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梨園樹盤有哪些管理方法各有何特點
樹盤是指樹冠垂直投影的范圍,也即是樹冠滴水的范圍,該范圍是根系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樹盤不僅是果樹根系分布的地方,也是養分和水分供給根系生長的區域,也是許多害蟲的滋生地,所以必須管理好樹盤。樹盤的管理主要圍繞著以改良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促進根系的健康生長為目的。樹盤管理的主要措施是對土壤進行清耕和覆蓋。清耕區內經常中耕除草,清除雜草以免搶肥水妨礙果實發育,中耕深度一般5~10厘米,避免太深傷害根系;樹盤覆蓋既可減少水分蒸發,又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改善梨園的土壤條件。
對於幼年樹,定植當年要留出直徑1.5米的樹盤,不可間作過近,不能間種高稈作物,幼年梨樹根淺,易受不利環境條件變化的影響,如高溫、乾旱等,因此要特別注意樹盤管理。樹盤的范圍1~3年生大約在2米以內,以後隨樹齡的增長而不斷擴大。樹盤管理主要做好春、夏期間勤除草,防樹、草爭肥。夏、秋期間鬆土除草進行樹盤覆蓋,防高溫乾旱對根系的不利影響。修樹盤1~1.2米寬,高出地面10~20厘米,在其上覆黑色地膜或草。如果覆草,可以用行間種三葉草割後覆蓋。樹盤也可於萌芽前澆水後覆蓋薄膜,四周用土壓實並築土埂,使樹盤里低外高,中間扎孔,並在薄膜上覆土2~3厘米。
對於成年樹,春、秋兩季都應翻樹盤,夏季鋤草3~4次,並結合施入有機肥,要盡量少傷根系,生長季節結合鋤草將地刨暄,密植園按行做畦。有條件的早春結合整修樹盤,向樹盤內澆水50~100千克。管理樹盤覆草是一項簡便實用的土壤管理措施,它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保持土壤水分,調節地溫,抑制雜草生長,提高果樹抗旱、抗寒能力等。覆草種類有作物秸稈、雜草、樹葉等,覆草季節可根據草源情況而定。覆草應大於樹冠投影面積,厚度為20厘米左右,在草上要撒一層土,以防止風吹或冬季著火。經過1~2年草腐爛後可翻入地下作肥料,然後再按原規格重新覆草。
❷ 春季是梨樹生長時期,春季梨樹管理技術要點有哪些
在梨樹冬季要刮皮塗白,修剪病枝、蟲卵枝,枯枝。春季在花芽期用吡蟲啉噴霧防治蚜蟲、虱蟲。謝花坐果後,要再防治一次病蟲害,增加坐果率。立春後,梨樹的確要開花了。昨天清江鶴回老家,透過車窗,公路兩旁的梨園都己處在大鈴鐺花期,只是見於氣候不爽的原因,很少見到果農在梨園中進行農事操作。
疏花主要是人工疏花,梨樹疏花和蘋果疏花一樣,要剪掉品質不好、弱勢的花朵和花骨朵,保留一個最大品質最好的花,兩朵花之間的間隔距離應該在20厘米左右,我們這里梨樹花還沒開呢,溫度偏高年份一般在陽歷四月中下旬開花,溫度偏低年份在四月底才能開。
❸ 蘋果梨常用土壤管理方法有哪些
(1)果園覆蓋。
覆蓋能減少水分蒸發,抑制雜草生長,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保持土壤疏鬆,透氣性好,根系生長期長,吸收根量增多,提高葉片光合能力,增強樹勢,改善果實品質。覆蓋物可選用玉米秸稈、稻草和雜草等,覆蓋在5月上旬灌足水後進行,通常採用樹盤內覆蓋的方式,厚度15~20厘米,覆蓋第三年秋末將覆蓋物翻於地下,翌年重新覆蓋。旱地梨園缺乏覆蓋物時也可採用薄膜覆蓋法。(2)中耕除草。
年降雨量較少的梨區多採用清耕法。樹盤內應保持疏鬆無草,勞力不足時可採用化學除草劑除草。每次灌水或降雨後均應進行中耕,以防地面板結,影響保墒和土壤通透性。雨季過後至採收前可不再進行中耕,使地面生草,以利吸收多餘水分和養分,提高果實質量。(3)化學除草。
果園雜草,種類繁多,生命力頑強,繁殖率高,耗水耗肥耗地力,影響果實產量和品質。化學除草,以其省工、省力、省費用,殺草速度快等優點,已成為現代果園土壤管理技術之一,身受果農歡迎。
