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國考水利部流域管理崗位怎樣
擴展閱讀

國考水利部流域管理崗位怎樣

發布時間: 2022-06-08 08:12:56

❶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 上海剛進的公務員待遇怎麼樣啊急!求知情者告之!Q554281848加時附加在百度看見的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是一個參公管理單位,工作地點在上海。前幾年,有個朋友考進去了。單位管理事情很多,待遇的話,在上海地區是中等水平。靠這買房,肯定不行。養活自己可以。至於發展,看你自己的才能和機遇以及其他不可預知因素等。如果有好的單位可以去,建議你考慮其他單位。如果沒有什麼好單位可以去,這還是個比較好的選擇。只能說是比較好哈。在上海物慾橫流的大都市,從這個單位拿到的待遇真的不理想,甚至有點無法開心起來。人生有很多選擇,需要慎重處理,祝你好運。

❷ 水利部淮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機關公務員待遇如何急!!!急!!!急!!!

公務員的待遇都還不錯,穩定,福利多。水利部淮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可能其他油水較少了

❸ 國考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怎麼樣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屬於國考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崗位,具體崗位職責如下:

  1. 水資源局:承擔綜合管理與流域節水管理工作

  2. 財務局:承擔事業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管理等工作

  3. 直屬機關黨委:承擔紀律審查、黨風廉政建設等相關工作

  4. 長江工會:承擔工會組織宣傳具體工作

  5. 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承擔組織局工作會議、政務調研及新聞宣傳等、起草相關辦公文件、調研報告;協助後勤及檔案管理。

  6. 水政監察總隊:承擔鄂贛、贛皖省際邊界長江重點河段采砂管理現場執法工作

❹ 水利工程專業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水利工程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廣闊,就業率也很高。

國家現在正處在新一輪的水電開發高潮中,可以說,大多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以下簡稱水工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前景還是很好的!

據說這輪水電開發高潮會持續到2020年水工專業的畢業生基本上處於緊缺型的,但是水工專業的畢業生的依然很愁找工作,這個就得和水工專業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性質有關系了!

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學、水工鋼結構、水文水利計算、灌排工程學、水工建築物、水利工程概預算、水利工程施工、水泵與水泵站、水利工程合同管理和水利工程管理等課程。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課程實習、專業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其中每門課程設計一般安排1--2周,畢業設計一般安排12--13周。

