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養好竹子
盆栽竹的養護管理 1.水分管理:盆栽竹管理中水分管理很重要。竹子喜濕潤,怕積水。裝盆後第一次水要澆透,以後保持盆土濕潤,「干透澆透」,不可澆水過多,否則易爛鞭爛根。從裝盆至成活階段還要經常向葉片噴水。如果盆土缺水,竹葉會捲曲,此時,應及時澆水,則竹葉又會展開。夏天平均1天至2天要澆水一次,冬天澆水少,但要保證盆土濕潤,以防「干凍」。出現干葉時和干竹枝時,及時剪去。 2.肥料管理:盆栽竹肥料主要以裝盆時拌入盆土中的有機肥為主,竹子成活後適當追肥,薄肥勤施,在春夏可水施復合肥。 3.病蟲防治:盆栽竹子蟲害主要有竹蚜蟲、竹介殼蟲等,可用殺蟲劑噴灑。病害主要有煤污病、叢枝病等,應加強管理,及時修剪病株。 4.其他管理:盛夏高溫季節,應把盆栽竹移至陰涼處,避免烈日暴曬,大棚要覆蓋遮陰網,還需經常向葉片噴水,保持竹子葉色翠綠。到嚴寒冬季,須將盆栽竹移至背風向陽處或室內,大棚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新買回的竹子只需要多向葉面噴水就可以了,注意要保持盆土濕潤. 剛剛買回的前一個月不要太注意它,看到黃掉的枝條就剪掉. 等發現開始長新葉時,說明竹子已經適應環境,可以施肥並正常澆水了. 竹子最好有機肥來用.竹子需要大肥力,所以,要大水大肥.如竹子是背蔭方向,沒有陽光,就得加強淋水。
B. 露天竹子怎麼養
竹子喜溫暖的氣候,北方的寒冷乾燥使竹子成活率低,生長不良。要使竹子始終保持綠色,生長良好,必須了解它的特性,對竹子進行精心栽培及養護。
二、栽植
1竹苗處理
竹苗栽種時必須進行封頂修剪,以確保成活和正常生長。封頂時主苗保留一些枝葉,同時用竹類生長素處理根部,以促進迅速形成新根。
2種植
如果土壤較貧瘠,每穴放磷酸二銨0.1公斤(小竹)或0.3公斤(大竹),穴中加入1/2深的水,與穴中泥漿充分混合,加土,將根系和泥漿蓋上後踩實,最後蓋一層鬆土,四周做埂,埂高10厘米左右,澆足澆透定根水。
3栽植深度
竹子深栽不易出筍,太淺易被風吹到。大竹苗栽植深度為35至40厘米,小竹苗栽植深度為30至40厘米。
三、種植密度
中型竹種植密度按每平方米4至8株,最高到10株。要保證通風透光。
四、養護管理
1.澆水
水分要求,冬季土壤略偏干,春秋保持濕潤,盛夏高溫時可偏濕一些,但忌積水,以防爛根落葉。水分是直接影響新竹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因母竹經過挖掘、搬運、栽植,竹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吸水能力減弱,呼吸作用加強,若水分不足,就會發生枯萎,影響生長,甚至死亡。北方地區春季一般雨量少,空氣濕度小,新栽竹的枝葉水分蒸騰量又大,更要及時澆水保濕。若遇長期雨天,要排出積水,保持土壤通透。
2、忌烈日直曬,以防葉尖枯焦。
3.除草
新栽竹林植株稀疏,光線充足,雜草容易孳生,若不及時鏟除,不僅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也直接影響新竹生長。除草最好選擇夏季晴天,鏟除的雜草容易枯死。一般年鏟兩三次,若有條件除草數天後施入一些翠姆水溶肥。
4.新栽竹的養護
要防止人、畜破壞,還要及時挖除一些弱筍,每株母竹保留兩三個健壯竹筍,培養成竹。新竹長成後,應砍去1/3的頂梢,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抗旱能力,促進竹鞭生長。此外,要防治病蟲害發生。
C. 有人知道園林綠化中竹子的分類和如何養護種植的流程嗎。謝謝
竹子的分類:
竹分為三大類:叢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
叢生型:就是母竹基部的芽繁殖新竹。民間稱「竹兜生筍子」。如慈竹、硬頭簧、麻竹、單竹等等。
散生型:就是由鞭根(俗稱馬鞭子)上的芽繁殖新竹。如毛竹、斑竹、水竹、紫竹等等。
混生型:就是既由母竹基部的芽繁殖,又能以竹鞭根上的芽繁殖。如箭竹、苦竹、棕竹、方竹等等。
散生型竹類有紫竹、方竹、毛竹、淡竹等;叢生型的有佛肚竹、鳳凰竹、青皮竹等,而混生型的有茶竿竹、苦竿竹。
