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效果 » 照片怎樣拍出畫意
擴展閱讀
怎樣畫小母雞好看又可愛 2025-05-22 00:16:38
一千米等於多少米 2025-05-21 23:48:02

照片怎樣拍出畫意

發布時間: 2022-05-15 15:35:26

⑴ 怎樣才能在簡陋的環境拍出藝術感的照片

以牆作背景,以牆為背景也比較好拍,大部分白牆還能起到反光的效果,畢竟不是專業的,不可能帶著反光板之類的東西。其他有滄桑感的牆也很不錯,要是有窗,光線又好,拍出來更美,感覺那已經不是簡陋了。感覺也是簡陋,對模特要求越是高,我們也不是專業模特,大家都比較懼怕鏡頭。主要靠抓拍啦,還有用道具,各種道具,如果擋臉就可以降低被拍攝人的緊張感。

⑵ 怎樣能讓照片拍出來有油畫的感覺

拍出油畫效果的照片方法:
1.使用三腳架和快門遙控器,以確保拍攝時間流逝軌跡(慢速快門)時畫面與畫面之間沒有移動。
2.用手動模式拍攝,以確保照片持續穩定的曝光。對高光部分曝光(也就是要優先保留最亮區域細節)。
3.拍的足夠多,80到600張左右。
4.建議大家,不是所有的時間堆疊都需要用到前期拍攝的每一張照片素材的。如果一次性合並了太多照片,有可能會讓畫面看上去很混亂,這樣的話,就應 該減少照片量。通常應該先用全部的照片開始合成來獲得一個大概效果,然後選擇性的減掉一些,再做一次合成嘗試。所以這里沒有一個准確的照片數量,需要你不 斷去嘗試,最終合並成一張完美的作品。

⑶ 什麼是畫意攝影

畫意攝影以其唯美的繪畫風格表達人文美與自然美,一直是攝影藝術里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

自攝影術發明至今,可以說,畫意攝影一直貫穿其中,並且在攝影發展史上起了幾個里程碑的作用。在攝影還被輕視的當時,這幅作品以其勸勉性的主題和油畫式的構圖,受到了維多利亞女王的極高評價。

可以這樣說,雷蘭達對推進攝影被承認為是一門藝術功不可沒。從此,畫意攝影也逐漸成為攝影藝術中的一個重要流派。

(3)照片怎樣拍出畫意擴展閱讀:

畫意攝影主要有西洋油畫風格、中國國畫效果及電腦數碼製作。

在拍攝中,由於我們的畫意攝影屬於仿畫攝影,畫架前的模特都是靜止的,所以模特的美姿是以靜態為主,不必太張揚。而畫意的用光則是拍攝一大難點。

油畫特點需要畫面具有凝重的影調感,所以,燈光基本上都是以單燈或者單組光源為主,並且需要加上輔助光源修飾光效。

我們一些常用的基本光位,如三角光,蝶型光,全側光都是我們常用的拍攝油畫效果的光位。為了更好表現畫面的油畫色彩,持續光源的低色溫效果是最佳的選擇,並且,這種燈光由於本身光質較硬,所以比燈箱更具有油畫般的影凋效果。

⑷ 藝術性的相片如何攝影

多喜歡攝影的同學也會拍攝風景、人像等等的題材,其實只要動一動腦筋,我們也可以利用鏡頭拍下具藝術感的抽象相片,不但可以為你的相片集加入一些有趣的作品,更可以列印出來成為家中的裝飾呢!現在便跟大家分享一下拍出抽象藝術相片的5個小技巧吧!

Photo by Tom Wachtel

(一)移動你的相機

初學習攝影時,拍出清晰的相片是一個很重要的技巧,但有時不妨把快門刻意放慢,並有目的地移動相機,這樣可以拍出更具藝術性的相片!但在拍攝時需要留意:

快門過慢會導致過曝,需要調小光圈和降低ISO 移動時最好按軌跡來移動(例如垂直或轉圈),否則相片有機會變得過份雜亂同一個場景,可以嘗試快一點或慢一點的快門,可以拍出不同的效果!

(二)拍攝移動中的物件

跟第一點差不多道理,也是透過移動來拍出藝術性的相片,但這次不是移動自身的相機,反而是去拍攝移動中的物件,例如行走中的汽車、玩耍的小狗等,相機的快門可以按照物件移動的速度來調整,若果移動中的物件速度很快,相機的快門不用過慢,否則整張相片會給得很模糊(除非你是刻意這樣做)。若果在按下快門的一刻相機(你)跟著物件的方向移動,背景便會變得模糊而主體清晰,這個便是Panning的技巧了!

