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枇杷怎麼種植的呢
枇杷嫁接技術
一、砧木苗的培育
1、精做苗床。苗圃地要選擇背陰背風、土壤疏鬆、富含有機質、肥力中等、保肥、保水性能較好的砂質土壤。播種前半個月(5月上中旬)施入適量腐熟堆肥、土雜肥、豬糞或每畝撒施50千克復合肥作底肥。然後將土壤翻耕,耙細整平作畦,每畦寬1.2米,畦溝30厘米。有地下害蟲的地方應在整地前用呋喃丹進行土壤消毒,殺死地下害蟲。
2、播種。枇杷種子沒有休眠期,播前要對枇杷核進行篩選,剔除較小、發育不正常的枇杷種子,選用粒大飽滿的枇杷種子經洗凈晾乾後即可播種。播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方法有撒播或條播2種(一般採用條播)。條播行距20-25厘米,株距10-12厘米,視種子發芽率高低,每穴播種子1-3粒,播種時輕壓,將種子半粒壓入土中,薄薄地撒上一層細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若播種過深,難以出土,還會引起霉爛,過淺則不紮根。播後要立即用水澆透苗床,並用稻草或新鮮的豬欄草等保濕材料薄薄地覆蓋在土壤表面,以保持土壤表面不板結,利於出苗。
3、播後管理。小苗出土前,苗床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不要過干過濕,待出苗後揭去覆草。由於枇杷幼苗喜蔭,遇強烈日光葉片易灼傷。因此,播後出苗前,就要用遮陽網搭好蔭棚,蔭棚高50-60厘米。齊苗後,及時疏去弱苗、過密苗、病苗,按株距大小留一壯苗。待苗長出3-4片真葉時,可用稀薄人糞尿或復合肥每隔半月澆施一次,並及時清除雜草。當苗高達到20厘米時,摘去頂端1-2片嫩葉,促其下部莖桿增粗, 同時做好病蟲害的防治。遮陽網在8月底9月初除去。第2年春季砧木苗直徑達到0.6厘米以上即可嫁接,對達不到標準的可移植再培育管理至次年嫁接。
二、苗木的嫁接
1、接穗的選擇。可從當地優良品種的壯年結果樹或青年結果樹上選取生長充實、粗細適中的1年生春梢或夏梢的營養枝作接穗,而不能用內膛枝或徒長枝作接穗。接穗採集後應立即剪除葉片,並包在塑料薄膜中,以防蒸發、失水而影響成活率,盡量做到隨采隨用。若遠距離采穗,要去葉、保濕、沙藏。
2、嫁接時間與方法。枇杷小苗嫁接時間在樹液開始流動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最為適宜。一般採用切接法。方法是將培育的砧木在離地面8-10厘米處剪斷,接穗選較平直的一面做長削麵,先在背面用刀呈45度斜削一刀,然後翻轉削一長削麵,以削去韌皮部、稍帶木質部為度,削麵2厘米左右。要求削麵平整、光滑、不起毛。每接穗留1-2個芽,在芽上方0.5厘米處,橫向切斷。然後在砧木剪口處選樹皮光滑一側,先用刀斜削去一小塊,再在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向下切成長2厘米的切口,以略削掉一部分木質部為度。再將接穗長削麵靠砧木內側插入砧木切口,並使接穗和砧木形成層對准。如砧木與接穗粗度不同,應靠一邊插入,使一邊形成層對准。最後用塑料薄膜先將砧木和接穗扎緊,然後把接穗和砧木介面扎緊密封,防止乾燥及雨水浸入。在包紮時,要注意防止對準的形成層移位。
三、嫁接後的管理
1、除萌櫱。嫁接成活後要及時除去砧木上抽生的萌櫱,以減少營養消耗,有利於嫁接苗的生長。
2、施肥。嫁接後不要立即施肥,待40-50天後,嫁接基本成活、新芽抽生時,再每月薄肥勤施1次,中耕除草,精細管理,並注意做好夏季高溫乾旱的抗旱工作。
3、病蟲害防治。對黃毛蟲、葉斑病等病蟲害,可選用敵敵畏、殺滅菊酯、多菌靈、潰枯寧等葯劑及時准確地防治。
4、解膜。嫁接當年的9月上中旬,要及時解除嫁接薄膜。如長期不解除薄膜,會影響養分的輸送及正常生長。
❷ 想要枇杷果樹增加產量,如何加強田間管理呢
其實不修剪的話,它還是會有一些其他果樹會遇到的問題。比如內部枝條太亂,老枝下部枝條會禿,中部枝條變空,上部枝條變細,果實能結果的地方上移或移出,導致果實品質差。因此,我們仍然可以矮化枇杷樹,這種栽培方法將成為未來的趨勢。
