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怎樣管理手機的方法
擴展閱讀
汽車上怎樣裝交流電 2025-05-19 16:05:44
dsp前級效果器怎樣 2025-05-19 15:55:43

怎樣管理手機的方法

發布時間: 2022-06-09 17:45:50

『壹』 班主任怎樣正確地對學生手機進行管理

班主任正確地對學生手機進行管理可以建立班級監管機制,利用技術手段限制手機使用,利用學校內部的管理機制,教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組織各種活動。

1、建立班級監管機制,讓學生自我監督

組織學生設立《班級公約》,其中一項就包括了在上課時間禁止使用手機,違約者將會扣分、承擔勞動處罰或是請家長到學校「面談」,使學生之間相互監督,以他們的自覺性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在管理上,宿舍、教室之內都有監督員,有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都有監管權。

加上班委會的常態監管,這使得學生自我監督和老師監督相結合,在空間上、時間上做到了多層次、寬領域、多角度的監管體系。

2、利用技術手段限制手機使用

在學生上課、自習或者考試期間,我們利用班費購買了屏蔽儀,對手機信號進行屏蔽,為學生創造一個無手機噪音環境,或者是強制學生在公共學習場所關閉手機,從而讓他們全心全意投入到學習當中,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也尊重了老師以及其他同學,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

3、利用學校內部的管理機制

在學校內部,積極爭取政教處的支持,加大對同學的監督檢查力度。爭取校內其他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支持、協助和參與,並主動和學校協商,建議把教師收繳後代為保管的手機上交學校,由學校採取統一安全的方式管理。

同時學校組織相關的教育活動,讓中學生了解如何正確使用手機;而我們也在校園內設置了一定數量的公用電話,以滿足學生通訊的需求。



4、採取相應的措施、教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

制定必要班規加大對手機規范化管理。思想情感上的教育只能讓一部分學生做到正確在校院中使用手機,要達到目的,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甚至強制性的管理,對手機的使用進行約束。班主任和學生共同制定一些班級班規,讓學生在互相監督中逐漸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5、組織各種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組織各種校園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是有效解決學生攜帶使用手機的方法。學生通過手機游戲、小說進行娛樂、舉行有意義,有興趣的活動。將有效轉移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自我完善。例如舉辦文化藝術節、書法大賽、家務勞動比賽、十佳歌手培養學生特長和組織能力。

『貳』 想要對孩子手機進行管控,應該怎麼做

這個問題其實就看你自己的想法了,控制手機對孩子來說有利也有弊,在生活中你不可能完全限制孩子玩手機的,只能有效控制時間。我女兒今年13歲了,還有一個5歲的兒子。不能保證說的一定有道理,只能給你一點建議。你如果強制性不讓孩子玩手機,小孩就會產生逆反心理,那麼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有的家長會以你現在上學的時間很緊,要好好學習不能玩手機的。千萬不要這么說,這樣孩子只會厭惡、憎恨學習,結果適得其反。

『叄』 有什麼有效的方法控制孩子玩手機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現在小孩子基本上都擁有手機或者平板電腦,本計劃讓手機變成他們的學習機,結果變成了游戲機,他們天天玩游戲,逐步沉迷,而且無法自拔,家長也拉不回來,導致很多家長後悔給孩子買手機。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控制孩子玩手機,讓孩子戒除網癮呢?答案有很多,但是效果存在很大的差異,下面我們分享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

除了合理地控制孩子的手機之外,我們家長還要跟孩子多溝通和陪伴,因為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一個人在家也很無聊,如果有人陪他玩,陪他聊天,這樣就會很開心,根本就沒時間去玩手機。

『肆』 管理手機的方法及效果

第一:規范手機使用習慣
要習慣給手機開靜音,你會發現手機里絕大多數的信息,並不需要及時回復,靜音的手機能讓你更專注地做別的事情。
2
/5
第二:多和孩子一起玩游戲
要相信,真人游戲絕對比手機里的游戲好玩,回想一下你小時候和鄰居小夥伴在院子里追逐打鬧的場景,是不是感覺無比快樂?
3
/5
第三:統計數據,看誰玩手機時間少
夫妻兩個人可以每周末統計自己使用手機的時間和頻率,(你的手機也許自帶統計功能,或者可以下載一個統計軟體),看看誰使用的時間最少?或者和上周相比,使用頻率下降了多少個百分點?
4
/5
第四:改掉「隨便看看手機」的習慣
你可能常常會沒有什麼目的就拿起手機看一看,想要改掉這個習慣,可以經常做這樣的練習:
5
/5
手機「依賴症」也許正在成為當代人的「流行病」,不僅會影響大人,還會影響孩子,當然也包括親子關系。如果我們想要改掉這個習慣,就要學會建立一整套管理系統,把「合理使用手機」變成全家人共同的習慣,讓它成為你們的優良家風之一。