Photo by Hernn Piera

(三)拍下干凈的畫面

要拍出具藝術感的相片,去除相片中不要的東西,拍下非常干凈的畫面也是一個好方法!其中一個很有用的技巧便是利用長焦鏡頭拍攝大環境中的小部分,例如整個沙灘中的一個小浪花,或是其他常見物件的一個小范圍,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如果拍出來的畫面是簡潔、單一色調,或是具備有趣紋理的話更好啊!

Photo by Donna McNiel

Photo by Jonas Tana

(四)透過其他物件來拍攝

穿過其他物件來拍攝也是一個常用的技巧,該物件可以是膠瓶、玻璃,甚至是樹葉間、草叢、液體等也可以!讓你的創意隨便發揮吧!

Photo by Evelyn Berg

(五)善用多重曝光

現在很多數碼相機也具備多重曝光(Multiple exposure)的功能,只要你開啟有關選項,再連續拍下兩張或更多物件,讓不同的畫面同時曝光在同一張相片上,這樣組合起來也會變得更抽象和具藝術感!但要留意一點的是,在拍攝時需留意保留黑色/偏暗的地方來讓下一張相片曝光啊!

Photo by Pal Sol

Photo by Dora Hon

後記

攝影說到底也是一門藝術,新手一開始拍攝抽象的相片是有難度的,但最重要是肯不斷嘗試,在按下快門前在腦海已經有目標的相片,相機只是紀錄這個構思的工具而已,這樣拍出成功相片的機會便會大大增加了!多練習這個題材,對於攝影眼的訓練也大有好處啊!

很多攝影初學者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拍出來的照片模糊,成像不夠銳利,跟別人的照片相比,有很大落差,還以為是自己的相機出了什麼問題。但事實上,攝影不是只求構圖、取景的藝術,更要學會攝影的一些基礎。比如以下這10個Tips,就可以告訴新手,如何拍出更銳利的照片。

1.安全快門

要讓照片變得銳利,第一個條件是不能在拍照時抖動!而相機抖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很多時都是來自快門速度過慢所致。手持拍攝時謹記安全快門秘訣,而安全快門計算方法非常容易,就是這樣U安全快門=1 /鏡頭焦距。

例如我現在用60mm的鏡頭拍攝,手持的安全快門就是1/60秒;用200mm拍攝,手持的安全快門就是1/200秒,盡量不要慢過1/200秒,否則就很容易手抖,使相片變得模糊。

不過也有人會問U「我有一支10mm魚眼鏡頭,但為什麼我用1/10秒快門都會手抖?」理論上大家按照焦距去用安全快門拍攝就不會手震,但事實上每個人手持相機都有物理限制,不可以太過長久。小編建議大家任何時候手持都不應該慢過1/60秒,否則怎樣計算安全快門都有可能出現令相片不清晰。

2.開啟防抖功能

開啟防抖功能也可以減少相片出現抖動,從而獲得更銳利的相片。現在很多新出鏡頭都有防抖功能,但要留意鏡頭防震級數。例如鏡頭內置四級防抖,利用200mm拍攝時,一般就是1/200秒為安全快門,而加了防抖就可以減慢至1/15秒手持也可。但要記得防抖功能不是萬能的,大家手持不穩也會導致相片模糊,手持攝影的快門速度最好不慢於1/60秒。

防抖也有分機身和鏡頭防抖兩款。機身就是相機本身已經設有防抖功能,無論安裝什麼鏡頭,不論鏡頭有沒有防抖,都可以靠機身防抖,但目前沒有多少廠商推出這個功能,所以可選空間較小。

3.最大光圈=相片素質最好?

答案當然不是啦!雖然大光圈鏡頭可以有淺景深效果,但全開光圈時會出現四周暗角。加上大光圈會令主體對焦清晰,但邊緣地方會變得鬆散模糊。沒錯這個對人像攝影可能是好處,但對於風景攝影或廣角拍攝就有問題了,試想想用大光圈拍攝一座大廈,可能大廈中間的地方會清晰,但旁邊的地方顯得鬆散,而且當時未必能看出來,回到家才發現出事都已經太遲了。

適當地收小光圈可將問題改善,一般收小一級光圈已經會令成像變得銳利,且景深效果其實不會相差太多。小編建議拍攝風景或建築物時,可以將光圈收至f/5.6或f/8,這樣鏡頭成像就會變得銳利,而且不會令其他部份松蒙或前景清後景蒙的情況,確保所有景物都能對焦正確。

4.最小光圈=相片素質最好?

