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國家怎樣管理軍隊
擴展閱讀
寶玉挨打的原因是什麼 2025-08-26 20:35:24

國家怎樣管理軍隊

發布時間: 2022-06-11 07:25:09

① 請問一個國家要如何平衡軍隊

首先是軍地分離,軍事和地方政務界限很清楚,各司其職,而古代比如吳三桂,就是地方首腦和軍事領袖一身
其次是軍政分離,古代是沒有指導員的,將領就是一支軍隊的首腦,而現在就不一樣,一支軍隊同時隸屬於軍事主管和政治主官
再次現在人思想和以往不同,由於是世界村,人不會再有那種黃袍披身的思維,那麼也就想不出力自己割據干什麼,同時冷兵器到槍彈炮的戰爭方式也在起作用
最後中國這邊有個比較意外的創新,那就是支部建在連上。所有大事必須通過黨支部的同意,黨支部通常7人,4個人同意這個大事才算通過,7個委員各司其職,很難出現我勾結另外三個委員站一起的局面,即使有,現在的通訊手段不像以前,騎匹馬通風報信還有可能被逮住,一個電話上級立馬就知道了

② 軍隊應該如何管理

這個問題比較大

給您點建議可以作為參考

  1. 建立規則標准

  2. 思想上的洗腦,國家和企業不同 部隊要對新兵建立使命感,為國家而做,而非個人

  3. 總結一下就是我們有一個目標,有一個共同的願望,為了共同的使命而做事

  4. 建議您可以看一下<阿米巴》這本書,軍隊應該會比現實中好實施

  5. 軍隊你稍微落後一點,還是給那些錢,干那些活。基層尤其沒什麼具體的職務任免掌管財政調動職位等實際權力的班排長們,管理也不是那麼輕松。新兵靠打罵體罰,老兵有時候就看給不給面子了,也不可能趕走反而還要培養集體意識。

在企業只需要干你需要乾的工作,假期額外多干還會有加班費。
軍隊則要你無條件完成任務,即便是一些無意義的事,大家干著心裡很不爽,也不可能給錢,領導也要想辦法完成。而且在軍隊私人生活也是工作的一部分。某些人因為個人生活習慣不好而和集體不相容,管理者要想辦法讓他和大家一樣。
軍隊管理者還要盡可能維護一些標准不明確的制度。要整理好內務,多好算好,跟誰比,有時候事情比較忙,有沒有必要抓這個這么緊。很多部隊不讓用手機,是不讓用所有手機還是不讓用智能機?有些部門有些人員需要嚴抓,有些人只要別被更上層領導發現,老兵那就愛玩就玩好了。
軍隊是全國就一家,沒到退伍年限,天天睡覺也得在院里待著。要是做事不積極,基層領導會一個勁給你做思想工作。
管理方面不足的話,和政府部門一樣,就是沒有合理的權力制約措施,官僚主義嚴重。


強烈推薦你看一下(阿米巴)也許能有靈感,反正國內很多大佬都覺得很OK ,馬雲,優衣庫,格力等不過叫法不一樣,原理都差不多,管理類的

③ 美國文人政府是如何控制軍隊的

美國文官政府對軍隊的控制是以總統制為基礎的,根據美國憲法,三軍的最高統帥是美國總統。統帥機構與作戰指揮系統編制美軍統帥機構由總統、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部以及所屬的參謀長聯席會議和陸海空三軍種部組成,確保了文官政府對軍隊的控制權。

具體特點如下:

1、文官控制軍權,國防部統管三軍。美國《憲法》和《國家安全法》規定,國防部長、國防部副部長和三軍軍種部部長必須由文官擔任,因此,領導美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部以及所屬的參謀長聯席會議和陸海軍空三軍種總部的主要成員均為文官。實行文官制度主要是為了加強國防部集中統一領導三軍的權力。國防部不僅負責三軍的作戰指揮,制訂三軍的統一政策,而且負責制訂三軍的軍事預算,確定為軍兵力,統一領導三軍的國防科學技術和後勤供應等工作。

