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金苦尋有實際經驗的師傅指點無土栽培之水培的技術要點!(育苗及營養液配製)…
兄弟,我只能告訴你,1.營養液成分配比視蔬菜品種不同而不同,而且由於蔬菜的各生長期對某些元素吸收多,某些吸收少,一直處於變化中,這會導致你在蔬菜生長過程中難於補充營養液的某種成分,需要一個很好的監測手段,我們普通的栽培做不到,所以只有那些科研院所在小范圍的做這項技術。2.由於根系處於液體中,使得植物體對環境要求升高,常規的環境會使植物受到生理傷害。3.用這種方式種菜成本高,品質無法保證(有機肥肯定種出來的菜比這個要好),你可能到時候就虧了,而且不好進行栽培管理。綜上,不支持水培型無土栽培,目前不具備生產上的實際意義。
『貳』 水培花生芽技術
一、准備種子
1. 類型選擇
花生種子有大粒、中粒、小粒之分,小粒種子的千粒重為300~500克,中粒種子為500~800克,大粒種子為800~1300克;大粒花生種子和小粒花生種子的含油量大於中粒花生種子,而含油量高的花生種子不僅在高溫條件下容易出汗走油,出現哈喇氣味,而且易產生致癌物質—黃麴黴素,使發芽率降低、品質低劣。所以,生產花生芽應選擇千粒重在500~800克的中粒品種的種子。用於生產花生芽的花生必須新鮮,常溫下花生內種子的發芽保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應隨用種子隨剝殼;而剝殼後的花生種子,在常溫下的發芽保質期為2~6個月,溫暖季節較短,冷涼季節較長,且不能越夏。所以,生產上要合理儲存和選用花生及花生種子。
2. 選種浸種
剝好的花生種子要進行精選,剔除癟小、發霉、蟲蛀、破損、破碎、發過芽的劣質種子,選用籽粒飽滿、大小均勻的優良種子。將選好的種子用清水淘洗2~3次,盡量不要碰傷種皮;再用種子體積3~4倍的清水浸種6~10小時,其中溫暖季節浸種6~8小時,冷涼季節浸種8~10小時,浸種期間每隔2~3小時翻動1次,直至花生種子吸足水分、充分膨脹、表皮沒有皺紋;最後撈取,並用清水沖洗干凈。
3. 種子消毒
浸種結束後,隨即用3%生石灰水浸泡消毒5分鍾,或用0.2%~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分鍾,或用0.1%漂白粉溶液浸泡並不斷攪拌消毒10分鍾,消毒後立即撈出,用清水漂洗干凈。
二、生產方式
1. 育苗盤水培法
①育苗盤清洗消毒。
生產花生芽的塑料育苗盤一般長54厘米、寬27厘米、高6厘米,育苗盤的底部均有濾水孔。先將育苗盤清洗干凈,使用之前放在0.2%~0.5%高錳酸鉀溶液里浸泡消毒10分鍾,再撈起用清水沖洗干凈。
②播種。
春季、夏季、秋季花生芽生產要求在可遮光的房屋內進行,冬季則要求在保溫增溫條件好、內部可遮光的大棚、溫室里進行。播種前,在消毒後的育苗盤底鋪一層報紙,每盤播入浸種消毒後的花生種子1.7~2.0千克(摺合干種子約1.2~1.4千克),播種後用手將種子輕輕撫平,用灑水壺淋透水1次。為了充分利用空間、保持育苗盤內的濕度、節省用工,應把播種後的育苗盤依次疊放,疊盤高度以不超過1米為宜,疊盤時最頂層要放一個鋪有一層濕棉布的空育苗盤,以便淋水和保濕。
③催芽。
花生種子發芽時,由於呼吸作用產生的熱量多,還會排出廢氣、黏液,所以播種後,每天要用灑水壺淋透水3~4次,淋水前要把疊加的育苗盤單個擺開再淋水。為了讓花生種子出芽整齊,在催芽期間,結合淋水將育苗盤內的種子轉動方向和位置1~2次,注意不要碰傷種皮。在20~35℃的溫度條件下,經過2~3天花生種子基本出芽。催芽過程中如果發現個別腐爛和沒有出芽的種子,要及時用鑷子剔除。