看完上面那條,新手們應該又會問U那麼我把光圈調到到f/22甚至更小,就可以令相片有極高銳利度t小編真想和大家說一句U少年,你太年輕了。收小光圈令光波需要縮窄范圍進入光圈,再擴散開去,很容易令光波重疊或不穩定,影響光波路徑,最終會降低成像畫質。這個現像我們稱為衍射。

聽上去好像很復雜,簡單一句http://www.yunyoubar.com郵件群發太大光圈未必最好,太小光圈也不好,風景或建築物攝影時,最好將光圈維持在f/8Cf/11之間,太小光圈很易令畫質下降。不信t大家可以試下同一個環境下用f/8和f/22拍攝,畫質必定是f/8比f/22好。

再給個小秘訣大家,一些攝影師想獲得成像最銳利的相片,會選擇由最大光圈縮少兩至三級,例如一支最大光圈為f/2.8的鏡頭,成像最銳利應為f/5.6Cf/8之間。不過這個數值則因人而異,最好都是親身拍攝自行感受一下,又或者拍照後放大相片再看,細看哪個光圈值有最佳畫質。

5.濾鏡

如果不保持濾鏡清潔,會令相片不夠銳利,甚至對構圖有直接影響,所以攝影人應定時清理濾鏡上的手指印、油脂和灰塵。而且素質差的濾鏡在透光、塗層顏色上素質有所參差,很容易出現偏光、降銳利度,從而照片不夠清晰銳利。各位新手別擔心花錢,一塊好的濾鏡會陪你十年八載都沒問題!

而且要在不同場合換上不同濾鏡,例如想在日光藍天下拍出更銳利,天空更藍的照片,記得裝上C-PL偏光鏡減少光線折射;在光差較大的地方如日落和地面的環境,就要多加利用ND減光鏡或GND漸變灰濾鏡。這樣拍攝相片就會令色彩更鮮明,更符合新手心中所構圖出來的圖像。

6.人臉識別功能

這個功能不是所有相機都配備,但如果各位新手們的相機有人臉識別功能,正確對焦會方便很多。人臉識別功能不需要考慮相片中人像的位置,只要他/她出現在相中任何一處,相機或鏡頭就會自動識別人臉,對焦點就會自動選擇最近相機的人臉。這樣不需要花時間移動對焦點,可將更多時間用在構圖,調整相機設定。

近年有些數碼相機甚至鏡頭都擁有人臉識別功能,可以追蹤人眼之餘,更可識別左右眼。這樣對拍攝人像非常有用,因為很多時候全開光圈,眼睛位置很容易走焦,利用這個功能可以確保對焦准確。

7.活用對焦方法

現在很多相機最少都有三種對焦方法,但很多新手未必留意到。以Nikon為例已經有AF-A、AF-S、AF-C、MF四種;Canon也有One Shot、AI Focus、AI Servo三種模式。懂得在不同情況運用這幾種對焦方法,其實對拍攝成像清晰的相片非常有幫助。

AF-S和One Shot即代表單點對焦,例如拍攝靜態物件或風景時,選好主體後半按快門對焦,相機就會鎖定這段對焦距離。拍出來的相片就會主體清晰,其他景物可能會因此而變得蒙朧。給大家一個TipsU鎖定對焦時可以不鬆手或立刻按快門,再移動相機重新構圖,相機不會重新對焦,這是很多職業攝影師常做手法。

至於AF-C和AI Servo,即代表半按快門時會不斷對焦。要留意相機不會發出提示表示成功對焦,很可能下一刻又轉移了對焦點。這個對焦方法在拍攝動態事物時如動物、賽車非常有用,因為單點對焦太花時間,根本不夠時間轉換對焦點,所以小編在拍攝如賽車、動物時都喜愛用AF-C或AI Servo。

至於AF-A或AI Focus,其實就是將單點對焦和連續對焦合並,但要留意相機會按情況隨時轉對焦方法。這個會較難調節,小編建議大家可以選擇以上兩種方法,在不同情況用AF-S(One Shot)或者AF-C(AI Servo)為佳。

8.三腳架

三腳架對攝影來說很重要,因為它是最有效令畫面保持清晰的工具,而且要找一個合適平台放相機,還要有好的構圖並不易,所以三腳架會較為適合。如果想在夜間拍攝景物如車軌、光軌等相片依然保持清晰,更是需要三腳架。

現在某些相機都支持很高感光度,但終究高感光度會換來噪點,所以小編都是建議大家多帶三腳架,不要怕辛苦,它會令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長曝時要記得收小光圈、調低ISO,還要關防抖,避免防抖零件移動而令圖像模糊,這樣你的相片自然會變得成像銳利。

