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被停播的《老梁觀世界》令人惋惜,它停播的原因在哪裡
有些人,你會覺得他似乎無所不能,無所不知,老梁和他的《老梁觀世界》就是如此。目前《老梁觀世界》在當下的綜藝節目綜合排行榜上口碑和人氣俱佳!
最後,《老梁觀世界》以及老梁本人都是一個正能量爆棚的節目和媒體人,曾經還被官媒點名稱贊。在當下娛樂化越來越濃的綜藝界,能有那麼幾人堅持做這樣的正能量,同時有深度的評論節目,實屬難能可貴!
Ⅱ 老梁說:什麼是曾國藩的成功之道
(本文摘自《老梁說天下2:犀利的民生反映,睿智的文人擔當》,梁宏達 著 ,中國工人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
在歷史課本里,只要一講到晚清的章節,曾國藩的名字是繞不過去的。而且,我們經常會在書店、書攤上看到有關曾國藩的書籍。這些書籍,大多是很厚的精裝本,隔著層塑封,有個曾國藩頭像,書名不是叫《曾國藩為官之道》就是叫《曾國藩逆境成功學》,等等。總而言之,在這些書中,曾國藩就是中國的「成功學教父」,他的著作就是中國最經典的成功學教材。然而,翻開我們的歷史課本,就會發現這裡面並沒有這么「捧」曾國藩。在歷史課本里,一提曾國藩就說他是血腥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和捻軍的劊子手,人稱「曾剃頭」。雖然肯定了他在洋務運動中的作用,但是對於他鎮壓農民起義,歷史課本上明顯是貶的地方多,褒的地方少。可是呢,你再看看民間的評價,就大不一樣了!
仔細研讀《曾國藩傳》你就會發現,很多名人,甚至一些偉人,都對曾國藩推崇備至。而且曾國藩死後,後人還為其擬了一副輓聯,怎麼寫的呢?上聯: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下聯: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什麼叫「完人」?也就是完美的人,這人一點兒缺點都沒有。實事求是地說,歷史課本里邊對曾國藩的評價有些過於苛刻了。然而,說曾國藩是一「完人」,又彷彿有點兒抬高了他。那麼,曾國藩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的為官、成功之道,到底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曾國藩生於1811年,卒於1872年,湖南湘鄉人,出生於一個地主家庭。普天之下,但凡是有一定功績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堅持不懈。曾國藩能獲得成功,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堅持不懈地努力。曾國藩並非十分聰明之人,在這一點上,他遺傳了他的父親曾麟書。曾麟書當年考學十分費事。當時是鄉試、會試、殿試,一級一級往上考,曾麟書光考秀才一考就是16次,直到第17次才考上,而那時他已43歲了。曾國藩也是從十來歲就開始參加科舉考試,直到23歲那年,才考上秀才。由此看見,曾國藩的成功靠的是努力,而絕非天分。
有一個典籍里記載的一件事頗為有趣,當然這個記載有點兒誇張。曾國藩十八九歲的時候,在家裡讀書。過去不像現在這樣人人都有夜生活,大家是天睡我睡,天醒我醒。曾國藩每晚是挑燈夜讀。有一天,他在挑燈夜讀的時候,家裡進來個小偷。這小偷翻牆進院後,一看四下的情況,心想蹲窗戶根兒下吧!等人都睡了,我再把門撬開,進去偷東西。然而曾國藩一直在挑燈讀書,小偷就一直等著。而曾國藩那晚讀的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看一會兒背一會兒,可是無論怎麼背就是背不下來。翻來覆去地背第一段,記第一句忘第二句,第二句記住第一句又忘了,來回倒騰。小偷在窗子底下越等越著急,心中不停地默念:我的親爺爺呦,你倒是趕緊背完呀,背完了,燈熄了,我好進去偷東西。結果,曾國藩一直磨磨嘰嘰,就是背不下來。