如果能矮化修剪枇杷樹冠,不僅可以降低果實的位置,減少果枝的分布,還可以使葉幕更厚,增加樹木的有效體積,幫助它們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積。而且這樣的皇冠會更有利於人們經營和收獲果實。這樣可以提高農民的工作效率,降低一定的人工成本。而且整棵樹會更抗風,結果更早,產量大,質量好。
但也不是絕對的,因為中國是一個大國,所以各地的地理環境不同,氣候差異也很大,需要根據當地的氣溫和氣候條件適當調整日期。除了氣候和天氣,還需要根據樹的年齡、生長和平時的產量來調整何時修剪。一般在春季,修剪後是為了讓它更壯,樹冠能長得更大;夏季修剪是讓它提早取出新枝,可以增加果實產量;秋季修剪可以調整結果枝和營養枝的分布比例,解決樹木繁殖和營養生長的矛盾,進一步提高結果的概率。
❸ 枇杷樹種植,保持多少度合適
枇杷樹是一種觀賞價值極強的桃樹,其一年四季常青,而且樹形也很美、美觀大方,因此也常被作為觀賞樹木種植。在農村裡,很多人都是在屋邊種植幾棵枇杷樹,種植枇杷樹需要在10月份中下旬到11月份中下旬收集種籽,將果實除掉,清理整潔種籽。播種這3月份上中旬,播種後遮蓋一層土,再遮蓋一層麥草就可以。
休眠期進行移植,這時大樹移植、剪修,可以防止降低了營養物質外流,和消耗很多動能。能夠儲存身體存儲充裕營養成分、水分,有益於移植。在恢復過後,有充裕營養成分、水分提供,長更新根須,枇杷樹要想吧移栽的通過率擴大,就需要嚴苛留意它移栽的時間。大家都知道花草樹木的種植全是要最好是設在秋春兩種時節。枇杷樹的移栽也是要選在這里2個季節,枇杷樹移植可挑選在秋天的9~11月份,而本人非常提議春天移植,大約3~5月份期內。這時,氣候溫暖,還有小雨,溫度和濕度都十分有利於植物生長。
❹ 枇杷怎麼種
1、吃完枇杷把籽收集起來,吹乾。不要暴曬,吹乾後盡量把外皮剝掉。
❺ 枇杷種植方法
枇杷種植方法:
一、土壤選擇:首先應選擇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園,枇杷對土壤適應性很強,但仍以深厚肥沃,H值在6-6.5左右的微酸性土壤為最好。
二、苗木定植:
1.栽植時間。枇杷在冬季較冷的地區,為避免凍害,應在春季定植。南方大部分地區冬季溫暖,在9月至次年3月均可定植,但以10-11月為最好。
2.苗木處理。苗木栽植前一定要用多菌靈等殺菌劑浸泡15-30分鍾,浸泡苗木至嫁介面10厘米以上,此為提高成活率的關鍵措施之一。打泥漿栽植。枇杷葉大蒸騰量大,栽時應剪去所有葉片的1/2-2/3,嫩梢全部剪掉。每天葉面噴水3-4次。
3.栽植密度。對矮密早果園可按株行距13米或1.52米(栽222株)和23米(畝栽111株)幾種方式栽植。
4.栽植方法。栽植時應將根系分布均勻,分層壓入泥土,以剛蓋到根頸部為宜,並使根頸部分高於周圍地面10-20厘米。然後在植株周圍築土埂,在土埂內澆灌定根水,每株澆水20-25公斤,必須澆足澆透,這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關鍵。待水透入土壤後,再蓋上一層細土,最後用薄膜覆蓋樹盤1平方米的范圍,以保持土壤濕度和提高地溫。栽後若長久乾旱應繼續澆水。
三、施肥:枇杷為常綠果樹,葉茂花繁,需肥比落葉果樹多。應氮、磷、鉀配合使用。幼年樹以氮磷肥為主,成年樹則配合鉀肥。施肥時間必須結合枝梢和根系生長而確定。枇杷的枝梢一年有4次抽梢高峰,主要為:春梢(2-4月)、夏梢(5-6月)、秋梢(8-9月)、冬梢(11-12月),以春、夏、秋梢為主。
四、果園間作與深翻、排水與灌水:幼年枇杷園行間可間作豆類作物和蔬菜、草莓等。但以種植綠肥為最好,在4-8月將其割下蓋於樹盤內。成年果園在4-9月可用雜草或作物稿桿等覆蓋樹盤,在秋季施肥或擴穴改土時一並壓入園中,既可培肥土壤,又可在夏季保持土壤濕潤,降低地溫,有利於植株生長。冬季覆蓋樹盤則有利於枇杷越冬。冬季全園中耕一次,以10-20厘米深為宜。
❻ 枇杷是一種酸甜可口的的水果,那麼種植枇杷有什麼好的方法
1育苗。育苗直接將種子放入苗床培養。出苗後去除品質差的幼苗,選擇強壯的幼苗進行後期移栽等工作
