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拍攝好舞台攝影
為了拍攝好舞台好藝術照片,除了准備好攝影器材,熟練使用它們外,還要熟悉了解舞台表演劇目的內容、特點,確定拍攝方法,是用現場光拍攝,還是閃光燈拍攝,是綵排時組織擺拍,還是演出過程中抓拍等。
2、現場抓拍
雖然組織拍攝也是在現場,但拍攝方法與抓拍有區別。抓拍要靠攝影者敏銳的觀察力和預見性,還要有熟練的攝影技巧。現場抓拍是舞台攝影的最佳方法,雖然難度大一些,但呢個鍛煉攝影者,能拍出優秀的作品。要出作品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抓拍演員的動態。動態舞姿可用較高快門速度,也可用較慢快門速度,兩者的動態效果區別較大。
2)注意抓拍演員的表情。拍攝演員的中近時,演員生動的表情最能刻畫人物的神態。
3)注意音樂結構變化。演員的動作是隨音樂結構的變化而變化。如戲劇里急促的音樂伴奏出現,必定有演員的亮相造型。
4)注意抓提前景。有時完全按照結構與快門同步拍攝會有滯後現象,只有恰當地提前按快門才能抓住演員的精彩瞬間。
5)注意劇情高超。無論哪個劇種,表演都會有平緩抒情、高昂急促、高潮到來時為較好的拍攝時機。
6)注意使用相機的連拍模式。對於演員變換幅度大,速度比較快,高速旋轉,跳躍的動作,使用連拍裝置能成功抓住某一個經常瞬間。
B. 大型演出的拍攝技巧
下面給大家整理了6條有關於舞台攝影的拍照技巧,快來看看吧。
拍攝舞台表演的場景,閃光燈就不要使用了,閃光燈的使用會對舞台上的演員有干擾,影響演出,其次,距離舞台太近則會出現大量的亮塊兒,太遠又沒什麼作用,容易適得其反。
拍攝建議:
1、raw格式拍攝:
在舞台燈光的變化下,明暗變化非常大,在舞台表演過程中的拍攝,會由於光線的變化出現過曝或是過暗的情況。而raw格式拍攝,能夠很好地保留照片的亮部和暗部的細節。無論是對於攝影的拍攝還是後期的處理都是很方便的。
2、三腳架
在舞台表演過程中的拍攝時,經常會出現長時間拍攝的情況,如果不想手持的時候太累,建議帶上一個三腳架。不過如果手持還能接受,並且需要經常移動拍攝位置,擔心移動拍攝麻煩,就建議手持。
3、拍攝角度
拍攝角度也分為機位角度和拍攝位置,如果是定點拍攝,則一定要選擇好的拍攝位置,否則如果移動太頻繁,則非常容易影響到觀眾的觀看體驗。如果需要移動,則需要選取靠前的位置,以較低的機位拍攝,避免影響到他人。
4、大膽構圖
拍攝舞台內容,其實更多的是進行動態畫面的捕捉。不能像拍攝風光照片那樣,話費太多的時間在構圖上。所以,我們可以在看到畫面的時候進行裁切,然後進行再進行二次構圖,因為是raw格式,所以裁切也不會對照片像素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5、連拍模式
舞台表演的拍攝,通常難度在於精彩動作的捕捉。而連拍能帶來的,就是連續拍攝一連串的動作,相比抓拍,連拍的難度要更低一些,只需要在拍攝完以後,選取表現力強的照片即可。相機的ISO建議選擇在800—1600左右,當然,具體情況根據選擇適合的ISO數值。
6、相機檔位以及測光模式
由於拍攝舞台,抓拍或是連拍的畫面較多,所以建議使用快門優先或是手動M檔為佳。而測光模式則建議使用中央重點平均光,這么設置可以完成多數的舞台表演的拍攝。不過還是那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們可以先進行測光拍攝,在看到實際效果的時候根據具體的問題進行調整即可。
拍攝舞台表演,其實更多的都是對光線的掌控,在此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過曝或是過暗的情況。所以拍攝的時候,我們要根據舞台燈光的變化去調整參數,死記一個參數,是無法達到完美的拍攝狀態的。
C. 單反相機怎麼拍演唱會高清照片
KX的高感不錯。
1、你最好配大光圈鏡頭,例如DA*50-135/2.8,DA*200/2.8之類,因為長焦,你可以很方便的拍清楚sj的臉(我不知道sj是誰。),大光圈保證進光量,可以提高快門速度。