最後,小偷實在沒招了,從窗戶底下憤然站起,猛砸窗戶,罵道:「你這個笨蛋,這個破文章都背不下來,我給你背一遍: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小偷都背下來了,曾國藩都沒有背下來,可見他有多笨。當然這個故事在如今看來,肯定有誇張的成分,但這樣的故事能夠流傳下來,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曾國藩絕非是天資聰穎之人。而且曾國藩後來位高權重,應該不會有人故意編出這么一則故事來詆毀他的名譽。不過,我們也從這則故事中,感受到了曾國藩堅持不懈的努力。
但是話說回來,光堅持不懈,能行嗎?那當然不行。它只不過是成功的基礎條件。你看曾國藩在當官以後,十年間連升了十級,最後升到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官至封侯這種級別,就說明他並非只靠堅持不懈——當然也不是靠金錢賄賂,他靠的是「識時務」,知道因時而化。除此之外,他還對大時局把握得特別准。
1852年,曾國藩剛剛擔任江西鄉試主考官就趕上了母親病逝。在過去,為官之人,若碰到父母病逝就得回鄉守孝,且一守就得三年,人稱「丁憂」。所以,曾國藩必須回湖南老家守三年孝。不過,有一件事幫了曾國藩一把。當年恰逢洪秀全在廣西金田發動太平天國起義,而且眨眼之間星火燎原,國內好多地方都鬧起了起義。清政府聞訊,立即出兵鎮壓,但農民起義聲勢浩大,光靠八旗、綠營兵是不夠的。這么著,清政府開始號召各地組織武裝團練,打太平軍,為國分憂。
曾國藩本是個文官,不擅打仗,但他一琢磨,覺得國家正是用人之際,雖說我是在家給母親守孝,可我也要給國家分憂,不能閑著啊!於是,1853年起,曾國藩以禮部侍郎的身份組織身邊親戚、朋友、同鄉,緊鑼密鼓地辦起了團練。不過打仗可不是全靠一腔熱血就能成事的,開始時曾國藩被打得丟盔棄甲,損失慘重。
曾國藩雖然知人善任,但自個兒上陣打仗不行。有一回帶兵打仗打輸了,他自己想我活著有啥意思?死了得了!要自殺。幸虧被部下勸下。那陣兒很多地方打仗打輸了就不再組建地方團練了,但曾國藩不是,打敗了繼續堅持,再發展一批兵力。他這一堅持,很多人一看,要想打仗獲得功名,要想發財,就得跟著他。所以他打了那麼多敗仗,反而越打敗仗勢力越大,最後組建了天下聞名的「湘軍」。1864年,曾國藩帶著弟弟曾國荃攻滅了太平天國,成為清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功臣。
這是曾國藩成功的第一條道——善於敏銳地把握時局。包括後來他提倡洋務運動,也是這樣。當然,做官做得越大,往往盯著的你人就越多,你身上一點兒毛病就容易被放大。所以曾國藩到這個位置上,這么多人盯著他,還能夠持續地陞官,而且官位很穩,非常關鍵的一點就在於曾國藩本人不貪不佔。怎麼叫不貪不佔?既不貪這個權位也不貪錢財。
鎮壓完太平天國之後,曾國藩手握兵權,權力大得嚇人。這讓當朝皇帝和太後很焦慮。畢竟曾國藩戰功顯赫,不陞官無法向天下人交代;曾國藩本就自擁湘軍,陞官後更是擁兵自重,威脅到皇權也是極有可能的。所以,朝廷最後決定,派滿八旗重兵在長江中下游駐防。萬一曾國藩發動叛亂,隨時可以收拾他。
曾國藩看明白了,這不就是針對自己的嗎?他自認為是忠臣良將,整日為國擔憂,到頭來反倒讓皇帝防範了起來。曾國藩手底下的人可氣壞了,堂堂大帥,為大清的天下辛苦操勞,換來的居然是猜疑!甚至竟然還有人懷疑曾國藩把太平天國的天京攻陷之後,獨佔了錢財。
其實,曾國藩根本就不貪,從太平天國那裡沒收的錢財並不多,且全部上繳國庫。此外,據野史記載,當年太平天國領袖之一——忠王李秀成,在兵敗被捕之後提出要親自見曾國藩。曾國藩就見他了,說你想說什麼就說吧!李秀成對曾國藩說:我不怕死,我敢造反就證明我絕非貪生怕死之徒。我見你,是替你可惜。我們都錯了!我拚死拼活保的,是一個註定長不大的嬰兒;你拚死拼活保的,是一個行將就木的朝廷。我如今已經脫離了那個長不大的孩子,若是振臂一呼,不出江浙兩省,拉出二十萬人馬不在話下;清妖在全國的軍隊加起來也不過五十萬,而且是一觸即潰的軍隊。如果我們兩個人聯手,何愁清妖不滅?何愁不能恢復漢家江山?