較重的腳架卸力較強,會比較穩;而近年越趨流行的碳纖也能有不錯的承托力,但價錢就會相對較昂貴。如果腳架中軸有勾,可以掛相機包等隨身物品,更可均勻卸力,減少相片出現震動。

9.快門線或2秒自拍倒數

延續剛才使用三腳架的秘訣,除了帶三腳架之外,最好多帶一條快門線,這樣可以避免因雙手接觸相機而令相片模糊,而且快門線支持B快門,需要超長曝的畫面都沒問題。除了快門線,近年很多新手都會改用2秒自拍倒數,先在相機內調較好光圈快門ISO等設定,再利用自拍功能拍攝,可以避免拍攝一刻接觸相機而令相片震動。不過自拍倒數不支持B快門,所以有了經驗後都是建議大家買一條快門線較佳。

市面上有各種快門線,一般可以選擇有線連接相機,而且亦有分有屏幕和無屏幕,甚至可以在快門線上再加2秒自拍都沒問題,這樣就可以穩上加穩,保證拍出成像銳利的相片。

10.反光板預升

想長曝而成像又銳利的話,可以利用反光板預升(Mirror-Lockup)功能。當按下第一下快門後,相機只會升起反光板而不會拍攝,要再按一次快門才會正式拍攝。這個方法有助避免相機開啟快門曝光時升起反光板,令相機震動而變得照片模糊。不過要留意升起反光板後,取景器會看不到景物,所以在按第一下快門前就已經構好圖和做好所有設定。

新手常會忽略這項功能,但它的重要性不比使用三腳架低。因為拍攝時反光鏡升起的震動足以影響相片成像。因為每部相機反光板預升功能都不同,較高階相機會在頂端控制圈上;初階相機可能會收藏在菜單內,所以拍攝前必須先了解它的設定位置。結合以上各種技巧,新手們相片的銳利度絕不比專業攝影師差!

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拍攝體驗,明明背景是宏偉建築、壯觀山巒、遼闊海岸,明明也用了廣角鏡頭,但拍出來的照片還是很平淡,很小氣。如何才能拍出氣勢恢宏的畫面感呢?在本文中,我們將跟隨攝影師Sails的腳步,看看他是如何因地制宜施展技法,拍出氣勢遼闊,震撼人心的大場面讓畫面更有氣勢的五條建議!

一、找片美景,讓夢境成真

尋找美景似乎現在並不是難事,但如何將人巧妙融入景緻就需要反復斟酌。讓人不被場景「吃」掉,突顯又不突兀,最好再有些趣味,那製造夢幻感就是不錯的選擇。可以通過融入趣味元素、嘗試獨特角度和姿態,以及畫面「蒙太奇」效果,去打破常規,營造夢幻。

實例1:將獨特元素融入大場景中,形成奇幻的氛圍

這是巴黎北部的蒙馬特高地,從這里能俯視整個巴黎城區。當時著名花式足球藝人Iya Traor正在進行表演,我覺得特別有趣,想要讓他出現在我的畫面里。出於尊重,我事先取得了本人的許可,提前徵求同意也能讓對方更配合,以便在最短的時間里完成理想的動作,達成最佳畫面效果。

技術要點分析:

1.當時正值傍晚,夕陽的光溫暖而明亮。為提高拍攝效率,我僅在畫面左側用了一個柔光箱進行簡單補光。

2.固定機位,相機全程架在腳架上。正片拍攝完成後,保持原有機位和參數,又拍攝了10-15張空鏡素材,用於後期合成清除畫面下方穿幫的遊客。

實例2:嘗試只停留在夢中的姿態

這是日本關西的生石高原,那裡山巒疊嶂,叢林密集。我找到了一個山頂部的岩石,想要在此實現「飄浮」影像。拍攝的關鍵點在於,空景和人像的角度、光線及相機各參數必須保持高度一致,以便在後期合成時做到渾然一體,天衣無縫。

技術要點分析:

1.選址拍攝空鏡,牢記鏡頭焦距、拍攝距離、仰角角度及自然光效等參數。

2.選址拍人,平地即可,盡量要背景干凈,方便摳圖。各參數需和空鏡圖同步,這樣合成後才會自然如一次完成。

3.拍人時使用了兩盞布朗SirosL燈,一個負責人物的面光,一個用於模擬空鏡環境光。

4.為了讓裙子褶皺自然、飄逸,我讓人站在器材箱上,低機位仰拍,注意應確保相機角度和空鏡的仰視角一致。

5.快速選區一鍵摳人,將人貼合到空鏡中,旋轉角度使人物後仰,壓暗裙底岩石,模擬人的影子。

二、在宏大場景中拿捏好動靜對比

很多攝影師在宏大場景中卻很難拍出宏大的氣勢,原因就在於缺乏對比。這里的對比,指的不只是明暗對比,還包括人與環境的對比,動靜對比等。大場景的照片往往很難表達動勢,可以在環境中尋找或營造動感元素,並結合快門速度形成虛實對比,增強氣勢。

