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短枝蘋果樹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怎樣練腹肌ppt 2025-08-25 08:31:20
怎樣才能發游戲解說視頻 2025-08-25 08:27:03

短枝蘋果樹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6-17 16:15:33

㈠ 蘋果樹幼苗的種植技術

種植蘋果樹苗需要在土壤的配製、樹苗的處理、栽種的手法和栽種後的養護上下功夫。土壤選用疏鬆肥沃的偏酸性土壤為宜,蘋果樹苗要保留根部的土團以便於適應環境,栽種時注意壓實土壤防倒,澆水澆足澆透即可。

1、土壤配製

種植蘋果樹苗之前,先要配製好適宜蘋果樹生長發育的土壤,這種果樹適宜在在偏酸性的肥沃土壤中生長,且土壤最好還具有疏鬆多孔的結構、較強的排水透氣性,因此通常使用腐殖土、園土和泥炭土來進行混合調配製成。

2、處理樹苗

要想讓種植下去的蘋果樹苗盡快的適應環境成活,而不是枯萎死亡的話,樹苗的根部就必須帶有舊有的栽種地點的土壤形成的土團,以避免在運輸過程中根系產生嚴重的損傷,也能讓種植的樹苗盡快的適應新地區的土壤性質。

3、栽種手法

種植樹苗需要現在准備好的土壤上,在准備好的土壤上,用工具挖掘出比土團深大約一倍左右的坑洞,在底部鋪上熟化的餅肥作為基肥,注意不能使用生肥,然後再放入准備好的蘋果樹苗,填土至與地面齊平,壓緊土壤不會倒伏即可。

4、養護工作

栽種完成之後澆水一次,這一次的澆水稱之為定根水,一定要澆足澆透,保證栽種下去的蘋果樹上的土團和土壤都完全濕透才能夠停手,此後的澆水要做到見干見濕,適當遮光一段時間,等到蘋果樹苗適應之後再接受光照。

㈡ 蘋果樹夏季,主要有哪些管理

蘋果樹的新梢基本上是分成春梢、秋梢和果苔副梢三種情況。春梢是果樹生長是否健壯的主要標志。同時,對於不同樹齡的果樹,春梢的長度也有不同的要求。對於幼樹而言,當然是春梢越長越好,蘋果樹結果習性是以中短枝結果質量最好,而且連續結果能力強,是我們重點培養對象。對於長枝,是構成蘋果樹樹體骨架,和結果枝組,豐滿樹冠,增加產量的動力源。


蘋果樹在春季是先展葉、後開花每個花序中多是中心花開放早、結果質量好,邊花開放較遲,結果質量相對較差。發育枝一般一年只有一次分枝,停止生長早的形成中短枝,粗壯的容易積累營養成花結果,蘋果樹乾枯病主要為害樹的主幹或椏杈處。造成幹上樹皮壞死。春季在上年一年生要讓樹長出優質的蘋果,除作好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外,還要對蘋果樹合理修剪。

蘋果樹修剪的最終目的是均衡樹勢,合理結果,結優質果。蘋果樹的有機物是在葉片中合成的,蘋果樹的枝條因生長的年限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年齡段。比如,一年生段,二年生段……。不同的年齡段,在不同的部位下剪,會出現不同的反應。比如,一條三年生衰弱枝,前旺後弱,結果部位外移。

㈢ 蘋果樹怎樣管理才能早結果

蘋果樹連年結果一般蘋果栽種後,於2-3年才開始結出果實。果實成長期,一般早熟品種為65-87天,中熟品種為90-133天,晚熟品種則為137-168天。在一般情形下,栽種後蘋果可有15-50年壽命。