李秀成的話,對一般人而言絕對是一個很大的誘惑,曾國藩卻斷然拒絕了忠王李秀成。回到了自己的大營,他下邊三十多個下級軍官勸其答應李秀成參與造反,說皇上這么猜疑,咱們沒好果子吃呀!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這大清是要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咱不能再幹了。
曾國藩說萬萬不能。他做了一個特別明智的舉動——上報朝廷,把湘軍解散,讓自己的九弟曾國荃回湖南老家。不管你怎麼猜疑我,根本原因是我手裡握著軍隊呢!我把湘軍解散了,然後剩下的這些輜重讓皇上派人來接收了,這一下子朝廷所有的疑心都沒了。為啥?朝廷最擔心的就是軍隊,你把軍隊都解散了,還能對朝廷有什麼威脅?所以皇上和太後一看,曾愛卿果然忠心耿耿!曾國藩首先是不貪權位,再一個不貪錢財,在這點上,他是非常了不起的。
有的人說,歷史上但凡當大官的,都貪,其實不是。這里邊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力求在人格上完整,第二種是天生對錢就不感興趣。曾國藩是第一種,他力求人格的完整。訓練湘軍時,他時刻不忘「不貪財、不怕死」這六字。當然,這六個字不是他創造的,岳飛在訓練岳家軍時就提了出來。那句原話是:「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惜死,何愁天下不太平?」曾國藩不愛財到什麼程度呢?自己的小女兒在家穿的褲子一般都是舊的,通常是姐姐穿完轉給妹妹穿,嫂子穿完轉給小姑子穿。曾國藩在家書中還告誡女兒:「衣服不宜多制,尤其不宜大鑲大緣,過於絢爛。」有人聽了這個覺得是笑話,說曾國藩當這么大官兒,還在乎這么點兒錢?這不是笑話,而是真事。
相對來講,曾國藩對下級是很優厚的,而且只要是他能想得到的,他都盡量照顧到。有這么一個故事很有意思。曾國藩要提拔下級,一個是彭玉麟,一個是李鴻章。提拔這倆人時,他讓大家推舉。有人說彭玉麟最厲害,有人說李鴻章最厲害,曾國藩說,你們說說,他們倆為什麼厲害?一幕僚說:「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曾國藩一聽,說既然一個威猛人不敢欺,一個精明人不能欺,那我呢?全場頓時鴉雀無聲。不一會兒,曾國藩身後的小書記員說了一句:「曾帥,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而曾帥仁德人不忍欺。」這馬屁拍得!曾國藩聽後挺高興。後來那書記員去了揚州,專門負責管理鹽務,發財了。所以說,這叫「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不過這也說明,曾國藩一方面對下級很了解,另一方面還是很有仁德之心的。
除上述所及之外,曾國藩成功的奧秘還有一點,即時刻反省自己。曾國藩給自己列了幾條戒規,第一條就是戒色。人都有七情六慾,大多數的男人見了漂亮女性都會喜歡。那麼,曾國藩是怎麼約束自己的呢?曾國藩有記日記的習慣,從29歲那年起就開始記日記,一直記到死。所以,後人研究曾國藩,一個是讀《曾國藩家書》,再一個就是曾國藩自己的日記。他在日記里曾多次提到怎麼修身。
1842年,曾國藩的好朋友陳源袞納了一房小妾,曾國藩應邀到他家喝酒。席間,陳源袞令其小妾出來會客,曾國藩一看陳源袞金屋藏嬌,就忍不住跟她搭訕兩句,一聊還聊出兩人竟是湖南老鄉。聊了一會兒,曾國藩回頭看,突然發現陳源袞臉上一臉的不悅。正所謂朋友妻不可戲,曾國藩一看心裡一驚,回家後就將此事寫在了日記里:「今日我見色起意,真禽獸也。」總之,在日記里,總能看到曾國藩對於自身的反省。
孔子的弟子曾參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吾日三省吾身,曾國藩就是按照聖人之道所教誨的,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而他的反省亦影響了後世人,比如蔣介石。蔣介石年輕時私生活也挺亂,先後娶過好幾個老婆。根據解密的日記,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後就寫了這么一段,說我今天到哪兒哪兒,見到有漂亮女子,忍不住心動了,戒之戒之。總之蔣介石對曾國藩非常推崇。毛澤東青年時期,也曾潛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的結論。由此可見曾國藩影響之大。