『伍』 學生管理手機的方法和措施

第一步,宣傳造勢,觀察准備。

最好不帶手機到學校,避免麻煩。凡事都有兩面性,手機能帶來便利,也會帶來煩惱。沒有手機,一樣可以和外界聯系,關鍵是自己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手機,已經成為一種大眾通訊工具,不存在炫耀的問題,當然,沒有手機也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如果你覺得弊大於利,就不要帶到學校,過一種簡單的生活也挺好。沒有手機的,也不必纏著家長買,以後確實需要了再買,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

我確實認為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有或沒有,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不會看到學生使用手機就如臨大敵,或形成職業習慣,看到了就收走。這種淡化、寬容的態度本身就是一種姿態,有時候我們越重視越反對,反而會強化學生的反抗意識。

講清道理,可以讓一部分學生自覺遵守。一個班級是有自己的氣場的,如果玩手機成風,自然會有一種暗示,更多的人會加入進來,如果有一部分人認為玩手機不好,也會影響其他一些人。

對於帶手機到學校的同學,我們首先強調學校的要求,告訴他這是違規的行為,讓在學校使用手機成為一種偷偷摸摸的行為,首先製造這種氛圍,讓他感到難受。然後,暫時不採取其他行動,觀察一下會有什麼問題出現。

我知道,光講道理對一部分人是沒有用的,他們不以為然,以為只要不被發現就沒事了,所以開學後不久就有人開始在上課時使用手機了,玩游戲、看視頻、發信息,我這個所謂的實驗班也不可能免俗。

要讓他們上課不玩手機,首先必須讓他們自己認識到這件事不好,建立是非觀念。我在班上繼續擴大宣傳力度,告訴各位同學,上課時使用手機是規則不允許的,被發現了將會受到處罰。我的宣傳力度是逐漸加大的,一開始是很溫和地講道理,然後強調規則,然後是在全班的警告。但僅限於此,仍然沒有進一步的行動,因為把這件事徹底管好得有個契機,沒有身邊切實的案例,教育的力度還不夠。

我相信還是會有人抱著僥幸心理在鋌而走險。很多人其實都是這樣,明知道規則不允許,還是會因為擋不住誘惑而違反,事情不發生到自己頭上是不會有切身的感受的。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如果總是違規,終有被發現的那一天。

班級學生分化成了玩手機的和不玩手機的兩派而不是一邊倒,其中前者佔了大多數,後者人數較少但很頑固。這種分化減輕了工作量,因為大部分同學明確了規則之後已經自覺地遵守了,他們不僅不會讓我操心,還成為教育其他同學的榜樣,不玩手機的同學對少數違規同學有一種無形的震懾和影響。在沒有實施任何懲罰的前提下,大勢已經形成,大多數同學的態度對少數同學已經形成了包圍圈,那些玩手機的少數人要頂著很大的心理壓力。能分化瓦解的盡量不要訴諸武力,孫子兵法雲: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第二步,尊重民意,制定規則

兩個星期後,問題充分暴露,哪些同學上課特別喜歡用手機同學們已經心知肚明。大家都很清楚這是違規的,是非明確之後就好做下一步工作了。不久,我處理了開學以來第一件也是唯一的一件玩手機事件。班上一個同學在晚自習時玩手機被值班老師發現並扣下,他很不服氣,認為老師應該首先提醒,不應該一發現就收。下了課就去找老師索回,老師當然沒有同意。第二天我來處理此事,過程細節就不具體描述了,用旁邊老師的話說,那叫一個「春風化雨」,不厭其煩地講道理,分析利害關系。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因為我只想著要讓他口服心服,第一次處理,務必要慎重。談歸談,必要的處理還是需要的,寫出認識,暫時扣留手機一個星期,不通知家長。

處理完之後,我沒有在班上宣講此事,因為我相信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不用我多說,班裡同學一定都知道了。不聲張給了他面子,但也同樣達到了傳播的效果。