2、指揮和管理分離。美軍統帥機構在作戰和平時管理上實行雙軌制工作,即一為作戰指揮系統,一為軍事管理系統。作戰系統通過國防部-——參謀長聯席會議——各聯合軍種司令部——作戰部隊指揮機關進行。而軍事管理系統則通過國防部——各軍種司令部——作戰部隊管理機關來進行。作戰指揮系統平時負責為作戰部隊制訂作戰計劃,實施作戰指導,統一軍兵種作戰訓練原則,不過問軍事管理事務。軍事管理事務完全由陸、海、空軍軍種部及其有關業務部門負責實施,主要包括行政管理、部隊組建、裝備、軍事訓練和後勤供應等方面的工作。美軍認為這種作戰、行政管理分立的指揮機制有利於發揮與管理效能,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3、 大量使用文職人員。美軍認為使用文職人員可以使學有專長及熟悉業務、作戰訓練、工程技術和自動化處理等技術人員長期在軍隊起骨幹作用,有利於軍隊特別是指揮和技術業務部門的建設,同時可節約大量管理和訓練經費。據1996年美國國防部部長年度《國防報告》公布的數字,1996年文職人員(包括直接和間接雇員的文職人員)為828600人(其中陸軍257100人、海軍240700人、空軍184400人)。統計表明,美軍文職人員的比例除空軍稍低一點外,其他軍種文職人員和現役部隊人數的比例與三軍種的比例接近。可見美軍統帥和管理部門是依靠大量文職人員展開工作的,就是作戰指揮系統也有相當數量的文職人員為保障指揮和非作戰條件下作戰機構的管理而工作。

④ 管理好一支龐大的軍隊需要如何做

強化教育,不斷打牢官兵思想基礎。 教育是管理工作的基礎,也是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國家和軍隊一系列重大改革問題明顯增多。各種新情況新問題的解決和處理,只有堅持思想為先的原則,才能取得管理工作的主動權,為此在吸取去年我營管理工作成功的基礎上,重點在「四個教育」上下功夫,加大條令條例、法紀教育、安全常識教育和經常性教育,扎實打牢官兵講安全、講服從的思想基礎。

因此,必須有針對性地搞好教育引導。一要搞好政策引導。一些新兵往往帶著入黨、考學、選改士官、當優秀士兵這些個人願望入伍,對部隊有關政策、規定缺乏了解,比如對部隊黨員比例有多大、考學有什麼要求、選改士官有什麼標准、當優秀士兵有什麼條件等都不太清楚,盲目給自己定目標。

⑤ 國家怎樣控制軍隊不反叛

軍隊又不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
一支軍隊,特別是現代化軍隊,對國家的依賴是特別大的,當兵的都有家有口,鬧起事來家都不要了?
另外,軍隊不是軍棋,軍長就代表一個軍,穩吃師長,他需要一個官僚機構去運作。上峰看你不滿意,傲慢如麥大嘴,也只能回家抱孫子去。
「兵為將有」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至於推翻政府……憲法修正案只是那麼一說,允許老百姓拿著不能連發的中古槍去對抗飛機坦克。
軍隊去推翻政府?這叫軍人干政,總統就是總司令,直接拿下你。
「得到法院支持」這句話是從南美那個小國來的吧,可惜美國對這個「法院支持」的結果表示反對。

⑥ 各國怎樣控制軍隊,中國最高明

當今世界並不太平,除了恐怖主義之外最大的隱患來自於國家內部。毛主席說過「槍桿子里出政權」,這句至理名言被世界所認可,但在其他國家「槍」的指向舉足不定,新聞上不時就有報道某國又發生了軍事政變,那麼各個國家有什麼方法防止軍隊生變呢?

⑦ 現代軍事管理的運行機制有哪些

盡管「細節決定成敗」被許多人認同,但對領導幹部特別是高中級領導幹部來說,戰略更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有效履行我軍新的歷史使命,必須從軍隊建設全局出發,進一步提升各級領導幹部的戰略管理能力,力求在戰略籌劃和指導上緊跟時代步伐,在更高的層次和起點上推進軍隊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抓住現代軍事管理的樞紐

發端於20世紀中葉的戰略管理是戰略運籌和科學管理融合的產物,是對有關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局重大問題的協調與控制,是為制定和實施軍隊建設與發展戰略而進行的一系列戰略決策與規劃的活動,被稱為「現代軍事管理的樞紐」。

在現實領導工作實踐中,揀「芝麻」丟「西瓜」、顧此失彼、盲目決策的事屢見不鮮。隨著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勃興,軍隊技術構成的變化、專業分工的發展和各軍兵種的聯合作戰,要求軍隊必須加強戰略管理,通盤謀劃軍隊建設。世界新軍事變革不僅是一場軍事技術和軍隊組織體制的革命,也是一場軍事管理的革命。從現代軍事管理發展趨勢看,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越高,部隊組織結構編成越復雜,戰略管理的地位作用越重要。這是由戰略管理所具有的全局性、宏觀性和綜合性特點所決定的。戰略管理的全局性表現為對國家和軍隊建設所處的國際戰略格局、安全環境、戰爭形態、軍事發展走向、國防和軍隊建設可利用資源等諸多因素進行全面、綜合的分析,進而對國家安全所面臨的威脅、國家利益拓展對軍隊建設所提出的能力需求等作出正確的戰略判斷和戰略預見。戰略管理的宏觀性表現為要根據我軍擔負的使命任務變化的環境和條件,站在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考慮和設計軍隊建設發展戰略,合理制定戰略規劃。戰略管理的綜合性表現為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全面建設,軍事、政治、後勤、裝備各個領域的全面推進,軍地一體、軍民兼容的全面協調。加強戰略管理,必須重視軍隊的綜合集成建設,把各種作戰力量、作戰系統、作戰要素融合為一個結構合理、協調運轉的整體,使之發揮最大的整體效能。

