的舞台,還希望大家能給我以掌聲鼓勵。(謝謝)
在這里我謹代表所有的嘉賓,祝願老人家增福增壽增富貴,添光添彩添吉祥。
諸位朋友、各位來賓,今天真是群賢畢至,鼓舞歡欣。前來祝賀的有老朋友、老鄉親,還有不少放下農忙趕來的親屬們,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前來赴宴、祝福。這正是:親朋共享天倫樂,歡聲笑語壽滿堂。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老壽星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是「壽」字,寓意就是福壽滿堂、歡樂遠長。在這里讓我們共同祝願老壽星壽比南山、天倫永享。
「人生七十古來稀」,在七十年的風雨中老人家寒心茹苦地將六子二女扶養成人。七十年風風雨雨,七十載生活蒼桑。歲月的淚痕消消地爬上了他的額頭,將老人家的雙鬢染成白霜。大千世界裡,孩子們把心中的話語都灑向老人那寬厚慈愛的胸膛。「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認真工作,發奮圖強」簡單的話語,讓兒女鐫刻在心,永記不忘。老人的辛苦並沒有白費,在他的教育下,子女們都已經長大成人,為老人贏得了無尚的榮光。現如今老壽星一家是五世同堂,正可為兒子孝,兒媳能,女兒賢,女婿強。就連在校學習的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們也是聰明伶俐,成績優異,捷報平傳,後繼有人。(掌聲)
讓我們一起恭祝老壽星,福如東海,日月昌明。松鶴長春,春秋不老,古稀重新,歡樂遠長。同時也祝願在場嘉賓的每一位來賓都幸福安康!最後祝各位來嘉賓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讓我們共同渡過這美好的時光,下面我宣布壽慶正式開始。
首先,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請老壽星的家人把老壽星扶上壽堂。(請放鞭炮)
下面舉行拜壽儀式。
首先請老壽星的兒子輩代表獻祝壽詞。
請老壽星的孫子代表輩獻祝壽詞。
1、請老壽星的兒子、兒媳上堂拜壽
一拜,祝老壽星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二拜,祝老壽星日月昌明、松鶴長春;
三拜,祝老壽星笑口常開、天倫永享。
(請老壽星的兒子、兒媳們獻壽詞)
請老壽星為兒子、兒媳們回贈祝願詞
2、請老壽星的女兒、女婿上堂拜壽
一拜,祝老壽星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二拜,祝老壽星萬事如意、晚年幸福;
三拜,祝老壽星生日快樂、後福無疆。
(請老壽星的女兒、女婿們獻壽詞)
請老壽星為女兒、女婿們回贈祝願詞
3、請老壽星的孫子、孫女上堂拜壽
一拜,祝老壽星吉祥如意、富貴安康;
二拜,祝老壽星事事順心、幸福長伴;
三拜,祝老壽星笑口常開、身體安康。
(請老壽星的孫子、孫女們獻壽詞)
請老壽星為孫子、孫女們回贈祝願詞
4、請老壽星的外孫子、外孫女上堂
一拜,祝老壽星壽比天高、福比海深;
二拜,祝老壽星日月同輝、春秋不老;
三拜,祝老壽星生日快樂、福星高照。
(請老壽星的外孫子、外孫們獻壽詞)
請老壽星為外孫子、外孫回贈祝願詞
這正是喜看兒女站堂前,只願家風代代傳。讓我們一起點燃生日蠟燭,唱起生日歌,共同祝願老壽星增富增壽增富貴,添光添彩添吉祥。一家人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共創美好未來。
請攝像師為老壽星全家照張全家福。(照完後)
現在有請老壽星吹滅生日蠟燭,分享生日蛋糕。(奏生日快樂)
各位朋友、各位來賓壽慶到此就結束了,有請老壽星起駕入席,同大家共進壽宴。壽宴後有陸良縣工人文化宮管樂藝術團為大家帶來精彩文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