周五布置了周記,要求每位同學對班級的情況作分析、提建議。星期一周記收上來之後,果然有不少同學提到了上課玩手機的事。那好,把這件事拿到桌面上討論。

班會課,召開班級大會。班級大會的問題我以後再做詳細介紹。本次大會討論的主要議題就是手機,大家對此發表意見。得出了共性的東西:
1、上課使用手機違規;
2、確實有人不顧禁令繼續在課堂上使用手機;
3、這件事必須要管起來,不然不良風氣會蔓延;
4、目前要想完全禁止帶手機到學校並不現實,所以,關鍵在於管理。
大家意見基本一致後就開始討論處理辦法。又是一番討論,再次得出共性的東西:
1、第一次發現,暫扣一個星期,不必事先警告,因為規定已經強調過多次了;
2、第二次發現暫扣手機一個月,第二次的意思不是在同一個同學身上發現兩次,而是只要有一個人被處理了就算第一次,下一次另一位同學違規就算第二次;
3、第三次發現則永久性禁止手機帶入學校;
4、每次違規都要告知家長。
好了,討論結果班長記錄下來,作為政策執行。這里還有一些細節和技巧,不細說了,總體原則是大家要充分討論,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和機會,所以,規則是大家提出的,不是我個人意志。這樣執行起來的阻力會小很多,特別是涉及到真正處理時,被處理人無話可說。
完了以後把這些內容列印好,每個人自願(?)簽字,作為共同遵守的游戲規則。

第三步,加強監管,一步到位

前期工作要慢、細致,准備要充分,適應期要足夠長,讓學生能有充分的時間系統脫敏。一旦付諸行動,要堅決果斷,絕不拖泥帶水。

既然大家討論好了,下面就是執行的問題。

首先,每位同學登記手機號碼,沒有的填「無」,把號碼全部整理好,和家長逐一核實,全班四十四人,有十八人沒有手機或者手機從不帶入學校,工作量減少了三分之一強,另有二十六人每天帶手機到學校。確認無誤後進入監管、檢查程序——上課期間隨機撥打登記的號碼,如果出於開機狀態則視同於使用手機。

這一招大家事先並沒有想到,底牌總是最後再亮出。雖然有些意外,但是細想一下沒有反對的理由,因為老師不能時時刻刻巡視檢查,而且即使巡視,也有檢查不出來的可能。如果全部依靠老師的檢查,則執行力度是肯定不夠的,必須大家自覺遵守,而不是被動地躲避或存有僥幸心理。事前我們講明白道理,讓大家都能理解,上課時完全沒有必要開機,反之,開機就有使用的嫌疑。

從規定出台之後到目前為止,隨機抽查若干次,無一人次被發現上課時手機開機。管理基本成功。

『陸』 對孩子的手機,應該怎麼正確的管控

如今不要說手機對孩子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就算連如今的年輕人都難以抵禦手機的魅力。當然由於每個人的性格不同,自製力也會有著很大的差別,有些孩子會因為自製力比較差,所以長期的沉溺於手機當中,不僅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對於視力也會產生極大的危害,所以作為家長來說,是不贊成孩子玩手機的。

爭吵或者是硬性規定,絕對不是一個家庭解決問題的方式,而是一個最差的結果,孩子也需要理解,同時也需要溝通,所以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相互之間的理解與彼此之間的良性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柒』 家長如何管理孩子正確使用手機求分享有用的管控方法

小孩沉迷於游戲的原因千差萬別,厭學或者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的情形同理,玩游戲是孩子發自內心喜歡的東西,同時能在裡面找到成就感,當然就能集中注意力去玩了,但是學習卻恰恰相反,所以首先要從環境、孩子自身、父母的教育溝通等入手,系統地進行,家長一定要現在幫孩子戒除網癮,建立手機網路界限,才可以把孩子拯救出來並能正確引導孩子把心思回到學習上來。

如何幫孩子30天戒除網癮,建立手機界限步驟如下:

第1周:家長要了解孩子沉迷網癮的5個演變階段,常用的7種戒除網癮方式是什麼,導致孩子沉迷手機網癮8大原因是什麼,再到如何與孩子簽訂使用手機約定,最後到孩子不交手機怎麼辦?先家長要了解整個過程。

第2周:家長要做好幫孩子建立手機界限時,孩子大吵大鬧發脾氣摔東西,威脅不寫作業,威脅不上學,威脅不吃飯,威脅離家出走,威脅跳樓等,我們家長的應對預防措施是什麼?家長不能打無把握的仗,否則就會容易發生悲劇。

第3周:家長開始幫孩子建立手機網路界限,這時最困難的就是孩子不同意,怎麼辦?也就是按前面2周我們做的准備去執行時,一定會有新的或突發問題,家長到底是堅持建立界限,還是因為孩子的大吵大鬧放棄了?這就是由家長的心向所決定了,同時也需要專業有經驗的老師指導與支持,只要能跨出這一步,就可培養成一個有規則感,界限感,自律的優秀孩子。

第4周、家長一定要幫孩子鞏固手機界限,幫孩子戒除網癮家長你不能簡單的堵,在建立手機界限同時,一定要引導孩子的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學習方法,學習動力,改善注意力,改善居家環境,改善親子關系,改善師生關系等,只要孩子找回學習的自信心,提升學習成績找到成就感,那孩子就不會再沉迷網癮了。

『捌』 如何管理學生的手機

現在很多家庭一般都會有電腦、手機或者平板,而孩子儼然成為了一個手機控。上學的時候學校可能會禁止學生帶手機到學校去,但一到放假,孩子就窩在家裡玩手機。很多父母在家的也許會收斂一點,父母一旦不在家,只能是聽之任知了。很多父母對於孩子手機控不知道該怎麼辦。

一般家長管理孩子手機會用到哪些方法?