目前,蘋果梨園常用除草劑有草甘膦和百草枯兩大類。草甘膦屬內吸傳導型廣譜滅生性除草劑,對單子葉、雙子葉、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植物有防除作用,但對豆科和百合科的一些植物葯效較差,對土壤中的種子及微生物無不良影響。常用的有國產10%草甘膦100倍液、進口「農達」300倍液和「農民樂」350倍液。於生長季對雜草進行定向噴霧,15天後雜草全部死亡。注意噴頭要向下,位置要低,不要噴到樹枝葉上,幼樹園忌用,噴前不要割草。
百草枯是一種觸殺型廣譜、速效、滅生性除草劑,具有迅速殺滅所有萌後雜草,葯效不受降雨影響,保護土壤,避免水土流失,與土壤接觸鈍化,沒有殘留,直接噴灑雜草,使用簡便,用葯量小等優點。在蘋果梨園雜草株高15厘米左右,噴灑「克蕪蹤」(百草枯商品名)4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4)果園生草。
在樹盤以外行間播種豆科或禾本科等草種,生草後土壤不耕鋤,能減輕土壤沖刷,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果實品質。梨園適宜種植的草種有三葉草、黑麥草、瓦利斯、紫雲英、黃豆、苕子等。生草梨園要加強水肥管理,於豆科草開花期和禾本科草長到30厘米時進行刈割,割下的草覆蓋在樹盤上。在梨園土壤管理方面,最好的形式是行內覆蓋行間生草法。
❹ 梨樹如何施肥、剪枝
一、梨樹施肥:
1.施肥問題及施肥原則
針對梨生產中有機肥施用少,有機質含量較低,氮肥投入量大利用率低,鉀肥及中微量元素投入較少,施肥時期、施肥方式、肥料配比不合理,以及梨園土壤鈣、鐵、鋅、硼等中微量元素的缺乏普遍,尤其是南方地區梨園土壤磷、鉀、鈣、鎂缺乏,土壤酸化嚴重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增加有機肥的施用,實施果園生草、覆蓋,培肥土壤;土壤酸化嚴重的果園施用石灰和有機肥進行改良。
(2)依據梨園土壤肥力條件和梨樹生長狀況,適當減少氮磷肥用量,增加鉀肥施用,通過葉面噴施補充鈣、鎂、鐵、鋅、硼等中微量元素。
(3)結合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產量水平和土壤肥力條件,確定肥料施用時期、用量和元素配比。
(4)優化施肥方式,改撒施為條施或穴施,合理配合灌溉與施肥,以水調肥。
2.施肥量及方法
(1)畝產4000公斤以上的果園:有機肥3~4方/畝,氮肥(N)25~30公斤/畝,磷肥(P2O5)8~12公斤/畝,鉀肥(K2O)20~30公斤/畝。
(2)畝產2000~4000公斤的果園:有機肥2~3方/畝,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P2O5)8~12公斤/畝,鉀肥(K2O)20~25公斤/畝。
(3)畝產2000公斤以下的果園:有機肥2~3方/畝,氮肥(N)15~20公斤/畝,磷肥(P2O5)8~12公斤/畝,鉀肥(K2O)15~20公斤/畝。
土壤鈣、鎂較缺乏的果園,磷肥宜選用鈣鎂磷肥;缺鐵、鋅和硼的果園,可通過葉面噴施濃度為0.3%~0.5%的硫酸亞鐵、0.3%的硫酸鋅、0.2%~0.5%的硼砂來矯正。根據有機肥的施用量,酌情增減化肥氮鉀的用量。
全部有機肥、全部的磷肥、50%~60%氮肥、40%的鉀肥作基肥於梨果採收後的秋季施用,其餘的40%~50%氮肥和60%鉀肥分別在3月份的萌芽期和6~7月份的膨大期施用,根據梨樹樹勢的強弱可適當增減追肥的次數和用量。
二、梨樹剪枝:
1、 依據品種特性。
品種不同,生長結果習性也不盡相同,修剪方法也不同。如韓國砂梨黃金、水晶、新高、圓黃、華山、南水、鮮黃、秋黃等品種,幼樹期間大多以腋花芽結果為主,修剪時要用短截的方法來促發新梢,以盡快形成較 大的枝葉量,提高產量。西洋品種梨的花芽大多在頂芽上,為早期結果並盡快的形成較大的樹體結構,修剪時要減少短截的數量,多留頂花芽結果。我國梨樹新品種綠寶石、七月酥、瑪瑙等,形成腋花芽不容易,主要以短枝結果為主,修剪時要多緩放,以盡快形成較多的花芽,結果以後要對除延長枝以外的枝及時進行回縮,以防止結果部位外移,造成內膛空虛,後期產量下降。
2、依據樹齡和樹勢。