㈣ 蘋果樹的管理分幾步。

蘋果樹苗定植後要進行精心管理才能確保及早成活並安全越冬。 1.蓋帽、戴套。用長30厘米、寬10厘米特製的長筒形塑料薄膜袋,套在定干後的樹苗的剪口上。下端用皮筋固定在樹幹上,防止剪口失水,保護整形帶的幼芽不被害蟲咬傷。待幼樹成活萌芽後,及時將塑料袋頂端剪破,翻向下端,再將原來的頂端固定在樹苗根部,以利保護樹干不受機械損傷。 2.保墒、防風、新梢開張角度。為保證幼樹成活,應經常保持土壤有充足水分,雨季到來之前每月澆水一次。風大地區應為剛成活的幼樹設支架,以防被風吹折。八九月份,對幼樹發生的新梢,除中心領導枝外,應及時對50厘米以上的枝條拉平,緩和其生長勢,使來年多發短枝,以利早期結果。 3.防止大青葉蟬危害幼樹枝幹。大青葉蟬又稱大綠浮塵子,主要危害方式,一是成蟲用刺吸式口器吸食幼樹枝乾的汁液;二是成蟲9月初用其鋒利的產卵器割破枝幹表皮,在皮下產卵,造成樹體嚴重失水而枯乾。防治方法,一是在樹下或周邊雜草間噴灑殺蟲劑殺死害蟲;二是於下霜前在幼樹枝幹上塗抹摻有殺蟲劑的防寒塗劑。也可在樹幹上綁草把,既可防止浮塵子產卵,又可以防寒、防凍。 蘋果樹高接換頭後的當年管理措施主要有:增施肥水改接後增施肥水,可促進營養、水分的輸導,提高嫁接成活率。 及時抹芽改接樹易生萌芽,須及時抹除,以集中營養,促進新品種枝條的生長。 扭梢、摘心背上枝和過旺的輔養枝,都應通過摘心或扭梢加以控制,以緩和樹勢,增加枝量。 適時解綁解綁時間不宜過早,到秋季當新梢長至40厘米~50厘米長時再解綁。 改接換頭的蘋果樹,在加強當年管理的基礎上,還要精心搞好第2年的管理: 扭梢5月下旬對背上的旺枝進行扭梢,但單株扭梢數量不宜過多,以免影響生長和擴大樹冠,一般2年生樹扭梢6~7個為宜。 捋枝對直立旺枝在8月份可進行捋枝,以促進成花。捋枝從枝條基部5厘米左右處開始,逐漸捋向梢部,每隔2~3個芽捋一下,將角度捋到90度。捋枝程度以折而不斷為度。

