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三峽大壩是怎樣管理的
擴展閱讀
手機越過獄怎樣改回來 2025-08-25 20:00:46

三峽大壩是怎樣管理的

發布時間: 2022-06-16 11:36:49

Ⅰ 三峽大壩怎樣運作

大壩蓄水——大壩中的引流管引流江水到電廠推動水輪發電機發電——大壩中間的泄洪閘泄洪——雙線五級船閘通行船舶

Ⅱ 三峽大壩在建設的時候,河水是怎麼截流的

開始截流的時候,將長江右岸的水圍起來,建設水渠,同時在長江左岸建永久船閘和臨時船閘,船閘建好後,開始二期截流,拆除右側圍堰,可以流水,再截斷長江主河道,開挖修建左岸的發電壩體和泄水壩體。施工完成後,開始最後的截流,拆除長江主河道的圍堰,在長江右岸修建圍堰。在右岸的圍堰內修發電壩體,全部建設完畢後,再拆除圍堰,這樣三峽水電站就建成了。

(2)三峽大壩是怎樣管理的擴展閱讀:

三峽工程分三個階段完成全部施工任務,全部工期為17年。

第一階段(1993-1997年)為施工准備及一期工程,施工需5年,以實現大江截流為標志。

第二階段(1998-2003年)為二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實現水庫初期蓄水、第一批機組發電和永久船閘通航為標志。

第三階段(2004-2009年)為三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實現全部機組發電和樞紐工程全部完建為標志。

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鎮境內,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遊區的核心景觀、三峽水庫的東端。

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3335m,壩頂高程185米,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

經國家防總批准,三峽水庫於2011年9月10日零時正式啟動第四次175米試驗性蓄水,至18日19時,水庫水位已達到160.18米。2012年7月23日,三峽樞紐開啟7個泄洪深孔泄洪。上游來水流量激增至每秒4.6萬立方米。2012年7月24日,三峽大壩入庫流量達7.12萬立方米/秒,是三峽水庫建庫以來遭遇的最大洪峰。

三峽水電站大壩高181米,正常蓄水位175米,大壩長2335米,靜態投資1352.66億人民幣,安裝32台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三峽電站最後一台水電機組,2012年7月4日投產,這意味著,裝機容量達到2240萬千瓦的三峽水電站,2012年7月4日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

2015年12月,三峽大壩入選長江三峽30個最佳旅遊新景觀之一。

三峽大壩無魚類洄遊通道,大壩截流後,三峽庫區的四大家魚產卵場消失,但在三峽庫尾的江津以上江段(合江-彌陀江段)形成了新的產卵場,中下游的水文過程、河床沖刷、濕地格局等亦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改變 。

Ⅲ 三峽大壩如何通航

很簡單,用船閘。

三峽船閘學名是雙線五級連續船閘,位於大壩左側的壇子嶺外側,世人稱之為「長江第四峽」,每個閘室長280米,寬34米,這個大小和現在的葛洲壩的船閘大小是一樣的,不過葛洲壩是單級船閘。

按設計,三峽船閘的年通過量是5000萬噸,通過的單體船隻最大為3000噸,萬噸船隊可以直接通過船閘。大壩如果蓄水到175米,船閘工作的水位上游是175米,下游工作的最低水位是62米,水位相差113米,這個落差就是三峽船閘工作的總水頭。如果是一艘船從下游通過船閘到上游,就相當於爬了40層樓。連續5級船閘編號從上游開始,上游是第一級船閘,下游是第五級閘室。五級船閘除了五級閘室外,還包括從上游引航道和下游引航道,全長6442米。其中,從第一級船閘上閘首至第五級船閘下閘首長1607米。

三峽船閘的閘門是「人字門」,共有12對閘門,其中最大的單扇尺寸為20.2米×39.5米,如果兩扇門合在一起差不多有3個籃球場那麼大,是目前世界上罕見的巨型閘門。閘門安裝要通過測量、吊裝、焊接三道技術難關,涉及聲、光、電、力、冶金等10多個學科知識,技術難度之高居當今世界同類工程之首。人字門承擔單向水頭,越壓越緊,最大重量350噸,這么大的門關合之間縫隙只有0.2毫米,從尺寸和重量來說,都可稱為「天下第一門」。

船閘為何分為五級

三峽船閘為五級船閘,這樣船隻通過最快也要大約2小時35分鍾,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

大壩蓄水到達175米後,上下游的落差達113米,這就是船閘的工作水頭。113米的設計總水頭,遠遠超過了目前世界上單級船閘已達到的安全工作水頭。三峽船閘的規模和規劃運量大,不適合採用帶有節水設施的特高水頭單級船閘的方案。