D. 竹子怎樣澆水 竹子的養護方法
1、對於竹子要怎麼澆水,應保持盆土濕潤,每半月施一次腐殖酸液肥。不要過量的給竹子澆水,會讓竹子枯萎的,一天澆水一兩次就可以了,會促進竹子的成長。
2、夏季在室外養護的要遮陰,光照過強會使葉片變黃,放在北向陽台或疏蔭下較好,氣候乾燥時每日向地面及葉片淋水1次至2次。11月至翌年3月要在室內養護,放南窗前可見陽光處,保持10℃以上可緩慢生長。
3、春季3月至4月換盆換土,培養土可用泥炭土加50%園土配成。盆底先墊2厘米至3厘米厚的陶粒或粗沙礫做排水層,再加入培養土。栽後保持盆土微濕,待新芽發出後可進行正常水肥管理。栽培兩年左右要截乾重栽,植株可留5節至6節截干,截下的部分可扦插或水養。
4、竹子的地下莖在土壤中生長,既要有充分的水分,又要有足夠的空氣,所以既要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土壤缺水,又要注意排除竹林中的積水,竹性喜土壤肥沃,一般冬季宜施人糞尿、廄肥等,生長季節宜施速效化肥。
E. 竹子栽培管理技術
竹子的栽培管理技術:
一、選擇適生品種
竹類適生或較適生氣候的年平均氣溫12至22℃,一月平均氣溫5至10℃,極端最低溫度-20℃;年降水量1000至20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5%至82%。而華北地區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夏季酷熱,雖然七八月降雨較多,但年平均降水量也不過500至600毫米,並不是竹子生長的理想氣候條件。因此,應選擇抗寒性比較強的散生竹品種,如黃槽竹、金鑲玉竹、黃桿京竹、紫竹、早園竹等。上述品種不僅抗寒力強,而且在北方園林建設中有許多成功經驗可以借鑒。
F. 庭院竹子的管理
竹子是庭院設計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它與白牆相配,形成了最和諧的整體。樹影斑駁、錯落有致,稀稀疏疏中不缺乏美感,它翠綠的顏色總能與庭院的風格協調搭配,這就是人們喜歡它的原因之一。
1.澆水 :應於每年春季出筍前澆足催筍水,五六月澆足拔節水。雨季可視降雨情況澆水,11月、12月上旬澆孕筍水,冬季過於乾旱時可適當噴水。竹子種植後,不管刮風下雨,都要淋透竹子,並填實泥土,和其它苗木的養護一樣,要淋定根水。
2.鬆土除草 :每年進行兩次,第一次在五六月間,第二次在七八月間雜草種子尚未成熟前進行。
3.施肥 :為促使竹子更新,提早成林,應及時追施肥料。最佳施肥時間為早春3月和8至9月,以農家肥和化肥並用效果好。在秋冬季施入餅肥、土雜肥等有機肥,有利於孕筍越冬。在春夏季節施入人糞尿、化肥,可及時滿足竹子生長發育的需要。
4.間伐: 新竹萌發快,數量多,但大小不勻,應及時間伐。間伐時要去小留大,去弱留壯,去老留幼,去密留稀。每過3至5年,應間移過密竹,保持竹林適當密度,保證通風透光。同時進行深翻、斷鞭,將四年生以上的老鞭及每年砍伐後的竹蔸挖出。間移及竹蔸挖除後應及時用土雜肥填埋坑穴,保持林地平整。
G. 綠化竹子
一、觀賞竹子盆栽技術
(一)盆栽竹種的選擇
觀賞盆栽竹種以稈形奇特、枝葉秀麗、竹稈葉片具色彩的中小型及地被竹類為佳,包括觀稈形、觀稈色、觀葉色、觀株形幾大類。
1.觀稈形類:①羅漢竹(人面竹),竹稈基部或中部以下節間腫脹,形若人面。②小佛肚竹,竹子矮小叢生,節間膨大似「佛肚」。 ③大佛肚竹,竹稈較大,徑達8厘米,稈形呈佛肚狀。④方竹,基部稈呈方形,稈下方而上圓。⑤筇竹,稈節形如算盤珠。
2.觀稈色類:①紫竹(墨竹),2年生竹稈為紫黑色。②斑竹(湘妃竹),竹稈綠色,具紫黑色斑塊與斑點。③金明竹,竹稈黃色,縱槽鮮綠色,分枝開展。④黃稈烏哺雞竹,稈徑3厘米至5厘米,竹稈金黃色,中部以下不規則間有粗細不等深綠色條紋。⑤黃紋竹,竹稈綠色,縱槽黃色。
3.觀葉色類:①白紋陰陽竹,稈高1.5米,葉片寬大,間有較寬的黃條紋,原產日本。②菲白竹,地被竹,稈高25厘米,葉片綠色具明顯的白色或淡黃色寬條紋。③黃條金剛竹,地被竹,稈高30厘米,葉片較寬大,綠色,不規則間有黃條紋。④箬竹,稈高1.5米,竹葉寬大,四季常綠。
