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怎樣管理大豬產下小豬後不拉稀
擴展閱讀
手機越過獄怎樣改回來 2025-08-25 20:00:46

怎樣管理大豬產下小豬後不拉稀

發布時間: 2022-06-16 20:25:02

① 如何防止母豬造成的仔豬腹瀉

仔豬沒有先天免疫力,靠初乳才能把母豬的抗體傳遞給仔豬,並過渡到自身產生抗體階段。仔豬10日齡後才能開始自產免疫抗體,且30日齡以前產量很少,只有到35~45日齡自體產生抗體才能達到成熟水平。因此,仔豬3~4周齡內是免疫球蛋白青黃不接的階段,易患腹瀉病。仔豬腹瀉病是一個總稱,常見的有仔豬紅痢、仔豬黃痢、仔豬白痢和傳染性胃腸炎等。仔豬紅痢病多發生在生後3天以內,仔豬黃痢多發生在3日齡左右,仔豬白痢多發生在30日齡以內,以10~20日齡發病最多,傳染性腸胃炎的發生不僅僅限於仔豬,但在仔豬的死亡率高,主要在冬春季節流行。造成仔豬腹瀉的原因很多,而且往往是綜合性和互相影響的。預防仔豬腹瀉病的發生,關鍵在於加強管理,為仔豬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為此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防止母豬體況過肥,造成乳汁過濃,脂肪含量過高不易消化;(2)防止母豬的飼料突然變化,使乳汁改變,從而引起仔豬下痢;(3)防止因天氣驟變,而導致圈舍氣溫突然下降,特別是深秋沒能及時供暖,或春天暖氣過早停止供應,天氣一旦驟變,很容易引起仔豬生病;(4)防止圈舍潮濕,地面、床面衛生不良,病源微生物增多;(5)保證飼料、飲水的安全衛生,防止病源微生物污染,因為仔豬胃液缺乏游離鹽酸,對飼料、飲水帶進胃內的病原微生物沒有抑製作用,容易造成仔豬多病和易於死亡的原因。

② 怎樣才能使小豬不拉肚子

小豬拉稀是養母豬中最不容易根治的問題.
管理是最重要的.注意防風,溫度過高病菌易繁殖,保持潔凈.
在小豬出生時給喂2ML左右慶大黴素對仔豬拉稀有一定預防作用.
小豬拉稀怎麼辦——(1)仔痢靈:按每公斤體重0.05—0.15克,加水調成糊狀,塗舌根舔服,每天2次,治癒停葯。(2)痢菌凈針劑,每頭仔豬肌注0.5毫升,每天1—2次。(3)慶大黴素,每頭肌注4萬單位,每天1—2次,效果良好。以上葯物可任選一個,連用三天。

③ 怎樣進行仔豬腹瀉的產前防治

在養豬生產過程中,長期以來仔豬腹瀉的問題一直是困擾養豬業的一大難題。發生腹瀉的豬主要發生在三個年齡段:出生後1~3日齡仔豬、7~14日齡仔豬和斷奶仔豬。新生仔豬腹瀉的發病率可能在日益增加,尤其是集中產仔管理的豬場。由於仔豬腹瀉給養殖場或養殖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且引發其他疾病的幾率也高。雖然仔豬腹瀉是現代養豬業中的一個難題,病因復雜,可由多種因素引起,要想徹底根除非常困難,但通過綜合性技術措施,耐心細致地做好斷奶前後仔豬的飼養管理,控制仔豬腹瀉在實踐中是完全可能的。在實際生產中,應樹立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全盤考慮、綜合防治的指導思想。

(1)產前給母豬注射疫苗 在母豬產前2~4周,可根據自身豬場疫情對懷孕母豬進行疫苗注射。如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仔豬黃痢工程菌、仔豬紅痢菌等疫苗,以便使母豬在臨產前體內抗體濃度達到最高,仔豬吮乳後能得到較強的抗體保護。

(2)科學飼喂母豬 特別是懷孕90天後,應增加母豬的日採食量,充分供給營養豐富的飼料,為胚胎發育提供充足營養,增加仔豬的初生重和母豬產後泌乳量,從而提高仔豬出生後的活力和抗病力。

(3)產房採用全進全出的管理制度 環境消毒與母體消毒相結合,母豬臨產前5~7天進產房前,用0.1%的特滅殺、或0.1%的新潔爾滅、或0.1%的高錳酸鉀進行全面清洗和消毒,會陰部和乳房是重中之重。分娩當天再對乳頭和會陰部進行消毒,消毒時從每個乳頭擠出3~5滴乳汁,用盆接好、棄掉。產前、產後7天在母豬飼料里加廣譜抗菌葯,1000千克飼料加呼諾玢2千克,也可以加紐伏羅、呼腸舒、利高黴素、土黴素。將懷孕母豬清潔消毒後轉入已消毒好的分娩欄舍,並立即再次消毒豬身及欄舍,以減少產房病原體污染,從而降低腹瀉發生率。