㈤ 請問蘋果樹夏季應該怎麼管理才好

夏季是蘋果的主要生育期,搞好肥水管理和夏季修剪是夏季管理的精髓,更是使蘋果獲得豐收的關鍵。現將蘋果的夏季管理精髓介紹如下:
一、肥料管理
為了滿足蘋果在各物候期內對養分的需求,在以下季節應及時追肥:追肥次數取決於氣候、土壤、樹齡和結果狀況。一般高溫多雨的沙土地,施肥量宜少量多次,反之,可酌量減少。結果樹、高產樹追肥次數宜多,一般每年2-3次。
常用追肥期為花前期、花後期、果實膨大期、花芽分化期等,夏天可在果實生長後期追肥。
追肥量可採用地方果園的慣用施肥量幼樹每株次施硫酸銨0.2-0.5千克;盛果期樹每株次施硫酸銨1-1.5千克,據有關試驗指出,氮肥配合磷鉀肥,對高產優質和壯樹有明顯效果。至於氮磷鉀的比例,因果園條件不同,差異較大。如棕黃壤土,蘋果幼苗期的氮、磷、鉀適宜配合量為2:2:1或1:2:1,結果期為2:1:2。對鹽鹼土壤,其適宜配比為1:1:1。
在此特別建議搭配施用新型的微生物菌劑——三炬粒粒金,促進蘋果樹的營養合成能力,可以極大的提升對肥料的吸收率,保花保果,對預防裂果十分有效,另外也可以促進秋梢的生長,保證來年的蘋果產量。施用這種新型肥料後,可以讓蘋果更加飽滿對稱,整棵樹的蘋果大小比較一致,果形正,果皮鮮亮,單果質量重。
微量元素使用量,因果樹缺素情況不同而增減根外追肥次數,如幼樹在後期應結合噴葯,或單噴磷鉀肥及微量元素3-5次。結果樹從花期開始,直到秋季,可結合噴葯根外追微量元素2-5次。
施肥方法:土壤施肥有環狀溝施、放射溝施、全園撒施。速效性肥料易於迅速被土壤吸收,可以淺施磷肥在土壤中移動性小,應深施到根系分布層,追肥應淺施,以保證果樹短期內需要。
根外追肥:根外追肥效果快、用肥省。有時根外追肥與噴葯結合,能一舉兩得,節省勞力。噴布適期為萌芽開花期,幼果期(間隔5-7天,連噴氮肥3-5次,有利於擴大葉面積,加深葉色,增強光合作用和果實膨大)果實膨大至採收期(多次噴布氮磷肥可使果實膨大和增色,促進花芽分化加速根系生長和樹體營養的積累)。
二、水管理
蘋果樹對水分最敏感的時期為5-6月新梢迅速生長期,在有春旱和伏旱果區應在以下關鍵時期灌水:萌芽時期、花期、春稍生長期、果實膨大期和後期罐水。灌水方法樹盤灌水、條溝灌水、滴灌、噴灌、穴灌等。
三、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主要是彌補冬剪不足,利用生長季樹體營養及內源激素的合成、輸導、積累與消耗的規律來調整生長和結果的關系。
1、疏花疏果調整負載量
疏花疏果的基本理論根據是葉果比,國際大量試驗材料公認蘋果的葉果比大約為30-40:1。在花後一周開始到6月上中旬結束。目前,疏花疏果有以下幾種方法:
(1)因樹定產,看枝疏花疏果。如富士一般生長枝和結果枝比為3-4:1,壯樹可適當多留.
(2)因樹定產,看副梢疏果。多量樹(既座果花序數過多遠遠超過樹體負擔量的樹)1個副梢留單果,強壯副梢留雙果,兩個副梢留雙果,個別副梢留3果。無副梢的一般不留果,如空間大枝條強也可以留1個果。中量樹(座果花序基本上和樹勢可能負擔量相適應的定為中量樹)一個副梢的留雙果,副梢細短留單果,兩個副梢的留兩果,無副梢一般不留果,空間小枝條弱的一部分果台不留果。少量樹(座果花序數少不能達到豐產要求的樹)沒有副梢的不留果,一個副梢的留單果,一個壯梢留雙果,以恢復樹勢為主。
2、夏截
幼樹利用二次枝擴大樹冠,增加分枝級數,在六月上中旬當幼樹各級枝頭生長到40-45厘米時,進行夏截,剪去5-10厘米,並將剪口下1-3片頁摘除,促發二次枝提早結果。但生長弱的幼樹或弱枝不易夏剪。對生長過旺當年生內膛枝,在5至8月間可連續夏剪2-3次控制生長,促進增加短枝,有利於形成花芽。
3、開張角度
對幼樹角度直立的骨幹枝,在5至6月或遲至7至8月進行骨幹枝的拿枝,以開張角度。
4、抹芽
開張角度大的枝幹,易於萌發徒長枝,傷口附近也萌發,易使樹冠郁閉,消耗養分,應在其萌發時及早抹去。6月份,對過密的新梢,去直立、留平斜,去弱留壯。可以改善通風條件,改善養分的分配,充實後步的葉芽,形成化芽。
5、擰梢
6月上中旬,當新梢中下部一半木質化時,將新梢基部扭傷,其作用可抑制旺枝的徒長並改善養分的分配,促進提早形成花芽。
6、摘心
在樹冠有空間的地方,可暫時保留培養枝組的徒長枝,在新梢長出16-18片正常大小的葉片(稍長45-50厘米)時,把新梢尖掐去5-10厘米,使新梢留下正常大小葉片15-16片。其作用是暫時削弱新梢的旺長,有利於養分積累,促使發生短枝,有利於形成花芽。
7、扭梢
在新梢生長停止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將直立新梢在枝條基部以上2-3厘米處,用手捏住枝條向下旋轉180度,使其向下,削弱生長勢以利於形成花芽。
8、環狀剝皮
為了促進花芽分化,可在五月至六月上中旬,對內膛較旺的枝或輔養枝進行環剝。為了提高座果率,減少生理落果,應在開花末期進行環剝。剝皮寬度一般為3-5毫米(既枝條直徑的1/10),細者窄,粗者寬。環剝過寬,當年不能癒合,枝條容易枯死,過窄癒合快,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9、拿枝
對連續生長二年的直立強枝,在6月上中旬,從基部10厘米左右處,向下彎壓一至二下,彎壓要掌握好火侯,枝條內有清脆響聲但不能折斷才算是恰倒好處。同樣在20-30厘米處,再各彎一至二下,使枝條平斜倒下,不在恢復直立,或在當年新梢的秋梢長出一段後(7至8月)拿枝有利於形成腋花芽。此外,還有倒貼皮,環割,曲枝等,都有利於形成花芽和結果。
四、病蟲綜合防治
蘋果樹腐爛病在病害迅述發展的4、5月巡徊檢查刮治,並以葯劑連續塗刷病疤2-3次(時間一個月左右),預防重犯。白粉病和害蟎,白粉病較重或白粉病和害蟎都有的蘋果園,在開花前和落花後噴灑50%硫懸浮劑200倍液2次,之後,對害蟎進行調查,蘋果生長前期7月中旬以前平均每葉片上有活動蟎4-5頭時,或蘋果生長後期7月下旬以後,平均每片葉上有活動蟎7-8頭時,噴灑三苯錫或三綠殺蟎醇。桃小食心蟲,當出土幼蟲突然增多時,作為第一次施葯日期的根據,以後每經10-15天再施葯一次。施葯范圍擴及整個樹盤,使用葯劑為25%對硫磷微膠囊劑,或25%辛硫磷微膠囊劑,或50%辛硫磷乳油等300-400倍液。輪紋病和早期落葉病,在生長期必須重視噴葯防治。第一次在病原菌大量繁殖前,噴灑多菌靈600倍液或克菌丹500倍液,以後結合早期落葉病防治,每經20-30天繼續2-3次噴布石灰多量式1:3:300波爾多液。