因此,必須對船閘進行分級。連續多級船閘的水級劃分方式,與樞紐上、下游水位變化的條件,壩址的地形、地質條件,工程的技術難度,船閘運行分期、船閘工程量、造價、船閘運行和管理的條件等因素有關。三峽船閘按照盡可能減小工程的技術難度,節省工程量和造價,船閘的運行和管理方便等原則,經過研究比較,採用將總設計水頭分為5級。

船隻怎樣過船閘

正常情況下,兩線船閘一線上行一線下行,各自獨立運行,若一線需要檢修,則另一線採用成批過閘、定時換向的方式。考慮到三峽工程分階段施工,水庫分期蓄水和船閘建成後上下游水位變幅很大的特點,以及船閘在三期施工期投入運行的要求,船閘運行需根據通航要求和水位條件採取多種不同的運行方式。

船閘建成而整個三峽工程尚未完工期間,上游水位將保持在135米。當下游水位低於67米時,使用後四級船閘運行,第一閘室僅作為過船通道,運行時第三閘室需從水庫補水。當汛期下游水位達到67米以上時,船閘可只採用三級運行,不需要補水。

為了縮短過閘時間,船隻過閘是連續的。三級、四級運行時最多可有兩批船隊在同一線同時過閘,五級運行時最多可有三批船隊在同一線過閘。以五級下行為例:當先行船隊A由第四閘室進入第五閘室時,後續的第二批船隊B由第二閘室進入第三閘室,第三批船隊C則可從上游水庫進入第一閘室。

Ⅳ 三峽大壩屬於那裡管

三峽大壩屬中國三峽集團公司管理。再上級主管是國 務 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

Ⅳ 三峽大壩作為很大的一個水電站,當時是怎麼修建起來的呢

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

三峽水電站的功能有十多種,航運、發電、種植等等。三峽水電站獲得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建設,1正式動工興建,開始蓄水發電,於全部完工。

三峽右岸電站有12個機組。哈電、東方電機和阿爾斯通各負責4台機組。

右岸地下電站6台70萬機組中,哈電、東方電機和阿爾斯通又各承建2台。機組功率全部是70萬千瓦的,其中水輪機額定出力770MW。

三峽水電站的輸變電系統由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負責建設和管理,預計共安裝15回50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連接至各區域電網。

世界最大的轉子

Ⅵ 三峽大壩是怎樣的

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工程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頂總長3035米,壩頂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量221.5億立方米,能夠抵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三峽大壩左右岸安裝32台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安裝2台5萬千瓦電源電站,其2250萬千瓦的總裝機容量為世界第一,三峽大壩榮獲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世界紀錄。

樞紐主要建築物由大壩、水電站、通航建築物等3大部分組成。主要建築物的型式及總體布置,經對各種可行性方案的多年比較和研究,並通過水力學、結構材料和泥沙等模型試驗研究驗證,均已確定。選定的樞紐總體布置方案為:

泄洪壩段位於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兩側為電站壩段和非溢流壩段。水電站廠房位於兩側電站壩段後,另在右岸留有後期擴機的地下廠房位置。永久通航建築物均布置於左岸。

Ⅶ 三峽大壩是怎樣排沙的

泥沙淤積問題是三峽工程最主要的技術問題之一,設計時主要考慮通過調節水庫水位,「蓄清排渾」來解決。所謂「蓄清排渾」,就是利用三峽水庫巨大的入庫水量,通過大壩設有的23個低高程、大尺寸的泄洪深孔,在來水量佔全年六成、輸沙量佔全年七成以上的汛期,水庫低水位運行時,將大量泥沙由深孔泄洪排出庫外,實現「排渾」;汛末水庫蓄水至高水位運行,實現「蓄清」。三峽水庫是河道性水庫,採用「蓄清排渾」這一水庫調度運用方式,在水庫蓄水的初始階段,能將入庫來水中的部分泥沙排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把絕大部分泥沙排出;最終達到泥沙的沖淤平衡,保證三峽水庫長期有效運用

Ⅷ 三峽大壩怎麼游

步驟
1
一,去景區路線:
1,散客,自主游公交路線
坐公交: <1>宜昌"均瑤廣場"坐216公交大巴(單程15元/人)
<2>宜昌"夜明珠"坐三峽大壩8路專線車去景點(單程15元/人)
<3>秭歸方向,可乘坐3路或216路或8路公汽(單程3元/人)
下車:三峽大壩遊客換乘中心下車→換乘中心檢票大廳(如圖下)→換乘景區循環觀光車,進入三峽大壩景區參觀游覽
2
2,可以在宜昌旅行社報團去三峽大壩游覽.
有專車有導游講解帶領遊客去景區,這種路線不用操心.(圖下團隊安檢場景)
3
3,自駕車路線:
武漢宜昌方向→三峽專用高速公路→江峽大道柳樹灣停車場停車→柳樹灣遊客換乘中心安檢→換乘景區觀光車,進入三峽大壩景區參觀游覽。
<1>武漢方向自駕車直接由漢宜高速公路往三峽高速延伸段駛入
<2>宜昌城區由夜明珠高速入口或開發區發展大道高速入口駛入
秭歸方向→江峽大道柳樹灣停車場停車→柳樹灣遊客換乘中心安檢→換乘景區觀光車,進入三峽大壩景區參觀游覽。