④出芽。
花生種子出芽後,每天用灑水壺淋透水2~5次,其中春季和秋季一般每天淋透水3次;冬季寒冷,一般每天淋透20~30℃的溫水2次;夏季炎熱,一般每天淋透水4~5次。淋水時要把疊加的育苗盤單個擺開再淋水,淋水後進行遮光保濕培育。花生種子從催芽到採收要保持15~38℃的環境溫度,最佳環境溫度是25℃~30℃。如果環境溫度低於15℃,要採取保溫增溫措施,如關好門窗、開空調暖風等;如果環境溫度高於38℃,要採取避暑降溫措施,如房屋覆蓋遮陽網、開空調冷風等。
2. 沙培法
①催芽。
把浸種消毒後的花生種子裝入布袋或編織袋內,將袋子放在干凈、遮光、陰暗、潮濕但不積水的地上催芽;如果是家庭栽培,可以放在廚房內催芽,也可以放在底部有排水孔的缸內、桶內或盆內催芽。每天淋透水3~5次,在20~35℃的溫度條件下,經過2~3天花生種子會基本出芽。
②播種。
沙培法生產花生芽,仍然要求在可遮光的房屋內進行,冬季宜在保溫增溫條件好、內部可遮光的大棚、溫室里進行。播種前將催芽後的花生種子用清水清洗1~2次,同時剔除霉爛、未出芽及破損種粒。在排水條件好的地面或底部有排水孔的容器中鋪一層厚2~3厘米的河沙,將催芽後的花生種子均勻播於沙面,每平方米播種14千克(摺合干種子10千克);播種後用灑水壺適當淋清水1次,再覆蓋2~3厘米厚的河沙,整平沙面,用灑水壺淋透水1次。
③管理。
沙培法生產花生芽,仍然要求花生種子從催芽到採收保持15~38℃的環境溫度,最佳環境溫度在25~30℃;如果環境溫度低於15℃,要採取保溫增溫措施;如果環境溫度高於38℃,要採取避暑降溫措施。一般播種後2~3天無須澆水,播種3天後如果氣溫較高、沙面較乾燥,可適當灑水1次,保持沙內濕度在80%~90%,切忌過濕爛芽。
三、採收
花生芽從浸種開始經6~8天的生長,在子葉未展開或稍有展開、種皮未完全脫落、芽色乳白或淺黃、下胚軸長4~5厘米時採收,一般每千克乾花生種子可生產花生芽3.5~4.0千克。需要注意的是,沙培法生產的花生芽,如果根須較多應將其摘除。採收後,用清水漂洗花生芽,洗凈河沙並除去黏液和異味,然後濾干水分,用快餐盒包裝、保鮮膜封口後上市。如果來不及銷售,可放在3~5℃的冰箱或冷櫃中冷藏,一般可保鮮儲存10~12天。
『叄』 育苗盤育苗怎麼澆水
1、由於育苗盤體積比較小,所以很容易失水。應該根據土壤的乾燥程度隨時進行澆水。
2、澆水的時候要選用霧化器,這樣會減少水壓,防止沖壞掃描。
3、噴水可以分片進行,這樣能夠澆灌得更加透徹。
4、為了讓土壤能夠更好地吸收水分,可以噴一次以後過一會兒再噴一次,直到育苗盤的底部流出水表示已經澆透。
5、為了防止積水澆過水以後,要把育苗盤每一個育苗盆都斜過來,把積水充分排走。
6、也可以採用進水的方法來進行澆水,就是把育苗盤放入盆中,盆中的水大約是育苗盆的1/2,這樣浸泡3~5分鍾可以充分的使羽毛盤裡面的土壤完全澆透。然後取出育苗盤即可。
『肆』 穴盤育苗的日常管理
在種苗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水分管理。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卻常常由經驗不多的人來做。在不恰當的時間或者用錯誤的方式澆水,會嚴重影響穴盤苗的生產。
絕對不允許穴盤苗完全乾燥;反之,基質中水分過於飽和也不行,會造成根系缺氧(0-2%),穴盤苗生產水分管理一般以子葉展開為分界線。
在子葉展開之前的水分管理比較簡便,即要穴孔基質的下半部一直保持濕潤。僅僅控制穴孔上半部分基質的干濕交替即可。