實例3:利用澎湃的海浪營造動靜對比,增加畫面氣勢

拍攝地點位於廈門的海邊,我找到了一個能帶到礁石、海水,同時人站上去又不會被海浪打到的位置。想要用較慢的快門捕獲快速流動中的海浪,形成虛化效果,同時利用燈光補亮人物,並凝固離人較近的浪花,展現動勢。利用流動的海浪和凝結的浪花形成虛實對比,同時與人形成動靜對比,增加畫面的層次感和豐富性。

技術要點分析:

1.利用慢門拍攝出海浪的流動性,但過慢的快門會造成人物抖動,所以選擇了0.3秒這個相對平衡的快門值。

2.水、晶體顆粒物等透明或半透明物體,在逆光或側逆光作用下能表現出通透的質感。我讓助理拿著布朗Siros L 800w的閃燈,外接60100cm的柔光罩,從人物正上方的岩石上對著海浪打光,同時柔光箱輕微向人物偏移,為人物補光。需注意,因為人物距離燈光最近,柔光箱如果偏移過多,會導致人物過曝。

實例4:利用運動前景,在增加透視感的同時實現動靜對比

這是在巴黎的聖心教堂前拍攝的。前景除了引導畫面,還有強化透視效果的作用,我想要利用相對較慢的快門速度捕捉到揮動翅膀飛舞的鴿子,這種動勢與安靜的人物、宏偉的建築能夠形成絕佳的動靜對比效果。

技術要點分析:

1.相機上架,盡量升高機位,因人物站在較高的台階上。機位越高,後方建築變型越小。

2.背景已是對稱構圖,擺姿處理上應該讓人物重心偏離畫面中軸,同時利用裙擺來拉回平衡,因為絕對對稱的畫面往往顯得太拘謹、平庸。

3.快門速度要適中,確保飛舞的鴿子絕大多數是清晰的。

4.前景的鴿子要依靠大量拍攝素材的合成,因為鴿子的飛行路線很難掌控。拍好人物後,在不移動相機和燈,不改變拍攝參數的情況下,單拍鴿子5-10張,留用做後期素材。

三、用最柔軟的紗,舞出最壯美的魂

輕薄柔軟的紗、綢緞等材料做成的婚紗、頭紗以及其他造型元素,很適合在相對簡單、空曠的環境中飄動「飛舞」,這時會令原本單調無奇的畫面呈現出一種柔美而磅礴的氣勢。

實例5:讓頭紗飛舞,柔美與壯美同在

這是在日本北海道的活火山拍攝的,傍晚純自然光條件,且當時風很大,吹動著頭紗飛起來的樣子美極了。日落前的光線極具戲劇色彩,用閃光燈補光有時候反而顯得生硬和多餘,此時人物姿態上只要迎合自然光的光位即可達到完美效果。

技術要點分析:

1.學些地理自然知識,事前了解拍攝地風向、光線等狀況。

2.盡量尋找逆光和側逆光角度,這樣頭紗的質感會很好。

實例6:利用柔軟的綢緞,構圖、造勢

這是在一個幾乎沒有任何元素的空間內拍攝的,我想利用紅色的綢緞打造出色彩主題,同時配合光線,使其增加畫面的空間感和節奏性。布光的精髓在於控光,讓閃光燈去照亮該照亮的,同時確保燈光不影響那些不該被照亮的被攝體,這樣才能做到明暗有度、重點突出。

技術要點分析:

1.左右背景後方各放置了一個30180mm的條形柔光箱,對著鏡頭,同時外加了40度角光柵,確保它們能打亮布而不會影響到人物。

2.人物則使用了150mm的八角柔光箱,外加40度角光柵,確保它重點照亮人物而不會把布打得太亮。

3.框架構圖是常用的構圖手法,但是大多數攝影師只停留在Y軸的框架構築,我用飛揚的綢緞在Z軸構築了一個框架,讓畫面的透視和層次感更強。

4.四名助理分別在兩側負責抖動綢緞,直到理想效果。

四、用後期手段實現趣味想法

其實,後期是次,想法為先。有了好的想法http://www.dy73.cn電影看似復雜的畫面,也只需要極其簡單的後期手段就能實現。沒有復雜的後期,只有意想不到的創意。