④ 怎樣控制仔豬腹瀉

仔豬腹瀉性疫病主要有仔豬副傷寒、豬大腸桿菌病、豬梭菌性腸炎、豬痢疾、豬傳染性胃腸炎、豬寄生蟲病、豬流行性腹瀉與豬輪狀病毒感染。預防措施:①實行「全進全出」制度,妊娠母豬於分娩前驅蟲,做好各階段的消毒工作。②加強豬群的飼養管理,注意仔豬保溫,仔豬飼料調制。③疫苗免疫預防 使用豬傳染性胃腸炎與流行性腹瀉病毒二聯活疫苗或滅活疫苗,母豬產前5周和1周各免疫1次;妊娠母豬於產前40天和15天用仔豬大腸桿菌K88、K99、987P三價滅活疫苗免疫2次,新生仔豬通過吃初乳獲得被動免疫,可預防仔豬黃痢、白痢;母豬分娩前6~7周和3~4周,用C型魏氏梭菌滅活菌苗免疫2次;斷奶仔豬用豬副傷寒活菌苗飲水免疫,50日齡時再加強免疫1次,可預防仔豬沙門氏菌病。

⑤ 剛出生的小豬怎麼預防拉稀

可以用土黴素拌到豬食里,一般不要用太油的剩飯菜,這樣餵食可有定的預防效果。可以試試。

⑥ 母豬在生了小豬之後該如何處理需要注意什麼

要注意產後觀察。母豬產後養豬的人要經常觀察母豬的情況。觀察母豬是否有大出血,體溫是否正常,是否有採食量變化,是否有產後無乳、乳腺炎,甚至產後麻痹。特別是母豬產仔時,產道和子宮受到不小的傷害,產後容易受到醫院微生物的侵害,因此養殖戶要特別小心子宮炎和產後熱等。如果有上述問題,必須及時採取方案處理和治療。人工早產的母豬要注意。給母豬人工分娩膏的情況往往是取出小豬,所以母豬產後要洗凈母豬的酸度,並為消炎使用葯物。

母豬分娩後4~5天,注意增加母豬的活動母豬生產後體質較弱,應與仔豬頻繁哺乳一起增加母豬的運動,有助於增強體質、減少疾病、增加哺乳。可以進行母豬外出活動,然後進入圓圈進行母乳喂養。注射適量葯物預防母豬子宮內膜炎大部分母豬的分娩時間都比較長。特別是胎衣長時間暴露在外,甚至胎衣不正,生產後容易感染子宮內膜炎。一般主張第一隻小豬生產後注射腦垂體後葉素,促進子宮恢復,減少出血。產後1 ~ 3天注射青黴素、鏈黴素、魚腥草等葯物,預防子宮內膜炎的發生。

⑦ 怎樣預防仔豬拉稀

在仔豬飼養的過程中,相信很多養殖戶都會碰到仔豬拉稀(腹瀉)的問題,因為小豬剛剛出生,這個時候的自身免疫力弱,再者對體溫調節的機能不健全,適應能力差;還有就是自身的消化器官未完全發育,消化不到位,就很容易引發腹瀉。倘若沒有及時妥善的處置,仔豬的成活率往往會較低,從而給豬場帶來巨大的損失。