(4)水培育苗盤育苗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對於商品苗生產者來說,整齊矮壯的穴盤苗是共同追求的目標。很多育苗者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最多的做法是先在育苗中期人工移苗一次,解決整齊移至的問題。
而矮壯苗的實現,很多育苗者在生產實踐中會選擇用化學生長調節劑的辦法來調控植株的高度。我們要提醒您的是,這是一種雖然效率較高但也是比較危險的做法。
比如說矮壯素只有在葉片濕的時候才可以慢慢進入葉內,所以最好在傍晚使用才好。在植物缺水的時候一定不要使用激素,否則容易產生葯害。
『伍』 怎麼使用育苗盤
嚴格的穴盤育苗,其操作過程包括播種前的准備、播種、催芽、綠化成苗等幾個階段,各個階段前後銜接,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以番茄育苗為例說明穴盤育苗的操作過程:
首先是播種前的准備,包括穴盤清洗、消毒、種子處理(種子消毒和丸粒化)和基質准備。然後進入播種車間在精量播種機上進行精量播種,播種過程包括裝土(基質)、壓穴、播種、覆蓋和澆水。
之後進入催芽室進行催芽,並保持28℃左右,濕度90%以上,約2~3天後出苗。當有80%左右種子頂土出苗時,將穴盤移入綠化室,讓幼苗接受光照,同時控制溫度25℃左右,這樣既能保持繼續出苗,又能防止徒長。
當幼苗出齊後進行成苗期管理,控制綠化室溫度白天25℃左右,夜間15℃左右,並保持基質濕潤。在移栽前7~10天進行煉苗,以使幼苗適應大田環境。
(5)水培育苗盤育苗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使用穴盤苗的優點:
1、節省種子用量,降低生產成本。
2、出苗整齊,保持植物種苗生長的一致性。
3、能與各種手動及自動播種機配套使用,便於集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4、移栽時不損傷根系,緩苗迅速,成活率高。
參考資料:網路-育苗盤
『陸』 育苗盤育苗的方法是什麼
1、穴盤選擇
育苗穴盤根據材料的不同可分為聚苯乙烯泡沫穴盤和塑料穴盤,其中塑料穴盤用途廣泛。塑料穴盤一般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多數種植者選擇使用黑色圓盤,有良好的吸光性,更有利於苗根的發育。
2、基質配製
穴盤育苗主要使用泥炭、蛭石、珍珠岩等輕質介質。育苗基質的基本要求是無菌、無蟲卵、無雜質、保水、透氣性好。泥炭、蛭石、珍珠岩的一般配比為3∶1∶1,在1m3基質中加入磷酸二銨2kg、高溫膨化雞糞2kg或氮磷鉀復合肥2~2.5kg。原則上育苗應使用新的基質,播種前應使用多菌靈或百菌清進行消毒。
3、種子處理
為防止不規則出苗,要對種子進行預處理,即選種、溫水浸泡、葯劑拌種、洗滌、催芽等,處理後播種。
4、播種
穴盤育苗可分為機械播種和手工播種。機械播種分為自動機械播種和手動機械播種。自動機械播種的操作程序包括上盤、壓孔、播種、覆蓋、灑水。種子應該放在一個壓得很好的托盤里,在每個孔的中心放一顆種子。種子應水平放置,以避免漏播。播種後覆蓋原基質,用刮刀從穴盤子的一邊刮到另一邊,去除多餘的基質,使基質表面與細胞平整。
(6)水培育苗盤育苗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育苗盤的優點
1、和常規育苗方法相比,育苗成本下降了30-50%。