❺ 國家公務員水利部直屬流域機構的工資高么

水利部流域委員會名頭雖然看上去大,但這個是事業單位將來肯定會面臨改制,水利廳就不一樣了絕對的公務員編制,關鍵是水利部流域委員是派出機構

❻ 在水利局當公務員,是一種怎樣的人生體驗.糾結報水利

我給你找了一篇水利局培訓心得,可以做參考
20XX年XX月我參加了我委組織的公務員水行政管理培訓班,學習了《公務員通用能力教程》、《公務員公共管理核心內容》、《中國公務員素質讀本》等相關課程,並就相關議題進行了討論。老師精闢的講解和開放式、互動式的教學方式,使自己受益匪淺。明確了對一個公務員如何履行相應職責和義務,管理好公共事務,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自己依法行政、依市場規律行政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要求我們開拓工作思路,增強九項通用能力,提高行政水平。作為參照國家公務員管理的一名工作人員,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與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密切相關,進一步感覺到責任更大了,擔子變重了,對自己各方面的要求更高了,這就需要我們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動中國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起到促進作用。本人在學習過程中,結合單位自身實際,就我委如何發揮流域機構管理職能,加強長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這一命題進行了深入地思考。
一、長江流域水土流失現狀
長江流域地貌類型多樣,以高原、山地和丘陵為主。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溫和濕潤,雨量豐沛,多暴雨。長江上中游地區是流域水土流失分布最為集中和嚴重的地區。根據水利部公布的1999年全國遙感調查成果,長江上中游水土流失面積為51.96萬km2,佔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積的97.9%,水土流失集中分布在金沙江下游,嘉陵江、沱江流域,烏江上游,三峽庫區,漢江上游,清江上游,洞庭湖水系中上游,贛江中上游和大別山南麓諸水系中上游。土壤侵蝕總量和水土流失面積在全國七大流域中居首位。嚴重水土流失破壞土地資源,加劇洪旱災害,制約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且影響中下游地區的防洪安全。
長江上中游地區土壤侵蝕的主要地類和入江泥沙的主要來源是:一是坡耕地;二是荒山荒坡和疏幼林地,三是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蝕區;四是礦山、交通、水電等開發建設項目施工和新城鎮建設缺乏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人為造成水土流失。
二、長江流域水土保持現狀
1988年,國務院鑒於長江上游水土流失的嚴重性以及三峽工程建設的需要,批准將長江上游列為全國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區,1989年,根據《國務院關於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區治理問題的批復》(國函[1989]1號),啟動實施了金沙江下游及畢節地區、嘉陵江中下游、隴南陝南地區和三峽庫區4大片首批重點防治工程,長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由此步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
「長治」工程建設堅持面向流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布局,按照分類指導、集中治理、連續治理的原則,以長江上游的金沙江下游、烏江流域、嘉陵江流域和三峽庫區等為重點,兼顧中游的丹江口水庫水源區、洞庭湖和鄱陽湖水系以及大別山南麓等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合理安排預防、治理的重點,確保工程建設成效。
「長治」工程實施以來,嚴格遵循國務院制定的「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重點突破,積極推進」的工作方針,工程建設穩步推進,成效卓著。截止2005年,「長治」水利基建投資項目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37萬平方公里,工程建設完成土石方量近17億立方米,群眾累計投工20多億個,中央投資16.57億元。
三、長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長治」工程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
1、投入不足,治理進度緩慢
近年來 「長治」工程的投入一直沒有明顯增加,在農村「兩工」制度逐步取消,工程單位治理面積投資增加的情況下,工程年治理進度已由實施之初的6000平方公里減少了近一半,治理進度相當緩慢,遠遠不能滿足《全國生態建設規劃》提出的長江上中游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萬平方公里的目標。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全面推進,特別是取消「兩工」後對農民投勞帶來很大影響,如何加大投入,提高國家補助標准,充分調動群眾治理的積極性,是今後迫切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2、預防監督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長江上中游的開發建設活動將越來越多,重點防治區內開發建設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如不注重在開發中保護,人為水土流失問題將日趨突出。而工程建設中重治理、輕預防的觀念仍不同程度的存在,需要進一步加強水土保持預防保護和監督執法工作,認真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做到開發建設與環境保護目標的統一,並依法保護治理成果。
3、基礎工作薄弱
受到資金、技術等方面的限制,長江流域的水土保持規劃、科研和監測等基礎工作相對滯後。主要表現為規劃和前期工作不夠完善,水土流失基礎理論研究尚屬空白,治理模式、效益監測與評價等方面的研究和推廣缺乏系統性,嚴重製約著防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4、創新力度不夠
適應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長治」工程需要積極從治理模式、投入機制、管理體制等方面積極創新,在諸如新時期小流域治理的標准、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水土流失治理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治理成果的管護等方面還應積極創新和實踐,確保工程建設做到與時俱進、和諧健康發展。
四、我委在長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國務院在「三定方案」中賦予長江水利委員會在長江流域水土保持水行政管理職能是:
1、協助組織並負責指導擬訂流域性及重要支流水系水土保持綜合防治規劃、實施方案,批准後負責監督實施。
2、負責國家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工程項目的管理,組織實施水土保持試點工程。
