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棗樹管理技術要點
棗樹是植物根技術,植物根技術可分為直根系和須根系,所以棗樹是直根系,
② 金絲小棗的栽培技術
請問山地適宜種植金絲棗嗎
③ 金絲小棗病蟲害防治
金絲小棗病蟲害對其產量和品質影響甚大,如防治不及時,會極大程度地降低棗果品質和產量。例如芽期害蟲可通過為害幼芽推遲樹體的生長發育,甚至造成當年無花無果的現象;花期害蟲可使棗花在很短的時間內被食殆盡;棗銹病嚴重時,可造成葉片和果實的早期脫落,即使能夠保存下來的棗果,其品質也很差;漿爛果可使農民一年的辛勤勞動盪然無存。所以,病蟲害防治是金絲小棗技術管理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1.芽期、花期害蟲防治。金絲小棗芽期害蟲主要有:綠盲椿象、食芽象甲、棗癭蚊等。花期害蟲主要有:綠盲椿象、棗步曲、紅蜘蛛等。防治用葯以高滲、低毒、持效期長的葯物為宜。經試驗,選用銳丹1000倍液或高巧1萬倍液+敵殺死2000倍液防治綠盲椿象、食芽象甲、棗癭蚊效果最佳,持效期可達15~20天。防治紅蜘蛛的最佳葯物是長城蟎死凈(四蟎嗪)2000倍液,花前使用一次即可,防效可達45天以上,防治棗步曲的有效葯物是甲維鹽。2.幼果期害蟲。金絲小棗幼果期危害較大的害蟲主要是桃小食心蟲、棉鈴蟲。桃小食心蟲防治的最佳時間以植保部門發布的蟲情測報時間為准,防治的最佳葯物是敵殺死2000倍液。棉鈴蟲在2齡前除治最好,有效葯物應選擇生物制劑,如美除或滅幼脲3號等。3.棗銹病。7月份進入雨季後,在陰雨連綿、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時,極易誘發銹病。因此,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坐果穩定後,即可施用保護性殺菌劑,防止銹病的發生。通過幾年的試驗,用安泰生800倍液+愛多收4000倍液,用葯間隔10~15天,可極大程度地降低銹病的發生。同時,由於安泰生的含鋅量高,加之愛多收的營養調節作用,也可極大程度地提高棗果的品質。一旦發生銹病,可用好立克4000倍液+安泰生800倍液,用葯間隔7~10天,效果頗佳。4.漿爛果。金絲小棗漿爛果易在棗果後熟期或採收後發生,嚴重的年份可導致棗農一年的辛勤勞動付之東流。金絲小棗漿爛果發病的機理較為復雜,但也不是不可預防。經試驗,在金絲小棗採收前5~7天用「果多鮮」2000倍液均勻噴灑在果實表面,或採收後用「果多鮮」2000倍液蘸果,均可極大程度地減輕漿爛果的發生,確保棗農有一個良好的收成。
④ 金絲密冰糖棗的種植氣溫要求
1建園
1.1園地選擇選擇附近沒有污染源,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輕壤至中壤質黏壤土建園。土壤pH值最好6.5-8.5。
1.2棗園規劃與栽植
1.2.1棗園規劃栽植前應規劃好作業小區,小區的大小可根據地形、管理方式、勞動力和機械化程度設置,以方便生產管理為原則,結合作業道路和排灌溝渠的設置劃分作業小區。
1.2.2棗樹栽植選擇抗病、抗裂品種的優質、無病蟲害、無機械傷的苗木。栽植株行以南北行向為宜。栽植方法以苗定坑,根據苗木根系大小挖坑栽苗,保證苗木根系在坑內盡量舒展。栽植時間以春季棗芽萌動時為宜。
1.3栽後管理棗苗定植成活後,應注意萌芽期的蟲害防治,確保新芽不被害蟲危害,夏季應據土壤墒情及時補水。生長前期可葉面噴施0.4%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提高植株木質化程度。
2栽培管理
2.1肥水管理
2.1.1基肥於每年秋季落葉前或春季萌芽前施足基肥,要求不少於3000kg。
2.1.2追肥可在花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進行根部追肥。花期追肥以速效氮肥和適量磷肥為主,幼果期追肥以氮、磷、鉀復合肥為主,膨果期噴磷酸二氫鉀、增糖劑為主。根據土壤墒情和降雨情況及時補水或排澇。
2.2整形修剪
2.2.1幼樹通過定乾和短截,促生分枝,培養主側枝,擴大樹冠,使幼樹快速成形。