2、用高感,KX的高感可以開到3200來用,回來縮小照片噪點還是可以忍受的。
3、最好用RAW模式,但要配大容量的卡,回來用賓得隨機光碟的軟體來導出,此時,ISO可以用到4000左右(提前設定感光度1/3步長)。
4、用P檔,P檔下選擇光圈漂移,使用最大光圈拍攝,這樣相機會提高快門速度(相比於AV檔來說)。雖然理論上這是不可能的,但實際上賓得的機器會出現這種情況。AV檔比P檔快門慢很多。
5、快門自動隨光圈變動,不用去管,但如果在極端情況下,ISO達到1600之後,用50mm以上的鏡頭,光圈最大,快門仍然不到50,那麼可以選擇提高ISO。
6、記住,最開始最好從ISO400試起,覺得快門不夠,再適量調整ISO;光圈一定要最大。
7、曝光值EV,看當時情況而定,一般EV+的話,快門會慢些。
D. 單反拍攝舞台效果如何調節參數
相機舞台攝影應該怎麼設置:焦距:200mm光圈:F/2.8LSO:1000曝光時間:1/400s
定點拍的話盡可能帶腳架,大光圈,高ISO,不方便閃光燈或交燈燈影響效果時,一般可設到800或以上,舞台燈光變化復雜,注意曝光補償,
如大面積黑背景時可用些負補償,或用點測光,總之首先是拍實照片,再去考慮高ISO會影響畫質。在快門允許情況下降低ISO。
測光部位應以演員臉部為主。不能測光一次便一勞永逸,視覺感受對演員在舞台位置變化而引起的亮度變化並不敏感。
(4)怎樣用相機拍演出照片擴展閱讀:
與其它攝影體裁相比,舞台攝影在創作條件上有一些特殊性,一是照明上的特殊性,表現為光線弱,光照強度變化大,舞台區域間反差強;二是拍攝點相對固定;三是拍攝距離變化小;四是舞台表演的情節性。
單反相機有很多種拍攝方法。有風景、人像、夜景等等,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總體說只有四種
1、自動模式
2、光圈優先模式
3、速度優先模式
4、手動模式
光圈優先一般用在拍攝靜止不動的物體上,像風景拍攝啊等等;速度優先一般用在拍攝運動物體上,像跑動跳動的人或者小動物等。
而會用手動模式後單反所有的拍攝方法就一個了,那就是手動!而能熟練掌握手動模式是必須學習單反攝影原理的,也就是要有一定的攝影理論知識,再加上多練多熟悉後才能很好地掌握。
E. 晚會拍攝技巧單反參數
1.首先不是相機拍攝參數的調整,而是相機鏡頭的選擇。在光線相對較弱的室內演出環境下拍攝,同時又要保證一定的快門速度,最好是選用一支大光圈的鏡頭,最大光圈在f/2.8或以上為佳。
對於鏡頭焦距的選擇,則要看你拍攝的任務是什麼?如果只是想自己拍攝一些作品,以選用中長焦鏡頭為佳,可以是85mm,105mm或更長焦距的定焦,或者變焦,總之要能夠拍攝到演員的近身特寫為宜。如果是為單位拍攝,需要把照片作為單位的檔案資料留存,則採用24-70mm f/2.8的變焦鏡頭較為合適,因為作為單位的資料,更多的是需要節目的全景,完整的造型等等,廣角是必須的,變焦鏡頭更適合取景抓拍。當然有條件的話可以配備2台相機,鏡頭涵蓋廣角到長焦。
(24-70mm f/2.8鏡頭適合拍攝中景全景)
2.要提前熟知晚會節目的情況,在綵排的時候就參與進來,一方面熟悉燈光、場地大小等情況,對曝光參數大致有數;另一方面熟悉節目情況,特別是舞蹈、曲藝類節目,記住每個節目在什麼時間點、有什麼樣的造型需要拍攝,從哪個角度拍攝,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有帶妝綵排,就要像對待正式演出一樣拍攝,萬一正式演出時有哪個鏡頭拍攝的不理想或沒抓著,還可以用綵排時的照片來「頂替」。
(1/30秒的快門可以拍出動感畫面)