3、負責流域重點預防保護區、重點監督區的水土保持預防監督管理工作,負責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區滑坡、泥石流預警系統建設與管理,指導流域內城市水土保持工作。
4、協調流域水土保持監測網路和信息系統建設,組織流域水土流失動態調查與監測。
5、組織開展流域水土保持科研與示範推廣。
6、指導流域內地方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作。
7、組織編制流域水土保持有關技術標准和規范、規程。
同時新《水法》明確指出流域專業規劃中包括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規劃,規定流域管理機構有監督檢查權,這從根本上解決了流域機構的執法資格問題,為流域機構開展水土保持的監督執法工作、全面履行職責奠定了基礎。新《水法》規定,國家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和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新《水法》確定的管理體制明確了流域管理機構的法律地位,為流域機構實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
五、我委加強流域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
1、我委應積極主動當好長江代言人
在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新時期和新形勢下,我委應理清思路,根據新時期水利工作的任務和要求,從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這個總體目標出發,進行正確定位,按照維護健康長江的理念,當好長江的代言人,這是時代賦予我委的重要歷史使命。
當前長江面臨著可持續發展問題,我委面臨著維護健康長江的問題。當長江受到污染,水質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加劇,河流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誰來代表河流說話,應該是流域機構。流域機構充當河流的代言人,義不容辭,當仁不讓。為此,我委要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大膽進行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理論創新,扎扎實實把各項具體工作做好。
2、我委應發揮好流域管理職能作用,協調長江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長江治理不僅僅是單純的治理主河道,還要同當地的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與改善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有機統一。如果我委不能很好地履行「規劃、示範、監督、科研、管理」職能,不能組織上中游地區實施大規模的水土保持,那麼「保障防洪安全,合理開發利用,維系良好生態,穩定河勢河床」的治理開發長江的目標是很難實現的。因為,任何一個省(區)都不具備統一協調管理跨省(區)、跨流域開展水土保持工作、實施預防監督管理和水資源統一調度的能力。
3、我委應做好流域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
我委應加強領導,充分發揮職能,不斷做好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一是要進一步摸清家底,對開工建設的項目要落實全面檢查一次的目標,對檢查中發現問題較大的項目要回訪檢查、重點督促;二是要抓好水土保持方案「三同時」制度的落實,在做好防治的同時,特別要注重水土保持監理、監測工作的開展和規范;三是要推進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特別是水土保持方案設計變更的報批備案制度、水土保持工作實施情況報告制度和驗收制度等的落實;四是認真查處違法案件,對不依法編報水土保持方案,擅自開工和造成嚴重水土流失災害的單位給予通報和暴光。
六、目前我委在發揮流域管理職能方面遇到的問題與對策建議
1、立法問題
水利部已將《水土保持法》的修改工作列入了議事日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流域管理法》的前期工作也在進行中。由於國家授權不明確,流域機構缺乏執法的主體地位,不具備水土保持預防監督、水資源管理的執法權和處罰權,致使許多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不僅嚴重影響了工作積極性,而且也給國家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水土保持多元化投入的特性造成了各自為政、重復投資、重復治理、浪費嚴重的局面。為此,我們呼籲國家盡快出台《長江法》,並進一步明確流域機構在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中應具有的統一協調管理和執法主體地位。
2、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程投資管理方式改革問題
2006年以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基於國家基本建設項目改革與發展的考慮,提出了改變長江與黃河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投資管理方式的意見,並在長江流域已經實施,對長江流域水土保持影響甚大。
改變現行的管理方式,勢必造成長江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和建管秩序同長江治理開發與管理的總體規劃相分離,影響長江治理開發與管理整體目標的實現。
以流域機構來指導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實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戰略。它打破了以省為界的封閉治理模式,使流域內上游、中游和下游相關的省份水土保持工作更加統一、協調、步調一致,而不是各自為政,各做各的治理模式,有利於打破「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
通過流域機構的組織、協調和管理,統一規劃,突出重點,合理布局,分步實施,使長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治理與長江下游的防洪工程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按照流域的總體部署,統一、協調、扎實推進,為長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創造有利條件。
因此,考慮長江流域治理開發與管理的歷史沿革和現狀,為加強當前長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須發揮流域機構管理職能。今後一段時間內,我委應根據國家基本建設項目改革與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加強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管理,完善管理辦法,規范工作程序,確保國家投資安全、工程安全,提高投資效益。抓好長江流域水土保持規劃,力爭在兩三年內全面完成《長江流域水土保持規劃》、《長江流域水土保持監測規劃》,為加強水土保持流域管理提供科學依據,更好地指導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