4.觀株形類:①鳳尾竹,叢生竹,葉片小型,於小枝上排成二列,形似羽狀復葉,常修剪成球形,盆栽觀賞。②小琴絲竹(花孝順竹),叢生竹,新稈淺紅色,老稈金黃色,並不規則間有綠色縱條紋。③橄欖竹,竹稈挺拔,分枝開展,竹葉濃密,竹冠層狀,葉片柔軟、微皺,非常秀麗。
(二)盆栽材料的准備
1.盆土:竹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以pH值4.5至7.0為宜,忌黏重、鹼性土壤。北方土壤鹼性強,可加入0.2%的硫酸亞鐵。盆土最好為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可用農田土拌紅黃壤、腐殖土與細沙。地被竹中的菲白竹如用普通盆土栽植成活率低,可用蛭石或泥炭拌珍珠岩作為基質,成活率可達95%以上。
2.肥料:竹子肥料以有機肥為主,經腐熟後的畜糞、垃圾肥及河泥等均可。有機肥主要作為基肥,拌入盆土中混合使用,用量一般為盆土量的10%至15%。
3.盆缽:盆栽竹的盆缽可用塑料花盆、塑料桶、營養缽、育苗袋、瓦盆及陶盆等。根據竹子的大小選擇盆的大小,地被竹如菲白竹,盆缽可用10厘米×10厘米、13厘米×12 厘米的營養缽,小型竹如羅漢竹可用30厘米×30厘米的營養缽。
(三)裝盆
1.裝盆時間:散生竹裝盆時間以春季竹筍出土前的2月至3月份和秋季9月至10月份為佳,其中地被竹以早春2月最佳。叢生竹因為夏秋出筍,所以裝盆以春季3月至5月為好。
2.竹子要求:從竹子苗圃地中,將分枝低矮、竹葉茂盛、株形美觀的觀賞竹子,2株至3株一叢挖取,挖時注意要多帶宿土,保證鞭芽及鞭根完整,竹子挖起後立即運到陰涼處,對葉面噴水。挖、運竹子時注意不要搖晃竹稈,以免造成損傷。如果竹子太高,則應剪除梢頭,竹葉太多,可摘除部分葉片。
3.裝盆要點:裝盆時先將盆放平,盆底墊一層透氣材料如碎石片、煤渣,再填入一層盆土,把竹子放入盆內,最後再填土,邊填土邊用木棒在盆四周將土捶實。裝好盆後,立即澆透水,直至有水從盆底流出。
二、盆栽竹的養護管理
1.水分管理:盆栽竹管理中水分管理很重要。竹子喜濕潤,怕積水。裝盆後第一次水要澆透,以後保持盆土濕潤,「干透澆透」,不可澆水過多,否則易爛鞭爛根。從裝盆至成活階段還要經常向葉片噴水。如果盆土缺水,竹葉會捲曲,此時,應及時澆水,則竹葉又會展開。夏天平均1天至2天要澆水一次,冬天澆水少,但要保證盆土濕潤,以防「干凍」。
2.肥料管理:盆栽竹肥料主要以裝盆時拌入盆土中的有機肥為主,竹子成活後適當追肥,薄肥勤施,在春夏可水施復合肥。
3.病蟲防治:盆栽竹子蟲害主要有竹蚜蟲、竹介殼蟲等,可用殺蟲劑噴灑。病害主要有煤污病、叢枝病等,應加強管理,及時修剪病株。
4.其他管理:盛夏高溫季節,應把盆栽竹移至陰涼處,避免烈日暴曬,大棚要覆蓋遮陰網,還需經常向葉片噴水,保持竹子葉色翠綠。到嚴寒冬季,須將盆栽竹移至背風向陽處或室內,大棚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
H. 要怎麼種植竹子呢
一、科學栽種
1、根據竹類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
2、栽種點的土壤以壤土或沙壤土為最好。
3、黏重或是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以有機肥料為主,每畝地大約施用4立方米左右),進行耕翻,深度不低於40厘米。
二、移竹法(分蔸栽植)
1、選擇生長旺盛的1~2年生竹桿。
2、在離其桿25厘米~30厘米外圍,扒開土壤,找出其桿柄
3、然後用利鑿切斷其桿柄,連蔸帶土掘起。
4、小型竹類可3~5稈成叢挖起,留2~3盤枝。
5、從節間斜形切斷,然後種植於早已挖好的穴中。
三、竹子水培方法
1、首先選當年生的嫩竹盡量多帶宿根,洗凈根,盡量晾乾。
2、然後用高錳酸鉀消毒晾乾,再用B12浸泡5分鍾後稍晾
3、用定植籃加陶粒固定根部,把定植籃放在容器上,水位距定植籃底部始終保持1公分左右(植物的根會自動向水面生長),保持陶粒濕潤。
4、每天向竹葉噴水多次,直到水生根自定植籃底部生出延伸之水中,繼續降低水面,以誘始根須繼續向水中生長,直到你滿意的長度。
5、在出水根之前要注意避光,通風,保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