2、育苗盤培育的幼苗定植後,緩苗快,成活率高。
3、育苗盤育苗在單位面積上的育苗量比常規育苗要高。
4、育苗盤育苗,苗齡相較於常規苗要縮短了10-20天,勞動效率提高了5-7倍。
5、育苗盤培育出的幼苗每株重量為30-50g,基質保水能力強,根坨不易散,方便遠距離運輸。
『柒』 水培空心菜育苗要怎麼做
空心菜栽培技術
空心菜栽培從春到夏都可進行,若根據市場需要在溫室、大棚、小棚中栽培可實現周年生產,隨時供應市場。
1.整地施肥
空心菜生長速度快,分枝能力強,需肥水較多,宜施足基肥,一般每667m2施入腐熟有機肥1500~2000kg,草木灰100kg,充分與土壤混勻,起成高500px、寬130~3750px的畦(包溝)。
2.浸種催芽
空心菜種子的種皮厚而硬,若直接播種會因溫度低而發芽慢,如遇長時間的低溫陰雨天氣,則會引起種子腐爛,因此宜進行催芽。50~60℃溫水浸泡30分鍾,然後用清水浸種20~24小時,撈起洗凈後放在25℃左右的溫度下催芽,催芽期間要保持濕潤,每天用清水沖洗種子1次,待種子破皮露白點後即可播種。,當種子有50%~60%露白時即可進行播種。
3.播種施肥
播前深翻土壤,每667m2施腐熟有機肥2500~3000kg或人糞尿1500~2000kg、草木灰50~100kg,與土壤混勻後耙平整細。空心菜可撒播或條播,每667m2用種量為1.5~2.0kg,撒播後用細土覆蓋25px厚左右,條播可在畦面上橫劃一條2~75px深的淺溝,溝距375px,然後將種子均勻地撒施在溝內,再用細土覆蓋。然後用薄膜覆蓋畦面,並加蓋保溫材料,出苗後即可揭開覆蓋物。
4.大棚內的管理
(1)溫濕度管理。空心菜大棚栽培時,氣溫低,濕度大,且持續的低溫陰雨天氣時間長,對喜溫的空心菜生長極為不利,因而保溫防寒是栽培的關鍵。播種後,應及時密封好大棚,保證棚內溫度高於10℃,否則會引起凍害,同時在陽光充足,溫度較高時,應加強通風,盡量避免大棚內的溫度高於35℃,防止植株發生病害,以保持植株的旺盛生長,提高產量。大棚內濕度較高時必須及時揭開大棚兩端或四周的薄膜進行通風降濕。
(2)肥水管理。空心菜是多次採收的作物,因此除施足基肥外,必須進行多次分期追肥才能取得高產,苗期可用10~15%的稀人糞尿淋施,每667m2用量為1000~1500kg,當幼苗有3~4片真葉時,用復合肥15~20kg和尿素2~4kg混合施用,採收期每採收1次用復合肥5~8kg(每667m2)追肥。空心菜需水量較大,應經常澆水以保持土面濕潤。生長期間要及時中耕除草,封壟後可不必除草中耕。
(3)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苗期的猝倒病和莖腐病,是由於氣溫低,相對濕度過大所引起的,通過降濕可減輕病害的發生,可用瑞毒霉或卡霉通防治;主要蟲害有蟎類和紅蜘蛛,可用克蟎特或卡死克防治。
5.採收
一般播種後35~45天,當空心菜植株生長到875px高即可採收。如果是一次性採收,可於株高20~875px時一次性收獲上市。如果是多次採收,可在株高12~375px時間苗,間出的苗可上市;當株高18~525px時,結合定苗間拔上市,留下的苗子可多次採收上市。當秧苗長到825px高時,第1次採摘,第1次採摘莖部留2個莖節,第2次採摘將莖部留下的第2節採下,第3次採摘將莖基部留下的第1莖採下,以達到莖基部重新萌芽。這樣,以後採摘的莖蔓可保持粗壯。採摘時,用手掐摘較合適,若用刀等鐵器易出現刀口部銹死。一般一次性收獲畝(667m2)產可達1500kg,多次收獲的畝(667m2)產可達5000kg。
『捌』 生菜水培管理很關鍵,生菜水培管理技術有哪些