2.2.2生長結果期樹以疏枝、短截、回縮為主,疏除過密枝、重疊枝、直立生長且無生長空間枝,對於生長過快的棗頭及主幹要及時短截,以控制樹冠的大小和樹體高度,連續結果的下垂枝、衰老枝要及時回縮更新。另外,要通過夏季的除孽、摘心等手段,來調節樹體營養與生殖生長的關系。
3花果管理
3.1花期管理花期採取開甲、摘心、噴水、噴激素、噴硼砂、放蜂等手段,促進棗樹結果。
3.2果實生長期管理保證足夠的養分供應,減少採前落果,適期採收。
4果實採收與制干
4.1果實採收鮮食棗、醉棗應在果實脆熟期採收,採收方法以手摘為主。而制干棗應在果實完熟期採收,主要用木桿打棗法。
4.2制干方法
4.2.1自然制干選平坦、無積水、向陽之處,用磚、竹竿等物將箔支離地面15-20cm。把棗攤在上面5-10cm厚,曝曬3-5d,在此過程中每小時翻動1次,每日8-10次,日落時堆成壟狀用席蓋好,第2天揭去席,等箔面露水干後再將棗攤開,空出中間堆棗的箔面,曝曬3-5d後改為每天早晨將棗攤開晾曬,上午11:00堆起,下午2:00後再攤開,傍晚收攏,封蓋,經過10d晾曬後,果實含水量降至28%以下,果皮紋理細淺,手握有彈性,即可將棗合箔堆積,用席蓋好。每天揭開席通風3-4h即可。
4.2.2人工干制也稱烘乾法。將採收的棗清洗、分級、裝盤後,置於專用烘乾房內烘乾。
5主要病蟲害防治
病害以銹病、炭疽病、爛果病等為主,以預防為主,主要葯劑有波爾多液、多菌靈、甲基托布津、三唑酮、苯醚甲環唑、烯唑醇等。蟲害主要有棗尺蠖、葉蟎、綠盲蝽、桃小食心蟲等,可用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苯甲酸鹽等防治。
⑤ 金絲小棗採摘後,應該如何管理才能為明年豐收奠定基礎
金絲小棗採摘後,氣溫尚高,根系吸收功能和葉片光合作用還強。加強采後管理,可為翌年棗樹豐產奠定基礎。1.施基肥。施時挖深50~70厘米環狀溝或放射狀溝或借秋耕深翻,施入腐熟的優質有機肥,一般按斤果斤肥的量施入,每畝4000~5000公斤,同時施入龍燈勁而久顆粒肥,每株2~3公斤。沒有深翻的要同時擴穴深翻,熟化土壤,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有利於保水保肥,加深根系分布層,增強根系吸收能力。2.葉面噴肥。可用0.8%~1%的尿素溶液或龍燈1000倍液噴灑。冬季天氣過冷,春季萌芽後又遭受凍害的棗園,可噴一次石硫合劑,以增強抗寒防凍的能力。3.清園刮皮。為減少越冬害蟲和病菌,在棗果採摘完成後,要及時清掃果園里的病果和落葉,深埋或燒掉。葉子落完後要刮凈樹上的老皮,帶出棗園外燒毀,以減少越冬害蟲卵。
⑥ 棗子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棗子的種植方法
1.種植前先挖長、寬80厘米,深60~80厘米的定植塘,挖塘時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每塘底層放入草或秸稈,中層用50公斤腐熟農家肥與表土混勻後回填,然後再回底土(最好全用表土),種植塘回填後高於地面30厘米,或者回土時填至低於地面20厘米 時,灌透水,使塘內土沉實後再填土,使其略高於地面。種植時在定植塘上挖一深20~30厘米的穴,把棗苗放入穴中央,邊填土邊提苗、踏實,蓋土後略高於地面,種植深度與苗在苗圃里的深度一致,不可種植過深(埋過嫁介面)或過淺。種植後沿樹 苗四周整成直徑1米的圓形樹盤,澆透定根水並用薄膜(一平方米大)進行樹盤覆蓋,以保濕、增溫、壓雜草。挖塘和種植時都要拉線,以保證苗木種植後達到「三看」一線。
2.肥水管理
幼樹定植後,在春季發芽前10~15天,每株用尿素1~2兩兌水10公斤追施,以後每隔一個月重復操作一次(灌水追肥),追肥位置在距樹干30~40厘米處。
3.整形修剪
棗種下後剪除根部萌櫱和多餘的分枝,主幹粗1.2~1.5厘米,二次枝粗0.8厘米時,在距地面60~80厘米處剪去主幹,把剪口下第一個二次枝剪去,以下選位置合適的3個二次枝留1個芽短剪,以促發側枝形成第一層主枝,以後用同樣的方法培養第二、第三層主枝,第二層主枝2~3個,第三層主枝1~2個,各層間距離70~80厘米,相鄰兩層主枝互相錯開互不重疊。
⑦ 棗樹怎樣種
先種酸棗樹然後選擇優良品種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