3.關於相機參數設置,主要是相機測光和曝光。相機測光,對於拍攝中景、全景採用評價測光即可,對於演員近景,特寫拍攝,可以採用中央重點測光,或點測聯動測光,必要時配合曝光補償。相機曝光可以採用M手動加ISO自動的模式。光圈的設置,大場景或中景,可以設置f5.6或f8,保證一定的景深,演員特寫可採用鏡頭最大光圈或收縮一檔,以獲得虛化的背景,突出主體;快門依據鏡頭焦距和演員動作幅度的大小,以及自己手持相機拍攝的經驗,一般以保證獲得清晰的照片為前提,可能需要1/125S或更快,但有時候可以嘗試用1/30S左右慢門來表現如舞蹈等動態的效果。如果想偷懶一點,也可以用光圈優先配合ISO自動確保安全快門的曝光方式。
F. 拍攝演唱會活動怎麼設置相機
什麼是最佳的音樂會攝影設置,你如何使用獲得出色的效果?設置是獲得精彩音樂會照片的關鍵部分,尤其是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如果你的設置正確,結果將是驚人的。但如果你弄錯了呢?你的鏡頭會模糊、而且照片質量會很糟糕。
在本文中,將分享音樂會攝影的10種設置,介紹音樂會拍攝中使用的確切相機設置,幫你拍好演唱會攝影。
1.使用手動模式或光圈優先
尼康 D700 | 130mm | f/2.8 | 1/250s | ISO 3200
不要在音樂會上使用閃光燈,為了獲得良好的閃光攝影效果,你需要將照明光線放在演唱者的一側,這在音樂會環境中是不可行的。
G. 怎樣才能拍好舞台表演照
相對於前面介紹的不同光線下的人像拍攝技巧而言,展會及舞台環境下的人像拍攝最為復雜,拍攝對象基本都在移動中,照明時特殊的人造光線,拍攝距離和角度受限,對器材及拍攝要求都非常高,那麼如何拍好流光溢彩的舞台表演呢?
選擇合適的位置與攝影器材。觀看演出的時候,一般我們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隨意移動,但展會里的演出,我們卻可以移動位置,第一排的正中肯定是最佳拍攝位置。鏡頭方面,廣角和長焦鏡頭都會用到,使用廣角鏡頭可以拍攝舞台的全景,使用70-200mm這樣的變焦鏡頭可以拍到滿意的半身和特寫畫面。要想拍好舞台照片,相機的穩定性非常重要,藉助三腳架或獨腳架來增加相機的穩定性就顯得相當關鍵。
(抓拍到的瞬間表情)
在測光方面,你可能會認為舞台燈光復雜,使用點測光比較准確,其實,施工何種測光方法,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在光比均勻的情況下使用平均測光,光比不平衡的情況下使用點測光。為了防止相機的測光系統出現誤差,先進行試拍,再調整光圈與快門設置是最好的辦法。
最後,抓拍與連拍也是非常重要。舞台攝影對瞬間抓拍能力的考驗不遜於體育攝影,當我們試圖拍攝一個彈跳時,拍下的可能是一個落地的瞬間,還可能拍到的演員閉眼或皺眉,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眼明手快,提前了解演出內容,並對演員的動作有一定的預測能力,適當提前按下快門或者採用連拍的方式,才能抓拍最美的瞬間。
拍攝注意
舞台攝影的快門速度取決於表達的需要,如果你需要突出舞蹈動作的動感,就要使用1/30秒這樣的低速快門來突出動感。
H. 如何在現場演唱會上拍到好看的照片
如果你在演唱會,那麼有一個好辦法捕捉場面就是將快門速度調慢至1/30 - 1/60s(一般如此,需測試是否十分符合現場)。一般來說,樂隊表演都會伴隨酷炫的燈光效果助興,如果你抓准演出的燈光效果節奏,那好的照片就不難拍到,當然前提是你要好好的抓穩你的相機。有一個很有用的小辦法來捕捉演出中的運動場景,叫做慢速同步。「慢速閃光同步」會延遲數碼相機的快門釋放速度,以閃光燈照明前景,配合慢速快門為弱光背景曝光。當你設定慢速同步時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前簾同步,一個是後簾同步,前簾同步會照亮主體同時整體畫面會更亮,後簾同步可以拍清楚主體同時會拍下主體移動的虛影。
I. 舞台攝影,怎樣拍好舞台照片
舞台攝影是通過舞台上典型形象的形體動作變化和造型來塑造典型,表現的是舞台藝術的造型美、動作美、神態美和意境美,以此來表達思想情感。舞檯布光講究,變化萬千,是攝影愛好者十分喜愛的拍攝題材。但燈光變化較大、環境光線較弱,也為拍攝帶來一定的難度。拍好舞台照片,應抱我以下幾點。