生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人們一般都是土種的,實際上生菜還能夠水養,水培生菜地和土種對比,更簡單,病害相對較少,質量優質,生菜水培的益處有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生菜水培益處:
用水培的更大優點是蔬菜成長不會受到季節影響,完成了每天栽種,每天獲得的目的。水培蔬菜中給予的營養液是由水和微量元素組成的。微量元素來源於能溶的無機肥料,該類無機肥料與綠色植物在土壤層中成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具備一樣的分子結構構成。水培法栽種能夠對蔬菜的營養成分執行操縱。對顧客而言,這代表著蔬菜的營養成分組成更為平衡一致。
此外,在收獲時,技術人員對發售的蔬菜推行嚴苛的質監規范。並且,對蔬菜的包裝,能夠維護青菜葉不被撞碎和毀壞,使顧客購到的蔬菜同其獲得時一樣。而且,包裝創建起的自然環境將增加蔬菜的魅力,優良的維護和適度的儲存會使生菜每天都新鮮。還能夠運用營養成分水養魚、蝦。魚、蝦骨軟是能食補鈣補鋅,並且,魚鱗沒有腥味味道,魚的糞便中的高錳酸鹽指數成分,還則作為蔬菜的有利補充,被蔬菜消化吸收。
管理和採摘:水培生菜的管理方法全過程非常簡單,移栽後,為維持營養液液位平穩一致,可2~三天加一次營養液,溫度20℃~22℃、pH值6~6.5。當幼苗3~4片出葉時,調節EC值1.8~2,視狀況續加營養液,約20~25天就可成長為產品菜。
家中栽種時,可以用采葉子的方法,隨采隨吃,維持新鮮。生產上一般是一次性採摘。為了更好地形象化表現水培菜的特性,帶一部分雪白根莖更強。為了更好地減少生菜身體的磷酸鹽成分,在獲得前一周,不用填補營養元素,只需加冷水。
病害:水培生菜的病害非常少。在營養液水培中,維持營養液清潔很重要,由於一旦產生根處病蟲害,便會迅速擴散,導致無法彌補的損害。除搞好營養液的消毒殺菌外,每月應完全升級一次營養液。夏天有時候產生蚜蟲、飛虱等病蟲害,可以用高效率微毒有機農葯阿維菌中葯制劑開展預防。
『玖』 紅薯水培育苗技術
紅薯在水培前,要給水培容器進行消毒,消毒後,可在容器內加入適量的水,若是自來水,需要暴曬2~3天後可使用。將健康的帶芽紅薯放在玻璃容器中,注意幼芽要露在水面上。養護期間,需要定期換水,還要為其補充肥料,促進紅薯發芽。
紅薯是常見的作物蔬菜,可以栽插繁殖,可以土培,也可以水培養殖。水培的方式比較簡單,容易成活,也方便管理。水培前,選用大小合適的玻璃容器,用酒精進行消毒,將其晾乾。晾乾後,在玻璃容器中裝入營養豐富的河水或井水。
選取健壯無損的帶芽紅薯,將其洗凈,可放在玻璃容器中進行水培,要將有芽的一面朝上。適量的在水中滴加1~2滴營養液,能夠為紅薯提供營養。將玻璃容器放在室內通風良好的位置,可將溫度穩定在5~35度之間,有利於紅薯發芽。
水培紅薯,在養護期間,需要定期給紅薯換水,保持水質潔凈。春秋季節,一般3~4天需要換1次水,在夏季高溫期間,一般2~3天需要換1次水。換水期間要注意,水溫要與室內的溫度保持一致,若水溫過高,會影響紅薯的正常生長。
紅薯後期會出芽長葉,在其生長期間,可以適量的給紅薯施加氮肥,能夠促進枝芽的生長,可使葉片的顏色更加青綠。在紅薯幼株生長穩定後,可以將其移種到疏鬆、肥沃、透氣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里,也可以剪取紅薯的幼苗進行扦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