2種植和挖苗時,最好攜帶土壤。如果你覺得泥土很難搬運,把泥放在樹根上,然後把它一起拿出來。種植密度可達每畝110株以上。如果前期作物長勢比較好,可以得到每畝55-110株的收益。一般來說,如果技術含量高或者坡度大,可以種植的更密一些。但在同等條件下,種植密度越大,技術要求越高,管理難度越大,果實品質越差。
5疏花和疏果。枇杷有很多花,但花太多不一定是好事。過多的花朵往往會影響果實的發育,果實的細度和品質下降。因此,當開花期和穗期過滿時,可適當疏花疏果,調整其生長和坐果,以保證年高產優質。首先,應根據植物生長強度和栽培水平,從主枝上剪去冠花穗上長而弱的枝條。生長旺盛、栽培有效的地方,可多留花穗,反之,可少留花,可適當間苗。冬天當凍傷後果實變薄時,將較細的結合在一起。其次,要減少側枝。枇杷樹大,花多。為了保持營養,應剪掉過多的枝條和芽。花蕾應盡早變薄,通常在分枝的雄穗分枝軸之後。如果有霜害,要及時處理。
❼ 枇杷樹怎樣種植
枇杷樹的栽培技術:
一、種實的採集與處理
大花枇杷一般需15年才開花結實,其母樹的結實有明顯的大小年之分。種熟期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這一時期應抓緊採集,採集太晚果實易被動物採食,無法收集。
採回後的果實,應堆漚3至5天,待果皮軟化後進行處理。果實混沙搓去果肉,用清水洗凈種子晾乾,種子和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勻,層積貯藏。種子千粒重800克左右,每畝用種量30至35公斤。
二、整地播種
苗圃地應選在向陽、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宜。播種前需對圃地進行深挖,並用3%的生石灰進行消毒。苗床寬1.2米,床高20厘米,床面要細致平整,清除石塊、雜草,邊溝、步道要開直,溝底要平,不能積水。
3月上旬播種,播種可點播也可條播。點播的株行距為10×25厘米,條播行距30厘米,播種溝深8至10厘米。先在溝底放入已腐熟的餅肥,然後放一層5厘米厚的黃土蓋住基肥後再播種。播後在種子上再覆蓋一層2厘米厚的黃土,這樣有利於減少苗間雜草,促進幼苗根系生長,最後蓋一層稻草保濕。大花枇杷種子的發芽率較高?一般在80%以上。播後約40天發芽出土,當幼苗30%出土後應及時揭開稻草。
三、田間管理
大花枇杷生長迅速,適應性強,苗期管理較為容易。幼苗出土後應及時拔除苗間雜草,除草後可施0.1%的尿素,以利於幼苗生長。
5至6月間,每隔10天左右要鬆土施肥一次,肥料以氮肥為主。7至8月,肥水中應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這時的肥水濃度應適度增加。如遇久晴不雨或高溫土壤乾燥時,應在早晚進行田間灌溉,以降低土壤溫度,保證苗木正常生長。進入9月以後,停止施肥,以免苗木瘋長,影響苗木木質化。此外,在每次施肥前,要清除圃內雜草,以減少雜草對土壤養分的消耗。
大花枇杷苗期蟲害較少,幼苗期有地老虎為害,可用鮮雜草50公斤噴5至10倍90%敵百蟲原葯,於傍晚撒在苗床上誘殺。
四、苗木移植
大花枇杷小苗生長較快,一年生苗平均高80厘米,最高可達1米以上,平均地徑0.6厘米,最粗1厘米。一年生苗即可出圃移植或用於造林。由於大花枇杷主根發達,側根、須根少,苗木移植宜在春季苗木發芽前的2至3月份進行。為提高苗木的移植成活率,移栽時要剪掉大部分的側枝及葉片,栽後要澆足定根水。培養大苗,可按株行距30×50厘米(第一年)、60×100厘米(第二年)進行定植。
❽ 冬天來了,曝光小苗怎麼處理
方法主要有
①播種或定植密度不宜太大。
②及時間苗。
③加強通風透光,控制溫、濕度。
④合理進行肥水管理。控制氮肥用量。
⑤及時排稀秧苗。
⑥葯劑控制徒長。一旦出現秧苗徒長,除了採取上述有關措施外,還可用0.2%的波爾多液(等量式)噴霧,或用50%矮壯素2000-2500倍液噴霧。
❾ 枇杷怎麼種植
1.吃完枇杷把籽收集起來,吹乾。不要暴曬哦。
吹乾後盡量把外皮剝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