㈥ 蘋果矮化密植管理技術

蘋果矮化密植栽培技術要點

矮化密植栽培,是利用人工和化學控制的方法使樹體矮化,加大單位面積上果樹的栽植株數,以求大幅度提高單產。蘋果矮化密植栽培的管理要點如下:

1.加大栽植密度

矮化砧嫁接的蘋果樹樹冠體積小於喬化砧嫁接的蘋果樹,矮化砧蘋果樹單株產量低於喬化砧蘋果樹,所以栽植矮化蘋果樹必須根據不同的矮化砧木和不同類型的短枝型品種,適當加大栽植密度,進行合理密植。例如,M26中間砧蘋果樹,一般可畝栽80—100株,M7中間砧蘋果樹,畝栽50~60株比較合適。

2.不宜採用多主枝的高大樹形

矮化密植蘋果樹栽植密度大,從而導致其主要矛盾是樹的生長空間有限和植株的枝葉過多且增長速度過快,因此修剪整形時不宜採用主幹疏層形樹形,而要採用紡錘形、細長紡錘形、或改良紡錘形樹形。無論哪一種紡錘形樹形,其結構特點都是有主枝無側枝。修剪樹時要注意控制樹冠的大小,同時盡量增加主枝數目。由於主枝增多,且無側枝,就要防止主枝的生長勢比中心乾的生長勢強,不要使樹的主枝延伸生長和加粗生長太快,以免影響中心乾的生長勢衰弱不壯。每個上枝的枝體要縮小,修剪的方法要以輕剪為主、少短截。冬季修剪時,幼齡樹主枝延長枝可以不剪截。

3.注意及時更新復壯

矮化密植蘋果樹栽植密度大,單株樹掛果多,單位面積產量高。但果園里光照條件不如喬砧樹稀植園,因此,肥水供應如稍有不足時,樹勢則很易衰弱。如若品種是短枝型品種,管理跟不上,樹更易早衰。由於上述原因,樹進入盛果期後,有些樹開花到頂,必須特別注意及時更新修剪,在肥水管理上要保證營養和水分的供應。修剪時要注意調整樹勢使其均衡,要保持中心乾的生長優勢,延緩衰老,使樹的經濟壽命延長。

4.改善光照條件,增強葉片光合效能

矮化密植蘋果樹株數多、枝條多、葉片多,因此,應採取多種措施改善光照條件,增強葉片光合效能。為此,冬剪應注重多疏少截,必要時夏季也要進行疏剪。及時適當的調整樹體結構,提高有效葉面積系數還應減少來自果園四周的遮陰。在山區建果園時,要在向陽開闊地段建園,最好南北行栽樹,成長方形栽植,要行距大於株距,以利延長光照時間,增強光合效能。適當疏剪枝條和葉片以後,要防止葉片早衰或脫落,以保證生長後期的光合作用效能仍然良好。

㈦ 種植蘋果樹的人越來越多,蘋果樹結果期如何管理

疏花要在開花前完成,越早越好一次完成。按每20~25厘米留1個花序,多餘花序全部疏除。疏花時要先上後下,先里後外,先去掉弱枝花、腋花和頂頭花,多留短枝花。然後疏除每花序的邊花,只留中心花,第二次主要是調整定果。具體疏果時要根據品種的坐果量,有先有後地進行。一般地說,開花早、坐果多的品種植株,宜早疏、早定;開花晚、易落果和坐果少的品種或植株,可晚疏、晚定。

但是到了結果的時候就能感覺的出來了,疏花疏果之後呢,可以減少過多的一些養分去消耗,讓果樹的營養可以讓留下的果實好好的吸收,這樣長出來的果實也就會更好了,產量也會更大。

㈧ 蘋果樹怎麼管理

蘋果樹苗定植後要進行精心管理才能確保及早成活並安全越冬。
1.蓋帽、戴套。用長30厘米、寬10厘米特製的長筒形塑料薄膜袋,套在定干後的樹苗的剪口上。下端用皮筋固定在樹幹上,防止剪口失水,保護整形帶的幼芽不被害蟲咬傷。待幼樹成活萌芽後,及時將塑料袋頂端剪破,翻向下端,再將原來的頂端固定在樹苗根部,以利保護樹干不受機械損傷。
2.保墒、防風、新梢開張角度。為保證幼樹成活,應經常保持土壤有充足水分,雨季到來之前每月澆水一次。風大地區應為剛成活的幼樹設支架,以防被風吹折。八九月份,對幼樹發生的新梢,除中心領導枝外,應及時對50厘米以上的枝條拉平,緩和其生長勢,使來年多發短枝,以利早期結果。
3.防止大青葉蟬危害幼樹枝幹。大青葉蟬又稱大綠浮塵子,主要危害方式,一是成蟲用刺吸式口器吸食幼樹枝乾的汁液;二是成蟲9月初用其鋒利的產卵器割破枝幹表皮,在皮下產卵,造成樹體嚴重失水而枯乾。防治方法,一是在樹下或周邊雜草間噴灑殺蟲劑殺死害蟲;二是於下霜前在幼樹枝幹上塗抹摻有殺蟲劑的防寒塗劑。也可在樹幹上綁草把,既可防止浮塵子產卵,又可以防寒、防凍。