Ⅲ 老梁淺議如何看待股票某一天出現的天量
這還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一隻股票出天量,現有的炒股理論有兩種說法,按照K線大師李峰的理論,股票底部突然冒出一根大成交量大柱子,說明莊家關注這只股票了,不然的話不會出天量,按照民間股神殷保華的理論「天量見天價,天價回老家」。如果告訴你一隻股票莊家某天突然關注了,信號強烈明顯,咱作為小散戶的到底是跟還是不應該跟那?要想徹底說清楚這個問題,可就麻煩了,按道理講,很多散戶在操盤的過程中非常想知道莊家那一天入駐某種股票,常想如何跟庄一起入駐某種股票就好了,天量法則這一現象就能解決這個問題,能明顯的告訴你那一天莊家對那隻股票開始動手了,莊家告訴你了「我來了」,散戶咋辦?散戶咋想?「天底下的莊家建庄時想保密還來不及那?他為啥敢那麼大張旗鼓的用明顯的信號告訴所有的人「我來了」,難道莊家都是傻瓜嗎?莊家在某種股票里有時候突然製造一個天量,到底是啥意思,我估計一般的人是猜不到的,如果你能猜到,那股票就好炒了,只用一個搜索天量法則每天買上出天量的股票你不就發財了。如果要是這么簡單的看待問題,中國股市早就被散戶贏光了,所有說我們散戶無論見到那一種具體技術,具體操盤理論,一定要學會具體分析,我的觀點是:如果一直股票盤整了很長時間,一直處於長期下跌狀態,突然出了一根天量柱子,你可以關注,也可以馬上買上,作為長線持有品種的買點,不是不可以的。即便是買上之後一周之內一直往下跌,也無所謂,只要不破BBI ,就一直持有就是了。因為你一開始就打譜做的是大波段,小跌小回沒必要過度計較的必要了,如果你說我想做長線,等到出了天量之後觀察幾天,等回調差不多了再買可不可以,我說當然可以,話又說回來了,如果出了天量遇到好的大勢,第二天不回調又漲了好幾個百分點,你還做不做長線了?這又是一個矛盾吧。一直股票無論在高位還是在低位,只能告訴你一個最有價值的信息,「這只股票當天有異常變化了,單靠普通小散戶是絕對鼓搗不出那麼長的一根大柱子的」。其他代表啥還真說不準,誰都不好猜,有的人說一隻股票在高位放量出天量不是好事,這也不是絕對的,很多股票已經股價高的嚇人,出了天量之後,說不定還有更大的一輪升幅的股票有的是,你要是死記硬背定式理論,你跑早了,該你掙的錢,白白又放跑了。我不是把很多股友看低了,而是真的想告訴很多股友一句話,炒股技術指標就是一隻股票里莊家用來忽悠技術派炒股人士的主要工具,沒有深厚的技術功底,和用智慧打造出來的操盤理念,一般的普通散戶單靠指標某一天的形狀是贏不了莊家的。所以老梁一再建議很多股友最好在股市操盤中重視「梁氏一不炒」一根線就足夠了,股票某一天出天量,就像是西醫,見效快,更容易坑人,老梁的一根線就如同中醫,短期見效不一定明顯,但是效果穩定可靠。唯獨有個缺點,用這種方法在股市掙錢的速度和股民想在股市快速撈錢的願望相差甚遠。我已經在自己的博客上說過快10遍了,股市裡超級短線最難炒,單靠記住某個理論中的幾句話,或者某個炒股技術指標形態位置,去炒短線,對於絕大多數普通散戶來說,百分之百最終必敗無疑!一再提倡普通股友就用周線或者月線炒股就可以了。
據我長期觀察,無論那一種股票,一般出現天量後,往後幾天之內跌的幾率要大些,如果你要是做短線,就等股價跌回來再買這是個很明智的選擇。可是一般的散戶很少有耐住性子靜靜的觀察一隻股票好幾天再下手做短線的人,都恨不能立竿見影者多,這根本就不是技術能解決的問題了,這是個人性格的問題。我在現實生活中做個這樣的很多實驗,我反復強調「把你手中的錢拿好了,到該操作那種股票的時候我自然會及時通知你買入的,多數人連一個星期的寂寞期都熬不過去的。」按照我老梁的操盤指導理念,我有可能讓一個不懂股票的股友熬上好幾個月再動都應該是很正常的事。一年我讓任何一個人只炒兩個月的股票,我估計沒有一個人願意聽我的話的,所以我現在也很少做這種事了。因為我知道我根本就做不成。
總之,對待股票的天量,你要認真仔細盤算清楚了,你是想做長線還是做短線啊,天量出在股價趨勢的那個位置,是相對低位,還是相對中位,還是相對高位,前面的量柱子到底是啥形態的?這些東西都要有明確的判斷和分析才能最終制定出合理的決策,學炒股要潛心修煉股道,一門心思想圖省事圖便捷,一會就能徹底領悟和學會某個炒股絕招,這種可能性極小極小,即便是給你了絕招你也保證堅持不住,用不好。真正的炒股高手是根本不相信具體炒股操盤技術的,用的是理念,用的是正確的超盤理念去駕馭具體炒股技術,沒有正確的操盤理念的確立,去單純的運用炒股技術去操盤,百分之百最終必賠無疑!老梁啥時候都要跟普通小散說的一句忠告就是:學炒股必須要用減法,一輩子只學會用好一個炒股技術指標和理念就可以了!學多了真的是有害無益的!今天就閑扯到此為一站吧。