5、舞台攝影的曝光
舞台攝影曝光是一幅作品成敗的關鍵。在舞台光線強弱變化較大時,採用何種曝光模式,通常是按舞台表演動作節奏的快慢和拍攝者的拍攝意圖來決定的。表演者移動的范圍不大,動作也不快,可採用光圈優先模式,先確定光圈,再由相機根據光線變化決定快門速度。如表演動作快速急劇,可採用快門優先模式,先確定快門速度,由相機自動決定光圈大小。
6、色溫平衡
舞台演出燈光使用色片較多,明暗和色溫變化很大,如果僅僅設定為一種白平衡模式,拍攝的圖片就會隨著舞台燈光色溫變化出現偏冷或偏暖的現象,甚至出現嚴重偏色。解決的辦法是,根據舞台燈光變化隨時調整白平衡模式,方可得到色溫准確的圖片。
J. 如何拍舞台照片
1、選相機
目的:高感好,畫質好
舞台上經常是光線不足的(除非是傳統京劇),所以需要提高感光度(增強進光量)來縮短快門時間去凝固舞蹈動作的瞬間性,此時需要更高的感光度。
2、選鏡頭
目的:掌握更多的主動權(景別)
攝影席的位置距舞台中區的距離決定著選擇什麼焦段的變焦鏡頭更為有利 ,舞者活動的范圍在中區居多(除非特殊情況),參照是舞者在舞台中區表演時我們用長焦端拍下的舞者依然能分清舞者的五官而選擇。
舞者站在後去溢出了取景器為參照,舞台底線7m左右選擇24mm——70mm鏡頭,舞台底線15m左右選擇70mm——200mm鏡頭,舞台底線25m左右選擇100mm——300mm鏡頭。
3、選位置
目的:獲取理想的視域
首先用取景器觀察,盡可能把舞台平面安放在舞者膝蓋以下到腳面以上的中間位置而坐,因為舞台平面在構圖時會平分舞者的身體以及和畫框的關系。
如果選的位置具地面過高1.舞台平面就會平分舞者的身體造成比例呆板再者如果舞台平面超過舞者腰部之上舞者的身體比例上,多少情況下這樣會顯得地面很臟(俯拍),但是可以做為第二視角進行復拍。
4、設參數
目的:獲取理想的曝光
(快門不低於320,光圈最大(舞台一般比較暗,所以求最大進光量,iso一般平衡在2000左右)點測光看曝光卡尺,盡可能用raw(舞台光線變化極快,raw格式可以後期彌補一定限度的曝光過度和曝光不足。
定點光,舞台燈光會造成局部強烈的照度,舞台的後區仍然是光線不足,因而造成明顯的畫面反差,所有明暗對比強烈的舞台適合用點測光。
5、用邊框
目的:對舞蹈空間深遠與靜謐的表達
取決於舞者動作的動勢和你對動勢的利用,動勢的延伸與阻斷,(橫豎構圖與邊框比例)拍單人時(寧豎勿橫)拍群舞群舞時(寧橫勿豎)大於等於兩個演員就適合用橫構圖。
6、選角度
目的:表現肢體的展現程度
決定角度的變化有三個因素(距離、高度、方向),而此時你坐在觀眾席在演出時大部分情況下是不可走動的(有些綵排攝影師可以走動)。
7、用景別
目的:表現肢體的張力和呈現舞蹈的意境
(1)舞者大小的區別,大小引申出來畫面的張力,(2)環境對人物烘托的不一。
8、抓動作
目的:凝固舞蹈動作的瞬間美
通常意義上來說舞蹈攝影中也有相對的「決定性瞬間」就是對相對於傳統舞蹈的理解,不同舞種長期積淀下來的經典舞姿。
9、造動感
目的:表現舞蹈動作的運動過程和夢幻的效果
舞台上極暗而且還有大量的動作,為了保證畫面沒有過多的噪點可以選擇相對的感光度和慢門來滿足拍攝,還有的是舞蹈本給你帶來某種未知的、恐懼的、壓抑的、無限感的、也可以會選擇慢門。
(10)怎樣用相機拍演出照片擴展閱讀
舞台攝影一般分三種情形:1、在演出現場抓拍2、在綵排時拍照3、專門組織拍照。
無論何種情形,都要做到:在拍攝前熟悉劇情,了解演出高潮;了解表演者的風格和表現特徵;拍攝時要抓住重要情節或表演的瞬間或相對靜止的一剎那。這樣才能得到真實生動的藝術照片。
因此,舞台攝影中,首先要了解不同類型的藝術表演的規律和特點;其次要了解主要「劇中人」在某一位置所構成的代表性場面,制定相應的拍攝計劃;
第三是准備必要的攝影器材,如小型相機、交焦鏡頭及各種附加鏡、高速膠片等;第四是適應劇情選擇好拍攝方位和角度,掌握好拍攝「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