實例7:一次拍攝完成的「穿越」

我想要拍出一種穿越感,就是那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獨特意境。於是我將兩個造型迥異的女孩放在同一畫面里,中間用黑旗遮擋,分別打光互不影響。我選擇一次直拍而不是合成,好處是能一目瞭然地控制構圖、人物姿態和視線,取得畫面的最佳平衡。

技術要點分析:

1.在兩個人物之間架設了雙面黑旗布擋光,確保兩個柔光箱的光線不會穿透到對面影響到另外一個人。

2.左右各一盞150mm的八角柔光箱,為人物正面打光。箱體盡量靠近人,這樣能獲得更多的光衰退,形成更明顯的明暗過度。

3.後期在兩人中間的黑場部分做了碎片色塊效果,實現意象化的穿越。

實例8:二次元與三次元的結合

我想要創作出一種畫面,將人物融在中國水墨的感覺中,但又不失攝影畫面的立體感。於是我突出了水墨的層次,使其穿梭在人物周圍,強化透視和層次感。拍攝前已經想好後期合成墨水,從後往前的包圍式光線最能表現墨融於水後的紋路和線條感,所以前期拍攝人物時必須迎合墨水素材的光效。

技術要點分析:

1.人物和墨水素材沒有採用同一焦距。因為兩個被攝體的大小差距太大,素材部分使用了兩倍於人物部分焦距的微距鏡頭。

2.使用了兩盞一組,共計6盞燈分別對著攝影棚後方以及左右打光。讓來自牆面的反射照亮人物。但此類的包圍式散射光會讓人物顯得平面,無立體感。所以在燈光的輸出控制上,後方、左方、右方,從高往低,各相距兩檔光圈。

五、讓能飛的都飛揚起來吧

營造畫面氣勢的一個重要手法就是增加動態元素,有時候場景本身是缺乏動態物體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一些可操控的元素,例如水珠、煙霧或粉末狀材質來營造動勢,配合一定的光效以及人物的姿態,就可實現打造強大畫面氣場的目的。

實例9:旋轉飛舞的金沙

技術要點分析:

1.經典順光直打的方式。畫面左邊有一個大柔光箱負責照亮人物和沙,因為沙並不是透明顆粒,逆光角度色彩是出不來的。

2.人物下半身的金沙是她舞動時,手中的兩個礦泉水瓶甩出的。

3.人物後方和胸前部分的金沙,為素材合成。旁邊的助理負責甩金沙,多拍幾次,直到能選出合適的素材。

實例10:瑩剔透的水花

技術要點分析:

1.桶、盆、瓶,不同容器潑出來水的狀態完全不同。同時,容器的大小、深淺以及潑出的力度、速度都會直接影響水的形狀,需要反復練習和測試。

2.三個助理同時潑水,其中一個助理負責喊數,另外兩名助理盯著喊數助理的肢體,來判斷潑水時機,而不是單純用耳朵聽指令,只靠耳朵聽很難確保三個人完全同步。

3.拍攝盡量選景暗色背景,這會讓受光後的水更明顯。

實例11:飄舞的煙霧

技術要點分析:

1.在人物周圍同時點燃6塊有色煙餅,前後遠近散落放置。點燃前需要預先判斷風向,確保煙霧不會跑出取景范圍。

2.硬光最能表現被攝物的對比和高飽和度,這里用了布朗Move外拍電箱外加Para88,並將Para88調整到光線聚焦位置,讓光線的品質最硬。

實例12:飛揚的沙

技術要點分析:

1.都說拍得不夠好,是因為距離不夠近。大廣角下,短兵相接的超近距離感,是表現畫面張力最有效的手法。廣角鏡頭具有獨特的成像特點視野寬廣、誇張前景、邊緣變形、透視感強等。

2.在緊貼鏡頭的位置上設計充滿動勢的前景。流狀物被固定後的動勢表達,往往會有呼之欲出的畫面感。此類圖片有不少運氣成分,往往運動中物體距離相機鏡頭越近,效果越好,但請小心你的相機。

3.兩盞燈,鏡頭左邊的燈打亮助理潑過來的沙,右邊的燈主要照亮人物,為其塑形,同時也照亮被人物自己踢起的沙。

4.獨特的構圖手法也可增加畫面的動勢。

⑸ 如何自拍出有感覺的照片

很多攝友都會問怎樣可以拍出「有感覺」的相片,而不是一般的風景或人像照,雖然藝術是講求天份的,但也可以有一些竅門來學習,讓各位初學者更能掌握當中的技巧,一起看看吧!
方法/步驟