Ⅳ 老梁是怎麼說管理層的
沒智慧的人。。。。。。。。。。。。
Ⅳ MBA與EMBA有什麼區別,分別是什麼意思
MBA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英文縮寫,中文稱工商管理碩士。MBA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培養的是高質量、處於領導地位的職業工商管理人才,使他們掌握生產、財務、金融、營銷、經濟法規、國際商務等多學科知識和管理技能,有戰略規劃的眼光和敏銳洞察力。MBA學位是一種注重復合型、綜合型人才培養的學位,是能力培養重於知識傳授的學位。它教授的是面對實戰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學」。它要求其畢業生有應變能力、預測能力、綜合能力、組織能力,並能在風雲變幻的世界市場和國際化競爭中不斷發展,不斷取勝。其課程內容涉及管理類、經濟學類、金融、財務、法律等等,能力訓練不光講究組織、領導才能,也涉及以口才為依託的溝通能力、把握全局、進行敏銳思考、判斷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等等。
MBA是第一個被廣泛接受的國際學位。MBA是一個研究生學位,對MBA有最必要的素質、知識和學術標准要求。進入MBA學習一般必須有第一學位要求,只有個別具有豐富職業經歷的人可以例外。
MBA是一個具有工作經驗以後的學位,它被看成已有3年職業經驗之後的一個事業加速器或轉換手段。
MBA課程涵蓋了現代管理的所有主要職能方面,如會計、財務、金融、營銷與銷售、運籌(生產作業)管理、信息系統管理、法律、人力資源管理等等。它也提供基本的經濟與數量分析,課程是高度綜合性的,並且包括工商政策與策略。除此之外,課程還要求學生獲得理論聯系實際的知識和技巧,如決策能力、團隊合作、領導藝術、企業家潛力、談判技巧、溝通與報告技術。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員應有選修偏好,並選擇一個主修方向。
MBA的最低學習期限為全日制一年或在職學習的相應時間份量。MBA最少要求400小時的課堂學習,整個課程要求最少1200小時的個人課外作業。MBA項目要求對知識的渴求和個人傾注全力的投入和努力。
進入MBA課程就讀必須通過一個強有力的篩選過程,以保證只有那些合格的人選才能獲取MBA學位。所有學員必須經過嚴格的考試和評卷評分工作,以保證學習目標能滿足MBA學位的標准。
不是所有商學院都能滿足這些標准,如果這些標准不能滿足,就不能說是真正的MBA。
MBA與企業管理碩士區別
首先,報考的條件不一樣。企業管理碩士只要符合國家統一的報考規定即可,也就是說,應屆生與在職人員均可報考。報考MBA必須是大學本科畢業後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大專畢業後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並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指畢業日到入學日)。
其次,考試科目不一樣。MBA入學考試要參加全國試點62所院校的聯考,聯考科目是政治、數學、英語、管理、語文與邏輯。
第三,試題難度不同。一般來說,報考企業管理碩士參加的全國統一入學考試英語、數學的難度要高於MBA,但由於近年來國內MBA報考人數直線上升,競爭也相應越來越激烈。
第四,培養方式不同。企業管理碩士生一般為國家培養,每個月有200元以上的補助,也有委託培養和自籌經費培養的學生,MBA一律為自籌經費或者單位委培。
第五,培養目標不同。MBA的培養目標是優秀的企業家和實踐工作人員,如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畢業生應當能夠勝任工商企業和經濟管理部門中、高級職務的工作,是能夠適應未來社會激烈競爭的復合型人才。北大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面向跨國公司、大型國有企業、大型民營企業和大型金融機構。光華管理學院致力於幫助跨國公司管理隊伍本地化,民族企業管理國際化,民營企業管理現代化。所以MBA課程注重實用性。企業管理碩士既要培養企業的實際管理人員,同時注重對學員管理科學理論的教育,為學科的發展培養接班人。