蘋果樹高接換頭後的當年管理措施主要有:增施肥水改接後增施肥水,可促進營養、水分的輸導,提高嫁接成活率。
及時抹芽改接樹易生萌芽,須及時抹除,以集中營養,促進新品種枝條的生長。

扭梢、摘心背上枝和過旺的輔養枝,都應通過摘心或扭梢加以控制,以緩和樹勢,增加枝量。

適時解綁解綁時間不宜過早,到秋季當新梢長至40厘米~50厘米長時再解綁。

改接換頭的蘋果樹,在加強當年管理的基礎上,還要精心搞好第2年的管理:

扭梢5月下旬對背上的旺枝進行扭梢,但單株扭梢數量不宜過多,以免影響生長和擴大樹冠,一般2年生樹扭梢6~7個為宜。

捋枝對直立旺枝在8月份可進行捋枝,以促進成花。捋枝從枝條基部5厘米左右處開始,逐漸捋向梢部,每隔2~3個芽捋一下,將角度捋到90度。捋枝程度以折而不斷為度。

㈨ 蘋果樹開花後怎樣管理

蘋果樹開花後管理:
1、落花後7-8天噴1次1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加蛾蟎靈2000倍再加氨基酸復合微肥800倍液。
2、落花後半月依據天氣確定用葯、堅持降雨後及時用葯,在殺菌劑選擇上雨前用保護劑如大生M-45、菌立滅,雨後用內吸殺菌劑如多菌靈、多霉清、甲基托布津等,此時打殺蟲劑用滅幼脲3號主要防治潛葉蛾,葉面肥用氨基酸復合微肥。
3、落花後半月進行疏果工作,一般25-30厘米留1個果,疏果時注意留中心花坐的果,其餘邊花果疏掉,疏病蟲果、畸形果、圓形果、主側枝背上的短枝果。留下垂果、果形端正果、長圓形果。通過疏果,確保果樹合理負載,每畝產量控制在250千克左右,依據產量標准,按樹齡、樹勢等情況,確定單株留果個數。

㈩ 短枝型蘋果樹的樹體結構及整形修剪有何特點

短枝型蘋果,宜採用小冠疏層形。這種樹形的特點是:干高30~40厘米,樹高2.5米,冠高2.0米,冠徑2.5米,樹冠扁圓形,冠形指數0.8左右。全樹5~6個主枝,第1層3個,第2層1~2個,第3層1個。1、2層的層間距離70厘米左右;2、3層的層間距離50~60厘米;層內距10~20厘米;第1層主枝上各有2個側枝,第1側枝距主幹20厘米左右,第2側枝在其相反方向;1~2側枝間隔15~20厘米;2層以上的主枝,直接著生結果枝組,不配置側枝。這種樹形,主幹低,樹冠矮,骨幹枝級次少,主枝角度開張,通風透光良好,樹冠圓滿緊湊,內膛不空,結果面積較大,可充分利用空間,宜於密植、高產。

這種樹形的整形修剪特點是:前3年重剪,促發長枝;骨幹延長枝一年短截2次,加速擴大樹冠;第4年覆蓋率達55%以上時,輕剪緩放,促生短枝,促進成花;幼樹1枝不疏;結果後逐步處理臨時性枝,注意通風透光,培養結果枝組,把結果部位逐漸由臨時性枝過渡到永久性枝上。

短枝形蘋果樹的年齡時期不同,修剪的方法也有區別。

(1)擴冠期 是定植後1~3年,以長樹為主的時期。這一時期的修剪,主要是擴大樹冠,增加枝量,開張角度,為早期豐產打好基礎。

定植當年,留50厘米定干。發芽後,每株抽生5~6個長枝,不抹芽;7~8月間,選3個方位、角度適宜的枝條,作為第1層主枝,選最上1個枝,作為中央領導枝,不行修剪;其餘枝條則全部捋成水平或略微下垂,以減緩長勢。冬季重剪,促生分枝。中干留30厘米,主枝留25厘米短截。由於短枝型蘋果樹的成枝力低,所以,短截主枝延長枝時,不宜採用「里芽外蹬」的剪法,應把第2個芽選在需要培養側枝的方向,如第2芽的方位不合適,可用剪刀摳去,留第3芽培養第1側枝,其餘枝條甩放不剪。