加強戰略管理,不僅是現代軍事管理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的迫切需要。建設信息化軍隊,推進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既要靠裝備、技術、人力資源,更要靠與之相適應的高效的戰略管理。加強戰略管理有利於軍隊機械化信息化復合式發展。只有在高效戰略管理控制下,進一步優化結構,理順關系,加強體系建設,提高整體效能,才能促進軍隊機械化建設和信息化建設協調、有序發展。加強戰略管理有利於提高軍隊建設效益。通過戰略管理的科學籌劃和頂層設計,確立科學可行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思路,掌握好各種資源的投向和投量,防止重復建設和分散建設,有計劃、有步驟、快速高效地推進軍隊建設,可以使有限的資源最大地轉化為國防實力和戰鬥力,實現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的國防和軍隊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

加強戰略管理,是提升軍隊各級領導管理能力的內在要求。軍隊建設的科學發展片刻也離不開科學管理。對於軍隊各級領導來說,就是要深刻領會和把握科學發展觀蘊含的戰略管理理念,打破傳統思維定勢和落後管理觀念的束縛,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更新管理觀念,始終保持戰略頭腦和眼光,進一步增強戰略方向的判斷能力、戰略環境的適應能力、戰略決策的籌劃能力、戰略實施的監督能力,以確保軍隊建設的質量和效益。

遵循戰略統籌的基本原則

管理水平的差距必然導致質量效益的低下。提升軍隊各級領導的戰略管理能力,必須強化戰略思維,注重研究本單位、本部門的戰略問題,統籌規劃,統籌管理,提高軍隊建設的整體效益。

堅持體系建設原則。戰略管理更加重視軍隊的綜合集成建設,把各種作戰力量、作戰系統、作戰要素融合為一個結構合理、協調運轉的整體,使軍隊生成和發揮最大的整體效能。戰略管理的體系建設原則,要求必須加大對包括信息化建設、裝備建設、戰場建設等資源重點投入領域的集中統一領導,以避免重復建設、分散建設,有計劃、有步驟、快速高效地推進軍隊建設,使有限的資源最大地轉化為國防實力和戰鬥力。美軍信息化建設的管理體制由分散到集中的經驗很值得我們研究借鑒。美軍信息化建設初期,各軍種獨立發展,雖然作戰需求針對性較強,促進了軍種競爭,但導致建設標准各異、信息系統「煙囪林立」、耗資大而效益不高。僅為改變軍種之間難以互通互聯問題,美軍不得不花費巨資重新規劃通信網路建設,僅網路模式改變就花掉60多億美元。在關系我軍建設的重點資源投入領域,必須堅決貫徹體系建設原則,統籌規劃,統一領導,同時發揮專家咨詢的作用。

堅持能力導向原則。軍隊戰略管理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根據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擔負的使命任務變化的環境和條件,站在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考慮和設計軍隊建設發展戰略,合理制定戰略規劃。戰略管理的能力導向原則,要求必須根據軍隊履行新使命的能力,優化結構,突出重點,合理配置資源的投向和投量,而不能搞平均主義,部門分攤。20世紀60年代,美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為了解決美軍軍費由於缺乏統一規劃,各軍種只根據自身建設情況來做籌劃未來戰爭准備,從而造成財力資源重復配置和嚴重浪費的問題,提出並創建了「規劃—計劃—預算系統」(PPBS)。「PPBS」通過系統化的審查程序,以成本為基礎,按照「軍事職能」而非部門劃分進行預算分配,詳細列示未來5年的財力及人力資源的需求,從而實現了對軍事戰略、部隊結構、武器裝備發展、人才隊伍建設以及其他工作的統一協調,使軍費得到合理的配置使用。我軍在加強軍兵種建設時,必須堅持以能力為導向,掌握好資源的投向和投量,科學合理配置有限資源。

堅持成本效益原則。當前,軍隊建設發展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資源分散、重復建設、政出多門、管理多頭、職責不清的問題,表象是軍事系統運行的效率不高,實質是軍事管理的科學性不夠。戰略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則,要求在軍隊建設過程中始終把提高資源的有效使用作為管理實踐的重要目標之一。在當前我國國防投入有限的情況下,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走投入較少、效益較高的國防現代化建設路子,關鍵是創新戰略管理模式,通過科學高效的管理,把有限的經費使用好,以利於發揮出最大效益。在加強軍隊各項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效益原則,改變「消耗多少要多少,要多少補多少」的傳統管理思想,從戰略高度切實管好用好有限資源。