一般情況下,企業管理碩士畢業生理論功底扎實,MBA學員因為其入學前已經有相當的實踐經驗,同時學習過程中也注重與實踐的結合,能很快適應企業的實際工作。
EMBA英文全稱為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譯為高級管理人員MBA。它是由芝加哥大學管理學院首創。讀EMBA的學員一般由公司推薦,利用業余時間集中上課,課程內容廣泛,理論與實踐平衡。其實質是一種具有學位的在職培訓,它對升至公司中上級而又無MBA學位的管理人員很有意義。EMBA英文全稱為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譯為高級管理人員MBA。它是由芝加哥大學管理學院首創。讀EMBA的學員一般由公司推薦,利用業余時間集中上課,課程內容廣泛,理論與實踐平衡。其實質是一種具有學位的在職培訓,它對升至公司中上級而又無MBA學位的管理人員很有意義。
在國外,如要就讀MBA需參加GMAT入學考試。但就讀EMBA只有71%的學校要求GMAT成績,平均過線分數為530分,而海外學生只需要托福550分成績即可。但這並不是說,EMBA入學非常容易,學校更看中的是學員的工作經驗、工作能力、專家的推薦信和面試結果。
就讀EMBA的學生要求必須有工作經驗,他們很多人能得到公司的資助。在美國,讀EMBA學員來自各類公司,如製造部門、金融部門、貿易部門、政府部門,加拿大讀EMBA的學員來自政府部門的較多。他們的平均入學年齡為38歲,96%的人取得大學學士學位,一般具有10年的管理經驗,年收入為78000美元。有60%的EMBA項目開設國際經營、貿易和金融方面的課程。還有10%的項目,學校會組織學生就某一國際問題專門到國外進行為期一周的學術訪問。有些學院設立知名人士系列講座,請成功的企業家、政府官員和社會名流給學員演講並和學員交流。
在國外,繼續深造被看做是一項投資,讀EMBA的學員希望兩年幾萬美金的投資,學成之後能夠得到回報應該是不成問題。具有EM�BA學習背景,又有很多年工作經驗的人,很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目前,各學校學費標准差別很大,平均每人每年學費為11000美金,著名的學校學費高達25000美元。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企業面臨著更加復雜的競爭和更為嚴峻的挑戰,因而,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系統地學習管理知識、提高管理能力變得更加迫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日前首次批准國內30所高校開辦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教育,此舉對培養高層管理人員以及完善MBA教育體系均具有重要意義。
EMBA是MBA專業學位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二者定位有所差別。由於MBA入學考試需要考外語、數學,這就給那些管理經驗豐富但離開應試環境多年的企業高層設置了門檻。目前國內MBA正出現低齡化現象,考分高的往往是那些大學畢業3年左右、應試能力強的年輕人。而EMBA入學筆試、面試均由培養單位自行組織,門檻大為降低。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只要是老闆、老總就可以讀EMBA,日前清華大學就曾將一名願出25萬美元就讀,但不符條件的老闆拒之門外。國家規定,具有本科以上學歷,8年以上工作經歷(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經歷),較大規模企業的現職高層管理人員才可報名。在教學模式上二者也有很大不同,MBA多採用「講授+案例分析+團隊討論」的方式,EMBA則更注重在啟發的基礎上,將課程與學員實際體驗結合,因此更適合正在商場實戰的高層管理者。南京大學此次將招收的EMBA學員限定為100人,聘請的外籍教師將在50%%左右,且基本是來自美國哈佛、南加州大學的教授,而在這些聘請的外籍教授中,80%%是華裔,以期讓學員和教師之間能做到更多的「互動」。
EMBA直譯為「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時值三月又到了EMBA招生的黃金期,所有的EMBA項目都在使出「渾身解數」各亮招牌,而使得報名者「亂花漸欲迷人眼」。到底哪種EMBA適合自己呢?把這些EMBA項目分類細化,有助於讀者擦亮眼睛慎重地選擇。