方法一:隨便玩 給孩子買智能機,不限制孩子使用,只要孩子不在闖紅燈的時候玩游戲,家長就聽之任之,不聞不問。

最懂你的交友平台,一秒匹配和你最契合的人
廣告

方法二:隨性管 給孩子買智能機,根據場合、使用時間等等因素隨性管,覺得像需要管的時候就管,覺得不需要管的時候就不管。

方法三:軟隔離 給孩子買智能機,但是限制使用時間,時間到了即沒收,或是不給錢買流量包。在非娛樂時間,孩子的智能機除了打電話發簡訊,唯一還剩下的功能就是看時間。

方法四:硬隔離 不給孩子買手機,或是給孩子買一台黑白屏手機,只是為了隨時隨地可以聯繫上孩子。

方法五:智能隔離 給孩子買有管控功能的學生手機,與自己的手機綁定,設置孩子的上網時間,到時間點就自動鎖屏,過濾到不良的信息網址。不用時刻在孩子周圍嘮叨,避免了矛盾的產生。

小格雷學生手機是專門為學生手機定製的手機,這款手機和市場上的智能手機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硬體終端,而是針對學生的使用需求,設計了防沉迷功能,學生可以根據學習和休閑時間,設置手機的使用時間,可以說提供了強制管控的可能,幫助使用者,尤其是初次接觸手機的孩子確立一個正確的使用規則,也有助於形成時間觀念,提升學習和休閑效率。

『玖』 華為h6如何手機管理

華為h6如何手機管理方法如下。
1.打開手機,進入手機桌面,找到文件管理這一圖標,若沒有則先下載一個。
2.點擊文件管理圖標,進入文件管理界面,一目瞭然:圖片,視頻,音樂等。
3.點擊右下角的菜單,彈出小窗口。
4.點擊小窗口的設置,進入設置界面,可以對其中的一些選項進行設置。
5.也可在點擊清除緩存,清除一些縮略圖。
6.也可以點擊登錄,這樣就可以使用華為的雲盤功能了,下面兩圖是登錄前後的對比。

『拾』 家長應如何管理孩子的手機

孩子的手機如何管、怎麼管是令家長們非常頭疼的問題之一。

作為家長,需要意識到,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孩子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手機等電子產品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想要完全禁止孩子接觸手機等設備不可行也不現實。

另外,孩子若能合理使用手機,有利於發展其信息檢索、自主學習、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

我們需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合理、健康、有節制地使用手機。

具體怎麼做呢?一起來看看。

01 做好共情是前提

不少家長是「咬牙切齒」地和孩子聊手機:「你看看你,天天玩手機,現在成績這么差!」「有玩手機的功夫,怎麼不去學習!」……當我們帶著這樣的情緒去和孩子溝通時,結果可想而知。

其實,換個角度想一想,作為大人的我們,不也和手機形影不離嗎?如果讓我們完全切斷和手機的聯系,恐怕一時也很難做到。

所以,當孩子出現過度使用手機的情況時,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共情,不要帶著情緒去指責孩子,讓孩子感到和爸媽聊手機是安全的。孩子不迴避與父母聊手機這個話題,並且可以暢所欲言,是家長引導、幫助孩子合理使用手機的第一步。

在共情的基礎上,家長可以和孩子真誠地談一談,實事求是地列舉出手機對我們的幫助,帶給我們的快樂,當然也不能漏掉給我們帶來的困擾,比如,是不是做一會兒作業就想要看手機、經常刷短視頻忘記時間……讓孩子客觀認識使用手機的優缺點,判斷手機是否被正確使用,有沒有妨礙自己的生活與學習。

02 商議制定規則

建議家長在充分溝通、尊重孩子意見的前提下,和孩子一起制定《手機使用規則》。《規則》要明確孩子使用手機的一些具體可行的內容,比如:

使用范圍。如孩子可以瀏覽新聞、學習課程、玩游戲等,但禁止網上消費,絕對屏蔽陌生人,不得在網路上公開自己和父母的真實姓名、住址電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