建立科學的戰略決策機制

正確的戰略決策和戰略規劃,決定著軍隊建設的正確發展方向,是提高軍隊建設效益、提高軍隊戰鬥力的重要保證,是軍隊戰略管理工作的核心環節。

不斷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進一步建立健全戰略決策咨詢制度。決策具有很強的預見性、復雜性和風險性。在信息化時代,軍隊建設高層次決策所涉及的領域之廣、規模之大、不定因素數量之多、結構形態之復雜、動態變化之快,使得決策變得尤其困難和復雜。無論多麼高明的決策者也無法洞察一切,統攬全局。要制定出符合客觀戰略環境需求的戰略決策,必須始終堅持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原則,切實發揮決策咨詢機構的智囊作用。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軍在這方面還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盡快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在不斷加強軍隊現有決策咨詢機構內部管理,提高決策水平的基礎的同時,加強社會決策咨詢機構的建設,以利於「思想庫」的戰略儲備。

不斷完善決策的信息智力支撐系統,進一步強化戰略評估機制手段。決策者必須善於利用各種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技術以及系統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決策理論、可行性論證、預測技術等決策技術和方法,以制定出正確的決策。目前,美軍正利用新的信息技術「戰斗實驗室」模擬戰略管理及建設實踐。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使管理領域從現實空間向未來空間跨越。在不斷完善戰略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撐系統的同時,必須進一步強化戰略評估的機制手段。一是要加強各個專業化領域的評估理論研究,建立健全信息化評估、軍事訓練評估、軍事人才評估、軍費效益評估等專業化評估體系,制定科學可行的績效評估標准、程序和方法,建立標准化的評估模型和資料庫。二是要加強專業化評估力量建設,依託科研機構和軍隊院校,建立軍隊信息化測評中心、軍事訓練評估中心、軍隊管理績效評估中心等各類專業化評估機構,培養專業化評估人才。通過不斷完善各專業化評估體系,以充分發揮戰略評估對提高軍隊建設質量和效益的促進作用。

始終堅持規劃計劃主導資源配置,加強對規劃計劃執行的調控監督。軍隊建設資源配置的規劃主導性是由戰略規劃的權威性特徵決定的。軍隊建設戰略規劃一經確立,就成為統籌指導軍隊建設全局的綱領性文件,成為戰略管理活動的根本依據,不得進行隨意修改。由於未來軍隊建設戰略環境的不確定性,要求戰略規劃必須充分考慮某些預料不到的情況和發生的可能性,以便根據未來情況的變化對資源配置進行靈活調整。進入具體實施階段後,需要加強全程調控監督,適時掌握規劃計劃執行的具體情況,提高調控監督的時效性和准確性。

⑧ 多黨制下軍隊的控制權是怎樣的

當然是歸憲法所規定的軍事統帥管轄了。以多黨制最典型的美國為例,美國憲法規定美國總統是美國武裝力量總司令,所以總統有權調動軍隊,但要通過議會審批總統舉措是否違憲(海軍陸戰隊除外);總統有權簽署文件,確定美國是否處於戰爭狀態;總統來決定是否進行軍事行動,軍事命令通過國防部長直接到美國地區將軍。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有責任准管美國武器和軍人准備也當總統的軍事顧問,但是他們沒有命令權。由於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均屬於文職官員,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就成為美國武裝力量的最高軍事長官。1953年,國防部規定參謀長聯席會議接受國防部長命令,發出戰略和作戰行動命令。所以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只是總統和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真正統帥全軍的仍是總統。

⑨ 我想知道現今的國家都是如何調動軍隊的

1、我軍的軍事調動非常集中,一般性調動必須報請總參謀部備案,大規模或者非正常的調動必須經過軍委主席的批准。大型的軍事行動必須經過中央政治局的通過。
2、中國實行軍政分離,總理作為中央人民政府的最高領導人,管理的是政府。國內產生暴亂,一般由軍委下令,調動武警鎮壓。而不會調動軍隊去鎮壓的。現在除非嚴重的分裂國家的事變(上升到戰爭級(內戰)的),國家是不會動用軍隊的。一般的暴亂都是由武警鎮壓。

⑩ 關於清後期的各種軍隊,他們都是如何編制和管理的

清代的軍隊有多少名目?恐怕大部分人能想起來的只有八旗、綠營、湘軍、淮軍這幾個系統。其實,在清後期還出現了各種性質不同的軍隊,包括防軍、練軍、新軍、海軍,這些和清中期以前的軍隊有很大的不同。


光緒三十二年,清廷設海軍部,設海軍大臣、副大臣,總辦全國海軍事務,集全國諸處艦隊,整編為巡洋艦隊、長江艦隊兩個系統。至宣統三年,全國共大小戰艦共五十五艘,有巡洋艦、炮艦、水雷炮艦、魚雷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