價格等級區分的EMBA各取所需
EMBA的「身價」一直是最受關注的話題,而有些培訓機構開始打價格牌來吸引不同層次的學生,其中一些「民辦」EMBA紛紛打出低價,北京光華管理研修中心董事長邵明路談及原因時說,中高級職業經理市場是10萬元以下的定位,這些人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對自身的充電需求又非常強烈的。而像北大、清華、復旦等「老字型大小」仍然保持較高的價位,復旦的EMBA甚至還提高了價格。他們針對的是大型企業的高級經理人這個相對穩定的群體,因此價格也能保持穩定。
以專業劃分的特色EMBA走俏
一些EMBA培訓機構根據市場走俏的熱門行業推出「特色」的EMBA課程,由於課程都是傾向熱門行業設立的,所以給人一種「趕時髦的感覺」。記者在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負責人周華軍的采訪中了解到,EMBA是作為高級決策者的綜合能力的培訓課程,按照國際趨勢是不應該有明顯傾向性的。但是,國內部分熱門行業發展迅速,而這些行業又都與國際聯系是比較緊密的,客觀上他們對EMBA有需求,因此為他們「定做」有方向性的EMBA是合適的。
國際合作辦學EMBA打「品牌」
與國外院校合作辦EMBA是如今這個市場的「流行趨勢」。但是國內的院校是如何選擇合作夥伴的呢?是否有相應的標准和條件呢?北大國際MBA的項目負責人王旺桂告訴記者,之所以要選擇合作高校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要確保學員拿到權威的EMBA學歷證書。因為世界知名的商學院如哈佛等不會拿自己著名的EMBA項目來和別的院校合作的,換言之就是即使國內有打著哈佛等牌子的EMBA班,畢業時也只能拿到課程結業證,而非學歷證書。如果學員花掉幾十萬元學費,而最後拿不到貨真價實的證書那就非常得不償失了。所以如何保證EM-BA證書的含金量是中外EMBA合作項目最重要的選擇條件和合作基礎
Ⅵ MBA與EMBA分別指什麼有什麼區別請專業人士指點
考研輔導班推薦選擇眾凱教育,本周名校擇校咨詢會預約EMBA和MBA課程,兩者都是屬於工商管理學科。如需報考MBA推薦到眾凱教育培訓。EMBA和MBA的區別:
一、EMBA主要針對的是從事管理工作多年,有豐富管理經驗的高層管理人員招生。而MBA主要針對一些剛剛走向管理崗位時間不長,有意進階管理層的人員招生,報考MBA的學員相對來說都比較年輕化。
二、EMBA開設的主要目前是為高層管理人員而服務,主要培養高層次務實型管理人才。而MBA主要培養的是想要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上有突破,想要成為高層管理的人員。
三、EMBA和MBA課程所需的學費是有一定區別的,相對而言,EMBA課程所需的學費會比MBA課程所需的學費要高一些。如一些普通職員報考EMBA課程學習,可能會有一些經濟壓力。
四、EMBA課程一般更加註重整合、決策導向,站在企業全局的角度來研究管理問題。MBA課程大多數是針對企業中實際遇到的一些問題,提出更優質的解決方法,來實現企業的管理。
想了解更多關於MBA與EMBA相關信息,推薦咨詢眾凱教育。眾凱教育針對報考名校,畢業年限較長或想沖擊獎學金的同學,以管理類聯考考綱要求為主線,全面細致的梳理數學、英語、邏輯、語文等課程中的重要知識點及解題方法,為下階段系統復習、提高夯實基礎。對其進行歸納整理,使之系統化、條理化;並對其中的重點與難點進行有效突破,注重解題技巧和速度的提高。
Ⅶ 老梁揭秘 為什麼那麼多公司拖欠工資,建築業老
用人單位拖欠工資,勞動者可以:
一、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二、到勞動行政部門舉報(通常是勞動管理監察大隊);
三、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四、如果對仲裁結果不滿意可以在拿到仲裁書後15天之內到法院起訴。
Ⅷ 丈夫藏私房錢,妻子發現了會不會傷心
不會傷心。男人存私房錢很正常。從他的內心來說得到了安全感。你也不要介意你的老公存私房錢,很多時候你應該換位思考。假如你的老公掌管財政大權,你也會想到存私房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