梨樹幼樹的修剪要輕剪長放,多行拉枝、摘心、緩放、短截等技術措施,少用疏除、回縮等。進入結果期以後要多用疏除、回縮等剪法,少用緩放、拉枝等。衰老期為了延長結果年限,要多用回縮更新的剪法,恢復樹勢。樹勢較旺的可以採用環剝、環割,並少短截多疏除;樹勢較弱的要多採用短截、回縮等技術手段,少用緩放、疏除等剪法。判斷樹勢的強弱要依據一年生的生長量和健壯情況,夏梢的數量和長度,以及芽的飽滿情況來進行。樹勢較強的樹,一般芽大而飽滿,顏色光亮,枝條皮層厚,色亮,皮孔大而突出,中間髓心小而充實,這種情況的就是樹勢健壯的表現。樹勢弱的表現是,枝條弱而細,芽小而秕,皮薄,抽生的新梢短,這種情況的就是樹勢弱的表現。
3、依據修剪反應。
修剪反應是果樹修剪的重要依據,也是判斷修剪是否正確的重要標准之一。修剪反應一般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看局部反應,即某一枝條短截或回縮後,在剪口下看萌芽、抽枝、結果、花芽形成的表現,這就是局部反應。二是看整體反應,修剪後看全樹總的生長量,新梢長度,枝條的成熟度、密度、花芽形成的多少、果實產量和質量,則為整體反應。依據修剪反應來明確修剪方法及技術措施、修剪的輕重程度,就可以進行正確的修剪。
4、依據管理水平。
梨樹的整形修剪必須與管理水平相結合,整形修剪的作用在管理好的梨園能得到很好的體現。不同的栽培模式需要不同的整形修剪的方法,修剪的輕重的程度也不盡相同。如密植園片則需要較小的冠徑和較矮的樹冠,稀植的園片則需要較大樹冠和較大的冠徑。總之,只要根據不同的條件來進行不同的整形修剪,就會達到較好的結果。
❺ 鹽鹼地梨園土壤改良的方法有哪些
(1)修建排灌設施 鹽鹼地改良的主要措施就是洗鹽,應設置健全的排灌系統,使之汛期不濕澇,乾旱季節不返鹽。
(2)深施有機肥 有機肥含有機酸與鹼起中和作用,有機質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提高土壤肥力,減少蒸發,防止返鹼。
(3)地面覆蓋 地面鋪沙、蓋草或其他覆被物,可起到保墒,防止鹽鹼上升的作用。
(4)淤灌改良 用含有大量泥沙的河水灌溉田地,淤泥沙覆蓋地面,改鹼效果好,速度快,投資少。
(5)營造防護林和種植綠肥作物 防護林可以降低風速,綠肥枝葉可以覆蓋地面,均可減少地面蒸發,防止鹽鹼上升。
(6)中耕、施用石膏 中耕減少蒸發,防止返鹽;施用石膏對鹼土有中和改良作用。
❻ 梨園行間有哪些管理辦法各有何特點
幼齡果園空地較多可間作,合理間作可以改善小氣候,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防止水土流失,防止雜草叢生,有利幼樹生長,把種樹和養地結合起來,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用行間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菜類、葯材、薯類、瓜類,也可種植矮棵豆類,實現建園當年盈利。對間作物的選擇和管理要注意以下問題:①生長期短,生長初期需水少的作物,如馬鈴薯、蔥、蒜等。②提高肥力的作物,如豆類。③間作物的大量需水期應與果樹需水臨界期錯開,減輕與果樹競爭肥水。如小麥的大量需肥、需水期正是果樹需水臨界期,在缺少灌溉條件的地方就不宜種植小麥。④間作物要耐陰、耐葯、耐踏,和果樹無共同的病蟲害。⑤不宜種植高稈作物,如玉米、高粱等,蔓生的間作物要加以管理,不讓它爬到樹上。⑥間作物要進行輪作,可採用豆類→馬鈴薯或蔥、蒜→瓜類→豆類的輪作制進行輪作。對間作物也要施肥、灌水、中耕除草。
梨樹進入盛果期後,產量逐年增加,梨樹所需養分也逐年增加,在梨樹封行以前,可採用半年種植綠肥,半年清耕休閑的方法。當梨樹封行後,由於光照較差,作物生長不良,應採用全年清耕休閑法,鏟除雜草,防止梨樹浮根,每年進行2~3次中耕管理,隨著樹齡的增加,除對土壤表層土的中耕管理外,還應注意深層土壤的改良,促使梨樹根系向深層土壤生長,結合果園土壤深翻進行施肥。有灌溉條件的梨園,提倡行間生草。行間可種植三葉草、百脈根、紫花苜蓿、豆類等綠肥作物。當綠肥長到一定高度時,對其進行剪截,通過翻壓、漚制等將其轉變為有機肥。
❼ 山地梨園如何進行土壤改良