1 尋找紋理和幾何:

尋找重覆的紋理打開你的「攝影眼」,其實我們身邊四處也是紋理,無論是樹葉、地板、樹干、建築物、燈光、雲朵,甚至是掛在樹上的蜘蛛網,也可以發現紋理的存在,試試把它們在畫面放大,或是成為主體,集中拍攝。

怎樣拍出有感覺的照片?
2
尋找幾何圖案在紋理內你也可能會發現幾何圖案,像是地磚的四方形、欄柵的格子、㘣形的窗戶等,也可以用來拍攝!這一步驟不太困難,但也是拍出藝術風格比較重的一種方法,而且更可以訓練攝影眼,為提升攝影技巧作好准備。
怎樣拍出有感覺的照片?
3

尋找光影:

尋找光線和陰影強烈的光線和陰影,可以令相片顯得更有趣,但要捕捉光影,可以在合適的時間(例如早上、黃昏等側光),或是人做光源下(例如舞台射燈、晚上的燈光等)拍攝。逆光和剪影也是常用的手法。而平淡的光線則可以帶來輕輕的感覺,較適合拍攝日系類的小品相片,或是表達平淡的感覺(如早上清晨、空氣感、涼快秋天等)。

怎樣拍出有感覺的照片?
4

去掉色彩,拍攝黑白相片

其中一個能加強光影效果的手法便是拍攝黑白相片,高對比的黑白照光暗分明,可以大大增加相片的戲劇感覺,而且沒有了色彩,讀者更能留意到相片的光影、輪廓。除非你使用黑白底片來拍攝,否則拍攝時你可以直接拍攝彩色相片(RAW檔更佳),然後在電腦轉換為黑白照,這樣有更好的彈性。

怎樣拍出有感覺的照片?
5

色調的影響

要拍出有 feel 的相片,除了之前提及過的紋理、光影外,顏色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同一個場景,不同的色調取向可以帶來不同的感覺,只要你能善用色調,配合適合的拍攝主題,借著相片說故事的能力便會大大提升了!一起看看色調的影響力吧!
怎樣拍出有感覺的照片?
6

以下為一些拍攝時可以常用的色調取向:

色調的影響

黃色為暖色調,常用於黃昏、秋天、或是想表達溫暖、關心、安全的時候使用。

怎樣拍出有感覺的照片?
7

藍色、冷色調

冷色調有種危機、堅固、冷漠的感覺,也能帶來時尚、電影感的效果,因此你在荷理活的電影內常常會發現藍色調的使用。

怎樣拍出有感覺的照片?
8
綠色緣色有種玩味的感覺,LOMO相機拍出來的相片很多時也會偏緣色,當然,在驚嚇的表達到上也有作用!
怎樣拍出有感覺的照片?
9

啡色

啡色常見於復古或陳舊場景的表達。

怎樣拍出有感覺的照片?
10

紅色

紅色可以模仿底片相機漏光的情況,令相片更添一些型格的感覺呢!

怎樣拍出有感覺的照片?
11
怎樣為相片加添顏色?要為相片加添顏色,一般在按下快門前可以先設定白平衡,要拍出冷色調可以把相機的白平衡調到低K數(如2500K)或「鎢絲燈」;而要拍出暖色調,可以調到調K數或「閃光燈」,這個沒有標准,請按實際光源來測試。而要添加紅色、綠色等效果,建議先拍下RAW相片,然後利用Photoshop或Lightroom加上調色溫、加濾鏡比較方便呢!

⑹ 如何用pS調成畫意攝影

操作過程
1.查看原始圖片,照片的背景是一種抽象的綠色畫布,攝影師在前期拍攝時加上了色片,使相片整體的色調偏向於黃綠色調。
2.我們先把相片簡易地裝飾一下,運用的是「修補工具」及「仿製圖章」。在裝飾的時候,盡量把反差很大的區域執行過渡處理。裝飾人的面部細處,並降低反差
3.經過對細處的調節後,下方就想要調節畫面的色調了。第一步調節背景色調,這兒運用「磁性套索」工具對人物執行圈選。然後,運行「反選」(Ctrl+Shift+I)命令,並對選區執行恰當的羽化處理,從而獲得背景選區。這時,就可單獨對背景執行調節了。