一般而言,造成仔豬拉稀(腹瀉)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營養補充和飼料喂養不當引發拉稀(腹瀉)
1.要提升仔豬自身的免疫力首先就要從營養補充下手,優質的、易消化的飼料既能讓仔豬快速吸收,又可以帶給仔豬全面的營養。再者就是仔豬的營養獲取很大一部分會跟哺乳母豬掛鉤,如果哺乳母豬沒有按照標准喂養,採食了劣質霉變的飼料,黴菌毒素就會通過母豬進入仔豬體內,進而引起仔豬腹瀉。
2.受限於仔豬自身的生理特點,剛剛出生的小仔豬腸胃比較嬌弱,而且消化道及其酶系統發育不完全,因此對植物蛋白的消化能力有限。
二、環境因素引發拉稀(腹瀉)
仔豬的溫度、環境衛生、環境濕度、空氣質量等等都是環境因素。
溫度:仔豬自身仔豬調節能力差,尤其是出生半個月的仔豬受外界溫度變化影響很大,若環境溫度過低,仔豬的體溫會隨之下降,代謝減弱,機體免疫力降低,很容易引發腹瀉等各種疾病。
濕度:若豬舍內濕度過高、衛生狀況差時很容易給細菌繁殖營造機會,進而會增大仔豬患病的風險,威脅到仔豬的健康成長。主要致病的細菌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大腸桿菌主要會引起初生仔豬的黃、白痢,發病多見於3日齡左右的乳豬;沙門氏菌主要會引起仔豬副傷寒,受到危害的主要是1-4月齡的仔豬。
三、病毒性疾病引發拉稀(腹瀉)
主要病原有傳染性胃腸炎病毒、流行性腹瀉病毒、輪狀病毒等。
傳染性胃腸炎病毒:病毒主要留存於豬的腸道內,會引起急性胃腸炎,發病率較高的主要是10日齡以內的仔豬。發病的症狀:初期是體溫升高,後期是體溫下降,主要呈現排水樣腹瀉。
流行性腹瀉病毒:這類病毒可在豬群內部長期存在,哺乳仔豬的發病率高達100%。臨床症狀:嘔吐、水樣腹瀉。
輪狀病毒:為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疾病,8周齡以下的仔豬發病率較高。臨床症狀:初期至精神沉鬱、厭食或是喜歡卧地。

仔豬拉稀(腹瀉)預防措施:
一、選擇優質、易消化、適口性好的飼料和原料。
一要嚴格把控母豬的飼喂和仔豬補料的工作;二要把控飼料和原料的質量,杜絕飼養霉變的飼料;三要制定科學的飼養制度;仔豬一般在七月齡開始補料,越早補料可以補充母乳不足,再一點就是可以刺激仔豬腸胃的發育,加強胃腸機能。
二、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
在消毒之前一般會先要求把豬舍內的糞污處理干凈,隨後將配好的消毒液霧化後噴在空氣中、豬體表以及豬舍建築物表面。冬季的消毒時間會選擇在晴天溫度高的午後進行,可以很好的保證舍內的濕度合理,並且可減少豬的應激行為。或者是選用乾粉消毒劑達到合理的舍內濕度。此外每棟圈舍門口還可設置消毒池或是腳踏消毒盆,可以做到很好的進出消毒作用。

針對大腸桿菌的預防和治療,可以使用氨基糖甙類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大觀黴素以及沙星類葯物。
總的來分析,預防仔豬拉稀(腹瀉)治療方法可以從以下著手:其一、補充電解質和能量,有效防治仔豬脫水,提高仔豬自身免疫力;其二、疫苗免疫,可制定合適的免疫程序,對豬群進行免疫接種,提高整個豬群的抵抗力;其三、改善豬舍環境,適當消毒,讓環境的病原微生物有效減少。
除此之外,斷奶、轉群應激、飲用水不達標等因素也可能造成仔豬拉稀(腹瀉),因此在日常過程中養殖戶要多加鑒別,盡可能的做到葯對其症,准確的分析仔豬拉稀(腹瀉)的原因,採取針對性辦法快速控制,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⑧ 產房剛出生的小豬拉稀怎麼辦

抓好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給母豬飼喂營養全面的飼料,避免營養單一。給母豬連喂2天母仔康,仔豬通過吸收母乳的抗菌止痢成份,達到抑菌止痢作用。母仔康應 用了超微粉碎技術,徹底打破纖維細胞壁,使有效成份利用率大大提高,臨床效果比普通散劑提高3~4成倍。 給仔豬提供良好的飼養環境:溫暖乾燥、清潔衛生、空氣新鮮。 產前徹底消毒:對豬腹部、陰戶及豬舍,用環得凈或者健奇進行清洗消毒。 葯物預防:仔豬出生第一天注射抗毒水種靈1毫升/頭,三天後注射牲血寶或血日升1毫升/頭,可有效預防黃白痢的發生。 發生拉稀後的治療:輕微拉稀可單獨使用雙安口服液灌服,對較嚴重的拉稀,使用雙安口服液的同時還需要用寒特或痢速康或止痢神肌注。 臨床上常見一些頑固的拉稀,用針劑肌肉注射的方法往往效果不太好,這是因為用來治療拉稀的針劑只能殺死病原菌,但被破壞的腸道內環境並未得到恢復,拉稀就會繼續。雙安口服液是具有當代高科技含量的綠色獸葯,能標本兼治,並側重於增強抵抗力和促進腸道內環境恢復平衡。 所以,用針劑久治不愈的拉稀,用雙安灌服能葯到病除。雙安的灌服可採用注射器取掉針頭後壓住舌根部緩慢擠入,操作不當作容易誤入氣管,超量使用容易引起嘔吐。 仔豬斷奶後的拉稀:可採用在飼料中加痢菌凈的方法進行預防和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