山地一般土層較薄,有機質含量低。山地梨園需要較多的投入才能豐產。建園時應先做好總體規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園地改良。對於8°~15°的緩坡丘陵地,可採取挖「圍山轉」的方法進行水土保持,對於15°~25°的山坡園地可修築梯田,對於25°~30°的山地,可因地制宜修築樹坪或魚鱗坑。緩坡山地建園,可採用大型機械沿著等高線進行帶狀深翻,帶寬2~3米,深翻50~60厘米,栽樹後可逐年加寬翻土帶,參考本書介紹的深翻改土的辦法操作。為了達到豐產、穩產、優質栽培的目的,必須進行深翻改土,提高土壤肥力,深翻改土必須在做好水土保持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進行。
幼樹定植時,做好基肥實施工作,同時可在定植溝或坑底埋作物秸稈、雜草等,地面行間覆蓋作物秸稈或種植綠肥。對已有的山地梨園進行土壤改良,應修築梯田及排灌系統,深翻活化土壤,使活土層達到80厘米左右,至少不少於60厘米。雨季沖刷之後應收集好土培於樹盤之內,並增施肥料,提高土壤肥力。沙地可抽沙壓土,黏地可摻沙和壓含磷風化土。另外,為提高土壤肥力,可於行間種植花生、豆類以及其他綠肥等,遇到雨季可割取嫩葉覆蓋樹盤或壓埋於坑內,以增加土壤有機質。
❽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的梨樹該怎麼管理呢
土壤的厚度對梨樹的長勢和產量有重要影響,土壤的質地對梨樹的長勢特別是梨果的品質有明顯影響。而土壤的肥力是影響梨園的重要因素。於4月上旬萌芽後,可葉面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或0.3%~0.5%的尿素進行葉面追肥。間隔7~10天,交替噴施2~3次。最好在10時前或下午4時後進行。噴霧時要均勻,在梨樹落花後至幼果開始膨大期,新梢開始加速生長,需肥量多,可再次追肥,以滿足幼果膨大和新梢生長的需要。主要追施尿素,適當配施鉀肥。
❾ 梨樹的生長對土壤有哪些要求
梨樹對土壤條件要求不是很嚴,砂土、壤土、黏土都可以栽培,但仍以土層深厚,土質疏鬆,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為宜。我國著名的優質梨產地,大都是沖積沙地,或保水、保肥良好、土壤通透性好的山地,或土層深厚的黃土高原。
梨喜中性偏酸的土壤,pH在5.8~8.5之間生長良好。土壤中氯化鈉、碳酸鈉和硫酸鈉等有害鹽類,可使土壤溶液濃度大於植物細胞液濃度,迫使細胞液反滲透,造成質壁分離,嚴重的可致梨樹凋萎枯死。跟其他果樹相比,梨樹比較耐鹽鹼,當含鹽量達到0.14%~0.2%時,仍可正常生長,但超過0.3%時,即受害。
不同的砧木對土壤的適應能力也不相同,砂梨和豆梨要求偏酸,杜梨可偏鹼,且杜梨比砂梨和豆梨耐鹽力都強。多數研究表明,最適宜梨樹生長的土壤含水量是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
此外,梨樹的正常生長需要土壤提供各種不同的礦質元素,土壤中的氮、磷、鉀、鈣、鎂、硫等大中量元素與鐵、鋅、硼、錳、銅等微量元素需要達到一定的平衡關系。
總之,只有當土壤的水、肥、氣、熱、微生物、酸鹼度等諸多因素穩定而協調時,梨樹才能正常生長、發育和結果。
❿ 梨園遭受大風、雹災後如何管理
大風和冰雹可以造成梨樹大量落葉、落果、折枝和傷果,不僅直接影響當年梨果產量,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而且影響樹勢和來年產量。梨園遭受大風、雹災後,可以採取如下措施進行管理:
(1)及時清撿落果、傷果
對受災果園應及時清檢梨果。如果災害發生期果實已經接近成熟期,可以撿拾落地果中沒有受傷的好果分級銷售,適合加工梨汁的傷果及時加工處理,最大限度降低損失;對於傷、裂嚴重的梨果及大量落葉要及時清除出園,並集中深埋,以預防因腐爛而造成病蟲害侵染擴散。
(2)加強梨園管理
對於被大風颳倒的梨樹要及時扶正、澆水、培土堆,並及時剪掉風折樹枝。對於受害較輕的果園,及時噴施葉面肥,並中耕表土,防止土壤板結。降低果園濕度,防止黴菌發生流行。對受害較重的果園,應進行追肥,追肥後澆水,深中耕,以利於根系生長,復壯樹體,保證來年產量。
(3)加強病蟲害防治
受災後病蟲防治是一項重要措施,要及時噴施殺菌、殺蟲劑以防治梨乾腐病、腐爛病、黑星病、輪紋病等病蟲害,預防病蟲害災後爆發流行。