定植後第2年,樹體長勢轉旺,新梢年生長量一般在70厘米以上,為加速擴冠,可在6月中旬,新梢長達30厘米以上時,留25~28厘米短截,並把第2、3芽,留在需要培養2層主枝的方向。1層主枝的延長梢,留25厘米左右短截,把第2芽留在需要培養第2側枝的方向。上一年捋平和冬季甩放的枝條,此時著生一些葉叢枝,間或有少數中、短枝,可以不剪;中乾和主枝上抽生的其他長枝,可於8月下旬,將其捋、別或倒掛,以削弱長勢,促生短枝,成花結果,同時還應注意撐、拉主枝,開張其角度。冬季修剪時,注意選留2層主枝。2層主枝的延伸方向,要與1層主枝錯開,不能重疊。剪留長度一般為25厘米左右;中乾的剪留長度,可根據2層枝的選留數量確定。如能同時選出2層的2個主枝,可在第5主枝以上40厘米左右處短截,把剪口下的第2芽,留在需要培養第6主枝的方向;如果只能選出2層的1個主枝,應在這個主枝以上25~30厘米處短截,把剪口下的第2芽,留在需要培養第5主枝的方向。此時,第1年夏季捋平的枝條,多數已形成花芽。長勢較弱的,可適當回縮;長勢較旺的,可疏去其上的直立枝,結果後再回縮。當年的捋枝、別枝或掛枝,可甩放不剪,使其成花。

定植後第3年,為繼續擴大樹冠和增加枝量,對骨幹延長枝,夏季仍要短截。時間和方法與第2年相同。8月,用撐、拉等辦法,開張主枝角度,特別是腰角,使其達60~70度,梢角50度左右。同時,繼續採用捋枝、別枝等方法,處理好輔養枝和其他臨時性枝條,以緩和樹體長勢。冬季修剪時,選好最上的1個主枝。如果前1年已選出2層的2個主枝,就應在第5主枝以上35~40厘米處,選留第6主枝;如果上年只選出1個2層主枝,就應在第4主枝以上25~30厘米處,選留第5主枝,最上面1個主枝的角度,可小一些,30~40度即可,剪留長度25厘米左右;中乾的剪留長度,以30厘米左右為宜。前兩年選留的主、側枝,要繼續培養,剪留長度25~30厘米;輔養枝及其他枝條的剪留方法,和第2年相同。生產實踐證明,在定植後的前3年,1年中對骨幹延長枝,於冬、夏短截兩次,能迅速擴大樹冠,增加枝葉量,是早果豐產的重要措施。

夏季短截,可加速擴大樹冠,建造牢固的樹體骨架,增加枝量,促進成花。據調查,3年煙青蘋果樹,夏剪後,一般可抽生1個長枝、1個中枝和1~2個短枝或葉叢枝,平均發枝3.2個,成花0.69個;而管理條件較好,樹勢健壯,新梢年生長量在70厘米以上,但只在冬季短截1次骨幹延長枝時,不但樹冠擴展慢,而且越剪越旺,延遲結果;如果單純為了早結果,剪留過長,則成枝量減少,骨幹枝細弱,骨架不牢,負載量小,結果枝組稀疏,盛果期不能高產,後部還易光禿。實踐證明,前3年重剪,促發長枝,4年生以前的樹,長枝多,總枝量少,看起來不利於早期豐產,但實際上,由於長枝多,萌芽率高,當年萌發的葉叢枝,又多能形成花芽,所以,採用這種剪法的樹,一旦輕剪緩放,枝量和花芽會成倍增長,產量上升很快。

(2)控制期 當樹體長到一定大小,覆蓋率達50%以上,並且已經有了相當產量時,就不能再繼續擴大樹冠了,而應該通過輕剪緩放,促生短枝,成花結果,以增加產量的辦法,控制樹冠的迅速擴大,防止樹冠過早地交接郁閉。