多圖
4
二:關於門票收費:
景區內→景區循環巴士收費(相當於門票費):
<1>收費為每人35元(包括壇子嶺、185平台、截流紀念園三個景點)
<2>每人收費18元(包括壇子嶺、185平台兩個景點,非節假日、非雙休日提供,僅網路銷售)
注:三峽大壩旅遊景點對中國遊客(含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施行門票免費。但景區很大,在安檢大廳檢票後"需要換乘景區循環巴士(如下圖)"去景區游覽,除1.2米以下兒童免交通費,其他人需要出交通費.
巴士開行時間 :20分鍾一趟.
多圖
5
特別提醒: 在宜昌各高速口和景區遊客中心附近有很多拉客者,冒充導游或工作人員欺騙遊客,他們所謂的三峽大壩游覽根本就沒有進壩區景點游覽,沒有在正規窗口買門票交通費,只是遠眺三峽大壩而已.
請在正規窗口買票→三峽大壩遊客中心接受正規安檢→坐景區循環巴士到景區
注意事項
三峽壩區有3大景點:壇子嶺、185平台、截流紀念園,購買三峽大壩門票後

Ⅸ 三峽大壩是怎麼建立起來的

在開始的時候,在河道的中間攔截,分為南北兩段,把中間的水抽干,修建一條河道,接下來在左右兩邊建起大壩,之後就往裡面倒大量的石頭。

直到石頭能覆蓋在江面上把水堵住,長江的水就會繞道從另外一邊的通道往下流,把水抽干就可以修大壩了,修建完成後接下來繼續在另一邊修建,直到兩邊都修建完成,很多大壩都是採用這樣的方法修建的。

樞紐布置

樞紐主要建築物由大壩、水電站、通航建築物等3大部分組成。主要建築物的型式及總體布置,經對各種可行性方案的多年比較和研究,並通過水力學、結構材料和泥沙等模型試驗研究驗證,均已確定。選定的樞紐總體布置方案為:

泄洪壩段位於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長483米,在泄洪壩段底部,均勻分布有22孔導流底孔弧形門,底坎高度為56米(或57米),弧門寬6米,高8.5米,22孔弧門分別由22台液壓啟閉機啟閉,兩側為電站壩段和非溢流壩段。

水電站廠房位於兩側電站壩段後,另在右岸留有後期擴機的地下廠房位置。永久通航建築物均布置於左岸。

Ⅹ 三峽大壩的功能有什麼

1、抗旱功能

下游大旱,三峽可加大放水力度增大下泄流量使抗旱局面得以有效緩解。三峽工程主要設計者、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守仁介紹說,抗旱功能是三峽水利樞紐新增的一個功能。

他說:三峽工程設計時只有防洪、發電、航運和供水功能。補水功能是考慮到下游兩岸的居民和生產用水,但現在看來還要滿足抗旱用水。這部分水量需求比較大。

如今,三峽工程17年工期已經全面完成,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展現雄姿。尤為可喜的是,三峽建設者不僅創造了水電建設史上的多項世界記錄,而且把住了質量關,已竣工的單元項目質量評定全部合格。

2、發電功能

三峽電站安裝32台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和2台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是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

(10)三峽大壩是怎樣管理的擴展閱讀:

一、管理措施

三峽工程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非常廣,其中對庫區的影響最直接和顯著,對長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響,甚至還有人認為三峽工程將會使得全球的氣候和海洋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三峽大壩建成10年後,中國三峽集團堅持在生態保護基礎上有序開展項目建設與運營,注重工程保護與自然養護的協調統一,採取多種有效措施積極保護陸生生態和水生生態,全面開展水土保持和生態修復工作。

長江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保護監測系統以庫區為重點,延及長江中下游與河口相關地區,由27個監測重點站組成,監測內容包括污染源、水環境、農業生態、陸生生態、濕地生態、水生生態、大氣環境、地災、地震以及人群健康等。

二、樞紐布置

樞紐主要建築物由大壩、水電站、通航建築物等3大部分組成。主要建築物的型式及總體布置,經對各種可行性方案的多年比較和研究,並通過水力學、結構材料和泥沙等模型試驗研究驗證,均已確定。選定的樞紐總體布置方案為:

泄洪壩段位於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長483米,在泄洪壩段底部,均勻分布有22孔導流底孔弧形門,底坎高度為56米(或57米),弧門寬6米,高8.5米。

22孔弧門分別由22台液壓啟閉機啟閉,兩側為電站壩段和非溢流壩段。水電站廠房位於兩側電站壩段後,另在右岸留有後期擴機的地下廠房位置。永久通航建築物均布置於左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