羽化設定值為50象素
磁性套索工具的原理
這兒之因此運用「磁性套索」工具圈選圖象,是由於該工具具有主動識別對象邊上的功能,運用它可快速地選擇背景煩雜、但人物邊上很為清楚的圖象。選取該工具後,在人物邊上點擊滑鼠,之後沿著他的邊上拖動游標,當游標移至起點處點擊滑鼠就可以了新建選區。
技術看板
在運用「磁性套索」工具繪制選區的步驟中,按下Alt鍵點擊並移動滑鼠,可轉換為套索工具;如按下Alt鍵在另外區域連續點擊滑鼠,可轉換為多變性套索工具,從而新建直線選區。在繪制選區的步驟中雙擊滑鼠,可閉合選區,結束新建操作。
4.調節背景的明暗及色調。單擊「新建新的填充或者調節圖層」中的「曲線」命令,在曲線對話框中,選取綠通道執行明暗及色調的調節。

運用曲線工具,調節紅通道的設定值
留意:這一步的明暗調節關繫到最後的完成效果,背景的明暗與顏色要盡量和人的明暗與顏色相協調,從而避免反差過大。
5.運行「新建新的填充或者調節圖層」中的「色彩平衡」命令,從而對背景執行很精確的顏色調節。在色彩平衡對話框中,可分別對「陰影」、「中間調」及「高光」地方執行單獨處理。下方,針對背景中的高光地方執行顏色調節。

運用色彩平衡命令,調節高光區域的色調
6.只為達到油畫柔化及朦朧效果,想要對背景執行恰當的模糊處理。第一步,拷貝背景圖層(Ctrl+J),然後對拷貝的圖層執行模糊處理。運行「高斯模糊」命令,並設定模糊的半徑設定值。

圖一-6 設定高斯模糊的半徑為8象素
7.載入人物選區。第一步,按住Ctrl鍵點擊「圖層一」層,然後松開按鍵運用滑鼠點擊「背景層」,並運行「反選」(Ctrl+Shift+I)命令,從而獲得人物選區。
8.調節人的膚色。一樣先運用「曲線」命令對人的明暗對比執行調節。然後,再運用「色彩平衡」命令的人的顏色執行調節,使其和整體畫面與諧、統一。

圖一-7 運用曲線命令調節人的明暗對比

⑺ 如何拍攝以及製作畫意風格的荷花

使用PS軟體製作有畫意風格的荷花步驟
1、打開荷花照片,復制背景圖層。
2、去色並調整色階以增加黑白對比。色階:15,1.0,200
3、反相後執行高斯模糊,半徑1,再執行濾鏡—畫筆描邊—噴濺。噴色半徑1,平滑度3
4、新建圖層,設置圖層混合模式為顏色,用粉紅色的畫筆給荷花塗上顏色。

⑻ 怎樣用手機拍攝出唯美的照片

使用手機拍照APP 軟體,因為軟體內部自帶美化美顏功能,這樣可以直接快速的拍出唯美照片的效果!後期處理,目前手機照片處理軟體很多,如美圖秀秀、PS 等等,這里不過多推薦,主要對照片後期調色,對比度,特效合成等完美處理!

⑼ 怎麼用手機拍出大片感照片

你好
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手機像素也是越來越好,一些專門為拍照推出的手機款式也不斷更新。相比較傳統攝像機,手機攝影似乎更便捷。
如何用手機拍出好照片,軍哥的手機拍照小技巧分享,讓你的手機也能拍出大片感覺!

明月照窗檯
第一、利用光線原理,影子構圖
在手機攝影中,光線對拍照效果起著決定性作用,在光線好的時候,由於不同的角度會呈現不同的視覺結構,只要細心觀察尋找合適的角度,完全可以用影子拍攝出不錯的照片,現在的很多網紅照片都是這個原理。

晨煉
第二、利用景物幾何圖形構圖
一幅優質的攝影作品一定要利用好周邊的一切,包括樹木、天橋、高樓大廈等等。可以利用這些圖形和取景畫面進行合理的構圖,這樣拍出來的照片畫面感會更舒服。

格子的故事
第三、運用方式反射構圖
有時候我們會碰到具有反射功能的物體或者場景,那我們 通過鏡面、湖面等擁有反射功能的第三方來形成反射效果。反射構圖一般注重故事感,適合人物的拍攝,在拍攝中的要點是抓住時機。

平行
第四、精彩瞬間抓拍
對於一個熱愛攝影的人一定要掌握抓拍技能,善於捕捉瞬間的畫面或者是有故事的畫面記錄下來。這種攝影形式不需要技巧,只需瞬間的靈感,覺得舒服即可。

愛心傳遞
第五、利用框架構圖
當我們的有的場景中,可藉助於建築物或者裝飾欄來進行框架構圖來拍攝,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啊。

法式風情小鎮
如果我們平常用習慣了這些常用的攝影方法,手機也可以拍出大片感覺。
望採納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