什麼時間緩放,什麼時間大量結果?必須抓准時機。緩放過早,樹不滿園,枝不滿冠,土地和光熱資源利用率低,結果後產量也不會很高,而且大量結果後,樹勢很易變弱,再擴大樹冠就難了,即是到了盛果期,產量也很難提高;但如緩放過晚,樹冠出現交接時,往往因光照不良而未老先衰,還沒有進入盛果期,就出現大小年結果現象。實踐證明,樹齡4年生、覆蓋率達55%時,輕剪緩放的效果最好。夏季,不再短截骨幹延長枝,用撐、拉等辦法,開張骨幹枝角度,使主枝的基角和腰角,保持60~70度,梢角50度左右;同時採用增加輔養枝的辦法,增加全樹枝量,這是增加早期產量的主要措施。據調查,在4年生煙青幼樹上,輔養枝的結果量,佔全樹總產量的51.4%;5年生佔45%;6年生佔40.6%。隨著樹齡的增長,結果部位逐步轉移到骨幹枝和其他長期性枝條上以後,輔養枝和臨時性枝上的結果量,便逐年減少。增加輔養枝的辦法,是定植後4年內,在區別骨幹枝和輔養枝、永久枝和臨時枝的前提下,有枝就留,一枝不疏。冬季修剪時,除對骨幹延長枝進行短截外,其餘枝條不疏不截,一律緩放。延長枝的剪留長度,也要長於往年,一般以40厘米左右為宜。多留輔養枝,必須讓它們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如在樹冠中出現枝條的稀、密分布不勻時,修剪時可將過密部位的枝條,引縛到枝條稀疏的部位,使均勻分布,同時,對多留的輔養枝,進行緩勢修剪,如扭枝、捋枝等,促其早結果。

定植後第5年,枝量顯著增加,開始大量結果,夏季,除疏除徒長枝外,不再進行其他修剪;冬季修剪時,根據樹勢強弱、冠徑大小,確定骨幹延長枝的剪留長度。樹勢弱、冠徑小的樹,延長枝可留30~40厘米,在飽滿芽處短截,繼續擴大樹冠;樹勢強、冠徑大,樹冠將要交接的樹,原延長枝頭可甩放不剪,將第2枝留30厘米左右短截,待原延長枝結果後,回縮到第2枝上;二層主枝的角度,可適當小些,一般為40~50度;二層主枝上的枝量,也不要太多、太大,如著生有強旺的枝條,要及時疏去,以防上強;中干可根據情況,甩放不剪,或拉平成70~80度的開張角度,結果後,再落頭開心。

(3)過渡期 短枝型蘋果樹,從以營養生長為主的初果期,到以生殖生長為主的盛果期,中間有一個過渡期,也稱盛果前期,6~8年生的短枝型蘋果,就處在這樣一個時期。這個時期的修剪,主要是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培養結果枝組,掌握好結果部位的過渡和轉移。但因此時樹勢剛剛穩定,產量開始大幅度上升,如修剪過重,就會導致樹勢返旺,造成減產,但也不能錯過處理輔養枝和培養結果枝組的機會,而造成樹形紊亂,結果部位外移,致使產量低而不穩。處理輔養枝的數量,一般第1年處理總枝量的10%~15%,2~3年各處理30%左右,用4~5年的時間,調節好光照,培養好枝組,完成結果部位的過渡和轉移。

改善光照條件的辦法,一是減少外圍發育枝的數量,處理層間輔養枝;對樹冠外圍和二層以上的枝條,除主枝延長枝留30厘米左右短截外,余者概不短截,有空間甩放,密擠者疏除;對不影響光照、不擾亂樹形的輔養枝,仍應盡量保留,個別密擠並影響骨幹枝生長,或妨礙培養結果枝組的,可疏去其上的強旺枝,使其單軸延伸,或輕度回縮,控制長勢,如疏枝和回縮仍影響主枝生長時,再從基部疏除。一次疏除的輔養枝不宜過多,一般以1~2個為宜;二是落頭開心。對中干延長枝,可先甩放不剪,或者將其拉平,待結果後,落頭開心;三是處理好下部裙枝。裙枝也是輔養枝,是幼樹上結果最早的枝條。對裙枝的剪法,在結果以前,去上枝上芽,留下枝下芽,開張角度,減緩長勢,及早結果;結果以後下垂過重時,及時回縮抬高,延長結果年限;已經失去結果能力的裙枝,從基部疏除。

培養結果枝組的辦法,一是由輔養枝經去強留弱、去直留斜、逐年回縮改造而成;二是由中庸的營養枝,留3~4芽短截,剪口下第1芽萌生中梢,第2芽萌生短梢或葉叢枝,第3~4芽萌生葉叢枝。第2、3芽萌生的短枝和葉叢枝,當年多能成花,第2年修剪時,把第1年抽生的中梢,留3~4芽短截,培養為結果枝組;三是利用果台副梢培養結果枝組。短枝型蘋果幼樹,以短果枝結果為主,在結果的同時,一般還可抽生一長一短2個副梢,這些副梢80%以上當年不能成花,需第2年成花,第3年結果。冬季修剪時,長梢留3~4芽短截,短梢當年可能成花。結果枝組,有大、中、小型之分。大型枝組多分布在一層主枝的背後以及中、下部兩側,二層主枝下部的兩側,也可適當配置幾個大型枝組,以填補側枝空間。這樣,經過7~8年的培養,便可形成樹體下大上小、枝條外稀內密,枝枝見光,立體結果,沒有內膛光禿帶的樹形。試驗結果表明,在當前的生產條件下,每公頃產量75000千克左右適宜的豐產參數是:每公頃栽825~1335株;總干周45000~52500厘米;覆蓋率70%~80%;葉面積系數3.5~4.0;每公頃總枝量195萬條左右,其中短枝約佔90%;新梢年生長量40~45厘米;枝粗0.80~0.82厘米;花芽留量270000~300000個;留果450000個,單果重180~200克。

附:蘋果短枝型整形修剪標准

(一)小冠疏層形

1.樹體結構 干高50厘米,冠徑3~4米,樹高小於冠徑。全樹主枝5~7個,分作3層。第1層主枝3個,無側或各有1個側枝;第2層主枝1~2個;第3層主枝1~2個;2~3層不培養側枝。留足3層後,樹冠頂部開心。

定干 2年生成品苗,在莖干離地面60厘米高處,選擇在飽滿芽上為促使多發枝,早結果,加快成形,也可在莖干離地面60厘米左右頭」,結合刻芽,用以代替定干。

接芽苗定干 在土肥水條件較好的地方,以接芽苗(半成品苗)定的,可在新梢長至70厘米時,剪留60厘米截梢定干。

幼齡期修剪 1~3年生幼樹,以擴大樹冠、增加枝量為主。要短截,緩放臨時枝。早春和6月份,拉枝開張角度。注意控制上強,保生長。維持領導枝的生長優勢,臨時枝緩勢、促萌,增加短枝量。

初果期修剪 4~10年生初結果樹,要繼續擴大樹冠,完成整形任樹主枝數逐步固定到5~7個,樹高達2.5~3.0米時,「落頭」開使短枝成花,完成結果部位由臨時枝向結果枝組的過渡。

盛果期修剪 10年生以上的盛果期樹,要控制樹冠外圍旺長,更新果枝組。穩定全樹總枝量,控制花果留量,維持樹勢中庸生長,改光照條件。

(二)細長紡錘形

樹體結構 干高60~70厘米,樹高2.5~3米,冠徑1.5米左右。均勻分布著15~20個生長勢力相近,小而水平的主枝,其上無側枝組。下部主枝長,上部主枝短,全樹瘦長,樹冠呈細長紡錘形。

定干 在莖干離地面70~80厘米高的飽滿芽處定干。

幼齡期修剪 1~3年生幼樹,中央領導枝和主枝均不行短截,緩和促花結果。中央領導枝生長過旺的,可用其下的第二個長勢較弱的頭,使中央領導枝彎曲上升,以控制上強。其餘主枝均行拉平,基或生長過旺的主枝,可從基部疏除。

初果期修剪 4~5年生結果樹,中央領導枝仍不行短截,適當疏除部生長過旺的主枝,控制上強。注意維持樹冠中下部主枝的開張角用結果枝組的帶頭枝向外延伸。

盛果期修剪 6~7年生及其以後的盛果期樹,以穩定結果為主。對度超過3厘米的結果枝組,過密的,從基部疏除;有空間的,行重以大換小,以強換弱,控制樹冠體積。

(三)自由紡錘形

樹體結構 干高40~50厘米,冠高2~3米。中干直立生長,其上分布著10~12個向四周伸展的小主枝。下層主枝長1~2米,開張角度70~90°。主枝上配備中、小型結果枝組。全樹緊湊、豐滿,通風透光好。

2.整形過程 定干高度60厘米左右。第一年,選擇2~3個長勢強、角度適宜的枝條,作為主枝。其餘分枝,以開張角度70~80°均勻拉向四方。冬剪時,中央領導枝留50厘米短截,主枝延長枝緩放不截。第2至5年中,中央領導枝每年留50厘米短截,逐年選留2個主枝。相鄰主枝層間,保持40~50厘米距離。其餘枝條從基部疏除。要特別注意及時疏除競爭枝、內向枝、密生枝和強旺直立枝。5年生可完成整形,達到適宜樹高時,「落頭」開心。

盛果期結果樹,要及時縮剪延伸過長、過大的主枝,特別要短留樹冠上部的分枝,及時更新、復壯結果枝組,穩定樹勢和產量。

(四)三種樹形比較 小冠疏層形、細長紡錘形、自由紡錘形。

三種樹形宜依栽植密度,選擇應用。株距大於3米的,宜採用小冠疏層形,株距2~3米的,宜採用自由紡錘形;株距2米以內的,宜採用細長紡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